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航天航空基金走勢如何
① 重倉軍工航天股的基金有哪些
近些年來,中國的航天航空技術快速發展,該行業的投資前景逐漸明朗,整理了重倉軍工航天股的基金,僅供參考。
5G概念主題基金有哪些? 定增主題基金排名
一帶一路主題基金有哪些 證券機構對主題基金投資策略
軍工主題基金:
長安宏觀策略混合(740001) 前海開源中證軍工(002199) 融通軍工分級(161628)
長盛航天海工裝備(000535) 申萬菱信中證軍工(163115) 富國中證軍工指數(161024)
前海開源中國成長(000788) 前海開源中航軍工(164402) 前海開源中證軍工(000596)
易方達軍工分級(502003) 易方達國防軍工混(001475) 廣發中證軍工ETF(003017)
鵬華國防(160630) 華商未來主題混合(000800) 長信國防軍工量化(002983)
諾安成長混合(320007)
航天航天主題基金:
長盛航天海工裝備靈活配置(000535) 前海開源中航軍工(164402)
通用航空主題基金:
融通新能源靈活配置混合(前端:001471 後端:001472)
國投瑞銀國家安全混合(001838)
華商動態阿爾法(630005)
華商主題精選混合(630011)
華商新銳產業混合(000654)
② 國投公司屬於航天嗎
株洲新聞網7月30日訊(通訊員 丁明)北京時間2022年7月27日12時12分,「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軌道大氣密度探測試驗衛星、低軌道量子密鑰分發試驗衛星、電磁組裝試驗衫哪雙星和南粵科學星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力箭一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科學院抓總、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參與研製的首型固體運載火箭,是我國當前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在運載能力、入軌精度、設計可仿塌爛靠性、性價比等方面邁入世界固體運載火箭領域先進行列,其搭載發射的6顆衛星用於開展空間探測、大氣密度探測等相關技術驗證及試驗應用。
2020年10月,國投集團通過航空航天基金對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投資。湖南航空航天產業基金由株洲國投集團聯合中國航發集團、湖南省高新創投集團等在株洲共同發起成立,主要投資航空、商業航天、軍工、智能製造、備漏新材料等領域,旨在推動區域航空和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截至2021年末,該基金累計投資項目12個,累計投資金額近4億元。
中科宇航是國內首家混合所有制商業航天企業,依託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空天飛行科技中心的科研力量和資源優勢,致力於太空科技探索,以及空天飛行器的研發集成、技術成果轉化和提供宇航發射服務,先後參與研製了「力箭一號」等多項航空項目
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業前景
院校專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成立於 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並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所在地北京,分為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佔地3000多畝,總建築面積170餘萬平方米。建校以來,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後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3年入選首批「2011計劃」國家協同創新中心,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學校第十六次黨員代表大會提出以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為發展願景目標,。,近年來,學校著力提升辦學境界和格局,大力促進空天信融合發展的學科態勢,持續優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推進一流師資隊伍建設,加快推動科研創新轉型發展,務實開展高水平的國際交流合作,大力推進辦學條件和民生改善,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綜合辦學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躋身國內高水平大學的第一方陣,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學校學科繁榮,特色鮮明。確立了 「頂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優勢醫工」的學科建設方針,現有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和藝術10個學科門類。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並列全國高校第7名),2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0個北京市重點學科,10個國防特色學科,14個A類學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為A+學科。有74個本科專業,2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突出學科基礎地位,構建空天信融合、理工文交叉、醫工結合的一流學科體系,形成珠峰引領、高峰集群、高原拓展的良性學科生態。在航空、航天、動力、信息、材料、儀器、製造、管理等學科領域具有明顯的比慶讓較優勢,形成了航空航天與信息技術兩大優勢學科群,國防科技主幹學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社會科學總論六個學科領域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工程學、材料科學進入全球前1‰,在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學科連續第三年蟬聯世界第一。,學校名師薈萃,人傑地靈。目前學校教職工總數達到 4266人,其中專任教師2368人。專任教師中,72.5%具有高級職稱,86.64%具有博士學位。