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多因子阿爾法哪個收益高
A. 基金中的阿爾法和貝塔系數是什麼意思阿爾法和貝塔系怎麼用
在基金的評價體系中,我們經常會看見阿爾法和貝塔兩個指標,在基金的名稱中也會看見這兩個的身影,我們如何來理解並利用阿爾法和貝塔系數指標呢?貝塔系數
貝塔系數(β系數)是一種風險系數,用來衡量個別股票或者是股票基金相對於整個股市的價格波動情況。貝塔系數的絕對值越大,表示收益幅度相對於大盤的變化幅度越大,如果是負值,則顯示其變化的方向與大盤的變化方向相反;大盤漲的時候它跌,大盤跌的時候它漲。
阿爾法系數
阿爾法系數是基金的超額收益和按照β系數計算的期望收益之間的差額。阿爾法系數是反映投資回報率的重要指標。簡單說,阿爾法系數越大,基金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越大。
舉個例子理解,就是,一個人在火車上裡面走路,他的實際速度等於他在火車裡面走路的速度加上火車行駛的速度,火車行駛的速度相當於貝塔,這是基礎速度,他走路的速度相當於阿爾法。
兩個指標具體如何使用呢?
不管是在什麼樣的行情下,阿爾法系數的數值越大越好,阿爾法系數能反映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也能反映基金超額收益的能力,如果是在長期投資中也是一樣的,優先選擇阿爾法系數更高的基金持有。
貝塔系數是跟隨市場情況來的,有水漲船高的意味。如果我們判斷市場正處於底部區間,可以選擇貝塔系數更高的基金,因為一旦市場趨勢轉頭向上的時候,這類基金漲勢會更快,而我們判斷市場如果在高位區間,要選擇貝塔系數更低的基金,如果市場突然下跌,這類基金會更抗跌。
B. 什麼是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
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在基金的衡量指數裡面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通俗的說阿爾法收益是指超額收益利率,而貝塔收益是指與市場基準利率之間的差異,兩者一個是偏向於冒險型的,一個是偏向於穩定型的。
買基金雖然說上面的這個指標有很多,但實際上還得看自己,自己覺得沒有那麼多花里胡哨的東西,就是該下手就下手,你不要聽那麼多市場上的謠言,大家都覺得我虧了,那有人困了就有人賺了,你為什麼覺得你應該是那個虧的呢?自己買基金一直都是看他的回撤率的,就歷史回撤率最高是在多少,它回撤率不超過10%不超過20%,那就直接決定了它的風險是多少,也就是說我最大虧損不會超過20%,我有耐心我就可以等下去。
C. 基金指標詳解
貝塔系數(beta)
貝塔系數衡量了資產的回報率對市場變動的敏感程度,代表了該資產的系統性風險,表示策略對大盤的敏感性。計算公式不作普及,看基金平台的數據就好。
通俗的來說,如果該系數為1,基金就和市場共同進退,如果該系數為1.1,市場上漲10%,基金上漲11%,市場下滑10%基金下滑11%。牛市中,由於是上漲趨勢,貝塔系數高的基金收益更高;熊市中,貝塔系數低的基金錶現好,更抗跌。
阿爾法系數(alpha)
雖然我們的策略會受到大盤的影響,但是每個策略都會有自己市場因素之外的收益,阿爾法值表示實際風險回報和平均預期風險回報的差額,衡量了投資的非系統性風險。計算公式:
(賬戶年化收益-無風險收益)-beta*(參考基準年化收益-無風險收益)。
高貝塔系數基金的收益,往往是大盤上漲帶來的,不能體現基金經理的能力。所以引進了阿爾法系數。阿爾法系數越高,基金經理的操盤能力也就越強。而由這兩個指標就引申出了一些基金經理所謂的貝塔策略和阿爾法策略。簡單來說,貝塔策略依靠對市場大勢的把握去選擇合適的時機獲得超越大盤的收益,而阿爾法策略則是依靠精選主題、個股來超越大盤。
以上兩個指標衡量基金的相對表現情況,可結合基金經理投資策略進行參考。下面簡單介紹下基金的風險指標。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也叫報酬與波動性比率,可能是最常用的投資組合管理度量標准。它表示每承受一單位風險,會產生多少的超額回報。也就是說,同樣增加1%風險的前提下,夏普比率較高的產品可能帶來的超額回報更高。計算公式為:(賬戶年化收益率-無風險利率)/ 收益波動率。
這里有一個重點,一般來說預期收益率和波動率可通過計算歷史年化收益率和其標准差去估算這兩個值。隨之而來的就有一個問題:同一個資產,不同周期頻率收益率,算出來的夏普值,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詳細計算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用開篇的問題去試試,算不過來的話你就想想,一個產品,每天都盈利是不是比每年都盈利困難些呢?
