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期貨交易中如何刻意極端的提醒

期貨交易中如何刻意極端的提醒

發布時間: 2023-06-12 15:01:26

㈠ 期貨交易中注意哪些方面

期貨交易有哪些注意事項?因為期貨交易保證金制度的杠桿效應,所以期貨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點,但不管是什麼投資,都是風險和收益並存的。如果想在期貨交易時實現投資獲利,得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制定合理交易策略
許多新人出資者認為只有專業組織與出資大戶才需求買賣策略,其實並不是。買賣策略不僅是一份剖析報告,更是對出資者買賣行為的一種標准。養成合理擬定買賣策略的買賣習氣,可以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對出資者對商場的剖析與決議計劃都有很大的進步。出資者尤其是新人出資者切不可僅靠所謂「直覺」行事,無完整買賣策略的出資行為,近乎賭博。
第二:了解期貨標的物市場
期貨合約按標的物特點能夠分類為產品期貨和金融期貨。產品期貨又分工業品(可細分為金屬產品、動力產品)、農產品、其他產品等。金融期貨主要是傳統的金融產品(工具)如股指、利率、匯率等,各類期貨買賣包括期權買賣等。盡管出資者能夠通過跨商場跨品類來豐富出資組合,但對標的商場的現狀及遠景分析依舊是必要的。對標的商場的充分了解,能夠為出資者買賣策略的制定與調整提供依據。在現在起伏多變的出資環境下,出資者不了解所在的出資商場,不只簡單失去獲利機會,還將大大添加虧損的危險。

㈡ 期貨交易的理念是什麼如何才能更好的鍛煉出好的心態

很多人新進入市場的第一步,往往都會去大量的翻閱評論文章,來佐證甚至是決定自己的投資方向,包括本人當初剛進市場的時候也是如此。
隨波逐流型。就是當市場處於一個較為明顯的趨勢或者小波段裡面,很大部分的評論會呈現出和市場當時相同的方向,甚至添油加醋。然後市場幾天反向以後,評論又呈現風吹草倒的勢頭。不少人認為,這是分析師的不負責任,風吹兩邊倒,忽悠大眾。我覺得,這是由市場的規律決定的。大多數情況下,分析師不可能枉顧明顯的趨勢而反向述說,而且歷史也證明,順勢操作才是獲利的王道,至於逆勢賺錢的幸運兒和天才不在此討論行列。對於投資者正確的做法,並不是抱著懷疑的眼光去批判,而是在茫茫文海中篩選適合自己的分析評論。
提前預測型。能夠准確預測到頂部(或次高),底部(或次低),無疑是一件很拉風的事情,也是在未來不短的時間內不停炫耀的資本。但是預測的連續性能保證多久呢?我們都知道,期貨總體來說不是玩勝率的游戲,甚至技術分析都是次要的,預測錯一次,可能就毀壞了前面9次的功勞,而且,預測漲跌都很難了,何況具體到高低點位的預測,那是神仙或者半仙才能做的事情。因此,我可以大膽的斷言,習慣用所謂的技術圖表來預測未來高低點位的人,僅屬於標新立異,嘩眾取寵!另外提一點,對於基本面分析有相當功底的人,確實可以以一個相對的模糊的預測空間來輔助他的交易,但是要具體到點位,這是基本不可能的,正如本次10月超級暴跌,我相信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預測到行情的猛烈程度。
就我個人而言,我比較偏向於那些以基本面事實和數據為基礎,重點分析當前的供需形勢對比,順勢論述,有理有據的文章,至於由此的技術分析和資金管理,我覺得是自己操作的事情,不應該取於評論文章。
另外就是,有些人看分析去做交易,虧損了就怨天尤人,而不從自己的判斷,執行和資金管理上找原因,我對這種行為報以極端的鄙視。畢竟你的交易是自己的事情,而旁邊的一切都是客觀的參照而已,對自己都沒有正確的認識,又談何做一個成功的交易者。

尋找金融市場中的本質的共性,拋棄沒有意義的個性。一旦你尋找到了共性並找到合適的方法解決它,那麼你在所有金融市場都能夠很輕松的穩定贏利

㈢ 期貨交易中,怎樣避免情緒化交易

在期貨交易中,怎麼避免情緒化交易?

你只需要明白,情緒化交易那是業余交易者所為即可。

什麼叫情緒化交易?

差不多了吧?買點試試?感覺不太好,出了吧?要不要加點倉?先試點單子?…… 這是輕微的。

中度的就是,不平了,我就不信回不來!加倉干,不成功便成仁!

重度的就是,去特么的,不管了…

情緒化交易是典型的無規則交易,這種交易模式,完全是在拼運氣而已,而且,如果完全順著情緒,長期來看行為必然是錯的。

因為我們論證過,人類的情緒在交易中的具體體現是:厭惡損失,厭惡不確定等…這些情緒所導致的行為是,虧損死扛,見好就收。這種模式長期來看必然會導致虧損。

所以,情緒化交易,是典型的錯誤行為。

這樣做下去,必虧無疑。

只要拒絕情緒化交易,轉而開始建立交易規則,以規則應對不確定的走勢,才有真正的盈利機會。

只有當一個交易者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他知道情緒化的結局是什麼,知道正確的模式是什麼,才能夠真正的去避免情緒化交易。

這才是根本的解決方案。

各位覺得呢?

點贊支持一下,謝謝。

期貨交易中,情緒化交易是很難避免的。

因為:人是情緒動物,情緒是一種本能。賺錢了高興,虧錢了郁悶,不賺不虧的時候,心情緊張。

所謂的避免,我認為:更多的是避免情緒化開倉、平倉。

為什麼會出現情緒化開倉、平倉?

因為沒有一套完整的戰法。也就是沒有一套系統化的做法。

所以,在實戰中,跟著感覺 走,看著漲了,就追多;看著跌了,就做空。然後,一次次被市場地左右耳光。

避免這種情緒化的做法,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做法。

敲黑板:屬於自已的做法!

