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如何評估
⑴ 定投,如何選擇好的指數基金
很多投資者在做定投時,我們都推薦指數基金。很多人就來問了:究竟指數基金是什麼?為什麼適合定投?怎麼挑選指數基金作為定投標的呢?我們今天就來梳理一下。
1,什麼是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就是跟蹤標的指數的基金,指數裡麵包括什麼股票,指數基金就買什麼股票,目的是取得和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通常,根據基金的名稱就能大致判斷出是不是指數基金。比如:興全滬深300、易方達創業板ETF聯接、招商中證白酒、國泰國證新能源汽車等,它們都有「標的指數」的字樣。當然,最靠譜的方法是看基金類型、以及投資目標。
指數基金分為「寬基」和「窄基」。寬基就是我們常說的規模指數,比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其指數成份股是按照規模和流通性來歸類,可供選擇的行業范圍較寬。而窄基,則是指單一行業或單一主題的指數,比如:白酒指數、新能源汽車指數等,是不是很好理解呢。
由於窄基和某個行業、主題高度相關,如果沒有對相關行業主題有一定了解,建議不要為了追熱點而投資。而寬基有很明顯的風格特徵,投資者只需根據自身風險偏好、投資風格來選擇就好。
另外,指數基金根據復制方式的不同,分為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被動指數型完全復制指數,追求和指數一樣的收益;增強指數型跟蹤指數的同時,小部分資產可以積極投資,更靈活,期望獲得一定的超額收益。
正因為它們的投資策略、投資目標有所不同,挑選它們的方式也不同。被動指數型更看重「跟蹤誤差」,跟蹤誤差越小、投資擬合度越好;增強指數型更看重「信息比率」,信息比率越大、單位主動風險獲得的超額收益越高,投資能力越強。
2,怎麼能夠知道自己所買的指數基金,對應股市當中的哪個版塊?
怎麼看你買的基金,是投資於哪個行業、主題、概念或者指數,具有什麼樣的投資風格。有很多種方法來看,包括基金名稱、投資范圍、業績比較基準、行業配置、重倉股等。
其實,指數基金是最容易得知投資於什麼個股的(判斷是否為指數基金看「基金類型」)。一般從基金名稱就能知道,不管是規模指數、行業指數、還是主題指數。
比如:工銀滬深300,就代表跟蹤滬深300指數,指數裡面有什麼股票,就買什麼股票。而滬深300指數裡面,大金融(銀行、非銀金融)佔比33.1%、食品飲料佔比6.8%、醫葯生物佔比6.4%。再比如:銀華中證全指醫葯,從基金名稱一眼就能看出是投資於醫葯行業的。
數據來源:Wind,統計日期2018-04
除了基金名稱,還有比較直接的方法就是看業績比較基準。比如: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聯接,它的業績比較基準是:中證主要消費指數收益率*95%+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稅後)*5%。很顯然,該基金投資於消費行業。
對於指數基金,從基金名稱和業績比較基準基本上就能看出一隻基金是投資於什麼行業或主題了。
3,如何挑選指數增強基金?
以163407和100038這兩個指數基金為例:
1)這兩只基金都是跟蹤滬深300的指數增強基金。對於指數增強基金,選擇信息比率高的。
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信息比率:信息比率=(基金報酬率-基準指數報酬率)/超額報酬的標准差,它衡量的是某一投資組合優於一個特定指數的風險調整超額收益。信息比率越高,代表主動投資的能力越強。
近7年多的數據顯示,富國滬深300的信息比率(年化)要比興全滬深300高,說明富國滬深300單位跟蹤誤差所獲得的超額收益更高。並且,富國滬深300成立時間還早,是國內最早的一隻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個人更建議選擇富國滬深300。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用夏普比率來衡量?這是因為夏普比率是從絕對收益和總風險角度描述風險調整後收益,而信息比率則是從主動管理的角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用夏普比率來挑選主動管理型基金,而用信息比率來挑選指數增強型基金的原因。
2)費率方面,富國滬深300是高一點。管理費高0.2%,託管費高0.03%,贖回費2年內高0.2%左右,申購費一樣(折後0.12%),加總起來也就0.43%,不到0.5個點,影響不大的。具體可以登錄好買基金網——費率查看。
4,ETF基金是什麼,怎麼選?
