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如何收割基民
1. 基金如果賺得多,基金經理可以拿大頭不分給基民可以這樣操作嗎
不可以哦,首先基金是有交易所直接監控的,基金經理是操作員,基金經理的收益是有規定的,管理費和固定工資,基金賺的多,當然高,但是分配方面,是有規則的,不能違規
2. 基金公司把基民的錢怎麼用的
基金公司會成立若干個基金,每個基金都有對應的託管銀行,基民的錢按對應的基金進入託管銀行的託管賬戶,然後基金公司就可以委任基金經理,在託管賬戶里管理操作了。
管理操作要根據基金合同來進行,大致來說基金分貨幣型,債券型,混合型和股票型4大種類,基金經理按照具體門類,拿出託管賬戶的錢按照基金合同配置相應倉位的股票和債券,當然這倉位是在合同規定范圍內是可變的,具體股票或者債券品種也可以變動。
至於怎麼變動,那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所以基金業績也有好有壞。
最後,如果基民贖回基金,基金經理就逆向操作,賣出投資品種,換回錢由託管銀行劃回基民賬戶。
3. 為什麼基金賺錢但是基民不賺錢基金賺錢的訣竅有哪些
在基金市場上有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基金賺錢,但是基民不賺錢。基金賺錢基民虧錢其實一直是公募行業的一個痛點,基金在賺錢,說明持有的基金標的是沒有問題,是一隻好基金,那麼基民投資基金的體驗之所以會不好,其實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很多基民投資基金的方式不正確。
1、根據業績排行榜買基金
根據業績排行榜去了解一隻基金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根據基金的短期業績排名而去選擇一隻基金,這樣容易導致的情況就是買的太晚了。
大家都知道買基金要看業績,漲得好的基金總是備受關注,所以很多平台會給出(比如近1個月、近3個月、近半年)表現好的基金排行供大家參考。
但是短期業績好,往往是押中了上漲行業、趕上了板塊風口,至於能不能持續下去,是很不好說的。並且,漲在最前面的基金往世敗往是重倉押注某行業或者熱點的基金,而基金短期業績上榜的時候,很可能已經漲到一定程度了,再繼續上升的空間和可能,都沒有那麼大了,這個時候買,就是典型的追高。
2、持有的基金拿不住
即使是10年10倍的牛基,凈值走勢也不會是直線向上的,總會受到市場波動出現回調的階段,尤其是有些基金經理注重進攻、不太在意回撤,就會發生在某一段時間內基金虧損、回撤很大的情況,但長期來看其實基金業績可能是比較優秀的,這個時候,你需要給基金時間。
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基金經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從2005年成立至今,富國天惠的回撤很大,在2008年股災的時候,最大回撤達到59%,2018年大跌的時候,最大回撤34%,而在這個時候,又有多少能能堅持持有?
但是如果你能做到堅持持有,就能獲得1922.67%的收益。相信基金經理,能拿住基金,才能獲得好的回報。
2、頻繁交易
很多人將頻繁交易當做是波段操作。之前甚至還流行過一個「7日交易法」,首先大多數普通投資者的專業性是有限的,而且很容易受到負面的交易心態的乎陸影響,比如貪婪、恐懼等心理的影響,短期波段操作很難准確判斷到比較合適的時點。
此外,如果買賣頻繁還會導致基金申贖費的損耗,尤其是持有時間短的時候,基金贖回費會比較高。
基金賺錢而基民沒有賺錢往往根源於投資操作缺少長期投資的觀念,出現追漲短期靠前的基金、拿不住好基金、頻繁買賣的情況。
怎樣才能讓自己投資基金的體驗更好?怎樣才能把長期持有堅持下去呢?
