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給高管股權激勵時如何設定kpi

給高管股權激勵時如何設定kpi

發布時間: 2023-07-09 00:38:14

㈠ 如何合理設計股權激勵計劃

根據您的提問,華一中創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一個成功的股權激勵方案首先考慮企業的發展周期,選擇適合企業的方法,然後才開始設計方案,而方案的設計主要在七個關鍵因素上。

1、激勵對象。

激勵對象也就是股權的受益者,一般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全員參與,這主要在初創期,第二種是大多數員工持有股份,這主要適用於高速成長期,留住更多的人才支持企業的發展。第三種是關鍵員工持有股份,受益者主要是管理人員和關鍵技能人員。對於激勵對象的選擇也要有一定的原則,對於不符合條件的員工不能享受股權激勵。我們設計某公司的方案時,就明確規定了幾條原則。

2、激勵方式。

常用的中長期激勵「是否應跟股權激勵統一口徑?」方式有三類:股權類、期權類和利益分享類。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也有具體適用的前提條件(如表2)。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期權類和股權類比較適合,對於非上市公司股權類和利益分享類比較適合。但是無論採取哪一種方法,都要考慮到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有機結合起來,真正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如果只考慮激勵機制,不考慮約束機制,股權方案就有可能失去效用。比如期權類,如果被授予者在行權時,不行權也就不會給被授予者造成損失。

3、員工持股總額及分配。

這一塊主要解決的是股權激勵的總量、每位收益人的股權激勵數量、用於後期激勵的預留股票數量。如何確定,每個公司有特殊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特別是對於上市公司,要報證監會和股東大會通過。對於每位收益人的股權數量基本上是按照職位來確定,如果公司在職位評估上相對公平,年收入水平基本上考慮職位在公司的價值和體現了個人的能力的話,就可以根據年收入來確定股權比例。例如表3:

對於新就職的員工,特別是高管,一般進入公司就需要享受中長期激勵方案,可以採取分步實施的方針,在試用期過後的一年裡先享受50%的比例,一年之後再100%享受。

4、股票來源。

股票的分配上,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來源比較麻煩,要證監所審核,股東大會審批。

庫存股票是指一個公司將自己發行的股票從市場購回的部分,這些股票不再由股東持有,其性質為已發行但不流通在外。公司將回購的股票放入庫存股票帳戶,根據股票期權或其它長期激勵機制的需要,留存股票將在未來某時再次出售。如美國雅虎公司,到1998年2月27日為止,它贈與的股票期權總量為1114萬股公司為此新發行了835萬股股票,其中409萬股已用於員工行權,其餘426萬股作為將來員工行權的准備。1998年,董事會預計公司將持續高速發展,員工數將激增,股票期權計劃規模將不斷擴大,因而現有的為股票期權准備的股票數量顯得不足。為此,董事會決定在市場上回購200萬股股票來增加儲備。

5、購股方式。

購股方式也就是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一般有員工現金出資、公司歷年累計公益金、福利基金、公司或大股東提供融資、員工用股權向銀行抵押貸款。這幾種方式都好操作,有些方式會產生財務支出,要重復交稅。股票投資不僅僅要交投資經營稅,期權所得還要交付投資所得稅,而且在股票的回購是不能算作成本費用來抵消稅賦的。

如果不考慮財務方面,有些公司更多會採用員工出資購買的方式,每個月從工資按比例扣錢,這樣不僅僅給公司創造了融資,節約了成本,還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員工的辭職成本,有利於對員工的控制。例如思捷達咨詢服務的某家咨詢客戶是這樣做的。

6、退出機制。

退出機制對員工退出激勵方案的一些約定,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往往會要求已享受股權的員工辦理退出手續,第一種是正常離職,就是勞動合同期滿,不再續約的員工,或者是退休、經營性裁員,或者是傷殘、死亡。這種情況下,企業往往會按照合同繼續讓這些員工享受股權或者期權。第二種是非正常離職,勞動合同未滿,員工主動離職的。如果員工的主動離職沒有給公司造成損失,不違反保密協議,也沒有跟股權激勵方案的一些有沖突。一般來說,大部分公司還是能允許已經被授予的股權收益。第三種是開除,像這種情況,都是按照相關規定取消享受股權收益的權力。

