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魏曉雪管理的基金有哪些

魏曉雪管理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3-18 02:59:31

⑴ 2022年3月25日白酒基金已經跌到底了嗎

農歷新年開盤後,市場出現波動,但多家主動股票型基金密集宣布「開門迎客」,恢復申購或大額申購業務。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很多,比如大成基金漢創、光大保德信基金魏曉雪等。產品指數方面,繼招商中證白酒年前提高單日大額申購額度後,另一隻「酒」量較高的基金鵬華中證白酒也於日前大幅提高申購額度,其中C份額直接將額度提高至之前的100倍。業內表示,春節後第一周,市場持續震盪,投資者情緒低落。股票型基金選擇在此時釋放大額申購,說明基金經理對後市仍然充滿信心。同時也可以為基金補充彈葯,基民「抄底」開辟投資工具。在股票基金「松綁」大額申購上限的同時,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強烈需求使得債券基金受到強烈關注,但風險較低的債券基金,尤其是短期債基開始「關門」,暫停大額申購或降低申購上限。主動股票型基金在牛年年末密集釋放大額申購。一批明星基金經理率先解除大額限購後,進入虎年,又一波基金經理跟進。不少主動權益類產品宣布開放申購或提高申購上限。2月14日,安信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安信動態策略靈活,自2021年7月5日起暫停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和大額定投業務,公司決定自2022年2月15日起恢復該基金的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和大額定投業務。公司稱,恢復大額申購的原因是「為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據了解,該基金此次恢復大額申購的額度為50萬元,即從明天起,50萬元以上的單日申購交易將不再受到限制。2月12日,大成基金發布公告稱,為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大成基金決定自2022年2月14日起取消大成新產業單一賬戶申購(含定期定額申購)和轉換轉入金額累計(不含該賬戶股票份額市值)混合單日不超過50萬元(含金額)的限制。據了解,大成新銳產業組合由以周期成長著稱的大成基金王牌舵手韓闖負責管理。目前規模在125億元以上,去年9月暫停了50萬元以上的大額認購。同樣,2月14日,建信基金旗下多隻權益類產品,如建信潛力新藍籌股、建信中小盤先鋒股票、建信優化配置混合等,剛剛恢復申購,重新向客戶敞開大門。原因也是「為了滿足投資者的理財需求」。自上周五起,由光大保德信基金總經理助理兼研究總監魏曉雪領銜的光大保德信基金新成長混合恢復了基金機構投資者大額申購業務,取消了一個多月前設定的機構投資者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100萬元的限額。此外,金鑫消費升級股票、嘉實新財富靈活配置、上銀信達靈活配置混合、金鍾量化多策略靈活配置等多隻主動股票型基金均宣布年後釋放大額申購。部分基金公司也宣布恢復直銷機構大額申購業務。如泰康資管決定從2月8日起恢復直銷機構對泰康品質生活混合基金100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
這個也沒修好。如果有可能就更好了。

⑵ 喜歡重倉的行業主題基金有哪些類似於諾安成長混合的基金有哪些

2020年,基金經理蔡嵩松,因為全倉半導體將自己送上熱搜,重倉或者全倉的行業主題基金可以說是非常刺激的基金,在行業風口來臨的時候,它們會展現出非常強勁的爆發力,那麼,除了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還有哪些基金和基金經理是喜歡重倉或者全倉的呢?
金鷹中小盤
根據的第四季度報告,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全部為券商股,佔比達到40%,此外,金融業佔比為基金資產凈值的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陳穎。不過也是在2020年12月31日的時候才接管這支基金的。前任基金經理是吳德_。
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萬家瑞興、萬家精選

這四隻基金房地產行業非常高,大多在80%以上,而管理這四隻基金的基金經理是黃海。他表示會繼續看好低估值龍頭企業的價值重估。
金信智能中國2025
這支基金金融業倉位超過80%,前十大重倉股全部為銀行股,佔比達到66%。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劉榕俊,是一位具有17年證券從業經驗的老將。
中融鑫價值A
該基金重倉金融股,金融股占基金資產凈值的前十大重倉股均為金融行業,其中8個銀行股。基金經理為吳剛和陳荔。
北信瑞豐外延增長
該基金也是重倉金融股,占基金資產凈值的前十大重倉股占基金資產凈值62%左右,其中7家銀行股。基金經理是龐文傑。
東方周期優選
該基金同樣重倉金融股,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民生加銀精選
這支基金則重倉采礦業,采礦業的投資佔比76%。前十大重倉股均為有色、煤炭等資源股,基金經理是鄭愛剛和吳鵬飛。
長盛城鎮化主題
重倉軍工股,前十大重倉股中,有7家為國防軍工行業。基金經理為代毅。
華夏產業升級
重倉軍工股,前十大重倉股中,也有7家為國防軍工,基金經理是代瑞亮。

