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銀保監會有哪些基金

銀保監會有哪些基金

發布時間: 2023-05-05 01:57:49

A. 銀保監會對天安、華夏等6家保險公司實施接管

大家好,我是保貝。

剛剛准備下班的時候,看到華夏、天安被銀保監會接管的消息,瞬間震驚。

明天系要完了?!

回想到去年安邦被接管分立、06年新華被接管、11年中華被接管,所以我是很清楚,無論保險公司高層如何變化,對於買過這幾家保險公司產品的消費來說,保單利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就怕呀,有些人蓄意曲解,惡意造謠。

還是先來看看官方公告怎麼說

所以,保險公司想倒閉沒那麼容易,保險行業關繫到國計民生,國家在這方面監管十分嚴格。

就沖著保險牌照這么難拿,哪個保險公司要倒了,根本不用擔心無人接管,反而會有無數大佬等著當接盤俠。

就像這次准備接管的國壽、太平洋和新華。

每次的接管都是高層游戲,對於普通保險客戶來說沒什麼影響,都散了吧。

代理人說買保險要買大公司

保險行業根本就沒有」小「公司!

普通人評判保險公司大小的方法,無外乎「我有沒有聽說過」,非常簡單粗暴。

聽過的就是大公司,沒聽過的就是小公司,很多實力雄厚,風格低調的保險公司,就因此不幸躺槍。

即便是完全沒聽說過的公司,背後也通常站著幾個世界500強的股東。

還有銀保監會和保險保障基金兜著。

今天規模小的公司,以後未必不會做大做強,單靠保險公司名聲大小來買保險,實在太不理智。

真正能夠長久依靠的,是國家完善的監管制度、法律體系,以及手上白紙黑字的保險合同。

保險陪不陪,公司說了不算,代理人說了不算。

合同說了算,法律說了算。

再遇到朋友圈說買保險要買大公司的,拉黑了吧,妖言惑眾!

再說兩句

投保前切記要做好健康告知,這才是直接關乎理賠與否的問題。

保險被詬病已久的」這也不賠、那也不賠「,多數就是因為買的時候沒做好健康告知。

還有啊,健康告知不能只口頭告訴代理人,自己要全程參與投保過程。

如果遇到個不守信用的,全給你填否,吃虧的還是自己。

要對自己的財產負責,擦亮眼睛選好靠譜的專業人。

B. 公募基金受銀保監會監管嗎

公募基金受銀保監會監管。
中國證監會是我國基金市場的監管主體,依法對基金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作為自律性組織,對基金業實施行業自律管理。
證券交易所負責組織和監督基金的上市交易,並對上市交易基金的信息披露進行監督管理。
基金管理公司是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設立的對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額的申購和贖回、基金財產的投資、收益分配等基金運作活動進行管理的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的依法募集由基金管理人承擔。
基金管理人一般由依法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擔任。擔任基金管理人應當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基金管理公司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違反《證券法》《基金法》行為的發生。
拓展資料:
公募基金投資運作主要涉及基金份額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及其他服務機構。
基金份額持有人,即基金投資者,是基金的出資人、基金資產的所有者和基金投資回報的受益人。
基金管理人在基金運作中具有核心作用,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按照基金合同的約定,負責基金資產的投資運作,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為基金投資者爭取最耐激大的投資收益。在我國,基金管理人一般由依法設立的拆散基金管理公司擔任,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旅畝氏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等機構也可擔任基金管理人。
基金託管人,根據法律規定,基金資產必須由獨立於管理人的託管人保管。託管人的職責主要體現在基金資產保管、基金資金清算、會計復核以及對基金投資運作的監督等方面。在我國,託管人只能由依法設立並取得基金託管資格的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擔任。
其他服務機構,主要包括基金銷售機構、銷售支付機構、份額登記機構、估值核算機構、投資顧問機構、評價機構、信息技術系統服務機構以及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