投資好基搜頃顫金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難,做好幾個點就能很大程度提高基金賺錢的概率。
首先,選擇優秀的基金經理管理的長期表現優秀且穩定的基金,優秀的基金經理會幫你在震盪不定的行情下收獲不菲的收益,甚至不需要太在意買入時點。
其次,採用定投方式逐步建倉,遇到下跌還可以攤平成本,更快扭虧為盈,投資也更容易堅持。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4. 當基金巨額贖回時會引發凈值暴漲,基民真的可以收獲利潤嗎
基金暴漲的話,如果你只有把其買出才能是你的利潤到手,不賣的話只是數子而已。
5. 基金買方投顧如何幫基民賺錢
基金買方投顧簡單來說是把錢交給第三方機構,由第三方機構的服務商代替個人來打理這筆錢,其中還包括有贖回、調倉、申購等等。通俗的來說就是,每年付一定的費用去找人來幫忙理財,這就叫做讓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做。
基金買方投顧這個機構是通過了國家證監會備案的,也是獲得了試點資格的;基金投顧的試點機構不是只是接受客戶委託的也是可以從事基金的買方投資顧問的,是按照協議上的約定向客戶提出合理的策略跟建議的,並且從中直接或者間接地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基金的投顧策略應該作為公募的基金產品或者是國家證監會認可的同類型的產品。
在基金賺錢的前提下,怎樣提高投資者的「持有收益率」,已經成為機構和投資者需要共同解決的難題。讓基民「拿得住、賺到錢」或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向努力。
拉長投資周期
基金如果可以長期持有,避免頻繁追漲殺跌頻繁調倉,其風險也會明顯降低。基金買方投顧首先是一個陪伴者。在市場的漲漲跌跌中,且慢基金買方投顧始終站在投資者身邊,時常做一些心理按摩。畢竟投資是逆人性的,很多人不容易堅持下來。
藉助專業機構的力量
個人投資比較容易受市場行情的影響追漲殺跌,缺乏足夠的精力和金錢分散配置,同時也缺乏長期的投資策略以及相應的配套紀律。而資產配置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從市場研判到制定配置方案,再到執行配置方案,如果是非專業團隊或缺少專業經驗,就很難做得好。
且慢基金買方投顧負責選出合適的基金策略,並確定買入和賣出的節奏。投資者在充分理解底層邏輯後,進行實踐,共同創造出投資者的收益。。如果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幫助的話,可以給個大大的贊不。
6. 基金公司是如何賺基民錢的
主要是基金的費率 認購、申購、贖回、託管,都是收費的
別小看它,一態行燃家基金公司為例,管理的基金凈值在100億左右,按照基金資產凈值1.5%的年費率計提管理費,一年就是1.5億,而基金公司的平均員工為80人。換句話說,80個人一年創帶襪造利潤1.5億元,而且是旱澇保收。同時管理幾支基本的話,!!金飯碗啊……
至於投資所得的利潤有50%-90%要分給投資人,剩下的還要支付各種系統帆虛維護、合作單位費用、員工工資等,剩下的就比較少了
7. 買了基金以後是如何掙錢的
1、什麼是基金?
想先問你一下:你知道什麼是炒股嗎?