⑶ 平安私行海外產品貨架上股債混合策略的管理人有哪些

管理人有楊銳文、袁芳、喬遷、李曉星等基金經理的成員。平安私人銀行憑借在海外投資方面的領先優勢和良好口碑,摘得《第一財經》2021金融價值榜「最佳海外投資私人銀行」獎。從精選多元多策略的全貨架產品體系,到科技貫穿全流程的產品運營,平安私人銀行通過構建豐富產品庫,滲透投前、投中、投後風險管理全鏈路,以滿足不同類型客戶資產配置需求。
精選一線私募,全球配置實力強勁 私募產品是高凈值客戶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穩步開放,諸多優質全球管理人的加入為國內市場帶來全新的活力和視野。平安私人銀行通過與全球優秀管理人合作,精選管理人旗艦策略,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全面優質的全球資產配置解決方案。
平安私人銀行海外投資板塊覆蓋全球頭部管理人,包括安聯集團旗下「主動管理專家」安聯投資、環球「固收投資領先者」品浩、蘇格蘭百年資管「獨角獸捕手」柏基、荷蘭投資工程師荷寶、困境投資之王橡樹、共同基金之父路博邁、擁有260年歷史的老牌資管霸菱等。在構建貨架過程中,平安私人銀行注重多個定性定量標准,對綜合型管理人和精品型管理人設定AUM的初篩要求,並根據管理人的歷史、風格、投資理念綜合考慮,最終嚴選出優秀的管理人。 _
拓展資料:
一、平安私人銀行是國內最早引入海外投資產品的財富管理機構之一,搭建了全面的海外投資貨架和成熟的合作管理體系,囊括了環球股票、環球股債混合策略和環球另類策略四大類資產,合作產品引入中注重管理人的長期業績,策略的一致性。截至今年11月,根據不完全的市場統計,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80%,是多數外資管理人在國內開展業務的優選機構。
二、科技賦能提升客戶體驗,打造陪伴式服務 除了多元化多策略優質產品,科技賦能是平安私人銀行提升客戶體驗的另一法寶。 困於私募產品特性各異,銷售人員對產品的理解和詮釋能力存在參差,線上風險揭示能力不足等風險,權益類私募產品銷售難以實現全面線上化。平安私人銀行推出的AI私募直通平台成為國內首個實現私募產品7×24小時全線上化自主交易的私人銀行,目前已支持平安銀行99%以上私募產品銷售。
三、資產配置具有長期性,做好跨越周期的資產配置,跨地域、跨市場、跨幣種的投資必不可少,海外投資則能夠幫助客戶從這幾方面更好的進行資產配置,避免單一市場風險波動。平安私人銀行一直堅持為客戶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服務,致力於通過資產配置提高客戶財富健康度;通過隨身銀行,以陪伴式服務幫助客戶應對市場起伏和周期跨越。海外投資方面,平安私人銀行開設「海外探店」視頻欄目,和各家管理人進行對話、訪談,幫助國內投資者深入了解管理人投資理念並及時傳遞市場觀點,受到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⑷ 鵬華基金梁浩團隊:為什麼外界看不懂我們的前十大重倉

導讀:在過去的一年,主動權益基金給大家帶來了很不錯的回報,也有越來越多人看到了主動管理基金創造的價值,不斷放棄自己炒股票,轉而買入優秀的主動管理基金產品。那麼, 主動管理基金的凈值增長率到底來自哪裡?完全是因為自己「炒股票」的能力更強嗎?

在鵬華基本面投資大學鵬華基金梁浩團隊闡述中,他們解答了我這個問題。梁浩所帶領的鵬華成長投資團隊認為投資收益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某種Beta,但這個Beta並不是指數的漲幅,而是國家的競爭力和資源稟賦。 優秀的主動管理基金,要找到 社會 發展的方向,並且在最強的國家Beta上進行配置,從而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投資不能「低頭趕路,也要抬頭望天」。 自下而上看公司固然重要,也需要把一些中長期的國家趨勢和產業趨勢放入到投資框架中,實現Beta和Alpha的結合。 歷史 上每一個大牛股,背後都有時代的烙印。

作為新興成長領域的代表性人物,我們在此前也和梁浩有過深度訪談《鵬華梁浩:未來最大的阿爾法和最強的貝塔都來自於創新》。梁浩已經逐漸從一個完全自下而上的成長股基金經理,加入了自上而下的產業和國家發展視角。過去幾年,我們也看到梁浩的一些重倉股取得了好幾倍的投資收益。而此次和梁浩共同管理產品的聶毅翔博士,更是有著羨煞旁人的學歷背景。在獲得了計算機的博士學位後,聶毅翔又去了頂尖商學院芝加哥大學攻讀MBA,並且市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金·法瑪(Eugene F. Fama)。我們知道,尤金·法瑪是著名的「市場有效論」的提出者,也是經濟三大學派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過去幾年,A股基金更流行單基金經理的管理模式,鵬華基金的梁浩團隊,通過雙基金經理管理更好的解決基金經理之間盲點和覆蓋效率的問題。梁浩具有很強的自下而上個股挖掘能力以及對大局觀的把握,聶毅翔則對海外市場更加了解,特別是在港股上的投資,也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更重要的是,梁浩和聶毅翔對於底層投資的方法論一致,彼此互相認同,不會產生損耗。我們相信兩位優秀基金經理的合力,能夠創造1+1>2的效果。以下是我們的訪談全文:

梁浩,追求十倍股的極致成長股選手

投資理念: 自上而下產業趨勢和自下而上公司競爭力相結合

代表產品: 鵬華新興產業混合

十倍股的來源之一:

企業家精神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目標,投資目標決定了投資框架,投資框架決定了投資流程和具體的操作。在梁浩的投資框架中,他追求找到中長期的十倍股。十倍股(TenBegger)最早由成長股大師彼得·林奇提出,在其80年代到90年代掌管富達的麥哲倫基金期間,曾經買到了一大批的十倍股。

那麼十倍股的來源是什麼呢?關於這一點, 鵬華基金梁浩的答案是推動 社會 發展中的創新力量,再疊加優秀的企業家精神。梁浩希望能夠在比較早期識別出優秀的管理層,當判斷公司未來2-3年後的價值比今天的價格能夠大幅上升後,就會長期重倉買入。

梁浩告訴我們,自己在研究員和基金經理的從業經歷中,都完成過對十倍股的重倉。2008年加入鵬華基金的梁浩,只用了三年時間就被提拔為基金經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梁浩在2009年為公司挖掘了一個股票,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取得了10倍漲幅,為基金組合貢獻了超過8個億的盈利。

到了2011年做基金經理後,梁浩又在重倉持有的情況下,在一個股票上三年賺到了10倍以上的收益。有人說,只有重倉一次十倍股,才能完成投資框架的升華。顯然,梁浩追求的,就是不斷找到十倍股並且重倉持有。

在這些十倍股中,梁浩發現區分公司長期差異的是企業家精神。確實,我們看到全球最偉大的企業,幾乎每一家都具有非常優秀的管理層。像蘋果的喬布斯、亞馬遜的貝索斯、特斯拉的馬斯克等,他們都有著極強的企業家精神,不斷在推動 社會 進步。梁浩告訴我們,價值創造的本源來自企業家和企業自發的創造力。

十倍股的來源之二:

推動 社會 發展的產業趨勢

我們發現, 每一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十倍股,這些公司共同的特徵是符合 社會 發展的產業趨勢。 比如說,過去10年毫無疑問是屬於移動互聯網的時代,通過 科技 創新大幅提高 社會 效率,實現了人和人、人與商品、人與信息等之間的連接。

每一個產業趨勢,都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找到產業趨勢中的新變化,或者挖掘正在快速崛起的產業趨勢,是尋找十倍股的源頭之二。梁浩在投資中,會把更多精力花在對產業發展趨勢的研究上。

梁浩告訴我們,在過去幾年他看到了中國的製造業需要疊加互聯網的渠道和銷售方式。沿著這一條產業趨勢的變化,梁浩也在不斷尋找受益的潛在十倍股。從公開信息能看到,梁浩很早就重倉了一個用互聯網思維做產品和渠道銷售的公司。

梁浩告訴我們,這個公司他早在12塊錢左右就開始買入,之後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問題,股價一路跌到了6塊錢。在不斷下跌的過程中,梁浩並沒有恐慌,而是繼續加倉。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投資的信仰需要K線加持,因為絕大多數人對於基本面理解並沒有那麼深刻,只要股價下跌就會對自己產生質疑。梁浩能夠在股價不斷下跌中買入,就是對於製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的產業趨勢深信不疑。

果然,這家公司藉助了互聯網渠道,推出了爆款產品,業績兌現了梁浩此前的判斷。這家公司的股價也在2020年出現了很大的漲幅。

梁浩告訴我們,自己確實對於 社會 發展過程中,一些新的變化更加敏銳一些。梁浩和其他成長股基金經理不同的是,他會用一級市場的方法,進行二級市場的投資。這種投資方法讓梁浩對許多公司會布局更加早期。這也讓梁浩相比於大部分成長股基金經理,持倉的股票沒有那麼白,需要一定的時間獲得市場共識。好在過去幾年,梁浩的這套方法運營得越來越嫻熟,也不斷被大家所認可。

十倍股的來源之三:

國家稟賦

做了許多年投資之後,梁浩逐漸意識到自上而下把握國家Beta的重要性,他發現十倍股最大的來源是國家稟賦。這個思維方式,也讓梁浩在過去一年多,將投資框架從原來完全自下而上找Alpha,變成了自上而下大Beta和自下而上的個股Alpha相結合。

確實,我們所有入行的人看投資的書,基本上都是來自美國。我們總是拿《Stock For the Long Run》裡面傑瑞米。西格爾教授列舉的大類資產長期收益去說服投資者,而那個資產收益也是來自美國。

我們看到的是斜率不斷向上的美國,正是因為美國的國家稟賦。在不同的時代中,美股的十倍股也都是受益於國家稟賦,這或許才是十倍股最大的源頭。脫離了國家的稟賦,一個企業很難逆流而上。