C. 受銀保監會監管的機構

10月18日,銀保監會公布監管責任單位名單,包括460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232家保險機構法人、2621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法人、115家外國及港澳台銀行分行、7家外國再保險公司分公司。
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監管責任單位名單》顯示,監管責任單位歸屬於銀保監會的機構有52家,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兩家政策性銀行、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及旗下理財子公司、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及旗下理財子公司、5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AMC)、匯豐銀行(中國)等3家外資法人銀行、5家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兩家合資理財子公司、中信百信銀行、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公司、中國信託登記公司以及建信養老金管理公司。其他差罩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的監管單位為銀保監會派出機構。
拓展資料
1、《保險機構法人監管責任單位名單》顯示,監管責任單位歸屬於銀保監會的機構有113家,包括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13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23家財產險公司、7家再保險公司、23家壽險公司、9家養老險公司、7家健康險公司、30家保險資管公司。其他保險機構法人監管責任單位為銀保監會派出機構。
2、此外,《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法人監管責任單位名單》《外國及港澳台銀行分行監管責任單位名單》《外國再保險公司分公司監管責任單位名單》顯示,2621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法人、115家外國及港澳台銀行分行的監管責任單位均為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外國再保險公司分公司監管責任單位名單》顯示,7家外國再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監管責任單位均為銀保監會。
3、據了解,為明確派出機構的監管職責依據,充分發揮派出機構監管作用,提高銀行業保險業監管的整體效能,銀保監會制定了《中國族鋒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1年10月1日起實施。上述系列名單的發布便是為了做好《規定》的貫徹落實工作。
4、根據虛穗鬧《規定》,銀保監會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全國銀行業和保險業。銀保監會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明確銀保監會直接監管的機構,並在官方網站公布各銀行保險機構法人的監管責任單位。銀保監局、銀保監分局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及銀保監會的規定,負責轄內銀行保險機構的直接監管,具體名單由銀保監局、銀保監分局公布。
5、《中國銀行保險報》了解到,此前多個地方銀保監局已經發布了相應銀保監局、銀保監分局直接監管的金融機構名單。 「由地方銀保監局、銀保監分局對屬地金融機構直接監管,可以把現場及非現場檢查等進行更好結合,這體現了銀保監會監管思路的改革,不僅減輕了銀保監會的監管壓力,也提高了地方監管局的監管效率。」一位業內人士對《中國銀行保險報》表示。
6、此外,《規定》明確,上級監管機構發現下級監管機構負責監管的銀行保險機構出現風險狀況急劇惡化、存在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等情形時,應當督促下級監管機構加強監管,情節嚴重的,可以上收監管許可權。同時,上級監管機構可以依法委託下級監管機構實施監管行為,並負責監督委託實施的行為,對委託實施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D. 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機構名單出爐!23家銀行、11家理財公司入圍 萬億藍海搶奪戰開啟

