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牛行業基金有哪些
1. 行業指數基金有哪些
行業指數基金有很多,比較熱門的有醫葯、白酒、軍工、證券、銀行、地產等。
還有例外一種基金叫做寬基指數基金。寬基指數並不受限於某個行業、市場,目前常見的有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創業板指數、紅利指數、恆生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標普500指數等。
而跟蹤這些指數的基金也可以分為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其中場內基金就是指ETF基金,可以通過股票賬戶進行實時交易,而場外基金就是支付寶、天天基金等平台代銷的基金產品。
2. 值得長期投資的基金
主要是行業基金,通過股票交易軟體直接購買的股票型基金,以下8隻基金值得長期投資的基金:酒ETF(512690)、醫葯ETF(512010)、醫療ETF(512170)、消費ETF(510150)、中概互聯網ETF(513050)、科技ETF(515000)、半導體ETF(512480)、新能源車ETF(515030)。
拓展資料:
1,酒ETF(512690),資產規模11億,2020年漲幅84%。
白酒是消費行業里最好的品種,沒有之一,如果手上沒有白酒股,那麼這只基金一定要入手,它選的前十隻酒企,基本上是最佳配置,今年白酒的漲幅非常亮眼,除了流動性寬松提升估值外,與它們本身的業績穩定性也有很大關系,當然,漲多了必然要回調,目前價格偏高,建議耐心等待。
2,醫葯ETF(512010),資產規模23億,2020年漲幅40%。醫葯ETF的主要倉位是恆瑞醫葯,佔有22%倉位,也是我認為確定性最高的醫葯公司,其次葯明康德、長春高新、愛爾眼科、智飛生物都是醫葯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隨著未來老齡化的加劇,對醫葯的需求肯定會越來越高,醫葯基金是最值得長期持有的基金。
3,醫療ETF(512170),資產規模13億,2020年漲幅69%。醫療ETF主要是醫療器械公司,也有CRO行業以及眼科、牙科醫院,都是目前處於高增長階段的公司,最近醫療器械開始集采,其中某些公司受影響比較大,普通投資者判斷不了手中的醫療器械股是否該割肉出局,不如將這件事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持有醫療ETF,可以無懼集採的影響。
4,消費ETF(510150),資產規模4.5億,2020年漲幅57%。消費行業無疑是長期走牛的行業,它可以穿越牛熊,持續上漲,因為人的消費需求是永遠存在的,它的整體規模會隨著貨幣超發貶值而不斷提升。
5,中概互聯網ETF(513050),資產規模44.5億,2020年漲幅47%。或者中國互聯(164906),資產規模17億,2020年漲幅46%。
中概互聯網或者中國互聯,持倉的都是香港和美國上市的國內最優秀的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在A股買不到,但是可以通過買入基金,間接持有,讓我們普通投資者也能分享到互聯網巨頭成長的紅利。
6,科技ETF(515000),資產規模97億,2020年漲幅36%。科技ETF其實是一半科技一半醫葯,都是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
7,半導體ETF(512480),資產規模82億,2020年漲幅51%。
半導體ETF基本都是代表了國內最先進的晶元、半導體製造企業,都知道我國這方面距離歐美差距較大,目前雖然不知道哪家企業未來能夠脫穎而出,比肩國際巨頭,但打包一攬子股票,也可以享受到行業發展的紅利。
8,新能源車ETF(515030),資產規模79億,2020年漲幅80%。前段時間頒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要達到20%,也就意味著,這個行業將要迎來40%的復合增速,整個產業鏈都將受益。
3. 2020-07-22 未來牛市輪動的規律是什麼
A股市場進入7月份以後 ,我首先寫了一篇 復盤15年全面牛市和應對策略 ,全面復盤了A股15年全面牛市的經過。15年的牛市是杠杠牛市,都是咱們自己人在做,當時 外資還沒有進入A股市場。但是2020年的市場外資是深度參與的 ,有完全不同於15年牛市的特點。
根檔游據市場新的特點我提出了三大 長牛基金+四大邏輯的布局,這樣布局的好處是無論 有沒有全面牛市,產業發展和業績成長帶來的內在價值提升是確定的。
1. 從這兩天盤面看 ,業績驅動是主旋律
A股昨天毀伍建材股領漲全市場,高瓴資本重倉的海螺水泥接近漲停 ,市場現在不是無緣無故的漲, 主要原因是 這個行業的公司 北新建材在上周三發布了 上半年的業績修正公告,超市場分析師預期 。 北新建材的估值和 海螺水泥一樣都比較低 ,上半年因為疫情和 暴雨的影響,下半年建築行業需要趕工,對建材需求大,有業績大幅度增長的預期 。
除了高瓴資本持有的海螺水泥之外 ,港股的中國建材市值只有海螺水泥的1/4,值得投資者關注。如果只看經營性活動的現金流,海螺水泥和中國建材幾乎一樣的,只是因為中國建材因為歷史原因 有大額的折舊,財務費用支出比較高,從而導致報表利潤比較低。
