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日本gpif是什麼基金

日本gpif是什麼基金

發布時間: 2023-03-27 04:01:23

Ⅰ 全球最大養老基金日本GPIF連續第二個季度虧損,虧損的原因是什麼

引言:日本的老齡化程度非常高。因此,日本的老年產業都有著非常不錯的發展。森殲伍Gpif就是其中的一例。創立後,Gpif深得老年人的喜愛。許多老年人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到這個基金會中,現在Gpif已經成為了全此或球最大的養老組織。但是現在,Gpif卻連續兩個季度都出現了虧損狀況。營業額也創下了歷史最低記錄,主要的原因還是疫情引發的通貨膨脹,使得gp if 的投資率大幅下降。

疫情影響下,日本國內通貨膨脹急劇升高,人民收入減少。為了較好地控制疫情,日本國內的生產活動也陷入了停滯,許多老年人必須待在家中,無法外出務工。自2022年初以來,Gpif就出現了衰退現象。Gpif此前將很多的資產都投入到了國外,國內外的雙重打壓,讓Gpif喘不過氣來,接連虧損。

Ⅱ 三大股指午後走弱全線翻綠 基金稱方向仍不明確別著急加倉

6月A股會怎麼走?基金:方向仍不明確別著急加倉

5月份以來,A股先是暴跌,大盤快速跌破3000點,之後逐漸企穩,一直在2800、2900點附近震盪,近期還略有反彈。

如今,5月已快結束,回顧這個月的大跌,基金認為主要是因為驅動一季度市場上漲的諸多因素幾乎全部受到干擾,同時缺乏更多積極信號,導致市場情緒持續低迷。

那麼,即將步入6月,「五窮」之後會接著出現「六絕」嗎?還是會另有一番天地呢?

就當前來看,農銀匯理基金韓林認為,A股行情和人氣有所回升。

一方面,MSCI擴容帶來外資流入,提升了投資者對於市場能夠企穩的信心。外資的流入是持續的過程,在前期的市場調整之後,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處於比較有吸引力的位置,大盤本身有企穩的基礎。另一方面,當前有自主可控、稀土永磁等行業主題能夠吸引人氣、帶動賺錢效應,整個市場情緒有所提升,交易也逐漸活躍。

韓林稱,當前無論是大盤點位,還是主流個股的估值水平,都不具備大幅下殺的基礎,更可能是在目前點位上窄幅震盪。往後看,6月份要關注是否會出現更多基本面的積極信號,包括宏觀經濟能否表現較強韌性,能否有對沖經濟增速放緩的政策,以及改革開放能否進一步深化等。只有在這些因素相對清晰後,市場才會選擇比較明確的方向。在當前的節點上,選擇等待或防禦是相對比較好的策略。

政策預期方面,東證資管認為二季度乃至下半年的政策取向不會發生改變,財政政策依然會積極支持經濟的發展,而貨幣政策將繼續堅持穩健取向,保持松緊適度,穩增長將成為主要的政策目標,從而鞏固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另外匯率方面,東證資管預計短期內波動劇烈,也影響到市場情緒,但當前國內經濟基本面並未出現明顯變化,國內經濟增長韌性明顯,基本面將繼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效支撐。

展望後市,中信保誠基金在6月投資策略報告中表示,外部因素或將對情緒面產生較大擾動,與此同時國內宏觀政策或將再次轉向邊際寬松,以對沖外需下行拖累。綜合來看,二季度經濟仍將平穩放緩,企業盈利也將小幅下滑,分母端仍是主導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後續市場走勢弱勢震盪為主。

國壽安保基金還強調,目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在缺少新的強變數的情況下,市場窄幅波動的概率較大。短期而言,市場仍在小幅波動中,不宜明確選擇方向,守住當前倉位是最佳選擇。

行業配置策略上,國壽安保基金認為要重龍頭、輕白馬,繼續看好養殖、非銀、銀行等板塊,是流動性階段性偏緊的環境下行業上的最佳選擇。

中信保誠基金則建議重點關注受益CPI通脹及外資流入的醫葯、食品飲料、休閑服務、超市等,以及經濟早周期和盈利弱周期的重疊領域,如家電、汽車、銀行、地產等;景氣度較高的通信、農業、風/光、維生素部分化工子行業等。(第一財經)

