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的基金有哪些
⑴ 一年豪賺3000億,孫正義賭贏了,從巨虧到身價暴漲,他做了什麼
日本的「投資之神」孫正義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近日根據軟銀集卜毀團發布了2020財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截止到2021年3月底,歸屬於軟銀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9879萬億日元(約為3000億人民幣),這個數字還一度創下了日本上市企業的新紀錄。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中,孫正義和它的軟銀面臨著巨大的危機,2019年孫正義一度虧掉近900億人民幣,而在2020年時間中孫正義和軟銀算是挺了過來,並且一度獲得巨額的回報。
資料顯示,孫正義投資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光是「表面」回報就達到了1600億元人民幣左右,並且還有其它多筆投資都迎來了回報。要知道之前幾年時間中孫正義和軟銀一度靠拋售阿里股票來用於還債,而如今算是實現了「翻身」。
曾經承認「失敗」的孫正義
孫正義至今為止最為成功的一次投資就是投了馬雲和阿里巴巴,這筆投資為孫正義和軟銀贏得了超千億美元的回報。嘗到甜頭後的孫正義在全球范圍內瘋狂的投資,小到幾百萬、上千萬,大到上億、幾十億的投資。
在瘋狂的投資下讓孫正義花費了大量的資金,但是回報率卻異常的低,不少孫正義投資的項目還破產了。在重金投資WeWork失敗導致軟銀願景巨虧後,孫正義也首次認錯並承認了自己的失敗。
不過2020財報卻讓孫正義「翻身」了,從數鋒段據上來看的話軟銀或成為繼蘋果和沙特阿美公司之後,全球第三大賺錢的公司,前一年公司還陷入到巨額虧損,如今就實現了「翻身」孫正義終於能鬆口氣了。
根據2021年初的消息顯示,在今年中軟銀集團准備讓其投資的數家公司完成上市,一旦這一目標實現的話那型基備么孫正義和軟銀的財富將會爆發式的增長,2021年還有更大布局。
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中,孫正義通過減持阿里巴巴等公司股票籌集了數百億美元,還通過這些資金回購了自己的股份,軟銀集團的股價也因此巨富的增長著。
如今軟銀投資過的多家公司完成了上市目標,並且其中大部分上市公司股價表現穩定。近一年的時間中從之前巨虧1.4萬億日元財政瀕臨崩潰,再到如今成為全球第三大賺錢公司,這樣的起伏也讓孫正義心驚膽跳。
幾年前籌集了1000億美元資金的孫正義成立了軟銀「願景基金」,這也是孫正義人生的另外一次豪賭。
在多次大手筆的投資失敗後,孫正義也快速「清理」自己的資產,當時為了自救其無奈出售了大量優質資產,並開始重新進行布局。
2021年富豪榜顯示,相比去年時間中孫正義的身價完成了「翻倍」,達到了444億美元左右(漲了超千億人民幣),並且重回日本首富之位。自己再次成日本首富,旗下軟銀也成為全球第三大賺錢公司,孫正義用一年時間完成了「翻盤」。
⑵ 孫正義年關「難過」
2019年原本該是孫正義和軟銀的豐收年,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所投的初創企業頻繁傳出的壞消息讓這家公司遭到質疑。
願景基金似乎也遇到了一些麻煩。比如第二期基金多次被傳無法募集成功。據福克斯商業報道,截至2019年12月初,這只基金只拿到20億美金,是目標募資額的1.85%。
又比如願景基金一期關鍵的兩大LP——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和阿布扎比穆巴達拉(Mubadala)對孫正義離經叛道的行為流露出了不滿。原因有兩個,一是孫正義過分抬高了這些科創公司的估值,加劇了 科技 行業的泡沫;二是願景基金存在管理風格不當的問題。
這讓一向自信獨裁的孫正義開始在媒體前反思:」 自己的判斷存在問題,我在很多方面感到後悔。」
在孫正義法則失效的2019年,創投圈的基調已經發生改變,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就是最好的證明。市場上有論調認為,已經沒人買得起孫正義。
創投圈如何看待孫正義的2019?孫正義的「滑鐵盧」又將如何影響這些初創公司?
一、孫正義的錢去哪兒了?