《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經過徵求意見後最終稿於今日出爐。《暫行辦法》明確了銀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范圍,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個人養老金產品提出具體要求,規定了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的類型等。
此外,銀保監會還公布了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6家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和11家理財公司入圍。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正式稿的發布將進一步加快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的落地。對於金融機構而言,個人養老金業務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需要起好步,不斷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做好產品設計、風險管理、銷售宣傳管理、信息披露和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加快內部系統建設等。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今日發布的《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截至2022年11月18日)》顯示,有16家銀行入選,包括6家大行、8家股份行和2家城商行。
23家伏碼銀行、11家理財公司拿到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通行證」
在此前發布《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時,銀保監會曾表示將綜合考慮商業銀行、理財公司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等因素,確定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那麼,開辦機構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銀保監會今日披露的文件指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一級資本凈額超過1000億元、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規定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和具有較強跨區域服務能力的城市商業銀行,可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另外,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已納入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理財公司,可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
哪些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符合上述條件?「主要包括6家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和11家理財公司。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枝雀示,個人養老金制度處於初始階段,覆蓋面大、業務要求高、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對參與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業務經營、客戶服務、風險管理、社會責任等均有較高要求。
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入圍的商業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
另外,理財公司包括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猛廳早、交銀理財、中郵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
銀保監會指出,商業銀行、理財公司應當履行主體責任,盡快完成業務籌備工作,確保制度建設、人員配備、系統對接等滿足個人養老金業務需求。另外,商業銀行、理財公司應當在正式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後10日內向其直接監管責任單位報告制度建設、人員配備、系統對接、產品管理等情況。此外,商業銀行、理財公司在國家有關部門選定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試行城市開展業務,後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步推開。
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上限為12000元 賬戶參照II類戶管理
《暫行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參加人只能選擇一家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確定一個資金賬戶,商業銀行只能為同一參加人開立一個資金賬戶。
另外,為滿足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特殊需要,《暫行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為特殊專用賬戶,參照個人人民幣結算賬戶項下II類戶管理,並就與II類戶區別事項進行了例外規定。達到國家規定的領取條件前,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封閉運行。
《暫行辦法》指出,商業銀行提供的資金賬戶服務包括,可以為參加人通過其他銀行賬戶、非銀行支付機構、現金等途徑繳費提供劃轉服務(不受II類戶非綁定賬戶資金轉入限制),為參加人、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等提供與個人養老金產品交易相關的資金劃轉服務(不受II類戶劃轉金額限制)。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指出,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暫行辦法》按照《意見》要求,不允許超額繳費。對於有進一步養老產品投資需求的個人,可通過其他賬戶自行購商業養老金融產品。
參加人可以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購買哪些個人養老金產品?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參加人可以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購買個人養老儲蓄、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等個人養老金產品。其中,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所發行的儲蓄存款(包括特定養老儲蓄,不包括其他特定目的儲蓄)均可納入購買范圍。
「此次《暫行辦法》的正式發布將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推動業務進入發展快車道。」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個人養老金覆蓋面廣泛,可以為銀行帶來長期、穩定、規模大的資金來源,同時,從個人養老金資產配置規定看,為一些符合規定的養老理財、商業保險、基金等帶來規模龐大的「活水」。
「銀行自開戶起就將全流程地參與進個人養老金業務中,扮演入口角色,未來商業銀行將在個人養老金產品的供給、代銷、投資咨詢等多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平安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此前也表示,同時,考慮到養老金在稅收方面享受的優惠,有望對業務規模增長起到助推。另外,業務資格方面,銀保監會實行名單制管理,考慮到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特殊性,預計首批准入銀行以大中型銀行為主,各家銀行對於資金賬戶勢必展開激烈的爭奪。
根據東吳證券對個人養老金繳費參與空間的測算,預計當年度新增個人養老金繳費2025年為2767億元,2030年為4970億元;對應至2025年累計個人養老金繳費規模為4883億元,至2030年為22837億元,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
「但個人養老金的特殊屬性,要求這些理財、保險、基金產品要與個人養老規劃、風險偏好相適配,收益偏穩健,這就要求金融機構要加大產品創新力度。」 周茂華補充道。

