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游資和基金賬戶
1. 如何判斷股票中有大資金介入並且是游資還是主力
沒有必要去分辨哈
2. 機構、游資、散戶有什麼區別
機構、游資、散戶他們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然後它主要指的就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資金量特別的小,投資水平也很差。游資它主要是指資金量非常大的投機資金,投資水平高超。機構它主要就是指各種各樣的公募或者私募機構,以及國家隊。
一.散戶
首先來說散戶是怎麼樣的。散戶相信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樣的散戶,就是像你自己那樣的。散戶他主要指的一個群體,就是我們普通的個人投資者。散戶的它的投資的資金量通常都是非常小,大部分都是幾萬或者十幾二十萬的樣子。並且散戶的投資水平是很差的,10個人裡面有八九個人都是虧錢的。散戶也就是韭菜,就是在市場上被收割的那一個群體。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3. 股市裡的資,游資,主力,庄,機構,大戶,散戶的區別,他們分別是如何定義的
游資多是券商他們主要做題材股;主力、庄、機構同屬國家主要是大盤股;大戶資金在5千萬以上主要以題材為主;散戶;資金幾百到幾百萬不等,什麼都做。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交易市場。
4. 如何甄別購買股票的主力機構還是游資
甄別購買股票的主力機構還是游資的方法如下:
差異①:時間的長短。
主力資金參與的理由一般是公司基本面會有改善並最終通過業績的提升來得到驗證。由於主力在市場尚未知曉之前就提前介入,所以花費的時間就比較長,一般都可長達數月。
游資沒有長期持有籌碼的習慣,所以喜歡短線炒作,而市場題材性的炒作正好符合這類資金的要求。由於市場題材變化很快,所以游資炒作的時間也很短,一般不會超過一周,更有短至兩天的,上午建完倉以後就快速推升股價到下一個交易日出貨,完成一次短炒。
差異②:成交量的大小。
主力資金運作的過程有建倉、推升和出貨三個步驟,盡管在後兩個步驟操盤手有時候會在合理的規則下堆一些量,但總體上成交量的增加會相對溫和。
游資炒作的時間非常短,所以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吸引到市場買單,而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堆量,因此游資炒作時成交量會非常大,其一天的真實換手率往往可以達到20%甚至更多(所謂真實的換手率是指用排除了實際不流通的控股股東的股份後的流通盤進行計算的換手率)。
差異③:漲幅的多少。
主力資金介入的目標可能就是獲利50%,不過由於在運作的過程中還要增加一些成本,因此股價的總體漲幅一定會超過50%,甚至可能超過100%,但這樣的升幅是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來完成的,所以就每一個時間段來說股價的漲幅不會很大,一般來說超過30%就會面臨調整。
游資炒作的時間很短,因此給予市場適應的時間也就很短,比如游資將一些個股連續推至漲停,這樣幾個交易日股價的漲幅就會很大,使得市場很難接受被推高了的股價,在此情況下市場買單將難以為繼,游資也會面臨難以退出的尷尬。所以游資決不會將股價推得很高,一般情況下連續上漲超過30%就表明炒作的結束,決不會像主力那樣經過調整後再來一波行情。
這里有兩種情況需要說明。
一種是經過基本面重大變化以後股價飆升的,這種情況不一定是游資在參與,往往是股價的重新定位。
另一種是有些題材股也會反復上漲,但這並不一定是同一撥游資乾的。通常是前面的游資炒完後走人,結果市場重炒該題材,於是新的一撥游資再進入,這是兩撥不同的游資。
差異④:護盤的強弱。
主力資金在運作的過程中會非常在乎股價的走勢,因此經常出手護盤。
護盤的目的是通過時間的延續讓市場接受上漲後的股價,而游資操作的時間很短,實際上也不需要護盤的時間,一旦市場買單跟不上游資就會撤退,所以不需要護盤,也沒有能力護盤。
顯然,如果我們只是中場線操作,那麼跟隨主力資金會更安全一些。如果喜歡做短線,那麼隨游資搏一把也未嘗不可,只是在進出的時候一定要快,一旦遊子撤離要及時退出,因為游資參與的題材股都是沒有估值優勢的,一旦題材不再將面臨比市場更大的下跌風險。
