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基金什麼時候引入
① 求設立私募股權基金(有限合夥形式)的具體流程及所需要的相關文件
第一步工作:
1、開始准備注冊XX股權私募基金(以下簡稱為:基金)。
首先,准備發起基金的人(自然人或者法人)選擇獨立或者聯合朋友共同成為基金的發起人(人數不限,法人、自然人均可,但至少有一名自然人)。
然後,發起人在一起選定幾個理想的名稱作為該基金未來注冊成立後的名稱,然後選定誰來擔任該基金的執行事務合夥人、該基金的投資方向以及該基金首期募集的資金數量(發起人需要准備募集資金總額1%的自有資金),最後確認該基金成立後的工作地點(已能夠獲得地方政府支撐為宜)。
2、上述資料准備完成後,發起人開始成立私募基金的招募籌備組或籌備委員會,落實成員及分工。
3、確定基金募集的對象和投資者群體(詳見:股權私募基金(PE)獲利模式揭秘一文),即基金將要引入的投資者(有限合夥人)范圍。
4、製作相關的文件,包括但不限於:初次聯系的郵件、傳真內容,或電話聯系的內容;基金的管理團隊介紹和基金的投資方向;擬定基金名稱並製作募集說明書;准備合夥協議。
5、與基金投資群體的的聯系和接觸,探尋投資者的投資意願,並對感興趣者,傳送基金募集說明書。
6、開募集說明會,確認參會者的初步認股意向,並加以統計。
7、與有意向的投資者進一步溝通,簽署認繳出資確認書,並判斷是否達到設立標准(認繳資金額達到預定募集數量的70%以上)。
8、如果達到設立標准,基金招募籌備組或籌備委員會開始向指定地區的工商局進行注冊預核名。在預核名時按照有限合夥企業歸檔,最終該基金在工商營業執照上表述為:XX投資管理中心或XX投資公司(有限合夥)。
9、預核名的同時,如果基金合夥人願意,可以開始策劃與當地政府主管金融的部門進行接觸,從而爭取當地政府對該基金的設立給予支持(無償給予基金總額的10%-20%的配套資金)。
第二步工作:
1、預核名通過後,舉行第一次基金股東會,確認基金設立和發展的各種必要法律文件。發起設立基金的投資決策委員會。確定基金的投資決策委員章程、人員並確認外聘基金管理公司。
2、基金執行事務合夥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准備該基金在工商注冊的所有必要資料(包括:認繳出資確認書、合夥協議、企業設立登記書、委託函、辦公地點證明、身份證或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執行事務合夥人照片等);
3、資料准備完成後,由執行事務合夥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負責向工商部門提交所有注冊資料並完成注冊;
4、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負責人、執行事務合夥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負責人與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實質性接觸,向政府提交基金的設立計劃和希望政府給予的支持計劃。該基金如果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可以讓該基金未來在很多業務上得到實質性的幫助(政府給予的配套資金;政府幫助下銀行給予的配套貸款;政府協助給予的低價土地;國家政策中政府給予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如果希望該基金得到政府的支持,設立該基金的計劃書可以寫上我們准備投資的方向與政府未來的發展方向一致。
5、選定基金未來放置資金的託管銀行,與銀行接觸並簽署意向協議。
第三步工作:
1、基金領取營業執照並開立銀行賬戶,完成基金稅務登記手續;
2、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與投資決策委員會負責人共同商議、策劃基金成立的對外發布會;
3、與政府金融主管部門繼續接觸,確認政府對基金給予的支持情況。
第四步工作:
1、基金發布會策劃完成,發布會運行時間表和執行計劃以及大會目標均獲得投資決策委員會通過;
2、發布會開始由外聘基金管理公司操作、實施;
3、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尋找、確認基金未來的首批投資方向,並提交擬投資項目的基礎資料給投資決策委員會。
第五步工作:
1、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對擬投資項目進行盡職調查,並製作相應的投資可行性研究、商業計劃書並提交投資決策委員會討論;
2、投資決策委員會了解擬投資項目的所有情況並進行研究;
3、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同時開始進行基金公司內部管理體系的文案建設;
4、外聘基金管理公司開始進行對投資方向進行全面的項目接觸、調查和研究;
5、外聘基金管理公司開始建立全面的基金運行管理體系流程(人員)准備。
第六步及其以後的工作:
1、投資決策委員會甄選項目後,一般獲得2/3以上委員同意後,可以通知託管銀行,進行投資准備;
2、基金管理公司委派的財務總監與資金共同進入擬投資項目,財務總監對項目資金具有一票否決權;
3、財務總監每周向投資決策委員會提交財務流水,每月對投資項目進行階段性審計,每季度邀請外界獨立審計事務所對項目出具獨立審計報告;
4、執行事務合夥人和投資決策委員會開始大面積接觸現有資本市場,獲得信息、吸收經驗、整合資源;
5、基金管理公司協助投資決策委員會不斷進行專業化學習,提高整體委員的金融專業水平。
② 私募股權的發展歷程
私募股權基金起源於美國。19世紀末,有不少富有的私人銀行家通過律師、會計師的介紹和安排,將資金投資於風險較大的石油、鋼鐵、鐵路等新興產業,這類投資完全是由投資者個人決策,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組織,這就是私募股權基金的雛形。
國際PE產業先後經歷了4個重要時期的發展。
1946~1981年的初PE時期,一些小型的私人資產投資以及小型企業對私募的接觸使PE得到起步。
1982~1993年的第一次經濟蕭條和繁榮的循環使PE發展到第二個時期,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出現了一股大量以垃圾債券為資金杠桿的收購浪潮,並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幾乎崩潰的杠桿收購產業環境下仍瘋狂購買著名的美國食品煙草公司雷諾納貝斯克(RJR Nabisco)中達到高潮。
PE在第二次經濟循環(1992~2002年)中得到洗滌並經歷了其第三個時期的進化。這一時期的初期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逐漸浮現出一系列金融和經濟現象,比如儲蓄和貸款危機,內幕交易丑聞以及房地產業危機。這一時期出現了更多制度化的私募股權投資企業,並在1999~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時期達到了發展的高潮。
2003~2007年成為PE發展的第四個重要時期,全球經濟由之前的互聯網泡沫逐步走弱,杠桿收購也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從而使私募企業的制度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2007年美國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的IPO中我們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證。
