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指數增強型基金在哪裡買
Ⅰ 指數基金定投在哪裡買
在基金交易平台找到指數基金設置定投即可,基金交易平台:天天基金、支付寶、微信、愛基金、京東金融等,目前有場外的指數基金和場內的指數基金,場外的指數基金可以設置定投,場內的指數基金不能設置定投。
指數基金是指基金以特定的指數為跟蹤對象,買入指數中全部或者部分股票建立投資組合,目的在於取得和指數相同的收益。
拓展資料: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選擇標准
市場的指數基金越來越多,選擇指數基金的難度越來越大,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時最需要重視的有兩點:一方面選擇跟蹤成長性較好的指數的基金,找到這樣的指數的難度不亞於選股票;另一方面是選擇投資跟蹤誤差較小的指數基金,跟蹤誤差越小的基金,表明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越強,投資者更能實現獲得指數收益率的目標。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4月底,境內基金市場上有標准指數基金133隻,增強型指數基金24隻,可謂盛況空前。面對眾多的指數基金,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1、關注基金公司實力--基金為先
在選擇任何基金時,基金公司實力都應該是投資者關注的首要因素,指數基金也不例外。雖然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式投資,運作較為簡單,但跟蹤標的指數同樣是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精密的計算和嚴謹的操作流程。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夠更加緊密地進行跟蹤標的指數。
2、關注基金費用--成本制勝
相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指數基金的優勢之一就是費用低廉,但不同指數基金費用"低廉"的程度卻有所不同,盡量減少投資成本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應注意的是,較低的費用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基金的良好收益,切勿片面追求較低費用而盲目選擇指數基金。
3、關注標的指數--重中之重
指數基金的核心在於其跟蹤的指數,因此挑選指數基金時,了解其所對應的市場尤為重要。此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投資不同的指數基金,來達到資產配置的目的。
當前境內市場的指數種類繁多,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同指數覆蓋的市場范圍不同,其風險收益特徵也不同,如上證180和深證100指數,分別反映滬深兩市的情況;中證100和中小板指數,則分別反映滬深兩市大盤藍籌企業與中小企業的情況;甚至隨著跨境ETF的推出,同時選擇滬深300指數基金與投資海外市場指數的基金,也是很好的資產配置方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投資、分散風險的作用。
Ⅱ 指數基金怎麼購買如何選擇指數基金
購買指數基金的五種渠道
指數基金是眾多基金品種中常見的一種。所以,可以買到基金的機構就能購買指數基金。通常而言,一共有兩種途徑可以購買指數基金:銀行櫃台、網銀、券商、基金公司官網、第三方機構。
1、銀行營業業所櫃台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五大行,以及北京銀行、渤海銀行 、東莞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漢口銀行、杭州銀行、華夏銀行、徽商銀行、江蘇銀行、臨商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青島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海銀行、溫州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浙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中信銀行都代銷基金,但各家銀行代銷的基金品種不盡相同。多數基金同時在幾家銀行代銷。在銀行買基金,應持身份證和銀行卡在櫃台先辦理開戶手續,然後就可立即買基金。開戶與購買可同時相繼完成。第二次申購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其它基金,就無需再開戶。如果要申購另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則需要再開戶,手續如上。購買者需要填寫(認)申購申請單,櫃台營業人員辦理完成後,會交給購買者一份開戶單和(認)申購單據。投資新手往往對上述單據特別重視,小心謹慎妥善保管,惟恐丟失了沒有憑證。實際上,妥善保管有好處,至少可以作為基金投資資料,不過單據丟失完全不會影響你的基金投資,銀行的電腦記錄了你的交易。在贖回時根本不必出示單據,只需憑銀行卡就可辦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辦理了(認)申購就表示交易成功,銀行卡上會被扣款。但是也有萬一(認)申購不成功的可能。如果銀行卡上沒有扣款,肯定不成功;如果扣款了而(認)申購不成功,錢會退回到卡上。為了確認是否成功。可在買進的次日到銀行要求打一張「確認單」。對於有基金投資經驗者來說,這一步驟完全可以省卻。需要贖回基金時,可以持銀行卡到銀行櫃台填寫「贖回單」就可完成。申購或贖回的價格按當日股市收盤後,基金公司在晚上公布的凈值計算。