有些人,頭腦反應快,靈活,做內短線,

有些,象我這么笨的,半天才回過神來的,適合做日線,周線,有24個小時的思考時間。

系統中,包含開、平倉,資金管理,周期搭配,性格配合。。。等等。

喜歡我叨叨的,歡迎進一步交流。

期貨交易中,怎樣避免情緒化交易?

看到這個問題,這是絕大數新手交易者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從事交易已經10多年了,現在在交易過程中,已經很難遇到情緒化交易的問題了。克服清晰化交易,逐漸的向計劃交易轉變,這是一個交易者逐步脫離虧損,慢慢進入止虧階段的象徵。

避免清晰化交易,最佳的方式是,如果你感覺陷入了情緒化交易,請立刻停止交易,打開提前制定好的交易計劃,看看自己的交易是否是按照計劃來的,如果是,就不是清晰化,如果不是,則立刻停手反思。

這里有個前提,就是你要有交易計劃,絕大多數的虧損交易者,虧損的根源是沒有交易計劃,或者無法遵循交易計劃做交易。

那麼什麼是交易計劃呢?舉個簡單的例子,2019年2月11日的蘋果走勢

上圖,在2月11日盤前,我們對蘋果這個品種做的交易計劃,價格上破10920做多,止損用50個點。這裡面交易位置有了,止損有了,日內短線可以用50%左右的倉位,進行,這樣的一個計劃就是一個比較靠譜的交易計劃。

當制定好這個交易計劃後,在盤中,交易者一定不要看著蘋果的波動,來回的進行多空短線交易,如果有這些交易,都屬於不按照計劃的沖動交易行為,只有價格上破10920點位,你開倉做多,才是計劃交易的行為。

交易員根本不能避免交易中的情緒化。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認可我的觀點。 身邊很多交易員讀書,靜坐,冥想,讀佛經種種都是想在交易中克服情緒化,克服人性的弱點。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做到。理想中:交易盈利的時候不興奮不喜悅;交易虧損的時候不沮喪不難過;完全刨除人性。試問如果刨除人性人還是人嗎?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跟動物一樣傳遞DNA?

生活中誰見到過:榮辱不驚的人嗎?

所以很多交易員都走錯了路,寄希望掌控自己的情緒,交易做到完美。其實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面對交易中的情緒變化,盡可能的掌控自己的情緒即可。交易行為就如同世上所有的事情一樣,不可能完美。

恐懼的來源於未知,恐懼源於了解不充分。

首先:完善交易標準是避免情緒化的方法。例如訂單在什麼位置止損,在什麼位置止盈,行情推動之後又回調的時候害怕利潤回吐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有完善標准,以上問題在訂單進場以後都有預案,行情無論如何波動都知道如何應對,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其次:充分復盤交易系統,對於交易系統的弱點優點做到心中有數。知己知彼,胸有成竹;交易系統盈利周期,盈利率,交易頻率,風險值,連續止損頻率等清清楚楚明明,當交易員相信現在的交易系統就是交易的最優解,只要嚴格執行交易系統就能盈利,暫時的虧損是難免的。對於交易系統充分了解給交易員信心;強大的信心可以戰勝未知帶來的恐懼。

總結:通過規范交易行為,通過充分了解交易,對交易和系統建立信心,可以更好的掌控情緒。

期貨交易中,怎樣避免情緒化交易?

疲勞、無聊、激動和興奮其實都是你正處於情緒化交易的標志。如果避免這種情況呢?

為了解決情緒化交易的問題。

當交易者情緒化的時候,往往是因為缺乏紀律性。對於自由隨意的普通交易者來說,遵守既定的、嚴格的交易紀律有很大難度。最重要的原則是,交易者要記住就算是最完美的交易系統也會有經歷虧損的時候,每筆交易,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需要去認真評估,吸取經驗和教訓。為了解決情緒化交易的問題,,交易者要將情緒因素從你的交易紀律中剔除。

執行力差是許多交易者不能夠很好遵從自己交易系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交易者應該認真研究交易規則中的進場原理,不是簡簡單單對點位的判斷。要明白,虧損也是交易系統的一部分。理智面對虧損。

交易者學會控制情緒,也是成功的一半。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對期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我會每天都分享一些關於期貨的知識。謝謝

我們在做期貨交易中,都不可避免帶有主觀意識,受情緒的影響,而且,我相信大部分的交易者也是清楚受情緒化影響對交易的危害。

首先,期貨交易中,交易者手裡捏著單子,盯著盤面,隨著k線的波動,都會受到盤面波動的影響,時時牽動著交易者的情緒。當沉浸在裡面時,新手常常做出不理智的判斷。比如,盈利單,出現止盈信號,不及時止盈,利潤回吐;行情走反,該止損的沒有止損,扛單,還有倉位管理等。

那怎樣才能盡可能的避免在期貨中帶情緒化交易?

1.找一個穩定盈利的交易系統

2.堅定的執行

3.資金風險管理

一個有效的交易系統,而且能堅定不移地遵守它,你的行動就會更具統一性。一個千錘百煉的機械性交易系統能賦予你信心、統一性和紀律性,這就是許多頂尖交易者的成功要訣。

入市:什麼時候買賣?

止損:什麼時候放棄一個虧損的倉位

退出:什麼時候退出一個贏利的倉位

入市

當交易系統出現入市信號的時候,堅決入市

止損

要想控制損失,就得學會止損,那就得在入市時確定止損標准,並堅定執行

退出

完整的交易系統應有一個退出標准,是一個趨勢的結束,亦或者支撐阻力位...