如果知道的話就好說了,基金(股票型)就是我們把錢交給基金公司去買股票。那為什麼要交給基金公司,而我們不自己去買呢?因為基金公司的專業人員比我們普通投資者的炒股水平高啊(這就是基金公司勸大家買基金時最常用的誘惑詞)。
所以,投資股票型基金就是間接的投資股票,那麼基金也就會或多或少的承擔著股票的風險了。很多投資者,其實並不知道基金就是間接投資股票,因而以為基金是穩賺不賠的,這就大錯特錯了。
正因為,我們把錢交給基金公司去買股票,所以我們總要給人家一點勞務費的嘛,所以就有了申購費和贖回費。
當然,作為基金公司來說,由於有專業的人員(炒股的專業知識豐富),龐大的資金(可以買很多隻股票),這樣在客觀上就比散戶投資者獲利的機會大得多。這也就是,很多人覺得基金還是投資的首選,而不願去碰股票。
另外,基金還有債券型的,買債券型的基金就相當於我們把錢交給基金公司去買債券。可能你又會問了:為什麼不自己去買呢?因為基金公司的錢多,而且他又是一個機構,可以買到很多不向普通投資者開放的企業債券,盈利也要比我們所能買到的國債高得多。
這樣說,不知你是否能明白。
你就這樣理解吧:基金就是很多人把很多錢交給一個基金公司去買股票或是買債券。
2、基金投資費用
貨幣型基金-----無費用
債券型基金----申購費0.8%左右;贖回費0.1%-0.3%(一年以內),贖回費隨持有基金時間延長而減少,一般三年以上免收贖回費。
股票型基金----申購費1.5%左右,贖回費0.5%(一年以內),贖回費隨持有基金時間延長而減少,一般三年以上免收贖回費。
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標准,在銀行櫃台、銀行網銀、基金公司網站上買基金費率都是不同的,其中基金公司網站最優惠。所以,你買的時候得弄清楚。
無論是申購還是贖回,手續費都是按金額計算的。
以股票型基金舉例來計算:
申購(按金額申購,也就是說買10萬元某基金):
假設你申購當日某基金凈值為0.850元
手續費:100000×1.5%=1500元
實際申購資金:100000-1500=98500元
申購份額:98500÷0.850=115882.35份
贖回(按份額贖回,也就是贖回xxxx份某基金):
假設你贖回當日某基金凈值為1.250元
基金金額:115882.35×1.250=144852.94元
手續費:144852.94×0.5%=724.26元
實際贖回金額:144852.94-724.26=144128.68元
這次投資你實際盈利44128.68元,成功!
3、受股市波動影響最大的基金?
受股市波動影響最大的基金就是股票型基金了。
所謂股票型基金,簡單的理解就是基金公司拿著基民的錢去買股票了。既然是買股票了,基金公司選的股票漲了,基金公司賺錢了,基金凈值自然就高了;反之,基金公司選的股票跌了,基金公司賠錢了,基金凈值就低了。
一句話,股票型基金跟著自己所選股票的漲跌而同時漲跌,只是幅度有所不同而已。
4、在哪個基金公司做比較好(手續費等比較優惠,信譽又好)?
基金的手續費並不是因基金公司的不同而不同,而是因基金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說同一個基金公司不同的基金手續費也不同。
所以手續費的優惠程度可不是選擇基金或基金公司的依據。現在網上有各種各樣的基金公司排名,你可以看看,但像華夏、廣發、南方、融通、易方達、博時等在任何排行榜中都是很不錯的公司。
5、現在哪些基金是比較值得投資的?
這個問題太大了,現在值得投資的基金實在是太多了,沒辦法在這里給你詳細解釋。你可以先確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根據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基金種類(股票型、債券型、指數型等等),選擇了基金種類後再去具體挑選某一隻基金。
6、如何挑選基金?
選基金不能光看漲或跌,要根據同期的股市情況結合來看。
股市漲,基金就漲;股市跌,基金就跌,大多數基金都是這樣的。更重要的是股市漲了1%,基金漲的比1%多還是少。這樣就能看出基金的投資能力了。
選基金不要光看凈值,要看業績、風險。看業績、風險也不能光看評級,要看具體的數據,比如說半年回報、一年回報、兩年回報、基準指數、標准差、阿爾法系數等等
7、定投基金時機?現在這個時機適合定投么?
定投基金是最簡單也是最不需要挑選時機的基金投資方式,因為長期的投資時間早已將投資成本平攤了,所以就無所謂買貴或買便宜了。因此,在任何時間開始定投都可以。
8、那些基金適合定投?