中歐基金周蔚文:聚焦三大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市場行情,中歐匠心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周蔚文表示,綜合考慮經濟、政策、資金、股市估值四大因素,未來幾個季度A股市場基本平穩,但存在結構性機會;國內經濟增長率可能會有所下行,但好於去年四季度的預期。

具體到板塊配置,周蔚文認為,目前整個市場估值比歷史均值要低一些,處於合理區間,主要機會在於未來更有前景的行業與個股,如科技、消費與服務、周期性行業。目前,醫葯行業受益於創新葯、通信行業受益於5G的投資浪潮,將關注受益行業好轉而業績高增長的股票,力求創造更大的超額收益。(中國證券報)

日本頂峰資管:日元資產具備吸引力

展望日本股市與東京證券指數的未來走勢,頂峰資管指出,從安倍經濟學開始,日本股市的PE和PB都處於相對低價的水平。由於日本央行為了實行「量化、質化寬松」政策而保持購入ETF,且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在2014年調整了投資組合,提高了日本股票投資的比例,股票市場的供求保持在良好狀態。

日本經濟趨勢方面,由於僱傭環境良好且由於人手不足導致效率化投資的需求上升,經濟保持著緩慢的恢復趨勢。另外,由於當前各國的中央銀行都把放寬金融環境作為重點工作,加上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經濟保持增長,日本企業的業績也會保持上升趨勢。在這樣的投資環境中,日本股市預計會保持穩定。頂峰資管認為,日本股市預計會持續穩定,日本股市供求關系良好,同時日元資產具有一定的優勢。(中證網)

(雲水長和)

Ⅲ 養老金規模包括哪些方面

我國的養老保險規模包括四個層次(或部分)。

第一層次是基本養老保險;

第二層次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第三層次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第四層次是商業養老保險。

在這種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可稱為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

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

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Ⅳ 你好,我想問一下,因為養老金拿的太少,以兒子的名買一份商業保險,每年交6萬,交5年。以後怎麼拿

養老,人人無法迴避的問題。
靠什麼養老?工作時繳納的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
日本,全球老齡化趨勢最快、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現在就面臨著巨大的養老金缺口問題。
它的總人口1.27億,其中65歲以上老人超過了3000萬,而14歲及以下的人口只有大約1647萬。領錢的老人越來越多,繳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慧配基金(GPIF)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養老基金,管理著121萬億日元(約合1.24萬億美元,約佔2012年日本GDP的20.8%)。此外,日本其他公共養老金總額在1萬億美元左右。
據測算,由於老齡化和少子化,日本公共養老金的長期缺口高達600萬億日元(約合6萬億美元)。
過去幾年,日本動用養老金儲備彌補養老金當期缺口,並通過發行國債、擬增加消費稅等方式來補缺。為拆除這顆長期定時炸彈,過去幾十年來,日本政府不斷調整養老保險繳付制度,並延遲退休年齡(2013年為61歲,此後每三年增加一歲,到2025年調至65歲為止),試圖開源節流。
養老金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不管哪種方式,羊毛最終出在羊身上。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日本要採取養老金現收現付制、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支付給現在已退休者的養老金,而不採取養老金積累制、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自己退休後專享?問題在於,如果一刀切搞養老金積累制,數量龐大、之前未繳納或只繳了少量養老保險的退休老人,面對杯水車薪的養老金,怎麼辦?他們為國家和社凳碰會奉獻了一生,老了只能孤苦清貧嗎?
日本政府遲遲沒有從根本上改革養老金制度,難就難在這。它的養老保險制度已有70多年歷史,在上世紀幾十年間「寅棗碧談吃卯糧」,猛回首時發現已背負數百萬億日元的養老金債務。
反觀中國,據全國老齡委辦公室今年9月的統計,到2013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2億,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過億的國家。而且,我們未富先老,養老保險制度只有20多年歷史,儲備相對日本更小,長期壓力更大。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2012年年報顯示,它的資產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11060.37億元(約合0.18萬億美元)。去年12月,時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指出,養老金儲備佔GDP的比例,日本超過20%,
中國只有2%左右。從中長期來看,我們的養老金確有缺口,「不要迴避這個問題,要告訴大家,我們有缺口,我們有辦法,我們能平衡」。
如何完善養老制度,如何彌補養老金缺口,讓國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這期周刊關注跟我們在養老問題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日本,介紹日本民眾的養老故事、養老金方式、養老模式以及如何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等。
本月中旬閉幕的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已在放開單獨二胎、延遲退休年齡上做出部署。
對比在養老問題上走在前列的國家,我們可做的還有更多:廢除養老金雙軌制,讓公務員繳納養老保險,跟企業員工享受同等養老金待遇,減輕財政負擔的同時還能彌補缺口;建設美好的生活環境、提供安全放心的食物、進一步改善和保護公眾健康等,讓國民擁有強健體魄;加大對公共養老設施的財政投入,放寬和鼓勵民營養老機構的介入;加大國有資產劃撥力度(比如劃撥央企利潤),擴大全國社會保障儲備資金,應對老齡化造成的養老金缺口……
歸根結底,養老問題,政府要負責兜底,確保國民在晚年享有基本的生存保障;個人要未雨綢繆,才能讓老年的自己擁有相對高品質的生活。
在超市購物的日本老人(左);日本超過60歲仍在工作的老人,2012年有1192萬人,占總勞動力的20%。

