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醫療基金有哪些
Ⅰ 葛蘭醫葯基金有哪些
醫葯女神葛蘭現在管理的基金有9隻,分別是中歐研究精選混合A、中歐研究精選混合C、中歐阿爾法C、中歐阿爾法A、中歐醫療創新股票C、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等。
據獲悉,葛蘭目前管理的基金資產總規模為848.54億元。
由此可見,葛蘭管理的基金是可以買的。如果新手投資者把握不了個股,建議還是選擇購買基金,相信基金經理的專業性,長期持有肯定是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的。
拓展資料: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操作技巧
先觀後市再操作
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比如要贖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贖回,落袋為安。
轉換成其他產品
把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轉換成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也是一種贖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基金。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轉換費一般低於贖回費,而貨幣基金風險低,相當於現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轉換也是一種贖回的思路。
定期定額贖回
與定期投資一樣,定期定額贖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現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場的波動。定期定額贖回是配合定期定額投資的一種贖回方法。
Ⅱ 醫葯cro基金有哪些
你好,醫葯cro基金有以下幾個
1、廣發中證全指醫葯衛生ETF159938
2、華安中證細分醫葯ETF512120
3、華寶興業醫葯生物混合240020
4、華夏醫葯ETF510660
5、嘉實中證醫葯衛生ETF512610
6、景順長城中證醫葯衛生ETF512230
7、男方醫葯保健靈活配置混合000452
8、南方中證500醫葯衛生指數ETF
9、匯添富醫葯保健混合A470006
10、國聯安中證醫葯100指數000059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基金
基金是指為特定目的而設立的一定數額的基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和各類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的角度來看,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是指具有特定用途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二:基金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標准,證券投資基金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1)根據基金份額是否可以增持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視情況而定),基金規模不通過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按組織形式不同,可分為法人基金和合同基金。基金是通過發行基金份額設立投資基金公司,通常稱為公司基金;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通過基金合同設立。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屬於合同型基金。
(3) 根據投資風險和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基金、收益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
(4) 根據投資對象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平衡基金的類型:
平衡型基金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股權債權平衡型基金,即基金管理人會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股權債權配置比例。當基金經理看好股市時,會增加股票倉位,當認為股市可能調整時,會相應增加債券配置。
Ⅲ 有沒有好的醫療醫葯指數基金,最好是生物醫葯或是基因
可以關注一下下面幾個基金
華寶醫葯生物混合(240020)