對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的豪賭是孫正義最為人稱道的一次投資。最終,這項投資換回了超千億美元的回報。此後,瘋狂的打法被延續,這讓孫正義和他的軟銀成為當今互聯網最大的風投機構。軟銀的舉動曾經刺激到了紅杉——後者將其合夥人的資金門檻提高到了2.5億美元。
大量資金,意味著大把的公司可以拿到錢。美國 財經 媒體CNBC網站曾統計,從 1981 年成立至今,軟銀至少投資過 600 家公司,目前在超過 300 家 科技 公司擁有股份。雅虎、ARM、阿里巴巴等知名公司都在軟銀的投資名列之中。
2016年,本該按計劃退休的孫正義又突然宣布成立願景基金。這只基金帶著巨大的野心而來,總金額高達1000億美元,並計劃在5年時間內投資70到100家 科技 獨角獸。而據CV Source 投中數據,2019年每隻基金的平均融資金額僅為2.51億美元。
孫正義表示,成立如此巨大的基金是為了迎接下一次 科技 大爆炸。「我們預見到了個人電腦領域的大爆炸,預見到了互聯網領域的大爆炸,我相信,下一次大爆炸會來得更為劇烈,為作好迎接的准備,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平台,也就是軟銀願景基金。」
願景基金的打法特色鮮明。特點之一是在投資中將尋求公司控制權。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孫正義表示,大部分投資都將佔到公司 20%-40% 的股份。其次,軟銀只投資在各個領域有潛力成為第一名的企業,形成一個協同集團,讓被投企業相互協作。而一旦這些公司在各自領域失去第一名的位置就會考慮退出。
數據印證了這一點,據Crunchbase數據,截至2019年12月,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對外投資共計94次,其中81次為領投。此外,願景基金所投項目的單輪融資金額在10億美元的數量多達25起,占其成立以來總投資數量的27%。
具體而言,投中網根據願景基金官網資料統計,若按賽道劃分,願景基金投資主要分布在消費、企業服務、金融 科技 、前沿技術、 健康 、地產、物流等領域。其中消費10起、企業服務8起、金融 科技 9起、前沿技術8起、醫療技術8起、地產6起和運輸物流20起;若按地區劃分,軟銀則把大部分錢灑向了美洲(44起),其次是亞洲(20起)。
在孫正義看來,雖然所跨行業眾多,其實願景基金只幹了一件事情,就是人工智慧。這些公司可以用人工智慧變革交通運輸、地產、醫葯等多個領域,「每一家都是未來能支撐起全球變化的支點。」
二、孫正義的「滑鐵盧」
孫正義的好運並沒有延續到2019年。他投的眾多公司都在這一年遇到了麻煩。其中最為典型的是Uber和Wework。
這兩家估值高企的公司甚至拖累了孫正義願景基金的業績,原因在於它們的巨額虧損——招股書顯示,WeWork的虧損正在逐年加大。2016年全年虧損4.29億美元,到2018年全年虧損額已經進一步膨脹至19.27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則虧損9億美元。Uber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也同樣顯示虧損擴大,凈虧損11.62億美元,同比增長18%。
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里森就曾表示,雖然自己跟軟銀的孫正義私交不錯,但他不認為WeWork或Uber具有顯著的投資前景,簡直「一無所有」。在他看來,Uber沒有技術,也沒有忠實的用戶,靠燒錢搶占市場份額的行為十分愚蠢,「他們的應用,我家貓也寫得出來」;WeWork則更為可笑,只不過是「從我這里租了一棟樓,裝修一下,接著再轉租出去,」就對外宣稱是一家 科技 公司。
根據the information報道,Uber和WeWork的前車之鑒已經影響到滴滴。滴滴的一些現有股東,正希望在二級市場以比滴滴此前最後一輪私人融資時570億美金估值少去100億美金的價格出售股份。
而軟銀所投資的公司也正陷入同樣的困境當中。比如,眾安在線目前價格約為發行價的一半;瓜子二手車超90億美元的估值也飽受爭議,而它的對手大搜車的估值僅為30億美金;平安金融壹賬通首次公開募股時估值為37億美元,約為軟銀投資1億美元時的一半估值。
此外,據投中網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今年以來,軟銀(包含願景基金)投資的Wag、Fair、Zume Pizza、Katerra、OYO、 Rappi、Uber等多家公司均出現裁員現象,Brandless、Uber、Compass等公司出現高層動盪等問題,其中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拋售了其所持有的94%股票,徹底與Uber分手。
另據CNN報道,目前軟銀在運輸和物流賽道上押注了314億美元。但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這些公司的公允價值僅為311億美元,換而言之,軟銀在此已經損失了約1%。
三、將如何影響創投圈?