7、管理機構及操作。

實施股權激勵項目一般都需要設立一個專門的小組或者部門來管理方案實施的日常操作,這個常設小組或部門不僅僅要保證公開、公正、公平地實施股權激勵制度,同時也要宣貫共同分擔風險、共同享受成果的理念。股權激勵的目的是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發揮主人翁精神,共同謀求企業的中長期利益,避免只追求短期利益,損害長期利益的錯誤。所以,一定不斷的宣貫這一理念,才能激勵和留住人才。如,某一電子貿易企業,每周五都會召開全公司大會,向大家匯報公司的經營情況和每份股份的分紅。每個員工都可以計算自己的分紅收益,充分調動了全體的積極性。

有的公司也採取信託持股的方式,一般是上市公司比較多,就是跟信託投資公司簽訂協議,由信託公司代理操作股權轉置操作。員工只要在信託公司開個帳號,信託公司把相應的股份轉入員工的賬戶。當公司需要通過股票回購或增發來給員工派發股份的時候,也是由協議的信託公司來辦理,按照公司要求把股票打入員工的個人帳號。這種操作,信託公司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在企業初創時期,一般都是有幾個人,待遇也不高,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大家都對工作很熱情,可是企業規模壯大了以後,待遇比原來高很多,工作也輕松很多,可是都沒有了原來的工作勁頭的時候。根據思捷達的咨詢經驗,這時候往往就是員工對公司的分配製度不滿意的時候,也是需要把中長期激勵提到桌面上來的時候了。但是任何一個工具和方法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股權激勵會稀釋產權,用的不好也會嚴重打擊員工的積極性,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企業的戰略、文化和業務,設計出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和易於操作的方案。

㈡ 股權激勵中,如何對員工設定考核機制

根據您的提問,華一中創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對於非上市公司而言,業績考核條件可以用在各個環節,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業績條件的設置可以作為激勵對象標準的確定條件、激勵對象行權或解除限售條件、激勵對象持股期間再激勵的條件、激勵對象減配或回購的條件。
1、股權激勵的准入門檻
目前實施股權激勵,無論上市或非上市公司,激勵對象的確定標准考慮最多的是職級(崗位層級)、年限、績效。績效是員工成為激勵對象的門檻條件,通常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要求激勵對象最近一年或幾年的年度績效水平在合格甚至良好以上。
2、行權或解除限售的觸發條件
股權激勵的期權模式通常存在一次授予分批行權、分次授予一次行權兩種形式,其中行權期的行權條件以業績條件達成情況為依據,而且業績條件包括公司和個人的雙重條件。採用限制性股票的激勵模式也是同樣的道理。
3、增配股份的依據
為持續激勵員工,對於績效表現優秀的員工可以予以增配股份。那麼增配股份的邏輯通常也是拿業績來說話。
4、 減持股份或注銷資格的依據
股權激勵結合了績效這把「達摩利斯之劍」,當激勵對象業績不達標時,個人所持有股份可以根據機制予以下調甚至取消激勵資格,同時在收益方面可根據退出時點體現出差異性。
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在設置業績條件方面相對更為靈活,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指標類型:上市公司的業績指標如前文描述,指標主要為財務類指標,非上市公司除此以外還可包括內部運營類、客戶類等非財務類指標,可涵蓋績效管理的各方面。
(2)獲授股份比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規定擬授出的股票總量不得超過有效期內總股本的10%,單個激勵對象獲授的股票總量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對於總量和個量的規劃顯然不受該比例的限制,更多的是站在發展階段、控制權、激勵力度、支付能力等方面考慮。
(3)動態調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常見的操作方式是授予一定數量的股票或購買股票的權利,然後達到特定條件則可以行權或解除限售。非上市公司的操作則充分體現了「民間智慧」,業績條件結合激勵模式的切換,從虛擬股(或利潤分享)、虛擬受限股切換到實股,在數量調整上方面結合績效情況部分行權或授予,超過目標超額增配等等。當然未來如有資本運營規劃的需關注與資本市場的對接。總之,股權激勵計劃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公司業績條件和個人業績條件的設計必不可少,其可以作為門檻條件、動態調整的依據,其支撐是公司內部價值評價、價值分配機制。