日本老人生存報告
送父母進養老院你會愧疚在家照顧久了你會生恨
2013-11-24
2012年9月17日,日本東京,一群老人在戶外用木製啞鈴健身。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壓力,讓很多日本家庭不堪重負。
日本東京,竹內弘道在家照顧93歲母親,為她穿衣服。
特約撰稿鄭新安靜發自日本
日本人靠什麼養老?老年生活過得怎麼樣?快報近日約請在日本工作多年的華文媒體記者,采訪了不同階層的日本老年人生活。盡管這些老人的養老模式不同,但都鮮活地反映出養老金不夠用、因病致貧、養老觀念差異、家庭關系變遷等帶來的苦楚。
「國民只靠養老金無法維持晚年生活。」這是日本養老機構一線工作人員得出的結論。一個獨自生活且存款不多,依靠養老金生活的老人,現實處境其實是很糟糕的,為了節省養老費用,一些日本老人把紙尿褲撕成兩半用、用過的紙尿褲曬干再用,酷暑也不敢開空調,一天三頓的菜只有一個雞蛋和一根蘿卜。
日本面臨的養老困境,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鍾。
「養老院就是過去扔老人的山」
口述人:三谷純子,61歲,居住在名古屋。
我的媽媽叫三谷惠子,86歲,住養老院。她領取最基礎的養老金(國民年金),每月6萬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6.5日元,下同),不夠用,最普通的養老院每月都要8萬日元。
我今年61歲,獨居,住在離養老院半小時車程的地方。弟弟58歲,與兒女生活,離養老院一小時車程。
媽媽是半年前住進養老院的,以前她是短期住那兒,我不想開口跟她說以後要長期入住了,請那裡的職員幫我說。短期入住,是為了減輕家庭護理老人的壓力,讓老人入住1周-4周。
媽媽得知要長期入住時說:「養老院就是過去扔老人的山。」(編者註:史書記載,日本古時候為減輕國家和家庭負擔,把年過60歲的老人帶到深山扔掉)我心裡非常難受,但我真的沒法堅持了。
十幾年前,她中風了,靠輪椅生活,白天能自己上廁所,晚上怕她摔倒,讓她用床邊的便盆。我每天上班前給她把便盆倒掉洗好,把飯菜放桌上。其他不用管,她需要3級護理,護理員每周上門兩次給她洗澡洗衣服。下班後,我得立即趕回家給她准備晚飯。如果平安無事還好,偶爾弟弟也會來看望。
有一次,我上班時接到電話,弟弟說進家門一看,媽媽倒在地上,原來是上廁所後,站起來沒站穩,從輪椅上摔下來,不能動彈。發生這事後,我上班時常常會突然想「她在家裡沒事吧」,下班就立即趕回去。
說實話,十多年下來,我心力交瘁。我開始感到輕松的那一刻,就是媽媽短期入住養老院那段時間,一般每隔兩個月她肯去養老院一次。那些日子,我下班後能和同事一起吃個飯。我離婚多年了,平時生活簡單,也就和同事一起覺得開心。
我覺得自己花時間花精力用心照顧媽媽,也許因為我們相處時間太長,彼此在一起時都沒什麼好心情。我做了飯她不吃,我出個門她要問半天「你去哪兒」,我覺得特別累。我很想做個孝順的好女兒,但沒辦法彼此滿意。
一天,我看電視劇,劇中男刑警對同事說,他在養老院的爸爸特別想回家,如果接回來,他就要辭職照顧爸爸了,肯定不能幹工作時間不定的刑警這一行。同事跟他說:「如果你不接他回來,你會後悔;如果接他回來,你會恨他。」我聽到後,驚覺生活就是如此。我把媽媽送進養老院,我懷著一份愧疚,也會懷著對媽媽的美好回憶;如果不送去,那些美好回憶就會失去……