A股今天醫葯股領漲全市場 ,纖蠢或主要是 因為國內CRO龍頭 葯明康德發布了半年報的業績,凈利潤取得了62%的成長,一季度業績受業績盈,二季度業績增量非常快, 大超市場預期 ,所以市場一開盤 醫葯股受業績利好驅動帶動整個板塊股價上漲。
從昨天和 和今天的盤面看 ,還是版塊業績驅動股價上漲,還是看業績,不是15年那種亂漲,15年那種上漲暴漲之後就是暴跌。
2. 負責 高瓴資本生物醫葯投資的易諾青 對未來醫葯市場的看法
現在醫葯股的估值整體比較高 ,負責高瓴資本生物醫葯投資的易諾青說了一段對現在A股市場醫葯估值的整體看法:我們投中國的生物葯第一天起,我們也大概有這樣的一個預期,一方面像15、20年前的互聯網,無數的科學家回國創業,把這個產業發展起來,像互聯網一樣逐漸走向全球。我們也相信中國的生物醫葯,也會像15、20年前,類似於華為一樣,以非常高的性價比,能夠讓另外幾十億發展中國家老百姓也能獲益。 這幾個方面累加起來,生物醫葯的這一波行情,大家稍微看得遠一點,把未來時間逐漸拉長一點,discount回來,就能支撐現在這一波市場的表現 。高瓴在醫葯領域一直加倉幾乎沒有退出過。
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退出的經驗嗎?易諾青: 我們在中國的A股、香港市場,還有美國市場都有非常多的投資,但是在生物醫葯領域我們一直是在不斷的在加倉增持的,幾乎沒有退出過。
我對未來醫葯和消費的看法是 即使估值稍微高, 但是 大概率不會暴跌,業績成長會推動降低估值 ,就像葯明康德 業績一公布TTM PE就降下來了,進入下半年後 就該看 Forward PE。
3. 明日科創板將迎來解禁潮,對創業板有一定影響
明日(7月22日)科創板將迎來開市一周年,A股下半年最大解禁潮亦同時來臨。7月22-7月26號這一周的解禁規模將達到2644億元的周度解禁高峰,7月解禁市值將創下近10年以來第四水平。
同時科創板的估值非常高,對A股市場會造成比較大的沖擊,西部超導、三隻松鼠、韋爾股份、中微公司、瀾起科技等個股最需要警惕風險。
若科創板股票因為減持而出現價格下跌,創業板或也將受到牽連:科創板實行注冊制,未來融資規模有望大幅增長,若此次科創板面臨大額拋盤的壓力,科創板指數出現下行,預計投資者也會擔憂未來同樣實行注冊制進行大規模融資的創業板,也會連累到創業板的表現。
4. 錯過一個優質基金
雖然我推薦的三個長牛行業基金整體表現還不錯,但是我錯過一個好基金,並且是場外的,這個基金包括:港交所,騰訊 ,五糧液,貴州茅台,美團點評,葯明生物,愛爾眼科 ,並且倉位高達 72%,這裡面的公司基本都是高瓴資本賽道布局的公司。
文中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有其他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4. 2021年基金該選擇哪個行業才能牛氣沖天
先上結論:考慮到2021年貨幣政策恢復常態化、國內外疫情防控和中美沖突演進的不確定性、A股當前整體估值中等偏上等因素, 2021年的投資不建議重倉博弈單一行業,宜採取均衡配置策略,以提升整體資產的抗風險能力。
站在上帝視角,從後往前看,幾乎每年都有所謂牛氣沖天的行業,但作為普通人的投資者,在當下抓住一到兩年內的所謂牛氣沖天的行業則是難於上青天!即便是你通過自己的研究或者有人告訴你這個所謂的牛氣沖天的行業,除了用上帝之眼從後往前看,你有辦法確定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嗎?如果沒辦法, 重倉單一行業將使你的投資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 ,君不見去年被罵上熱搜的某成長混合基金,單一重倉半導體,一旦市場轉向直接回撤超30%,至今凈值仍未回復前高! 投資正確的關鍵是做確定性高的事,與其去單一押注所謂牛氣沖天的行業,不如均衡配置,獲取長期確定性高的穩健回報。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一年五倍常有,五年一倍不常有,不要低估復利的威力 ,年復利15%,5年即可翻倍。均衡配置可能不如單一押注來得迅猛刺激,但今年盈利100%,明年虧損50%,兩年下來還在原地打轉! 風險控制是投資的第一要義,獲取長期穩定的復利增長才是投資致勝的真諦。
牛氣沖天的肯定不是食品飲料、醫療醫葯,因為這兩個行業是持續長牛,不具爆發性特徵。金融、地產可排除爆發特徵,衰退拐點是否出現都值得懷疑。通訊、半導體、消費電子、新能源、資源類均牛過,是否會牛二回,會的,但只可能是稀缺資源,這是第一個可能的賽道,其得益於貨幣貶值,也因為其牛的時間距今已較遠,其它的剛牛過很難持續的。另外的賽道可能是軍工,我國的軍工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以及國際關系動盪,均支持這一產業景氣度爆發。還有的可能是高端裝備領域,具體講是支撐工業4.0領域,以及高新材料領域。
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答案,但是即便說出自己的答案,估計別人也很難相信,因為投資最終靠的還是自己的決斷。
無論誰說出2021哪個行業會爆發,都含有一定賭的成份在裡面,所以最靠譜的辦法還是去相信基金經理。
因為基金經理和基民的利益是相同的,他們想把產品做好,吸引更多的人去買,從而收取更多的管理費,基民希望他們把產品做好,賺到更多的收益。
回看2020誰又能想到白酒板塊會如此逆天,整個消費行業都迎來了大漲,這些我想根本沒人預料到吧!
