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南京慈善基金在哪裡

南京慈善基金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4-05 14:04:30

A. 2021南京公益組織有哪些

南京市慈善總會、南京市光彩事業促進會、南京市紅十字會、南京通院愛心發展基金會、南京公安大病特困救助基金會、南京方舟慈善基金會碧者、南京陽光心匯心公益基金會、南京明德慈善基金會、悔大薯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仿敬分校教育發展基金會、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教育發展基金會

B.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詳細資料大全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1966年由證嚴上人創立於東台灣的花蓮一隅,最初由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里,與五位弟子,每人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立慈濟,開始濟助貧困,拔苦予樂的工作。

2008年1月14日經國務院准許成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由「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投入人民幣一億元整為初始資金,成為全國第一家非營利組織所成立的全國性基金會,並接受國家宗教事務局業管,並於2010年8月20日於蘇州靜思書院舉行掛牌典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 外文名 :Compassion Relief Tzu Chi Foundation
  • 台灣成立時間 :1966年4月14日(農歷3月24日)
  • 大陸成立時間 :2008年1月14日
  • 創始人 :釋證嚴
  • 類型 :慈善團體
簡介,四大八法,慈善志業,醫療志業,教育志業,人文志業,骨髓捐贈,環境保護,小區志工,國際賑災,寰宇慈濟,慈善項目,理事會,成員,理事會日期,

簡介

1966年證嚴上人創立於東台灣的花蓮一隅,最初由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里,與五位弟子,每人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立慈濟,開始濟助貧困,拔苦予樂的工作。慈濟的志業,由慈善而醫療、教育、人文;從偏遠的花蓮開展至全球五大洲,已有四十七個國家設有分支會或聯絡處,迄今援助超過七十一個國家地區,慈濟人以感恩心,付出無所求,為每一位受難者真誠關懷與膚慰。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獲國務院批准通過於大陸成立基金會,成為大陸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由非營利組織所成立的全國性基金會,並於2010年8月20日於蘇州靜思書院舉行掛牌典禮。 慈悲的足跡雖已遍灑全球,但天下仍災難頻傳,上人殷切叮嚀「來不及、來不及了!」,呼籲大家加快腳步,匯聚善與愛的力量,人人力行克己復禮,回歸簡朴生活。因此,在慈濟邁向第四十一年之始,上人提出「回歸竹筒歲月」的叮嚀,呼籲人間菩薩大招生,加快凈化人心的腳步,起救苦救難之行,予樂拔苦;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萬蕊心蓮,同造愛的社會。祈願為達到人心凈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共同努力。 慈濟人共同秉持著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舍」的理念。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人文情懷,超越種族、國家、語言、膚色、宗教信仰的界限,以出世的精神從事入世的志業,不僅使「大愛」成為一種普世價值,更將中華文化底蘊中的人文精神發揮到極致。 慈濟人所推動的包括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項,統稱為「四大志業」;另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小區志工、海外賑災,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法印」。

