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股大跌怎麼選基金
『壹』 最近基金大幅下跌應該怎麼辦
職業股民紅哥來談談。
最近基金大幅回撤.就是股票型基金了,我們來看股票市場,
在2020年7月中旬到2021年一月,市場在2021年之前一段,指數震盪,但白馬股走行情,基金類配置的白馬走升,那相關基金成績肯定就是不錯的,尤其在2021年1月開始,大白馬指標股拉抬指數氣勢如虹,把股市指數也拉上了新高度,截止春節前一周,創業板指數上漲15%.滬指也上了新台階。股市指數牛氣沖天.
但我們看到的是,只是指標權重股拉升,而市場有7-8成個股居然創了滬指股災低點2440點的新低,可以說是一個長著牛頭的熊市格局,但這些拉指數的個股多是基金配置,所以出現了所謂核心資產,基金抱團的行情,水漲船高,基金自然是收獲頗豐.
關注職業老手紅哥,分享更多資本市場操作經驗。
『貳』 基金抱團股行情全面回歸,你會選擇購買基金嗎
我會選擇買基金。因為從2010一2013年開始投資主動管理型基金,那幾年投資基金喜歡追漲殺跌,經常在高點加倉,低點割肉止損,沒賺什麼錢。後來記得2014年嘉實基金邀請了台灣著名的基金“定投教母”蕭碧燕老師來廣州演講,剛好參加她的講座,之後對基金定投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至今我投資基金都是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進入資本市場。
從2014年開始在嘉實基金官網做基金定投,每年年化收益率大概在15%左右,優質基金確實能實實在在為投資者賺得回報!
一、投資基金要在耐心,一般基金經理變更或者基金公司管理層有變動我才會選擇賣出,基金經理穩定的話我通常持有的基金期限一般1年到3年左右,有的甚至持有5年。因為股市波動很大,長期看股市走勢都是向上走,持有優質的基金越久,盈利的概率越大。
四、財不入急門,投資基金不要老想著一夜暴富,是不現實的。財富是需要時間慢慢累積,聚沙成塔。基金投資長期看在年化10%一15%左右比較正常,年化15%一20%需要判斷低買高賣,年化20%以上則需要精準擇時。所以做基金投資只要保持在年化15%左右的收益我非常滿了。
『叄』 抱團股集體大幅回落,後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A股市場風格又發生改變了,原先熱度非常高的抱團股出現集體大幅回落,反之前期跌跌不休的中小盤股票反而出現大漲,面對這種市場風格突變的行情,收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其實真正想要面對這種風格突變的行情,當下我們已經要關心以下兩個問題:
其一,中小盤個股大漲會持續嗎?
其二,抱團股行情就這樣結束了嗎?
所以真正想要知道後市我們怎麼做,這兩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整明白之後,後市操作起來就非常清晰了。
接下來A股後市低估值概念股會成為市場的主流,當然低估值想要熱起來的話,必然要等抱團股瓦解了,抱團股進入調整之後,低估值股票就會真正成為市場主線。
綜上
綜合通過上面進行分析得知,隨著抱團股集體大幅回調之後,後市我們應該要做好三點:
第一,短期低吸抱團股,中期遠離抱團股,長期看好抱團股
第二,短期高拋中小盤股,中期注意中小盤股的風險;
第三,短期可低吸低估值股票,低吸長期持有待漲。
這就是根據A股最新情況,以及對後市A股行情的預測,後市我們可以按照這些做法進行安排自己的操作。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建議!
『肆』 董承非的重倉股順豐控股、紫金礦業、美年健康等大跌,咋回事
導讀: 要說這幾天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一天殺一隻白馬祭天。有小夥伴私聊bo姐,調侃的說這是「殺馬特行情」,和bo姐的看法不謀而合呀。實際上,現在已經有不少基金重倉股腰斬了,比如順豐控股、金龍魚等。面對基金抱團股大幅下跌,手頭的基金應該怎麼辦?
基金抱團股暴跌50%
這幾天,A股風騷的很,有點「殺馬特」行情的味道。
幾個意思呢?bo姐昨天有跟大家發朋友圈哈。就是一天殺一個白馬股祭天,俗稱「殺馬特」行情。
從行情來看,今天A股的總體表現還行。至少看過去,滿眼紅彤彤的。
昨天被殺的白馬中國中免,今天收盤大漲8%多。
不過,一天殺一隻白馬祭天的節奏依然沒有變。今天還變本加厲變成了雙份,double更響亮。
今天,被殺白馬輪到了恆瑞醫葯。下午的時候,恆瑞醫葯最高時大跌7%多。還有疫苗股康希諾,早上也曾崩了13%多。額外的,還帶崩了其它一些醫葯股。
這白馬行情殺的,讓一些節前買了白馬股的,開始踏實起來,「不想辭職炒股了,只想安安靜靜、老老實實為 社會 主義建設做貢獻……」
在今天的恆瑞之後,明天會殺誰呢?