銀行買賣基金的交易時間為每個股市交易日的9:30-15:00,這個時段以外和股市非交易日(公休日與節假日)不能買賣。
2、網銀上買賣
利用開通網上銀行的銀行卡登錄銀行網站,可以買進該銀行代銷的所有基金。具體操作步驟以交行為例,登錄後點擊「基金超市」,再點擊「買基金」,選擇基金公司和所要買進的基金,填上買進的金額,然後填上交易密碼,點擊「提交」即完成。贖回時可以點擊「我的基金」,在需要贖回的基金右側點擊「贖回」 ,填上贖回的份額並確認就可。其它銀行的網銀基金交易,操作也很簡便,不再一一介紹。
網銀上申購與贖回基金,任何一天24小時內的任何時間都可以操作。但是在交易日0:00-15:00辦理完成的交易按當天的凈值作為計算價格,在15:00-24:00和股市非交易日辦理完成的交易按下一個交易日的凈值作為計算價格,例如在周五15:00後辦理完成的申購或贖回按下周一的凈值作為計算價格。在五一、國慶和春節等長價期間辦理的申購或贖回,按節後股市第一個交易日的凈值作為計算價格。
採用「金額(認)申購、份額贖回」原則,即以(認)申購金額填報數量申請,以贖回份額填報數量申請。申購、贖回的成交價格按當日基金份額凈值確定。最低申購金額及贖回份額由基金管理人確定並公告。費用按基金《召募說明書》的規定費率收取。
3、在基金公司網站上交易
除了建信和中歐基金公司外,都開通了網站上「直銷」。投資者可憑身份證和開通網銀的銀行卡,打開基金公司網站,依次點擊「網上交易」、「開戶」,按提示填寫表格,就可完成開戶手續。操作非常簡便,一般新手可以在10分鍾內完成。在交易時只要打開基金公司網站,點擊「網上交易」,填寫你的身份證號碼和交易密碼登錄後就可進行(認)申購或贖回。在基金公司網站上交易的時間和計算凈值,與在網銀上交易完全相同。
4、在證券公司開戶交易
一般情況下,開放式基金的(ETF基金除外)申購與贖回是在場外進行的,即通過基金管理人及其代銷機構辦理開放式基金的認購、申購與贖回業務。2005年7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了《深圳證券交易所開放式基金申購贖回業務實施細則》;同年7月1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放式基金認購、申購、贖回業務辦理規則(試行)》。由此,我國開放式基金場內的認購、申購與贖回開始施行。
投資者選擇場內交易, 需要持身份證到上交所或深交辦所認可的證券公司開戶。各家證券公司的開戶流程大同小異,要填一些表格,有的還需要留下影像資料。如果只是為了投資基金,可以開基金賬戶;如果既要投資基金又要炒股,則需要開股票賬戶,兩者所需的開戶費不同,股票賬戶要比基金賬戶高,有的證券公司開基金賬戶還可免費。
開戶後,可以在交易時間內進行基金份額的(認)申購、贖回。交易法則與在銀行櫃台(認)申購、贖回相同。但是由於證券公司間存在競爭,多數公司在費率上會稍有優惠。對封閉式基金、ETF基金和LOF基金的競價交易,收取不大於0.3%的傭金。
5、第三方基金交易平台
在第三方基金交易平台購買的優點如下:(1)、申購贖回費率享有4折優惠。第三方基金交易平台進行基金交易的手續費是最低的。(2)、基金品種繁多,投資者可以在眾多的基金產品中選擇。
五大購買渠道優劣勢對比
對於初涉基金投資的新手,在銀行櫃台交易最為簡單方便。但是有兩大缺點:(1)手續費沒有任何優惠。(2)當天的交易必須在15:00前完成,計及排隊填表的時間,最晚應該在14:30前到銀行,而在14:30-15:00,股市尾盤可能出現急劇變化,與14:30前的行情出入較大,致使與在去銀行前的理想申購或贖回的指數點位不符。需要注意的是,銀行有推銷基金的任務指標,往往會主動介紹買某隻基金,不應盲從,應該買自己精心挑選的優秀基金。
網銀上買賣比銀行櫃台在手續費上有優惠,省卻了走到銀行排隊的勞累,省時、省力,可以在電腦上盯著股市指數的漲跌,在接近14:50左右時再成交,避免因尾盤劇烈波動造成的「高買低賣」。需要注意的是,在股市大漲或暴跌之日,交易者陡然增多,可能導致網銀擁堵而不能登錄,解決的辦法是在14:30前就登錄網銀,填寫完成申購或贖回的表格,點擊「最小化」保存,到14:50左右看股市指數沒有大的變化再點擊「確認」而完成交易。
在基金公司網站直銷交易,申購費率最低,最低可打4折,具有與網銀上買賣同樣的省時、省力的等優點,但是擁堵現象可能更嚴重,解決的辦法同網銀上交易。缺點是客戶需要購買多家基金公司產品的時候,需要在各家基金公司逐一辦理開戶手續,投資管理比較復雜。
在網銀、基金公司網站和第三方基金交易平台上交易,都要求熟悉電腦操作,電腦要安裝可靠的殺毒軟體,不應在網巴等公共電腦上操作,不能泄露銀行卡密碼和交易密碼。初涉基金的新手往往對在網銀、基金公司網站和第三方交易平台上交易沒有任何文字憑據的安全性有所擔心,實際上可以明確地稅,只要遵循上述原則,資金安全是有保證的,即便萬一有不法之徒盜碼贖回了你的基金,資金會回到你的銀行卡上。