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成為僅次於銀行貸款和IPO的重要融資手段。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龐大,投資領域廣闊,資金來源廣泛,參與機構多樣。西方國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占其GDP份額已達到4%~5%。迄今為止,全球已有數千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KKR、凱雷、貝恩、阿波羅、德州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機構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國股權投資基金發展變遷軌跡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且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市場背景和特點。
一、行業發展初期階段,形成全新投資概念
1999年,國際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銀行標志著私募股權投資的模式開始進入中國,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新的投資概念。首批成立的主要還是外資投資基金,投資風格以風險投資(VC)模式為主,受當時全球IT行業蓬勃發展的影響,外資對中國的IT業的發展較為認可,投資的項目也主要集中在IT行業。但是由於2001年開始的互聯網危機,人們開始對IT行業的過熱發展開始進行重新審視,國內的IT風險投資受到重創,這批最早進入中國的股權投資基金大多沒有存活下來。
與之相應的是當時我國股票市場不完善,發起人股份不能流通,投資退出渠道存在障礙,這些都成為制約這個階段股權投資基金發展的因素。2002年尚福林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後,在2004年著手開始對我國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這是中國證券市場自成立以來影響最為深遠的改革舉措之一,為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一直到2006年10月9日,「G」股標識正式告別滬深股市,股市也就真正進入了「全流通」時代,股票市場才開始步入正軌。終結該階段的標志性事件——股權分置改革,進入全流通時代。
二、行業快速發展階段,內資股權基金迅猛發展
從A股股權分置改革開始,我國股權投資基金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在此階段主要特點體現在:
一是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我國股票市場的規范化、二級市場的高估值使得A股成為國內公司青睞的上市平台,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渠道暢通,而內資股權投資基金在A股上市中具有本土優勢,使得內資股權投資基金發展迅猛;二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
在2006年之後,我國的外匯儲備不斷攀升,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越來越強烈,國家外管局對外幣的兌換作出了限制,海外上市企業在海外融資後存在著貨幣貶值的風險,外資基金發展受到限制; 三是政策對外資基金的限制。政府和市場都有著顧慮,以防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辛苦創立的優秀民族品牌被外資收購控制,2006年8月由商務部牽頭,六部委聯合發布十號文《關於境外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其核心的思想就是限制內資企業在海外上市,這對於外資股權投資基金來說是當頭一棒,外資基金自此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這短短的三年時間,國內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外資基金發展受到抑制,給內資股權投資基金騰出了快速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是內資股權投資基金發展的春天,大量的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出現了,並取得了快速發展,機構數量迅速增加,基金規模逐漸放大。在該階段,市場整體入股價格在6-10倍市盈率,略微高於國際水平。
三、行業發展過熱甚至瘋狂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一級市場持續高溫,市場整體的價格在10倍市盈率以上,甚至出現了以20倍市盈率入股的項目,這在國外是非常罕見的,可見市場的瘋狂程度,遠遠偏離了市場理性。該階段的非理性發展現象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造成:
第一,二級市場的關聯效應。二級市場作為股權投資基金的下游,其發行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一級市場的價格,2009年下半年隨著金融風暴的漸漸平息,我國的股票市場也開始有所復甦,雖然大盤整體水平不高,但是IPO行情很好,在發行價格和發行速度方面都十分有吸引力,加速了一級市場的非理性發展;
第二,寬松的貨幣政策。為渡過金融危機,國家推出並逐步實施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央行多次下調存貸款利率和准備金率,市場上錢太多了,企業貸款環境非常寬松,大量的產業資本不是投向實業,而是投向了股票市場和股權投資市場,既抬高了股票市場的價格,又推高了股權投資市場行情。
第三,證監會兩大政策出台。股票發行制度改革和創業板的推出,促進了市場化進程,單獨來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兩者在同一時段推出卻給市場帶來了太大的波動。在實行上市窗口指導發行價政策階段,30倍PE是上市公司不能越過的紅線,優秀的企業也只能以28、29倍的市盈率進行融資。創業板的概念早在2000年就提出,經歷了十年的漫長等待終於成為現實。這兩者就像是彈簧,被壓制了多年後突然放開,市場會有報復性反彈,而兩者一起放開,疊加效應使反彈的幅度更大。
2010年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中,就有超過十家公司發行市盈率超過100倍,簡單點看這相當於投資需要100年時間才能夠收回,在發達市場這種現象是很少見的。二級市場的火爆行情點燃了一級市場的賺錢慾望,拉升了股權投資市場的價格。
在這個階段,幾乎每周都有新的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成立,內資股權投資基金數量快速增加,基金規模不斷放大。市場上的賺錢效應使得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也參與其中,搞了不少產業基金。但由於人民幣不斷升值,限制企業海外上市的政策沒有任何松動,外資基金在中國市場上持續低迷、沉淪。