所以在夏普比率的時候,一定要留意這個值的計算方式,否則很容易產生誤判。自己計算的話,有兩點要注意:
一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比如高頻策略當然得用日收益率,每周調倉的策略可以用周收益率;
二是對比策略優劣的時候,周期要一致,比如對比每日調倉的策略和每月調倉的策略,一定要換算到同一個周期上,才有可比性。
標准差
主要根據股價或基金凈值在一段時間波動情況計算得來,廣泛用於股票,基金投資風險的衡量。標准差反映的是基金總回報率的波動幅度,其數值越大,表明波動越厲害,風險程度也越大。
標准差到底有什麼用?其實標准差比較小的話,他可能與你預期會比較相吻合。標准差太大,感覺就像賭博,心理沒底。
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就是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衡量了最極端可能的虧損。例如一個策略的最大回撤是50%,那麼你使用這個策略之前就要掂量掂量,自己是否能經受得起50%的下跌。
D. 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的區別有哪些
在股票和基金的投資過程中,「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是投資者經常聽到的兩個專業術語。其實,這兩個術語,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投資思維。整體上看,阿爾法收益,代表的是一種「獨立於大盤走強」的收益,而「貝塔收益」代表的是一種「成功擇時、低買高賣」的收益。
再次,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之間,不存在絕對的優劣之分。有的投資者擅長選股並長期持有,那麼他就更適合獲取阿爾法收益;有的投資者擅長短期抄底逃頂,那麼他就更適合博取貝塔收益。「白貓黑貓,誰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投資市場。因此,這兩種收益之間不存在「誰比誰高級」的問題。
綜上所述,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的區別,主要在於投資者獲取盈利方式的差異。這兩類收益,適用於不同類型的投資者群體。
E. 什麼是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
CAPM模型通過建立收益與風險的線性關系來解釋市場收益,其中Beta即為線性系數。Beta值反映了資產與市場的相關性大小,也就是金融資產對比市場基準的波動程度。
以貝塔系數為1.1,市場基準上漲10%,如果沒有阿爾法收益,基金僅上漲11%,但是如果基金取得了20%的收益,那麼這多出來的9%的額外收益就是阿爾法收益,這部分收益和市場波動無關,是基金經理通過管理、擇時、擇股等手段來獲取的超額收益,市場上絕大多數主動基金追求的就是阿爾法收益。
貝塔收益注意事項
貝塔收益是一種期望收益,它是與風險掛鉤的,或者說,高貝塔收益是以承擔高風險為代價換來的,俗話說的「高風險高收益」中的「收益」指的就是貝塔收益。
貝塔收益是不值錢的,因為你只要肯冒風險,就可能獲得貝塔收益,比如說你通過調整倉位,或者加杠桿比例就可以獲得高的貝塔收益。
F. 阿爾法和貝塔收益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阿爾法收益: 就是指超額收益。比如說:滬深300增強指數型基金,當年滬深300指數上漲了50%,但基金經理通過技術手段,將基金的收益擴大到70%,那麼多出的20%收益就是阿爾法收益。所以阿爾法收益是需要通過基金經理通過管理、擇時、擇股等手段來獲取的超額收益。
2、貝塔收益: 就是金融資產和市場保持一致的收益。同上舉例,該滬深300基金當年50%的收益就屬於貝塔收益,因此貝塔收益是承擔市場風險後的收益。業績基準為正數,那麼貝塔收益就會增加,業績基準為負數,那麼貝塔收益就會減少。
二、意義不同:
和市場一起波動的部分叫貝塔收益,不和市場一起波動的部分叫做阿爾法收益。即:資產收益=阿爾法收益+貝塔收益。
拓展資料
一、最先詳細介紹下這兩個專有名詞的來源。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伯里.夏普(是的是夏普比率的夏普)在1964年發布的一篇畢業論文中,將資產的收益拆分為兩一部分:和市場一起起伏的一部分叫貝塔收益,不和市場一起起伏的一部分稱為阿爾法收益。 相匹配到公式計算上便是財產收益=阿爾法收益+貝塔收益+殘余收益(殘余收益為隨機變數,均值為0,能夠忽略)
二、詳細介紹下兩種收益。最先大家必須界定一個市場標准,相匹配這一市場標准每一個資產都是會有一個貝塔指數,來表明這一資產比照市場標準的起伏水平。例如貝塔指數為1,則代表著資產同市場標準的起伏保持一致,市場標准上漲10%,則該資產也會上漲10%;例如貝塔系統軟體為0.9,則代表著資產的不確定性低於市場標准 _ 市場金融業上漲10%,則該資產上漲0.9%;貝塔指數為1.1,則代表著不確定性高過市場標准,市場標准上漲10%,則該資產上漲11%。這兒必須留意:貝塔是反映的是資產相對性於業績基準的不確定性,是一個中性化指標值。為什麼是中性化指標值呢,由於假定β為1.1,業績基準上漲10%,該財產上漲11%,看起來是得到了更強的收益, 可是當業績基準下挫11%時,對應當標底要下挫11%,會跌的大量。因此 β並不是越大越好。
三、相匹配的,標底伴隨著業績基準開展起伏造成的收益就稱呼貝塔收益。例如伴隨著業績基準上漲10%, 標底上漲了11%,這11%便是貝塔收益。貝塔收益能夠當作是一種相對性處於被動的項目投資收益,也就是擔負市場風險性(業績基準下挫10%標底下挫11%)所產生的收益(業績基準上漲10%標底上漲11%)。這類收益一般不用積極去根據選股票、擇時等得到, 只是伴隨著業績基準(例如股票大盤)起起落落得到的。大家聽見的絕大多數被動性指數型基金便是這類股票基金。那麼什麼叫阿爾法收益呢。
依照上邊的企業我們知道阿爾法收益=財產收益-貝塔收益。這代表什麼意思呢,大家來給大夥兒舉個事例。 例如某股票基金,追蹤的業績基準上漲10%,其β為1.1,則貝塔收益為11%,可是該股票基金根據一些對策獲得了20%的收益率,多出去的這9%的超量收益便是阿爾法收益。大家必須注意到的是這一部分阿爾法收益,是和市場起伏不相乾的(業績基準上漲造成的股票基金收益為貝塔收益), 這一部分收益便是必須根據私募基金經理根據管理方法、擇時、擇股等方式來獲得的超量收益,市場上絕大部分積極監管股票基金追求完美的便是阿爾法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