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復甦基金有多少
Ⅰ 默克爾66歲生日,都收到了什麼禮物
一代政治女強人默克爾,向來被廣大人們尊稱為“鐵娘子”,她不僅受到國內人民的尊重與愛戴,同時也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與熱愛。同時是最受歡迎的政治家之首,獲稱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勢女性。在這個偉大女人默克爾也迎皮嫌來了她的66歲生日,她都收到了哪些禮物呢?
就此來看,總理默克爾收到的禮物是讓她十分滿意的,這些禮物也是蘊含著對默克爾的滿滿的美好祝願耐握脊。
Ⅱ 1000刀等於多少人民幣
截止歷瞎攔至2021年1月6日:
1000刀(即美元)=6458.2人民幣
1美元=人民幣;1人民幣 ≈ 0.1548美元
即1000刀=6.4582*1000=6458.2人民幣
(2)歐盟復甦基金有多少擴展閱讀:
匯率是指兩個國家的貨幣之間的比價、兌換率。人民幣匯率即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比價、兌換率。
人民幣匯率代表人民幣的對外價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獨立自主、統一性原則基礎上,參照國內外肢胡物價對比水平和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浮動情況統一制訂、調整,逐日向國內外公布,作為一切外匯收支結算的交換比率,它是官方匯率,沒有市場匯率,其標價方法採用國際上通用的直接標價法,即以固定單位 (如100、10000、100000等) 的外幣數摺合若干數額的人民幣,用以表示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
固定單位的外幣數大小須視各該外幣的價值大小而定,除人民幣對比神旁利時法郎和義大利里拉匯率採用一萬 (10000)單位、對日元匯率採用十萬 (1000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外,對其他各種外幣匯率均以一百(1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
Ⅲ 7500歐元過億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歐洲經濟的沖擊是巨大的,但在疫情下歐盟出台了規模達7500億歐元的「復甦基金」,展現了歐盟的團結,成就也是有目共睹。在新一年即將到來,而疫情尚未退去的形勢下,未來的歐盟經濟前景如何呢?
根據歐盟委員會2020年11月發布的秋季經濟展望報告,2020年歐盟經濟預計衰退7.4%,幅度遠遠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的衰退。未來的經濟復甦,很大程度上也將取決於疫情的走勢。如果歐洲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各國對社會經濟活動的限制就不可避免,經濟自然也就難以恢復。
從歐洲的政治體制和決策機制,以及近一年來歐洲抗疫的實際情況來看,要通過嚴格的社會管制來控制疫情很難成為現實選擇,更大的可能是要依賴疫苗。雖然國際社會在疫苗研發上取得了新進展,但到大規模的應用仍需一段時間,而且歐洲民眾對疫苗的接受度仍是未知數。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近期也認為,「疫苗不會立即對經濟產生影響」。
這意味著,至少在中短期內,在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導致歐洲經濟持續下行的基本面因素仍然存在。
接下來的問題是,歐盟在疫情下出台的「復甦計劃」能否發揮作用,把經濟帶出泥潭呢?
7月21日,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歐盟峰會,就7500億歐元規模的「恢復基金」達成一致。新華社發
發揮作用還需耐心
首先必須肯定歐盟在「復甦基金」問題上取得的成就。這一基金規模達7500億歐元,其中3900億是贈款,無須受援助國家償還。這一成就是歷史性的,其實質是歐盟國家間財政上的轉移支付,歐債危機期間也沒能做到這一點,顯示出歐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為共克時艱增強了內部團結。
同時,這一基金的目標還不僅限於應對當前疫情的負面沖擊,還有意借機引領戰略產業發展,比如資金族粗的相當一部分明確用於支持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顯示出歐盟欲化危為機,為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這一基金很重要,自開始醞釀就備受關注,也被寄予厚望。但實際上,其對經濟發揮直接作用,還需要些耐心。
11月中旬,「復甦基金」作為歐盟2021~2027年預算的一部分,被波蘭和匈牙利否決,兩國的理由是預算不應與法治問題掛鉤,而歐盟機構堅持,使用這筆資金必須以「遵守歐盟的基本價值觀」為前提。根據歐盟的決策程序,預算需要所有成員國和歐洲議會批准才能執行,波蘭和匈牙利的反對令「復甦基金」不得不暫時擱置。目前歐盟內部正進行緊急磋商,用歐盟官員的話講,「我們又回到了危機」。
當前歐盟國家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巨大,迫切需要基金支持,「復甦基金」不僅能否執行、何時執行面臨變數,而且即便能夠獲得通過,其申領和使用程序也較為復雜,需要遵循「一國一議、一事一議」的原則,由需要使用資金的國家提出申請,經由歐盟逐一審批,而且不同條件下申請條件不一,審批機構也不同,審批流程復雜,勢必導致費時費力。