資金風險管理

期貨市場具有波動大高杠桿的特性。資金管理就是讓 盈利潛力最大化,控制破產水平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1.賬戶風險承受度

2.盈利預期

3.開倉規模

4.倉位調整

交易者會受情緒影響,特別是在出現重大損失的時候。一個有效完整的機械交易系統,它的法則囊括了交易中的每一個環節,沒給交易者留下任何主觀思考的餘地。嚴格地遵守它,系統就會為你贏利,而且能幫你度過衰落期所承受的資金損失和精神折磨。

交易者是孤獨的,歡迎朋友在下方留言。

情緒化的控制在期貨交易中的重要性僅次於風險管理的位置,雖然已經有很多人回答,但本寶寶作為在資本市場有十二年交易經驗的小螞蟥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小小經驗。

雖然在資本市場里這個「混跡」的時間長度算不上「老油條」,但管理資金的規模也有二十億了,自己也是在不斷經歷不斷成長的,所以願意將一些收獲分享出來以供參考。

心裡情緒是一個交易者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有一至多個出色的交易系統並不難,但是在交易的過程中如果有 自負、恐懼、貪婪 或 者賭博的情緒 那麼管理的資金賬戶就不那麼安全了。特別是做期貨這種有杠桿的品種,任何一個不理智的交易心理都是個潛伏著的炸彈。

控制情緒之前,請尋找到不良心理。首先,請認真的仔細的回想自己數次交易時的心裡狀態,是否存在以上這幾種不 健康 的「潛在炸彈型情緒」?一定要客觀,不能盲目自信。 如果存在,就先把它/他們寫在紙上--形成一張時刻提醒自己的「小紙條」 。

交易者每當遇到交易性機會時都會分秒必爭,恨不得下單時間為0.01秒才好,但是在剋制不良情緒的路上,一定線讓自己慢下來。 下單之前 一定要看一眼自己寫的「小紙條」, 看看 自己現在要做的交易 是否存在「小紙條」上所寫的不良交易心理 。如果存在,請再考慮一下;如果不存在,再果斷執行。

這個字眼雖然用的過重,但是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反復踏進同一條錯誤的河流。有些心理模式會反反復復影響著自己的交易系統。次日盤前總結有利於讓自己清醒的看待前一天的交易,一定要找出那些關鍵的「自我毀滅」傾向的交易。不要把自己的損失歸咎於壞運氣或者其他人。如果有耐心,可以建立自己的交易日誌,總結成功和失敗的重復模式。 堅持好交易行為,終止壞 歷史 循環。

很多交易者,特別是有過成功經歷的交易者在該承擔風險的時候不願意去承擔,但是資本市場特別是期貨市場是放了杠桿的高風險投資品種,任何一個交易者都得明白這不是穩贏的 游戲 。有一些交易者當交易本身出現判斷錯誤的情況下,不接受損失,選擇「硬抗」,這么做不好。要明白硬抗對了,會賺小錢;但是一旦硬抗錯了,就會虧大錢。大家都明白止盈要大於止損的道理,但是為什麼執行時還偏偏選擇弊大於利的交易方式呢?

作為交易者經常承擔交易風險, 作為高風險交易者更應該在做每一個決策之前想好控制風險的合理范圍 。做好計劃,堅決執行。因為一旦錯過了執行機會,向自己期望相反的方向走,自己還逃避的話,只會讓情緒化更難控制。

㈣ 期貨中如何控制風險

嚴格做好止損控制,還有倉位一定不要過重。順勢操作,短線或者波段中長線操作,盡量不要做長線

㈤ 如何保持良好的期貨交易心態

如何保持良好的期貨交易心態?
要保持良好的期貨交易心態要做好兩大守則:
守則一:良好的資金管理是保持穩定的交易心態的基礎。
持有大量持倉的投資者就象肩上壓著重擔的行人,路上稍有障礙就足以令其摔倒。根本的原因在於他的持倉對他來講已成為一種負擔,已經超出他的承受能力。
那麼,投資者為什麼會去做超出他的能力范疇的交易呢?
是因為獲利的慾望令其不能正確的評判自己,他已經陷入利潤的陷阱之中。
在利潤光環的誘惑下,他已看不見虧損的陷阱。虧損的陷阱一般都在暗處,而利潤卻光芒萬丈,當投資者大持倉進場後他就會立即發現到處充滿虧損的陷阱,進場前的良好願望瞬間被市場的波動所擊碎,他會發現市場遠不是他想像的那樣溫順,此時,獲利的慾望已經成為他的災難,大量的持倉已經成為巨額負擔,資金管理不當造成的心態問題開始暴露。
如何做好資金管理?
應注意三點:
1、市場最大的災難性情況的度過。
當市場出現災難性情況時,如行情以停板的方式運行,你的虧損也不足以影響你的資金帳戶的繼續交易能力,這是特殊情況。
2、在正常情況下,你只能做你能虧得起的交易,你的虧損應在你能承受能力之內。所以資金使用規模可以你的最大止損額來計算,而不能以預計利潤來算。
3、你的資金使用規模應和你的交易能力結合。交易能力強可以使用大一點的資金比例,否則你會認為你的獲利太小而心態不佳;而交易能力差的投資者最好謹慎一點,否則你的虧損會超出你的想像和承受能力,令你心態大亂。
守則二:正確理解虧損,這才是最關鍵的。
拒絕虧損是導致交易心態不好的根本原因!
虧損是交易中的正常現象,虧損是必然會出現的。贏利和虧損就如人的左右腳,成功的獲利都是由贏利和虧損組成的。
盈虧組成交易,任何人都無法割裂盈虧的組合,市場上不存在只有贏利或虧損的交易。問題的關鍵是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把虧損當成錯誤的交易來對待,認為虧損了就是自己錯了,從而不斷要求自己准確的分析預測市場,以此減少止損數量。
然而市場根本無法預測,把虧損當成錯誤來看的投資者永遠無法走出對行情不確定性的恐懼,行情的不確定性使投資者永遠處於戰戰兢兢的狀態,進、出場都很猶豫,止損更加不果斷,哪怕資金管理再好也會由於怕做錯而不敢有效的執行交易計劃,從而喪失交易機會。
專業人士知道只要他專注於確保交易的每一個環節(等待、時機把握、買入、資金管理、賣出等等)都做得正確,獲利會自然而然的事。
因此,不應該用一筆交易的最後結果來決定一種交易戰術是否是正確的,而是應該用10筆交易的最後結果來判斷。
事實上,交易者應該在每一筆交易之前提醒自己,任何一次成功或失敗從大的方面來看都是不重要的。這會從心理上幫助那些花費太多大時間來擔心每一筆交易大最後結果的人,而這樣做會產生恐懼、喪失機會和最終導致精神錯亂。