E. 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業務正式開啟

個人養老第三支柱配套規則密集發布
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業務辯譽正式開啟
在基本養老保險、企業或職業年金,構成我國養老保險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後,個人養老金自願投資金融產品形成的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制度,如今已從制度建構逐步邁向落地實施。
今年4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個人養老金可以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形成個人養老金發展的頂層設計。
根據《意見》,證監會於6月24日向社會公布《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經過反復研究充分調研,證監會於11月4日發布《暫行規定》,並明確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堅持穩健安全原則
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應先搞清哪些人可參加此項投資。
11月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實施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的參加人應當是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教授強力分析稱凱灶局,參加個人養老金投資的人,是我國擁有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也就是享受養老保險第一、二支柱保障的人,截至2021年底,參加人數已超過10.3億人。而且,參加個人養老金投資,採取自願的原則。對於參加個人養老金投資的人享受購買環節和贖回環節各種稅收優惠,投資的產品封閉運行。
《暫行規定》共7章35條。包括總則、基本要求、產品管理、銷售管理、基金行業平台、監督管理和附則。
《暫行規定》要求,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基金銷售機構等開展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的,應當堅持投資人利益優先原則,落實資產安全性、運作穩健性、投資長期性、服務便利性等基本要求。
具體而言,要求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對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產品業績、人員績效的考核周期不得短於5年。
基金評價機構應當堅持長期評價原則,業績評價期限不得短於5年,不得使用單一指標進行排名或者評價,不得進行短期收益和規模排名。
《暫行規定》對參與機構主體提出高標准嚴要求。要求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基金銷售機構等須配備專業團隊、針對性健全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機制,確保資金閉環運行、資產安全獨立,落實長期考核、長期評價要求。壓實各機構在各業務環節的職責。
養老目標基金先行
依據《暫行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投資的基金產品類型包括:最近4個季度末規模不低於5000萬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規模不低於2億元的養老目標基金;投資風格穩定、投資策略清晰、運作合規穩健且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基金中基金和證監會規定的其他基金。
證監盯讓會有關負責人稱,證監會穩慎確定參與機構及產品。基金產品方面,在個人養老金制度試行階段,優先納入符合條件的養老目標基金。後續及時總結經驗,適時逐步納入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需求的其他基金。
劉曉宇說,養老目標基金概念源起2018年2月證監會發布的《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指引》明確指出,養老目標基金是指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採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
,《指引》鼓勵具備一定條件的公募基金公司申請募集養老目標基金,條件包括:公司成立滿2年;公司治理健全、穩定;公司具有較強的資產管理能力,旗下基金風格清晰、業績穩定,最近三年平均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在200億元以上或者管理的基金中基金業績波動性較低、規模較大;公司具有較強投資、研究能力,以及運作合規穩健等。
《暫行規定》發布後,養老目標基金的准入門檻由徵求意見稿階段的「最近4個季度末規模不低於5000萬元」,調整為「最近4個季度末規模不低於5000萬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規模不低於2億元」的養老目標基金。
據劉曉宇介紹,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滿足「最近四個季度末規模不低於5000萬元」的養老目標基金產品共有116隻,滿足「上一季度末規模不低於2億元」的則有97隻,去掉重復產品後,共計有142隻養老目標基金符合規模門檻,合計規模為927億元。
上述規模「達標」養老目標基金,共分布在46家基金公司中,有9家公司有5隻及以上數量的產品。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華夏基金,有9隻;匯添富基金和南方基金則分別有8隻,嘉實基金和易方達基金分別有7隻。在證監會發布《暫行規定》的同一天,即11月4日,還有15隻養老目標FOF(基金中的基金)集中獲批。
《暫行規定》同時明確,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行行業平台管理,加強與相關部委的監管協調。
持續監管理財產品
根據《意見》規定,個人養老金還可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等。11月4日,銀保監會還發布了《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也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決策部署所採取的重要舉措。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根據規定,綜合考慮商業銀行、理財公司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等因素,確定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健康發展。
《徵求意見稿》共6章62條,主要內容包括:總則、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信息報送、監督管理及附則。
《徵求意見稿》明確,對商業銀行、理財公司、理財產品實施名單制管理和持續監管。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辦法》對個人養老金參加流程、資金賬戶管理、機構與產品管理、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明確參加人參加個人養老金,應當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台等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在信息平台上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之後在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開立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這些規定都意味著,從《意見》出台後,證監會可率先開啟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的發展之旅。

F. 支持大額快速贖回的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

   1、貨幣基金:自今年5月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進一步規范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後,目前閉塵貨幣基金當日可以實現快速贖回的額度僅剩下1萬元,超過1萬元的需要隔日才可以到賬,如果是遇到法定節假日還需要進一步的順延。加之今年以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持續下滑,故而這個是三個產品中最差的選擇。

     2、T+0活期理財產品:這個產品對於贖回沒有限額,且收益率基本在4%以上,算得上是一款收益性及流動性兼備的不錯產品,但是這個是三胡握個產品之中風險最高的一個,因此也不是最佳的選擇。

     3、創新型智能存款:這個產品應該是三個之中最好的選擇,兼具安全性(屬於存款性質,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收益性(以民營銀行為例,收益基本都在4%以上)及流動性(隨時均褲態慶可以贖回,部分利率未損失,部分損失的也極小)。當然並非說這個產品沒有缺點,最少有兩點:一是目前發行的機構並不多;二是國有銀行推出的智能型存款利率過低(比如工行的節節高,利率只有基準上浮30%)。