參考此前義大利危機下遲遲得不到歐盟救助的情況,未來復甦基金執行效率與受援國急切期待之間也可能存在差距。加上波蘭、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本就在民主、法治、價值觀方面與歐盟存在分歧,這些矛盾不排除在復甦基金實際運轉時再次出現。
7月2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左)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歐盟總部出席記者會時擊肘致意
一筆並不存在的錢
當我們談到「復甦基金」時,有一種感覺,似乎是這是「天上掉下來的一筆錢」,可供歐盟在危機下使用。但實際上這筆錢目前還並不存在,需要歐盟機構未來從金融市場融資,然後再由歐盟國家來償還兄運。
既然是融資,就必須要考慮市場的接受程度問題。目前來看,由於歐洲央行的超寬松貨幣政策,歐洲國家國債收益率普遍較低,甚至是負利率,這給歐盟機構融資提供了便利條件,但這並不代表未來。
從貨幣政策上來看,歐洲央行的首要政策目標是抑制通脹,目標是「接近但不高於2%」,只有在和這一目標不相抵觸的情況下,才能支持其他政策目標。2020年11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的通脹率為-0.3%,遠遠低於政策目標,因而疫情以來採取的資產購買計劃等寬松政策可以維持。
但未來,如果通脹水平發生變化,比如能源價格上漲導致通脹上升,到時歐洲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很可能會引起爭論,因為歐元區內部一直存在反對超寬松貨幣政策的聲音,如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如果歐洲央行貨幣政兆塵鎮策寬松力度縮減,不排除國債收益率會上升,屆時歐委會從金融市場發債融資的難度也會上升,因為歐洲國家的財政狀況在疫情下急劇惡化。
11月5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負責經濟事務的歐委會委員保羅·真蒂洛尼(右)在新聞發布會上講話。歐盟委員會5日發布秋季經濟預測說,由於第二波新冠疫情打斷經濟復甦步伐,歐委會被迫下調明年經濟增長預期。新華社發
根據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的要求,成員國財政赤字不得超過3%,公共債務比例不得超過60%,但實際上多數國家都超過了上述限制,在歐債危機期間也品嘗到了「苦果」。債務危機後,歐盟吸取教訓,大規模降低財政赤字水平,也取得了實際成效,2019年歐元區平均財政赤字佔GDP比例已經降到了0.6%,實屬不易。但2020年在疫情沖擊下,各國不得不大規模增加財政支出,財政赤字佔GDP比例預計飆升至8.8%,未來如何消化是個嚴重問題。
在財政狀況急劇惡化的情況下,如果再失去超寬松貨幣政策的支持,歐盟的「復甦基金」融資難度不能低估。
7月16日,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總部,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中)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發
經濟基本面難言樂觀
此外,從中長期看,歐盟的經濟前景並非是由新冠肺炎疫情或者「復甦基金」決定的,而是取決於經濟的基本面,但歐洲經濟的基本面卻難言樂觀,受到諸多結構性因素的限制。
一是人口老齡化加劇。歐洲老齡化的態勢已經十分明顯,歐盟委員會數據顯示,當前歐洲人口平均年齡約為45歲,大幅高於北美的40歲、亞洲的35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34歲。歐洲人口佔全球的比重1900年為5%,1960年為11%,2015年為6%,2060年將下降到4%,人口相對較少也勢必降低經濟活力。
這是影響歐洲經濟的結構性因素,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英國脫歐等動態性事件的沖擊下,這一因素似乎被忽視了。而且,面對人均壽命延長和生育率下降的不利形勢,歐洲似乎找不到解決辦法。引進年輕、受教育程度高的移民通常對改善人口結構有幫助,但難民危機過後,引入移民在政治上變得十分敏感和復雜。
7月22日,人們在法國南部度假勝地尼斯的海邊休閑
二是福利制度拖累。歐洲的福利體制改革舉步維艱、阻力巨大,以致一直有「誰改革、誰下台」之說。馬克龍上任後曾一度試圖「大刀闊斧」搞改革,但受制於民眾阻力,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當前改革已停滯。未來,在歐洲的選舉體制以及多黨政治下,在決策層面難有足夠的改革魄力,預計改革仍難見實質性成效。
三是創新活力不足。由於缺乏鼓勵風險投資的機制、平台和有效的產業戰略等因素,歐洲缺乏鼓勵新興產業發展的環境。歐盟設定的每年研發投入佔GDP比例的目標為3%,但從過去10年的情況看,這一數字徘徊在2%的水平。全球15大科技企業中,美、日、韓分別有8家、3家和2家,歐洲一家也沒有。
「復甦基金」有意支持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的發展,但從歐洲的經濟體制和過去的實踐經驗來看,企業競爭力主要取決於市場環境,不管是成員國層面還是歐盟層面,過去也都有過類似的規劃和指導,但截至目前效果有限。尤其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發展綠色經濟,至少在短期內會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歐洲為彌補本土企業競爭力受損,不得不對其他地區企業徵收「碳稅」,這可能引發國際經濟摩擦。目前還看不出,歐洲已經找到了同時實現氣候變化和經濟增長目標的有效路徑。
