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如何面對股災
1. 基金跌的時候怎麼辦
1、在結構式行情中,基金下跌時可以補倉,補倉的時候可以採取等額或等比補倉的形式,等額就是每次補倉的金額是一樣的,比如說:每次下跌都補倉1千元;等比就是每次補倉的金額等比例的增加,比如說第一次一千,第二次兩千,以此類推。
2、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如果基金一直下跌,可以設置一個基金定投,因為基金定投每次買入的成本不同,根據基金定投微笑曲線原理,當達到一個盈虧平衡點後,基金就能開始盈利。
拓展資料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類。
最早的對沖基金是哪一支,這還不確定。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大牛市時期,這種專門面向富人的投資工具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是本傑明·格雷厄姆和傑里·紐曼創立的格雷厄姆·紐曼合夥公司基金。
2006年,沃倫·巴菲特在一封致美國金融博物館(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雜志的信中宣稱,20世紀20年代的格雷厄姆·紐曼合夥公司基金是其所知最早的對沖基金,但其他基金也有可能更早出現。
在1969—1970年的經濟衰退期和1973—1974年股市崩盤時期,很多早期的基金都損失慘重,紛紛倒閉。20世紀70年代,對沖基金一般專攻一種策略,大部分基金經理都採用做多/做空股票模型。70年代的衰退時期,對沖基金一度乏人問津,直到80年代末期,媒體報道了幾只大獲成功的基金,它們才重回人們的視野。
20世紀90年代的大牛市造就了一批新富階層,對沖基金遍地開花。交易員和投資者更加關注對沖基金,是因為其強調利益一致的收益分配模式和「跑贏大盤」的投資方法。接下來的十年中,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更加層出不窮,包括信用套利、垃圾債券、固定收益證券、量化投資、多策略投資等等。
2. 基金市場跌了怎麼辦基金如何應對市場調整和下跌
市場出現調整和下跌是常有的情況,基金凈值出現波動也是正常的,如果是出現連續的市場下跌,投資者可能會慌了陣腳,就會開始在持有和贖回之間開始猶豫了,首先是害怕自己好不容易積累的收益回吐,也擔心市場會長時間下跌而沒有回調。如果作為一名成熟理智的投資者,這時候應該如何應對市場的下跌和調整呢?面對市場下跌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考慮要不要贖回,市場還要跌多久,而是應該先理智的審視自己的基金持倉,所持有的基金估值是否在正常的范圍內,如果是正常的,則不需要過多擔心,繼續持有就可以了。甚至可以適當加倉。
然後再看看基金的業績表現,與同類基金進行對比,與對應的指數進行對比,了解基金的業績是大幅度異常波動還是隨著市場的主流出現的下跌,如果只是受市場影響同步下跌則不需要過多擔心,如果業績明顯低於指數則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調倉,換成同類的抗跌能力比較強,更加穩定的基金。
第二,及時補倉
如果持有的基金錶現是正常的,只是受市場影響而出現的下跌,這時候可以制定一個嚴格的補倉流程,補倉是有紀律性的,不是說基金跌了就補,跌多少的時候補,每次補多少都需要制定一個規劃。
舉個例子,市場每下跌5個點的時候補倉10,再下跌5個點補倉20%,依次類推,或者是規定在一個月內固定最多補倉一次,嚴格控制好補倉的資金和時間間隔,既防止市場一路下跌,也是為了在市場真正到達低位的時候還有子彈。
第三,做好面對虧損的心理建設
人性的貪婪和恐懼是投資路上最大的絆腳石,為什麼從長期來看,市場是上漲的,但是卻很少有投資者能夠堅持持有基金而賺錢呢?就是因為絕大部分投資者習慣了追漲殺跌,在市場暴漲的時候貪婪的買入,在市場下跌的時候恐懼而賣出。說到底,投資就是一場和人性的弱點的對抗戰,誰能夠在市場中始終保持理性的態度,從容面對投資的盈利和虧損,誰就會成為市場的贏家。
投資界的大佬曾經說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比喻:市場短期是投票機,但是長期看來確是一台稱重機,這充分說明了長期投資的重要性,市場短期內的波動是不會影響到上市企業的正常運營的。