按投資范圍,ETF可以分為:股票型ETF、債券型ETF、商品性ETF。
1)股票型ETF數量最多,目前市場上有129隻,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的ETF。
注意:跟蹤同一規模、行業、策略指數等的ETF基金不是只有一隻。以中證軍工指數為例,就有4隻ETF基金。
那麼,怎麼挑選ETF基金呢?規模大、成交量大、跟蹤誤差小、費率低的ETF更值的投資。
首先,規模大能更好的應對大額贖回和申購對股票持倉的影響,且規模越大也說明市場認可度越高;其次,成交量是代表ETF流動性的指標,成交量大的ETF可以更迅速的以市場價格成交;由於ETF跟蹤標的指數,跟蹤誤差越小代表基金對指數跟蹤的准確性越高;另外,費率越低越好,包括管理費、託管費、交易傭金(一定要讓券商給你下調交易傭金)。
2)債券型ETF有8隻,包括國債、城投債、信用債、周期債等;商品型ETF有4隻,都是黃金ETF。
需要提醒的是,購買場內ETF需要有股票賬戶哦。想要投資目標ETF,又沒有股票賬戶的投資者,可以通過申購ETF聯接基金。相比其它指數基金,ETF聯接基金的費率更低呢。ETF聯接基金可以在好買基金的各個平台隨意購買,並且支持定投。
⑵ 篩選基金的幾個重要指標什麼
基金投資重在長期堅持,長時間的投資決定於基金的好壞,怎樣篩選賺錢的好基金?新聯在線小編總結了三個關鍵指標給你參考。
1.基金的穩定性
評估基金可持續盈利的能力看的是基金的穩定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基金經理的穩定性,另一個是基金業績的穩定性。選基金要看基金經理的較長期業績表現是否優秀,如果基金經理自身也購買了份額會更好。選基金要看基金經理的較長期業績表現是否優秀,如果基金經理自身也購買了份額會更好。這也是我們做初篩和復篩的理由,從多個角度看問題,才能夠看得更明白更清楚。回撤越大意味著基金業績波動就越大,基金的抗風險能力越低。
2.基金成立時間及規模
從經驗上來說,規模十幾億左右的基金相對來說會比較好些,能夠較好地平衡贖回壓力和靈活操作的矛盾。基金規模其實不是越大越好的,應該是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
3.基金的業績
通常我們會將基金的收益率和大盤(比如上證指數),或者同類型基金的收益率進行比較,看它能否在一定期限內跑贏大盤以及其它基金。不要被短期的高收益所忽悠,一定要拿中長期的業務來判斷,這也是我們做初篩和復篩的理由,從多個角度看問題,才能夠看得更明白更清楚。
快速篩選好基金最簡單便捷的三個關鍵指標就是這些,當然,也可參考其他第三方評級、機構持倉比例等等指標。
⑶ 挑選指數基金要看哪些
指數基金,也叫被動型股票基金,它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按照其跟蹤的指數買股票,而不是依據基金經理的個人判斷來買股票。
挑選指數基金,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成本。
雖然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用比其他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用低,但是不同公司發行的基金管理費用還是有差別的;再加上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等等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能低就低。
第二,規模。
指數基金,建議挑選大規模的而不是小規模的。大規模的指數基金一般流動性比較好,買進來不用擔心賣不出去,也不用害怕被清盤。同時規模越大的基金,它的操作受基金購買者日常賣出買進的影響比較小,指數跟蹤的誤差也會比較小。
第三,新老基金。
指數基金建議購買老基金,不建議買新基金。指數基金跟股票不一樣,不存在打新的問題。買新基金,會有一個建倉的過程,在建倉未完成就購買了這只基金,就會出現比較大的跟蹤誤差。
第四,跟蹤誤差。
指數基金的業績主要是由指數的漲跌或者說是股票市場的水平來決定的。所以,一隻指數基金好不好,跟蹤誤差的表現很重要。
在指數基金相關網站上可以看到跟蹤誤差的指標,一般日跟蹤誤差都在0.5%以內,優秀的甚至在0.1%左右;年度的跟蹤誤差,一般會在1.5%以內,當然誤差越小就越好。
所以,假如指數跌了15%,而你手裡的指數基金只跌了10%,不要慶幸自己跌的少虧的少,因為你買的基金,跟蹤誤差太大了。等將來指數漲了10%,你手裡的指數基金有可能只漲4%。
這就是挑選指數基金時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指數基金非常適合定投,所以在購買指數基金的時候,可以採用定投的策略,省事還容易賺到錢。
最後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
⑷ 如何考核基金的業績
