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泰來有多少基金參與
A. 奧創光子目前處於融資的什麼階段
2022年6月,超快激光器供應企業杭州奧創光子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廬峰投資、聯動豐業等。廬峰投資基禪激金為上市公司璞泰來的投資平台,聯動豐業曾早期投資璞泰來、寧德時代、錦源晟等公司。奧創光子表示,本輪融資主要用於飛秒激光核心器件衡凳的持咐襲旅續研發,還將助力奧創光子進軍鋰電池、新能源行業賽道。這是奧創光子在一年內完成的第二次融資,2021年9月奧創光子獲得了近億元A輪融資。
B. 2022 基金投資方向
可以把握三個方向:
第一是增量經濟,比如新能源、智能製造、新型消費;
第二是尋找需求可以擴張的行業;
第三是尋找能夠加杠桿的行業。前幾年一直在說要『去杠桿』,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能源、智能製造、硬科技等行業的投資價值更為突出。
嘉實基金大消費研究總監、嘉實消費精選基金經理吳越在三季報中表示,展望2022年,消費行業有望步入到需求邊際改善、渠道重構深化、業績重回上行通道的新環境中,企業經營和投資環境都可能迎來改善,2022年有望成為消費板塊的反轉年。
三季度以來市場整體處於震盪走勢,前期上漲比較多的半導體、醫葯、新能源股均有所回調。10月26日,鵬華環保產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鵬華環保產業股票基金」)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過去三年、近一年的回報率分別為284.02%和81.20%。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孟昊表示,站在當前時點,市場依然存在結構性機會,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仍將保持比較快的增長,看好優質電池、隔膜和銅箔等環節投資機會。
該基金組合在新能源內部結構做了一些微調,加倉了新能源上游股票,減倉了到明年競爭格局存在明顯惡化的新能源車中游材料環節股票。三季報顯示,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寧德時代、福斯特、隆基股份、陽光電源、恩捷股份、億緯鋰能、璞泰來、天齊鋰業、東方盛虹、中環股份。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百億級別公募基金業績分化是多方面因素共振導致的結果:一方面,今年市場呈現出極端的結構性行情,那麼對於此前風格偏向均衡或消費的明星基金經理而言,很難有所表現。而選擇新能源車、半導體、周期品等熱點板塊的基金錶現就會比較亮眼。
C. 璞泰來603659這只股票現在可以建倉了嗎
股票代碼603659
目前停牌,無法交易
個股下跌趨勢,不建議參與
D. 新能源板塊龍頭股票有哪些
新能源板塊龍頭股票有:
1、隆基股份股票: (601012)
2、陽光電源股票: (300274)
3、億緯鋰能股票: (300014)
4、三峽能源股票: (600905)
5、大全能源股票: (688303)
6、璞泰來股票: (603659)
7、中國核電股票: (601985)
8、晶盛機電股票: (300316)
9、國軒高科股票: (002074)
10、東方電氣股票: (600875)
1、新能源板塊:以兩市具有太陽能(天威保變、航天機電、杉杉股份、力諾太陽)、風能( 東方電機 、湘電股份、長城電工)、生物質能(天茂集團、瀘天化、豐原生化)、燃料電池(新大洲、力元新材)等新能源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為板塊成員,該板塊未來發展迅速,並形成了一定的 產業規模 ,投資前景廣闊。新能源是一個大的賽道,而新能源實際上還能分成一些更細分的子行業,例如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等,風電目前國內還沒有相應的跟蹤基金可以投資,最火的三個方向分別是:新能源大類、光伏產業和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龍頭股。全球領先的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供應商,世界第二大以及亞 洲最大的鋰生產商;旗
2、新能源板塊龍頭股票介紹:
①、隆基股份:新能源龍頭股。產業覆蓋隆基單晶硅、隆基樂葉光伏、隆 基新能源、隆基清潔能源光伏全產業鏈。
②、寧德時代:新能源龍頭股。通過短途用電,長途用油的運行模式,秦不僅滿足了續航里程的 需求,同時也擺脫了對燃油的依賴,並被國家界定為一款新能源汽車。
③、天齊鋰業:新能源龍頭股。全球領先的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供應商,世界第二大以及亞 洲最大的鋰生產商;旗下泰利森擁有世界上正開採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主營硬岩型鋰礦 資源的開發鋰精礦加工銷售以及鋰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18年鋰礦收入22.02億元,鋰化合物及衍生品 收入40.41億元,合計佔比99.97%。
E. 鋰電池股票龍頭有哪些
鋰電池股票龍頭:寧德時代、比亞迪、恩捷股份、億緯鋰能、鹽湖股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天賜材料、璞泰來、先導智能、國軒高科、多氟多等等。
拓展資料:
股票板塊是指某些公司在股票市場上有某些特定的相關要素,就以這該要素命名的板塊。
學術表達:當某一類股票擁有F要素時,此類股票大幅超漲或超跌於股指,則命名此類股票為F板塊。(F代表要素值,F可以是行業、規模、地域、業績、技術、機構、政策等等)
板塊的分類方式主要有兩類:行業分類和概念分類。
行業板塊分類: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有分類標准,這個是官方的。每季度要求對公司大於50%的業務來歸類公司所屬行業。這個內容可以在證監會網站上查到上個季度的所有公司行業分類。
其中包括:A農、林、牧、漁業;B采礦業;C製造業;D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E建築業;F批發和零售業;G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H住宿和餐飲業;I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J金融業;K房地產業;L租賃和商務服務業;M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N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O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P教育;Q衛生和社會工作;R文化、體育和娛樂業;S綜合;
共19大類,及二級90小類。(參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
概念板塊分類:這個就是五花八門,沒有統一的標准了。常用的概念板塊分類法有地域分類:如上海板塊、雄安新區板塊等;政策分類:新能源板塊、自貿區板塊等;上市時間分類:次新股板塊等;投資人分類:社保重倉板塊、外資機構重倉板塊等;指數分類:滬深300板塊、上證50板塊等;熱點經濟分類:網路金融板塊、物聯網板塊等。按業績分類:藍籌板塊、ST板塊還有等等無窮多分類的概念板塊!