每次市場的下跌對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場考驗,經得住考驗,長期堅持下來,選擇做時間的朋友。
3. 指數基金定投遇到股災是繼續持有還是會割肉
買基金是一個長期投資的過程,如果沒有系統的交易方式最好還是什麼都不要買。因為多數是虧錢的,很多買股票或買基金都是追漲殺跌,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會有自己預定好的交易規則,不對未來進行預測,而是又漲了怎麼辦,跌了怎麼辦的方法,不要只想著漲,這不現實,如:漲迅孝判10%拋出20%,跌10%加倉一部分。把自己的資金分多份進行投資或者設定定投的方式。
記住,如果基金的基本面沒有問題的慎核話也不用慌的,可以適當的補點倉,再或者每周定投做起來,分散風險,再跌也跌不到哪裡去,買基金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長期的收益不會差的,還是需要堅持住。
4. 股災買什麼基金
股災買什麼基金?股災的時候,因為市場全線處於下跌的態勢當中,在市場還沒有恢復之前,在股災初期階段的投資非常有可能是要承擔虧損的,後期股災結束的時侯,市場就會回暖,因為經濟得到復甦,股票自然也會逐漸上漲,所有的基金在此時也都會有所回升,所以在股災的時候,如果能有一份良好的投資心態的話,買什麼基金其實都是可以的,尤其指數基金就更好了,因為指數基金更加適合普通投資大眾,但是投資人也要知道,股災或者是金融市場回調這一階段的投資是要承擔下跌或低迷的市場狀態的,投資人的收益是在後期顯現的,也就是在市場回升時得以顯現的,所以趨股災撿便宜貨的投資者一定要擁有良好的心態。
5. 股災之後基金怎麼買
6月至今,一場股災給我們上了一課。這堂課的學費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貴的,反思十分必要。我們到底該如何進行基金投資?
首先應該檢視自己,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自己的投資目標到底是什麼?自己的投資能力如何?每一個進入投資市場的人都要問自己這三個問題,沒有答案,不要入市。
其次根據自己對於以上三個問題的回答,選擇資金配置比例。到底投向哪一類資產,這一點很重要。
最後一步才是選擇具體的投資品種,大家往往忽視了前兩步,糾結於最後一步,其實本末倒置。
更多的時間里,我們需要做的都是在配置里做調整,包括大類的調整,以及持倉產品的調整,還有倉位的調整。
沒有所謂最佳的選擇,只有最適合你的選擇。
股災再次提醒我們的是: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滿手股票基金,滿手重倉創業板的基金,甚至滿手分級B!血淋淋的教訓,我不想說什麼,願賭只能服輸。
必須勤奮地了解自己到底買了啥,提高專業知識
分級基金上折、下折都不知道,冒冒失失的闖進市場,不收割這樣的韭菜,我都於心不忍。這僅僅是一個極端的例子,還有許多缺乏知識導致吃虧的案例就不多說了,疼。
必須有止損位,而且必須有堅決執行的心!
縱然是基金也要止損,因為目前這個點位,並不是十分安全的位置,再看好未來,也要設定止損並且堅決出局。沒有止損任由虧損擴大,想法很傻很天真。至於止損怎麼定?多種方法任選其一:沒賺錢的買入價8折,賺了錢的,利潤回撤20-30%(由利潤多少決定);再有的就是看大盤的均線,半年線堪稱牛市的生命線,長期投資者首選這條線,其他的考慮60日線。還有喜歡股社區的,看他的漁盆模型也是不錯的。
戒除貪念,斬除心魔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貪婪永遠是你一大敵人。時刻檢視自己,提醒自己冷靜再冷靜!不要讓心魔作祟,失去理智,干擾你的決斷。
沒有所謂的股神
去看印度電影《我的個神啊》,哪裡有什麼神,不要信神。別的不說,公募基金行業這么多年來,哪有什麼神啊,誰能一直保持優良業績?公認的一哥王亞偉奔私之後也陷入低迷。不過話說回來,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也許不會幫你選到牛股和牛基,幫你排除地雷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要你做什麼要自己想想為什麼?不讓你做什麼,堅決不要做了,一般不會坑你的。
6. 股災一周年 看好基金如何降低最大回撤
只有在退潮時,才知道誰是裸泳者!