為了挽回市場的信心,孫正義罷免了WeWork創始人亞當·諾依曼;軟銀又於2019年徹底放棄Wag,虧本將所持股份賣回給該公司;此外,軟銀還退出了與舊金山家庭護理公司Honor、聖地亞哥B2B公司Seisic以及舊金山機器人公司Creator的交易。
據外媒報道,一位願景基金中國負責人表示,軟銀已經將單次投資交易規模從2、3億美元縮減至5000萬美元。
軟銀變得謹慎不僅在於出售金額,還在於出手頻次。軟銀已經放棄了對三家初創公司Honor、Seismic和Creator的投資。而在此之前,這些交易就曾一再被推遲。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軟銀集團打算讓願景基金進行IPO。美國金融博客Zero Hedge認為,這或是是一種退出策略,以實現從那些尚未盈利的初創企業投資中鎖定利潤。
軟銀的種種舉措會對創投圈影響幾何?一位投資人對投中網表示,現在大家都在調侃,投資輪次有a,b,c,紅杉輪,高瓴輪,軟銀輪,意思就是這三家都有錢,尤其是軟銀。有些機構,以前可能會追隨軟銀的投資,最近軟銀流年不利,可能很多機構就不跟他了。「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是好企業,不愁接盤問題,如果是差企業,本來也不會有人接盤。」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則認為,孫正義是上市前融資的主要買家之一,他的謹慎態度會將焦慮向前傳導,投資人要開始考慮「孫正義不接手,項目還可以賣給誰」的問題。
但吳世春同時認為,投資始終是與時俱進,孫正義也是會自我調整的,Wework在500億的時候也許不是一個好公司,但100億的時候就是好公司了。
⑶ 孫正義除了最賺錢的投資是阿里,其與阿里相媲美的投資還有哪些
還有並購國內即將倒閉的運營商第三大運營商沃達豐,360億美元收購ARM,成立10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只投AI和物聯網。孫正義投資是非常的具有戰略眼光的還有很高的投資回報率。可以說孫正義投資的公司都是一些獨角獸市值還是非常高的。
孫正義的投資在世界上的投資歷史中非常有戰略性的眼光同時孫正義也是非常的有個人魅力。在投資行業里,孫正義押寶了很多的新型的行業,未來的發展,孫正也也是i非常的看好。
⑷ 「願景基金」(Vision Fund)實力怎麼樣
「願景基金」(Vision Fund)實力非常強大。2017年5月,孫正義攜手沙特和阿聯酋阿布扎比兩大中東土豪出資600億美元,再加上蘋果等公司的出資,軟銀自己出資331億美元並承擔普通管理人的角色,組建起了這只史上規模最大的、投資於非上市公司的基金,並起名「願景基金」(Vision Fund)。
⑸ 孫正義都投資了哪些公司
投資企業
香港億通國際商務有限公司、盛大網路、阿里巴巴、雅虎、新浪、網易、8848、當當網上書店、UT斯達康、攜程旅遊網、263集團、人人網。
2011年2月15日,網路電視PPTV(原PPLive)接受日本軟銀2.5億美元注資,創下2006年穀歌收購Youtube以來,全球視頻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融資。
理念精粹
把員工每10個人組成一個小組,每組備有經營損益表,逐日修訂更新。在企業管理上掘兆實行徹底的數字化管理,公司採用當日決算制度。定期舉行敲打1000次會議。
倘若缺乏對人性的關愛,數字將僅只是數字。他界定軟體銀行營運的宗旨是為人類謀福利。人因夢想而偉大。在高技術領域內,擅自闖入並擾亂原有秩序的標准經營方式
孫正義(日語:孫正義,韓語:1957年8月11日-)判此租,生於日本佐賀縣鳥棲市,軟銀集團的創辦人兼社長,軟銀股份有限公司會長。
據《福布斯》雜志報導,他在2011年擁有81億美元凈資產,從而名列日本富豪榜第二位。孫正義在《福布斯》2019年億萬富翁排行榜中名列第43位,資產達到216億美元。
(5)孫正義的基金有哪些擴展閱讀:
生平
為韓裔日本人第三代。其祖父孫鍾慶,由朝鮮半島移居日本九州。其父孫三憲,改用日本姓氏「安本」,定居於日本佐賀縣鳥棲市朝鮮人聚落中,是一位企業家,以釀造私酒致富。其母李玉子,家中生有四名子女,孫正義為次男。
孫正義出生時,取名安本正義。因為身為朝鮮後裔,幼年時受到同年紀日本人的歧視。在和日本麥當勞社長藤田田會面過後,孫氏聽取其建議開始學習英語和計扒喊算機科學。
16歲時,孫氏移居加利福尼亞州,後來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修經濟,還選讀了一些電腦課程。他被一份雜志提及的微型晶元吸引著了,19歲的他已認為電腦科技將帶起下一輪的商業革命。
