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有哪些基金會
Ⅰ 我國地級市慈善基金會有哪些
地級市慈善基金會有(不完全統計):張家口市慈善會,石家莊市慈善會,承德市慈善會,臨汾市慈善總會,呼和浩特市慈善總會,阿拉善盟慈善協會,赤峰市慈善總會,遼陽市慈善會,盤錦市慈善總會,鞍山市慈善總會,朝陽市慈善總會,本溪市慈善總會,延邊州慈善總會,長春市慈善會,吉林市慈善總會,四平市慈善總會,延吉市慈善總會,龍井市慈善總會,暉春市慈善總會,敦化市慈善總會,佳木斯市慈善會,哈爾濱市慈善會,南京市慈善會,無錫市慈善會,南通市慈善會,鎮江市慈善基金會,常州慈善協會,徐州市慈善會,淮安市慈善會,蘇州市慈善基金會,姜堰市慈善協會,金壇市慈善總會,紹興市慈善總會,杭州市慈善會,寧波市慈善總會,嘉興市慈善總會,臨安市慈善總會,台州市慈善總會,蕪湖市慈善協會,馬鞍山慈善總會,廈門市慈善會,南昌慈善總會,贛南慈善會,萍鄉慈善會,九江慈善總會,濟南慈善總會,淄博市慈善總會,曲阜市慈善協會,膠州市慈善總會,聊城市慈善總會,鄭州市慈善總會,洛陽市慈善協會,汝州市慈善總會,新鄉市慈善協會,武漢市慈善會,宜城市慈善會,宜昌市慈善協會,孝感市慈善總會,長沙慈善會,岳陽市慈善總會,湘潭慈善會,邵陽市慈善總會,廣州市慈善會,汕頭慈善總會,揭陽市慈善會,南寧地區慈善總會,桂平市慈善會,文昌市慈善基金會,成都慈善會,廣元市慈善會,遂寧市慈善會,廣安市慈善會,巴中市社會慈善協會,綿竹市慈善會,西安市慈善會,榆林市慈善協會,延安市慈善協會,天水市慈善協會,酒泉市慈善協會,石河子市慈善總會,克拉瑪依慈善總會,和田地區慈善協會,哈密地區慈善總會,恩施自治州慈善協會,麗江地區慈善會。
Ⅱ 請問有哪些基金會
中國十大慈善機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中華慈善總會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屆5年,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
目前,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2、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
在這些項目中,最主要、最有影響力的是希望工程。這是一項被社會廣泛關注的公益事業,旨在通過籌款,資助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據統計,目前全國希望工程累計資助建設希望小學9000餘所,累計資助失學兒童250多萬名,援建希望網校130所。
3、中國扶貧基金
1989年3月成立時,中國扶貧基金是一個沒有基金的基金會。那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沒有從事民間扶貧工作的經驗。通過多方聯絡,基金會努力爭取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扶貧行列。
1996年——1999年,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基金會主要採用扶貧到戶和開發式扶貧的工作模式實施了「貧困農戶自立工程」、「科技扶貧」、「教育及醫療設施援建」等項目。
從1999年下半年起,中國扶貧基金會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這一年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二個十年的開始,這一階段的工作方式是:通過項目援助、受援人參與等方式,幫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4、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是經過中央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它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集資金和物質,旨在全面提高婦女素質,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該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理事會,由正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及理事組成。理事會實行屆任制,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遇有特殊情況,也可以採用其他形式召開。
婦女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是第一,接納海內外熱心婦女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人士的捐贈;第二,國家政策允許的基金增值和服務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須用於基金的任務范圍,基金的使用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目的、對象方式合法使用。