在證券公司開戶交易的優點是,證券公司一般都代銷大多數基金公司產品,可選擇面較廣泛;證券公司客戶經理具備專業投資能力,能夠提供良好分析建議;通過證券公司網上交易、電話委託可以實辦理基金的各種交易手續;資金存取通過銀證轉賬進行,可以將證券、基金等多種產品結合在一個賬戶管理;缺點是證券公司網點較銀行網點少,不一定在居住或工作地附近就有證券公司網點。
相比較,對於有較強專業能力,能上網辦理業務的投資者來說,選擇基金公司直銷是比較好的選擇。對於年紀較大的中老年基金投資者來說,可以利用銀行網點眾多的便利性,在銀行網點完成基金的(認)申購與贖回。
Ⅲ 指數基金怎麼買,在哪買
可以在支付寶或微信理財通直接搜索自己想買的寬基指數基金或板塊指數基金,進行買入,要保證賬戶內資金充足
Ⅳ 指數型基金的購買渠道有哪些
指數型基金的購買渠道有哪些?對於投資者來說,購買指數基金可以有兩個渠道:
一是通過自己的開戶銀行或者基金公司網站購買;我們以在匯添富基金公司官網購買匯添富上證綜合指數基金為例,說明指數型基金的購買方法。
1、登錄匯添富基金官網(www.99fund.com),點擊導航欄的理財產品,查找到指數型基金列表。
2、點擊「匯添富上證綜合指數」,進入購買界面。
3、選擇「基金購買」,按照提示完成相關操作即可。(購買前請確定已經注冊開通匯添富網站會員,並保證賬戶足額資金)
二是通過股票賬戶在二級市場購買,後者僅限於購買在交易所上市的指數基金,如LOF和ETF。
LOF和ETF如果通過股票賬戶在二級市場買賣,你只要輸入基金代碼,就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方便地購買LOF和ETF了,LOF和ETF的優勢除了方便購買以外,更重要的優勢在於交易成本低,由於基金買賣不需要印花稅,僅需要交易傭金,單向交易成本最高不超過0.25%,而在銀行申購基金的成本通常在1%-1.5%,成本差別是非常明顯的。
介紹:
Ⅳ 指數型基金怎麼買
指數基金很多,選擇方法可以根據幾個指標來定:
1.基金費率
雖然指數基金的費率相對主動型基金而言,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不同的指數基金之前還是有差異的。秉承「省到就是賺到」的原則,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肯定是首選費率低的指數基金。
2.跟蹤誤差
指數基金是完全按照指數的成分股和權重進行投資的。所以挑選指數基金的重要標准就是看跟蹤誤差。雖然一般情況下,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都很小,但是不排除有些個別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會很大。所以盡量選擇跟蹤誤差不會太大的。
3.基金規模
普通型的指數基金:一般來講,普通型的指數基金的規模是越大越好。因為規模越大,當遇到大額申購或贖回時,對跟蹤誤差的影響越小。同時,對於在場內交易的指數基金而言,規模越大,流動性也越好。
增強型的指數基金:對於增強型的指數基金而言,由於有基金管理人主動管理的成分,所以規模適中就好。因為如果增強型指數基金的規模太大,那麼會加大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進而影響到基金的業績。
最後提醒一點,不管是普通型的指數基金還是增強型的指數基金,其規模都不能太小。因為規模太小,是有清盤風險的。一般而言,規模在2億以下的,都要謹慎投資。
Ⅵ 怎麼買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可以在各大正規理財軟體上買,在支付寶上也能買,流程如下:
1、打開支付寶APP,點擊底部「財富」選項;
2、進入後點擊「基金」;
3、點擊「指數紅綠燈」;
4、進入後,選擇要買入的指數,點擊「去買入」即可。
Ⅶ 指數型基金怎麼買
可以通過支付寶基金或者微信的理財通買。
例如支付寶,打開支付寶,點擊「財富-基金」,點擊搜索,輸入想要買入的指數型基金,若是不知道買哪一隻,可以輸入「指數」,即出現所有的指數基金,一一對比即可。買之前注意看基金的過往業績,最主要的是看基金經理人的業績,買基金基本上就是看基金經理人的能力。
Ⅷ 指數基金在哪買
指數基金根據產品特性,分為場內和場外兩種購買途徑。所謂場內,就是指通過證券賬戶來購買,它跟股票一樣交易,但是日內會有波動,你買入的基金價格會實時變化,賬戶里的錢也一直在變。
費用方面,綜合來說場內交易費用更低,一些券商可以做到萬3甚至更低,而場外的申購和贖回費要略貴一些,後面有具體計算。場內實時結算,賣出即時到賬,這是場內基金的優勢。
劣勢是首先場內基金的可選范圍比較小,遠沒有場外基金的品種豐富。像我們這個組合裡面,總共7支指數基金,但是只有4支可以在場內交易,另外3隻沒有。
另外一點,就是它在日內有波動,你會經常有交易的沖動。
場內交易可以在各大證券公司開戶購買,而場外指數基金可以交易的平台就比較多了。比如銀行渠道、基金公司官方渠道、微信支付寶等的理財模塊、第三方基金銷售平台。
場外購買指數基金的優勢除了上面提到的可選品種豐富,還有很多優勢。
比如,最小10元即可買入,而場內跟股票一樣,起碼一手也就是100份起購;場外可以設置自動扣款定投,不需要操作。
綜合來說,還是傾向於通過場外購買。
拓展資料:
基金凈值的計算方法
基金單位凈值=總凈資產/基金份額
比如一支基金初始價格為1元,你買入10000元,也就是10000份。買入之後,基金持有的股票價格漲了,凈資產升至12000元,份數不變,那麼此時凈值就是1.2元。
當然,上面這個只是一個最最簡單的演算法,實際基金公司的演算法要復雜得多。
比如,上面我們提到,基金的管理費用是在凈值裡面每天扣除的。還有QDII基金,比如中概互聯吧,裡面有阿里和騰訊,分別是以美元和港幣計價的,會涉及到匯率的波動等等。
