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1. 現在入市,買股票好還是買指數型基金好
既然炒股是你不熟悉的領域,那麼我建議還是不要去做比較好。。那樣的風險太大了。。而且股票遠遠比基金要復雜得多~~
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不大的話,買基金是為了保值的話,可以考慮一些債券基金或者是貨幣基金。。 一般這些基金一年下來的收益超過銀行利息,問題還是不大的~
如果你願意冒點風險,追求長期利益的話,我推薦的是嘉實300,指數基金,。。因為從長期來看,大盤是肯定能漲起來的。。。我們對中國經濟都是有信心的 呵呵 (從09年第一季度嘉實300的業績就可以看出,漲幅超過30%)
嘉實滬深300跟蹤滬深300指數,相關研究表明,股票指數的成分股市值一般在達到70%以上時,才能夠保證有足夠的市場覆蓋率,並比較真實、全面地反應市場股價的動態演變,滬深300指數橫跨滬深兩市,其成分股的總市值占滬深兩市總市值的81.82%,流通市值占滬深兩市總流通市值的69.92%,在對國內股市的覆蓋效果方面要大大優於其他指數,同時經過2008年65%以上的超跌,滬深300的估值優勢相對明顯,顯示出良好的投資價值。
還有一個融通深證100,增長能力也是非常不錯。。但是要提醒一下,選擇指數基金,要注意風險哦~
最好祝你投資順利咯~
2. 指數型基金,真的適合小白投資者入門嗎
很多小白投資者想投資的時候,很多人就建議不要去炒股,而是建議去買一個指數型基金,並去做定投。因為股票選個股賺錢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即便賺錢了也不一定能拿住,而且,新手尤其偏好頻繁操作,導致操作越多,虧損越多,因此,很多大咖,包括巴菲特都比較建議年輕人去做指數型基金定投。
所以說,小白人群適合拿指數型基金入門,這話說的有道理嗎?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指數基金以及它們的風險和收益。
一般來說,行業指數的波動性會遠高於寬基指數,因為寬基指數包含了所有行業,所以風險會比較分散。對於小白投資者而言,選擇寬基指數基金是最穩妥的選擇。數據也證明了寬基指數的風險是最小的,而長期收益率也比較穩定。就拿上證50指數基金舉例,近10年的數據顯示在96%的交易日里上證50指數基金的波動都是在3%這個區間的。而一日內跌幅超過2%的天數更是只有1.8%,單日最大跌幅從未超過10%,這是單支股票,也是行業基金幾乎不可能擁有的低風險率。寬基指數長期也是一直處於上漲的趨勢。對於小白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拿的住,不要因為短期的波動而急於出手。只要能夠拿得住,哪怕是為期幾年的虧損也總有回漲的日子。
好了,本節課就到這里,請關注我們,欣賞更多精彩問答。
3. 股票型和指數型基金有什麼區別
基金的類別分為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以及貨幣基金等,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屬於高風險高收益類型。
從概念上來講,指數型基金(IndexFund)以指數成份股為投資對象。指數型基金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分股,力求股票組合的收益率擬合該目標指數所代表的資本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換句話說,只要所跟蹤的指數漲了,指數基金就賺錢了。
指數型基金在我國大部分跟蹤的標的指數都是股票指數,如滬深300,深證100,上證50,中小板指等,跟蹤指數的漲跌情況,構建和這一指數成分股幾乎一樣的組合,並且根據指數編制時成分股所佔的不同權重,盡可能做到跟蹤指數的最小誤差,這是指數基金被動投資的原理。
巴菲特曾說過,對於絕大多數沒有時間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是他們投資股市的最佳選擇,甚至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可見指數型基金的魅力。
股票型基金的資產中80%以上投資於股票,買股票型基金,就是讓基金經理幫你炒股,相比其他類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空間最大,動輒翻倍也不無可能。
股票型基金與直接炒股相比,具有分散風險、費用較低等優勢。對一般投資者來說,個人的資本畢竟是有限的,很難通過分散投資種類而降低風險,但股票型基金可以做到。此外,投資股票型基金,還可享受大額基金投資成本的相對優勢,降低投資成本,提高投資效益,獲得規模效益的好處。
綜上,指數型基金屬於被動投資,就是跟蹤大盤交易走勢,收益情況不過多依賴基金經理的個人判斷;而股票型基金則是主動投資,收益如何就要看基金經理的能力了。
4. 買股票好還是基金好
就目前的形式來看,購買基金比購買股票好,購買基金比炒股更賺錢。具體理由如下:
(1)由於今年股市的漲跌結構,雖然今年以來三分之一左右的股票上漲,但絕大多數藍籌股股價上漲。而基金作為投資組合的工具,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不能只看到近70%的股票下跌。只要基金購買的藍籌股或上漲股的市值比例較高,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獲得正回報並不難。
(2)取決於股票基金總體項目投資的優勢更適合目前這樣的市場環境。也有一些只買小盤而今年凈值損失的基金,但大多數基金會構建一個既有大盤股又有小盤股的組合,只要所精選大盤股能有不錯的表現,今年盈利,甚至賺20%或以上也並不難。
市場環境是藍籌股持續表現良好,所以只要一些原本重倉的中小盤股基金轉移到藍籌股,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很容易獲得正回報。再加上基金的綜合投資研究能力,因此買基金明顯更容易賺錢。
股票和基金的區別:
(1)發行主體不同:股票是上市公司發行的憑證。投資者購買股票後稱為上市公司股東,基金為基金公司發行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產品,投資者購買後稱為基金份額持有人。
(2)風險不同:股票面臨流動性風險、系統性風險、上市公司經營風險等風險,基金相當於購買一籃子股票,因此主要風險來自基金經理的管理風險,因此股票風險高於基金。
(3)收益不同:股票伴有高風險高收益;而且基金的風險和收益相對適中。
(4)交易場所不同:股票只能在場內交易,基金根據發行方式不同,分為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
(5)投資方式不同:購買股票需要投資者自己分析、自己把握買賣點;而買基金是將資金交給基金經理去投資,而基金經理更加專業,更能把握買賣點。
買基金的注意事項:
(1)申購費問題:除貨幣基金外,認購費,一般為08%~15%,贖回費為01%~05%,三年以上免贖回費。
(2)基金、基金公司的選擇問題:要優先選擇信譽好的,選擇比較值得投資的基金,這裡面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
(3)選時機:看業績表現來衡量購買。之後就看你的經驗積累了。
買股票好還是買基金好?
我個人認為牛市和熊市都是買基金好,特別是對於多數散戶投資人來說,購買基金確實會比購買股票更為安全。
每當我們談到投資股票和基金的時候,有些人總會拿基金和股票的各種憂慮來說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基金和股票都是非常好的投資方式,但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我的方式,我個人認為大多數人會更加適合基金投資。特別是到了牛市行情的時候,因為A股的很多股票並不會在牛市有所拉升,所以投資基金的確定性會更強。
一、我認為牛市更加適合買基金。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牛市行情本身就具有更強的不確定性。對於我們眾多散戶投資人來說,散戶投資人並沒有那麼強的擇股能力,這就意味著很多人在牛市行情中賺不到錢。如果一個人本身沒有主動投資的能力的話,這個人就應該把更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來做,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
二、我認為基金和股票的區別主要是在於投資風險和專業度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本身的投資能力非常強的話,這個人投資股票的回報率肯定會高於投資基金產品。然而事實上:正是因為多數人的投資能力並沒有那麼強,甚至很多人在沒有任何投資基礎的情況下盲目參與投資,這才導致很多人在投資的過程中出現重大虧損。我們可以把購買基金的行為理解為通過基金經理的形式來持有相應的股票,我認為這種形式更為安全。
三、基金和股票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如果我們購買權益類基金產品的話,因為權益類基金產品對基金中的股票比例有一定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我們會通過持有基金的方式來購買股票。因為基金經理有著足夠強的專業知識,我們也完全可以相信這些基金經理比散戶投資人有更強的擇偶能力。
買100隻股票和買一隻基金哪個好
建議購買穩健型的基金,主要還是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根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否懂股票投資、整體資金狀況等。
如果你是激進性投資者,也就風險承受能力較大,比如損失承受力在70%之上,那可以考慮買股票。股票風險性相對基金較高,預期虧損可能性更大,風險承受力低不建議參與,做基金更好。
股票、基金的區別
股票和基金都屬於風險性投資。不同的是:股票是自己直接投資某隻股票,選擇某隻股票,然後低買高賣賺差價,需要自己操作,風險性相對高。
基金雖然也有投資股票的型的,但是主要是基金公司發行基金,我們群認購。、相當於把錢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來操作,風行性校對低,預期收益也低。
投資買股票還是買基金?
買100隻股票和買一隻基金都有不同的優缺點。買100隻股票可以提高投資組合的分散性,降低單個公司的風險,並且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和公司進行投資。然而,買100隻股票也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和管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跟蹤市場動態和公司業績,可能導致投資風險增加。
相比之下,買一隻基金可以使投資者更容易地實現分散投資,因為它可以投資於多個公司或行業。此外,基金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可以在不同市場條件下重新分配資產,以更好地管理風險。同時,基金也可以提供更高的流動性和較低的交易和管理成本,使投資更加方便。但是,基金的收益可能會被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和費用所影響。
綜合考慮,是否買100隻股票或者購買一隻基金都取決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時間和資源。對於那些具有時間和專業知識的投資者,購買100隻股票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可能的回報。而對於那些喜歡分散風險並且更擅長於一些行業,選擇購買基金可能會更合適。最終的選擇應該根據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投資目標來做出。
買基金和買股票有什麼區別?