總之是無法兩全了。以後我老了也會去養老院。這種孤獨和糾結,大概是很多人無法迴避的生命課題。
「嫁出去的女兒應該有自己的人生」
口述人:城山梅子,77歲,居住在橫濱。
我的丈夫今年80歲,我倆居住在自家的日式二層小樓里。
他以前是醫院院長,10多年前退休後不久就中風癱瘓了。他每個月能領取22萬日元養老金(針對企業員工的厚生年金),加上他退休時有分紅,經濟上基本不發愁。
我們有兩個女兒,一個女兒在美國成家了,丈夫病倒前,我倆曾去美國探望過他們;另一個女兒原本住在附近,常來看我們,3年前因為女婿工作調動,搬到了群馬,離這兒2小時車程。
雖然我們老了,他還癱在床上,但嫁出去的女兒應該有自己的人生,她跟隨丈夫一起搬走是理所應當的。
生活上沒有什麼不便,我習慣睡二樓卧室,丈夫睡在一樓客廳旁的房間,他的床可以電動起落。我晚上睡覺開著門,以防聽不見他有事叫我。白天我在廚房和客廳都能看到他。
食物和生活用品都能送貨到家,銀行轉賬付費就可以。丈夫需要4級護理,護理人員每周三次上門為他洗澡、理發、洗衣服和打掃他的房間。醫療上也方便,我可以打電話請他以前的同事來看看。
我還能生活自理,這樣生活也挺好。以前,丈夫是院長,大男子主義,回家不苟言笑,我幾乎整天圍著他轉。現在他躺著需要人伺候,脾氣倒好轉了。我偶爾想去看展覽,泡溫泉、跟老朋友出去走走,就提前和女兒說好,她來我這住一兩天,照顧爸爸。
希望我能自由行動的日子盡量長一些,哪天行動不便了,就得靠專人送盒飯,也會有人來給我護理。希望能在家終老。
「看到老人在家孤獨死新聞都換台」
口述人:村中正浩,47歲,居住在九州。
我的媽媽叫村中正子,83歲,獨居福島農村,我現在去看望她需要坐飛機。
爸爸5年前去世後,媽媽跟我們一起生活,她每月能領12萬日元的遺族年金(丈夫去世後妻子可享有的一種養老金)。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泄漏後,我們全家一度避難,半年後,我們可以回家了,但空氣、土壤和水都有較高的放射物質,很多有小孩的家庭都搬離福島。
我妻子老家在九州,在日本南部,丈母娘讓我們都搬過去。她家在農村,有地有房子,我嘗試網上求職,面試時一家人去九州住了幾天,感覺一下子沒有了怕核輻射而不敢多出門的壓迫感。我們商量後決定搬家,當然也希望帶上我媽媽。
媽媽猶豫了兩天,最終不肯跟我們搬出來。她說不願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土地,也可能不願拖累我們吧。但她支持我們搬走,畢竟孫子才十多歲,比起大人,小孩防止核輻射更要緊。
現在,媽媽生活還能自理,一個人住福島。那一帶,不少老人不適應搬家後的新生活,寧願不跟兒女走,孤獨生活。我給媽媽買了個手機,和我的手機聯網,能看到她每天走了多少路。另外,如果有什麼意外,她只需按一下手機中間的按鈕,我這邊就能得到信息。唉,即使知道,往往也鞭長莫及。
我還在網上查找養老院,但都不近,且要等好幾年才有空位。媽媽可能也接受不了去養老院,她這一代人喜歡在家終老。
盡管媽媽享受介護保險的護理服務,會有專人送盒飯、定期訪問,但我每次看到電視上有老人在家孤獨死的新聞,都趕緊換台,心裡非常害怕和逃避這個問題。
「養老金不夠用,想找份工太難」
口述人:菊池裕,69歲,居住在千葉縣。