㈥ 如何克服期貨下單的恐懼感

1、建立一個完善的風控系統
投資市場,風險控制永遠是第一位的。想要克服貪婪和恐懼,首先必須把風險給控制住了,這樣自己心裡才會踏實。建立一個完善的風控系統,把自己的承受范圍算出來,心裡有個底,這樣就不會一直被貪婪和恐懼影響了。
2、只關注交易策略,不要去看盈虧
交易策略是決定交易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很多人下單之後,老是盯著持倉的盈虧,忘記了當初策略本身的做法,心態亂成一糟,最終還是導致虧損。在交易中,想要不被交易貪婪和恐懼打敗,那就不要去看盈虧,那隻是一個數字,只關注交易策略本身,那麼你的交易才有意義。
3、多實戰訓練
巴菲特所說:一個老走鋼絲的人,走鋼絲時不會擔心自己,所以就能走過去。所謂藝高人膽大,我認為敢走鋼絲的人,他的技藝水平至少佔了70%~80%。而交易心理的障礙,不僅僅從心理上去解決,也應該從技能上打好基礎再去解決的問題。只有多實戰練習,你的操盤水平才能夠提升,這樣就可以應對整個市場環境了。所以,想要克服貪婪和恐懼,多實戰訓練也是擺脫的一個方法。
4、多刻意練習自己的心態
貪婪和恐懼是從內心發出來的,那麼想要克服它們,也必須從本質上去改變。有沒發現,只要進了這個市場,不管有沒下單,心態都會受到波動。所以,平時沒單的時候也可以想像自己在做單,模擬實戰演習,刻意練習該怎麼把貪婪和恐懼拋開。
5、無欲無求的境界
做交易最高的境界就是達到人盤合一,想要達到那個高度,必須擺脫自我,不受貪婪和恐懼限制。交易是一場修行,要做到無欲無求的境界,那麼你就成功了。

㈦ 期貨投資的安全戰略

期貨市場是「冒險家的樂園」,期貨投資可謂是「勇敢者的游戲」。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在投資中能夠有所成就的人不多,大約不到5%。那麼,是什麼阻擋了許多優秀的投資者踏入成功之門呢?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未能將安全意識貫穿於投資過程的各個環節。

所謂的安全戰略,就是研究如何使投資立於不敗之地。在安全問題上,我們不但需要在風險產生之時的一般意義的防守,更需要在風險尚未發生之時的積極主動性防範。這就需要我們培養和具備對風險的預測和感知能力,以及最為重要的控制能力。

安全戰略的目的:為投資保駕護航,駛向正途、到達彼岸。

就期貨投資運作的整個過程而言,安全戰略所涉及的問題應涵蓋三方面內容:⑴交易之前---投資方桉擬定時的安全防禦,⑵交易之中---投資計劃實施過程中的安全與防守,⑶退出交易---如何安全主動地離開市場。

就安全問題,我們必須樹立這樣一種思想:客觀市場是第一位的,主觀判斷是第二位的,評判決策與交易是否正確的標準是市場的現實表現;同時,市場是完美的、客觀的,而人的認識卻是有限、片面和具有主觀性的。可見,客觀事實與主觀認知之間總是存在著差距,也就決定了投資者出錯的必然性和經常性。

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和正視以下事實的存在:

⑴市場存在我們所不知或是無法認知的事情;

⑵存在潛藏而未完全顯露的因素,或是突發性事件;

⑶我們對正在發生的事件所產生的影響估計不足;

⑷對事物的理解和市場的反應做出了相反判斷;

⑸市場本身因過度扭曲所蘊藏著的反向動能;

⑹因人為操縱導致市場價格的異常表現。

一、交易之前

1、休息與等待

休息與等待是一種積極的防禦狀態。許多投資者並不了解其內在的意義:什麼也不做的防守成本是所有安全措施中最低的。我們之所以無所作為,是因為:⑴心身休整與交易總結一下,⑵市場沒有大行情、或無法判斷行情,⑶行情的演變已進入危險地帶,⑷戰略計劃實施前的時機等待。

資金權益的曲線與價格的波動圖形是相似的,資金階段性增長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是件難事,而如何迴避權益的大幅回落卻不是易事。然而,只有迴避資金的回撤,才能實現資本的增值,才能達到資本卷動的復利效果。「不為」也許是最好的方式,這是一種舍棄,是一種順服與尊重客觀市場的表現。可見,學會休息與等待是決定投資能否取勝的重要一環。

我們需要明白:市場是行情變化中的主角,而投資者的表演不過是個不起眼的配角。應當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給市場,而不是自己忙忙碌碌;應當等待市場給出明確的方向,否則,忙碌的結局只能是虛空一場。

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人們總是忙碌?這是慾望驅使的結果。當人把眼睛盯在金錢而不是市場與自身時,總是會臆想行情的發生,並希望抓住而不願喪失。我們認為:能夠挖掘有投資價值的行情固然很好,但是,能夠發覺市場沒有行情、或是承認看不懂行情,其意義更加重要。因為只有認識到這點,才會懂得休息與等待的價值。

《孫子兵法》中有句話:「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之所以不作為,是為著安全起見,為著大的戰略計劃服務,而不是眼前的小利或是利誘下的盲動。

2、選擇市場

首先,我們需要對市場運行選擇,並加以限制。這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市場都適合做投資。從安全的角度考慮,投資者應當遠離這樣的風險市場:⑴盡管行情巨大,但風險無法控制的市場;⑵人為操縱跡象明顯,導致分析困難的市場;⑶持倉小、成交清澹,短期內無法活躍的市場;⑷不受法律保護、制度規則不健全,或是交易所誠信遭受質疑的市場。