匯聚了26位兩院院士、63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教授、59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6位「萬人計劃」領軍人才、5位國家級教學名師等為代表的傑出人才和74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8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等為代表的優秀青年人才。人才隊伍中涌現出眾多國家一等獎獲得者、領域專家和型號總師,以及一大批年輕有為、造詣精深的專家學者。,學校精育良才,立德樹人。有全日制在校生 37000餘人,其中本科生與研究生比例為1:1,在校攻讀學位的外國留學生2300餘人。近年來各省招生生源高考成績平均排名在前3‰,並有多個省份已進入全省排名前1‰,學校理工類生源整體質量穩居全國第9名。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把培養拔尖人才與強化愛國擔當相結合,在知識創造中培養人才,在人才培養中創造知識,著力培養理想高遠、學識一流、胸懷寰宇、致真唯實的領軍領導人才。打造一流本科生教育,推進大類招生,擴大專業自主選擇權,洞態突出厚基礎、個性化、導師制、小班化培養,健全完全學分制。推進通識教育、書院育人,發揮華羅庚班、吳大觀班譽顫局、人文社會科學實驗班及高等理工學院、中法工程師學院等試驗班和榮譽學院的引領輻射作用。構建知識學習、能力實踐、國際交流三位一體大課堂,強化跨學科實踐、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實踐。研究生教育堅持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立足國際學術前沿,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機制,重點實施尖端優質生源匯聚、精品課程體系構築、國際交流深度拓展、多方聚力協同育人、創新激勵分類優秀、卓越導師隊伍建設等行動計劃,著力打造「重創新、強能力、高規格」的人才培養質量品牌,探索出大飛機班、發動機班、信息安全班等定製化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模式。擁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6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教學團隊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6個,省部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4門。人才培養碩果累累,涌現出了以「北航1號」、「北航2號」、「北航3號」和「北航4號」探空火箭為代表的一大批學生科技創新作品。2010年以來,研究生有近400人次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署名達70餘人次,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數量顯著增長,全國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全國做出突出貢獻的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等國家級榮譽稱號數量處於領先地位。歷史悠久的北航「馮如杯」競賽已連續舉辦30屆,吸引了7萬余名學生開展創新研究。學校是在全國「挑戰杯」競賽中唯一連續16屆捧得「優勝杯」的高校,並在2019年承辦第十六屆「挑戰杯」競賽。學生創新創業作品連續三屆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獲得冠軍、亞軍各一項。春華秋實,芬芳桃李滿天下。建校69載,北航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學術精英、興業人才和治國棟梁,為國家主流行業和骨幹單位輸送了20多萬優秀畢業生,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保持在99%以上。近6年北航有18名校友當選為院士。,學校服務國家,銳意創新。學校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先導,強化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高技術研究,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關鍵瓶頸技術匯聚、與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頂級創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團隊,科研總量不斷擴大,科研經費人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一。有 1個國家實驗室——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含4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70餘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有9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0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學校突出自主創新,強化協同創新,積極搭建國家級創新平台,組建大團隊,承擔重大科研項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建校60餘年來,北航創造了40多項國內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術研究領域始終居於國內高校前列,研製發射(試飛)成功的多種型號飛行器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如中國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亞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號」、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北京五號」、「蜜蜂」系列飛機、共軸式雙旋翼無人駕駛直升機等。近年來,學校持續強化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在航空動力、關鍵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頸領域的研究取得突破,多項標志性成果直接應用於國防建設。學校團隊參與論證並助力研製的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研製成功我國首個新型臨近空間飛艇。