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基金為什麼折價消失
① 為什麼封閉式基金會折價
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封基的交易價格並不一定等同於其資產凈值,而是由市場買賣力量的均衡決定的。當封基市場價格高於其資產凈值時,市場稱之為溢價;反之為折價。 一旦封轉開或封基到期,基金的折扣消失,以單位凈值"標價",可賺取其差價。故您可以對比一下就發現,即將到期的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就比遠遠沒有到期的基金小得多,30%的折價多數出現在市場較差的時候,近期市場好了些所以折價很多都已經變小了。 有的在到期前在行情看好的情況下會出現溢價,當然除了投資者在牛市中看好後市之外,也有些是屬於認為炒作的因素存在,還有一種就是創新型的封閉式基金,像福瑞進取因其杠桿性而經常出現溢價,這些都是市場買賣雙方力量決定的結果。 封基的折價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成因:(1)代理成本,即新投資者要求就投資經理的低業務能力、低道德水準和高管理費用得到額外的價格折讓補償; (2)潛在的稅負,即基金凈值中包含有大筆尚未派發的贏利,需要就這部分贏利繳納所得稅的新投資者要求額外的價格折讓補償; (3)基金資產流動性欠缺,即基金的投資組合主要由流動性欠佳的資產組成,因此經理們在計算基金凈值時可能沒有充分考慮到這些資產的應計低流動性折扣; (4)投資者情緒,即當投資者預期自己所投資的封基比基金的投資組合風險更大時,他們所願意付出的價格就會比基金凈值要低一些。
② 石油基金看不到估值
石油基金看不到估值不顯示原因可能有兩個:
1.買的新基金目前處於封閉期,正常會一個星期更新一次收益情況。這個時候,你是沒辦法看到每天估值的。等到過了封閉期,就會顯示了!2.買的不是a股相關基金比如我之前購買的華寶油氣,他購買的就是美國頁岩油相關的股票,所以他是美股相關基金,根據的是美股走向。而美股一般都是晚上開盤(因為時差),所以不顯示估值。
③ 基金折價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基金折價
引言:經濟不斷發展,金融行業也不斷的水漲船高,越來越多人開始進入投資行業,認為金融來錢最快,賺錢的渠道也是最多的。大部分人都會將閑置在手裡的資金拿去做股份投資或者是基金項目,但也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懂基金是什麼,它裡面也有一些特別特殊的含義,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基金折價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基金折價?
三、基金變化
在計算基金折價時,只需要將相關的數值代入公式,就可以計算出每天基金的折價,一般情況下基金的折價並不會很離譜,因為當折價空間足夠大時就會有套利資金進來套利,最終會將折一下空間的填平,所以場內價格基本是圍繞基金凈值波動的,也就是說場外凈值是場內交易價格的風向標。當處於上漲階段時,基金折價的情況較多。
④ 國內的原油類基金都暫停申購,這是為什麼
國內原油類的基金都暫停申購了,因為原油類的基金大盤現在已經幾近飽和。就是現在好多基金公司,它沒有那麼多的外匯涉及到原油的這個問題,他是要走外匯的,他沒有那麼多的外匯,他買不了那麼多的原油,現在大盤裡面的資金太多,不能接受新的資金。
買基金雖然是比買股票風險低了一些,但它本身的風險仍然是有的,你一定要注意到這個風險的問題。如果你本身想著抄底,想著發家致富買基金,那風險很高,買了基金你打算長期持有,我覺得一年下來能掙個10% 10% 20%我是挺開心的了,那你這個目標應該還是說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但你現在短期少得像股票一樣低吸高拋風險就很高。
⑤ 石油基金為什麼不能買
4月2日,剛創下歷史單月最大跌幅的原油價格出現了報復性反彈,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和美國WTI原油期貨雙雙大漲。消息面上,4月3日OPEC代表透露,OPEC+正為召開緊急會議做准備,將於下周一召開視頻會議,該消息再度令油價攀升。截至發稿時,ICE布油報32美元上方、WTI原油報26美元上方。
對於國內部分投資者而言,往常一般借道油氣類QDII基金間接投資於原油或者油氣類上市公司。不過,當前市場上多隻油氣主題基金均已陸續暫停申購,不少投資者被迫轉戰場內,以致這些基金普遍出現場內溢價。在當前背景下,如果看好油價反彈,油氣主題基金該怎麼買呢?