還有的時候,一些運作時間比較久的老基金,過去業績表現很好,基金凈值由原來的1元,已經上漲到3元,而導致申購的新用戶嫌貴買入少的,還會把基金進行拆分,比如原來是10000份,凈值3元,總計3萬元,現在拆分成30000份,每份凈值就變回到1元了。
如果我們買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的漲幅並不完全與指數一致,如果指數翻倍了,我們購買的指數基金並不正好是翻倍,通常來說,要略微跑輸指數4%左右。
基金公司在每個交易日收盤之後,會更新基金凈值。
Ⅸ 在哪裡可以買指數型基金在證券交易系統,我的是海通證券的賬戶。能不能購買在建行好像沒有指數型基金
一、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指數成份股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即通過購買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數所包含的股票,來構建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目的就是使這個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該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指數型基金是指基金的操作按所選定指數(例如美國標准普爾500指數(Standard&Poor's 500 index),日本日經225指數,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等)的成份股在指數所佔的比重,選擇同樣的資產配置模式投資,以獲取和大盤同步的獲利。
市場的指數基金越來越多,選擇指數基金的難度越來越大,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是最需要重視的有兩點:一方面選擇跟蹤成長性較好的指數的基金,找到這樣的指數的難度不亞於選股票;另一方面是選擇投資跟蹤誤差較小的指數基金,跟蹤誤差越小的基金,表明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越強,投資者更能實現獲得指數收益率的目標。
二、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4月底,境內基金市場上有標准指數基金133隻,增強型指數基金24隻,可謂盛況空前。面對眾多的指數基金,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在選擇任何基金時,基金公司實力都應該是投資者關注的首要因素,指數基金也不例外。雖然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式投資,運作較為簡單,但跟蹤標的指數同樣是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精密的計算和嚴謹的操作流程。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夠更加緊密地進行跟蹤標。
相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指數基金的優勢之一就是費用低廉,但不同指數基金費用"低廉"的程度卻有所不同,盡量減少投資成本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應注意的是,較低的費用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基金的良好收益,切勿片面追求較低費用而盲目選擇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的核心在於其跟蹤的指數,因此挑選指數基金時,了解其所對應的市場尤為重要。此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投資不同的指數基金,來達到資產配置的目的。當前境內市場的指數種類繁多,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同指數覆蓋的市場范圍不同,其風險收益特徵也不同,如上證180和深證100指數,分別反映滬深兩市的情況;中證100和中小板指數,則分別反映滬深兩市大盤藍籌企業與中小企業的情況;甚至隨著跨境ETF的推出,同時選擇滬深300指數基金與投資海外市場指數的基金,也是很好的資產配置方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散投資、分散風險的作用。
指數基金目前整體的收益率不如股票型基金。因為股市在3000點上下震盪較長的時間,指數基金是被動跟蹤股指的,股市的點位上不去,指數基金很難有較好的表現的。基金是長期的投資,定投是最好的投資方式,無論上漲還是下跌。上漲買的份額少,下跌買的份額多。定投可在長期的投資中有效攤低投資成本。建議每月拿出200元以上的錢定投基金。長期定投,風險較小,收益率較高,關鍵是復利率較高,投資回報率就較高。華商盛世成長和華夏優勢都是走勢較好的基金品種,可選擇定投。一次性買基金。建議買華夏回報基金,走勢平穩。無大起大落,收益適中,風險相對較小。是基金中分紅次數最多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