學校牽頭設計研製的某型無人機定型並執行重要任務,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中位居無人機方隊陣首。「十五」以來,北航共獲國家三大科技獎勵70餘項,其中,近16年獲得15項國家級科技獎勵一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創造了一所大學連續獲國家高等級科技獎的紀錄,被社會譽為科技創新的「北航模式」。學校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協同增長,實現了在《Nature》《Science》等頂級期刊發表文章的突破。學校大力推進協同創新,與航空、航天、發動機、船舶等國家重點骨幹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獲「2011計劃」首批認定。聯合中國工程院成立中國航空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打造我國航空工程科技領域首個國家級智庫。全面融入首都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打造「環北航知識經濟圈」,北航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優秀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面向全球,開放交融。通過實施 「UPS國際化發展戰略」,構建北航國際交流合作網路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學校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先後與全球200餘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機構和知名跨國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倡導發起「國際航空航天教育協會」並加入了國際宇航聯合會、「T.I.M.E.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等國際聯盟和學術組織。創設了「自旋電子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英空間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等一批高端國際合作平台。與法國中央理工大學集團聯合創辦中法工程師學院,融合中法兩國工程教育優勢,被譽為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典範。成立「國際通用工程學院」,努力建設全新高水平國際化通用工程教育示範學院。與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及法國國立民航大學合作籌建中法航空大學。實施「全球校園計劃」,打造高水平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大力開展學生交換、雙學位、聯合培養、國際暑期學校等各類海外學習項目,把北航校園延伸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讓北航學子充分享受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吸引優秀學生,國際學生規模、生源質量、培養層次、教育水平進入全國高校前列。獲批設立了「聯合國附屬空間科學與技術教育亞太區域中心」、「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教育培訓中國中心」和「北斗國際交流培訓中心」。師資隊伍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國際科研合作成果顯現,建立了10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學校文化育人,傳承創新。學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揚 「空天報國、敢為人先」的北航精神和「開放包容、務實擔當」的北航文化,以三代北航人的「長鷹志」「中國心」「陀螺夢」凝聚共識,以聽黨話、跟黨走的紅色基因打造空天報國精神標識。深刻把握新媒體陣地對大學文化建設的推動作用,精心打造了以官微「航小萱」為核心的新媒體傳播矩陣。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航空航天博物館、音樂廳、藝術館、校史館、藝文雅苑、致真共享空間、詠曼劇場、藝文空間等文化場館為陣地,以感動北航、北航大講堂、我愛我師、博雅課堂、高雅藝術進校園、駐校藝術家/作家計劃、大學生藝術團等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形成了傳統承續品牌、典型引路品牌、文化景觀品牌和人文滋養品牌,營造了教風優良,學風嚴謹,景觀優美,人景祥和的一流大學文化氛圍,在全國高校起到探索和示範作用。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全國高校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文化育人示範項目2項、特色展示項目2項,並獲首都文明校園、北京高校十佳美麗校園、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稱號。,雲空高遠啟征程,星光璀璨映華章。邁入新時代、譜寫新篇章,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毫不動搖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一流大學發展自信,自覺把辦學精神與服務國家使命融為一體,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以「北航夢」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其他信息:
北航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即將大四畢業的學生來答~
是的,我們專業就是其他樓答主所說的「薪資很高的專業」之一,我還是認可這樣的說法的,確實,信息類專業不愁找工作,很多時候是抱有「拿了幾份offer,選擇哪份更好」這樣的困擾,下面我來說說信息類專業畢業之後的就業前景。
1、外企
以微軟亞洲研究院、Google為主的外企公司是很多同學心目中的夢想,優越的薪資、舒適的工作環境、人性化的管理,讓大家羨慕不已,並且在這些公司裡面無論是人才培養、成長速度來說,對比國內很多企業都是非常有優勢的。據我所知,每年北航信息類專業會有一些優秀的同學加入外企,但是名額不是很多,畢竟競爭激烈,外企有時候對學歷要求不是很高,主要看技術和科研水平。
2、互聯網公司
