日本怎麼貸款炒股
❶ 在日本炒股最少一次要多少錢
有5萬日元足夠了,開戶不用花錢。登記個賬戶再匯到賬戶里就行,不想用放那放著也沒事。
你說的最少一次要多少錢,是指一次交易?最低一手,日語稱「一單位」。看你買什麼價位的股票了。
一手一般是1股到1000股,根據股票價格。因為便宜的100多日元的也不少,貴的幾百萬日元一股,就是一手一股了。
你如果買低價股,一手100股的那種,5萬絕對有很多選擇。
再低價的話,還有100日元以下的,幾日元十幾日元的都有。
太低價的話,說不定手續費高於買賣額了。
❷ 借錢炒股的方法
借錢炒股方法一:券商融資借錢炒股的第一種有效方法就是券商融資。券商融資炒股對風險控制比較嚴格,券商針對融資客戶設有預警線和平倉線兩道防範措施。當維持擔保比例達到150%時,券商會預警提醒客戶,低於130%時客戶不補倉就會被強行平倉。不過,券商融資炒股的門檻較高,要求在相應融資券商必須開戶半年以上,且市值超過50萬。借錢炒股方法二:公司配資借錢炒股的第二種方法是公司配資。現在網上有很多專門面向炒股人士的配資公司,要求投資者首先交一定比例押金,然後給予客戶相應的資金炒股。但是,找配資公司借錢炒股的利息較高,配資公司每月利息為1.6%,年息高達19.2%。如果客戶不是專業人士或資深股民,炒獲得的收益只夠交利息甚至連利息都不夠。借錢炒股方法三:信用卡取現借錢炒股的第三種方法為信用卡取現,不過信用卡取現的額度有限制,一般為信用卡的50%。一般人士採取信用卡取現籌錢也只能籌個幾千到幾萬。而且信用卡取現是按日計息,每日萬分之五的利息。如果不是短線炒股高手,信用卡取現炒股還會影響個人徵信。借錢炒股方法四:銀行貸款除了上述的可以炒股的有效借錢方法外,某些人還會鑽空子,申請銀行消費貸款來炒股。特別提醒大家,銀行消費貸款有明確用途,只能用於消費,而且銀行會跟蹤貸款流向,如果被銀行發現用貸款炒股,那麼得不償失。此外,目前大部分銀行摺合年化利率都超過15%,雖然股票市場看似火爆,但貸款炒股的最終收益率未必比這一利率高。如果虧了還不上貸款造成不良記錄則更加悲催。借錢炒股方法五:高利貸最後想借炒股暴富的極端份子還可能借高利貸來入市。特別警示各位,千萬不要借高利貸炒股。即使您的炒股技術不錯,但也架不住中國股市的「坑爹」,一旦借的高利貸全部被股市套住,那麼,真的可能「家破人亡」。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❸ 關於貸款炒股
在實際的股票中有很多通過將資金進入市場,主要有:1.用銀行貸款取代自己的資金進入股市,直接買入股票進行投機,通常是短線2。通過與證券商人的相互擔保從銀行獲得貸款後進入股票市場。3.通過銀行貸款給證券商人或其他企業在參股投資後,他們間接地進入了股票市場。4.通過股票質押獲得銀行貸款後進入股票市場。
貸款資金被套之後,必須支付很高的利息,這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我們經常聽說有些人賠錢後跳樓。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借錢或拿別人的錢買股票,陪伴他們之後就沒錢償還了。他們覺得生活沒有希望,他們走上了死胡同。炒股虧損的原因和貸款造成的心理因素有很大關系。
從銀行借錢進行股票違反了銀行貸款的底線。不允許銀行向資金借錢進行股票,貸款合同還將註明資金銀行對資金貸款的用途禁止用於股票、也不會和受理貸款等高風險投資行為。
貸款在銀行發放後,並不意味著支付利息就完事了。銀行將進行貸後管理,並全面監控股票賬戶。在貸款七天之後,銀行通常會進行檢查。一旦你發現你利用資金進行股票,銀行將收回貸款。
因此,如果你曾經有過從貸款炒股的想法,建議你盡快放棄,即使你從親戚朋友那裡借錢炒股,也是不可行的。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行為,需要量力而行。我們需要用平時不能用的閑錢投資。不要被股票市場的高回報所蒙蔽。我們應該知道高回報伴隨著高風險,記住這一點。在股市中還有一種合理的借錢炒股的行為,就是證券的融資融券行為,可以通過一定資格認證才可以實現。
❹ 炒股怎樣貸款