風險的防範不僅僅在風險產生之時,更應該在尚未發生之時就將其杜絕。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增加額外的風險負擔,使投資者的精力更加集中在價格波動的本身而不是其它。有人會說:不管怎樣說,能賺到錢就好。但無數事實證明:不良的投資環境,終究結不出善果;正如氣候惡劣的環境,無論如何精於耕作都是枉然。

盲目投資時常走向災難,限制行為自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在這里,總結一下「選擇市場」的方針是:漲跌可分析性、風險可控性、交易可操作性,同時市場必須具備誠信、公正與規范。

3、戰略評估

正確的行動來自於正確的思想,正確的交易有賴於對市場正確的評判。顯然,投資的安全性與市場分析的正確與否有著必然的聯系。分析正確率越高,投資盈利的可能性越大;反之,損失將無法避免。在這里,我們倡導樹立「要戰就一定要勝」的思想,即每戰必捷。正如軍事上主張「不打無把握之仗」;又如《孫子兵法》通篇所透射出的「全勝思想」。

「全勝」的根基在於很好地把握市場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而行情戰略性評估的核心任務正是如此。有句俗話:早知三日,富貴千年。可見,作為投資者應當具備洞察力和預見性。當我們對將來的基本面擁有足夠的評判依據,那麼對市場未來時空的定位就有了宏觀的把握,也就成為「從未來走來的人」。這樣,對於現今市場往後必要發生的事情有思想與行動的准備。

期貨市場的套利方式被大家認為是風險有限的投資模式,而對於單純性投機被當作是風險極大的投資行為。其實,單純性投機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也是一種套利行為,這是一種現時與未來的套利。當我們「看到」市場的未來時,這種風險很大的投機方式就轉化為「套利」投資,現時與未來的巨大差價才是掙錢的源泉所在。如此,全勝思想的實現將不是一句空話,當交易還沒有發生之前,投資者就懷有必勝的信念。

行情評估的任務有:

⑴市場未來演變的趨向和可能的目標時空;

⑵市場當前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應對措施;

⑶市場當前所處區域的高低和現在的趨勢;

⑷是否具備投資的價值,以及風險與收益的評估。

許多人有這樣的誤區,認為要想獲得多大收益就需要冒多大風險;但我們無法否認這樣的事實---存在風險度有限而獲利空間巨大的戰略機遇。這正是行情評估的主要任務,同時我們應當拋開那些風險與收益不相稱的任何所謂的機會。

評估不能替代決策,其分析結果能否轉化為操作方桉,主要看我們對市場的把握程度與做事原則。在這里,我們倡導只做容易做的行情,選些「加減乘除」的小學題目,而將「復雜的高等數學」留在市場。正如兵法所雲: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

4、等候時機

經過總體評估,當選定某個品種作為戰略投資目標時,隨後等待時機成熟將是首要的任務。由於期貨市場實行的是保證金制度,這使得價格波動看起來較之其他市場劇烈,因而時機的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時機的問題盡管是局部和戰術性的,但良好的介入區域是運行戰略防守和增強持倉信心的有力保障,也是整個投資計劃有效實施的重要步驟。

時機的選擇應當從安全和易於防守的角度出發,否則投資的動機有意無意間陷入貪婪的境地。所謂易於防守,就是在大方向即便出現錯誤的前提下,而進場的頭寸也能在不虧或是小虧的狀態下退出市場。

良好的進場區域尤如軍事上的「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那麼,如何判定期貨交易中的「根據地」呢?這可通過兩方面來把握:⑴主要通過技術形態等手段來判定;⑵對市場正反兩方面的基本資訊加以綜合評估。由此,對市場表象特徵和矛盾對立雙方的評判,來尋求和等待行情時機的成熟,其目的就在於:等候風險度有限而潛藏巨大收益的局面---這才是投資的真正內涵。

軍事上有句名言:「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對於「誘敵深入」,他是這樣解釋的:這是戰略防禦中弱軍對強軍作戰的最有效的軍事政策。這不是懼怕和逃避,而是一種主動性的防守策略。同樣,我們應當承認:任何投資者在市場面前都是弱小的,尤其是在期貨槓桿下。所以,時機的把握最好是在行情的反彈和調整之時,並待其真實的趨勢顯露之初(順大勢的原則);而當行情出現爆發情形時則是加碼的好時機。在大方向確定的條件下,越是看起來危險的地方越是安全,而看似安全的地方往往並非安全。

對於時機的把握,在軍事上有「敵疲我打」之說,以及「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春秋戰國時齊魯兩國的長勺之戰。曹劌對戰局的解釋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三而竭」是戰機的關鍵點,轉化為期貨語言就是:原有趨勢完結後新生趨勢形成之初,或是調整後重返原有趨向之時。如此,市場方向的確立使得順勢建立的頭寸更加安全和穩固---市場強大的推動力才是真正有力的護衛。

二、交易之中

1、期貨操作的總體方針

期貨市場的雙向交易給投資者以極大的自由,因而有些人希望通過精確的分析來抓住正反兩方面的行情。然而,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情形是這樣的:當他試圖拉直波動的曲線時,市場反將其資金「拉直」。造成這種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市場是強大的、在某種意義上是無法測度的。行情分析是決策與操作的基礎,但不是所有的、哪怕是正確的分析都能轉化為交易行為。為了迴避風險和災難,我們的操作一定要遵循某種安全原則,這就是:順勢而為。

順勢交易有其數學概率的支持。經過研究與實踐,我們的結論是:⑴波段式順勢操作的盈面大於75%;⑵以戰略投資的角度介入市場,其盈面可達95%;⑶單從技術分析的角度,抓頂和底的概率小於1%。其實,大家可以看看國內證券市場的特有現象就會明白:上漲時大多數人都掙錢,而走熊時參與在其中的人幾乎都在虧錢---這是與其交易規則中只許做多的限定有關。

在思想與行為上,戰略投資者一定表現為順應大的趨勢,而逆勢操作必定是短視與投機的體現。時間對於逆勢交易而言意味著消亡和毀滅;其小概率本質決定著這種投資失敗的必然性,而不論個人的智慧高低。古人雲: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及也。由此,投資者一定要摒棄逆勢而動的任何想法與行為。又如孟子曾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我們應當明白自由只存在真理之中,就如魚不能離開水。限定行動的自由,才會有金錢的增長。成為天然贏家的必要條件是:做一個順勢交易者,做一個戰略投資者!