四大八法

慈善志業

「在最黑暗的角落,點一指芹盞燈;在最凄寒的路上,生一堆火。」慈善志業從弱勢家庭濟助到心靈關懷,包含長顫帆期扶困、急難救助、居家關懷及海外慈善。慈濟重視的不只是救濟、援助的成效,更在乎啟發人性善的良能 - 「教富濟貧」,是富者因施而樂,學習付出愛心濟助貧困,找到生命的意義;「濟貧教富」,啟發貧困者富有愛的心懷,走出生命的幽谷,讓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盡一己之力,且能在付出中自我成長。 教富濟貧、濟貧教富 台灣的慈善經驗,因著大愛牽引出全球四十七個國家、三百四十五個聯絡點,在全球六十九國留下愛的足跡,戰亂的阿富汗、科索沃、盧安達;民生困頓的外蒙、北韓;遭逢地震重創的土耳其、伊朗、薩爾瓦多;飽受風災、水災肆虐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多米尼加,以及南亞海嘯的受災區域,甚至是遭遇颶風的美國,及水患侵襲的玻利維亞,慈濟志工皆不分宗教、種族,大愛始終如一。秉持著「教富濟貧、濟貧教富」的感恩心,悲智雙運。 就像南非的慈濟志工,為當地婦女開設五百多所職訓班,教她們一技之長,這些黑人婦女後來奉獻出大愛,長途跋涉、深入小區照顧愛滋病患。美國遭逢卡崔娜颶風摧殘時,慈濟人盡一己綿薄之力,募款救災。印度尼西亞紅溪河,在一場大水之後,慈濟以「清掃、消毒、發放、義診、建大愛村五管齊下,讓上萬災民接受義診,並建設全新的大愛村小區、義診中心、慈濟學校及伊斯蘭教堂。慈濟感恩、尊重唯洞畢、愛付出,也鼓勵村民互助互愛,現在大愛村的居民們開始作環保、加入了志工行列;而印尼回教習經院除自力更生外,亦在慈濟長期援助-——每月五十噸白米,和志工的愛心互動下投入志工服務。習經院教長甚至將證嚴上人的法相高掛在教室里,以表尊敬和感恩,這也象徵著真正的無私大愛是沒有距離、超越一切世間藩籬。 走在最前,做到最後 中國大陸自1991年華中、華東發生世紀洪災,慈濟基金會秉持「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的原則,在中央及地方各級領導的支持下開展慈善工作,慈濟人自籌旅費,不計辛勞,年年以一份如同對親人的疼惜與關愛進行著慈善志業,從未間斷,已幫助超過二千萬人次。 在江蘇、安徽、甘肅、貴州、福建、廣東等二十七省市自治區,分別進行各種慈善工作,對洪災、雪災及震災地區的民眾發放民生物資,援建新村、敬老院、福利院、希望中國小,提供清寒獎助學金,援建水窖,移民遷村、冬令發放糧衣被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強震,5月14日慈濟志工緊急趕赴災區;5月15日,全球慈濟人同步展開「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募款、募心活動,啟動人人的愛心善行,匯聚善的共振、愛的福緣。慈濟由設立賑災服務點,展開熱食供應、義診服務及心理的關懷等服務工作,並鼓勵受災的鄉親一起投入志工,以服務走出悲慟。看到鄉親由憂愁至展開笑容,彼此鼓舞照顧,令人深感欣慰與安心。慈濟動員醫護團隊投入義診、往診服務鄉親,守護鄉親的生命及健康。 慈濟在川震的重建腳步,將以四年三階段的執行方案,以「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協助災民重建家園。在永久性住房及校園重建規劃的同時,協助災區先行搭設能夠使用三年以上的簡易教室、簡易寺廟,提供一個可以遮風、躲雨、驅寒、避熱之處,讓災民得以暫時先安身及學生的學習環境有個緩沖地,並藉以鼓勵災民走出陰霾,並恢復生機。緊接著慈濟將投入「希望工程」,目前已開工或進行規劃中的總計十三所學校。

醫療志業

證嚴上人一念悲憫,於慈善工作中發現,大多數人因病而貧,因此初始設義診所為貧困者義診,進而創立醫院。在累積十餘年救貧經驗中,深知「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貧窮的由來」,救濟工作只能治標,「防貧止病」才是根本之道。於是,懷抱悲心,再度挑起重擔,發願為缺乏醫療設施的台灣東部民眾籌建醫院,以病人為中心,推向「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願景,提升東部醫療水平。 以人為本 以病為師 1979年,上人發起興建醫院的大願,籌建歷程百轉千折,備嘗艱辛,終於在「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的號召下,不論是小攤販或是企業家,匯聚涓滴愛心力量,共成建院善舉。 1986年8月,佛教慈濟醫院矗立於花蓮,開啟「守護生命守護愛」的慈濟醫療志業新里程。目前於台灣另設立花蓮玉里、台東關山、嘉義大林、台北新店及台中潭子等綜合醫院,同步推動「 醫療志工」制度,配合醫護團隊,做到全程、全人、全家、全隊之「四全」照顧,達到「身、心、靈」統合療護目標。此外,由點而線而面,「慈濟醫療普遍化」透過義診下鄉,從城市到鄉村,在山之巔、水之涯,開展全台醫療網路。 慈濟的醫療理念是以病人為中心、以小區為導向。醫護人員的天職是以專業的知識、技能,把現代醫學的進步與好處,送到社會各個角落給需要的人。「病人不能來, 我們就要走過去!」慈濟延伸醫療網路,照顧醫療貧瘠地區的民眾,包括貧戶、街友、原住民、獨居長者等。而遍布各地的志工有如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主動發現需要幫助的病患,協助他們就醫或提報進行居家往診。 TIMA醫療服務網 守護貧苦患者 慈濟以生命平等的理念,不收醫療保證金,讓貧者免費就醫,並且成立「國際慈濟人醫會」(Tzu 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TIMA),目前在全球十一個國家,設有五十八個據點、超過七千名醫護專業志工,形成一個有組織、有系統的全球醫療服務網。 四川震災中有許多前往義診的慈濟志工,他們都是來自慈濟醫院的醫護人員及國際人醫會成員;人醫會志工,平日以關懷居住地貧苦患者為主,執行包括外科手術在內的全科性義診服務,若國際間發生災難,也配合慈濟賑災行動,啟動醫療救援工作。截至2008年12月底,已在全球三十九個國家義診,服務超過一百五十萬人次,為偏遠及醫療資源缺乏者義診,也為海外貧病民眾進行大型跨國義診。 1999年春,慈濟與廈門市醫學會舉辦兩岸醫學交流及聯合義診以來,陸續在福建福鼎、安徽銅陵、河南固始,及湖南桑植和永順、安徽郎溪與宣州、貴州花溪等地舉辦義診施葯。另外在內蒙的土默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和河南平輿縣、貴州羅甸縣、福建的福鼎市等地發放醫葯箱。 2000年6月,慈濟援建上海東方肝膽醫院病房大樓,2004年9月再度籌款援建福建福鼎市醫院醫療大樓。同時,慈濟與殘疾人協會針對白內障患者給予復明手術,期望慈濟的醫療之愛,讓病苦者獲得更好的服務。慈濟並在寧夏、湖南、河南、浙江、安徽、江蘇、貴州、雲南、廣東等地興建愛幼中心,加強對婦幼同胞的照護。