③ 股權基金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股權 基金是什麼 股權基金即投資股權的基金,廣義的 股權投資 為涵蓋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前各階段的權益投資,即對處於種子期、初創期、發展期、擴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個時期企業所進行的投資,相關資本按照投資階段可劃分為創業投資、發展資本、並購基金、銷薯夾層資本、重振資本,Pre-IPO資本,以及其他如上市後私募投資、不良債權distressed debt和不動產投資(real estate)等等(以上所述的概念也有重合的部分)。 狹義的PE主要指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並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的私募股權投資部分,主要是指創業投資後期的私募股權投資部分,而這其中並購基金和夾層資本在資金規模上占最大的一部分。在中國PE多指後者,以與VC區別。 股權基金的特點 投資基金從性質上講是一種金融投資,其本質特點是由兩個以上的多數投資者,通過集合投資方式形成新的財產主體,再以新的財產主體名義進行財務性投資,投資風險由投資共擔,投資收益由投資者共享。由於投資基金是一種集合投資制度,故通常需要委託專業的管理團隊進行管理,在設立過程中往往需要向社會合格投資者募集資本。 股權投資基金有哪些種類 1.按照各種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方式或操作風格,可分三種類型: 一是風險投資(又稱創業投資)基金,通常投鏈漏資於創立初期的企業或者高科技企業; 二是成長型基金,即狹義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於處在擴充階段的未上市企業的股權,一般不以控股為目標; 三是收購基金,主要投資於成熟企業上市或未上市的股權,意在獲得成熟目標企業的控制權。 2.按照組織形式劃分,可以分為: (1)公司型基金,即通過設立投資公司,面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並從事對外投資業務的公司; (2)有限合夥型基金,即通過設立 有限合夥企業 ,合夥事務執行人是無限責任 合夥人 ,吸引的投資者成為 有限合夥人 ,合夥事務執行人負責對 合夥企業 財產實行對外投資,並從中獲利; (3)信託型基金,即委託人和受託人簽訂 信託合同 ,約定由受託人負責運用委託人的財產進行對外投資活動,獲取的收益在提虧喚者取傭金後由受益人享有,受託人要接受委託人的指令。 本文已經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進行了解析,實際上,股權基金就是一種由多個人進行的投資,且可分為多種投資類型,主要目的有差別,有的對上市大公司投資,目的是控股,屬於收購基金,而有的看中某些科學技術,認為有前途而投資,這屬於創業投資,但不管哪種投資最終有風險和利益都是由投資者共同擔著。
④ 私募股權投資是什麼
問題一:什麼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私募股權基金顧名思義是指從事私人股權投資的基金。而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對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並以策略投資者的角色積極參與投資標的的經營與改造,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一般採取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有風險辨別和承受能力的機構或個人募集。
更多的詳情可以去好買基金網私募股權頻道去了解。
問題二:私募股權是什麼意思? 1)在資金募集上,主要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或個人募集,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也是以私下協商形式進行,絕少涉及公開市場的操作,一般無需披露交易細節。
2)多採取權益型投資方式,絕少涉及債權投資。反映在投資工具上,多採用普通股或者可轉讓優先股,以及可轉債的工具形式。PE投資機構也因此對被投資企業的決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決權。
3)一般投資於私有公司即非上市企業,絕野凱旅少投資已公開發行公司,不會涉及到要約收購義務。
4)投資期限較長,一般可達3至5年或更長,屬於中長期投資。
5)流動性差,沒有現成的市場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出讓方與購買方直接達成交易。
6)資金來源廣泛,如富有的個人、戰略投資者、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
7)PE投資機構多採取有限合夥制,這種企業組織形式有很好的投資管理效率,並避免了雙重征稅的弊端。
8)投資退出渠道多樣化,有上市(IPO)、售出(TRADE SALE) 、兼並收購(頌凳M&A)、標的公司管理層回購等等。
頂級的私募股權基金並不是有錢就能購買,好買基金網與眾多私募擁有良好的合作關償並代表眾多客戶進行「集團」購買,讓您享有頂級產品優先購買權!更多信息可以去「好買基金網」私募股權頻道去查詢。
問題三:私募股權投資是什麼? 私募股權投資就是成立私募基金投資公司的股權,通過公司的增長來獲得收益,個人是無法參加股權投資的,門檻100萬起投,你可以去合夥吧看看,他們好像成立公司在眾籌股權。
問題四:私募股權投資是什麼意思 私募股權,是指非上市股權,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的股權。
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來源,既可以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也可以採取非公開發行方式,向有風險辨別和承受能力的機構或個人募集資金。由於私募股權投資的風險較大,信息披露不充分,故往往採取非公開募集的形式。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方向是企業股權而非股票市場,即它購買的是股權而非股票,PE的這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較長的投資回報周期。
問題五:請問:股權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呢 就是一回事,我就是干這行的。這個「私募股權投資」,是我國行業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對英文說法的一種錯誤翻譯方式,就習慣成自然了。股權投資英文叫做「Private Equity」,Private一詞本意指的是投資於未孫敏上市公司股權的意思。到中國來,由於所有的投資於這類項目的基金的資本都是私下募績來的,沒有公開募集的,又有股票上「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區別,因此就被翻譯錯誤地翻成「私募」股權了。其實在國外,股權投資也有公開募集的,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即國外有公募股權投資基金投向非上市公司。從本意上看,其實Private Equity最貼切的翻譯應該是「私人股權投資」,即投資的公司股權的持有人不是公眾。希望有所幫助。
問題六:什麼叫做私募股權 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廣義上講,私募股權投資涵蓋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前各階段的權益投資,即對處於種子期、初創期、發展期、擴展期、成熟期等各個時期企業所進行的投資。因此私募股權投資也包括創業投資[1]。
中國作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加上日益改善的投資環境和人民幣升值的長期趨勢,使得投資中國的資產得到的回報較高,引起私募股權基金對「中國戰略」日益重視。中國也已成為亞洲最活躍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中國大陸地區共投資129個案例,參與投資的機構數量達77家,整體投資規模達129.73億美元。