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公司是信息類同學的們的較好選擇,如果是電子信息專業的同學,還要加一個華為。每年大批同學進入這些企業成為程序員,但說實話,是真的比較累,看在薪資的面子上,大家不得不作出妥協,有努力才會有回報嘛。
另外,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商湯、曠世為代表的研究性企業也很受大家歡迎,在這樣的研究性公司裡面既可以拿較高的薪水,同時也能延續學術生涯,不過現在人工智慧有一些太火了,進入的門檻也在逐漸上升。
3、國企研究所
各類國家研究機構,比如信通院之類的研究所,可以提供進京指標,而且工作相比較互聯網公司而言輕松一些,加班的現象不是很嚴重,是很多考慮在北京發展、或者信息類女生的選擇。這類企業比較關注學校的牌子,研究生期間的研究成果,北航的牌子是足夠作為敲門磚的。
其實,一方面看薪資,另一方面還是要看行業發展和公司發展,二者不可或缺!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記得點個贊再走~
北航畢業遙遙無期的老博士,來談談就業這個讓人壓力山大的話題吧。
首先,北航的整體就業形勢還是很好的。據《北航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北航2018屆畢業生的總體就業率達到98.42%,平均年薪為15.31萬元,這樣的就業率和平均薪資待遇,可以說是非常的優秀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北航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就非常好。事實上,到了每年招聘季,北航畢業生們的就業壓力還是相當大的。這往往涉及到就業地域、工作方向、個人預期等多方面的因素。
從就業地域上來看,大部分的北航畢業生都希望能在北上廣等經濟較發達地區就業,而這些地區往往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人才競爭激烈,雖然機會多了,但競爭壓力也隨之增加。
從工作方向上來看,北航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多為航空航天企業。而對於航空單位,很少有航空企業設立在北上廣等經濟較發達地區,這更進一步加劇了就業的競爭。對於航天單位,目前人才也趨於飽和,很多企業並不需要更多的畢業生,再加上戶口指標上的限制,競爭也是日趨激烈。
從個人預期上來看,由於人才過剩,很多企業都處於人員飽和的狀態,博士干碩士的活,碩士干本科生的活,導致很多畢業生都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感覺前途渺茫,因此很多進入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對於工作的現狀並不滿意。
所以,所謂就業前景都只是相對的,整體的數據並不能代表個人的發展,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關鍵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將要升學本校的北航四年本科來答~
說起北航的就業率,表面上看起來都很高。
截止至2018 年10月31日,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7.93%,碩士畢業生就業率為98.93%,博士畢業生就業率為98.50%,總體就業率為98.42%。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1716 人,出國(境)升學631人,升學率達74.86%。
這是北航2018年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裡面的總體描述。
而北航本科的升學率尤其高,全國高校裡面前幾的水平吧。我個人覺得,這是因為北航作為一個航空航天類的特色高校,在這些專業方向上,如果沒有很高的學歷,是很難找到好工作的,這就側面迫使北航的學生要繼續深造。
另外,從畢業生的就業單位分布來看,國有企業、科研設計單位一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去向。
民營企業1460 人(39.52%),國有企業825人(22.33%),科研單位744 人(20.14%),在國有企業和科研設計單位就業的畢業生佔到總就業人數的42.47%。
而從其他方面來看,
在2018 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碩士和博士畢業生中,投身國防科技工業的人數總計1055 人,其中本科畢業生69 人,占本科畢業生就業人數的9.68%;碩士畢業生821 人,占碩士畢業生就業人數的31.23%;博士畢業生165 人,占博士畢業生就業人數的49.70%。
這說明北航作為國防七子之一,為我國的國防科技事業還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的。
但是國企有個特點,就是工資不是特別高,相對於其他計算機專業的薪資,可能連一般都沒有,加上北航的碩士生、博士生裡面有相當一部分人還是會獻身國防事業,所以想要進北航的話,可能真的要考慮是否自己有獻身國防的意願。
北航19屆本科畢業生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首先,北航的畢業生就業率普遍非常高。
北航不僅學校好,在北京也具有一定的地域優勢,應聘時基本上除了清北層次的就是北航這一層次的學生了,因此就業率普遍很高。分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就業的主要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5.03%)、製造業(17.43%)、教育(8.71%)。碩士畢業生主要就業行業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5.4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24.78%)、製造業(15.48%)。博士畢業生就業的主要行業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39.29%)、教育(32.14%)、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2.20%)。
其次,除本科生外,就研究生而言,就業投身國防的很多。
北航是一所非常「紅」的學校,而且也是「國防七子」高校之一,與國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平時科研也非常注重保密。也正因為此,國防科技系統比較青睞北航畢業的學生,基本上除了清華就喜歡北航的了。而研究生研究階段接觸的大多也是國防相關的項目,且來北航的大多懷有一顆熱血的報國之心,在國防系統內找工作的也就非常多。比如2018屆畢業生里,碩士畢業生821 人,占碩士畢業生就業人數的31.23%;博士畢業生165 人,占博士畢業生就業人數的49.70%.
再次,我這種信息類專業相當好就業!