教育志業

慈濟繼踏出了慈善和醫療的腳步之後,基於培育醫護人才,和解決台灣東部少女的就業問題,於是在1989年成立慈濟護專,邁向教育志業的第一步,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稚園、國小、中學、大學、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完全化教育」,並於海內外設立幼稚園、國小、中學,開展社會教育推 廣,落實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教之以禮 育之以德 慈濟教育是以「慈悲喜舍」為校訓,以「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不僅重視專業教育,更重視啟發人的「良能」。所以在學校里,不只教授學業,還要五育並進,更要強化孩子的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尤其在靜思語教學的推廣下,讓孩子學習付出、學會感恩。例如在慈濟大學附屬實驗國小,優秀的學生才能打掃廁所,以相對於將勞動服務視為處罰的想法,堅持「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理念,並培養學生待人熱情與禮貌的態度。 而慈濟大學為了培育優秀的醫護人才,更在證嚴上人的推動下,開啟了「無語良師」遺體捐贈的先河,讓醫學院學生藉由大體捐贈者的大舍情懷,讓自己的專業訓練更加扎實,期許未來能回饋到每一位病人身上。這項創舉也帶動了台灣醫學教育在解剖學上,及醫療人文精神上的提升。 為了讓慈濟的教育理念更加落實,因此在全球推動社會人文教育,希望慈濟人文不僅在學校開枝散葉,更要在每一個有愛的地方開花結果,開設人文推廣課程,設立兒童精進班、青少年成長班等。而在大專院校更組織了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及在各級學校成立了慈濟教師聯誼會,數萬名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切磋教育的真義,更難得的是,有一群大愛媽媽深入台灣七百多所國小,利用晨間自習時間,以「靜思語」的真情大愛陪伴孩子成長。 教育常隨著慈善救助工作為受災或缺乏資源的貧苦民眾建構希望。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灣發生強烈地震,瞬間的天搖地動,建築崩壞傾頹,慈濟志工摸黑前往災區救災,並提供災民各種援助;然而學校已成為危樓,孩子的教育是當時急需解決的問題。