申萬醫葯生物指數(163118)
易方達生物分級(161122)
招商國證生物醫葯指數(161726)
Ⅳ 醫葯基金有哪些
近期表現較為優異的融通醫療保健、匯添富醫葯保健、華寶興業醫葯生物、國聯安中證醫葯、四隻基金。
Ⅳ 4年投出60個生物醫葯項目,這家資產管理公司亮出「底牌」
「2018完美收官!」在領投上海捍宇醫療1億元B輪融資的消息正式發出後,盈科資本創始人、董事長錢明飛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過去一年,在創投市場整體並不樂觀的環境下,盈科資本在募、投、退三端都保持了不錯成績:新增募資80億元,投資將近60個項目,退出項目14個,IRR達42.27%。相比2017年,盈科不僅在募投總量上佔有優勢,在項目質量上也有極大飛躍,所投具有戰略意義的明星項目佔比超過90%。
而在錢明飛引以為傲的醫療大 健康 領域,也迎來爆發。截止2018年12月,盈科資本四期醫療基金近50億規模,共計投出超60個生物醫葯項目,僅2018年退出IRR就達80%。康華生物、澤璟生物、三友醫療、微康生物、嘉和生物、普蕊斯......這些在生物醫葯行業重量級項目悉數納入盈科版圖。其中,2018年澤璟生物和普蕊斯實現部分退出,IRR分別為58.92%和157.51%。
醫療基金的亮眼表現,令錢明飛對2019年的投資更有信心。「在中國主投生物醫葯的同類基金中,盈科成績算是排在前面,當然這是一個不完全的統計。但是行業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量級項目,我們應該都布局了,甚至有些項目盈科都拿到了重要股東的位置。」錢明飛對投資界說道。
盈科資本創始人、董事長錢明飛
亮「 底牌辯答 」
狂飆猛進,用於形容2018年醫療 健康 領域的投資毫不為過。
根據動脈網報告,去年全球共發生1410起投融資事件,在2016-2017年投融資事件數連續下滑的情況下觸底反彈,並超過 歷史 高點;投融資總額388.01億美元,同比增長70.79%,保持了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態勢。
入局者眾,折戟者也多。而盈科資本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抓住各細分賽尺顫道頭部項目的機構之一。
盈科資本對於醫療 健康 領域的投資始於2014年。彼時,中國醫療衛生支出佔GDP比例僅為5.56%,在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123位,增長空間巨大。看準機會,盈科資本打破最初的混合業態經營模式逐漸聚焦,將醫療 健康 納入重點布局領域之一,但也只是投了少量且分散的項目。
2015年,泰格醫葯成為盈科資本基石股東,這家國內知名CRO企業既投入資金,也帶來了大量資源,盈科開始進行全方位、產業鏈布局。據了解,盈科資本把握泰格在生物醫葯行業的入口優勢,已經設立多期近50億的生物醫葯基金,累計投出超60個項目,僅2018年就出手超20個項目。而在盈科資本押注的生物醫葯、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三大賽道中,已經誕生了一些頭部公司。
康華生物是全球第二家、中國唯一的二倍體人用狂犬疫苗生產商,錢明飛形容為「掌握核心技術的醫療企業,是一個造福人類 健康 的項目,也是一個好的投資」。盈科資本2016年8月投資2.3億元成為重要股東,當年公司利潤僅600萬元,2018年凈利潤近2億元,2019年或將突破翻番。
盈科資本2016年4月投資澤璟生物,澤璟生物專注於治療腫瘤和出血及血液疾病的8個新葯的研究和產業化,目前已成功創建了兩大特色核心技術平台,先後承擔3項國家「重大新葯創制」項目,獲得了美國、歐盟和中國等國家的發明專利授權40餘項。
專業從事益生菌及衍生物的研究、開發、生產、應用與產品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微康生物擁有3000餘株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特色益生菌種資源庫。
建 「 入口 」
對於如今的盈科資本來說,挖掘這些優質項目基於布局了入口。在錢明飛看來,在醫療這一專業性極強的領域做投資,掌握「最佳入口」十分關鍵。有了入口優勢,自然也就有了渠道、信息優勢。
眾所周知,一款新葯從研發到上市時間漫長、過程繁雜,必須要經歷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臨床試驗、審批上市三個階段,盈科在生物醫葯行業的入口優勢,正是通過投資布局了臨床CRO、SMO(臨床試驗基地管理組織)、數據統計及注冊三大入口。盈科通過長達五年的布局,引進了中國最大臨床CRO企業泰格醫葯成為盈科的基石投資人,戰略入股了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SMO(臨床試驗)企業普蕊斯,並控股了在生物醫葯數據統計及注冊處於頭部地位的普瑞盛醫療 科技 公司。
泰格醫葯是中國知名臨陵灶敗床CRO公司,泰格主要是為中國創新葯企做臨床研究外包工作,在全球擁有600多個客戶,占據國內創新葯企CRO 80%的市場份額,當仁不讓成為臨床研究階段的「最大入口」。通過泰格,盈科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哪些葯研發出來了,效果如何,然後伺機出手。