實際上,現在已經有不少基金重倉股腰斬了。
bo姐簡單舉幾個例子,大家感受下。
陽光電源從今年2月10日股價最高122.18元,跌到3月25日最低60.90元,1個多月,股價腰斬。
順豐控股從今年2月18日的最高價124.70元,跌到今天收盤的64.4元,不到2個月,股價腰斬。
額外的,還有立訊精密、愛美客、金龍魚等基金抱團股。
讓人憂心的是,還有更多基金抱團股向腰斬奔來。節後至今,bo姐幫大家做了一張抱團股跌幅表,可以看到,不少基金抱團股已經跌30%以上。
面對基金抱團股大幅下跌,我們的基金投資應該怎麼辦?bo姐從這么幾個角度,跟大家分析一下。
信息有一定滯後性
一些小夥伴看到基金抱團股大跌,心裡很慌,擔心自己買的基金。實際上,信息有一定的滯後性,基金經理可能已經減倉,甚至調倉。
比如,董承非被傳定向爆破的案例。
這幾天有網友在網上發帖,說董承非的重倉股,被定點爆破了。比如重倉的紫金礦業、三安光電、三一重工、順豐控股、美年 健康 、永輝超市、中航沈飛等紛紛被錘,對業績影響很大。
但實際上,興全趨勢的凈值影響卻不大。
凈值回撤遠小於重倉股回撤幅度,源於董承非的提前減倉。
早在今年1月25日,董承非就表示,市場已經脫離基本面,對 2021年全年比較悲觀。
董承非還透露,曾經進入防守打法,「 基本上把自己封閉起來,賣方和內部研究員的都不聽,進入一種極端的封閉狀態。完全憑借自己的想法,每天就賣點股票。 」
從後續的市場表現看,牛年春節以來,前期表現搶眼的抱團股紛紛大跌,董承非卻因為降低倉位和提前調倉,而大幅的減少了損失。
有這樣操作的基金經理,不在少數。
別太集中單一基金公司產品
這輪殺白馬祭天,甚至以前的很多單一個股爆雷,經常出現一種現象: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扎堆買。
於是,一次踩雷,旗下產品密集雷。
遠的不說,單就眼前順豐控股來看。有快遞「茅」之稱的順豐控股一季度業績爆雷,虧損9-11億。
於是,順豐控股上周五直接跌停,董事長王衛出來道歉,說虧損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資本開支導致的短期費用增加。並強調二季度肯定不會再虧,但今年很難恢復到去年業績水平。
可能是王衛過於實誠,市場就接受了他的道歉,周一順豐又吃了個跌停。短短幾天,被錘20%多。
節後以來,順豐股價更是近乎腰斬。
從年報來看,持有順豐控股最高的,是交銀施羅德基金,持有9385萬股。合計持股市值82.6億。
所以,在這次業績黑天鵝中,對交銀施羅德基金影響很大。
其中,「交銀三劍客」的代表基金都有重倉持有順豐控股。
王崇管理的交銀新成長混合與楊浩管理的交銀新生活力,四季度持有順豐控股的比例均超過9.5%,分別是基金的第一和第二大重倉股。何帥管理的交銀優勢行業,順豐是第五大重倉股。
細分來看,交銀新成長混合和交銀新生活力有點慘,基金凈值受影響較大,累計跌幅均在5%左右。
基金公司這么操作,我們可以理解。
畢竟,同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團隊,基本都是共用的,股票池也基本一致。這樣,旗下的基金經理重倉股就容易重合,比如交銀施羅德旗下基金重倉順豐,易方達旗下基金重倉白酒等。
但對我們基民來說,如果基金組合都是一家公司的,有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風險無法有效分散。在遇到一些風險事件、公司爆雷時,把自己給埋了。
殺業績和邏輯?還是殺估值?