但是很多優秀的基金經理都抓住了2020的大消費行情,因為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尋找有可能會大漲的板塊,從而買入它們,行情在不斷的推進過程中,也只有大資金可以引領行情。
當下A股市場最大的資金無疑是公募基金,這兩年公募基金每年都會選擇一個板塊抱團,2019年的 科技 股行情,2020的大消費行情,都是基金經理們的傑作。
所以選擇幾個優秀的基金經理,並堅定持有他們的基金,大概率可以戰勝90%的投資者。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5. 2021年基金該選擇哪個行業才能牛氣沖天
選擇哪個行業還不如靜下心來想想 哪些行業是人們離不開的,那就投資這些行業!所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醫葯和消費,還有政策為主的新能源 。那麼我們來分析分析:
醫葯和消費作為主線是沒問題的,但是選擇板塊也需要看持有哪些股比較合適,比如說行業龍頭,老二老三,這些都可以持有。
醫葯主題和消費主題作為主線 ,一來是人們離不開,剛需板塊,受眾人口巨多,未來成長空間大,投資價值高;二來是公司具有一定護城河,在行業競爭高,價值高,比如千禾味業,伊利,茅台,五糧液,等等!都是不錯的方向,選好板塊,選好股才行。
政策傾向,比如說如今的新能源 汽車 ,因為國家大力發展,還有未來新能源普及,空間巨大,應該多多關注。
新能源作為新風口, 細分就是新能源 汽車 和光伏這兩大板塊,都是不錯的,目前政策都是在這上面,未來也會進行大力發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未來新能源是一個趨勢,是一種戰略和方向,新能源是能源戰的關鍵,比起傳統石油,新能源可再生,更加利於發展。
2021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而「十四五」的主要內容是:
①構建消費大市場,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② 科技 創新,進一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③覆蓋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
而且,根據近五年收益率排名前十的基金,也都是大消費類、大醫療類。
但「十四五」已經將 科技 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必須要解決的卡脖子問題,半導體行業、工業軟體等等。
所以,我們2021想要選擇哪個行業,首選要選擇的一定是: 大消費與大 科技 、大醫療。
綜合以上分析,加上未來推測,比如消費升級(以後可能會出現電子消費新峰),產業升級(更 科技 化)等等。
而且人的一生,離不開衣食住行,生老與病,所以,大消費、大醫療是我們2021重點關注的對象。
大消費要布局: 釀酒行業、食品飲料 、電子消費、醫葯消費、白電等等;
大醫療要布局: 醫療保健 、生物製造等等;
大 科技 要布局: 高端製造業、綠色新能源、低碳環保 、數字經濟、新能源車、光伏、半導體等等。
若是布局大 科技 行業,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至少五年期限,才可能有巨大的突破;
而大醫療、大消費類的行業一直都是長牛行業,比一百米或許比不上高端製造、半導體,但是若是比馬拉松,一定遠遠把其他行業拋於腦後。
話不多說,直接干貨!!!
大消費行業基金:
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
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
白酒+醫療:
景順長城新興成長
景順長城鼎益混合
易方達中小盤混合
大醫療行業基金:
中歐醫療 健康 混合
工銀前沿醫療股票
前海開源醫療 健康 A
大 科技 類:
嘉實新興產業股票
廣發雙擎升級混合
真正的混合基:
銀華富裕主題混合 (總之啥都有)
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 (也是啥都有)
以上基金都是經歷了牛熊洗禮,收益則更加的穩定,乃投資不二之選!