1980年代末期,孫氏仍不是日本公民。他的日本妻子隨他姓孫。結婚後,法律承認了她的新姓氏,孫正義隨之而成為日本公民而不用改姓傳統的日本姓氏。1991年,孫正義歸化為日本人。
參考資料:網路-孫正義
⑹ 孫正義現在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
截止2019年6月,孫正義(軟銀)占阿里巴巴26%的股份。
日本軟銀集團2019年6月4日發布消息稱,因出售所持阿里巴巴集團2.8%的股份,其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至6月)合並將計入約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68億元)利潤。此番交易後,軟銀仍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
(6)孫正義的基金有哪些擴展閱讀:
2016年軟銀通過衍生品交易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份,為收購英國晶元設計公司ARM籌集資金。同年10月,軟銀宣布和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設立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願景基金」。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軟銀集團日前發布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36%,達到1.41萬億日元。軟銀尚未公布2019財年的盈利預期。軟銀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宣布,將於近期成立「願景基金」的第2號基金。願景基金在成立約2年的時間里已對全球82家獨角獸企業進行出資。
⑺ 軟銀集團2020財年凈利潤超4.9萬億,軟銀集團的主營業務是啥
5月12日,據日經中文網報道,軟銀集團(SBG)2020財年(截至2021年3月)凈利潤超過4.9萬億日元。而2019財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軟銀集團曾巨虧9615億日元。
孫正義的商業帝國是什麼?
孫正義的商業帝國主要是以日本軟銀的形式存在。本人最初是一家軟體分發商,經過多年的發展,其業務幾乎是無所不包。從電信,電商,科技金融到機器人等都有涉足。同時孫正義還有一家叫願景基金的投資公司。因熱衷於投資科技公司,也被稱為科技界的巴菲特。這個基金公司了不得,總規模已經超過千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願景基金投資了阿里巴巴,雅虎,盛大,新浪,網易,攜程,滴滴,Uber等互聯網企業。至今軟銀都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這些企業加在一起,總市值已經超過10,000億美元。這就是孫正義的商業帝國。
⑻ 失敗的交易孫正義前後投資滴滴超120億美金,回報率不及10%
在大部分人眼中,虧錢的生意,顯然不會是一門好生意。
但在某些資本看來,要投,就投現在虧錢,未來能賺大錢的生意。
就拿孫正義來說,孫正義因為投資阿里巴巴而全球聞名,孫正義就喜歡投資那種短期不賺錢且極具潛力的公司。
除了阿里巴巴,孫正義在中國市場上還投資了程維創立的滴滴出行。孫正義為什麼會看上滴滴出行呢?春公子認為有以下因素可以參考:
在其它打車市場格局尚未確定的市場,軟銀也積極注資,比如投資Ola、Grab,繼續加註南亞、東南亞打車市場,1億美元又投資了巴西打車軟體99。由此可見,在出行市場,軟銀也是最大贏家之一。
早在2017年的時候,孫正義把阿里在滴滴的股份買了過來。2019年的時候,孫正義又追投滴滴80億美元,前後加起來,孫正義在滴滴這家公司身上投資金額超120億美元。
從此前滴滴發布的招股書來看, 滴滴第一大股東是日本軟銀,上市後持股20.02%;優步和騰訊是第二、三大股東,持股12.0%、6.4%;創始人程維和總裁柳青分別持股6.5%和1.6%。外資是大股東,可以在香港和美國上市,不能在內地上市。
這里值得一說的是,為什麼最終是軟銀成為了滴滴最大股孫肆悶東呢?這就是孫正義的個人魄力了。
當年孫正義說了一句話:「要麼接受我的投資,要麼我去投資你的競爭對手。」就這樣,程維不得不「服軟」了。因為一旦孫正義把投資給了競爭對手,滴滴又會陷入一個瘋狂燒錢的階段,程維最終向資本低頭!