信息類專業,如電子信息專業即EE,計算機專業即CS等,都是當今時代的大熱門專業,需求量非常大。我周圍的很多同學本科畢業直接找工作的,有很多去了今日頭條一類的互聯網公司,還有很多去研究所的,這主要是方便戶口問題。出國深造的大多去了很牛的學校,那裡的學長學姐們很多畢業後也都去了谷歌一類公司,前景相當好。
最後,看題主意思想進航天系統工作,這方面沒有一定興趣和強大的毅力是很難幹下去的。如果你真的想進航天系統奉獻祖國,來北航深造畢業後一定不難找到你滿意的工作!
北航在讀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北航的就業率可以用「居高不下」來形容。具體可以參考北航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在大學統招的大背景下,本科生已經並不算稀奇了,本科畢業難以找到足夠好的工作。許多科研院所也將招聘學歷要求改為碩士。因此本科生升學率也是個重要的指標。
從圖中可以看出,北航的本科畢業生升學率也非常高,基本處於65%以上。近兩年更是突破了70%。較高的本科升學率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薪資待遇與工作機會。
此外,在報告中還指出了北航學生對就業單位的滿意度以及對落實崗位與期望符合程度這些「軟性指標」,相比於「就業率」與「升學率」這些硬性指標,這些更能說明就業的質量與前景。
當然,北航的學科大類主要是電子信息大類與航空航天大類。其中,電子信息大類下的學科,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的畢業生的薪資肯定要普遍高於航空航天大類的畢業生薪資。學計算機方面的學生主要就業於私企,工資固然相對較高;而學航空航天的畢業生主要就業於個科研院所與國企,工資相對較低。但是,隨著近年來商業航天的蓬勃發展,民營航天企業方興未艾,而民營航天企業又有著工資高的特點,這就給了學航天的同學新的出路。
當然,對於航空航天大類中其他的專業畢業生工資確實不算高,所以如果沒有興趣又沒有一定的情懷,還是謹慎報考為好
④ 2021年中國航天日的主題是什麼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21年4月24日是第六個中國航天日。2021年中國航天日的主題是「揚帆起航 逐夢九天」,旨在號召社會各界在新時代再啟新征程,追逐夢想,勇於探索,爭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加快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2021年航天日的主場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主場活動由開幕世肆式、國際月球科研站雙邊會談、第四屆中國航天大會、「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公益活消棗動等20餘場系列活動組成。4月24日9時,主場活動開幕式正式舉行。
開幕式上,國家航天局將發布我國首個火星車名稱;公布2021年「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為獎勵對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有功人員,中國航天基金會將頒發「錢學森最高成就獎」「航天創新團隊獎」等獎項;此外,還將頒發首屆「太空探索與藝術創想大賽」邀請賽獎項。
南京搜橋轎市將舉辦中國航天科普宣傳周
從2016年到現在,中國航天日不僅是航天人的節日,更是社會公眾每年一次與航天近距離接觸、互動式交流的嘉年華。飛天攬月、遨遊太空,中國航天夢想的種子、中國航天發展的理念不斷地廣泛播撒。
2021年航天日期間,除了主場活動,4月27日至5月5日,還將在南京市舉辦中國航天科普宣傳周暨「航天放飛中國夢」科普活動。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呂波介紹,科普區域將展出重大航天工程航天器模型、實物展品,以及科普互動展項。
他說:「科普區域將展示探月工程及月球樣品,這也是月球樣品實物及嫦娥五號返回艙、降落傘等實物首次在京外展出。4月27日至30日為學生團體預約參觀,5月1日至5日社會公眾可預約參觀。」
以上內容參考澎湃新聞-第六個「中國航天日」 | 揚帆起航,逐夢九天!
