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轉讓股價如何認定
A. 股權轉讓原值怎麼計算
一、個人股東轉讓股權 《股權轉讓所得 個人所得稅 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個人轉讓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於股權的原值依照以下方法確認: (一)、以現金出資方式取得的股權,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與取得股權直接相關的合理稅費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二)、以非貨幣性資產出資方式取得的股權,按照稅務機關認可或核定的投資入股時非貨幣性資產價格與取得股權直接相關的合理稅費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三)、通過無償讓渡方式取得股權,具備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二項所列情形的,按取得股權發生的合理稅費與原持有人的股權原值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四)、被投資企業以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個人股東已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獎勵和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公告》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以轉增額和相關稅費之和確認其新轉增股本的股權原值; (五)、除以上情形外,由主管稅務機關按照避免重復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原則合理確認股權原值。 對於個人多次取得同一被投資企業股權的,轉讓部分股權時,採用「加權平均法」確定其股權原值。 當然,按照上述方法確定股權原值需要個人股東提供完整、准確的股權原值憑證,未提供完整、准確的股權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股權原值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股權原值。 對於股權轉讓人滿足相關條件,被主管稅務機關核定股權轉讓收入並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該股權受讓人再次轉讓股權時的股權原值以取得股權時發生的合理稅費與股權轉讓人被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股權轉讓收入之和確認。 二、居民企業股東轉讓股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四條規定,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企業轉讓資產,該項資產的凈值,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對外進行權益性投資,形成投資資產,投資資產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企業持有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 投資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歷史成本: 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購買價款為成本; 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第三條,「關於股權轉讓所得確認和計算問題」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於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 股權變更 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後,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 三、非居民企業股東轉讓股權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非居民企業股權轉讓所得企業所得稅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非居民企業轉讓中國居民企業的股權所取得的所得要在中國繳納企業所得稅,股權轉讓所得是指股權轉讓價減除股權成本價後的差額。股權成本價是指股權轉讓人投資入股時向中國居民企業實際交付的出資金額,或購買該項股權時向該股權的原轉讓人實際支付的股權轉讓金額。 (一)、計算股權成本的幣種 非居民企業股東轉讓中國居民企業的股權時,以非居民企業向被轉讓股權的中國居民企業投資時或向原投資方購買該股權時的幣種計算股權成本價。如果同一非居民企業存在多次投資的,以首次投入資本時的幣種計算股權成本價。 (二)、非居民企業存在多次投資情形,如何確定股權成本 如果同一非居民企業存在多次投資的,以首次投入資本時的幣種計算股權成本價,以加權平均法計算股權成本價;多次投資時幣種不一致的,則應按照每次投入資本當日的匯率換算成首次投資時的幣種。 由此可見,股權轉讓屬於民事法律行為,屬於重大交易事項。法律對股權轉讓有嚴格規定,尤其在股權轉讓的涉稅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稅務局監管的尤其嚴。
B. 股權轉讓時的公允價值該如何確定
公允價值的確定一般做法是聘請資產評估公司進行公司整體資產的評估,得出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再根據比例計算出轉讓股權的公允價值,例如公司資產評估總價為100萬,負債為50萬,則所有者權益為50萬,5%的股份的公允價值為2.5萬元。
而股權轉讓的交易價格則是開天殺價,落地還錢了,主要看轉讓雙方的協商了,類似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
注意的是:現地稅部門有文件規定,在公司變更稅務登記時對公司的股權轉讓價進行審核,原則上要求股權轉讓價不能低於轉讓股份的公允價值,否則需按公允價值扣繳出讓股份股東的個人所得稅。