5、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這些人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的對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殘聯的章程規定,其資金來源有五部分: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個人)捐贈、政府資助、國際合作項目、創收和其它收入。據殘聯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資金主要來源還是殘聯先申報,然後國家有關部委撥款專項專用。
6、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為救助日俄戰爭中受害的我國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為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1993年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的職責較以前有所擴大。
目前,中國紅十字會主要履行以下職責:開展救災的准備工作;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員和其他受害人進行救助;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輸血獻血工作,推動無償獻血;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等。
中國紅十字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一般情況下五年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總會機關的常務理事組成執行委員會,對常務理事會負責。
7、中華環保基金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為獎勵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教授為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十萬美金作為獎金。這筆錢後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非營利性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民間基金會——中華環保基金成立的基礎資金。並於2005年獲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專門資商地位」。
1993年4月,環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過資助和獎勵對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及國際合作等各項環保事業的發展。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內外熱心於環保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的捐贈;其他組織、個人的捐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
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設常務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常務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會聘請若干國內外著名人士擔任名譽理事長。
8、宋慶齡基金會
十大全國性慈善機構中,宋慶齡基金會是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
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年後,在宋慶齡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里,宋慶齡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後,宗旨集中體現為「和平、統一、未來」六個字,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
在機構上,基金會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在領導人員上,基金會設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會民主推選產生;秘書長為基金會法人代表。
募捐方法有三種:現金和現金支票,可以直接寄到基金會;股票、有價證券、產權契約,在住所住地的中國銀行辦理;各類物資,向基金會去信去電商處。
