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股權投資反向購買怎麼沖銷
Ⅰ 新准則下,轉讓長期股權投資時,對原來確認的商譽應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外購商譽在入賬後常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有3種:
1、將商譽立即注銷,即在合並日將商譽入賬後,隨即沖銷合並企業當期收益或留存收益。
2、對商譽不攤銷但進行價值減損評價。
3、在有效的經濟壽命期內進行攤銷。
商譽的後續會計處理是指非同一控制的企業合並產生的購買商譽確認入賬後進行的會計處理。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
長期股權投資
對於具有」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因為投資方與被投資方是母子公司關系,隸屬同一集團,二者是要並表的,需要把標的公司的資產、負債,利潤、現金流全部拿過來進行合並抵消,為避免利用長期股權投資操控利潤,所以必須按賬面價值,即用成本法進行後續計量。
因此,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不跟隨被投資方的經營業績變化、分紅而發生變動,除非存在減值的情況。
Ⅱ 求助,企業合並中反向購買的合並報表中的「資本公積」
可以以教材為例:
分析:A公司合並前股份總數為1 500萬股,向B企業原股東發行1 800萬股,取得B企業100%股權(共900萬股)。從而, B企業原股東擁有A公司54.55%(1 800/3 300)的股權,能夠控制A公司,進而控制A公司的全資子公司——B企業。
A公司為法律上的母公司,實質上的被購買方;B企業為法律上的子公司,實質上的購買方。會計上遵循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編制合並報表時,將B企業視為主並方,A公司視為被並方,但形式上仍保留A公司的名義,比如,報表名稱仍稱為「A公司合並報表」,股份總數仍體現A公司股份總數的3300萬股。
1.A公司合並的賬務處理
A公司取得對B企業的投資,按照《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處理: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採用成本法核算,按照合並對價公允價值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 36 000(1 800×20)
貸:股本 1 80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34 200
完成賬務處理之後,A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為:
股本=1 500+1 800=3 300;資本公積=0+34 200=34 200;盈餘公積=6 000;未分配利潤=15 000。
2.A公司編制合並報表
(1)B企業取得對子公司投資
合並使得B企業原股東持有A公司54.55%的股權。會計上將B企業視為購買方(主並方),理論上應由B企業支付合並對價(以發行股票方式),且發行股票後原股東占的持股比例是54.55%,那B企業應發行多少股呢?900/54.55%-900=750(萬股), B企業合並對價公允價值(即合並成本)=750×40=30 000,B企業對取得的A公司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按照支付的合並對價公允價值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因此,取得投資時的虛擬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30 000
貸:股本75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9 250
該虛擬分錄只出現在合並工作底稿中,不是真正的賬務處理,不記入B企業的賬簿(更不記入A公司賬簿)。
(2)抵銷A公司對B企業的投資
按照反向購買的原則,是B企業購買了A公司,而不是A公司購買了B企業,因此,要將A公司購買B企業的賬務處理予以反向抵銷。
借:股本 1 800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 34 2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6 000(1 800×20)
抵銷完了之後,A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恢復到了合並前的金額:
股本=1 500;資本公積=0;盈餘公積=6 000;未分配利潤=15 000,所有者權益合計為22 500。
(3)A公司報表調整
A公司被視為被並方即會計上的子公司,應按A公司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進行合並,因此,應對A公司個別報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公允價值的調整。A公司只有非流動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不相等:
借:非流動資產 4 500
貸:資本公積 4 500
調整完之後,A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22 500+4 500=27 000。其中,股本1500,資本公積4 500(4 500+0),盈餘公積6 000,未分配利潤15 000。
B企業個別報表按權益法調整
B企業被視為主並方即會計上的母公司,編制合並報表時,母公司個別報表應對子公司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即應對子公司投資的入賬價值按權益法進行調整。
比較:B企業投資成本(30 000)與應享有被投資方即A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27 000)的大小:30 000-27 000×100%=3 000(商譽)
註:享有A公司凈資產的份額為100%。
投資成本大於權益份額,因此,無需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按商譽3000萬元體現在合並報表中。
(4)抵銷投資與權益
應抵銷A公司(會計上的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以及B企業(會計上的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虛擬):