可以定投的業績很不錯的基金有不少,但在選擇基金之前最好先明確自己的風險承受力以及定投時間的長短,以免陷入投資誤區。對具有不同風險承受力以及不同投資時間的投資者來說,可選擇的基金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另外,想提醒你的是基金投資不必像股票投資一樣,沒有必要過分關注凈值的變化,長期的積累必能獲得豐厚的收益。
做長期的基金定投,最好選擇指數基金。一來指數基金的收益大,而長時間的定投又可以迴避其風險也大的缺陷;二來指數基金不會暫停申購,這樣又可避免由於某隻股票基金的暫停申購而破壞既定的投資計劃。
選擇好的指數基金,最重要的是選擇好指數。所以你最好先了解指數基金所跟蹤的指數怎樣,跟蹤不同指數的指數基金是沒有可比性的。跟蹤同樣指數的指數基金,跟蹤誤差越小的越好。當然跟蹤同一指數的基金,費用問題也是應該考慮的。
現在看來,我國現有的指數基金中,跟蹤滬深300指數和跟蹤深證100指數的基金盈利最好。
基金定投只是一種理財行為,而非發財行為,所以只有長期的積累(至少5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沒有耐心的人是不會享受到基金定投的成果的。
9、聽說定投基金是一種很傻瓜式的投資理財的方式?
這種說法只是相比較一次性投資的難度而言(並且這句話往往是基金公司和銀行對投資者的誘惑詞)我覺得傻瓜可幹不了這個。即使是定投,沒有選好基金,收益差距是很大的。給你看個例子:07年11月---09年4月間同時定投易基50和融通深證100兩只基金,收益比較(截止到10月14日凈值):融通深證100--收益27.2%;易基50----收益9.53%。這就是差距啊!!
8. 基民是怎樣虧錢的基金的收益不等於我們投資基金的收益
根據數據統計,成立時間超過10年的偏股型基金,它的長期預期收益並不差,但是很多基民卻說沒有賺到錢。那麼,基民是怎麼虧錢的?下面就來聊一聊,請看下文。基民是怎樣虧錢的?
其實,投資基金的預期收益是不錯的,但是大部分人投資基金的預期收益很差,原因在哪呢?先說一個故事,小明在14年7月份花2萬元買了滬深300指數基金,到了15年5月份,小明打開賬戶一看,發現當初買的2萬元基金變成了4萬。
於是小明心想,這只基金這么容易賺錢,我應該多買點,於是它又拿出10萬塊錢,買了同樣一隻基金。而這一次卻出於醫療,小明第二次買的10萬元,不僅一分錢沒賺,還賠了一萬敏雹多。
從滬深300指數走勢來看,如果14年7月份投資滬絕拿山深300指數基金,哪怕在股災之後也是賺錢的,那麼為什麼基金賺錢了而小明卻虧錢了,原因就在於倉位。
很多小夥伴買基金,剛開始只敢少量投點,基金大漲之後反而重倉買,越漲買的越多,也沒有耐心等再次低估再進場,所以往往在高點買的多,在便宜的時候買的少,這種情況自然預期收益不會好。
投資基金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便宜的時時候多買,貴並中的時候少買甚至不買,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預期收益。那麼怎麼判斷基金是便宜還是貴呢?主動型基金是完全依靠基金經理的,這一點不好判斷,所以投資主動型基金就是看好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
至於指數基金就容易判斷些了,指數基金的成分股、持倉比例大部分時間都是固定的,而且股票倉位也普遍維持在95%以上,我們可以計算出每天指數基金的大概估值,用估值來判斷指數基金的貴賤,在低估的時候分散買入,越低買入越多,高估的時候少買甚至賣出,這樣獲取的預期收益,可能比基金本身的預期收益還高。
好了,關於基民是怎樣虧錢的就分析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9. 有很多基金的收益情況很樂觀,可是基民卻不掙錢的情況,是怎麼造成的呢
基金經理在買賣股票或債券時,需要較長時間布局資金,通過多品種,分散資金,分散時間,對沖風險等手法,盡可能規避投資風險。基民投資基金是間接參與股市或債券市場的投資行為,藉助基金經理的操作,在相對較長的時間段內布局資金,迴避投資風險。
備註:布局,是有計劃有策略地做事。布局資金,就是錢要一點點用。那種幾次就把本金都折騰進來的不叫布局,是賭命。你品,你細品!