葯品研發中至關重要也是耗費最大的一環臨床試驗階段,基於占據「入口」邏輯,盈科2015年底戰略投資的國內SMO(臨床試驗基地管理組織)企業普蕊斯。「普蕊斯是國內從事SMO比較優秀的一家。」錢明飛介紹,這家服務於臨床試驗的公司與跨國葯企輝瑞、諾華、羅氏、阿斯利康,及國際CRO公司昆泰、Covance、Parexel、PPD、Icon等都有深入合作。盈科入股普蕊斯後,就掌握了在研生物醫葯品種的療效、副作用、不良反應等一手數據,讓盈科在生物醫葯行業精準投資。
最後,在葯品審批上市環節,企業必須委託第三方數據統計與葯品注冊機構來執行,普瑞盛是該行業的頭部機構,盈科資本更是斥巨資控股了普瑞盛公司。「通過戰略投資、參股、控股三種方式,把葯品研發(CRO)、葯品臨床研究(SMO)、數據統計和注冊環節的三家頭部機構緊密的關聯協同,盈科開啟了全產業鏈投資模式,生物醫葯投資圈層日益成熟,成就了盈科成為生物醫葯投資頭部機構」他補充。
「我們不會泛泛去投,有了入口的信息優勢,盈科可以非常專注在醫葯行業做精準投資。」錢明飛提到,過去四年裡,國內的創新醫葯企業盈科投了60個,擁有近50%的市場佔有率。「三個入口牢牢把握住,那我就會早於市場得到信息,同時也有渠道投進去。」錢明飛認為,這是盈科資本醫療投資成績突出的核心原因。
投「 創新 」
電影《我不是葯神》給錢明飛帶來的觸動很大。
「我們投的一個公司治療肺癌的葯,同類葯物如果是進口大概一個療程需要六萬多塊錢,但是同等葯效下國內的產品不到四分之一的價格,這對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是一個巨大貢獻。」他認為,引導更多的資本進入創新葯的研究中,除了帶來可觀的商業回報外,更是在改善國民的整體 健康 水平。
這種信念催生盈科在醫療 健康 領域投資的邏輯,將「人」放在首要位置,即實現與老百姓用葯相關的某些創新葯以及醫療器械的進口替代,降低成本。
盈科1億元領投醫療器械企業捍宇醫療,這家公司的核心產品是二尖瓣介入器械ValveClamp,用於對二尖瓣返流疾病進行微創介入治療。目前全球唯一經批准上市的成熟二尖瓣返流微創治療器械只有雅培的MitraClip,國內尚未出現。而捍宇醫療的ValveClamp於2018年7月,在上海中山醫院成功實施全球首例經心尖二尖瓣夾合技術臨床手術,並在年底前完成了最後一例 探索 性臨床試驗。
「該產品已在手術中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二尖瓣器械的重大突破,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批的二尖瓣介入治療器械。」錢明飛強調,「盈科選擇投資,首先技術非常先進,第二,價格與國外相比便宜很多。」
謀「未來」
從民營背景的投資機構,成長為國資、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爭相入股,並共同參與投資事業的頭部資產管理機構,盈科用了八年。目前盈科已成為國有資本、金融機構參股達30%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2015年,盈科資本就獲得泰格醫葯、永太 科技 、百潤股份和東富龍四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股東)的入股。2016年,多家大型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成為盈科的LP,其中泰格醫葯與其共同設立的醫葯基金就有三支。2017年,浦發銀行、金水集團、海瀛集團等銀行和大型國企戰略入股盈科資本,2018年盈科再次得到資本的青睞,青島城投集團、青島全球財富中心戰略入股盈科資本,而兩輪的增資,泰格醫葯均再次增持。
據了解,工商銀行、國家電投、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杭州銀行、甘肅銀行、上海信託、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多家地方金控平台、政府平台公司等都是盈科資本的LP。
錢明飛曾對投資界提到,盈科現在已經沒有資金募集部門,只有資金管理中心,負責資金歸集和基金設立。不容置疑的是,盈科資本已經打通廣泛的機構資金來源渠道。
而接下來,醫療 健康 仍然會是盈科投資的重點,包含募資和投資。「正在募集的新基金不僅有泰格繼續加入,還會引入銀行、險資、國企參與。2019年累計生物醫葯基金的規模可能會做到四支,保底規模可以做到五十個億。」錢明飛很篤定,「這些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
此外,盈科未來的核心戰略是國際化,引導更多的國際一流投資人參與中國優秀產業的投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現階段在積極拓展海外LP。「美元基金也會馬上設立起來,我們最近有一個兩億美元的生物醫葯基金馬上完成募集,目前來看,海外大型機構LP、世界五百強的企業都參與資金認購。」
之所以如此自信,錢明飛坦言,「一是這幾年好項目都布在我們手上;二從退出情況看,僅2018年退出IRR就達80%。,這個成績還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