綜合前文,期貨操作的總體方針是:宏觀順勢、微觀逆勢。

2、期貨交易的生存法則

許多人憑著聰明才智來到期貨市場,但帶走的是失落與悔恨。促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麼?個人的小智慧。人的聰明在市場的面前顯得蒼白,我們當擺正自己的位置:市場是第一位的,人的主觀評判是第二位的;決策和交易是否正確由市場來裁決。由此,認識到自己的有限與市場的博大,才能迴避一次次重大損失。

生存法則是什麼?第一時間無條件止損,並要始終堅持而不心存僥幸。

保證金槓桿的效應使得價格波動被人為放大,並且合約到期的限制使得持倉不能一直保留。當持倉的方向與市場運動背道而馳時,時間的代價將變得越來越昂貴;在交易不利的情況下,如果不及時採取正確的行動,那麼時常會面臨這樣的情景:⑴投入的保證金剛好被擊穿;⑵帳面盈利可能全部喪失;⑶因反趨勢全部資本金面臨災難的結局。

由此可見,要想生存就必須學會止損。止損應在交易方桉產生之時就當考慮和設置,在交易之中按某種方式全程跟蹤和推進。止損的寬窄與個人情況有關,但主要是與市場正常波動的幅度相匹配,有時亦附加一定的時間條件。作為中長線交易者,止損的大小以能夠承受日常的價格波動為宜,避免頻繁地觸動止損,從而保證在決策正確的前提下操作計劃能夠有效運行。

止損就意味著放棄。放棄的也許是機會,更有可能是災難。止損出局的好處有三方面:⑴進場時機不當。這在決定出場的當時並不能確認是否犯了方向性錯誤,但我們必須選擇離場。一方面,迴避重大錯誤的可能;另一方面,為再次尋找更安全、更好的入場點供應機會。⑵方向性判斷錯誤。在反趨勢情況下,如果沒能夠及時出場,那麼時間與槓桿將對交易構成致命的打擊!避免這種情況的唯一辦法就是及時止損。⑶走出困頓。如果連續三次被止損出局,那麼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出現問題。這時投資者就當拋開任何行情,強制休息一段時間,避免陷入死路與沼澤。遠離市場有助於理清思路、找出問題,否則,幸運將遠離而災禍卻接連不斷。

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願下決心止損是許多人的通病;然而,投資者如果對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念,那麼當前的困難將變得微不足道;因為時間會給成功的投資者帶來財富。損失是暫時的、必須的,它是成功過程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暫時地放棄金錢是為了保存資金實力,也是為了將來得到更多、更好的回報。可見,止損是生存之道,是「飛行員的降落傘」,是市場第一性原則的體現。

3、資金管理策略

保證金的調節是期貨市場賦予投資者的自由。這種許可權的自由選擇會帶來人性最直接和最充分的暴露---人總是有用足保證金的強烈傾向。期貨並非是普通的金融工具,其槓桿效用像似「核金融」。因此,高比例動用保證金會使得投資盈虧產生巨幅波動---既可能出現資金爆炸,亦存在迅速毀滅的可能。這種非常態現象的產生是心魔驅使的結果,這不是投資的正道,其最終結局無一例外被市場所淘汰。有個類比可以說明:小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如果120碼的速度算是安全舒適的話,那麼每增加10碼,其事故出現的概率將會呈現指數上升;當速度達到220碼以上,不論駕駛技術如何,事故出現的可能性提升至百分之百。

由此來看,自由並非都是好事。就資金管理而言,自由與安全之間應當有其統計意義上的平衡點。實踐經驗表明:當資金的利用率達到30%時,對於期貨交易而言是最恰當的。盡管投資者技術水準的高低可適度調節這一比例,但30%的利用率是資金管理的基準原則。在實際交易時,應當樹立「安全第一、盈利第二」的思想,並做到:⑴總體交易持倉要適當,以心理不擔憂為佳;⑵分批次動用資金,降低整體資本金的風險度;⑶如需加碼,必須堅持在首批頭寸已獲利的前提下;⑷設定最大下單額度,杜絕超量的任何念頭,如能做10手單不妨下7手,別搞得好像與市場有仇似的;⑸在行情的爆發點位可適度放大單量,但前提是當日收盤有利於持倉。

可以說,資金管理狀況是交易者內心世界的集中反映。良好的資金管理有助於投資者與市場維系和諧的關系,有助於交易者水準的充分發揮,有助於交易質量而不是數量的提高。其實,所投入的資金就是一粒種子,並不需要多大的量,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生根、發芽、開花和結出豐碩的果子。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急功近利---總是試圖加大保證金量的投入,希望短時期取得優異的戰果。這種急於求戰求功的浮燥心態,導致危險、恐懼與失敗的陰影從未離開其左右,直至被徹底打敗。其實,掙錢的奧秘在於時間與平和的心,在於投資者耐心等待與分享趨勢的伸展。空間的打開需要時間,時間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4、期貨操作的行動策略

在宏觀順勢的方針下,我們的任務是將方桉構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然而,計劃還不能等同於行動,從構想到行動之間有質的差別。盡管行動只有兩個動作:進場與出場;但卻是反映了投資者全部的思想內涵。構想能否進入實施全看市場是否出現預期中的有利環境;而交易過程中的退卻則看是否出現不利的格局、或不祥的徵兆。