梁浩認為,大家常說Alpha和Beta不可兼得,你要麼自上而下抓Beta,要麼自下而上抓Alpha。沒有人能同時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做好。實際上,梁浩做了幾年自下而上的個股Alpha挖掘後,越來越體會到, 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應該把Alpha和Beta都抓住才行。 這里說的Beta,不是今年賭一個行業,明年再賭一個行業,而是大的Beta。

梁浩對美國、歐洲、日本這些發達國家過去30年表現最好的行業都做過深入研究。拿美國為例,過去三十年表現最好的三個行業是 科技 、可選消費和醫療,這就是大Beta。相反,電信服務、公共事業、原材料是三個表現最差的行業。歐洲股市過去三十年表現最好三個行業是化工、醫療保健、食品飲料;表現最差的三個行業是銀行、電信、零售。然後再看日本,過去三年表現最好三個行業是精密儀器、醫葯、交通運輸;表現最差三個行業是空運、銀行、礦業。 最後看中國,2005年以來表現最好三個行業是食品飲料、家電,醫葯;表現最差三個行業是鋼鐵、採掘,交通運輸。

我們一比較就發現,各國表現好的Beta,都是具有國家競爭優勢的行業。 梁浩認為,首先要理解這個國家的Beta在哪裡,否則你長期在一個弱勢行業做研究,收益機會可能非常少。穩定的GDP增長是中國經濟的最大Beta。我們這幾年開始理解國家的Beta在哪裡,從國家的紅利和資源稟賦出發,去尋找一些大的機會,並且和自下而上的個股研究相結合。

未來中國的十倍股會來自四個方向

理解了國家Beta的重要性,就要從符合中國稟賦的領域去尋找下一個十倍股。梁浩認為未來大的Beta會出現在四大領域:

第一條大Beta是消費升級。 我們看到從80後、90後、到00後,大家都願意為一些好產品去支付相對好的價格。我們也看到許多企業通過產品創新,得到了很好的回報。我們國家整體的工業設計水平在快速提升,也推動了消費升級的迭代。

我們一起做消費品投資,會更加看重品牌力和渠道力。品牌力佔領老百姓的心智,渠道力佔領老百姓購買產品能看到的地方。然而,這兩年越來越多有產品力的公司冒出來,背後就是通過消費升級帶動的。

第二條大Beta是 科技 創新。 我們看到了許多帶有中國特色的 科技 創新,比如說 科技 賦能後對許多產業的系統性升級,本土的信息化系統能力在不斷提高。今天,許多中國產業已經走到了全球的前沿,背後依靠的就是強大的信息化支撐。信息化還只是 科技 創新的一個方面,這一條賽道中會有許多公司走出來。

第三個大Beta是醫葯。 醫葯同時受益於創新和人口老齡化。在創新領域,我們看到許多創新葯和創新器械。今天醫葯企業的研發能力,相比十年前有了大幅的提升,背後也是伴隨著整個國家的製造業升級。

第四個大Beta是製造業升級。 這一塊我們有工程師紅利和勞動人口效率紅利。我之前去北歐度假和當地人聊,他們每年都有很長的加強,而我們國內的勞動效率很高,也有大量的優秀工程師。

相信「國運」,才能找到十倍股

巴菲特說過,沒有人可以做空自己的國家發財,言下之意是,投資賺錢必須相信「國運」。我們以前也寫過一篇文章「百年美股牛市,告訴你什麼叫賭國運」。 投資的本質,就是賺取企業價值成長 的錢。只有在一個長期經濟成長的大賽道中,才能更高概率找到價值成長的公司。 反之,在一個長期經濟衰退的國家,大概率不僅找不到十倍股,很可能投資最終是虧錢的。

梁浩告訴我們,投資收益的來源, 並不完全是我們個人的能力有多強,更多是來自一個國家的產業發展。 我們看無論是巴菲特還是彼得·林奇,雖然他們的投資方法不同,但是共同點都是相信美國的未來會更好。

從這個角度看,梁浩對於長期的投資收益充滿信息。他認為,中國的全球競爭力在變得越來越強,只要國家的競爭力在,我們未來的投資機會非常多。所以我們一定要投資美好生活,有了美好生活才會有投資收益。

聶毅翔:師從尤金·法瑪的國際化視野專家

投資理念: 用合理的價格買成長(GARP策略)

代表產品: 鵬華創新驅動

投資最有效的是企業價值增長

我們做投資的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尤金·法瑪這個名字。他是著名的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並且提出了有效市場理論。鵬華基金的聶毅翔曾經在芝加哥大學攻讀MBA,就師從諾貝爾獎得主尤金·法瑪。他對於這一套理論有了自我消化後的理解: 相信長期堅持優秀的公司,價值最終會被體現出來。

投資中有各種各樣的價格波動,理解什麼造成了價格波動,就需要對股價的構成元素進行分解。聶毅翔用了一個簡單的公式:股價價格=估值(PE)X 盈利(EPS)。估值的波動更多來自市場情緒,是比較難把握的。主動選股的基金經理,更多應該把握盈利的變化。只要找到未來兩三年盈利是不斷向上增長的企業,大概率就能賺到盈利增長的錢。