⑤ 1一12個月順口溜買基金
口訣如下:
冬炒煤來夏炒電,五一十一旅遊見;
逢年過節有煙酒,兩會環保新能源;
航空造紙人民幣,通脹保值就買地;
戰爭黃金和軍工,加息銀行最受益;
地震災害炒水泥,工程機械亦可取;
市場商品熱追捧,上下游廠尋蹤跡;
資源長線不敗地,稀土螢石鍺鉬銻;
偶爾爆炒高科技,超細纖維石墨烯;
重組向來都無敵,定增注資也給力;
牛市買入大藍籌,弱市玩玩ST;
年報季報細分析,其中自由顏如玉;
高送轉股先潛伏,每逢4月漲積極;
國際股市能提氣,我黨路線勿放棄。
拓展資料:
基金三不賣口訣
1、雙管齊下,持股不怕。這種情況大多數出現在長時間的下跌後,股價連續走出兩根長下影線短實體的K線,而且這兩根K線的最低點幾乎一樣。雙管齊下的走勢意味著多方的抵抗力量十分堅決,並積極上攻,空方下探的籌碼很快就被消化掉,股價見底的可能性極高,可以繼續持有手中股票等待上漲。
2、三軍會師,看好後市。在股價經過較長時間上漲後出現回調,此時基金的5、10、30日這三根均線也會由高位向低位運動,當均線在低位粘合到一起並有抬頭的趨勢時,基本上是回調結束繼續上漲的信號,此時投資者可以再次介入。
3、五陽上陣,股價彈升。股價在底部盤整一段時間後,連續出現五根小陽線,表明空方已經放棄繼續打壓股票,市場的情緒逐漸恢復,游資和散戶開始逐漸吸入籌碼,股價在接下來的走勢中反彈可期。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⑥ 聽說創維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合作夥伴,創維的哪些產品被指定為「中國航天專用產品」
創維的電視、手機、安防監視器產品已經被指定為「中國航天專用產品」。
2007年4月7日,中國航天基金會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創維——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授牌暨航天專用產品發布會」。創維被中國航天基金會授予「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榮譽稱號,創維電視、手機、安防監視器被指定為「中國航天專用產品」。中國航天基金會秘書長霍廣耀少將在授牌儀式上稱贊創維產品是民族品牌的驕傲,選擇創維的電視、手機、監視器做為「中國航天專用產品」是基於創維長期以來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熱忱關注、支持,良好的品牌形象,領先的行業鉛或肢科技,過硬的產品質量,創維電視、手機、監視器將全面進入中國航天領域,成為『中國航天專用產品』。一家企業的三大類產品同時被指定為中國航天專用產品,這在航天合作中首開先河。
中國航天基金會秘書長霍廣耀少將,基金會事業發展部部長殷建剛;國家信息產業部領導;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張學斌,創維數碼執行董事、創維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凱,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創維各產業領導及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電子報槐世、中國公共安全雜志社、第一財經日報、深圳特區報、重慶電視台、華西都市報等來自全國各地的160餘家新聞媒體的記者共同見證了這一儀式。
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是中國航天事業最高級別的合作類型,其產品、技術、服務享有在所屬領域內唯一可以使用「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中國航天專用產品」標識的相關權益。創維長期以來以領先的研發技術,精湛的製造工藝享譽業界,創維彩電、手機、監視器在國內外屢獲大獎,被認為是業界的典範。創維以航天精神、航天科技、航天品質精心打造產品,受到了航天部門專家的認可,這對創維系列產品來說是一個標志性的里程碑。
霍廣耀少將在授牌儀式上稱贊「創維是優秀的民族品牌,中國航天事業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之林的千秋大業,需要像創維這樣的民族企業的熱心關注和大力支持」。早在幾年前,創維群欣的高清晰度監視器等安防產品,就應用於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霍少將表示:「中國航天經過嚴格考察挑選,創維良好的品牌形象、過硬的產品質量符合航天所團帆需,我們之間的攜手共進,將書寫民族品牌支持民族科技的美好篇章」。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張學斌在致辭中表示:「我曾在發射基地親眼目睹衛星升空的壯舉,對中國航天事業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創維牽手中國航天事業是很好的機遇」。創維被冠名「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有兩重意義:一是創維的品牌發展正走向中國當代政治和歷史的深處,與中國的大事件結合,而不僅僅是依靠明星代言,這表明創維的品牌發展又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創維數碼執行董事、創維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凱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創維集團進軍安防以及創維群欣近年在安防領域取得的成就,並不失時機地向全國160餘家新聞媒體記者介紹了我國安防產業的發展現狀。