進入模式
增資擴股:企業向引入的海外戰略投資者增發新股,融資所得資金全部進入企業,此種方式比較有利於公司的進一步快速的發展。如華平和中信資本參與哈葯集團的改制過程中,以20.35億元作價增資哈葯取得其45.0%股權。
股權轉讓:由老股東向引入的投資者轉讓所持有的股權(通常是高溢價),滿足部分老股東變現的要求,融資所得的資金歸老股東所有。如PAG接下了「中國童車之王」好孩子集團的67.4%的股權,出讓方AIG、SB和第一上海各自獲得2-5倍回報。
一般來說,增資和轉讓這兩種方式被混合使用。如無錫尚德在上市前多次採用老股東轉讓股權和增資擴股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在國外,還有一種常見的安排,即私募股權基金以優先股(或可轉債)入股,通過事先約定的固定分紅來保障最低的投資回報,並且在企業清算時有優先於普通股的分配權。[2]
鑒於國內投資市場的一些政策限制,國外PE進入時,一般不選擇直接投資中國企業的本土實體,而要對企業進行改制,通過成立海外離岸公司或購買殼公司,將境內資產或權益注入殼公司,使國內的實體企業成為其子公司,以殼公司名義在海外證券市場上市籌資。這種方式俗稱「紅籌上市」。這樣,就可將境內資產的收入和利潤合法地導入境外控股母公司。私人股權投資基金對中國的投資和退出,都將發生在管制寬松的離岸。比如盛大網路,由於監管部門規定互聯網內容提供商的經營牌照必須掌握在中國公司手裡,那麼構造上述通道來引渡資產,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安排。
在「尚德太陽能」案例中,就是在英屬維京群島成立由施正榮控制的Power Solar System Co., Ltd.,再通過該BVI公司收購了中外合資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原有股東的全部股權,從而使其成為實際持有「無錫尚德」100%權益的股東。此後在上市過程中,又在開曼群島成立了「尚德控股」,通過以「尚德控股」的股票與該BVI公司股東的股票進行換股,實現了「尚德控股」間接持有「無錫尚德」100%的權益,從而完成了境內企業的權益進入海外上市主體的目標。
股權設計方式
PE投資國內企業,在股權設計上是比較靈活的,而且,隨著私募投資基金目的的不同[3],其對於股權的要求具有不同的特點。
廣義的私募股權投資可按投資對象和目的分為創業投資[4]、成長型投資、並購基金[5]、上市後私募投資(即PIPE)[6]、夾層投資[7]、重組/重振資本、Pre-IPO資本、不良債權投資、不動產投資以及專注於某具體行業或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資金等。
多數私募投資者除了參與企業的重大戰略決策外,一般不參與企業的日常管理和經營。他們需要在董事會佔有至少一個席位,擁有一票否決權,而且很多PE投資者會指派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總監,對企業財務進行掌控。一般情況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占公司股......>>
問題七:私募股權投資(PE)是什麼意思??誰能淺顯意簡的解釋下?? 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簡稱PE),目前它的定義是國外給出的,不太適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但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它有兩個要義:一是私募,它是相對公募基金而言,即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的投資者募集資金,因其投資的是企業的股權,風險不可控,所以不能公開募集和紕漏相關的信息,這有別於證券型投資基金,要受到國家行政機關的嚴格審批;二是股權投資,它投資的主要是非上市高成長型企業的股權,並為企業提供經營管理和咨詢服務,以期在被投資企業成熟後,通過股權轉讓獲取長期的資本增值,屬於權益性投資。
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運作流程:
首先由發起投資人發起,聯合其它投資人以特定的組織形式成立的專門投資企業股權的基金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基金根據投資策略和偏好去投資企業的股權。經過3-7年後通過某種方式退出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
在國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有合作制,公司制,契約制,信託制,但在我國主要是以合夥制制和公司制為主,採用最多的還是是合夥制,因合夥制無論從法律和規范程度來說都比公司制要鬆散,目前對它適用的法律只有《合夥企業法》,顯然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操作空間,而公司制在國內各種法規和框架都比較完善,但是在稅收及其企業治理上存在缺陷,各有利弊。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機制:
私募股權投資的推出機制,在整個運作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決定了其運作的成敗,在發達國家這種推出機制是多元化的,從而對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退出方式主要有上市,並購,回購,破產清算等方式。
如何去認定這種特殊的投資機構?給它一個什麼樣的法律體系發展環境?如何規避行業風險?如何規范和促進它的發展?如何讓它去推動地區或產業的發展?這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系列問題。由於私募股權投資在我國還是新生事務,各級 *** 及其相關組織團體已經逐漸對它有所認識並意識到了推進和發展的必要性,但是認定它是一個什麼性質的機構?由那個部門負責管理?如何去管理?《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辦法》仍未出台就說明了這一點,只有這些都盡快明確後,才能為其梳理和創造法律環境,目前與其相關的法律例如《合夥企業法》《公司法》《證券法》《信託法》和相關的稅法對這種基金而言都存在很多盲區,需要制定、整合或推出新的法律法規。
私募股權投資案例介紹:
私募股權融資締造了太多的企業發展神話,其中,比較典型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有蒙牛股份、無錫尚德、永樂電器、雨潤食品、中星微、千橡互動、國人通信、盛大、網路、攜程、阿里巴巴、掌上靈通、前程無憂、易趣、卓越網、空中網、分眾傳媒、太平洋人壽、聯想、卡森實業、平安保險、民潤、李寧公司、金蝶軟體等。
案例1――無錫尚德
尚德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以及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究,製造和銷售。尚德公司於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評為全球前十位太陽電池製造商,並在2005年進入前6位。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資本市場進行了最後一輪私募,英聯、高盛、龍科、法國Natexis、西班牙普凱等投資基金加盟,這些公司用8000萬美元現金換得尚德公司7716萬股權。2005年12月,在紐約交易所掛牌,開盤20.35美元。籌資4億美元,市值達21.75億美元,成為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民企。施正榮持6800萬股,以13.838億美元身價排名百富榜前五名。無錫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發揮了重要作用。