9、見義勇為基金會作為指向性最強的基金會,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綜治委、民政部、團中央等部委聯合發起成立。成立九年以來,該會同有關省市組織了大量表彰活動,募集見義勇為基金7000多萬元,發放獎勵撫恤、補助慰問和助學金2000餘萬元。
目前中華見義勇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兩年開一次全國性表彰大會,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單位抽人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各省上報的人員事跡進行評審;二,面對日常申請補助的見義勇為人員,由基金會辦公會進行研究,看夠不夠標准、夠哪一級標准,形成意見後報基金會會長或常務副會長審批,再對外發錢。
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個市、縣設有見義勇為事業組織管理機構,從事見義勇為工作的人員近萬人。近十年來,各級見義勇為管理組織已募集基金十幾億元。
10、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促進會是1994年4月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的。以劉永好為代表的10位民營企業家在全國工商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上聯名倡議「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進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間商會)發起下成立促進會。她是光彩事業的組織機構,是經由國家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享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她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為參與主體,包括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加。 促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下設常務理事會。促進會的經費來源一是會費,二是有關社會團體、企業人士與商業界的支持和贊助。
Ⅲ 有誰知道所有慈善基金會的電話
2. 上海慈善基金會
3. 陳曉旭慈善基金會
4. 中國慈善基金會
5. 中華慈善基金會
6. 成龍慈善基金會
7.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
8.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
9. 華夏慈善基金會
10. 國際慈善基金會
11. 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
12. 香港福慧慈善基金會
13. 美國慈善基金會
14. 北京慈善基金會
15. 香港慈善基金會
16. 天津慈善基金會
17. 李嘉誠慈善基金會
18. 北京華夏慈善基金會
19. 光華慈善基金會
20.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
21. 李連傑慈善基金會
22. 福慧慈善基金會
23. 嘉道理慈善基金會
24. 世界和平慈善基金會
25. 世界慈善基金會
26. 中國兒童慈善基金會
27. 廣州 慈善基金會
28. 杭州慈善基金會
29. 陝西慈善基金會
30. 江西慈善基金會
31. 武漢慈善基金會
32. 湖北慈善基金會
33. 浙江省慈善基金會
34. 陳曉旭慈善基金會
35. 宋慶齡慈善基金會
36. 民間慈善基金會
37. 王振滔慈善基金會
38. 遠東慈善基金會
39. 慈心慈善基金會
Ⅳ 中國鋁業集團、中國五礦集團、贛州市人民政府正在籌劃相關稀土資產的戰略性重組涉及哪些稀土或礦產基金
中國鋁業集團和中國五礦集團其實都已經看不到了,所有的稀土產業都已經涉及這些產業基金
Ⅳ 宋氏三姐妹的作者簡介
陳廷一,吉林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中國大地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系中國文基金會顧問、中國通俗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長篇專著《皇天後土》、《許世友外傳》、《宋床齡全傳》、《宋美齡全傳》、《宋靄齡全傳》、《宋氏家庭全書》、《民國岳父》、《孔祥熙大傳》等作品達900萬字,並多次獲國家獎。以稿費設立了李耳文學基金會晨光獎,獎掖文學新人。 去年5月上旬,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四屆四次理事擴大會在贛州召開。深沉、神奇的紅土地深深吸引住了陳廷一。當時他並沒有帶什麼創作任務去。然而一去,他發現「紅色旅遊」成為時尚,「五一」黃金困帆肆周,瑞金一天就接待百萬來自全國各地的尋根人,那種熱烈的場景使陳廷一立即興奮起來。