在資本的驅動下,滴滴出行合並了快地和優步,成為國內網約車的頭號玩家。
經過多年的運營,滴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約4000多個城鎮開展業務,提供網約車則彎、計程車、順風車、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代駕、車服、貨運、金融和自動駕駛等服務。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為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
前段時間,滴滴赴美上市,一上來估值達到650億美金。而後多起負面事件影響了滴滴股價走勢,目前滴滴市值已跌至386億美金。
為什麼說這個事呢?因為滴滴之所以赴美上市,就是為了給滴滴的早期股東留出套利的空間,可滴滴自己也沒想到會出現這么多問題。
軟銀總共投資了滴滴超120億美金,從目前滴滴這個市值來看,孫正義投資軟銀是一筆失敗的交易。因為這么多年下來,回報率還沒有超過10%,且滴滴市值還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
孫正義曾經坦言:願景基金投資的86家公司中,有15家可能會破產。如果相比那些上市失敗和破產的公司,滴滴還算過得去,只是不符合出行第一巨頭的期望。
但要春公子說,孫正義這些年的投資戰績不如人意,孫正義當年對雹銷程維的期望很高,認為程維會成為下一個馬雲。可現在看來,孫正義也確實看走了眼!
⑼ 孫正義的千億野心:拆解日本歷史最大規模IPO|深網
騰訊《深網》作者 | 王丹薇 發自紐約
來源 | 騰訊深網(公號 ID:qqshenwang)
孫正義是個樂於談論未來的投資人。為了供養未來願景,他將軟銀集團旗下移動部門「軟銀」獨立上市。12月19日軟銀登陸東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超過200億美元。這個曾占集團日本過半收入的部門,創造了日本 歷史 上最大規模的IPO,並將正式扮演起投資業務的輸血器。
和孫正義接觸過的人都會提到這位韓裔日本人的野心和激情,而在歐美公開場合露面時,因為語言的差異,略顯慢節奏的英語表達,成為霸氣性格的潤色劑。
2017年,在接受前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主席大衛·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采訪時,孫正義復述了自己45分鍾內為該基金融資450億美元的往事。
孫正義於沙特副王儲默罕默德·阿里·賈丹(Mohammed Ai-Jadaan)一見面邊說道,「王儲先生,您第一次來日本,我想給你一份來自東京的禮物,一萬億美元!」
當默罕默德疑惑地注視孫正義時,他接著說,「要得到這一萬億美元,您需要先投入一千億美元。」隨後孫正義解釋了自己的人工智慧夢想怎樣與沙特政府的「願景2030」契合,以及如何幫助沙特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沙特王儲當即為孫正義的夢想買了單,開出450億美元的支票,支持第一期接近千億美元規模的「願景基金」。
多年來,孫正義一個個投資周期中,數次走向巔峰,又數次跌入低谷。他19歲時,立下豪言狀語:「20歲要打出旗號,在領域內宣告我的存在;30歲儲備至少1000億日元資金;40歲決一勝負;50歲,實現營業規模1兆億日元。」
2017年,60歲的孫正義在一次軟銀集團財報會上,介紹完自己的願景基金二三四五期的計劃後,僅為多年的努力打了百分制28分的成績。坐擁千億資產的孫正義說,「我本可以成就得更多。」