我們曾經看過一個數據,從1900到2016年之間,標普5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為9.5%,其中估值的影響只有0.5%,可以忽略不計。另外的9%全部來自盈利的因素,一半是企業增長獲得的,另一半是企業分紅獲得的。從這個數據也能發現,拉長時間看,把握EPS(盈利)增長,是長期投資最有效的方法。

成長性是投資中的關鍵

聶毅翔的投資框架是西方常見的GARP策略,也就是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這個策略的核心部分是Growth(成長性),要用合理價格買成長。關於投資中到底賺的什麼錢,聶毅翔繼續用了一個海外投資大師的案例:

霍華德·馬克思說過,市場上有兩種做價值投資的方法,一種是用五毛錢買靜態價值一塊錢的東西,另一種是以一塊錢買未來價值到兩塊錢的東西。前者是賺價值回歸的錢,後者是賺企業成長的錢。

聶毅翔發現,賺價值回歸的錢其實很難。首先,要把公司的價值算清楚,避免價值陷阱。其次,價值的回歸通常需要外部的催化因素配合,這一點把握的難度也比較高。相比較而言,聶毅翔認為,把握企業盈利增長是自己更加擅長和喜歡的投資方式。拉長時間看,企業的盈利增長會來自三個方面:

1)符合 社會 結構的發展規律,這是一種強大的Beta,順著大時代更容易成長;

2)公司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比如說有好的產品、好的渠道、優秀的管理層。管理層戰略眼光和執行力都比較強;

3)盈利增長的能見度比較高,聶毅翔希望能看到一個企業未來三年每年都有20-30%的盈利增長。要看清三年以後的事情比較難,以三年為時間維度,每年都能獲得20-30%的盈利增長,其實已經很可觀了。

當然,橡樹資本的霍華德·馬克斯在今年也寫過一篇備忘錄,指出預測未來是最難的,人也不要以為自己有預測未來的能力,但是知道周期是有意義的。聶毅翔認為,判斷一個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向,正是成長股投資的挑戰所在,同時也是專業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創造價值的部分。普通老百姓把錢交給專業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正是因為這些專業的投資人士,具有超越普通人的企業長期定價能力。

預測短期很難,不要相信倖存者偏差

既然預測未來很難,特別是預測短期是幾乎不可能的,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希望預測明天股價的漲跌呢?關於這一點,聶毅翔的回答是:倖存者偏差永遠會存在。他從一個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身邊總是有人運氣足夠好,買到了漲停的股票,他就會誤把運氣作為自己的能力,並且會去和許多人宣傳自己的「短期預測能力」。反過來說,如果有人預測錯了,買到了跌停的股票,他們大概率不會和別人說。通過對於這種行為金融學的分析,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身邊總是存在能夠預測短線的人。

關於倖存者偏差,巴菲特曾經用過另一個經典的比喻:拋硬幣大賽冠軍。當全美國所有人都在玩拋硬幣的 游戲 時,連續拋10次一定有人10次都是正面。這個人就會誤以為自己有一種能力,能夠拋出硬幣的正面(雖然我們都知道,拋硬幣的結果是完全隨機的)。

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許多靠運氣賺來的錢,最終會因為能力虧回去。投資中拉長時間看,決定長期收益的就是能力,優秀的基金經理會在能夠構建能力圈的領域下功夫,這樣投資的護城河就會越來越深。

在投資中,聶毅翔不會去追短期的風格,他告訴我們這種方式看似資金效率很高,其實也存在兩個風險:第一個風險是,買在了這個風格的山頂;第二個風險是, 對個股沒有深入理解,賺到的收益也不是來自能力,這樣可能長期損害了持有人的利益。

聶毅翔認為,投資還要賺到自己認知那一部分的錢,這也是對持有人負責的態度。

當極致的成長股選手遇到國際化視野專家

在當下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越來越多的產品是單一基金經理管理,那麼為什麼鵬華基金要發行由梁浩和聶毅翔共同管理的產品呢?我們也就這個問題訪談了兩位基金經理,他們認為通過共同的投資理念,和互補的方法論,能夠實現1+1>2的效果。

梁浩是一名極致的成長股選手,永遠在尋找未來幾年的十倍股,具有很強的自下而上挖掘Alpha能力。聶毅翔受過系統性的西方成熟投資理念教育,也有著很強的國際視野和背景,對於一些大的Beta把握能力較強。

這種投資能力的結合,如同在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針。自下而上的Alpha,能看到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不同,產業和產業之間的差異,而海外視角能夠看透海外成熟市場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借鑒到A股市場的投資,如同一個指南針的功效。

此外,在個股的跟蹤上,兩人也可以做到更好的互補,將團隊的能力最大化。事實上,梁浩也會根據整個鵬華基金研究部的能力,彌補其投資上的短板,設計出不同類型的產品。

我們也認為,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到「現代化2.0」時代,已經告別了過去單打獨斗的模式,而是更依賴平台的能力,通過專業化的分工,力爭為持有人賺取可持續的超額收益。