丁凱介紹說,在座的新聞媒體記者朋友可能有些還不知道我國安全防範產業,安全防範產業是一個新興的高科技產業。美國「9·11」之後,全球安防產業一枝獨秀,發展十分強勁。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國安全防範產業蓬勃發展。尤其是近年全國各地開展的「科技強警」和「平安城市」建設,更為安防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創維是國內最早進入安防領域的家電企業之一,專門成立了創維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己在顯示技術領域的優勢,研製開發CCTV監視器等產品,相繼研發出100HZ系列、數字高清系列、低雜訊系列、專業液晶系列等3大系列30多個品種的從14英寸到47英寸的SKYWORTH品牌專業監視器,其中100HZ數字健康彩色監視器榮獲國家發明專利。幾年來,與全國安防企業一道,為推動我國民族安防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成為中國安防產業領軍企業之一。2006年創維群欣被評為中國安防產業五十強,創維監視器被評為中國安防知名品牌,並成為「3111」工程優秀推薦監視器品牌第一名。
兩年來,創維群欣先後成功參與了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廣東、河北、山西等省市的大部分「3111」及「平安城市」建設工程。創維監視器已經被廣泛應用到金融、交通、電信等各個領域。更值得創維人自豪的是,創維監視器與中國航天事業結緣,應用到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使用的創維監視器,直到現在還在一秒不停地良好運行。
她說,安防產品是事關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產品,因此產業的發展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目前全國涌現出了一大批像創維群欣這樣的優秀民族安防企業,希望新聞媒體的記者今後能夠對我國安全防範產業的發展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宣傳。
她表示,創維群欣安防產品被指定「中國航天專用產品」是對創維群欣的鞭策和鼓舞,創維群欣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加大研發和技術創新力度,從而為社會奉獻更尖端、更先進的產品。
創維品牌總監、新聞發言人沈健表示:創維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之際,將全線發力,推出電視、手機、安防10餘系列逾300款新品,借勢在中國電視、手機、安防領域掀起新品上市新浪潮。
霍廣耀少將介紹,早在2004年,創維群欣的高清晰度監視器就應用於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見證了中國航天發射的壯舉。幾年來,創維群欣的監視器一直運轉良好。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張學斌在授牌儀式講話中表示:創維近20年來,以雄厚的科技實力打造民族品牌,以優良的產品品質贏得信譽,創維系列產品被指定為「中國航天專用產品」是中國航天事業對創維產品的高度認可,也是民族科技對民族品牌的關愛。創維情系中國航天事業,大力支持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創維願意獎勵為航天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以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
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本部總裁楊東文對記者表示: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航天科技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將把航天高科技理念應用於產品研發生產,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創維卓越的視聽產品帶給人們的健康和樂趣。
據悉,創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六基色彩電技術,已應用到創維所有彩電產品上,使得創維新近研發的「屏穩」液晶、3G-USB、短管「超薄王」、新一代可錄網路電視、新一代無線高清電視等創新產品更具特色。在明天召開的創維集團2007年度新品展示會上,這些代表國內頂尖水平的創維系列新品將整體亮相。
有關人士向記者透漏,創維今年將推出一些具有航天理念和技術的彩電新品,創維將免費提供最新的彩電產品用於更換衛星發射中心一批陳舊彩電,改善航天人員的工作條件。
創維數碼執行董事、創維群欣安防公司董事長丁凱對創維群欣安防產品被指定「中國航天專用產品」非常興奮,她對記者表示:創維群欣安防一直致力於顯示技術的鑽研和創新,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件專利,在顯示器方面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創維群欣監視器被譽為中國安防產業知名品牌。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使用我們的監視器,直到現在還在一秒不停地良好運行。
據悉,中國安防界的領軍企業――創維群欣相繼研發出100HZ系列、數字高清系列、低雜訊系列、專業液晶系列等3大系列30多個品種的從14英寸到47英寸的SKYWORTH品牌專業監視器。