案例2――盛大網路
2003年3月盛大網路......>>
問題八: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什麼? 簡單的說,私募股權投資資金是什麼,以下解釋的很清楚。(投資請搜索|rongzi360 |)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非上市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投資者按照其出資份額分享投資收益,承擔投資風險。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但是目前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已上市公司的股權,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亦採取債權型投資方式,不過以上只佔很少部分。
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並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這是其與風險投資基金最大的區別。 私募是相對公募來講的。當前我們國家的基金都是通過公開募集的,叫公募基金。如果一家基金不通過公開發行,而是在私下裡對特定對象募集,那就叫私募基金。
基金的募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股權進行的,每個基金持有人都是基金的股東,管理人也是股東之一。另一類是契約型,持有人與管理人是契約關系,不是股權關系。當前的公募基金都是契約型的,但當前中國法律只允許公募基金採取契約方式募集。所以如果要成立私募基金,一定要採取股權方式,這樣才沒有法律障礙。
問題九: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私募股權投資資金是什麼,以下解釋的很清楚。(投資請搜索|rongzi360 |)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非上市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投資者按照其出資份額分享投資收益,承擔投資風險。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但是目前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已上市公司的股權,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亦採取債權型投資方式,不過以上只佔很少部分。
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並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這是其與風險投資基金最大的區別。 私募是相對公募來講的。當前我們國家的基金都是通過公開募集的,叫公募基金。如果一家基金不通過公開發行,而是在私下裡對特定對象募集,那就叫私募基金。
基金的募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股權進行的,每個基金持有人都是基金的股東,管理人也是股東之一。另一類是契約型,持有人與管理人是契約關系,不是股權關系。當前的公募基金都是契約型的,但當前中國法律只允許公募基金採取契約方式募集。所以如果要成立私募基金,一定要採取股權方式,這樣才沒有法律障礙。
問題十:私募股權投資與風險投資的區別是什麼? 私募股權基金行業起源於風險投資,在發展早期主要以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擴張融資為主,因此風險投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私募股權投資的同義詞。從1980年代開始,大型並購基金的風行使得私募股權基金有了新的含義,二者主要區別在投資領域上。風險投資基金投資范圍限於以高新技術為主的中小公司的初創期和擴張期融資,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並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這是其與風險投資基金最大的區別。
⑤ 私募股權投資母基金的發展歷程
PE FOFs於1975年起源於美國,上世紀90年代,PE資本在美國的大規模興起使PE FOFs迅速擴容。據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美國市場上僅有16隻FOFs,所管理的總資產為14億美元,至1999年年底,FOF的數量已達到213隻,管理總資產達到了480億美元。
同時,PE FOFs投資領域也在逐漸放寬,嘗試參與PE二級市場投資分散風險,逐漸形成了FOFs拓寬投資者特殊投資渠道、合理配置資產、利益風險制衡等優點。
近年來,FOFs基金在世界范圍內發展起來,除了美國之外,在歐洲、加拿大等國家也在飛速膨脹,並於上世紀的90年代進入亞洲,起初發展十分緩慢,直至2005年才隨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興起。
⑥ 基金是什麼時候推行的
總之有錢賺就行啦。 、 萌芽與起步階段
中國基金業真正起步於20世紀的90年代,在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紛紛出台的前提下,中國基金業千呼萬喚,終於走到了前台。
1991年8月,珠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發起成立珠信基金,規模達6930萬元人民幣,這是我國設立最早的國內基金。同年10月,武漢證券投資基金和南山風險投資基金分別經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市分行和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規模分別達1000萬人民幣和8000萬人民幣。但投資基金這一概念從觀念和實踐引入我國則應追溯帶1987年,當年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首開中國基金投資業務之先河,與國外一些機構合作推出了面向海外投資人的國家基金,它標志著中國投資基金業務開始出現。1989拈月,第一隻中國概念基金即香港新鴻信託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新鴻基中華基金成立,之後,一批海外基金紛紛設立,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投資基金業的起步和發展。
猛醒之睡獅--基金在中國(二)
2、迅猛發展階段
