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合約為什麼會自動兌換
『壹』 期貨主力合約切換問題
「主力合約」的意思是當月期中持倉量和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約定束成是如此,實際上移倉的時候,常常會有兩個合約的成交都較大。而且這兩個合約有時候還會「輪漲」或者「輪跌」,我常常利用這一點,在不同合約上進行交易。此外,也可以進行跨月套利。人們在主力合約上交易的原因是主力合約成交量大,容易成交,波動也大,容易獲利。而且主力合約常常離當月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做長線,也可以做短線。所以有主力合約和非主力合約之分。
「主力合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移動。如過一個交割月後,主力合約就會推移到下一個月期的合約上。我們操作上也會相應移倉。換到新的主力合約上去操作。所以主力合約不是指哪一個合約,而是應該理解為:「最活躍的那個合約」。
一種是指數編製法,如文華財經,就是將各合約的價格,以成交量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價格,這種方法也是記錄歷史價格的一種方式。筆者個人的經驗,這種方式更科學一些,我有一個交易規則就是:分析用指數,交易看主力。即分析走勢上,看指數,操作上,在主力上建倉、設置止損等。
『貳』 期貨主力合約切換時間
不同期貨的主力合約換月規律如下:
1、農產品期貨:主力合約換月只在1,5,9三個月之間進行。
2、金屬期貨:主力合約是逐月換月,但一般會跳過2月,有時會跳過8月。通常主力合約月是距離交割月2,3個月的合約。
3、股指期貨:逐月換月,主力合約月是交割月合約。
不同類型期貨的主力合約換月規律不同,這主要與交易規則的差異有關,比如說股指期貨是允許個人投資者持倉進入交割月份的,而商品期貨一般不允許,所以股指期貨的主力合約可以是交割月份。
(2)期貨合約為什麼會自動兌換擴展閱讀:
期貨合約是指買賣雙方約定在某一時間按照特定的價格進行交易的協議,買賣雙方必須按照指定的日期(交割日)進行資產的交收。
目前我國期貨交易所有四家分別為:鄭州期貨交易所、大連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品種有:農產品、貴金屬、能源化工、衍生品、工業品等。
期貨開戶:
開戶很簡單,首先我們需要聯系一家期貨公司或者一名期貨顧問協商開戶,首先就是需要聯系預約期貨公司,目前市場上有149家期貨會員單位,這么多的期貨公司,我們可以選擇排行靠前的期貨公司,這些公司都是比較大的期貨品牌公司,一來可以幫助我們節省交易成本,二來就是可以得到優質的服務。
選擇好了公司之後,我們就可以准備身份證和銀行卡還有手寫簽名照在線開戶了,流程如下:
⑴下載期貨公司的開戶app並手機號進行注冊登錄
⑵閱讀並同意期貨業務協議並進行身份證拍照
⑶填寫個人詳細信息、期貨公司信息並拍照銀行卡正面
⑷期貨問答題、風險測評後進行人工視頻環節
⑸提交開戶申請等待開戶成功簡訊,簡訊內有開戶成功的賬號和初始密碼
⑹銀行卡與期貨賬戶關聯簽約,為了方便入金出金方便
⑺開戶成功後T+1可以登錄賬戶入金交易
期貨實行T+0交易模式,買賣雙向交易,採取保證金交易,國內期貨交易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00,下午13:30-15:00,夜盤21:00-次日凌晨2:30。
『叄』 期貨合約到期怎麼換期
期貨合約到期是不可以延期的,對於個人必須要平倉,不平也會讓交易所給強平,要是法人戶可以交割,不交割也會強平。需要賣掉當期,然後再買入下一期。
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的對象,期貨交易參與者正是通過 在期貨交易所買賣期貨合約,轉移價格風險,獲取風險收益。期貨合約是在現貨合同和現貨遠期合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它們最本質的區別在於期貨合約條款的標准化。
在期貨市場交易的期貨合約,其標的物的數量、質量等級和交割等級及替代品升貼水標准、交割地點、交割月份等條款都是標准化的,使期貨合約具有普遍性特徵。期貨合約中,只有期貨價格是唯一變數,在交易所以公開競價方式產生。
期貨合約到期時間即期貨最後交易日,指期貨合約停止買賣的最後截止日期。每種期貨合約都有一定的月份限制,到了合約月份的一定日期,就要停止合約的買賣,准備進行實物交割。
『肆』 期貨–換合約時切卡聯動是什麼意思
沒聽過這個名詞術語,切卡聯動,有可能是換合約時近月合約資金大幅流出,切換的主力合約開始流入資金,修補合約之間的價差,聯動其實就是各合約漲跌一致。
『伍』 期貨合約怎麼產生的,持倉量怎麼會有變化呢,請解釋一下
你看的書上說得是對的。期貨不象股票。股票發行後總量是不變的。而期貨總量(持倉量)是不斷在變化。期貨其實就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賭。你想賭,當然得有人與你賭才行。新開一個合約。開始時持倉量肯定是0口。如你想100元買1口多,沒人賣給你就無法成交。當你出價120元了可能有人肯賣給你就成交了。這樣持倉量就有了1口。然後如果你掛個130賣出。第三者買了你的持倉量就還是1口。而如果就是原來開空的買了你的,持倉量就變0口了。你好好體會一下應該不難理解。
『陸』 期貨主力合約會不會出現短時間連續換月的問題
以國內期貨來說,一般主力合約換月頻率最快的也要大約1個月換1次,例如有色金屬、原油這些,其他品種換月多數以1、5、9月合約輪流輪換,有部分為1、5、10月合約輪流輪換(如蘋果、螺紋、熱卷)。有時某些品種遇上大行情導致該品種交易活躍,出現類似有色金屬、原油每月換月,但多數會出現直接跳過某月到該月下月的情況,簡單舉一個例子,某品種正常情況下是1、5、9月合約輪流輪換,但偶遇單邊大行情,從5月合約開始換月到6月,大約1個月後6月換到7月,大約1個月後,7月跳過8月直接換9月的情況發生,這很可能是投機資金在博弈行情會不會突然逆轉,但由於1、5、9合約是該品種傳統活躍月,已經提前有一定數量的未平倉合約或持倉,所以才導致跳過某月換月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