從基金抱團股密集被殺的背後來看, 閃崩的白馬股至少具有以下2大特徵中的一個 :
殺業績。因前期股價漲幅太高,透支了業績預期。在業績公布後,殺業績。
殺估值。估值較高,當市場對資金預期趨緊時,機構調倉拋售,殺估值。
實際上,近期頻繁閃崩的抱團股,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估值高。bo姐查了下,當前仍有42家市值超千億的公司,市盈率在50倍以上。
真正的原因,可能還是殺估值。甭管業績好壞,先殺再說,屬於無差別攻擊。
如何細分區分?很快就到了基金一季報了。
在基金一季報披露後,可以看下基金的重倉股,判斷是殺業績和邏輯(順豐)還是殺估值(中國中免)?然後做不同決策。
先看順豐控股,是屬於明顯的業績爆雷。
順豐控股預告一季度虧損9億-11億,加上極兔攪動江湖,快遞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市場對順豐有了不小的爭議,屬於殺業績和邏輯。
再看中國中免,則屬於殺估值。 業績略低於市場預期,在業績公布之後,今天股價就快速反彈了。
如果在基金重倉股中,殺業績和邏輯較多,我們就要悠著點了。根據自己風險偏好,可以部分基金倉位止盈止損,或者調慢定投節奏。
至於殺估值的話,即便是節後這些抱團股大幅回撤,估值依然不低。但長期來看,它們依然是穿越周期的中堅力量,所以慢節奏定投,是攤薄持倉成本及降低波動的一種利器。
額外的,在投資基金時,還可以增配一些價值風格的基金經理,bo姐後續也會跟大家多分析一些價值老將,大家記得跟進bo姐的分析。
當然了,我們也可以交給基金經理們專業打理,控制好基金的倉位,扎實定投,自個兒樂得清閑。從長期來看,優質基金經理會不斷創出新高。
【風險提示】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承諾。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伍』 抱團股大跌時,股民該怎麼辦
龍頭股下跌是必然趨勢,例如2020年龍頭股均翻了3-8倍,有的甚至20多倍!透支了未來好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漲幅,所以這是必然。那檔肢么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以上是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陸』 最近基金跌得厲害,如何應付啊
基金下跌幅度很大,首先要穩住心態,然後再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和標的物走勢判斷繼續持有還是將其賣出。
1、就以2015年來說,如果你在牛市最高點買了基金,後市下跌很厲害就要及時賣出基金,因為大盤已經開始牛轉熊了。大盤點位高,個股風險越大,而基金就是直接投資指數和股票的,所以說明此時個股的估值很高。
2、以2021年春節後基金下跌來說,首先大盤目前在3400點左右徘徊,位置不是很高,其次是此次基金下跌是因為抱團股下跌,而這一輪抱團股幾乎殺到年線位置就有止跌的跡象;
其次是國家一直在強調去散戶化,今年也有很多新基金,年初的行情差不代表一年都是如此,所以長期持有基金依然有翻紅的機會。
最後是基金要長期投資才能見到收益的,很多投資者是年前的時候才開始買進基金的,若此時贖回,未來上漲了又想買回來,很容易追漲殺跌。
平安銀行代銷多種基金,每種基金的規定是不一樣的,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更多-基金,搜索對應的基金名稱進行了解。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11-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柒』 怎麼看抱團股大跌
我們都知道2020年散戶炒股票已經形成了一種方向,什麼方向呢?就是要買藍籌股要買機構抱團的股票。不買那些盤子比較小的股票,這個形式呢,一直到春節之前一直在延續,那些機構,抱團的業績比較好的股票是不斷的上漲,反過來說,多數的股票無人問津。
但是春節之後,你會發現市場的風格悄然變化,那些長期無人關照的個股呢,開始表現比較好。反過來說春節之後我們看機構,抱團的股票開始紛紛的出現一個調整,一說到機構抱團的股票,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想到了龍頭。龍頭是誰當然是茅台。這幾天茅台跌幅就比較大。這種績優的股票趨勢類的股票,他慢慢的漲能漲很久,但是就怕它加速。往往一加速就是最後沖刺。一般漲高的股票,一旦進行一個調整的話。有的時候會條很長很長的時間,這是價值投資者有時候必須忍受這個煎熬。原因就是價值投資,你不能光看這個股價的波動,有的時候就得用時間去換這個空間,但是不管怎麼講漲高了他的調整壓力就會加大。也許將來還能再上漲,但是我覺得恐怕要進行一個長期的一個休整之後再上漲。
再看我們機構抱團的這些股票它的市盈率水平到了一種什麼狀況。恆瑞醫葯是93.91倍市盈率,貴州茅台是63.73倍市盈率,海天味業是97.31倍使用率,比亞迪是150倍市盈率,寧德時代是195倍市盈率,愛爾眼科是164倍市盈率,葯明康德是122倍市盈率,中國中緬108倍市盈率,隆基股份48倍市盈率,五糧液是62倍市盈率。所以說,這個市盈率的水平,這個估值的水平是不是把它未來多少年的成長貢獻已經提前給透支了,提前反應了呢?所以說,盡管它是龍頭,盡管它還有很高的成長性,但是如果股價漲得過高,提前反應了,那是不是就要去思考這樣一個風險了呢?