    目前風險低,可以快速贖回的理財產品有三個,分別為:貨幣基金、活期理財產品及創新型智能存款。三者之中,最優的無疑是創新型智能存款。

G. 中國銀行在售的信託產品有哪些

中行由各營業網點櫃台(含智能櫃台)、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渠道代理銷售的信託資產管理機構及其子公司的資產管理計劃、信託計劃、養老保障產品等。您可登錄中行手機銀行點擊「代銷理財」進行查看。
如需進一步了解,請您詳詢中行當地網點。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H. 銀行基金有哪些


銀行基金有:華夏優勢增長基金、華夏債券C、華夏希望、華夏策略精選靈活、華夏大盤、華夏復興基金、華夏滬深300、華夏回報貳號、華夏紅利南方高增、南方穩健成長貳號、南方績優、南方積極配置、南方穩健成長、農銀匯理行業成長混合A、華夏藍籌、農銀平衡雙利混合等。
銀行基金公司如下
1、工商銀行:工銀瑞信基金公司。
2、建設銀行:建信基金公司。
3、招商銀行:招商基金公司。
4、光大銀行:光大保德基金公司。
5、興業銀行:興業基金公司。
6、中信銀行:中信基金公司。
銀行基金分類如下
一、根據投資對象分類
1、股票型。股票型銀行基金指的是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基金。
2、貨幣市場基金。貨幣市場銀行基金指的是基金資產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
3、債券型基金。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就是通常所說的債券型銀行基金。
二、根據購買方式分類
1、一次性銀行基金。一次性銀行基金就是一次性買入一定份額的基金,每種基金的購買門檻有所不同。
2、定期定投銀行基金。定期定投銀行基金是在固定的日期購買固定的基金份額。


I. 保監會直管的七家保險集團是哪些

保監會直管的七家保險集團
1.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 ,"平安保險","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平安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經營范圍
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開展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准開展國內、國際保險業務;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2.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財險")成立於2006年12月30日,系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旗下核心成員,注冊資本為188億元,經營范圍
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3.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太平洋保拆臘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成立於1991年5月13日,總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
經營范圍
控股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保險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再保險業務;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保險企業的資盯鋒金運用業務;經批准參加國際保險活動。

4.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邦保險(全稱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保險公司,於2004年成立,總部位於北京。 該公司是中國分支機構最全的保險集團之一,曾入選《財富》世界500強企業。
經營范圍
財產險,壽險,健康險,資產管理、保險銷售、保險經紀

5.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ICC,簡稱:中國人保)是綜合性保險金融公司,成立於1949年10月20日,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
經營范圍涵蓋財產保險、人壽保險、健康保險、資產管理、保險經紀、信託、基金等領域,形成了保險金融產業集群,在海內外具有深遠影響力。

6.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眾人壽)是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一家綜合性人壽保險公司。企業性質為全國性、股份制壽險公司。作為綜合性人壽保險公司,公司可經營一切人身險險種(含各種法定保險)。合眾人壽率行業之先提出了「合眾保險,理賠不難」的服務舉措,為其在行業內外贏得了廣泛贊譽。
經營范圍
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凱御晌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7.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08月29日成立,總部位於北京。
經營范圍
投資設立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投資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業務;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tv版本下載 發布:2025-02-07 20:00:58 瀏覽:801
如何捕捉到漲停的股票 發布:2025-02-07 19:58:53 瀏覽:111
貨幣貶值現金如何保值 發布:2025-02-07 19:29:05 瀏覽:326
為什麼要理財通俗易懂 發布:2025-02-07 19:26:59 瀏覽:392
賣了就漲停的股票段子 發布:2025-02-07 19:26:49 瀏覽:993
香港股票交易印花稅外國企業優惠 發布:2025-02-07 19:22:23 瀏覽:198
紙漿期貨手續費各是多少 發布:2025-02-07 19:15:43 瀏覽:50
通達信看股票歷史資金流入 發布:2025-02-07 19:07:16 瀏覽:621
期貨玉米交易需要多少本錢 發布:2025-02-07 18:42:06 瀏覽:363
日成交額低於1000萬多少日股票退市 發布:2025-02-07 18:27:59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