人文志業

慈濟人文志業,是守護道德的盤石,融合中華文化,肩負「為心靈凈化作活水、為祥和社會作砥柱、為聞聲救苦作耳目、為癲狂慌亂作正念」的使命,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創造愛與善的循環。出版雜志、書籍、廣播、電視、網際網路,以闡揚人性真善美為依歸,擔負「報真導正」之責任,彰顯人與人之間關懷互助的大愛情操,藉著有形的志業來凈化無形的心靈空間,進而提升社會的祥和美好。 慈濟於1966 年展開慈善志業的同時,人文就已深蘊其間,而後醫療、教育等志業亦與人文息息相關。 何謂人文?「人」就是人品典範,「文」就是文史流芳。慈濟推動各項志業都以人為本,期待人人依循倫理,敬天愛地,培養內在品德,而儀表言行都能守分合宜,讓人歡喜。譬如證嚴上人的《靜思語》是上人身心實踐而體會的智慧法語,也是他思想理念的結晶,《靜思語》已經翻譯超過十一種語言版本,由於內容與生活貼近,言淺意深,豐富且實用,普遍受到讀者喜愛,發行以超過三百四十五萬本,是現代人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 慈濟腳步持續邁前,人文也更具深度化,靜思文物、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皆以闡揚人性真善美為依歸,擔負「報真導正」的責任,將慈濟清流散播到各角落,進而提升社會的祥和美好。 有聲無聲出版品
「靜思人文」所出版的各種音樂CD、DVD,以及英、日、德文、簡繁體字的慈濟書籍,在全球各分支會聯絡處都設有流通處,還有洋溢著書香與茶香的靜思書軒,提供忙碌的現代人心靈休憩的場所。 平面媒體 由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發行的定期刊物,包括慈濟月刊、英文季刊、日文月刊,以及1998 年8 月1 日創刊的經典雜志,深受海內外讀者喜愛。為減少紙張使用,慈濟月刊及經典雜志都已完成電子數位化。 廣電媒體 「慈濟世界」廣播自1985 年11 月16 日開播以來,由於節目製作嚴謹,一直擁有廣大的聽眾。目前收聽范圍已涵蓋台澎金馬、大陸、北美等地,每天在十六家電台十九個頻道平均播出十個小時。 1998 年元旦「慈濟大愛電視台」開播,以闡揚人性光明面,呈現社會正面良善角度為訴求,據媒體多年以來調查顯示,大愛台對社會正向的影響力高居所有電子媒體的第一位。 已在全球各地演出逾百場的《親恩浩連天》音樂手語劇,2005 年8 月20日首度在大陸蘇州開明大戲院公演,短短兩天即吸引八千多位民眾前往觀賞,並於2007 年在南京人民大會堂再次演出。整出戲以孝道為主軸,詮釋母親懷胎之苦、父母冀子成材的殷切和失落,與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懊悔,闡述「行善行孝不能等」的道理,深獲好評。 1996 年慈濟於北京大學舉辦跨世紀中華音樂文化交流,此後,又與南京、蘇州、集美大學等校進行兩岸青年交流;並於安徽、江蘇、福建、河北、江西、貴州等省份援建四十餘所中國小。此外,2007 年5 月,與蘇州市合辦「新教育兩岸書香交流研習」,透過贈書與素質教育研習方式,傳遞彼此的愛與關懷。 在各種交流互動中,兩岸師生真誠互動,青年學子相偕前往敬老院、福利院,為老人服務、奉茶。從付出中,他們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做人的本分,而幫助別人,更是生命最踏實的意義。

骨髓捐贈

海內外慈濟人回響證嚴上人的號召,為全球的血液疾病患者,爭取生存的權利,於1993年成立「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2002年改制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以臍帶血、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希望為人類醫療帶來新的展望。在慈濟志工全力倡導及熱烈參與下,許多善心民眾加入骨髓捐贈驗血行列。每一對案例都是由慈濟志工一路勸髓、捐髓、陪髓、抽髓、取髓,程程髓緣顯示台灣的愛心密度之高,這些具備大愛胸懷的捐贈者所奉獻的,是清凈無染的大愛,證嚴上人說,這就是「清水之愛」。 1997年4月18日,安徽省劉姓少年因罹患白血病,經由慈濟骨髓資料庫配對找到捐髓者,此後兩岸髓緣不斷。本著「尊重生命」,以及「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理念,慈濟骨髓資料庫截至2008年底已逾三十一萬筆資料,已完成一千八百零一例移植配對,移植成功率更超過百分之八十,受髓者遍布全球二十七個國家及地區,其中大陸地區就達七百四十八例。慈濟骨髓志業推動為大陸血液疾病患者積極開啟生命另一扇窗。

環境保護

自1990年證嚴上人在一場「幸福人生講座」中呼籲「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始,慈濟人對環保工作的堅持與推動,可謂不遺餘力。為倡導垃圾減量、提倡資源回收,環保志工不分年齡、階層,不畏臟亂,低頭彎腰,為地球環境而無私付出。其中不乏身障、年邁者,如高雄仁武資源資源回收筒的環保志工邱淑惠克服眼盲的不便,照料家人之餘,仍投入環保工作,為地球盡一分心力;宜蘭礁溪的張林蕉老阿嬤,從九十歲開始做環保回收,直至一百零四歲往生,共帶領出數百位環保志工繼續她的遺志與願力。 目前慈濟在全台各鄉鎮小區的回收定點超過四千五百個,有六萬多人領有環保志工證,參與做環保的志工超過二十萬人。2002年起,慈濟志工將環保回收基金轉作護持大愛電視台,讓「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小區志工