- end -

安 昀 | 鮑無可 | 薄官輝 | 曹 晉 | 曹文俊 | 常 蓁

陳璇淼 | 陳 平 | 陳 媛 | 陳立秋 | 陳 軍 | 陳覺平

陳 宇 | 程 彧 | 程 洲 | 崔 瑩 | 蔡嵩松 | 蔡 濱

董偉煒 | 杜曉海 | 付 斌 | 費 逸 | 方鈺涵 | 方 緯

高蘭君 | 剛登峰 | 葛 晨 | 顧耀強 | 光 磊 | 歸 凱

郭 銳 | 郭 堃 | 郭相博 | 韓 冬 | 郝旭東 | 郝 淼

何 帥 | 何曉春 | 侯振新 | 洪 流 | 胡昕煒 | 胡魯濱

胡宜斌 | 胡 濤 | 黃 峰 | 黃立華 | 姜 誠 | 蔣 鑫

紀文靜 | 焦 巍 | 賈 鵬 | 匡 偉 | 勞傑男 | 雷 鳴

李德輝 | 李 琛 | 李曉西 | 李曉星 | 李元博 | 李耀柱

李玉剛 | 李健偉 | 李 建 | 李佳存 | 李 巍 | 李曉星

李 競 | 黎海威 | 梁 浩 | 梁 輝 | 梁 力 | 廖瀚博

林 慶 | 劉 斌 | 劉 輝 | 劉格菘 | 劉 江 | 劉曉龍

劉 蘇 | 劉 銳 | 劉 平 | 柳世慶 | 柳萬軍 | 陸 彬

陸政哲 | 陸 欣 | 羅春蕾 | 呂越超 | 樓慧源 | 馬 翔

馬 龍 | 莫海波 | 牛 勇 | 潘 明 | 蒲世林 | 齊 皓

祁 禾 | 秦 毅 | 秦緒文 | 丘棟榮 | 邱 傑 | 曲 徑

饒 剛 | 宋海岸 | 石 波 |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偉

是星濤 | 孫 偉 | 湯 慧 | 唐頤恆 | 譚冬寒 | 譚鵬萬

譚 麗 | 田彧龍 | 王大鵬 | 王君正 | 王 涵 | 王 俊

王 培 | 王 栩 | 王延飛 | 王宗合 | 王克玉 | 王 景

王詩瑤 | 王曉明 | 王筱苓 | 王園園 | 魏曉雪 | 魏 東

翁啟森 | 吳 星 | 吳豐樹 | 吳 印 | 吳 渭 | 伍 旋

肖瑞瑾 | 謝書英 | 謝振東 | 徐荔蓉 | 徐志敏 | 徐 成

許文星 | 許 炎 | 顏 媛 | 楊 棟 | 楊 浩 | 楊 瑨

楊銳文 | 楊 帆 | 楊岳斌 | 楊 明 | 姚 躍 | 姚志鵬

葉 展 | 易智泉 | 於 洋 | 於善輝 | 袁 宜 | 袁 航

袁 曦 | 余小波 | 張丹華 | 張東一 | 張 峰 富國

張 峰 農銀匯理 | 張 鋒 | 張漢毅 | 張 暉 | 張 慧

張金濤 | 張 駿 | 張 萍 | 張延鵬 | 張迎軍 | 張益馳

章 暉 | 趙曉東 | 鄭慧蓮 | 鄭 磊 | 鄭巍山 | 鄭 偉

周應波 | 周克平 | 周 良 | 周雪軍 | 朱 平 | 朱曉亮

左金保 | 趙 蓓 | 鄒維娜 | 鄒 曦

⑸ 平安私行海外產品貨架上股債混合策略的管理人有哪些

管理人有楊銳文、袁芳、喬遷、李曉星等基金經理的成員。平安私人銀行憑借在海外投資方面的領先優勢和良好口碑,摘得《第一財經》2021金融價值榜「最佳海外投資私人銀行」獎。從精選多元多策略的全貨架產品體系,到科技貫穿全流程的產品運營,平安私人銀行通過構建豐富產品庫,滲透投前、投中、投後風險管理全鏈路,以滿足不同類型客戶資產配置需求。
精選一線私募,全球配置實力強勁 私募產品是高凈值客戶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穩步開放,諸多優質全球管理人的加入為國內市場帶來全新的活力和視野。平安私人銀行通過與全球優秀管理人合作,精選管理人旗艦策略,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全面優質的全球資產配置解決方案。
平安私人銀行海外投資板塊覆蓋全球頭部冊鏈嫌管理人,包括安聯集團旗下「主動管理專家」安聯投資、環球「固收投資領先者」品浩、蘇格蘭百年資管「獨角獸捕手」柏基、荷蘭投資工程師荷寶、困境投資之王橡樹、共同基金之父路博邁、擁有260年歷史的老牌資管霸菱等。在構建貨架過程中,平安私人銀行注重多個定性定量標准,對綜合型管理人和精品型管理人設定AUM的初篩要求,並根據管理人的歷史、風格、投資理念綜合考慮,最終嚴選出優秀的管理人。 _
拓展資料:
一、平安私人銀行是國內最早引入海外投資產品的財富管理機構之一,搭建了全面的海外投資貨架和成熟的合作管理體系,囊括了環球股票、環球股債混合策略和環球另類策略四大類資產,合作產品引入中注重管理人的長期業績,策略的一致性。截至今年11月,根據不完全的市場統計,占據的市場份額超過80%,是多數外資管理人在國內開展業務的優選機構。