2014年9月6日,也許是紐交所近年來商界大佬密度最大的一天。一眾投資人,企業家在這里見證阿里巴巴IPO。人群中,個子不高的纖宴孫正義並不起眼,身毀滲銀邊沒有隨從,偶爾和身邊的人聊兩句。
1999年給阿里巴巴的2000萬美元注資,變成了580億美元。當騰訊《深網》把話筒遞到他面前時,這位狂賺3000倍回報的投資人說,「我見到馬雲第一面,就想投資他了。」
孫正義在歐美媒體中的形象既鮮明又模糊。2016年10月14日,孫正義牽頭成立了願景基金(Vision Fund),投資方匯聚沙特主權基金RIF、阿布扎比主權基金Mubadala、軟銀集團、蘋果公司、富士康和高通等,資金規模高達930億美元。
今年五月的一場活動上,孫正義對外宣布自己已經和投資人進行了接洽,將推出第二支募資規模達千億美元的願景基金,最早明年啟動。9月27日,彭博商業周刊報道,孫正義計劃每兩到三年募集成立一隻1000億美元規模的新基金,並每年向初創企業投資約500億美元。
高調的融資節奏伴隨著闊綽的出手。向孫正義尋求過投資的創業者有過這樣的描述:在矽谷的軟銀辦公室中,幸運的可以通過電話和身在日本的孫正義對話的創業者,常常簡述不到10分鍾的項目計劃,就會被孫正義打斷。
「停一下,我了解了,你需要多少錢?」,開門見山。
得到擬融資數字後,孫正義往往會給出高出4到5倍的提議,如果這時創業者反而磨磨唧唧起來,孫正義便會「威脅」稱如果不接受,那就把那些錢砸給對方的競爭對手。
一擲千金不是成功的保障。雖然願景基金僅成立一年,就投進了包括WeWork(公共辦公空間公司),Arm(英國晶元公司),Slack(辦公軟體公司)在內的多家獨角獸,但是矽谷仍沒有完全對願景基喊讓金的願景認同。
一位矽谷投資人對騰訊《深網》說,「孫很有野心,但是他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投資邏輯,吹高估值也破壞了矽谷的投資環境,這樣的無邏輯資本闖進來,是有毒的。」
專注中後期投資的願景基金的投資比率在5%左右,遠高於矽谷其它投資基金。08年金融危機後,各國央行印鈔救市,市場流動性增大,一級市場水漲船高。而2018年起,流動性縮水,已經出現初創企業此前的虛高估值無人買單的情況。
孫正義經歷過自由落體般泡沫破裂的精心動魄。1999年至2000年之間的互聯網泡沫之前,孫正義的個人財富曾短暫地超過當時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茨,用他本人的話說,當時他的財富積累速度達到每周增長100億美元的驚人狀態。
互聯網的第一次狂歡戛然而止,軟銀公司的股票跳崖式下跌99%,孫正義損失了700億美元,差點破產。
然而,現在的孫正義今非昔比。將軟銀打造成投資公司的過程中,他在全球各大投行挖人,德意志銀行前金融衍生業務投資部門主席Colin Fan,瑞士銀行前高級董事Rajeev Misra都被孫納入麾下。
有著資本和人才加持的孫正義,再也不是當年踩在紙殼箱子上對著兩個臨時員工宣講自己夢想的小個子創業者了。
⑽ 軟銀的困境,孫正義的倔強
1981年,24歲的孫正義以1000萬日元注冊了「SoftBank」。公司成立那天,孫正義雄心勃勃地踩在一個蘋果箱上向僅有的兩名員工發表演講;若干年後,要使公司發展成為幾兆億日元銷售規模。但兩名員工很快就辭職了。
如今,孫正義已經打造出一個龐大的軟銀帝國。或許這個帝國有不堅固的地方,一些投資看似有失誤之處,但是投資就會失敗的概率,能承受失敗不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嗎?況且,現在看起來是失誤的投資放在更大的時間尺度里,或許會被證明是一種高瞻遠矚呢。
我們相信,以孫正義的個性,軟銀對未來的投資並不會停頓下來。畢竟,看得見未來的人,不會甘心困於當下。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