用這句投資名言回顧2015年至今的國內A股市場,或許再恰當不過。2015年初上證指數[-0.35%]從3000點附近一路飆升至5178點後遭遇股災,兜兜轉轉一年,滬深各大指數又幾乎紛紛回到原點。而所有投資者的心情也是大喜大悲如冰火兩重天。對於國內公募基金業而言,亦不例外。
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在市場上有可比數據的494隻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自去年上證指數創下5178點的年內新高以來,平均最大回撤超過達到46.93%,而這當中有多達413隻基金凈值最大回撤超過40%,佔比達到83.60%。偏股混合型基金經歷了一次名副其實的「回撤潮」。
但是Wind資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取得正收益的混合型基金亦有不少,這類基金在市場最瘋狂的時候及時減倉,鎖定收益,成功有效降低了最大回撤比例。這其中,又以興業全球基金(下稱興全基金)旗下輕資產、合潤以及商業模式三隻基金最具代表性。
及時躲過「回撤潮」
投資者並不在乎過程,只看重結果。因此只有在經歷過資本市場劇烈波動之後,仍然能取得高收益的基金,才能真正贏得投資者的信賴。
事實上,相較於之前牛市行情中不少基金遭遇A股大幅回調、無法及時降低倉位的不利情況,以興全基金為代表的一批旗下運作時間比較久的老基金,卻經受住了考驗,一定程度上也驗證了這些基金背後的管理者對於市場的判斷力和敏銳度。
僅以金牛獎得主興全輕資產基金為例,這只成立於2012年4月的混合型基金,在2014年12月由謝治宇擔任基金經理後,總體採取了謹慎建倉的策略。據興全基金相關人士介紹,該基金在去年5月份左右就已經開始逐步降低股票倉位,雖然沒有在最高處逃頂,卻躲過了6月到7月初的第一波大幅殺跌;直到第三季度在上證指數已經跌至較低位置時又加倉,較好地分享了股災之後最大一波反彈,並最終在2015年全年獲得超過100%的凈值增長率。
記者也發現,在市場上有可比數據的494隻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自去年上證指數創下5178點的當年新高以來,平均最大回撤超過達到46.93%,而這當中有多達413隻基金凈值最大回撤超過40%,佔比達到83.60%。偏股混合型基金經歷了一次名副其實的「回撤潮」。
而興全輕資產的最大回撤只有30%,遠遠跑贏同期平均回撤。
「這些基金躲過股災依靠的是較強的選時能力,也有基金依靠較強的選股能力戰勝股災。盡管公募基金面對始料未及的股市暴跌,不可能都具備先知先覺的能力,但是對於那些始終遵從市場規律的基金業從業者而言,當旗下基金的持有股票估值達到高點,會在這個減倉的絕佳時機果斷減倉。而不能等到進入下降通道時,再進行調倉減倉動作就會陷入被動。」對此,有業內資深人士分析指出。
「興全基金可能是公募基金業中新基金發行速度最慢的一家公司。即使在去年,我們也並沒有在A股難得的牛市行情中發新基金沖規模。在資本市場比較火熱的時候,對於公募基金而言,更應該頭腦冷靜。管理好旗下每一隻基金是第一要務。」對此,興業全球基金相關人士表示。
尊重市場
A股作為一個波動較為劇烈的新興資本市場,無論對於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而言,只有尊重市場是保持常勝不敗的真理。自今年以來A股市場已經圍繞著3000點(上證指數)持續長達半年的拉鋸戰,對於未來的後市研判,市場也比較迷茫。
對此,興全基金投資總監、興全趨勢投資以及興全新視野基金經理董承非表示,現階段股市整體還是牛皮市,很難有趨勢性的大行情。
「經濟基本面上,一季度的經濟指標其實還是不錯的,但是在政策預期方面並不是太明確。至於近期的一些熱點事件,包括MSCI調整成分指數以及美聯儲加息等,對A股的直接影響都相對有限,A股市場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具體到操作上,近期還會採取『大漲減倉、大跌加倉』的思路,以波段操作為主,總體倉位不會太高。」董承非稱。
董承非也指出,下半年可以重點關注可轉債領域的投資機會,一方面供給上預期會有一些大的品種推出,有助於改善轉債目前整體估值虛高的狀況。另一方面,市場上到期收益率轉正的可轉債品種越來越多,給轉債投資提供了更好的「安全墊」。
而具體到行業方面,興全基金投資副總監、興全商業模式以及興全全球視野[-0.11%]基金經理吳聖濤則表示看好醫療和醫葯行業。吳聖濤強調看好醫療主要基於醫改,以及未來會弱化「以葯養醫」而更加強調醫療服務的提升。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醫院一方面會朝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因為這一行業的特殊性,競爭又會相對有序,整體上利好那些實力突出的醫療機構。而在醫葯方面,主要看好血製品,之前很長時間,血製品一直受到管制,如果放開的話,價格可能有上升的空間。
資產配置為王 部分基金股災中斬獲正收益
過去一年,股市見頂回落,牛去熊來,偏股基金普遍虧損慘重,但仍有一些基金不僅成功規避了股市下跌,還抓住市場反彈機會為投資者帶來了一定的正收益。憑借較強的選股能力,該基金凈值一度在去年底創出新高,今年以來的跌幅也只有5.58%,股災以來凈值不僅沒有下跌,還出現了上漲。
7. 當你買的基金一直跌應該怎麼辦
很多人對於理財都是有想法的,本身理財這一塊也是比較復雜的,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內容,而大部分人接觸的理財方式就是基金和股票了,股票的風險比較大,所以適合膽子大的,基金相對而言會穩定一點點,所以買的人也會更多,而投資免不了要虧本,當你買的基金一直跌怎麼辦呢?