找你家親戚把你的一套房子高價買了,用他的名義按揭貸款,錢你用來炒股
❺ 怎麼開戶買日本股票,請問高手
開戶買日本股票的流程如下:
1、到證券公司開戶,辦理上證或深證股東帳戶卡、資金賬戶、網上交易業務、電話交易業務等有關手續。然後,下載證券公司指定的網上交易軟體。
2、到銀行開活期帳戶,並且通過銀證轉賬業務,把錢存入銀行。
3、通過網上交易系統或電話交易系統等系統把錢從銀行轉入證券公司資金賬戶。
4、在網上交易系統里或電話交易系統買賣股票。
5、手續費在100元左右(每家證券公司是不同的)。股市低迷時,一般免費開戶。
6、買股票必須委託證券公司代理交易,所以,必須找一家證券公司開戶。 買股票的人是不可以直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買賣的。
(5)日本怎麼貸款炒股擴展閱讀:
開戶買日本股票的注意事項:
1、務必本人辦理開戶手續。首先,要開立上海、深圳證券賬戶;其次,開立資金賬戶,即可獲得一張證券交易卡。然後,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應辦理指定交易,辦理指定交易後方可在營業部進行上海證券市場的股票買賣。
2、開立證券賬戶須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開立資金賬戶還須攜帶證券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如需委託他人操作,需與代理人一起前來辦理委託手續。
3、一張身份證可以開立多個證券賬戶。
4、作為一個股民是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的,而只能通過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買賣股票,而所謂證交所的會員就是通常的證券經營機構,即券商。可以向券商下達買進或賣出股票的指令。
❻ 可以貸款買股票嗎,可以的話需要什麼條件
完全可以的!但是風險很大,你不能保證你買股票就一定有收益,萬一虧損了,又要償還貸款你怎麼辦。所以不建議你貸款或者借錢炒股,這是炒股的大忌
❼ 求,日本股票介紹,交易技巧
日本股票市場(Japanese stock market)
[編輯]日本股票市場概述
在日本股票市場上,根據發行目的可以將新股發行分為兩種,一種是為籌措資金的發行(普通的新股發行),一種是為其他目的的發行(特殊的新股發行)。新股發行方式將在下文中介紹。
與其他國家一樣,日本的股票流通市場也分交易所市場和店頭市場兩部分。戰後,日本為了形成公正的證券價格,原則上禁止上市股票在場外交易,於是形成了以證券交易所為中心的股票流通市場。
日本目前有8 家證券交易所,分別位於東京、大販、名古屋、京都、廣島、福岡、新瀉。札幌。其中東京、大販分別是全國和關西地區的中心性市場,二者的交易額合計佔全國交易所的90%以上。為了盡可能地將股票交易集中到交易所, 1961 年10 月東京、大坂和名古屋三個證券交易所分別設立了市場第二部。市場第二部的上市條件比第一部略低。原則上新股票先在市場第二部交易,一年後如果滿足第一部上市條件才進入第一部進行交易。同時在第一部上市的股票如果其條件降至一定水平以下,且在一年寬限期內仍未滿足第一部的條件,就要被重新指定在第二部交易。目前除了市場第一部250 種大宗股票仍採用公開喊價方式成交外,市場第一部其餘股票和第二部的全部股票都採用電子計算機交易,東京證交所還將上市股票分為3 類:1類和2 類為國內股票,其中1 類股票的掛牌條件高於2 類;3 類為外國股票。
交易所內的交易方式按交割日可劃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普通交易,占總交易量的99%,又分為現貨交易和信用交易兩種形式;第二種是指定日期結算交易,但最長不得超過15 天;第三種是發行日結算交易,即在新股票發行後再辦理實際交割,一般在公司向原股東配股或實行股票分割時採用。店頭市場主要用於新發行股票和不滿足交易所上市條件的股票的交易。由於三大證券交易所開辦了市場第二部,使得店頭市場的交易發展緩慢。