借:實收資本 1 500
借:資本公積 4 500
借:盈餘公積 6 000
借:未分配利潤15 000
借:商譽 3 000(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 30 000
分錄倒擠計算的商譽金額必然等於取得投資時計算的商譽3 000。
向左轉|向右轉
合並報表分析
合並報表名義上的主體是法律上母公司即A公司,合並報表中的股份總數仍體現A公司股份總數的3 300萬股。但實質上,合並報表是B企業的延續,合並報表反映的是B企業的信息,比如,合並報表中的股本1 650(900+750)、盈餘公積29 250(30 000-750)、盈餘公積17 100、未分配利潤42 000,都是B企業的金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是合並前B企業的留存收益)。合並報表中的期初數,也應該是B企業的期初數。B企業按賬面價值計入合並報表,而A公司按公允價值計入合並報表。
3.每股收益
計算每股收益時,當年的普通股股數這樣確定:
(1)2007年1月1日~9月30日的股數:應是假定A公司支付合並對價發行的股票數1 800萬股。
(2)2007年9月30日~12月31日的股數:A公司實際發行在外的股數3 300(1 500+1 800)萬股。
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07年凈利潤3 450/(1 800×9/12+3 300×3/12)=1.59
提供比較報表時,計算上年每股收益的股數應是1 800萬股。2006年基本每股收益=2006年凈利潤1 800/1 800=1
註:每股收益在第26章講解。
4.少數股東權益
例24-5中,如果A公司只購買B企業90%的股權即810(9 00×90%)萬股,那按2股換1股的比例, A公司只需發行股票1 620 (810×2)萬股。B企業90%股東持有A公司股權比例= 1 620 /(1 500+1 620)=51.92%,假設由B企業90%股東支付合並對價(以發行股票方式),且發行股票後原90%股東占的持股比例是51.92%,那B企業應發行多少股呢?810/51.92%-810=750(萬股),B企業合並成本=750×40=30 000。
B企業10%的股東,享有B企業合並前的凈資產6 000 (60 000×10%)萬,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並報表中列示。
會計處理
購買B企業90%股份的會計處理。
賬務處理:A公司取得對B企業投資的分錄金額要做相應調整(因為發行股票的數量變為1 620萬股);
編制合並報表:(1) B企業取得對子公司投資的分錄沒有變化,(2)抵銷A公司對B企業的投資金額要做相應調整,(3)A公司公允價值調整的分錄沒有變化,(4)抵銷投資與權益的分錄沒有變化,除了這4筆分錄之外,還應編制少數股東權益的抵銷分錄:沖減B企業所有者權益項目,同時確認少數股東權益。
少數股東權益的抵銷分錄
少數股東權益的抵銷分錄:借:股本90(B企業合並前900×10%)
借:資本公積 0(B企業合並前0×10%)
借:盈餘公積1 710(B企業合並前17 100×10%)
借:未分配利潤4 200(B企業合並前42 000×10%)
貸:少數股東權益 6 000
另外要注意,A公司原股東享有合並後主體的權益,並不作為少數股東權益。
Ⅲ 長期股權投資抵消分錄
長期股權投資項目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的抵銷
1. 借:實收資本/股本 【子公司期末數】
資本公積【子公司期末數】
盈餘公積【子公司期末數】
未分配利潤——年末 【子公司期末數】
商譽【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大於享有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2. 貸:長期股權投資【調整後的母公司金額】
少數股東權益
營業外收入【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小於享有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從企業集團整體來看,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的長期股權投資相當於母公司將資本撥付下屬核算單位,並不引起整個企業集團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因此,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當在母公司和子公司財務報表簡單相加的基礎上,將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予以抵銷。抵銷時,借記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值),貸記所有者權益和少數股東權益,借方差額商譽,貸方差額營業外收入。
(3)長期股權投資反向購買怎麼沖銷擴展閱讀:
長期股權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視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長期股權投資目的是為長期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並通過所持有的股份,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改善和鞏固貿易關系,或持有不易變現的長期股權投資等。
長期股權投資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資單位生產的產品為投資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場上這種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且不能保證供應。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通過所持股份,達到控制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使其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能夠直接從被投資單位取得,而且價格比較穩定,保證其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但是,如果被投資單位經營狀況不佳,或者進行破產清算時,投資企業作為股東,也需要承擔相應的投資損失。
參考資料:長期股權投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