先談進場方面,就像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市場行情的實際走向並不總是與投資構想相符。當這種情況出現時,計劃將暫時擱置,或是被取消。只有當市場趨向與當初設想的一致時,投資計劃才能啟動。也就是說:為著安全起見,在基本面分析與技術性表現達到統一的狀態下,投資交易方可運行。進場一般遵循「遲到」的原則---想像在先、行動在其後,這是為了達到內外皆順勢的目的。這樣做的好處有:

⑴如果設想沒有得到市場的驗證,市場仍處於不確定或反向狀態,那麼構想還只能停留在觀察階段,這時就不能進場交易,否則過早地介入就難免要付出代價;

⑵當市場開始顯露其真實的趨向時,如果與預想的戰略方向一致,那麼,在客觀與主觀相統一的情況下,進場交易的勝算概率就大為提高。正如武術所講究的:先是心到、其後是眼到,最後才是手到。提早進場時常能夠取得較好的價格,這對套期保值是好事,但對單純性投機而言不符合安全與順勢的原則,也違背了投資的目的---賺差價而不是價格。在這里,我們應當樹立這樣的觀念:趨勢(差價)是第一位的,價格反而是第二位的。

就退場方面,我們注意到這樣的事實:任何反轉都是由調整行情演化而開始的,任何深幅調整都會因槓桿效應使得巨大的浮動盈利化為烏有,甚至是慘敗。很多人都遭遇過這樣的情形:正當我們的口袋裝滿銀兩時,正當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而市場表現又有所困惑時,盡管不利的基本面暫時沒有顯現,甚至表現優秀;然而,危險就在這個時候悄悄降臨,夢想演變成殘酷的現實。所以,在不利的情況或不祥的預兆出現時,我們都當十分警醒,並考慮部分或是全部離場。問題是怎樣預知不利的局面呢?這就需要對市場運行跟蹤評估,以確定當前的風險程度。

跟蹤評估的側重點有:⑴市場新出現了哪些有利不利的因素;⑵對市場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潛在因素;⑶主導市場趨向的主要矛盾是否有所改變,尤其是質變;⑷市場外在的表現,以及技術指標等,是否預示著趨勢有中斷或反向的可能;⑸參考歷史行情與相關品種走勢,找出當前市場價格所處的區域。然後,我們依據評估結果,做出是否繼續存留在市場的決定。

事物的發展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換,市場行情的演變亦是如此。因此,當主導市場的矛盾其量變累計到一定程度,或出現了部分質變,那麼投資者就當考慮退出市場了。出場一般遵循「早退」的原則---提早退出,優於被動性撤出。過度地追求利潤最大化,使得我們容易挑戰行情的極限,從而走向貪婪;我們應當留有餘地,忽略邊際利潤趨低的後續行情,從而使投資立於不敗之地。

三、退出交易

1、階段性迴避風險

事物的發展總是呈現出波浪式推進、螺旋式上升的格局。同樣,市場價格的演變特徵有:⑴從表現形式看,價格亦呈現出階段性潮起潮落,在看似無序的波動中始終存在著有序的趨勢演變;⑵從變動狀態看,市場總是從一種平衡態的打破過渡到另一新的平衡,這種變化環環相扣、生生不息。因此,其特點可總結一下為:「階段性、波動性和趨勢性」。

依此,我們在操作策略上應當遵循:戰略方向上的持久、與持倉階段性的戰術調整相結合,即:戰略持久與戰術靈活。前者可不必探討,後者之所以要運行頭寸調整,是因為要迴避階段性風險。當判定市場面臨中級調整時,我們既可以保持原有持倉不動,亦可以平掉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持倉。具體說明如下:

⑴如果對行情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並距離設想的目標還遠,那麼對於調整的來臨可以置之不理,並為加碼供應了契機。

⑵如果預期調整的幅度較大、或是難以評判,那麼部分地暫時地退場將是明智的選擇。平倉多少視情而定,可以是50%,亦可以是1/3、或是2/3。如果險情消退,那麼通常將已平的倉位補上,並考慮計劃內的加碼,但前提是易於防守。

⑶趨於危險地帶的任何異動都應當警醒。由於趨勢性逆轉的表現在當初與中級調整相彷,所以投資者應當平掉所有的頭寸加以迴避。當市場恢復原有的趨勢時,可考慮將頭寸補回;但如果市場的波動變得模煳、或自我判斷出現疑惑,那麼就當離開市場。

⑷如果價格已觸及到設定的初級止損,那麼部分持倉的退出是自然的選擇;但如果最後的防線被有效突破,那麼全部的頭寸都當離場。我們必須承認市場的確存在許多為我們所不知的事情。

2、如何出局

在證券市場上,有句俗話:會賣的是師傅,會買的是徒弟。其實期貨投資也是一樣:善於出場的人才是高明的,因為只有離場才能實現投資目的。但是,人們往往在潛意識當中總是在思考---如何更好地進攻、掙錢,從而忽視了防守與退場的重要性。出現這種現象在於:人的眼睛總是盯著金錢,因著心動市場變得多姿多彩,從而流連忘返。慾望的牽動必定帶來失敗,留戀市場就是一種貪婪;這在行為本質上就是與市場比智慧。

除了被動性止損出局外,任何主動性了結頭寸都具有積極防守的意圖---看守利潤和限制損失。從安全防禦的角度出發,離場意味著風險的終結,從而徹底迴避了不確定的價格波動。古代兵法說:「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走是為了安全起見,是為了保存實力,也是為了下次更好的進攻做准備。

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進場和出場的條件是不對等的。進場的理由必須是充分的、審慎的,有必勝把握的;但是,出場卻不同,理由可以是簡單的、朦朧的,甚至符合一些必要條件就行。如果試圖尋求充足的退場理由,那麼交易必將因眈擱而陷入困境;這就要求投資者預知風險的來臨,並提前做出反應;同時要求擁有舍棄精神,舍棄出場後行情的延續。可以看出:出場的條件是寬泛的,並留給投資者充分的選擇度。