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從過往經驗來看,受消息面驅動當前油價波動率依舊較高,不過從中長期角度,油價短期底部或已探明,如果想借道油氣主題基金,宜挑選其中溢價較低的品種。目前來看,華安石油基金、諾安油氣等基金的溢價率相對較低。
原油市場「跌跌不休」的畫風在4月2日出現了轉變,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01美元,收於每桶25.32美元,漲幅為24.67%,刷新今年3月19日創下的歷史最大漲幅紀錄。
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20美元,收於每桶29.94美元,漲幅為21.02%。4月3日,截至記者發稿時,油價延續著反彈態勢。
從具體原因來看,由於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三大產油國分別釋放出推動減產信息,國際油價4月2日反彈超過20%。
此前,繼3月初沙烏地阿拉伯打響原油價格戰第一槍以來,油價應聲急挫。原油市場巨震中,三大「玩家」頻頻出手上演「三國殺」,個中緣由耐人尋味,其對國際能源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引人注目。
⑥ 華寶油氣最近怎麼老跌
從名字看是投資油氣和石油的吧,國際油價大跌它就跟著跌唄
⑦ 基金為什麼不是折價率交易呢
封閉式基金有折價率是常態,但在股市狂飆的大多頭年代,也會態此出現凈值NAV是20元,市價卻是60元的溢價狀態。此時沒有折價率,而是出好明現溢價率。按國內和國外的經驗來看,封閉式基金交易的價格存在著折價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況。除了投資目標和管理水平外,封閉式基金折價率是評估封閉式基金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投資者來說高封閉式基金折價率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1]
至於開放式基金,折價率永遠為零。因為開放式基金是以凈值做市價,凈值NAV是20元,市價就是20元,永遠沒友閉告有折價的問題。
⑧ 為什麼申購到大量中國石油的基金公司 凈值沒有漲
因為大盤在下跌,他的其他重倉股都在下跌,只有一個中石油還漲了不多。當然對凈值影響不大了。
你去查詢一下這周的凈值,擁有中簽了中石油的基金,算下跌幅度小的了。
特別建議聚豐暫時不要買,打開申購後份額一下翻了幾倍,對操作影響很大,你看看去年12月發行的嘉實策略好了,400個億轟動一時,結果呢盤子太大,半年都緩不過勁來。聚豐是個好基金,但是突然增大規模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建議等待走穩再考慮,現在都跌破1元了。
同類的還有華夏紅利也是。
⑨ _封閉式基金的折價之謎,了解折價現象的原因!
封閉式基金是基金的一大分類,與開放式基金不同,封閉式基金具有嚴格的封閉期,在封閉期到期之前不可進行贖回操作。在進行封閉式基金投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封閉式基金具有折價現象,即市場價格低了。那麼管預備封閉式基金的折價之謎,出現折價現象的原因我們今天就簡單的了解一下吧。封閉式基金折價現象是什麼?
封閉式基金有市場價格和凈值,當市場價格低於凈值,就叫折價。而折價率就是衡量封閉式基金折價情況的指標。
一般來說,折價率=(凈值-市場價格)/凈值*100%。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封閉式基金折價現象呢?
其實,封閉式基金出現折價是國際市場中的一個普遍現象,而對於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的研究也是不勝枚舉。其中主要認同的觀點是以下兩個方面。
1、交易者情緒,即投資者投資態度產生的影響。
非理智者對未來預期收益的預期很容易受到不可預測變動的影響;當它們對預期收益持悲觀態度時,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基金交易價格就會下跌,出現相對於基金資產凈值較大的折價。
2、封閉式基金持有的投資組合的風險大於開放式基金,在某些條件或情況下,封閉式基金在資產變化的過程中會產生沖擊成本,造成封閉式基金折價。
當然,除了以上較主要的原因以外,可能存在其他影響因素,這些謎團需要我們慢慢了解。
以上關於封閉式基金的折價之謎的內容就說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⑩ 挪威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
挪威經濟支柱產業是:
一、石油。
挪威一度是全球第七大石油生產國、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僅次於沙特和俄羅斯)、第二大天然氣出口國(僅次於俄羅斯)。
隨著挪威戰略上有意減少石油開采數量,如今挪威是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國、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
二、清潔能源水電。
挪威的水電十分發達,可開發的水電資源約1870億度。挪威境內共有近1000座水電站。由於挪威多高山峽谷,有豐沛的水利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國內96%的電力供應都來自水力發電,還能實現水電出口。挪威96%的能源都來自清潔的水電,水電占整個能源的比重已經超過超過50%。而歐洲的平均值僅為13%。
三、海洋資源—三文魚。
挪威由於臨大西洋和北冰洋,由此能夠獲得大海的豐厚饋贈。特別是南北冷暖洋流交匯為其帶來豐富的魚類資源,讓挪威成為世界最大海產品出口國。
四、造船及航運業。
挪威海事產業歷史十分悠久,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海事集團之一。在船舶設計,製造,環保化,管理,及海上油氣開發方面擁有領先世界的理念及技術。
五、石油基金。
挪威著名的「三寶」分別為:石油、石油基金、三文魚。
挪威』三寶」中,最成功的當屬石油基金。挪威人曾經自豪地說:「如果我們挪威人什麼事情也不做,挪威現有的石油資源足夠我們全體挪威人富足地生活150年!」可見,挪威人的富裕程度。
問題是,挪威人並沒有安於現狀,而且努力減少經濟對石油天然氣行業的依賴,並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挪威人幾乎都擁有一個基本共識及擔憂,一旦石油資源枯竭,挪威經濟何去何從,把錢存起來、「錢生錢」成為挪威人的理財之道。
因此,早在1990年,挪威議會就批准通過政府石油基金法案,石油營收將不再直接劃入政府財政,而是轉存入政府石油基金中。1996年第一筆3億美元資金正式匯入政府石油基金。
挪威在2006年大力整合資源,把基金改組為政府全球養老基金,作為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在挪威境外進行投資。現如今,這筆基金已積累至約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主權財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