我和68歲的老婆一起住,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東京,他們每年夏天和元旦會回來看看。
曾經日本是60歲退休,可以拿養老金的,但前幾年開始延遲退休了。我以前一直是給自己打工,給房子內部裝修,屬於手工藝人,現在這些活一般都是大公司在做,我這樣單乾的人很難接到活。
退休那年,我興沖沖去辦手續,才知道像我這樣的人,只能領最低養老金(國民年金,約6萬日元/月),加上老婆那份養老金,每月也只有10萬日元左右,根本不夠用,我心想完了,這日子怎麼過。
老婆一直是家庭主婦,含辛茹苦養大3個孩子。不過,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年輕人現在也不容易,能找份工作租房生活就很不錯了。兩個已成家的孩子,還要養家糊口呢,我們再困難,也不能給他們增加額外的經濟負擔。逢年過節,孩子們能來看看,買瓶酒來,我們就覺得很幸福。
我看養老金根本不夠養活兩人,退休後就謀劃著再找份工作。老婆看我太辛苦,瞞著我去市政府申請低保,說實話,我一直靠手工藝活賺錢,拿低保心裡不舒服,也怕政府上門核查我們是否真的生活困難。
有一年,女兒孝順我們,帶我們去泡了一次溫泉。回來後,管低保的人就來問:「你們怎麼還有錢去旅行?」
我決定不要這低保,選擇去找份工來養老。我不怕早起,想去送報紙,但人家嫌棄我老、搬不動報紙;我想當門衛,他們嫌棄我老,萬一有個賊來,根本擋不住……最後,一個以前工作過的主顧,在超市裡當店長,他讓我進去打臨時工:把顧客用過的菜筐放回原處,把地面垃圾撿起來,店內垃圾袋滿了要及時換,這活需要細心、眼觀六路。
一個小時能拿900日元,一個月下來我能掙15萬日元左右。這是我的體力極限了。
「我已老去,孩子還在啃老」
口述人:日本養老機構一線工作人員。
日本有很多單身無工作的子女在照顧父母。他們多數因為經濟不景氣被裁員或因性格問題被炒魷魚,也有一些是專門辭職在家照顧父母,多為男性,其中一部分人習慣了靠父母養老金生活,不再找工作或找不到工作。
82歲的中野良子(化名)女士,兒子40多歲,單身,曾在一流企業上班,金融危機時被裁員,因為找不到工作,開始依靠母親的養老金生活。中野女士有腦梗塞後遺症,生活無法自理,需專人服侍。她微薄的養老金兩個人用,每到月中就被花光了,沒錢買菜做飯交房租,幾乎被逼得走投無路。她的兒子常嚷嚷「沒錢,死了算了」「我要跟母親一起死」,政府擔心他會虐待母親,強行把中野女士送入福利院。
現年49歲的石井政利,30歲時辭職回家,專門照顧癌症晚期的父親。父親去世後,腿部有殘疾、年過四十的石井難找工作,只能打短工,「我衣櫃里還掛著當年的領帶和西服,如果能正常上班,每月就能多掙幾十萬日元。我對不起媽媽,說了很多次。」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靠母親每月19萬日元的遺族年金生活。去年,母親突然心臟大出血,經過手術保住了命,但需長期住院,「這次母親生病,讓我覺得線一般的生活有突然斷開的時候。如果她去世了,我的生活怎麼辦?」
日本NHK電視台評論說,那些不得不依靠父母養老金生活的人,陷入了想逃避卻無法逃避的現實。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2022版——日本養老制度史上最詳細說明