對於很多新手來講,我個人更推薦買基金。
既然你問這個問題,那我就把你默認為一個投資新手,因為資深投資人不會問這個問題。對於新手來說,股票投資的風險很高,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投資知識。新手在股票市場可能會憑運氣賺一些錢,但如果把投資的時間拉長,新手幾乎100%都會虧損。與其在投資的過程中虧損,我覺得還不如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
一、我建議新手買基金。
基金投資和股票投資的邏輯大不相同,如果我們想要投資股票,我們全程都需要進行主動性操作。如果我們想要購買基金,我們只需要在選擇基金前認真選擇,之後就可以交給基金經理了。這都意味著基金投資會幫投資人節省很多時間,更有專業的人幫我們打理資產。
二、基金的回撤相對比較低。
股票市場的回撤在市場劇烈波動的時候可能會達到50%以上,有些甚至會達到80%。但對於基金產品來講,不同類型的基金產品有不同的回撤率,基金經理也會嚴格控制持倉,所以基金很難出現大幅虧損。對於新手來說,投資基金的風險顯然會更低一些。
三、基金的可選擇性也更強。
我隨便舉個例子,如果你是風險厭惡程度比較高的投資人,你可以選擇指數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也可以選擇貨幣基金。如果你是投資風格比較激進的投資人,你可以選擇混合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正因如此,基金產品的種類有很多,也可以供各類投資人選擇。對於那些想要配置資產的用戶來講,很多人完全可以通過基金來達到配置資產的效果,區別只不過是不同種類的持倉罷了。
1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2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預期年化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3 底層資產不同,基金的選擇更加豐富 股票買的是公司的所有權。本質上我們買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 基金本質上是一種集合投資。底層資產較為豐富了,股票只是其中的一種。基金還可以投資債券、大宗商品、房地產、黃金、銀行存款、各種指數等等。
5.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選擇炒股,也不願意選擇購買基金呢
股票市場與基金市場兩者是不同的概念,兩者之間投資收益,投資風險,投資性質等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的差異,而為什麼有這么多人選擇炒股不選擇炒基金呢?
很多投資者寧願選擇炒股也不願意買基金的真正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熟悉股市,了解股票,肯定要選擇投資自己熟悉的產品;身邊很多人討論股票,而很少討論基金的,對基金根本不了解,當然要選擇炒股。
但基金不同,不同基金都不同的門檻,門檻設置的特別復雜,有些要以萬元為單位,才能購買基金。
以上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選擇投資股市,而不選擇投資基金的五大主要原因。
總之一句話,每個人的投資理念不同,投資風險收益不同,追求的利益不同等,讓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所以股市與基金都會有人投資,但由於上面五大原因,讓很多人選擇炒股不會選擇基金。
6. 為什麼我不建議個人去炒股,而是基金投資
基金才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工具,而不是股票。
因為股票是一種高風險與高收益並存的投資工具,如果沒有足夠的證券投資知識,是很容易被割韭菜的。
比如最近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將向全體股東派發24.6億元的分紅,按照當日的收盤價計算,股息率高達10%以上。
如此大手筆分紅,股息率也很高,投資者一看,這肯定是個不錯的投資機會。
其實大多數投資者不知道是,依據該上市公司的年報,大股東的持股比例81.1%,也就是說,這個分紅款基本都進到大股東的腰包里。
從公司過去兩年的凈利潤看,合計也才23.24億,如果這次分紅了40億,會不會對公司經營發展造成影響(利潤都不夠分紅,如何發展公司主營業務),是否存在通過大比例分紅炒高股價,然後配合股東減持的情況。
所以第二天,深交所就這次分紅事宜發出了《關注函》。派鬧
其實在資本市場裡面,套路還有很多,比如回購。
提到回購,可能有很多投資者會說,上市公司回購好啊,A股的上市公司要是都像美股的公司那樣,那就好了。因為媒體報道,美股最近10多年的大牛市,與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有很大關系。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回購在美股市場確實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但這並不代表在A股就可行。
最近A股就有一家上市公司,打算回購6.5到13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6.35元/股。但是於此同時,又發布了配股的預案,擬10配3的比例募資不超150億的方案。
什麼意思?左手回購,右手融資,融資金額還遠超回購金額。同時回購的股票還不注銷,玩的套路是不是太深了點。
比如最近有一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打算用公司1%的股票去換購投資滬深300的指數基金。
因為直接發布減持公告,大家可能比較敏感,所以採用這種比較隱蔽的手段。但是你發這樣的公告,是不是也在告訴大塵廳罩家,我們公司的股票未來漲不過滬深300指數。
看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觸,不管是回購也好、換購也好,還是慷慨分紅也好,如果投資者稍微不注意,是很有可能被套路的。
雖然在行情起來的時候,基金可能由於倉位等問題可能趕不上熱門板塊的漲幅,但是我們都知道,投資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追求的是一個長期穩健的合理回報,而不是一夜暴富。
同時與去自己去炒股相比,挑選好的基金要比挑選好的股票容易的多,而且一般來說,基金的波動也會比單只股票小。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伏友「基金才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工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