慈濟志工在小區敦親睦鄰,實踐儒家「里仁為美」的理想,使小區為人人安居、具有仁風之所,建立起各小區間互相聯誼救援的網路,給予周遭孤苦無依的人細心的照顧,在急難來臨時透過相互幫助,啟發人人心中的善念,讓社會處處充滿溫暖。 1996年賀伯風災過後,證嚴上人有感於人與人間的冷漠疏離,提出「社區志工」(小區志工)的呼籲。以小區為主,重新整編委員組,帶動小區民眾關懷土地、聯系左鄰右舍的感情。共同投入掃街、認養公園、整治溪流、資源回收、關懷老人、照料貧困、醫院志工的工作。並舉辦各種鄉土文化活動,與婦女成長班、親子成長班等,以凝聚小區民眾的力量,遏止犯罪發生。同時,成立「小區關懷救難系統」,平時即掌握小區資源。

國際賑災

自1991年援助孟加拉國國國水患,揭開國際賑災的序幕,迄今援助七十個國家及地區。依循「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及時」等原則,對於受災國家,除了提供糧食、衣被、榖種、葯品的緊急援助外,還援建房屋、協助開發水源、提供義診;關懷項目盡管有別,「尊重生命」的理念卻是始終如一。

寰宇慈濟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遍及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

慈善項目

冬令發放、甘肅扶貧、貴州扶貧、大愛敬老、大愛助學

理事會

成員

理事長 :證嚴上人 副理事長 :王端正 秘書長 :林碧玉 慈濟基金會第二屆理事名單 :鮑蜀生、周道志、釋悟見、陳玉簪、施素琴、洪寶玉、謝美如、鍾易錚
慈濟基金會第二屆監事名單 :許瑜娟、佟玲、黃華德、高明善、王昱璇 慈濟基金會第一屆理事名單 :鮑蜀生、周道志、釋悟見、陳玉簪、施素琴、洪寶玉、謝美如、鍾易錚 慈濟基金會第一屆監事名單 :許瑜娟、王健、黃華德、高明善、王昱璇

理事會日期

2013年03月13日 第二屆第3次理事會議 2013年12月21日 第二屆第2次理事會議 2013年03月20日 第二屆第1次理事會議 2012年12月28日 第一屆第7次理事會議 2012年08月27日 第一屆第6次理事會議 2012年03月03日 第一屆第5次理事會議 2011年11月13日 第一屆第4次理事會議 2011年03月18日 第一屆第3次理事會議 2011年12月24日 第一屆第2次理事會議 2010年08月20日 第一屆第1次理事會議

C. 有人知道愛德基金會怎麼樣嗎,我想多了解一點。謝謝。

愛德基金會為老兵發起紀念抗戰專項公益基金

「英雄之名,老兵未遠」 愛德基金會為老兵發起紀念抗戰專項公益基金

在首都北京進行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進行了演練,十天之後就是9月3日將正式舉行閱兵。伴隨著9月份的來到,中國紀念抗戰的氣氛也愈來愈濃郁。

歷史不能遺忘,尤其不能遺忘那些歷史中的奉獻者和見證者。為了幫助抗戰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老兵們,基督教慈善公益組織愛德基金會上月發起了「紀念抗戰專項公益基金」。

愛德基金會介紹說發起此活動的動因,如此說到:「愛德的總部就在南京,一座與抗戰史息息相關的城市,一座擁有人數眾多的抗戰老兵的城市。2015年,恰逢愛德基金會成立30周年。愛德基金會與民建江蘇省委發起了紀念抗戰專項公益基金, 希望有更多的目光去關注抗戰老兵,更多人了解歷史,銘記歷史。」

此專項基金包括抗戰大講堂、老兵慰問金、老兵背包計劃三部分內容。該基金的受益對象主要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抗戰老兵。他們中間有參加南京保衛戰、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常衡會戰、入緬遠征的前線將士,也有從事輜重、通信、醫護等工作的老兵。

抗戰大講堂,以學堂的形式開展、對話氛圍輕松自由,還邀請全國乃至國際著名的專家到場交流。以整理傳播近代史料,尤其是抗戰史料為職志,倡導公益,讓大家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和敬畏每一個個體。