會議期間,適逢「賀子珍博物館」「三起三落」後開放。陳廷一是個幸運者,歷史重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賀氏也有三姐妹啊!她們一個個如出水芙蓉,鮮艷奪目:一個嫁給毛澤東;一個嫁給毛澤東的三弟毛澤覃;一個因毛澤東而被國民黨挖去雙目、削光手指被殺害,犧牲時年僅轎此13歲,成為「劉胡蘭」式的少年英雄。他被深深地感動了,陷進了情感的旋渦,於是便有了30萬字的《賀氏三姐妹》的誕生。
《賀氏三姐妹》一書發行後,反映之強烈始料不及。該書今年4月1日正式出版,正是北京「非典」肆虐之時,初印8000本,每本46元,不到兩個月便銷售一空,後又追印8000本推向市場,西安的《華商報》,河南的《大河報》、湖北的《楚天都市報》、《武漢晚報》,贛州的《贛州晚報》均予以連載,北京的《作家文摘》、上海的《上海文學報》等也進行選摘。有關報刊評論說,《賀氏三姐妹》是「紅土地文學的典範」。陳廷一和他的紅土地文藝創作觀在談到紅土地文化時,陳廷一認為:紅土地文化不是過時文化而是朝陽文化,是先進文化的一部分。
革命歷史故事是紅土地文藝素材的重要部分。要讓塵封在歷史里的人和事,重新鮮活地「站立」起來,除了尊重歷史真實之外,重要的是融入作家本人(也是現代人)諸多的人生體會。陳廷一認為,作為紀實文學和傳記文學,首先是紀實和傳記,必須用事實說話。在此基礎上,要有文學的感染力,要通過歷史人物的傳奇經歷和平常生活,揭示人性的美,激活大眾對歷史的記憶和想像,才會有讀者和市場。如果兩者不是有機結合,傳記充其量只是檔案館的黨史。黑格爾說過一句話:「歷史題材有未來的東西,找到了,作品就永恆。」在《賀氏三姐妹》這部書中,就有「歷史的反思、人性的復甦、生命的思索」。陳廷一和他的傳記人生陳廷一是一個極普通的人。生不逢時,少年喪父,母親討飯供其上學,同時又是「老三屆」;與泥巴打了多年交道。後來入伍到長白山麓,做了一名軍營廚子。30歲進大學時,已兒女雙全。18載的軍旅生涯,給了他豐富的創作源泉。本來陳廷一最有條件走仕途,30多歲就成為少校副團,可他沒有選擇此道,而是選擇了自我吃苦的傳記文學創作之路。他那質朴的文風和人格力量,以及在特殊環境下養成的創作韌汪轎性,在當代作家群中是不多見的。
從事創作以來,陳廷一先後出版了《皇天後土》、《孫中山大傳》(上下卷)、《許世友傳奇》三部曲、《賀氏三姐妹》、《宋代三姐妹》、《宋氏三兄弟》、《孔祥熙大傳》、《宋慶齡全傳》、《宋美齡全傳》、《宋靄齡全傳》、《宋氏家族全書》(上下卷)、《民國岳父》等報告文學和紀實文學。1990年他以稿費設立了「李耳文學基金會」晨光獎,獎掖了65名文學新人。他的作品代表著他的人格,他的人格融進了他的作品。1995年7月16日《新聞出版報》發表署名梅潔的文章,其中指出「讀傳記文學不讀陳廷一不可;寫傳記文學史不寫陳廷一不行」。
在當代文學界,陳廷一先生被譽為我國傳記文學的扛鼎作家。20多年來,他創作的《皇天後土》、《孫中山大傳》、《宋氏三姐妹》、《宋慶齡全傳》等作品,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日前,陳廷一先生的新作《賀氏三姐妹》出版,此書講述了賀子珍和他的兩位姐妹的命運變遷,被評論家稱為「『紅土地』文學的典範」。近日,我來到陳先生的寓所,就這部作品的創作動機、背景等問題作了采訪。
談起如何用傳記的方式處理這些歷史題材時,陳先生說,傳記不是一面簡單的鏡子,它在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激活了大眾對歷史的記憶和想像,通過歷史人物的傳奇經歷和平常生活來反思歷史,這就是作傳者的基本理念。
關於這部作品的寫作緣起,陳先生介紹說:「去年5月初,我到了贛南。來到瑞金一看,適逢賀子珍博物館建成開放,全國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紅色旅遊』已成時尚。我想,人們在追尋一種崇高的東西。於是,我也興奮起來了。我曾寫過《宋氏三姐妹》,其實賀氏也有三姐妹,一個嫁給毛澤東,一個嫁給毛澤東的三弟毛澤覃,一個被國民黨殺害,犧牲時才13歲。她們為革命事業的獻身精神震撼了我的靈魂。」
《賀氏三姐妹》這部書中,不少場面和細節描寫具有詩的氛圍,可以看出作者力圖營造詩的意境。有些評論者認為,這樣的表現手段可能影響歷史人物的某些真實性。
陳先生說:「黑格爾說過一句話,『歷史題材有未來的東西,找到了,作品就永恆』。人情、人性的美是文學表現的永恆主題,這些主題本身就蘊涵著詩情。這部作品裡,我用了相當大的篇幅表現傳主們的親情、愛情和友情以及她們生命歷程中的悲歡離合。在情感問題上,我相信我們與這些歷史人物有共同的體驗,因而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我寫了這樣一個生活細節:1956年的某日,廣播電台播送一篇毛澤東的講話,錄音一遍遍地播放,賀子珍抱著收音機一遍遍地聽,以至於忘記了吃飯睡覺。第二天嫂嫂來看她時,收音機燒毀了,她還抱在耳邊聽——繁華落地見真純,這就是『詩意』。
「我在歷史人物身上尋找最有詩意的東西,並沒有神化她們,我只是遵循了人類的一個法則——人無法超越情感而存在。賀氏三姐妹對共產主義堅定的信仰,為民族解放而斗爭的獻身精神,潛在地影響著她們的命運和情感歷程,這是她們不同於常人之處。那樣的人生追求,使她們有一些不同尋常的情感體驗,其中也不乏詩意。追根溯源,那樣的情感和詩意則產生於那片浴血的紅土地。我的贛南之行,最大的收獲就是找到了這種詩意。我要把這樣的『詩意』表現出來,讓更多的人直面崇高。」