一 調整好心理
投資有虧損是非常正常的情況,尤其是出現下跌,所以這個時候要保持好樂觀的心態,要知道基金本來就是一個長期持股的過程,沒有必要每天盯著上漲還是下跌,這樣很影響心態,尤其是下跌的時候,所以我們可以長期的持有,就算下跌了總有一天會恢復回來的,我最開始投資基金的時候都是報著一個想法,一點點的投資,就算是虧了這一點錢也罷了當做交學費了。
所以不管做哪方面的投資,心態肯定是需要先擺正的,如果是一些剛剛入手基金的小夥伴,可以去找網路上的一些課程,現在的一些免費的課程都還是非常的實用的,也可以學習到很多的干貨。
8. 股災4.0後的思考
文|秋思說財
在寫完「面對暴跌基金投資怎麼辦?」,沒有想到股災4.0如期而至。
「本以為是黑色星期一,沒想到是黑色一星期。」這是股災後網路最火的段子。
一、股災情況回顧
股災1.0,在2015年6月15日到7月8日,17個交易日里,滬指從5178連續快速暴跌到3373,跌幅35%。
7月9日,滬指觸底反彈,當天大漲5.76%,史稱「大奇跡日」。
A股之前20多年的歷史上,有過多次熊市,但是在短時期內連續快速暴跌的情況還是第一次。
股災2.0,在2015年8月18日到8月26日,7個交易日,滬指從4006點暴跌到2850點,跌幅29%,宣告那輪牛市終結。
股災3.0,當很多人認為噩夢從此結束時,在2016年1月4日到1月27日,18個交易日里,滬指從3580暴跌到2638點,跌幅26%。A股多次啟動熔斷機制,時任證監會主席肖剛下台。又名熔斷股災。
其中跌幅最慘烈的是1月4日到1月7日4個交易日,累計跌幅13%。
股災4.0,就是2018年2月6日至9日,滬指從3478點暴跌到3062點,累計跌幅12%。從短時間的絕對跌幅來看,堪稱股災4.0。
至於未來會不會歷史重演,進一步下跌倒2600點,誰也無法預測。
因此,既然無法預測股市漲跌,定投就是最好的投資策略。
二、降低投資預期
有人做過統計,股市80%時間是不賺錢的,所有收益都來源於剩下的20%的時間。可惜的是,事先你不知道哪些時間屬於這個20%。
因此不要對股市有太高收益的預測,對於基金定投者,堅持定投,並且看成是一種儲蓄的積累,心態可能更好一些。如果出現一路上漲的情況,就屬於意外收獲。
股市的暴漲暴跌,讓我們看到了股市的巨大風險,因此作為基金定投者,一定要有長期定投而始終不能獲得滿意收益的心理准備。
有的投資者剛剛定投就遇到大跌,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因為同樣的錢又可以買到更多份額的基金。
有人會問,對於低估值定投者,從低估定投到高估賣出需要多長時間?一般來說,股市一輪牛熊周期需要5-10年,每一輪長度都不一樣,所以不好預測。
一般在熊市低估定投,然後持有,指導牛市高估,大約需要3-7年時間。所以定投指數基金要做好3年以上的心理准備。
基金投資應該看作是對自己財產的保值增值,不應該有快速賺錢,快速致富的夢想。
三、股市的風險
對於股市中的風險,有人認為只有兩個,一個是本金永久損失,對於指數基金,有長生不老、能長期上漲的優點,不用擔心本金的永久損失。一個是回報不足。基金定投只要能夠堅持,從低估值到高估賣出,比較好的情況下,一般能夠獲得14%左右的年化收益率,當然收益也可能低一些或者高一些,關鍵在於堅持和耐心。
波動本身不是風險,而無法承受波動才是真正的風險。
基金投資和股票投資都是高風險投資品種,如果不能承受股市的劇烈波動,是不適合投資基金和股票的,建議投資低風險的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等。
四、做好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是應對風險的重要手段。