C. 股權價值如何確定
【法律分析】:股權價值由評估確定,具體方法: ①收益現值法,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資產評估,應當根據被評估資產合理的預期獲利能力和適當的折現率,計算出資產的現值,並以此評定重估價值。 ②重置成本法,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資產評估 ③ 現行市價法,用現行市價法進行資產評估④清算價格法,用清算價格法進行資產評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D. 如何認定股權轉讓和股票買賣
定義:
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
股票買賣是指股票投資者之間按照市場價格對已發行上市的股票所進行的交易。
二者不同點為股權轉讓是將股東權益進行轉讓,而股票買賣則不牽扯股東權益轉讓,只是一種交易行為。
E. 股份出售怎麼算
一、正面回答
股份出售的演算法:
1、當事人自由協商確定,即股權轉讓時,股權轉讓價款由轉讓方與受讓方自由協商確定,可稱為協商價法;
2、以公司工商注冊登記的股東出資額為股權轉讓價格.可稱為出資額法;
3、以公司凈資產額為閉渣標准確定股權轉讓價格,可稱為凈資產價法;
4、以審計、評估的價格作為依據計算股權轉讓價格,可稱為評估價法;
5、以拍賣價、變賣價為股權轉讓價格。
二、分析詳情
股東自願轉讓股權是股權轉讓的最為普遍的形式,法院運用國家強制力強制股東轉讓股權是股權轉讓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兩者在股權轉讓前先確定基準價格上是相一致的。轉讓雙方首先應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情況進行評估,確定轉轎檔悄讓基準價格,在此基礎上協商確定轉讓價格。法院在強制股東轉讓股權時,應通過審計、評估確定轉讓的基準價格。股權轉讓基準價格即股權轉讓參考價格,可以是公司的凈資產額。
三、股份出售注意事項有什麼
轉讓基準價格確定後,根蠢跡據意思自治原則,對轉讓雙方經協商確定的轉讓價格,只要未損害國家和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是受法律保護的。在股權的轉讓中,還可以通過拍賣、變賣的方式轉讓股權,拍賣、變賣價格就是轉讓價格。
F. 上市公司股票轉讓怎麼核算價格
股份轉讓核算價格方法:協商價法,當事人自由協商確定;出資額法,以公司工商注冊登記的股東出資額為股權轉讓價格;凈資產價法,以公司凈資產額為標准確定股權轉讓價格;評估價法,以審計、評估的價格作為依據計算股權轉讓價格;以拍賣價、變賣價為股權轉讓價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七條
股東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轉讓。
第一百三十八條
股東轉讓其股份,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或者按照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
G. 股權轉讓對價是什麼轉讓對價的評估對於持股人有什麼影響
一、股權轉讓對價即轉讓價格。
1、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
2、對價: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內涵是一方為換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諾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代價或得到該種承諾的代價。指當事人一方在獲得某種利益時,必須給付對方相應的代價
二、轉讓對價的評估對於持股人的影響
1、企業股權公司轉讓費用企業所得稅稅收監管的工作重點在公司轉讓費用性質判定、價值評估方法的應用等方面。
2、在公司轉讓費用反避稅審查,尤其在價值評估方法的實際准確應用上,很多基層稅務機關應用能力較弱,因此,提高稅務機關監管此類業務的能力是關鍵所在。
3、在相關政策表達上,特別是存在爭議的問題及未涵蓋的領域,比如,復雜的公司轉讓費用案件如何進行審查與合理評估,需要及時明確,以方便執行。
4、首先得是雙方都認同的一個價格,通常情況對於持股人來講,會稍微弱勢一點。主要是看什麼情況下的轉讓,如果項目發展好可以溢價轉讓。
5、也可以在市場公允價格上打折轉讓,道理很簡單和上述出售二手房時的房價,對於持股人來說最大的影響無非就是利益的問題。
三、最新的《公司法》第七十一條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進行了限制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鉛畝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掘閉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四、最新的《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條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進行了限制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7)股權轉讓股價如何認定擴展閱讀
個人股權轉讓支付對價的影響因素:
1、流通市值規模
非流通股擁有流通權後所增加的流通市值規模。因為,在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的條件下,流通市值的增大,會構成對市場的沖擊。
2、合理價格差距
當前股市價格與成熟市場條件下該股票的合理價格的差距。當前股市價格是在股權分置的市場條件下形成的,其水平較成熟市場條件下合理價格水平越高,在實現全流通後股價向下的空間會越大,考慮實行股權分置改革所支付的對價應該越高。
3、非流通股股東意願
非流通股股東的意願。對價支付的標底來源於非流通股股東,非流通股股東的意願判激裂自然是決定性因素,如果僅從市場利益的角度分析,非流通股股東希望支付的對價自然是越低越好,但既然是對價,就會有雙方談判的過程,非流通股股東首先要對其提出的對價方案的合理性進行充分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