Ⅵ 中國有哪些公益基金會
中華慈善總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李嘉誠基金會
玉米愛心基金
宋慶齡基金會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中華環保基金會
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
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周凱旋基金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福慧慈善基金會
雁心會樂幼基金
田家炳基金會
樂群慈善基金
和富慈善基金
兒童危重病基金
Ⅶ 王鴻賓先生是誰
(美國)王氏基金會是已故旅美華僑王鴻賓先生捐贈資產,經美國政府批准創建的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公益團體,其宗旨是,以基金會的收益向文化、教育等領域提供獎學金、贊助金,促進科學、教育和文化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為了鼓勵家鄉青少年努力學習,學成後報效祖國、振興中華,美國王氏基金會在國內先後設立了雷大貞醫學教育獎學金、王氏獎學金、杜玉如師范教育獎學金、王氏優秀特困生獎學金、雷大貞教師獎勵金和昌大王氏優秀特困獎學金等六個獎項。
王鴻賓先生去國萬里,心繫中華,熱心家鄉教育事業。1990年,為了紀念他早逝的母親雷大貞女士,王鴻賓先生在江西中醫學院設立了雷大貞醫學教育獎學金,後又在南昌大學設立了王氏獎學金。為了鞏固與發展這一有利於祖國教育工作的公益事業,王鴻賓先生於1993年捐贈了時值75萬美元的資產在美國設立王氏基金會。之後,為紀念王鴻賓先生的岳母,王鴻賓先生在江西省師范院校設立杜玉如師范教育獎學金。1998年又在江西省農業院校設立王氏優秀特困生獎學金。
王鴻賓先生原籍山東,1927年生於南昌,四十年代畢業於江西工專。後赴美深造,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研究院,在美從事水利工作。在俄勒岡州創立王氏實業投資公司,任董事長。由於過度辛勞,王先生於1994年12月6日病逝於美國波特蘭市。
王氏基金會現任董事長王德咸先生是王鴻賓先生的長子。王德咸先生1964年生於台灣,199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研究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舊金山灣區民權律師委員會律師。1996年和2006年兩次來南昌考察獎學金工作,曾在南昌大學作了學術演講。他表示將繼續為各項獎學金進行資助,使王氏基金會成為促進美國其它基金會在中國(尤其在江西)開展資助活動的表率,為造福社會貢獻力量。
王氏基金會曾經在國內30所學校設立了獎學金。從2005年開始,為了規范獎學金管理,在進一步加大獎勵金額的基礎上,王氏基金會集中在12所學校發放獎學金,每年獎勵名額逾350人。獎學金標準定為研究生、本科生2000元(優秀特困生2000元);中學生1200元;小學生300—500元;小學教師1000元。
每年九月,各有關學校成績優良、品行端正的學生均可提出書面申請,由各校按評選條例評選,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行頒獎大會,頒發獎學金及獎勵證書。
王氏基金會獎學金按照公正、公開、公平和擇優的原則進行評選,它寄託了遠在海外的炎黃子孫對祖國青少年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學生獲獎應視為一種榮譽,應該將獎學金用於補貼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不得用於請客送禮和鋪張浪費。
Ⅷ 贛州市英東杯運動會的起源史
贛州市英東杯運動會是霍英東基金會資助的。
香港知名的企業家霍英東先生(霍英東博士),是海外華人介入中國改革開放最早、影響最大的人。他希望國家興旺,民族輪培富強,為此投入自己的財富、心血和精力,一心一意地傾注在尋求實現祖國現代化之路的努力中,並為中國內地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霍英東基金襪模會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成立於1977年。二十五年來,基金會以捐獻和非牟利投資形式,為推動地區發展,支持改革開放,向社會各界投人了60多億元港幣,策劃了數以百計的項目,尤其是在推動各地教育、醫療衛生,體育、科學與文化藝術、山區扶貧、幹部培訓等方面做了難以告桐緩勝數的工作。
Ⅸ 國企公益基金會有哪些
中華慈善總會、中國青少年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紅十字會、中華環保基金、宋慶齡基金會、見義勇為基金會、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根據性缺陵質不同,慈善基金會分唯扮燃為兩種形式:公募和非公募,企業的慈善基金會形式屬於後者,即基金會沒有向社會籌集捐款指虛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