5. 證券賬戶和基金帳戶有什麼區別
證券賬戶是指可以買賣股票和LOF、ETF、封閉式基金的賬戶。
基金帳戶就是買賣基金的帳戶,裡面記錄你基金交易的結果和過程。
6. 基金有很多種,有銀行的和其它的,請問什麼樣子的基金換倉頻繁它們與游資有什麼區別麻煩高手們解釋的
基金即證券投資基金,有主要從銀行及證券公司申購的開放式基金,主要從證券交易所買賣的封閉式基金和ETF基金,還有既能從銀行申購也能從證券交易所買賣的lof基金等。
至於基金換倉頻繁不頻繁則跟這種分法沒有關系,而跟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有比較大的關系。這個從基金的名字上大概能看的出來,那些穩健,價值類的基金通常不會太頻繁的換股,而那些進取,積極,輪動類的基金則經常頻繁換倉。另外,由於體量的關系,小盤基金相對於大盤基金換倉也更頻繁些。
基金與游資的卻別在於基金是按照契約規定專門用於證券投資的,而游資則是遊走於各種實物,期貨,債券,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間的熱錢,那裡有行情了就去做一把,沒機會了就撤走了,今天炒房子,大蒜,明天炒煤炒房子。還有一種游資是從境外來的,大多在深圳操作,炒一把就撤,習慣上人們稱這種游資交「過江龍」資金。
由於基金按契約有持有股票的比例要求,所以基金不能像游資那樣全進全出,因而基金的頻繁換倉會導致交易成本高昂,其結果往往是造成其投資業績往往不能戰勝大盤,反而是採取被動投資長期持有的ETF等指數型基金最終能取得最高的投資回報,這一直以來都是比較有諷刺意義的事實。
7. 主力資金如何識別
主力資金如何識別?作為普通散戶!要想在市場中吃肉的難度系數是很大的,可能今天有肉吃,過幾天又吐回去了,所以,我們要想保持一個穩定的盈利就必須看懂市場中的主力資金是真正的流入還是在流出。只有跟隨主力資金的步伐,我們才能在後面喝湯吃肉。今天我們就分享幾種如何辨別主力資金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股東研究!在F10裡面看前十大流通股股東,除開大股東以來,新進的是游資還是基金,是長線資金還是短線資金,這個非常關鍵,以個人名字為主的資金大部分是私募或者游資為主,而以某某基金為主的往往是長線資金,從這些裡面你就可以清楚地判斷出這些資金的強弱。未來走上升趨勢時,這些都是最大的獲利盤,但由於這些股東信息往往公布的時候是滯後的,所以僅供後期發現主力資金的參考作用,一般長線資金不輕易離場!舉例說明:如圖:
二:分時圖,主力監控!我們以通達信軟體為例,按Ctrl+w就會出現以下這個圖:
這個圖可以清楚地看出今天的大單成交,我們這里設置的是1000手,如果選擇的盤子很大的話就可以更改設置為5000手或者10000手,這樣就更好地區分,上面也顯示出了主買大單和主賣大單,這個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如果主買多於主賣的話那就很顯然資金是在流入的意願比較強,而不明成交往往是主力資金的對到,所以要注意主力在洗盤。這個指標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看懂。
三:主力追蹤,這個也是在F10裡面看到的《如圖》
這個圖也是非常清晰地看到機構數量,基金持股,股東戶數,戶均持股,基金作為長線資金如果持倉量在增加的話說明持續看好,這個基本上跟第一條股東研究做了一個全面的分析,能體現出10的股東以外的股東上,這個是大家看不到的,最重要的是看股東戶數,如果越來越少說明資金開始集中,而戶均持股越來越多,說明資金開始向大戶集中了,此信息告訴你主力資金在收集籌碼了,反之就是在流出。
四:籌碼分布:
這個是在K線形態下,在右下方有一個籌字點進去就出現了上圖,每一種色彩的變化代表了周期內的成本,這個能清晰地看出主力資金的成本,獲利盤,獲利比例,持倉成本的變化都將決定未來的走勢,如果主力成本獲利盤越大,未來的拋盤就會越大,反之,如果主力成本很高,未來的上升空間也會越大。
這是我們分享的四種主力資金監控的方向,我們使用的是通達信軟體,如是其他看盤軟體可以有所差異,辨別真主力流入是判斷未來股票上升的重要依據,這四種參考策略最後能融為一體,相輔相成!但也不是唯一,市場的變化會受到多方面信息的影響,必須有敏銳的判斷力才能很好地跟隨主力吃肉,如有其他想法歡迎與我一起學習探討!