二、科技賦能提升客戶體驗,打造陪伴式服務 除了多元化多策略優質產品,科技賦能是平安私人銀行提升客戶體驗的另一法寶。 困於私募產品特性各異,銷售人員對產品的理解和詮釋能力存在參差,線上風險揭示能力不足等風險,權益類私募產品銷售難以實現全面線上化。平安私人銀行推出的AI私募直通平台成為國內首個實現私募產品7×24小時全線上化自主交易的私人銀行,目前已支持平安銀行99%以上私募產品銷售。
三、資產州手配置具有長期性,做好跨越周期的資產配置,跨地域、跨市場、跨幣種的投資必不可少,海外投資則能夠幫助客戶從這幾方面更好的進行資產配置,避免單一市場風險波動。平安私人銀行一直堅持為客戶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服務,致力於通過資產配置提高客戶財富健康度;通過隨身銀行,以陪伴式服務幫助客戶應對市場起伏和周期跨越。海外投資方面,平安私人銀行開設「海喚談外探店」視頻欄目,和各家管理人進行對話、訪談,幫助國內投資者深入了解管理人投資理念並及時傳遞市場觀點,受到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⑹ 有人知道光大保德信魏曉雪的簡介嗎

魏曉雪,浙江大學金融學學士;2006年至2009年在鵬遠(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原凱基管理咨詢)擔任研究員;2009年10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曾任高級研究員,現任投資研究部研究總監、基金經理。

⑺ 上海少兒住院互助基金辦理及報銷指南

少兒住院互助基金辦理攻略
上海納友少兒住院基金(下簡稱基金)辦理是在居住地的社區衛生中心(也就是社區醫院),正常情況下,寶寶要去打第二針乙肝疫苗的時候可以同時辦理少兒住院互助基金,如果錯過了,可以去各區縣基金辦(紅十字會-少兒住院基金辦)辦理。
上海戶籍所需資料:
1、有寶寶及家長(上海戶籍)信息的戶口
2、夫妻雙方身份證+復印件
3、當場填寫申報表
非上海戶籍所需資料:
1、有寶寶信息的戶口本
2、夫妻雙方身份證+復印件
祥世3、夫妻一方居住證(積分滿120分一方)
4、滿120分的積分通知單(含寶寶信息)
辦理所需花費
花費:150元/年(0-5周歲);6周歲以上130元/年。
關於報銷
新生兒患病住院後,符合少兒住院互助基金劃區定點醫療規定,在設立新生兒病房的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費用,納入支付范圍。
新生兒須先辦妥本市城鄉居民醫保和少兒住院互助基金的參保手續,然後按以下情況結算:
1、如在城鄉居民醫保和少兒住院互助基金兩項參保手續均辦妥的次月出院的,可憑醫療證、住院結算證明單(轉診的需同時提交有效轉診單),在醫院記賬結算。
2、未在醫院記賬結算的,於出院後的3個月內,到少兒住院互助基金參保所在地的區基金管理辦公室申請零星報銷。
3、零星報銷所需材料:醫療證(原件)、出院小結(原件和復印件)、醫療費收據(原件和復印件)、醫療費明細賬單(原件和復印件)、出生證(復印件)(報銷新生兒住院費用需提供)、《上海銀行》普通借記卡(原件和復印件)(可為患兒本人或其監護人,如為監護人的,須出示關系證明)、辦理人身份證、急診就診病史和掛號費收據(外省市急診住院的需提供),定點醫療關系轉移憑證(定點醫療關系轉移至外省市的需提供)。
注意:報銷費用進的是上海銀行,只能上海銀行。普通借記卡就行,父母的或者寶寶的都可以,沒洞宴槐有的提前准備好。
新生兒醫保卡和少兒住院互助基金並不沖突,兩者都是對少兒醫療保險的有效補充。

⑻ 白酒基金是不是廢了2022

農歷新年開市後市場震盪不止,一批主動權益基金卻密集宣布重新「開門迎客」,恢復申購或大額申購業務。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如大成基金韓創、光大保德信基金魏曉雪等。指數產品中,繼招商中證白酒年前提升單日大額申購額度後,另一隻含「酒」量很高的基金鵬華中證白酒也於日前大幅提高申購限額,其中C類份額直接將額度提升至此前的100倍。

