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基金有哪些
A. 有鐵礦石商品期貨之類的基金嗎投資澳大利亞力拓公司之類的基金。
專做鐵礦石期現結合的應該沒有,很多私募或期貨類資管產品會選擇鐵礦石期貨作為配置,投資力拓的你看看有些環球基金是否有
B. 鐵礦石的價格高嗎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作為國際鐵礦石貿易結算主要定價指標的普氏62%指數從80美金漲至當前的140美金,大連的鐵礦石期貨指數從550元/噸,漲至1135元/噸,漲幅驚人。近期更是乘上了火箭一般的速度,日均漲幅8%,最高價觸及1135元/噸。中澳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中國管理層也多次調控與喊話,鐵礦石價格飆漲的背後,真相是什麼呢!?現貨市場存在操縱?定價機制不合理?投機資金熱炒?還是基本面存在強大支撐?本文深度探討鐵礦石價格飆漲背後的真相。
【產業鏈位置看鐵礦】
從產業鏈分配視角看,上中下游會通過利潤大小來調整產量,整個產業鏈不斷處於動態的調整與平衡中,虧損時間較長的品種,長時間的虧損是不可持續的,後續重點關注企業在長期虧損下是否會發生減產行為,以及動態跟蹤庫存消費之間的動態變化,當出現供給端收縮或供給端收縮且需求狀況有所好轉,進而供不應求,供需關系改變時是做多的良機。商品價格開始上漲,一直漲到企業盈利狀況改善,供需偏緊格局改變;第二類是利潤豐厚的商品,企業有利潤以後沒有動力去減產,甚至會擴大生產,盈利比較大,上游商品價格高,會傷害下游需求,這時要動態跟蹤供給、需求及庫存情況,尋找供過於求的拐點,當拐點出現就是做空良機。但是黑色產業鏈條很特殊,鐵礦石是寡頭壟斷,中國的鋼廠眾多,更接近完全競爭市場,前者定價話語權高,後者話語權低同時供給彈性低,這兩點就決定了即使鐵礦石利潤豐厚,鋼廠利潤微薄,且這一狀態可以長時間存在。
【鐵礦石定價機制存操縱條件】
普氏指數數據來源包括電話問詢等方式,向礦方、鋼廠及交易商採集數據,其中會選擇30家至40家「最為活躍的企業」進行詢價,其估價的主要依據是當天最高的買方詢價和最低的賣方報價,而不管實際交易是否發生。貿易商出於盈利目的顯然會虛高報價,虛高的報價作為樣本進入指數,就變成了礦山與鋼廠的結算價。由於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非常低,所以中國需求從企業法人角度看是分散的需求。而鐵礦石采購合同是以法人為主體簽定,而不是以國家為主體,因而在議價過程中,國內鋼廠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而且鐵礦石的定價已經指數化,背後金融資本既參股礦山,又參股指數公司,具備炒作條件。
【美元指數看鐵礦石】
國際化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價格是一個蹺蹺板的關系。總體看,美元指數漲,大宗商品跌,美元指數跌,大宗商品漲。今年美元指數自100點跌至90點,自4月份以來,有色、能化、黑色等大宗商品都走出了牛市行情。
【易發生軟逼倉】
鐵礦石是低價值的大宗干散貨,運輸成本占單位價值的比例相對基本金屬、貴金屬較高,同時鐵礦石質地多樣,交割品不易標准化,在大商所的品牌交割下,港口庫存能夠達到交割標準的貨並不多,同時鐵礦石又是投機資金追棒的對象,進而導致虛實盤比高,在基本面偏緊的情況下,易發生軟逼倉,這時再配合上現貨指數的操縱,期現貨市場相互強化,價格飆升。這些操控指數的現貨玩家,如果控制了港口的交割資源,然後在期貨盤面做多,這種背景下,很容易發生軟逼倉。
【私募角度看黑色大行情】
1.期貨類私募基金今年普盈
截止至2020年12初,市場已發行1040隻期貨類相關的私募基金,其中有947家獲得正收益,盈利數目佔比91%,其中主觀趨勢與量化趨勢產品443隻,有400隻獲得正收益,盈利率數目佔比90.2%,排名前三的盈利率為918%、322%、291%,大多數盈利率都在50%以上。在商品期貨市場逆勢交易的個人投資者虧損嚴重的情況下,私募基金的趨勢追蹤模型卻取得了不錯的收益,顯然這些私募商品期貨基金是這波大漲行情的贏家。