綜上所述,基金賺錢靠的是有足夠時間和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再加上市場因素以及自己對資金的使用計劃。時間夠長,買賣方式得當,基金賺錢的概率非常高。基民要賺錢,就需要懂得市場的基本規律,增加自己的認知能力,培養足夠的耐心,使用特定的買賣方式在市場中賺屬於自己的錢。總之,提高管理資金的能力,是防止虧損的有力武器。
10. 基金投顧如何從基金賺錢到基民賺錢
在過去幾年波瀾壯闊的結構性行情中,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突出,但從「基金賺錢」到「基民賺錢」的傳導仍困難重重。
我身邊就有幾個喜歡投資基金的朋友,可惜他們總是賠錢。因為他們喜歡購買某個賽道或者是明星基金經理的基金,他們感覺這樣能賺得更多。很遺憾的是,本來漲勢很好的基金,在他買入之後,基金就開始下跌。在實在忍受不了虧損的時候選擇賣出,剛賣出不久,基金又開始止跌反彈。
這種情況像極了炒股,這也是基金虧錢的最常見操作方式。
那麼問題來了,基民的收益率為什麼會跟基金存在背離現象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基金買入的時機不對。只要是股票型基金,存在波動性是很正常的,有時候振幅會很大,這就需要一定的擇時能力。
可是擇時往往是最難的,就算是「股神」巴菲特,他也不可能每次都買在最低點。更何況大多數投資者並不是專業的,只能在業余時間拿出閑錢進行投資。如何才能盡量避免擇時錯誤帶來的損失呢?
第二、迷信賽道和明星基金經理,無法做到分散風險。現在很多基金是專注於某個板塊的,比如:醫葯、軍工、光伏、新能源等。這些基金有個特點,上漲的時候非常犀利,下跌的時候也同樣毫不留情,這種投資是做不到分散風險的。另外也會有人會按照明星基金經理選擇,出現了基民扎堆的情況。
可是自己又不想錯過明星基金經理可能帶來的收益該怎麼辦呢?
可以選擇一些投顧平台。即以投資顧問的模式來幫助投資者買基金,解決「怎麼買、怎麼賣、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的問題。
盈米基金在行業內最早提出了重要的「四筆錢」框架和「三分投七分顧」的投資理念。
「四筆錢」的框架誕生於2018年。在以往的基金銷售中一直以「風險承受能力」問卷的方式來了解客戶。盈米基金分析後認為這種方式過於籠統,忽視了千人、千面的復雜性。比如說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投資收益和投資目標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年輕的時候可能追求比較高的收益,而年紀大的時候可能就需要追求比較穩健的收益;另外,不同的收入情況承擔的風險也不一樣;甚至相同的一筆錢,如果是短期內用來買房,或者長期之後給孩子念書,不同的時間和用途,對投資風險的承擔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也都是不同的。
在經過了深入分析和思考以後,盈米基金改變了視角,將對『人』進行劃分變成對『錢』進行劃分,來幫助不同的用戶需求完成他們的資金規劃。從投資期限的時間維度,將錢分為『短、中、長三筆錢』,再結合客戶的家庭情況、不同的年齡階段等信息規劃出『第四筆保障的錢』,從而形成伴隨了每個人一生的『四筆錢』框架。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盈米基金投顧服務資產規模在行業內率先突破200億元,投顧簽約客戶數超23萬人。盈米基金旗下針對個人理財的基金投顧服務平台「且慢」,其「四筆錢」策略中所有非長錢的投顧策略客戶盈利佔比為98.14%;對於建議客戶至少持有三年以上的長錢投顧策略,且慢持有一年以上的客戶盈利佔比為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