老兵慰問金,主要是為來自全國各地抗戰老兵發放慰問金。另外,還有聽抗戰老兵講一個抗戰故事,為抗戰老兵留下珍貴影像等活動。采訪時,一位老兵說:「我們不怕死,就怕被你們忘記了,遺忘了。」

老兵背包計劃,是為老兵送上軍帽、徽章、抗戰紀念襯衫/秋裝及日用品的計劃。關愛老兵,致敬那些歲月。

D. 南京有哪些社會公益組織

南京市志願者協會,挺正規的。
南京市志願者協會(NanJingVolunteersAssociation,簡稱NJVA)是由志願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的各界人士組成的全市性社會團體,是經南京市民政局批准登記,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依法成立的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協會由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組成,奉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原則,依照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根據《南京市志願服務條例》規定,組織和指導全市志願服務活動,倡導志願者精神,推廣志願服務理念,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
協會接受共青團南京市委員會的業務指導和南京市民政局的監督管理。

E. 王瑞賀祖籍哪裡

您好,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無法確定王瑞賀的祖籍具體在哪裡。王瑞賀是一位中國著名的企業家和慈善家,他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但並沒有公開透露自己的祖籍信息。根據一些媒體的報道,王瑞賀的家族可能來自浙江省寧波市,但這一說喊漏橘法並沒有得到官方證實。

王瑞賀畢業於南京大學,曾在華為公司工作多年,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華大基因,成為中國生物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他還積極參與慈善事業,成立了王瑞賀慈善基金會,致力於支持教育、醫療、扶貧等公益事業。

雖然我們無法確定王瑞賀的祖籍具體在哪裡,但他的傑出成就和慈善事業已經鄭團贏得了廣泛的尊重和贊譽。他的故事也鼓舞著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為搜宏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F. 基金會在哪裡注冊,需要多少錢

  1. 基金會屬於慈善機構,負責審批註冊的單位是民政局。

  2. 費用劃分:第一 如果自己能辦理的話,費用最大的部分是驗資成本,根據實際情況需要有400-800萬資金放在民政局所要求的銀行監管賬戶里10-20個工作日。剩餘的就是交通成本,人員成本。第二 如果自己無法辦理,找代理公司辦理的話,服務費用基本上在15萬左右。自己沒錢需要驗資,驗資的費用根據實際額度收取不通貼息。

  3. 從材料准備齊全到出登記證書,時間周期45個工作日左右。

G. 應屆生進愛德基金會好嗎

好。
愛德基金會是個慈善機構,事業單位,所以不會有商業單位那麼高的薪水。不過在裡面能學到很多的東西。
愛德基金會是從事社會發展工作的民間公益團體,總部在南京,與國內外各有關慈善機構密切合作,開展社區發展與環境保護、公共衛生與艾滋病防治。