2.期貨類品種沉澱資金現狀
商品與股指期貨主力資金沉澱資金2000多億,其中IC沉澱247億,IF主力沉澱217億元,商品期貨中,黑色系是沉澱資金最多的板塊,鐵礦石、螺紋、焦炭沉澱資金數額在60多種期貨品種中居前列,其中鐵礦在眾多商品期貨中排名居首。具體金額:沉澱資金最多的鐵礦石中沉澱最多的品種,沉澱資金184億,螺紋沉澱107億,焦炭沉澱97億。
黑色系商品,商品與金融屬性都較強,是市場投機性資金熱捧的對象。黑色系自今年4月以來開啟了一波壯闊的上漲行情,普氏指數自70美金漲至150美金,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從550元/噸漲至1135元/噸,在黑色系出現明顯的上漲行情,主觀趨勢追蹤者與量化趨勢模型都被觸發,資金紛紛入場,進而進一步推高了行情。
3.市場反身性
索羅斯的市場反身性理論,一旦趨勢被認定,這種認定將加強趨勢的發展並導致一個自我推進過程的開始。在任何包含有思維參與者的情景中,期貨交易者的思維方式和市場之間存在著一種互相影響的關系。
C. 專欄四:我國鐵礦石價格預測
鐵礦石價格波動的影響巨大,關系著鐵礦石生產企業、消費企業和國家利益,世界各國對此都非常關注。鐵礦石的價格預測結果是制訂生產決策和消費決策的基本要素。因此,對鐵礦石價格變動的方向和程度進行預測是鐵礦石價格風險管理的基礎,對國家制定礦產資源政策和企業微觀經濟主體規避價格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一、歷史價格走勢分析
自2000年以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我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大幅增加,在國內產量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鋼鐵企業需要進口大量鐵礦石,使得我國進口鐵礦石的數量連年遞增。通過歷史CFR價格數據曲線可以看出,2009年,鐵礦價格仍持續上行。在2010年,由於三大國際礦商將傳統的「鐵礦石年度定價」模式改成為「季度定價」模式,縮短了鐵礦石協議期限,使得鐵礦石價格出現明顯波動。2010年4月底,在鐵礦石價格談判結束前後,鐵礦石價格就一路走高,5月份達到最高點。此後受鋼材需求放緩影響,鐵礦石價格開始下調,8月份降到2010年的最低點。進入11月份,鋼材價格開始反彈,相應帶動了鐵礦石價格有所上揚,上漲態勢一直延續到2011年第一個季度。之後,受鋼材價格波動、三大礦業巨頭嚴格控制發貨量並實行現貨招標等因素影響,鐵礦石價格不斷高位調整。到了9月下旬,在歐洲債務危機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大宗商品價格造成負面影響,鐵礦石價格出現快速下滑。一直到2012年,鐵礦石市場持續低迷,2012年9月,鐵礦石價格達到三年來最低水平(圖1)。
圖3 2009—2015年天津港進口62%鐵礦石粉礦現貨CFR價格歷史數據及預測置信區間范圍
資料來源:SPSS數據運行結果
表5 2013—2015年天津港進口62%鐵礦石粉礦現貨CFR價格預測值及置信區間值 單位:美元/噸
資料來源:SPSS數據運行結果
四、結論
預測模型顯示,2013—2015年,天津港進口62%鐵礦石粉礦現貨的平均CFR價格分別為141.50美元/噸、158.14美元/噸和174.79美元/噸(表5),短期內整體呈緩慢震盪上漲的態勢。但是縱觀國際鐵礦石市場,影響鐵礦石價格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因此,這里需要根據不同的供需形勢對預測模型結果進行修正。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1)如果2013—2015年期間,國際鋼鐵市場的整體形勢較2012年沒有較大的變化,那麼根據歷史數據,可以預計2013—2015年鐵礦石CFR價格預測曲線將呈預測模型曲線形勢周期性地運行。