總體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歐洲經濟不論是從近期還是從中長期看,都面臨嚴峻的挑戰。「復甦基金」給了人們一些信心和希望,但歐洲要恢復經濟活力,依然任重道遠。
Ⅳ 德國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將亮出怎樣的「底牌」
柏林德國國會大廈上飄揚的歐盟旗和德國國旗。7月1日,德國正式從克羅埃西亞手中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開啟為期半年的輪值主席國任期。盡管歐洲疾控中心提醒人們“新冠大流行遠未結束”,但德國“接過”的無疑是一個疫情已逐步趨穩的歐盟。然而,與此同時,各成員國仍遠未就如何走出疫情帶來的規模空前的經濟衰退達成一致。隨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此倡議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總額7500億歐元的經濟復甦計劃,其中包括者好喊實施5000億歐元無償撥款和2500億歐元借貸。不過,德法力主的復甦基金遭到了同為歐盟成員國的奧地利、荷蘭、瑞典和丹麥四國反對。歐盟各國能否如馬克龍6月29日所敦促的那樣,在7月內即圍繞復甦基金達成一致,這將是德國接過歐盟輪值主席國後亟待襪野首先解決的難題。
Ⅳ 希臘政府為促進經濟市場復甦,都做了什麼決定
作為歐盟成員國的一員,希臘的經濟狀況離不開歐盟的幫組。 希臘總理辦公室消息表示,在10月提交給歐盟委員會的希臘經濟復甦計劃中,將通過減少稅收和社保金來支拍猛持就業,這些繳款已經阻礙了實體經濟的發展。減輕工人的稅收和繳費負擔將是該計劃的核心內容之一。
據悉,復甦基金做賀賀將專注於環境和數字化,至少30%的資金將用於"綠色"項目。提交最終提案之前的計劃必須非常謹慎,根據規則,各國只在2022年有一次修改機會。復甦基金在2021年首次支付10%後,將分期每6個月支付一次。
Ⅵ 2021年歐元會漲到9元嗎
不會的,RMB升值是一個大的趨勢,這幾年一直都在升,所以你應該持有RMB而不是買入歐元。
2020年,在歐元區7500億復甦基金落地的利好作用下,疊加歐洲疫情得到階段性控制,歐元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8.9%,以歐元為第一大權重貨幣的美元指數則貶值6.7%。弱美元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的主旋律,美元進入長期貶值周期的論調不絕於耳。進入2021年,拜登政府上任之後推出包括1.9萬億美元財政刺激方案、百日接種1億劑新冠疫苗等有力政策,美國從政策力度和疫情控制方面均反超歐洲,導致歐元兌美元匯率不斷收回去年漲幅,一季度美元指數即反彈3.62%,重新站上93,牽動著全球資產配置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們推出本篇報告,展望2021年歐元匯率走勢,希望換個視角看全球資產配置格局。
1.從2020年歐元大幅升值談起。總結2020年歐元升值過程,歐洲一體化財政刺激方案推出、歐美疫情形勢演變、歐元區相對經濟表現,在不同階段對歐元走勢產生了重要影響。歐元區經濟在去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重創,但在歐盟各國的財政刺激以及寬松的貨幣環境下,2020年歐元區經濟前景不斷「撥雲見日」,且經濟復甦的速度在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相對領先,為歐元升值提供了動力和支撐。
2.歐元升值對歐洲經濟的影響。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歐元兌美元匯率可以用「牛短熊長」來形容,升值很少超過一年,而這可能要從歐元升值對其經濟通脹的影響中尋求答案。歐元升值可能產生的影響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出口、二是通脹、三是美元。就出口而言,歐洲出口主要受疫後全球製造業復甦勢頭拉動,2020年歐元升值對其出口、從而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並不明顯;就通脹而言,歐元區苦低通脹久矣,歐元升值會進一步壓低通脹水平,顯然非歐央行所樂見;就美元而言,歐元作為美元指數的第一大權重貨幣,二者蹺蹺板關系明確,從貨幣博弈的角度也會影響歐央行的決策。
3.2021年歐元還會延續升勢嗎?我們認為2021年歐元升值態勢恐難為繼。隨著美國疫苗的率先普及、美國經濟的更強復甦、進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率先轉向,歐元兌美元匯率或將收回2020年的大部分漲幅,回到1.1-1.13區間。原因包括:第一,規模空前的7500億財政刺激帶來的前景值得期待。但從金額上看,相較於美國仍是「小巫見大巫」。而且,由於各國財政上的非一體化和國別狀況分化,歐盟的復甦資金使用是否能直達各國經濟修復過程中的「痛點」,在這一點上歐盟的財政刺激比美國有更高的不確定性。第二,2021年歐洲經濟難尋「亮點」。歐洲疫情在2月中旬再次抬頭,加上疫苗接種速度不及預期,使得2021年歐洲的經濟修復速度大概率弱於美國。第三,目前歐央行表態「鴿意十足」,與美聯儲「樂見美債收益率走高」的態度形成鮮明反差。歐央行沒有太多直接干預(壓低)匯率的政策工具,但通過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亦可間接起到效果。最後,短期來看,歐元的空頭持倉比重自2020年下半年便開始走高,且目前仍處在快速上升通道。由於此前「多歐元、空美元」的交易過於擁擠,從交易層面可能加大歐元貶值的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