實質上投資的過程就是取與舍抉擇的過程,而取捨的選擇在乎人心。捨得兩字是「孿生兄弟」,不舍如何得?而這就是問題的難點。許多人不了解這點,始終想通過研究市場來尋求最佳的出場方法,但至今無人知曉。為什麼?因為沒有答桉。答桉不在市場,而在每個人的心裡。追求完美就是貪婪的表現,不完美的離場方式才是最完美的,才有生存與發展的可能。

在這里,對於離場的方式給出一些建議:

⑴靈感與直覺。出場有時不需要什麼特別的理由,因為你已經盈利,甚至是大利,尤其是在預期目標已接近的情形下。當靈感與直覺提醒自己該出場時,那麼就當出局。也許有人會想:這是什麼理由!?有句話叫「適可而止」,但如何界定,只要自己心理滿足就行,何必與市場、與他人爭高低論水準。然而,如何做到知足常樂?這需要事事懷有感恩與贊美的心。

⑵技術分析。當所設定的技術指標顯示出場信號時,尤其是移動平均線呈現反向勢頭,或是圖形形態表現出逆轉的可能,那麼手中的持倉可以考慮全部退出。技術分析的本質就是市場表象的分析,通過分析現象來預知市場價格。現象是本質的反映,因而惡化的表象暗示著內在矛盾有可能出現了質變,那麼繼續存留在市場就面臨不可預知的風險。技術性表現往往優先於基本面資訊的顯露,所以,依據技術出場的效果往往不錯。在這里,你很可能丟失往後的行情,但重要的是轉化了利潤,保守和擴大了資本。

⑶周期分析。價格波動有時呈現周期性特徵,因而周期分析對於階段性轉折點時常給予很好的提醒。當時間指示大波段的轉折周期可能來臨,尤其在價格走勢上已經有所體現,那麼選擇退場將是安全穩妥的做法。另外,相反理論在退場方面有時能夠供應有益的幫助,但它不能去指導進場,因為測量「精度」太差,其判斷仍限於主觀感覺。

⑷潛在基本面的改變。當主導趨勢的基本因素開始出現不利的改變,或是潛藏的反向因素有壯大的趨向;也許此時的市場表現並未出現不利局面,甚至是狀況良好;但是投資者應當撤離市場。有一個隱含的事實值得注意:累計盈利每向前推進一步,那麼距離潛在的虧損也就近了一步。提早出場所放棄的是不確定條件下的機會,也可能是災難;但最重要的是贏得了資金與時間。

四、結束語

本文意在建立系統的期貨投資安全機制,防止我們迷失於五彩繽紛的世界。它的作用應當是我們思想的明燈、行動的指南。記得哲學家康德曾說: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就能不做什麼。風險控制意味著約束,並使之成為投資生活的一個部分、一個自然的習慣。財富之路是一條隱匿的道路,正如《聖經》中的一段話:「通向滅亡的門是寬敞的,路是寬闊的,所以走上這條路的人最多。但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通往永生的門是窄小的,路是狹隘的,找到他的人很少。」

㈧ 做期貨交易,該怎麼堅持自己的系統沒行情的時候,就不夠專注,該怎麼辦

不必驚慌,這是一個大多數參與期貨交易的人都會遇到的階段,表面上是執行力不夠,實質上交易能力還未成熟。一方面是對交易系統的信心和信仰問題,另一方面是經歷和經驗欠缺,因此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

  1. 培養對交易系統的信心和信仰。這里有個前提,就是需要證實自己交易系統的規則是可以帶來正向作用的。因此在達到這步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學習和實踐。如果經過實踐證實它的價值,就有了堅持和信任的基礎,才能信仰它並努力去執行它。

  2. 關注運用交易系統帶來的體驗。這裡面有一個坑是必須要踩的,就是不按交易系統行事的時候,會帶來不好的交易結果,或者體驗這樣做出錯的機會大很多。經歷過後對於遵守系統交易和不遵守系統交易有更深刻的辨識能力。然後才會對等待時機有更深刻的認識。這些認識加在一起,再在實踐中不斷地刻意深化,不斷強化意識練習,讓控制自己的思想成為習慣,才有機會一步步地改過來。

總的來說,需要建立正確的認識後刻意實踐練習,不斷去訓練自己學習收放自己的想法和行動,這些都不是一下子就能達成,需要控制住成本多去實踐。

㈨ 如何控制期貨交易本身帶來的風險

(1)首先應當在心理上建立風險意識。即:投資者利潤來源於對風險的承擔。
(2)其次明確自身可以承受的風險。參考意見:可將資金分為10份,使每一次損失不超過10%。務必將損失控制在投資者可以承擔的范圍內。
(3)明確止損目標。參考意見:在阻力位和支撐位設置止損點。
(4)學會止盈。參考意見:將盈利最大化是每個投資者夢寐以求的境界,但是在最高點離場;絕對是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投資者在進場之前,也應當明確盈利目標。

熱點內容
股市三醫是指什麼 發布:2025-02-06 14:24:20 瀏覽:536
怎麼看待股市熊市 發布:2025-02-06 14:22:35 瀏覽:101
超華科技股票預測 發布:2025-02-06 14:09:24 瀏覽:180
金晶科技股票東方財富股吧 發布:2025-02-06 13:58:00 瀏覽:176
中國交建歷史股票 發布:2025-02-06 13:57:17 瀏覽:331
股票期權價格的影響因素不包括 發布:2025-02-06 13:29:03 瀏覽:574
期貨為什麼不能重倉全倉 發布:2025-02-06 13:09:44 瀏覽:35
基金漲百分3是多少收益 發布:2025-02-06 12:58:10 瀏覽:642
貨幣t2是什麼 發布:2025-02-06 12:58:06 瀏覽:582
基金抽多少提成 發布:2025-02-06 12:49:22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