1992年,中國投資基金業的發展異常迅猛,當年有各級人行批準的37家投資基金出台,規模共計22億美元。同年6月,我國第一家公司型封閉式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同年10月8日,國內首家被正式批准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深圳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到1993年,各地大大小小的基金約有70家左右,面值達40億元人民幣。已經設立的基金紛紛進入二級市場開始流通。這一時期是我國基金發展的初期階段。1993年6月,9家中方金融機構及美國波士頓太平洋技術投資基金在上海建立上海太平洋技術投資基金,這是第一個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的中國基金,規模為2000萬美元。10月建業、金龍和寶鼎三家面向教育界的基金批准設立。1993年8月,淄博基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以此為標志,我國基金進入了公開上市交易的階段。90年代初期,我國投資基金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資金規模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從政策的出台到中外合資基金的出現,再到基金的上市交易,我國的投資基金走了一段迅速發展的道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猛醒之睡獅--基金在中國(三)
3、調整與規范階段
由於我國的基金從一開始就發展勢頭迅猛,其設立和運作的隨意性較強,存在發展與管理脫節的狀況,調整與規范我國基金業成為金融管理部門的當務之急。
1993年5月19日,人民銀行總行發出緊急通知,要求省級分行立即制止不規范發行投資基金和信託受益債券的做法。通知下達後,各級人民銀行認真執行,未再批設任何基金,把經歷放在已經設立的基金的規范化和已批基金的發行工作上。
同時,基金交易市場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1994年3月7日,沈陽證券交易中心和上交所聯網試運行;3月14日,南方證交中心同時和滬、深證交所聯網。1996年11月29日,建業、金龍和寶鼎基金在上交所上市。全國各地一些證交中心和深滬證交所的聯網使一些原來局限在當地的基金通過深滬證券交易所網路進入全國性市場。不難看出,全國性的交易市場開始形成,伴隨其市場表現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認識和熟悉,開拓了中國投資基金業的發展道路。
猛醒之睡獅--基金在中國(四)
在新基金出現以前,全國各地共設立基金75隻,基金類憑證47個總募集規模73億。在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25個,占兩交易所上市品種的3%。基金市值達100億元。25家基金中規模逾2億元的7隻,1-2億的7隻,1億以下的11隻此外,還有38個基金在全國各地證交中心掛牌,其中天津9個,南方10個,武漢12個,大連7個。
1994年7月底,證監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就推出股市新政策,提出發展我國的共同投資基金,培育機構投資人,試辦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逐步吸引國外基金投資國內A股市場,基金業基金與海外證券基金業聯絡、商洽,設計和申報了一批中外合資基金的方案。截止到1996年,我國申請待批的各類基金已經達數百家,但由於法律的滯後,基金發展基本上處於停止的狀態。
1998年3月23,開元、金泰兩只證券投資基金公開發行上市,這使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程。1998年我國共成立了第一批5隻封閉式基金:基金開元、基金金泰、基金興華、基金安信和基金裕陽。
猛醒之睡獅--基金在中國(五)
4、穩步發展階段
到2001,我國已由基金管理公司14家,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34隻。2001年9月,經管理層批准,由華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我國第一支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華安創新,我國基金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2002年,開放式基金在我國出現了超常規式的發展,規模迅速擴大,截至2002年底,開放式基金已猛增到17隻。2003年10月28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證券投資基金法》的頒布與實施,是中國基金業和資本市場發展歷史上的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基金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我國基金發展的歷史起源於1992年,規范的基金起源於1998年3月。盡管我國規范基金的歷史並不長,但是在這9年中,基金也經歷了多次的起伏跌宕,既經歷了1999年5·19行情、2001年6月上證指數2245的高點,也經歷了2005年7月上證指數998的低點,還經歷了股權分置改革帶來的喜悅。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2001年6月上證指數處於2245點附近入市的投資者,隨著指數下跌到2002年1月25日的1451點,其持有的基金資產凈值也下跌了19.18%。再考慮到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因素,有相當一批投資者的損失超過40%。2002年1月已成立的33隻封閉式基金到2004年1月初才基本恢復到前一輪下跌前的凈值,期間經歷了24個月左右的時間;這些投資者的本金到2006年下半年才得以恢復,期間經歷了至少54個月的時間。我國基金發展的歷史說明了股票型投資基金是長期理財的工具,而不是作為短期投機炒作的發財工具。
猛醒之睡獅--基金在中國(六)
自2000年以來,中國宏觀經濟長期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促使證券基金行業迅速發展。僅以2005年為例,GDP增長率達到9。9%,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只有1。8%左右,保持了較低的水平。2005年整個中國宏觀金融環境呈現了寬貨幣、緊信貸的局面,市場資金非常寬裕,致使貨幣市場利率持續下降,債券市場異常火爆。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面鋪開、權證的發行、《證券法》與《公司法》的修改、對證券公司進行的大規模整治與救助等,標志著中國股票市場的改革在2005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而短期融資券的發行、債券遠期交易的推出、資產證券化試點的推行等,標志著中國債券市場2005年在創新上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2005年中國基金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年末資產規模達到了4691。16億元,同比增長44。5%;證券投資基金數量達到了218隻,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57隻,是歷年來數量增加最多的一年。心計金對基金規模擴張的貢獻最大。2005年基金資產規模增量中的71%可以歸因為新基金的貢獻,27。3%可以歸因於資金的凈流入,其餘2。7%則來自基金錶現的貢獻。
猛醒之睡獅--基金在中國(七)
在開放式基金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封閉式基金的市場份額繼續趨於縮小,其數量占基金總數的比例從2004年的33。54%下降到了24。77%。資產規模占基金行業的比例從2004年的24。96%下降到了17。52%。在開放式基金中,股票仍然是基金公司最為熱衷的產品,其數量從2004年年底的60隻增加到2005年年底的95隻,成為數量增長最多的一年。2005年中國開放式基金的持有人戶數達到了441。94萬戶,比2004年增長10。3%,機構持有資產的比例從2004年年底的38。81%上升到了2005年年底的47。22%。2005年我國又成立了8家新的基金管理公司,使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達到了53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數量占基金管理公司的比例上升到37。7%。2005年,受股市下跌的影響,從絕對回報來看,與股票市場表現關聯度叫大的類型基金錶現不佳,但從基準指數的比較來看以股票市場為主要戰場的基金整體上戰勝了基準指數,而以債券市場為主戰場的基金則未能戰勝基準,市場再次上演了強市不強,弱市不弱的一幕。封閉式基金二級市場整體表現則差強人意,交易量連續第三年大幅下降。