不建議去投資 軍工、銀行、房地產、保險、傳媒、環保、石油 等等周期性行業。
一旦進去,可能就出不來了。只適合高手短線操作。
另外,至於 科技 ,我上面說了, 科技 不建議投資窄基,一投資窄基,一不小心會大起大落,甚至一落不起。
因為 科技 具有時效性,過時了,就不貴了,再加上窄基的大漲大跌,可能您會想罵人,比如「 諾安(教基民)成長 」等等。
比如:去投資5G,最多就5、6年的發展期,最近華為都發6G衛星了,而5G商用才不夠兩年。
所以要投資,最好投資價值型、長牛型、確定性強的大混合基金,也就是大消費、大醫療。
畢竟我們投資要的就是穩定性、確定性,這樣才有高收益性!
最後,祝您2021,牛氣沖天!
牛氣沖天的肯定不是食品飲料、醫療醫葯,因為這兩個行業是持續長牛,不具爆發性特徵。金融、地產可排除爆發特徵,衰退拐點是否出現都值得懷疑。通訊、半導體、消費電子、新能源、資源類均牛過,是否會牛二回,會的,但只可能是稀缺資源,這是第一個可能的賽道,其得益於貨幣貶值,也因為其牛的時間距今已較遠,其它的剛牛過很難持續的。另外的賽道可能是軍工,我國的軍工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以及國際關系動盪,均支持這一產業景氣度爆發。還有的可能是高端裝備領域,具體講是支撐工業4.0領域,以及高新材料領域。
6. 行業指數基金有哪些ETF品種如何選擇
行業指數基金有哪些?如何選擇?巴菲特說過:對於個股投資者,最好的辦法就是買指數基金,那麼A股的指數基金有哪些呢?根據交易系統的顯示,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ETF基金共349支,總規模超過7000億,其中成交額在1000萬以上的有152支,而十億以上的也就11支,去掉幾個重疊的同類品種,也就是說ETF基金真正活躍的也就是那麼十幾個而已。至於行業主題類的ETF則是最多的,這對以行業為投資對象,進行板塊或主題輪動,沒有能力或者時間選股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節省了大把的時間,直接買入相關行業的指數基金便可,這可能是近幾年發展最快的投資品種了,現在各種主題基金琳琅滿目,究竟該如何選擇,已經成了投資者頭痛的事情了。2.晶元ETF
代碼159995,規模200億,於2020年,這完全是追逐熱點而設置的產品,估計受炒作的時間有限,隨著大批被高估的股票價值回歸,後面的風險是大於機會的。
規模230億,是2019年10指數基金,也是受當時5G概念火爆發行的,現在來看,這種跟風的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規模和成交量都上來了,但持續性還有待觀察。投資者如果不會選股,以行業指數基金代替至少簡單省事得多,另外比單獨去買板塊中的個股風險還是要小得多。
4.軍工ETF
512660,規模70億,成交額在八九個億附近,這個產品已經運行有四年了,相關指數也很高就有了,而軍工題材彷彿也是長久不衰,過一段時間就會炒作一番,與牛市的證券、熊市的消費、震盪市的軍工也是投機者的最愛。
當然行業ETF絕對不止上面四個,還有新能源汽車、科技、消費、銀行、半導體、醫葯、房地產、信息等等,通過這些行業指數基金,投資者可以非常輕松地把握到行情的方向,對整個大盤有一種把握全局的感覺,從而更明確地指導自己的投資,尤其對行業和個股的選擇是非常有幫助的。
7. 牛市適合投資什麼基金
牛市適合投資熱門基金:如新能源,醫葯,證券,農業等等吧。
8. 證券公司類基金有哪些可選
券商行業主題基金數量眾多,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純粹布局券商行業的指數型基金;第二類是布局金融等行業的指數型基金,有些是「非銀金融」、有些「券商搭配地產」、有些是「互聯網金融」等;第三類則是主動布局較好券商行業的權益基金,考驗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
首先看第一類,目前易方達、南方、華夏、華安、華寶、國泰、富國、招商、長盛、融通、鵬華等都發行了跟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的指數基金,產品類型略有不同。相比個股漲幅存在較大差異,指數型基金更可以獲得市場平均表現,利用ETF等品種更為靈活。此外,券商行業往往股價波動較大,有分析能力的投資者可以做波段操作,而普通投資者更適合逢低做定投布局。
第二類則是成份股中含有券商股的指數基金。指數中包含保險、券商、銀行、信託等行業,如「中證800金融指數」、「滬深300非銀金融」等;也有重點布局「金融+地產」的指數基金;還有布局「互聯網金融」的產品,比如跟蹤中證互聯網金融指數的指數基金,除了看好券商還看好保險的投資者,可以重點布局非銀金融指數產品。
第三類則是一些布局泛金融領域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其中有中銀金融地產混合、嘉實金融精選股票、工銀瑞信新金融股票、工銀瑞信精選金融地產行業混合、富國金融地產行業混合、創金合信金融地產精選股票等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在30%左右,表現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