所以說現在我們覺得這個抱團的股票,盡管跌了幾天,我們仍然覺得還是太高。買入的時候要慎重一點,那麼我們剛才講了思維非常的重要,當散戶的思維趨於一致的時候,實際上你要打一個問號了。我們回憶一下06 07年,那陣兒大家炒的都是大盤股,越是業績好的漲得越多。隨後大盤跌下來,你會發現後面機構開始炒什麼?炒小盤股。以創業板為首的小盤股越炒越瘋。直到2020年,當大家對大盤股深惡痛絕的時候,你會發現2020年開始機構抱團大盤藍籌股漲得非常好。小盤股跌的非常多,現在呢?散戶又認為大盤股好了你是不是要打一個問號,因為散戶總是被動的跟風。
但是現在市場風向。明顯轉到二三線的一個藍籌股,所以說投資者呢,買藍籌,我覺得沒有錯,但是盡量的不要買估值過高的位置過高的一些股票,所以說現在呢,投資者要注意2021年,恐怕這個股票的炒作難度比2020年要難得多得多,因為我們的貨幣政策在悄然收緊,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定要注意就是今年一定要降低預期謹慎而為。
『捌』 基金大跌時該買入還是贖回基金大跌可以買入嗎
很多人理財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基金理財,因為風險比股票稍微低一點,但是收益卻比理財產品要高,但是當基金行局旦冊情不好的時候,基金出現大跌的情況,是會虧損到本金的,那麼基金大跌時該買入還是贖回?基金大跌可以買入嗎?為大家准備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如果是在熊市中,基金市場行情一直都是處於低迷的狀態,大部分基金都是下跌的情況,如果投資者資金充足,並且看好該只基金,是可以在基金跌的時候買入,這樣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多的份額,但同時也增加了風險,如果基金持續性下跌,就會損失慘重。
如果基金本身就不好,其他基金漲的時候,還在跌,並且基金業績一直不佳,那麼就可以考慮贖回基金止損了,只是虧損的錢桐宏就白白的沒有了。
基金大跌可以買入嗎?
基金大跌可以買入,但是要看基金情況來買入,如果投資者購買的基金因所投資的標的物出現調整、價格回調,而帶動基金凈值下跌,那麼是可以選擇等待基金投資標調整之後的拉升,帶動基金凈值上漲的機會。
如果遲棚是因為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經驗不足,管理的基金業績都比較差,而導致的基金凈值大跌,那麼就不要考慮買入了,買入很有可能基金還會跌,那麼基金很有可能就會越虧越多了。
『玖』 2021開年大跌,基金還能買么
#90後女基金經理上任10天虧損20%#
大家好,我是沒被綠的半藏。
老粉都說我騷話不夠多,所以我最近在學騷話。
然後就發現某魚賣家,賣貨文案是真的騷。
普通賣家大都是「大促銷、便宜出」之類,而他們的文案是「本來打算送給女朋友,結果分手了」系列。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江南皮革廠倒閉了,老闆和小姨子跑路了。
而且他們還會根據熱點,來調整文案。
最近變成了「基金虧了出」系列。
3月8日,基金大跌,不說天台排隊,基民手裡的饅頭肯定都不香了。
90後美女基金經理夢圓上任10個交易日,管理的兩只基金下跌20%。
只因為前十大重倉股里,有多隻著名抱團股:邁瑞醫療,愛爾眼科等等
牛基為何大跌?明星經理為何深夜哭泣絕仿?
這究竟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歡迎走進「半藏大雜談」。
2020年可以說是全民基金熱,就連身邊一向不炒股的朋友,也研究起了基金。
某安、某方達、某富,蔡某某、徐某、某坤,是不是很耳熟?
坤坤搖身一變,成為當紅炸子雞,年輕人的愛豆,基你太美。
2020年基金規模,首次突破20萬億,利潤達到2萬億,也是歷年最多的。
基民的平均收益14%,遠超股民,難怪全民基金熱。
這是為什麼呢?
簡單來說,放水,美聯儲1.9億美元救市
最近大跌,又是為什麼?收回了
放出去的水,都是要還的。
盲目買基金,肯定是不理性的。
但是不理性才是常態
2020年,基金總規模首次突破了18萬億,直接來到了20萬億,恐怖如斯。
照理說,規模越大,不是越局宏坦好么?
那是不了解基金經理、基金公司的模式。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基金經理的工作模式,基金公司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掙錢,
託管費、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
理論上,規模越大,基金公司掙得也越多。
一般一家公司管理的基金幾百支,由基金經理們負責桐桐。
基金經理本質上也是打工人,基金公司靠管理費掙錢,基金經理則是拿提成。
所以有更多的客戶,買入更多的基金,基金規模越大,提成就越多。
但是無論基金盈利了還是虧了,基金經理都可以掙管理費。
基金掙錢更好,虧了也沒事。
所以基金經理和基民的利益大體是一致的,但是不能劃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