1983 年11 月,店頭市場的自律組織——證券交易商協會公布了一系列新的規章制度,並於1984 年7 月建立了店頭市場自動報價系統。1991 年,日本建立了日本證券商自動報價系統(JASDAQ),旨在提高店頭市場的效率。經過上述一系列改革措施,店頭市場的交易開始趨於活躍,交易量也開始增加。
日本的股價指數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日經股價平均數,包括日經225種股價平均數和日經500種股價平均數兩種。都是以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股票為基礎編制。另一個是東證股價指數,以東京證交所第一部所有股票和第二部的300種股票為基礎編制。 1993 年10 月,日本經濟新聞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的300 家代表各行業的股票市價總額加權平均計算,創設了日經300股指;日經300的變動性在日經股價平均數和東證股價指數之間,成為日本股市的第三種股價指數。
[編輯]股票的發行方式
根據股票發行時是否要求繳納股金,可將新股發行(增資)分為有償發行(有償增資)和無償發行(無償增資)兩大類。以前還存在一種有償無償混合發行,但1973 年末因有關法律條文失效,這一方式不能再使用。
1.有償增資。有償增資指向新股認購者收取繳納金的股票發行方式,又分以下幾種:
(1)向原股東分配新股。即將新股的認購權只分配給原有股東,新股的發行價格為面值,市價與面值之間的差額作為盈利由股東獲得。
(2)第三者配購。即將新股認股權交給本公司客戶或關系銀行等與公司有特定關系的第三者。這一方式有利於加強與特定客戶的關系
(3)公募。即廣泛向社會徵募資本,一般以流通市場上的股票時價作為發行價格,故也稱時價發行,但實際發行價通常低於時價。
(4)中間價發行。即以時價與面值的中間值為新股發行價格向原股東分配新股。時價與面值之差為公司和股東分享。這一方式在日本採用較少。
2.無償增資。指公司的內部留存或利潤納入資本時,須發行相應的新股並分配給股東。根據納入資本的資金來源不同,可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1)無償交付。在將資本准備金或利潤准備金納入資本時,採用這種增資方式。
(2)股份派息。即不以現金支付股息,而是先將股息納入資本,然後發行相應股份交付給股東作為股息。股份派息必須在可能分配的利潤金額范圍內進行。
以前,日本歷來是通過向原股東配購這種面額發行方式進行有償增資。但1969 年以後,這種發行方式有所減少,而公募發行逐漸增多。以後雖有所反復,但到80 年代,公募發行已佔企業股票籌資的70—80%。可見,公募發行已成為企業籌資的主要方式。
不過我想這些估計是幫不了你,你如果在日本的話,在那裡開戶應該有介紹材料,你不懂的可以到那裡的證券公司咨詢吧。不過炒股票應該都一樣吧,買賣唄。
http://www.i918.cn/book/這個網站上有書籍可以下載,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
❽ 1990日本股市崩盤的原因(詳解)、過程
【發現世界】1990年日本股市崩盤前後
【股市神話】1985年至1990年,日本經濟出現空前繁榮局面,各項經濟指標都達到歷史最高值,日本股市也迎來了「大牛市」。
在 *** 高調鼓勵融資投資和日元升值的內外雙重 *** 下,日本股市由緩慢回升迅速進入暴漲階段:1986年1月日經指數13000點,1987年9月26000點,1988年日本股市總市值超過當年GDP,1989年12月日經股指創下接近39000點歷史紀錄!股市的巨大財富效應把這一時期的日本人從戰後極度節儉拮據的狀態帶入投機撒錢的時代,每個人都對股票、外匯、房價、利率高談闊論,每個人都穿最貴的名牌、喝最貴的紅酒......鋪張浪費與揮霍奢靡共行的「股市神話」里,日本人被繁榮的假象蒙蔽了。
【日元升值】80年代的日本經濟接近了美國GDP的一半。