H. 請問張娜拉為中國兒童捐了多少錢 是什麼時候捐的 她哪裡有這么多錢的

娜拉呀~

她為中國兒童捐了很多錢的

我是自己演戲呀,唱歌,來的

2008年5月29日抵達四川綿陽看望災區小朋友,並聯合韓國國際飢餓對策機構捐出價值100萬元的救災物資,另追加捐款17.4萬元(累計捐款27.4萬元),並在災區選址擬建希望小學
2008年5月28號將到達中國的四川成都,29號到達四川綿陽,主要是為了之前決定的在災區重建希望小學的事情,還有就是要把這次在中國、韓國等地籌集到的物資發放到災民的手中。
2008年5月15日張娜拉情系中國災區 捐款10萬抗震救災
2008年5月10日晚8點將參加在香港紅堪體育館中舉行的《星光熠熠耀保良 2008》慈善演唱會,並成為首爾出席此演唱會的外國歌手。此演唱會每年的收入都將全額捐獻給香港保健局旗下的養老院和孤兒院,預計此次將是香港規模最大的一次慈善活動。
2008年3月18日張做橋娜拉向泰安(位於韓國忠清南道)及朝鮮的孩子們捐助了價值1億4000萬韓元(約合98萬人民幣)的衣物
2007年9月24日,首批接受救助的4名白血病患兒領到救助金,每人獲得一次性救助兩萬元。
2007年9月30日下午,張娜拉和親哥哥張成元在首爾奧林匹克公園和平廣場舉行服裝秀,,本次服裝秀是為了那些夢想成為服裝設計師的貧困學生募集學費而專門籌備的的
2007年10月24日張娜拉的父親朱虎聲先生再次親臨濟南,代表女兒向設在濟南慈善總會的「張娜拉愛心基金」捐贈了108100元善款。
2007年11月24日張娜拉的慈善之旅--德州行
2007年6月25日,張娜拉攜手生活日報、齊魯晚報、北京娜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濟南慈善總會聯合主辦了「『娜么愛你』齊魯慈善之夜」大型慈善晚會,共募集善款近50萬元,張娜拉當場被授予「濟南慈善大使」稱號。
2007年7月13日晚張娜拉再次來到濟南,,參加了在山東省立醫院舉行的「張娜拉愛心基金」啟動儀式,並到病房中與首批接受救助的4名白血病患兒進行了親密接觸。同時,山東省立醫院也為獲得救助的4名白血病患兒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救助措施。其住院期間的治療費用將全部減免20%
2007年2月1日晚,正在北京參加節目錄制的「2007中韓交流年」友好形象大使、韓國著名藝人張娜拉通過大眾網看到本報相關報道後,立即委託經紀人楊燦根先生來濟看望小安然。
2007年2月7日情系小安然,張爸爸帶去張娜拉籌措的7萬元捐款和一台最新款式的筆記本電腦。
2007年04月24日張娜拉在國際飢餓對策機構的協辦下舉行千愛演唱會,呼籲關注飢餓人群
2007年6月9日,小安然作為張娜拉北京「娜么愛你」演唱會的特邀嘉賓出場,並收到了娜拉的特殊禮物。
2007年1月11日,張娜拉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出席了在北京新聞大廈酒店召"波司登集團.冰潔羽絨服攜手張娜拉"慈善捐贈新聞發布會,將代言費中的一部分—共價值100萬元的羽絨服捐贈給中華慈善總會,這些羽絨服一半捐獻給中國貧困山區的人民,一半捐獻給朝鮮者胡辯的貧困同胞
2006年11月3日20:00 張娜拉在廣西柳州市體育中心參加柳州慈善演唱會,並在演出當天以個人名譽捐人民幣1O萬元給給慈善會,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演出嘉賓「中華慈善萬里行愛心大使」榮譽稱號,在演出當天頒發獎狀或獎牌。
2006年11月10日下午2點參加在首爾大方洞的首爾女性Plaza Art大廈里首缺舉行的由行政自治部和韓國募金專家協會共同舉辦的「2006捐贈文化核心論壇」並發言。
2006年6月24日張娜拉到南京擔任成龍慈善演唱會的嘉賓,在今次演唱會中,將與成龍合唱電影《神話》主題曲《The Kiss》,籌得的善款將撥捐成龍慈善基金
2006年3月10日名為「娜拉影像俱樂部」的張娜拉歌迷團,為了慶祝她的生日在首爾一公園附近,以張娜拉的名義為智障人提供了免費午餐500份
2005年1月9日由於發生了印度洋海嘯慘劇,原定的張娜拉廣州歌迷會臨時改成愛心慈善晚會為災區捐款。身為韓國慈善大使的張娜拉現場捐出10萬元給廣東省慈善總會此次晚會共酬款70多萬。
2005年12月25日,張娜拉在北京與1225名歌迷一起開演唱會過聖誕節,張娜拉此次演唱會不僅是宣傳唱片,她還會將演唱會部分收入捐給中華慈善總會
2004年02月25日第二次地球村愛之旅-馬來西亞
2004年10月18日張娜拉愛心慈善義演晚會-北京電影學院大禮堂娜拉向中華慈善總會捐贈了30萬人民幣張娜拉柳時元,同時向北京電影學院捐贈了5萬元人民幣的學生獎學金
2004年10月24日韓國靚女張娜拉最近為了幫助中國的貧苦大學生,在北京一間學校的演講廳,舉行一個慈善演唱會,為中國學生共籌得711萬韓圜(約48, 000港元)。
2004年12月07日娜拉為內蒙古捐款20萬元人民幣,其中除了捐贈給九原區貧困學生的10萬元之外,另外10萬元捐給了內蒙古少年兒童基金會
2004 年12月13日為《韓—越親善》紀念活動。
2003年2月18日前往菲律賓當義工,不過遺憾的是娜拉最後因體力不支而暈倒
2003年3月29日抵達馬來西亞,為當地學校籌募基金及增設電腦器材
2003年8月11日一直擔任韓國國際飢兒組織宣傳大使的張娜拉,把廣告片酬全部換成實物,倡導「純白之愛活動」 ,向北韓捐贈價值5億韓元的衛生巾和牛奶
2003年8月18日在漢城《文化日報》大廳舉行的「張娜拉分享愛心攝影展」和於10月舉行的張娜拉首次個人演唱會的全部收入,也用於援助北韓。
每逢國內發生洪水、火災、交通事故等災難時,張娜拉都會捐獻出巨額義演金。她還出資為自己母校的學生設立各種獎學金,是演藝界有名的慈善藝人。
2003年08月18日張娜拉分享愛慈善照片展
2002年3月17日在數千名歌迷陪伴簇擁下張娜拉,於韓國的長春體育館舉辦大型生日派對,娜拉當場將自己拍《明朗少女成功記》的演出費4,000萬韓元和活動現場3000多名歌迷自發捐出的250萬韓元捐款交給了韓國國際飢餓機構
2002年08月把廣告收入約韓幣3億元全部捐贈予母校作為培育基金
2002年09月捐款1億韓幣,協助韓國受到台風水災的災民
2002年11月16日張娜拉給經濟困難的Fans800萬韓元獎學金