猛醒之睡獅--基金在中國(八)
2006年中國股市仍然牛勁沖天,基金業維持快速發展,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日趨成熟。5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78隻基金2006年四季度取得了空前的大豐收,共實現凈收益541.5億元,同比增長119.79倍,環比增長2.41倍,創基金季度凈收益之最。也正是主力機構的這種高收益,使得基金四季度的持股動向再度引起市場的關注,尤其是基金在四季度新增的67隻股票,更能體現出基金新的投資價值觀。自2006年6月至今,共有73隻新股發行上市。新股的加盟,為證券市場補充了新鮮的血液,給牛市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在基金新增的67隻股票中,2006年上市的新股就有17隻,2007年上市的有4隻,基金新進的次新股合計佔新進股總數的31.34%。工商銀行、廣深鐵路、中國人壽、招商輪船也得到基金的青睞,分別被6家、11家、3家基金持倉,對於新股來說,中小板的新股更是基金們集中建倉的對象,共有15隻中小板股被基金新增持。
四季度的基金仍將垂愛的眼光投向了2007年業績有望繼續大漲的個股,尤其是一批2006年度業績增長預期相對確定的個股。統計顯示,67隻新增股目前平均每股收益為0.3818元,遠遠高於所有A股的平均業績水平。
附錄:1、累計凈值最高的20隻開放式基金列表(2006年12月01日)
基金名稱 份額基金凈值(元) 累計份額凈值(元)
景順內需增長基金 2.308 2.3980
上投摩根中國優勢 1.9172 2.3672
易方達策略成長 2.0150 2.3450
嘉實理財增長 2.026 2.3070
上投摩根阿爾法 2.2493 2.2893
廣發聚富 1.7809 2.2409
富國天益價值 1.2631 2.2196
華夏大盤精選 1.994 2.1740
廣發小盤 1.9460 2.1460
嘉實成長收益 1.8960 2.1360
廣發穩健增長 1.8074 2.1274
合豐周期基金 1.8858 2.1208
優選股票基金 1.9349 2.1149
興業趨勢 2.0067 2.1067
易方達積極成長 1.8454 2.1054
銀華核心價值優選 1.8803 2.1003
荷銀精選基金 2.0280 2.0980
匯添富優勢 2.0464 2.0964
易方達平穩增長 1.7890 2.0890
海富通精選 1.7244 2.0744
猛醒之睡獅--基金在中國(九)
2007年2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教授在中國社科院舉辦的企業年金、社會保障與和諧社會高層論壇上指出,社保資金要考慮保值、增值問題,這些資金投入到股市上是可行的,不過考慮到風險問題,社保資金投資股市時,不能採取各自操作的辦法,要有一個設計合理的基金來運作,並且這個基金運作的回報率不一定追求很高。社保資金將會以基金形式入市,無疑又為2007年基金業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目前,投資者的基金投資熱情高漲,認購、申購非常踴躍。春節後第一支批准發行的開放式基金--建信優化配置基金,26日開始發行。投資者認購非常踴躍,為最大限度保障投資人利益,有效控制基金規模,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3月23日提前至2月26日,認購一天即結束發行,近10分鍾就賣出了10個億。截至2007年3月6日,我國開放式基金以達233隻。
猛醒之睡獅--基金在中國(十)
從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整體狀況來看,預計2007年國民經濟仍會保持10%左右的增長速度。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必定會帶動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另據權威分析機構--高盛公司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奧運會將增加主辦國民眾信心,由此提升消費,相關的各類設施投入及效率提升也將持續增長。這些可能以顯著增長的總體需求影響到股市。而以往11屆奧運會的經驗顯示,在奧運會前一年舉辦國的股指平均增長了25%。同時由於中國目前更加開放的經濟和市場、較為嚴格的外匯管制,以及不斷改善的企業治理將可有效的防止出現資產泡沫。我國經濟發展狀況樂觀,持有基金仍是一種明智的投資策略。
附錄:2、中國基金業大事記
1997年11月14日,國務院批准發布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1997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申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申請設立證券投資基金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申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的程序、申報材料的內容及格式。
1998年2月24日,中國工商銀行作為第一家證券投資基金的託管銀行,成立了基金託管部。
1998年3月,國泰、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這是我國成立的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我國首批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也在同月設立,分別是基金金泰和基金開元。
1998年9月,證監會基金監管部正式成立,下設綜合處、審核處、監管一處和監管二處。該部於1997年10月開始運作。
1999年3月30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了基金法起草組成立大會。基金法被列入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
1999年8月27日,中國證監會轉發中國人民銀行《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同業市場管理規定》。同年,10家基金管理公司獲准進入銀行間市場。
1999年12月29日,證監會頒布《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公約》。
2000年6月18日,中國證監會舉辦首屆基金從業資格考試。
2001年4月2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通知,規定對投資者購買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免收印花稅及對基金管理人免收營業稅。
2001年6月1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申請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若干問題的通知》,引入了好人舉手制度。從此,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申請人的范圍擴大。