1985年,日美英法德五國簽訂《廣場協議》,以人為干預來迫使日元兌美元升值。
兩年多的時間里日元兌美元上升了近一倍(1美元兌換220日元變成了1美元只能兌120日元),人們似乎一夜間變成了暴發戶。
當時,整個日本島都沉迷在空前的繁榮和瘋狂之中。
人們堅信股價只漲不跌、地價只升不降,企業精英還盼著1990年股指沖到42000至48000點......然而,1989年日經股指39000點是投資者們最後一次賺取暴利機會了。
從1990年初開始,日本股市急速下行,到當年12月股市已損失約合2萬億美元,日本經濟神話的泡沫破滅了。
【投機炒價】為何會形成泡沫經濟?當時,日元升值讓日本經濟實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國民個人存款也達到了歷史最高。
盡管日本央行把利率由5%降到2.5%,但日本銀行仍有充足的資金提供貸款。
日本企業和個人利用過剩的資金和銀行貸款進入股市逐利的同時,也大肆炒熱房地產市場。
繼人人炒股之後,日本社會又進入一個人人巨資購地作抵押,然後貸款再次購地或炒股的惡性死循環。
在那段時間里,日本 *** 與銀行幾乎從來沒有質疑過,一旦貸款者無力償還巨額貸款,他們該如何收場。
【揮金如土】泡沫經濟,對於大部分日本國民來說,彷彿一場盛大奢靡的聚會。
在那個紙醉金迷的時代里,一向默默無聞的日本家庭主婦可以花上500美元喝著一杯點綴著金粉的精緻咖啡,商人們也可以在東京的豪華餐廳與夜總會里豪擲成千上萬的美元來吃喝玩樂。
一個名為「茱莉安娜的東京」的夜總會就很好地代表了整個泡沫經濟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
【地 價飆升】日本土地價輪穗格的噴張使其成為全球矚目的現象。
本來一點不值銷型錢的小塊土地短短幾年內就價值幾百萬美元。
據當時媒體報道,僅僅是日本天皇居住的東京皇 居的土地價格就超過了整個法國的土地估價。
更有人戲稱,在東京的銀座地區,如果把一張1萬日元的紙幣扔在地上,甚至買不到它所覆蓋的那一小片土地。
圖為曾 經被日本三菱公司買下的美國洛克菲勒中心,一度成為日本興美國衰的象徵。
【橫 掃全球】在經濟的極度繁榮下,日本人開始了遍布全球的奢華旅行。
美國、歐洲與大洋洲的奢侈品店全都被手持巨資的日本人所攻佔。
LV的手袋、阿瑪尼的衣服和 最貴的紅酒全部被他們搶購一空。
同時,蓬勃的日本經濟也吸引了無數外國人來到日本。
西方人在外資銀行與證券公司里大賺特賺,甚至在日本當個英語家教都能讓 他們發家致富。
【暴跌崩盤】1990年底,日本股市徹底崩盤。
當時日本報紙的頭條幾乎全部被公司破產新聞霸佔。
就連日本最大、最古老的虧桐猜銀行,也被曝光銀行高管與黑幫進行腐敗 交易。
所有企業的投資活動在那一年戛然而止,此前日本民眾那根本停不下來的購買慾望也被低迷的經濟打倒。
一家家房屋貸款公司相繼破產。
被不良貸款所充斥的 日本銀行也不得不採用合並重組的方式來獲得新生。
【一 蹶不振】在這之後,日本 *** 終於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但再多的經濟與財政增長措施也顯得於事無補。
在1991年,日本股市危機越來越嚴重的時候,日本經 濟也隨即陷入了「最失落的10年」。
直到2000年和2001年,日本納稅人漸漸挽救了瀕臨破產的銀行,公司的重組之路逐漸明晰,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增長給 日本製造商帶來了一點鬆口氣的機會。
在 日本國內,回想泡沫經濟的那5年,有的人會因為有著花不完的鈔票可以盡情享樂而覺得懷念,有的人會因為對於當時經濟狀況的迷茫與無知感到有些尷尬,還有些 人會對於整個日本拋棄價值觀變得物慾橫流而感到憤怒。
1985年—1990年,短短五年間,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當年日 本財富積累從暴漲到破滅的變幻不堪回味,這也成為世界各國重大經濟危機和金融災難最慘痛的教訓和最深刻的警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