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基金賬戶保存多少年
1. 交社保沒交完人不在了怎麼辦
參保人員在繳納社保的中途死亡,其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參保人員在繳納社保的中途死亡,其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社保繳滿15年之後,死後個人賬戶的資金余額都可以依法繼承,會把個人賬戶累計余額一次性支付給配偶、子女等合法繼承人。身故前的醫療費用可以按規定報銷,帶戶籍地派出所出具的死亡證明、社保卡,到參保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申請報銷即可。
社保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社保繳費基數指的是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將按照職工上一年度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稅項的月平均額來確定,是繳納社保的重要依據。
在同一繳費年度社保繳費基數確定之後不能變更,每年的2月至5月是申報下一結算年度社會保險基數的時間。
社保繳費基數有上限和下限的規定,上限是指工資超過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數平均數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社會保險基數,下限是指如果工資低於上一年在崗職工工資算數平均數60%,將以上一年在崗職工工資算數平均數的60%作為社會保險基數。
希望以上問題能對您有所幫助,若還有其他法律問題請你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2. 死後養老金還能拿幾個月
人員去世後,養老金將無法繼續領取。然而,依據2014年10月實施的新規定,如果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未滿139個月,其個人賬戶中的基金可以被繼承。這意味著,這些基金被視為老人的遺產,能夠被合法繼承人合法繼承。
繼承程序和所需材料包括:合法繼承人需持有老人的死亡證明、婚姻證明、繼承公證書、本人身份證和戶口本。這些文件需提交至老人的養老金管理部門。繼承人可以在此咨詢並辦理相關手續。
在辦理繼承時,繼承人需前往養老金管理部門,首先確認老人的個人賬戶余額及賬戶狀態。管理部門會提供詳細的繼承流程和所需材料說明。此外,管理部門還可能要求提供老人的銀行賬戶信息,以確保基金能夠順利轉入繼承人的賬戶。
一旦繼承手續完成,繼承人將獲得老人個人賬戶中的基金,這些資金可用於改善家庭經濟狀況或用於其他合法用途。繼承人需妥善保管所有相關文件,以備日後可能需要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繼承人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繼承手續,否則可能會影響繼承過程。此外,繼承人還需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繼承行為合法有效。
總之,退休人員去世後,其個人賬戶中的基金可以作為遺產被合法繼承人繼承。繼承人需遵循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確保繼承過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