8. 基金機構,游資私募他們有什麼區別啊
什麼是私募基金?
所謂私募基金,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由於私募基金的銷售和贖回都是通過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私下協商來進行的,因此它又被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
與封閉基金、開放式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也正是這些特點使其具有公募基金無法比擬的優勢。
首先,私募基金通過非公開方式募集資金。在美國,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通過公開媒體做廣告來招徠客戶,而按有關規定,私募基金則不得利用任何傳播媒體做廣告宣傳,其參加者主要通過獲得的所謂「投資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認識基金管理者的形式加入。
其次,在募集對象上,私募基金的對象只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圈子雖小門檻卻不低。如在美國,對沖基金對參與者有非常嚴格的規定:若以個人名義參加,最近兩年個人年收入至少在20萬美元以上;若以家庭名義參加,家庭近兩年的收入至少在30萬美元以上;若以機構名義參加,其凈資產至少在100萬美元以上,而且對參與人數也有相應的限制。因此,私募基金具有針對性較強的投資目標,它更像為中產階級投資者量身定做的投資服務產品。
第三,和公募基金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政府監管也相應比較寬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資更具隱蔽性,運作也更為靈活,相應獲得高收益回報的機會也更大。
此外,私募基金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基金發起人、管理人必須以自有資金投入基金管理公司,基金運作的成功與否與他們的自身利益緊密相關。從國際目前通行的做法來看,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 5%的股份,一旦發生虧損,管理者擁有的股份將首先被用來支付參與者,因此,私募基金的發起人、管理人與基金是一個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解決了公募基金與生俱來的經理人利益約束弱化、激勵機制不夠等弊端。
公募(Public offering)就是公開募集。公開的意思有二:第一是可以做廣告,向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募集。第二是募集的對象數量比較多,比如一般定義為200人以上。
私募(Private Placement)就是私下募集或私人配售。私下的意思如上:第一,不可以做廣告。第二,只能向特定的對象募集。所謂特定的對象又有兩個意思,一是指對方比較有錢具有一定的風險控制能力,二是指對方是特定行業或者特定類別的機構或者人。第三,私募的募集對象數量一般比較少,比如200人以下。
在我國,通常而言,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指一種針對少數投資者而私下(非公開)地募集資金並成立運作的投資基金。
9. 炒股時如何判斷哪些資金是游資
游資,顧名思義就是會游動的資本,他們不是固定的盤踞在某個股票裡面,而是像打游擊一樣,到處尋找下手的機會,一旦找到機會,就會狠狠的干,通常拉1-3個漲停板就出貨走人了。
游資規模通常在幾個億到幾十億之間,太小資金拉不動,太大資金沒辦法快進快出。
長期主力資金的風格是在底部慢慢建倉,買夠大量的貨以後才會拉升,所以他們的成本低,建倉周期很長,成交量也是緩慢放大的。
游資一般只會選擇中小盤股,他們建倉周期很短,通常就是一兩天集中猛打,很快就把股價拉上去,然後很快也就出貨了。筆者分享一個不錯的股票杠桿平台,曜鑫科技,實盤交易,無資金門檻。
所以游資實際上就是在長期主力口中搶肉吃,如果放在動物世界的食物鏈裡面,游資相當於專門從獅子老虎嘴裡搶肉吃的禿鷲之類。
所以,當你看到突然性的放出巨量,然後大幅拉升,然後快速出貨的走勢,基本就是游資過境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