投資資產配置建議在貨幣基金、固定收益和基金投資等之間進行分配,涵蓋了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產品,不同的風險偏好配置比例可以有所不同。一般建議貨幣基金20%左右,固定收益(如銀行理財、網貸投資等)40%左右,基金投資40%左右。這樣雖然整體收益率可能低一些,但是在基金投資即使沒有盈利,虧損幅度不大的情況下,也可以取得全年正收益。
當然如果是擅長基金投資和股票投資,也可以按照貨幣基金、基金投資和股票投資來進行配置,通過承擔更高的風險,來獲得高收益。
基金投資也需要進行合理配置,比如300指數和500指數的配置。如果是低估值定投,按照估值水平選擇低估值基金進行定投。
五、檢查投資策略執行情況
股災來了之後,也看了很多人的文章和評論,引發一些思考。
有人在指數19連陽後止盈,正好躲過了股災。如果是執行自己的止盈策略,應該為之高興。既嚴格執行了策略,還躲過了股災,應該是策略加上運氣的結合。
如果是意外巧合,之前由於某種原因減倉或者清倉,只能算運氣好,沒有什麼可借鑒性。
當然更多人是在反思自己的策略,是否有應對股市波動的對策,反思哪些環節還做得不夠好,造成股災帶來較大的損失。
採取的是低估值定投的指數基金定投,定投策略為低估值定投,正常估值持有,高估值賣出。按照此策略沒有高估值需要賣出的基金,因此遇到股災收益回撤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對於非低估值的基金,採取的策略是止盈不止損,在2017年有基金達到10%贏利點,進行過止盈,而在2018年並沒有達到止盈目標的基金,因此基金損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需要完善的策略的地方在於補倉比較隨意,遇到下跌會不自覺的補倉,今後需要加以改進。累計下跌超過5%以上,上證指數在3500點以下,每月除定投外,只能補倉一次,加倉後繼續下跌不再補倉,等待下月正常定投。指數在3500點以上,停止補倉,按月進行定投。
當然如果出現極端下跌行情,再根據資金情況考慮大比例補倉。
基金定投永遠買不到最低點,也賣不到最高點。定投需要分批慢慢來,不怕沒有基金,放慢節奏。
不要想著抄底,想抄底經常抄在半山腰。
嚴格遵守定投紀律,耐心定投就好。
最後面對股災,需要穩住,我們會贏的!
9. 買了基金一直跌怎麼辦
跌了你就加。
越跌越買,除非你一開始就梭哈了。
那就趁反彈減一點出來,跌了再加。
簡單來說就是不斷降低持倉成本。
10. 20萬從股災底部區域買基金要如何選擇哪些基金可以長期持有
20萬從股災底部區域買指數基金,這些指數基金都不錯: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創業板ETF,這些基金都可以長線持有。
1.股災底部買入指數基金是最安全的投資方式,因為指數早晚都會出現緩慢上漲;
2.股災底部買入指數基金,不存在爆雷的風險,同時也比較省心,耐心持有就行;
3.從歷史數據來看,股市都是處於緩慢的上漲階段,底部買入指數基金賺錢的概率非常大。
股災是大家都不想提及的事情,股災對投資者也有非常好的教育作用,這會讓很多人明白,股市賺錢也不是那麼容易。20萬從股災底部區域買指數基金,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創業板ETF,都是非常不錯的指數基金,這些指數基金在股災底部都可以大膽持有,因為股市早晚會緩慢上漲,持有它們只需要耐心等待,賺錢就是大概率的事情。
三、這些指數基金可以長線持有
滬深300指數基金,中證500指數基金,創業板ETF都是跟蹤指數的基金,這幾個基金市場關注度非常高,得到投資者認可也比較高,這三個指數基金可以大膽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