200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基金公會成立。
2001年9月21日,中國首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基金設立,首發規模約為50億份基金單位。
2001年10月,《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頒布,使得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的基本框架進一步得到了完善。
2001年12月22日,中國證監會公布《境外機構參股、參與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中外合作基金管理公司進入實質性的啟動階段。
2002年6月1日,中國證監會頒布《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該規則自2002年7月1日起實施。
2002年8月23日,起草工作歷時3年之久的證券投資基金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2002年10月16日,國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為首家獲准籌建中外合資基金的公司。
2002年11月27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發布《開放式基金結算備付金管理暫行辦法》、《開放式基金結算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
2002年12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控制指導意見》。
2002年12月9日,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投資基金業委員會在深圳成立。
2002年12月19日,南方、博時、華夏、鵬華、長盛、嘉實等六家基金公司,被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首批選定為社保基金管理資格的基金公司。
2003年3月3日,因清理最後一隻老基金而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巨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准開業。
2003年4月28日,第一隻由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也是我國第一隻系列基金------招商安泰系列基金成立。
2003年6月23日,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向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提交證券投資基金法草案的二審稿。
2003年9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署名文章:《大力發展證券投資基金 培育證券市場中堅力量》。
2003年10月23日,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向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提交證券投資基金法草案的三審稿。2003年10月28日,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以146票贊成、1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證券投資基金法。至此,歷時近4年的證券投資基金法制訂工作獲得圓滿成功。
2004年3月,海富通收益增長與中信經典配置基金的首發規模雙雙超過100億份。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規模首超2000億份。
2004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正式施行。
⑦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什麼意思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從事私人股權(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的基金。主要包括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或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兩種。追求的不是股權收益,而是通過上市、管理層收購和並購等股權轉讓路徑出售股權而獲利。
【拓展資料】
從1984年中國引進風險投資概念至今,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已經歷了30個春秋的潮起潮湧。在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蜂擁而至的同時,本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在快速發展壯大,我國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已經從一個"新生兒"逐步成長起來,並已開始邁出堅實的步伐。
普通公募基金是為中產階級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為機構和富人投資。望文生義,一個是公募,一個是私募。前者投資上市後公司,後者投資上市前公司,所以利潤大很多。前者投資報酬率論百分比,後者投資報酬率論倍。後者熊市、牛市都能做。所以後者遠遠是勝於前者。
公募股權投資相對於"公眾股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於未上市的公司股權,這里的"私募"指的是所投資公司為未上市的"私"有公司;而私募證券基金主要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向投資者籌集資金進行管理並投資於證券市場(多為公共二級市場)的基金,主要區別於共同基金(mutualfund)等公募基金。私募證券基金的投資產品,是以二級市場債權等流動性遠高於未上市企業股權的有價證券為投資對象。在美國,私募股權市場出現於1945年,參與其中的各家基金錶現始終超過美國私募證券投資市場的參與者。
私募股權投資的風險,首先源於其相對較長的投資周期。因此,私募股權基金想要獲利,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不僅要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還要為企業帶來利益,這註定是個長期的過程。再者,私募股權投資成本較高,這一點也加大了私募股權投資的風險。此外,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風險大,還與股權投資的流通性較差有關。股權投資不像證券投資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其退出渠道有限,而有限的幾種退出渠道在特定地域或特定時間也不一定很暢通。一般而言,PE成功退出一個被投資公司後,其獲利可能是3~5倍,而在我國,這個數字可能是20~30倍。高額的回報,誘使巨額資本源源不斷地湧入PE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