有很多「板塊」是作為炒作題材而推向市場的。舉一個例子說明。1995年末,股市推出了所謂的「權證與轉配概念股板塊」,如有興趣可翻閱當時的《中國證券報》或《上海證券報》,當時有關報刊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或追捧,或分析各個所謂權證與轉配概念股。在這些文章的背後,深市炒手大炒權證,市場上一批盲目跟風者也熱鬧地追捧。結果是等到除權和權證上市,股價一路跌將下來,跟風者只好自認倒霉。
1996年初,所謂「基金板塊」又被稱為「被嚴重低估的低價板塊」而推上前台,接著連續推出「基金市場的再認識」系列文章,聲稱要「算一算投資基金這筆帳」。總之,經過分析,基金板塊被認為是最好的投資對象,隨後價格果真上漲。最後結果如何呢?好夢並不長,沒過幾天,基金又跌了回去。
F. 2021年,新能源板塊還能買嗎
可以考慮買。
從目前炒作方向來看,有政策支撐的新能源依然是後期大資金主攻方向,從盤面表現看,新能源相關概念股已經蓄勢待發,市場一呼百應,接下來1月底必然會繼續一波強勢反彈的大漲行情!將迎來絕佳機會。
01電能驅動時代
傳統車的核心是燃油發動機,電動車的架構基於鋰電池。
鋰電池的成本占整車成本的40%,是最核心的零部件。寧德時代是國內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份額超過50%。全球份額超過20%,位列第一梯隊。
國內的鋰電池產業發跡於2013年。政策推動下,鋰電池產業爆發,上游鋰、鈷金屬資源瘋狂上漲。
但彼時鋰電池成本極高,續航太差,電動車體驗遠不及燃油車。市場接受度很低,產業迅速沉寂。
時間來到2020年,鋰電池技術已相當成熟。下游特斯拉、蔚來、比亞迪等主流品牌爆賣,宣告電動時代呼嘯而來。諸多傳統巨頭大象轉身,瘋狂搶購鋰電池,讓鋰電池迎來真正的產業狂潮。
動力電池
鋰電池是電動車上游最大產業,掌握了電池就相當於掐住了電動車的命脈。
鋰電池的構造包括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都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正極決定性能,是電池的最大成本。正極材料通常是金屬化合物,包括錳酸鋰,鈷酸鋰,磷酸鐵鋰以及三元材料等。
正極材料的核心是鋰金屬和鈷、鎳等小金屬。贛鋒鋰業、華友鈷業等資源企業位於最上游,受益明顯。
負極材料中石墨是主流,包括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國內石墨生產的主流企業有璞泰來和杉杉股份。
電解液起到傳導離子的作用,是電池儲蓄和放電的關鍵。當前電解液的主流材料是六氟磷酸鋰,國內主要公司有天賜材料和新宙邦;
鋰電隔膜的作用是將正負極分開,防止短路。濕法隔膜技術是市場主流,國內恩捷股份佔有最大份額,星源材質排名第二。
技術路線
動力電池主流技術有兩條,磷酸鐵鋰和三元鋰。
磷酸鐵鋰鋰電池,即使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優點是成本低、循環壽命長、安全性高;缺點是能量密度低、續航較短。
三元鋰電池,即使用三元聚合物作為正極,我國是鎳鈷錳(NCM),特斯拉是鎳鈷鋁(NCA)。優點是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長、更耐低溫;缺點是成本高、循環壽命較低、不耐高溫。
早期國家補貼指標依據能量密度,寧德時代發力三元鋰路線,短時間快速崛起。
比亞迪深根磷酸鐵鋰,開發出刀片電池。去年出貨量暴增,成為國內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生產商。
02電動車是國家意志
國家最早在2008年開始試點電動車,此後政策層出不窮。
早期電動車續航差,成本高,補貼後價格比燃油車還貴,根本沒市場。
2019年以前,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廠商是比亞迪。生產的大部分電動車並沒有進入消費市場,而是政府買單作為公用事業,或者是以網約車運營為主。
G. 機構重倉股票是估值過高,還是物有所值
機構資金抱團,行業龍頭業績與估值齊飛,讓「資金抱團」成為2021年股市開盤以來最為熱門的話題。
格雷資產也表示,元旦之前就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電池的龍頭股票清空了。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則在朋友圈「怒懟」:「光伏、新能源、智能車都是產業突圍的新方向,不把錢投給它們投給誰?」
「物有所值」
機構重倉股票估值是否過高?第一財經梳理發現,2020年三季度末持倉機構數量排名前30的股票中,截至2020年末平均每股收益為4.34元;機構預測這些股票2021年平均每股收益為5.69元,看好機構重倉股票業績2021年繼續向上增長。
截至2020年末,機構重倉前30股票平均市盈率為68.35倍;機構預測這些股票2021年平均市盈率為45.47倍。
仍有隱患
與過往的機構抱團相比,此次又有何不同?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對第一財經稱,抱團股最大的風險在於一旦出現業績變臉或者行業政策等方面出現任何風吹草動,很容易引發機構集體出逃,帶來股價崩塌的風險。另外抱團股也比較容易產生泡沫,而泡沫最終一定會破滅,破滅就會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