業內表示,春節後首周市場持續震盪,投資者情緒低迷,權益基金選擇此時放開大額申購預示著基金經理對後市依然充滿信心,同時也可以為基金補充彈葯,基民「抄底」開放投資工具。

權益基金「解綁」大額申購上限的同時,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強烈需求致債券基金受到了強烈關注,風險較低的債券基金尤其短債基金卻開始「閉門謝客」,暫停大額申購或調低申購限額。

主動權益基金密集放開大額申購

牛年尾巴一批明星基金經理率先解綁大額限購後,進入虎年,又有一波基金經理跟進,多隻主動權益產品宣布開放申購或提高申購限額。

2月14日,安信基金公告稱,旗下安信動態策略靈活配於2021年7月5日起暫停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及大額定期定額投資業務,公司決定自2022年2月15日起恢復該基金的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及大額定期定額投資業務。公司稱,恢復大額申購的理由為「為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據了解,此次該基金恢復大額申購的額度是50萬元,即自明天起,不再限制50萬元以上的單日申購交易。

2月12日,大成基金公告稱,為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大成基金決定自2022年2月14日起取消大成新銳產業混合單日單個賬戶申購(含定期定額申購)及轉換轉入金額累計(不含該賬戶存量份額市值)應不超過50萬元(含本數)的限制。據了解,大成新銳產業混合由以周期成長見長的大成基金旗下王牌舵手韓創管理,目前規模達到125億以上,於去年9月份暫停5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

同樣在2月14日,建信潛力新藍籌股票、建信中小盤先鋒股票、建信優化配置混合等多隻建信基金旗下權益產品剛剛恢復申購,重新開門納客,理由也是「為了滿足廣大投資者的理財需求」。

而自上周五起,光大保德信基金總經理助理兼研究總監魏曉雪執掌的光大保德信新增長混合恢復了基金機構投資者的大額申購業務,取消了一個多月前設置的機構投資者單日單個基金賬戶100萬元的累計申購限額。

此外,金信消費升級股票、嘉實新財富靈活配置、上銀鑫達靈活配置混合、中金量化多策略靈活配置等多隻主動權益基金均於年後宣布放開大額申購。

也有基金公司宣布面向直銷銷售機構恢復大額申購業務,例如泰康資管決定於2月8日起恢復辦理直銷銷售機構對泰康品質生活混合基金100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

⑼ 魏曉雪的投資組合有哪些特點

投資組合是由投資人或金融機構所持有的股票、債券、金融衍生產品等組成的集合。目的是分散風險。投資組合可以看成幾個層面上的組合。第一個層面組合,由於安全性與收益性的雙重需要,考慮風險資產與無風險資產的組合,為了安全性需要組合無風險資產,為了收益性需要組合風險資產。第二個層面組合,考慮如何組合風險資產,由於任意兩個相關性較差或負相關的資產組合,得到的風險回報都會大於單獨資產的風險回報,因此不斷組合相關性較差的資產,可以使得組合的有效前沿遠離風險
基金投資組合的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在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各類資產之間的組合,即如何在不同的資產當中進行比例分配;第二個層次是債券的組合與股票的組合,即在同一個資產等級中選擇哪幾個品種的債券和哪幾個品種的股票以及各自的權重是多少。
投資者把資金按一定比例分別投資於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或同一種類有價證券的多個品種上,這種分散的投資方式就是投資組合。通過投資組合可以分散風險,即「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證券投資基金成立的意義之一。

⑽ CTA私募都有哪些比較好的管理人

個人認為CTA私募比較好的管理人有以下這些:

敦和資管,百億級私募基金。擁有16位全職基金經理、36名研究員,總經理張志洲還擔任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理事及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主席。其首席經濟學家徐小慶很有名,宏觀研究水平扎實,與屈慶並稱“雙慶”,在2014年之前兩人幾乎包攬新財富固收第一名,他2002年加入中金公司,曾任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帶領研究團隊連續10年榮獲《新財富》雜志評選的債券研究“最佳分析師”稱號前三名,2012年獲得十年特別大獎“功勛分析師”稱號。江湖人常言道“沒事多看徐小慶”。

以上就是我認為比較好的CTA私募比較好的管理人。

熱點內容
王顥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2-12 09:08:41 瀏覽:545
怎麼外盤期貨 發布:2025-02-12 09:07:12 瀏覽:512
期貨杠桿是怎麼算 發布:2025-02-12 09:01:22 瀏覽:46
如何判定期貨盤整結束 發布:2025-02-12 08:58:53 瀏覽:459
股市二季度怎麼看 發布:2025-02-12 08:50:39 瀏覽:207
股票底部縮量漲停6 發布:2025-02-12 08:47:49 瀏覽:886
期貨轉銀行怎麼操作步驟 發布:2025-02-12 08:45:46 瀏覽:880
隆基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2-12 08:30:38 瀏覽:175
貨幣資金定比變動怎麼算 發布:2025-02-12 08:24:39 瀏覽:966
2020年適合投資股票或基金理財嗎 發布:2025-02-12 08:05:56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