I. 我國地級市慈善基金會有哪些

地級市慈善基金會有(不完全統計):張家口市慈善會,石家莊市慈善會,承德市慈善會,臨汾市慈善總會,呼和浩特市慈善總會,阿拉善盟慈善協會,赤峰市慈善總會,遼陽市慈善會,盤錦市慈善總會,鞍山市慈善總會,朝陽市慈善總會,本溪市慈善總會,延邊州慈善總會,長春市慈善會,吉林市慈善總會,四平市慈善總會,延吉市慈善總會,龍井市慈善總會,暉春市慈善總會,敦化市慈善總會,佳木斯市慈善會,哈爾濱市慈善會,南京市慈善會,無錫市慈善會,南通市慈善會,鎮江市慈善基金會,常州慈善協會,徐州市慈善會,淮安市慈善會,蘇州市慈善基金會,姜堰市慈善協會,金壇市慈善總會,紹興市慈善總會,杭州市慈善會,寧波市慈善總會,嘉興市慈善總會,臨安市慈善總會,台州市慈善總會,蕪湖市慈善協會,馬鞍山慈善總會,廈門市慈善會,南昌慈善總會,贛南慈善會,萍鄉慈善會,九江慈善總會,濟南慈善總會,淄博市慈善總會,曲阜市慈善協會,膠州市慈善總會,聊城市慈善總會,鄭州市慈善總會,洛陽市慈善協會,汝州市慈善總會,新鄉市慈善協會,武漢市慈善會,宜城市慈善會,宜昌市慈善協會,孝感市慈善總會,長沙慈善會,岳陽市慈善總會,湘潭慈善會,邵陽市慈善總會,廣州市慈善會,汕頭慈善總會,揭陽市慈善會,南寧地區慈善總會,桂平市慈善會,文昌市慈善基金會,成都慈善會,廣元市慈善會,遂寧市慈善會,廣安市慈善會,巴中市社會慈善協會,綿竹市慈善會,西安市慈善會,榆林市慈善協會,延安市慈善協會,天水市慈善協會,酒泉市慈善協會,石河子市慈善總會,克拉瑪依慈善總會,和田地區慈善協會,哈密地區慈善總會,恩施自治州慈善協會,麗江地區慈善會。

J. 愛心基金會怎麼申請

慈善基金會怎麼申請下面就看詳細介顫高紹吧!
1、第一步、點擊進入瀏覽器,點擊搜索慈善基金會
晌州2、第二步、點擊進入慈善組織資格
宴洞蔽3、第三步、點擊進入基金會認定,點擊進入在線辦理,然後點擊申請即可
熱點內容
金融求職哪些平台 發布:2025-02-09 02:35:16 瀏覽:827
太平洋股票軟體電腦怎樣下載 發布:2025-02-09 02:15:21 瀏覽:128
蘇寧小店和金融哪個好 發布:2025-02-09 02:10:19 瀏覽:490
園林股票歷史股價 發布:2025-02-09 02:05:17 瀏覽:299
500ETF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2-09 01:58:32 瀏覽:229
紅黃藍股票交易 發布:2025-02-09 01:56:56 瀏覽:377
錢全部我出股權怎麼占 發布:2025-02-09 01:46:05 瀏覽:427
公司破產股票漲停 發布:2025-02-09 01:32:31 瀏覽:905
熊貓股份股票歷史價 發布:2025-02-09 01:32:31 瀏覽:238
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漲停 發布:2025-02-09 01:32:29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