(2)近幾年,三大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力拓及淡水河谷都在進行大規模的擴產,澳大利亞很多礦山公司公布了2011—2015年較大的擴產計劃,印度、非洲、東南亞等地的新興礦山也紛紛開始投產,並迅速釋放產能,預計國際鐵礦石產量將有較顯著的增長。同時,中國鋼鐵產量的增長速度已經放緩,對鐵礦石的需求增速減緩。因此,在外圍和國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鐵礦石市場將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這種供需形勢下,預計2013—2015年鐵礦石CFR價格預測曲線將像LCL預測曲線靠攏,呈低位運行的趨勢,在2015年有可能達到最低值。
(3)近年來,印度加大了對本國鐵礦石的保護,限制了出口量。2009年12月,印度將鐵礦石塊礦出口關稅從5%上調至10%,並把鐵礦石粉礦出口關稅從零上調為5%。2010年4月,印度再度宣布調整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出口關稅,將鐵礦石塊礦出口關稅從10%提高至15%,粉礦不做調整。這一方面是出於對本國鐵礦石等自然資源的保護,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印度鋼廠已具備利用粉礦煉鋼的新技術,這意味著此前只供出口的粉礦也可以在本土用於生產增值產品。因此,未來印度本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將呈增加趨勢。印度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塔塔鋼鐵副董事長在接受財新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印度2010年的鋼鐵產量約為6000萬噸,但是未來幾年很可能會上升至2億、3億噸,甚至5億噸,印度自身沒有能夠支持如此巨大鋼鐵產量的鐵礦石產量。所以,即使全球鐵礦石產量增加,如果印度經濟暴漲,其國內鋼鐵企業在國內鐵礦石供應不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加大對外鐵礦石進口量,那麼這種供需環境下,預計2013—2015年鐵礦石CFR價格預測曲線將像UCL預測曲線靠攏,呈高位運行的趨勢。
(執筆:王嬙)
D. 國內怎樣投資鐵礦石
1、在國內想投資鐵礦石的話,要根據具體的鐵礦石項目而定,不同的項目所需要的投資金額是有所差異的,比如開采鐵礦石的投入比較大,而加工鐵礦石的投資一般比開采鐵礦石的投資要小,而且需要辦理的手續也是不一樣的,由於具體的鐵礦石項目未知,所以很難一概而言的。
2、鐵礦石是鋼鐵生產企業的重要原材料,天然礦石(鐵礦石)經過破碎、磨碎、磁選、浮選、重選等程序逐漸選出鐵。是含有鐵元素或鐵化合物能夠經濟利用的礦物集合體。中國是國際鐵礦石的最大買主。2008年中國共進口4.4億噸鐵礦石,佔全球海運鐵礦石比重約為52%;而日本進口約1.0526億噸,佔比重約12.3%;韓國進口0.4954億噸,佔比重約為6%。
E. 我想買鐵礦石方面的基金鋼鐵基金也行!到那開戶步驟是什麼
沒有這樣詳細的專門基金,但應有喜歡投資這些股票的基金,不過你只能事後知道,這在基金季報中有,想買去銀行開理財卡,再開通網銀,自己上網去基金公司網站買吧
F. 有沒有炒鐵礦石或鋼鐵的QDII基金
傾國青橙為您傾誠解答。
純粹做這個的QDII沒有,工銀資源、信誠商品有部分倉位是,但是比例不大。
如有幫助,請及時採納,感謝親的支持!