㈢ 股權激勵對激勵對象的考核是什麼的考核

股權激勵對激勵對象的考核是對激勵對象業績情況的考核。

公司設置業績考核,通過對激勵對象的工作表現及業績情況進行評估,並依據考核結果確認或調整激勵對象的激勵股權分配情況,進而保證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允性與科學性。其中設定業績指標的基本原則如下:

1、增量原則。

股權激勵作為企業薪酬體系的補進部分,應當以價值創造為核心展開。對大部分企業來說,增量業績直接反映了價值創造成果。因此,業績考鏈沒薯核,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股權激勵考核機制的關鍵環節。

所以企業在股權激勵中設定業績考核目標時,一定要遵守增量原則。企業利用考核對員工進行調控,以刺激員工的行為。員工有了正向的業績提升,公司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股東和激勵對象才能夠分享更多的果實。

通過對績優者和績劣者激勵股權的調節,鼓勵員工追求符合企業要求的行為,激發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努力實現企業目標。

2、確定性原則。

在股權激勵中設定業績考核目標時,我們一定要秉承確定性原則,將公司目標、部門目標、個人目標逐級細化,讓員工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要追逐的方向及高度,也讓負責股權激勵考核的部門在執行考評任務時,有理有據、避免爭議。

設定業績考核目標時,我們不妨參考一下SMART原則,其主要包括:具體(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實現(Attainable)、相關性(Realistic)和有時限(Time-bound)。

3、差異性原則。

股權激勵作為一個中長期激勵工具,通常會涉及不同業務部門不同崗位的眾多員工,激勵計劃實施周期又較長,每個激勵對象在不同階段適用的考核標准必然有所差異。

對於不同類型的公司而言,其激勵對象可能分散在不同行業、崗位上,因此會存在行業間或部門間業績要求設定有所差、同部門不同崗位業績要求設定有所差異、不同時段業績要求設定有所差異。所以對他們業績要求進行設定之前察螞,公司應以確保股權激勵計劃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比如A公司主要從事互聯網產品研發,管理部門、技術部門、營銷部門等各個部門主管就會根據本年度(或考核周期),制定棚者不同的業績考核;B公司主要從事直播帶貨,那主播組、運營組、客服組各部門根據KPI績效考核管理指標,制定業績考核。B公司的考核機制和A公司就存在顯著差別。

熱點內容
上證紅利指數基金購買至少多少份 發布:2025-02-05 00:28:54 瀏覽:870
辰華能源股權投資怎麼樣 發布:2025-02-05 00:20:21 瀏覽:296
公司凍結股權怎麼解除 發布:2025-02-05 00:18:13 瀏覽:250
如何挑選長期基金 發布:2025-02-05 00:18:12 瀏覽:326
如何操作蛋卷基金 發布:2025-02-05 00:16:35 瀏覽:424
易安理財是什麼公司 發布:2025-02-04 23:58:58 瀏覽:273
新上市的是誰在控制股票漲停 發布:2025-02-04 23:56:20 瀏覽:918
襄陽金融怎麼樣 發布:2025-02-04 23:54:54 瀏覽:214
漲了40億市值實際掙多少錢 發布:2025-02-04 23:29:53 瀏覽:142
如果買的股票退市了該怎麼辦 發布:2025-02-04 23:08:07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