指數基金業績評價中,雖然我們忽略指數本身的收益,站在專業分析師的角度觀察增強能力和跟蹤誤差,但是方法論的出發點無非三個:絕對值,從外延的角度考慮隨機性,從內涵的角度考慮隨機性,其實這些方法視角,構成了更一般意義上基金業績評價的基礎。現實中,不論我們採取什麼策略,發行什麼產品,投資者的根本需求決定了他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基本的零售投資者看收益,稍微專業一些的投資者或者一般的機構人既看收益又看風險,最專業的投資機構,會看風險的結構和內涵,或者說收益分布的畫像。這構成了業績評價的三個不同應用場景。
⑸ 怎樣選擇指數基金定投
⑹ 如何分析基金,如何選擇基金
具體步驟如下:
一、了解自己的理財目標和風險系數
風險系數是評估基金風險的指標,通常是以「標准差」、「貝塔系數」與「夏普系數」三項來表示。標准差越小,波動風險越小;貝塔系數小於1,風險越小。夏普指數越高越好,該指數越高,表示基金在考慮風險因素後的回報情況越高,對投資人越有利。每個人因年齡、收入、家庭狀況的不同在投資時就會有不同的考慮,導致每個人追求的報酬與可承擔的風險都不一樣。只是風險與報酬總是正相關,選擇一個成長性的基金,就要有心理准備接受高風險。
二、決定要買哪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應關注以下幾點:
1、重視服務的程度,包括客戶服務中線的專業程度、網路交易查詢系統是否完善等。
2、要選擇規模大、研究能力強的基金公司,資產規模大表明公司的實力和投資人的信任程度。
3、關注以往基金公司 的誠信記錄,即是否發生過內部關聯交易、人為操控業績等事件,在某個程度上可以反映基金公司內部控制的水平和質量。
4、變動不斷的公司很難形成和傳承優質的企業文化和持續穩定的業績,所以要關注基金公司結果是否穩定,尤其是要關注基金經理是否穩定。建議投資人觀察基金績效時,不僅要看過去1年、3年較長的績效,也要看一下基金的波動性,如年化標准差、夏普指數同類型基金錶現,作為挑選基金的依據。
三、判斷市場趨勢,決定投資的基金類型
對投資的市場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是投資人一定要做的功課,除了自己多收集信息,研判市場或產業及原物料高需求時代,投資人就可以考慮原物料能源基金投資;或者亞洲經濟好轉,未來前景看俏時,亞洲區域型基金就值得投資人留意。
四、選購適合的投資方式
投資人在准備買基金前,除了要考慮資金的性質、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外,還可以考慮一下哪種方式對自己最適合。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投資者應更看重基金資產的長期回報和增值。所以投資者不必過於關注市場的短期波動,通過中長期投資,以分享經濟成長所帶來的利益。
五、選基金不要「喜新厭舊」
很多基民對新發的基金特別鍾愛,而對老基金不聞不問。最大的原因新基金凈值低,更加符合大多數基民的胃口。基民往往忽略了老基金的優勢,從安全性方面分析,老基金大多經過了股市的波動,在股市調整的時候,很多老基金懂得如何規避風險,抗跌性較強。而新基金需要市場用時間來檢驗。從流動性方面分析,老基金隨時可以申購和贖回,而新基金有1-3個月的封閉期,在這期間不能交易。從盈利性方面分析,老基金大多已經有了較高的凈值和較好的回報率,而新基金的盈利能力也需要市場檢驗。
⑺ 如何選擇一隻好的指數基金
1、不同指數基金,對應於不同的市場和指數,甚至國外市場、全球市場,因此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哪只基金適合自己;
2、有些基金是母基金,他會切出不同的子基金,做某些方面的特別加強,例如針對國企改革,針對一帶一路,針對軍工企業等等,因此真的是要看自己適合那種;
3、選適合自己的基金,有個偷懶的辦法,就是去任何一個基金公司網站,做理財風險和喜好評估測試,只要客觀的認真回答問題,就能夠獲知,哪類基金適合自己,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的基金,再根據基金以往的表現,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就能選出適合自己的基金了,我自己是適合:積極進取類復合型基金;最大承受虧損30%;
4、所有的指數型基金,這里給你一個網址,是同花順的機器人網站,當前國內能買到的指數型基金,一共377隻,因為數量和分類太多,只能貼網址,你自己去看:
http://www.iwencai.com/stockpick/search?typed=1&preParams=&ts=1&f=1&qs=1&selfsectsn=&querytype=fund&searchfilter=&tid=stockpick&w=指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