G. 奧運會後鐵礦石還會漲嗎我想從事鐵礦石開采,現在是時候嗎請懂行的指教
掌握資源 你就有發言權! 現今 能源危機日益凸顯,能源方面的總趨勢還是很看好。 你從事鐵礦石開采 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就比較復雜了, 礦源 設備 技術 資金 市場 人力 這些各個方面都要考慮清楚。要是你這些方面都搞定了,那麼采礦當然好了,早點掌握了資源,就早點擁有發言權,就能早點抓住機遇。
而且我學的專業也是這方面的,對這個也挺感興趣的,有機會加QQ 聊聊 吖 270883244
H. 07年9月有什麼新基金
在新近出爐的下半年策略報告中,大成基金提出中國股市長期牛市基礎依然堅實,並指出下半年應該著重關注六大投資主題:人民幣資產持續升值、股東資產加速證券化、國家自主創新政策催生世界級製造企業、資源與公共產品價格提升、內外動力驅動業績釋放、奧運與3G等題材刺激現代服務業發展。
人民幣資產持續升值主題
此主題首先包括人民幣股權資產持續升值,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所持有其他上市公司的股權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充分享受資產重估的收益,一批持有已上市或擬上市公司股權的公司將繼續保持市值膨脹的態勢。如持有主流券商股權的上市公司將由於券商直接或借殼上市而獲得權益資產巨幅增值,其盈利非線性增長是真實而可測量的。
另外,以高盛、凱雷為代表的國際機構投資者已不願受限於QFII額度,持續大規模收購國內上市公司股權或控股股東股權或一次性獲取大比例的定向增發A股股份,2007年境內外機構投資者將頻繁採用定向增發方式迅速獲取人民幣股權資產。人民幣升值同時包括人民幣房地產資產持續升值。作為物業持有者的商業零售、物業經營上市公司在人民幣地產資產持續升值的過程中公司價值水漲船高。
股東資產加速證券化
這一主題包括內源式大股東定向增發、外源式市值並購等。大成基金指出,全流通時代的到來,使圍繞上市公司的利益博弈發生了顛覆性變換,一項重要的結果就是定向增發的興起。
全流通後控股股東的利益與二級市場股價走勢密切掛鉤,注入優質資產可以增厚每股收益。全流通時代的整體上市通過消除大量關聯交易和通過優質資產注入,能夠顯著提升上市公司內在價值。定向增發並不局限於單純為上市公司實現融資的目標,還可實現控股股東資產證券化、引入新戰略股東等戰略目標。大股東存量優質資產較多且大股東股改後持股比例較低的上市公司和外資重點並購目標行業中有明確外資戰略合作夥伴的公司存在定向增發的機會,而整體上市、大股東吸收合並上市則是變種形式。
同樣是由於全流通時代的到來,作為國際資本市場常規性資本運營手段的市值並購將逐漸成為中國上市公司以自身高市盈率市場價格並購非上市低市盈率資產的優選手段。眾多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權的上市公司在減持股權變現並集聚了大量現金後,可以通過市值並購且投資新產業,從而獲得新的增長動力。這種發展前景可以回應部分投資者對交叉持股只是上市公司一次性變現收益的解讀。
催生世界級製造企業
國家自主創新政策催生世界級製造企業。2006年以來國家密集出台自主創新政策,隨著國際產業分工的再深化和產業轉移的加快,中國在技術含量較高的先進製造業出現了可喜變化,一些公司已經逐漸成長為細分子行業中具有全球領導地位的小巨人。受中國進入國防裝備更新長周期的實質性刺激,前幾年盈利疲弱的軍工企業未來五年將進入跳躍式持續高增長發展階段,而軍工企業分布於裝備、電子、通訊、航空、航天等多個行業,眾多的潛在藍籌股為投資者提供了可觀的切入點。
內外動力驅動業績釋放
大成基金指出的第四個投資主題是內外動力驅動業績釋放。這首先表現為市值考核的外源性驅動。面對後股權分置時代基於所有股東利益最大化為核心的上市公司價值管理體系的構建,其當務之急是實現上市公司新的角色定位與公司管理層的職能轉變。上市公司的角色定位必須從過去的更偏向於作為大股東的融資工具轉變成為全體股東管理價值與創造價值的平台,上市公司管理層職能必須由原先單一的注重生產經營的管理者逐步過渡為兼顧生產經營與資本運營的公司價值管理者。通過企業內在價值的提升促進流通市值增加,同時從外部市場環境角度不斷提高市場的有效性,才是市值考核的核心和關鍵。
另外就是股權激勵的內生性驅動。股權激勵適合那些處於成長期,公司股權結構穩定且具有嚴格監管機制的公司。
在該策略報告中,大成基金同時指出,資源與公共產品價格提升、奧運與3G等題材刺激現代服務業發展同樣值得關注。煤炭、有色金屬、鐵礦石等資源產品價格已經或正在出現價格提升的趨勢,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將享受到資源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的盈利增長,公共產品提價預期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