20世紀3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紅利走到了尾聲,全球發展停止,經濟危機如期而至,世界暗無天日。日本為了保障生產,促進就業,就想了個法子:既然錢是第一生產力,那除了提高現在的待遇,咱是不是也得提高未來的待遇
提高現在的待遇?好說,發錢,撒幣。日本央行的傳統藝能了,門清啊;至於提高以後的待遇?那就學西方的養老保險,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資本主義永不為奴~
於是,1939年,日本首先針對高風險的船員出台《船員保險法》,1942年針對高強度工作的工廠的男職工出台《勞動者年金保險法》,福利簡單粗暴,一言以蔽之:不管生老病死,買了這些保險,就一條龍服務到位;買夠10年,下半輩子管飽;如果不幸工傷猝死、獻身大海,只要買了這保險,就會賠一筆豐厚的賠償金,養活妻小。
村口二大爺說過:好的文案就和女子的裙子一樣,越短越好。在當年人均半文盲的日本, 這套簡單粗暴的保險,格外的好用。疊加上政府背書,幾乎人手一份。過了兩年又將購買者范圍擴大到了普通職員和工廠女職工。
五十年代,老祥日本不能說是物資充盈,只能算是家徒四壁。家裡窮就算了,對外還有54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國庫耗子見得繞道。國民自然對養老金的質疑又起,政府只好大刀闊斧地修正法律,1954年在原法律的基礎上針對公司職員出台了《厚生年金保險法》,第二年繼續努力,弄了個陽光普照獎,針對普通群眾出台了《國民年金法》,只消兩年,就做到了人人都有年金。
截止到2020年,日本的養老保險覆蓋率已高達99%。真正做到了人手一份。
#1日本養老體系的三大支柱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養老體系都分為三大支柱,第一支柱為政府主導並管理的基本養老金,也就是國家幫你養老;
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由企業自願購買,也就是企業幫你養老;
第三支柱為個人儲蓄投資養老金,個人自願購買,也就是自己給自己養老。
可以說,第一支柱是基礎保障養老,第二三支柱是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的養老。
日本的年金的第一支柱,日語叫「年金_立金管理_用獨立行政法人」,英文簡稱GPIF。它設立於2001年,目前是世界規模第二大養老基金。
所有運作狀況、余額、收益率,講究一個公開透明,人人可查。
GPIF成立20年,只有開頭兩年出現過虧損,2010年之後就起飛了。2021年GPIF的收益率為5.42%,收益額10兆925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5353億元;2001年~2021年總收益率3.69%,累計收益105兆4288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5萬1660億元。
目前GPIF的余額有196兆5926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96330億元。
這是什麼概念呢?日本有老年人3640萬人,僅靠第一支柱,每個人就有將近25萬人民幣的養老金儲備。
值得一提的是,GPIF的投資模式很簡單,日本股票、日本債券、國外股票和國外債券各25%,允許有7%~8%的浮動,但我看了一下近兩年數據,浮動也就維持在1.5%以內。
這投資模式,全天候策略,橋水直呼內行。別管策略靠不靠譜,金融市場和功夫一樣,贏的站著,輸的躺下。只要掙錢那就是好策略。以至於2020年更是一騎絕塵收益率高達25.15%,可見投資能力非常強大。
GPIF號稱不賺快錢,此處私募但某人應該有發言,咱都是時間的朋友嘛。第二年圍觀群眾定睛一看,倉位大變樣,啥時間的朋友,分明的就是時間的炮友。
日本養老體系的第二支柱主要包括繳費確指敬定型企業年金(DC)、 給付確定型企業年金(DB)和現金余額型養老金(CB);第三支柱主要包括個人定額繳費養老金(iDeCo)計劃和個人儲蓄賬戶(NISA),整體覆蓋率為25%和50%。
但第二支柱繳納的金額多,余額和第一支柱相差不大,光一個DB2021年余額就有112兆日元,這就是大部分人擠破了腦袋也想進大手會社的原因,在職的時候醫療保險好,退休了養老金又高。