創維移動手機總裁樂業生表示:創維願為中國航天事業提供最新系列多款手機,如G880系列、E800平板電視手機系列、T500智能手機系列等,這些手機具有GPS導航功能、模擬電視播放、智能等功能,將為中國航天工作人員帶來美好的視聽享受。
⑦ 中國航天日是哪一天我國現在的航天水平發展的怎麼樣了
4月24。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航天技術發展十分迅速,不斷的實現技術突破。不僅發射了多枚探測器和衛星,逐步完善我國航天體系,部分技術已實現新的突破,逐步實現航天技術的領先。
神舟13號載人飛船的成功返回,開創了我國清塌航天事業發展的新潮流和新局面。三位航天員在太空中努力完成各項任務,並且安全返回地球,成為我國航天歷史上的英雄。反觀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過程,有過坎坷,有過輝煌,但一直穩定前進。
總的來說,我國經歷過各種坎坷,也曾受到過技術壟斷。可是我國技仔碰術人員卻始終沒有放棄技術研發和技術突破,最終成功實現規定的目標和任務,真正體現我國航天技術的穩定發展。
⑧ 航空類基金有哪些
⑨ 易方達軍工基金001475今日凈值
今天盤中估算:2.0943 1.52%單位凈值(12-07): 2.0630 ( -2.96% ) 交易狀態:開放申購 開放贖回 購買手續費: 1.50% 0.15% 1折 成立日期:2015-06-19 基金經理: 何崇愷 類型:混合型-偏股 管理人:易方達基金 資產規模: 171.13億元 。本基金的投資范圍包括國內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包括創業板、中小板以及其他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市的股票)、債券(包括國債、央行票據、地方政府債、金融債、企業債、公司債、證券公司短期公司債、次級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可轉換債券、可交換債券、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等)、資產支持證券、債券回購、銀行存款、權證、股指期貨、期權及法律法規或中國證監會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如法律法規或監管機構以後允許基金投資其他品種,本基金可以將其納入投資范圍。
拓展資料:
1.資產配置策略本基金基於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宏觀及市場分析,確定組合中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比例。在資產配置中,本基金主要考慮:(1)宏觀經濟走勢,主要通過對GDP增速、工業增加值、物價水平、市場利率水平等宏觀經濟指標的分析,判斷實體經濟在經濟周期中所處的位置;(2)中觀行業盈利,主要通過對同一行業歷史盈利水平的縱向比較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盈利水平的橫向比較,判斷行業所處的景氣階段與行業未來盈利趨勢;(3)市場估值與流動性,緊密跟蹤國內外市場整體估值變化,貨幣供應量增速變化及其對市場整體資金供求的可能影響;(4)政策因素,密切關注與股票市場相關的各種政策出台對市場的影響。
2.國防軍工行業的界定本基金所指的國防軍工行業由國防投入領域涉及的相關公司組成,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信息安全等子行業。具體來講,國防軍工行業的涵蓋范圍包括:1)航空:包括從事航空整機或配件研究、生產、銷售、維修或其他相關業務的公司;2)航天:包括從事航天發射、應用或地面保障等領域的設備製造、元器件製造、技術服務或其他相關業務的公司;3)兵器:包括從事面向陸、海、空、天以及各軍兵種研發生產武器裝備、技術服務或其他相關業務的公司;4)船舶:包括從事船舶及配套設施等領域的設備製造、技術服務、維修或其他相關業務的公司;5)信息安全:包括從事城市安全、網路安全、通信安全、基礎電子產業安全等領域的設備製造、技術服務或其他相關業務的公司。本基金將對影響國防軍工行業涵蓋范圍的因素進行持續跟蹤研究,適時對國防軍工行業的涵蓋范圍進行動態調整,並在更新的招募說明書中公告。
⑩ 重倉航空的基金有哪些
1、諾安新動力混合:基金代碼為320018,於2012年3月5日成立。該基金是諾安基金發行的一個混合型的基金理財產品,其最大重倉股票為春秋航空,為航空重倉基金。其次也對應持有韻達快遞、航天發展等航空與運輸相關的股票。
2、國泰金泰平衡混合C:基金代碼為519022,於2015年11月17日成立。該基金是國泰基金發行的一個混合型的基金理財產品,其前三大重倉股票中含有春秋航空,其次對應持有順豐控股等與航空相關的股票。
3、廣發多策略靈魂配置混合:基金代碼為001763,於2015年12月09日成立。該基金是是廣發基金發行的一個混合型的基金理財產品,其第一大重倉股票為華夏航空,其次對應還持有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航空股票。
4、廣發聚富:基金代碼為270001,於2003年12月03日成立。該基金是廣發基金發行的一個混合型的基金理財產品,該基金重倉股票中持有多種航空股票,如華夏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
5、天弘中證全指運輸指數C:基金代碼為001555,與2015年06月30日成立。該基金是天弘基金發行的一個指數型的基金理財產品,其重倉均為航空與交通運輸類股票,如上海機場、南方航空、東方航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