截止至2021年底,日本養老金三大支柱總余額約424兆日元,約20萬78億人民幣,佔GDP的74%,養老金余額位列世界第三。
作為對比,養老金余額最多的是美國,約197萬42億人民幣,約佔世界養老金總額的61.9%,美國GDP的152%。
中國的養老金余額為11.6萬億人民幣,約佔GDP的11%。
超過65歲的老人數量和老齡化,中日美三國分別是:
中國1.75億,老齡化侍逗搏18%;
日本3640萬,老齡化29.1%;
美國5480萬人,老齡化17%。
在老年人越來越多、越來越長壽的21世紀,日本的養老金體系在主要參照了歐美國家整體來看,即使老齡化進一步嚴重,只要不作大死亂花錢,養老就不會出大問題。
中國目前的養老金制度改革也是沿用了三大支柱的模式,即全國社保,職業年金,商業保險三種。但兩國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不說太專業的名詞,用白話解釋。
日本的養老金,是他們每個月交給政府或保險機構一筆錢,他們代為保管和投資運營,老了以後再把這筆錢發給自己,也就是年輕的自己養老了的自己;中國的養老金,雖然也是每個月交給政府一筆錢,但是這筆錢已經用在了老年人身上,也就是年輕的我們養老了的他們。所謂「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2 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和我們息息相關的第一支柱
由於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都是自願制,選擇權在企業或個人,沒法一概而論,所以今天就重點說下第一支柱,也就是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
日本的年金目前把全體勞動力分為三類,分別稱為1號、2號、3號被保險者。
1號被保險者指的是:20歲以上、60歲以下,持有長期簽證在日本的,從事農業、漁業的人,或者是自由職業、無業遊民、學生,交國民年金。收到繳納書後的次月月底前,自己去現場繳納或者銀行轉賬到指定賬戶。
2號被保險者指的是:在日本有工作的上班族或公務員、私立學校老師,年齡沒有下限,上限一般是70歲,交厚生年金,由公司代繳,並且厚生年金的費用包括了國民年金,也就是一筆錢交兩個養老保險。
3號被保險者指的是:20歲以上60歲以下的、年收不超過130萬_的、由2號被保險者撫養的配偶。3號被保險者不需要另外付錢,由第二號被保險人所任職公司的僱主處理,到年紀後享受國民年金待遇。
簡單總結一下:
1、基本上只要在日本有正式工作,就得交厚生年金,公司代繳,而且是一個錢買兩個保險,就算外國人工作幾年後回國,這筆錢也可以拿走,屬於變相存款了;
2、國民年金以個人為單位,一對夫妻需要分別單獨繳納;厚生年金可以以家庭為單位,只要妻子是被撫養者,且年收入少於130萬,就可以作為第三號被保險人,享受免費的國民年金待遇。但是如果是雙職工,就得交兩份厚生年金。
3、國民年金由個人全額承擔,金額固定,目前每個月費用是16590日元,不管是窗口現金支付還是銀行轉帳,都會有一定優惠。政府還有很多減免活動,收入減少的、無業遊民、剛來日本的或者學生都能去申請減免,因為疫情原因,最近兩年申請減免的通過率很高,根據客戶反饋最高可以減掉2年的費用。
厚生年金由個人和僱主各承擔一半,收入越高,費用越高,總費用占總收入的18.3%,也就是個人承擔9.15%。月收入30萬的情況下,厚生年金為每個月54900日元,個人和公司各承擔27540日元。
4、不論哪種年金,只要交滿10年,65歲以後就能領取。國民年金交40年是滿額,一共780900日元,退休後拿的叫「老齡基礎年金」,每年拿到的費用計算方法是:
780900日元×一共交了幾個月的國民年金÷480
比如小A交了滿額40年的國民年金,退休後每年能到手:
780900日元×480個月_480=780900日元,每個月到手65075日元。
但是厚生年金有一個獨特的浮動制度,稱為_上げ或者_下げ,你可以選擇提前到60歲就領取,也可以申請延後到75歲再領取,中間15年每個月隨意挑選,但機會只有一次,領得早會被扣錢,大概每個月減少0.4%-0.5%左右,領的晚會額外加錢,大概每個月加0.7%。
比如你選擇60歲就開始領,滿額的情況下,年退休金就會減少24%,一年最多拿到45.6萬日元,每個月變成3.8萬日元。
但如果你選擇75歲開始領,滿額的情況下,年退休金反而增加84%,每年可以拿到110.4萬日元,每個月9.2萬日元。
性感荷官,在線發牌。拿壽命和金錢和莊家對賭,夠刺激了吧。
厚生年金在2004年後改革,這之前和之後變化很大,現在繳納厚生年金的朋友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計算方式比較復雜。分2004年以前和以後來計算。
因為厚生年金是一筆錢交兩個養老金,所以退休的時候它可以拿到兩筆錢,分別叫老齡基礎年金和老齡厚生年金。如果是年收入500萬、滿額買40年厚生年金的人,退休時可以拿到10萬日元的老齡厚生年金和6.6萬的老齡基礎年金。
目前繳納厚生年金退休後的公務員、公司職工空退休後的平均退休工資為老齡基礎年金56049日元,老齡厚生年金146162日元,合計202211日元,繳納國民年金退休後的平均退休工資為50875日元,差了將近4倍。
盡管兩者原理都是交的多,拿的多,交的少,拿的少,但退休後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有正式工作還是得交厚生年金。
5、不管年金交到幾歲,原則上都得65歲才能拿,可以理解日本為鼓勵老年人延遲退休。事實上,日本2021年起已經將退休年齡延到了70歲,但還沒有全面普及,不過在這之前,日本的「退休返聘」、「延遲退休」已經特別普遍。肯德基、麥當勞步履蹣跚、頭發花白的老頭、老太隨處可見,放半個世紀以前,50歲已經一隻腳踏進棺材板了,現在60歲還正當壯年,也許等我們退休的時候,退休年齡真的延到70歲80歲了。
6、日本的「單身稅」,在養老金制度里直接拉滿。單身情況下的工薪族,需要自己交厚生年金;但是結婚後,妻子在家做全職太太,每個月交的厚生年金和單身時金額一樣,不但沒有增加負擔,反而因為多了配偶撫養和子女撫養而得到的稅務控除福利,只能說是日本政府在用實際行動變相催婚和催生了。
但也有令人發笑的情況出現,就是當妻子作為第三號被保險人,不僅不需要交錢,而且在丈夫去世之後不僅可以直接繼承他的部分厚生年金,稱之為「遺族年薪」,約占退休金的70%,還能免除部分債務,甚至車貸、房貸。
之前微博有個很火的日本街頭采訪,主題是《調查路人們那些讓他們引以為豪的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奶奶接受采訪,魔性哈哈哈大笑,問她原因:老公早早翹辮子,每個月能拿他的年金當零花錢,兒子兒媳還叫她隨便花。
7、上頭說到的,如果外國人工作幾年准備回國,繳納的年金是可以拿回的,但最多隻能拿5年,官方叫「脫退一時金」,按照6個月為單位,如果是工作了7個月或者13個這樣的情況,建議再苟苟,因為真的還差蠻多的,相差一個月也許就差了2年的退款。最佳情況當然是交滿5年,這樣虧的最少,不過健康保險部分是不退的,所以跟繳納的費用比起來,退的也不算特別多。
8、持有經營管理簽證、以及准備申請入籍或者永駐的人,一定要交厚生年金,而且必須按時交,否則可能會在審查的時候被一票否決。
#3尾聲
年金該不該交、能不能交,一直都有不同的聲音在,幾十年的過往來看,繳納年金至少沒太大的壞處,至於未來怎樣,就交給未來處理把。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醫療技術的進步,老齡化會在這個世界上越來越普遍。但少子化同樣是各國普遍的問題,養老金制度一直在努力適應時代,我們也將變成老年人,到那時候,除了金錢,能依靠的還有什麼呢?
熱點內容
奇信股份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2-10 09:42:05 瀏覽:180
數字貨幣需要和什麼綁定 發布:2025-02-10 09:41:57 瀏覽:127
什麼游戲可以挖虛擬貨幣 發布:2025-02-10 09:38:23 瀏覽:865
華安安康基金怎麼樣啊 發布:2025-02-10 09:34:46 瀏覽:841
印記傳媒退市股票怎麼辦 發布:2025-02-10 09:14:19 瀏覽:508
股票軟體怎麼添加副圖指標 發布:2025-02-10 09:08:18 瀏覽:900
馬上金融怎麼查看服務費 發布:2025-02-10 09:07:32 瀏覽:590
股權合夥怎麼炒股 發布:2025-02-10 09:07:28 瀏覽:119
2月14號漲停預測的股票 發布:2025-02-10 09:02:04 瀏覽:966
京東金融眾籌產品有哪些 發布:2025-02-10 08:56:12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