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vc基金是什麼
① 哪個家族辦公室更靠譜
家族辦公室(以下簡稱「家辦」)正成為推動全球創業創新投資的重要源泉。
在海外,家辦早已成為與養老基金、大學捐贈基金等一樣成熟的LP,他們是風險投資機構的重要出資人。
而在國內,家族辦公室也成為了創投圈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清科數據顯示,2020年人民幣基金募資中,富有家族及個人累計出資超18000筆,投資總額超850億元,同比增長約78.6%。
HT Capital管理合夥人吳書俊告訴《家辦新智點》,國內較成熟的家辦通常將20%-40%的可投金額用於股權投資,而偏穩健型的家辦的股權投資佔比約10%-20%。值得一提的是,吳書俊管理的HT Capital投資了近百個GP。
其中,Old Money型家辦希望通過投資創業創新,獲得超額回報,或尋求轉型升級的機會。譬如,海底撈老闆聯合創始人舒萍的家族辦公室投資了不少GP,如鼎暉投資、雲鋒基金、紅杉資本、鍾鼎資本等。
New Money由於本身就是在風險投資的催化下成長,所以他們更熟稔VC,因而也更傾向於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一級市場。以王興為例,目前他的一級市場投資版圖覆蓋了源碼資本、XVC、鍾鼎資本等多家VC。
在獲得高額回報的同時,家族辦公室通過投資GP來支持創業創新也實現了對社會的回饋,因為創業創新本就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源泉。
家族辦公室喜歡投資什麼樣的GP?選擇GP有哪些底層邏輯?在做了大量訪談和調研之後,《家辦新智點》為你一一揭秘。
文|《家辦新智點》
01
投GP的三大底層邏輯
2014年前後,國內一大批投資人紛紛從老牌VC離職單干成立新基金,中國VC行業進入2.0時代。然而,如今潮水退去,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機構殺出來。
「過去許多投資人在大機構呆得太舒服了,當他自立門戶後,不知道如何募資,不知道如何跟LP交流,不知道LP真正的訴求。有些人投資能力很好,卻不會募資。」中東某單一家族辦公室中國區負責人Jessica(化名)對《家辦新智點》表示。
作為LP,家族辦公室選擇GP時有哪些特殊訴求和底層邏輯?
1、既慢又快的邏輯
流行詞「佛系」可能是對家辦投資風格的形象總結。不像GP的募、投、管、退等高節奏的連環工作,家辦由於本身是自有的「長錢」,大多數家辦沒有投資KPI的壓力,不會追求每年的投資筆數和金額。財務回報是他們最關注的目標,有少數家辦會追求與自己的主業有產業上下游的協同。
「家辦投資GP,通常沒有KPI,而是希望錢能夠得到高效使用,未來能夠直投或收購GP的優質被投項目,從而幫助自身產業轉型升級。比如,中東地區缺少高技術類創業項目,我們希望GP投資的技術型公司未來能擴展到中東市場發展。」Jessica告訴《家辦新智點》。
家辦投資GP可以說既「慢」又「快」。「慢」是指家辦本就是為了追求風險分散而設立,投資風格相對穩健,追求確定性的機會,因此在投GP前會做長期的跟蹤和觀察,甚至是在基金設立之前,就已經與管理人有比較密切的互動。而「快」是指相對於其他LP,一旦決定開槍,家辦的決策流程和周期都很短。
此外,家辦參與股權投資的形式也極為靈活,有些家辦會投資基金,有些選擇跟投,有些喜歡購買老股,還有些選擇直接投資。
2、白+黑的邏輯
白馬基金有歷史、有業績、有品牌,通常採用賽道型打法,收益較為穩定。不過,由於賽道覆蓋面較廣,投資分散,成本較高,很多白馬基金的收益率並不高。據《家辦新智點》統計,很多白馬基金的IRR在12%-15%,有些更低,還有些甚至遲遲看不到DPI。
「我們甚至把白馬基金看作『類固收產品』,真正能帶來高額收益的是黑馬基金。」某聯合家族辦公室一級市場負責人王潔麗(化名)對《家辦新智點》表示。
黑馬基金則常常在項目早期、估值較低的階段精準投入,因而收益率更高,多數能達到30%以上,甚至幾倍以上。同時,黑馬基金縱深產業的整合能力更強,跟投機會較多。
而且在投資階段上,黑馬基金屬「小學」,而白馬基金則是「大學」,黑馬基金擁有一線抓早期優質項目的能力,同時能夠幫助項目順利進入大學,因而擁有更強的爆發性。
對於資金規模較大的家辦來說,通常會選擇「白馬+黑馬」的組合方式,一部分投資白馬基金獲得穩定收益;另一部分投資黑馬基金追求更高收益。
而對一些資金規模較小的家辦來說,則較少投資白馬基金,因為白馬基金LP眾多,小LP很難受到重視,更難獲得優質項目的跟投機會。
黑馬基金則逐漸成為他們的優選。因為體量較小的家辦可以通過投資黑馬基金拿到「入場券」——優質項目的優先跟投權。
「5000萬元資金給到白馬基金,很難有話語權,而同樣將5000萬元資金給到一支新成立的基金,他們也會懷著感恩之心。」某家辦一級市場負責人李悅(化名)告訴《家辦新智點》,「花同樣的錢,得到的效果卻完全不同。」
3、「底倉」邏輯
此外,許多家族辦公室選擇基金的邏輯十分務實——不在乎名氣,只在乎標的。
嘉柏資本一級市場負責人張楊對《家辦新智點》表示,在考察GP時會著重考察過往被投項目質量及pipeline「底倉」邏輯。「一支基金是否能夠獲得超額收益,往往都是要靠個別極好項目的拉動。」張楊稱,「比如,我們投資黑蟻資本二期時點比較幸運,當時已經有泡泡瑪特、簡愛酸奶、元氣森林這樣明星項目作為底倉,回頭來看一個明星項目IPO的退出甚至能贖回整個基金,剩餘的項目都是值得等待的增量,所以這種時候是值得堅定出手的時刻。」
如今,LP對底層資產日益看重,盲池基金(基金池中沒有儲備項目便走向市場進行募資的基金)愈發難募。一方面,中國VC行業已相對成熟,很難再涌現出新的、業績好的綜合類基金;另一方面,盲池基金既比不過白馬基金的項目覆蓋能力,也比不過黑馬基金的深度挖掘能力,很難受到青睞。
「中燃資本用直投的方式投資基金,我們團隊都是直投出身,會把更多時間放在分析基金的已投和擬投項目上。我們通過訪談創始人及同直投機構一樣的方式和標准去分析項目,從而對基金的投資方法論進行判斷。」 中燃資本負責人Daniel表示。
02
投GP的五個策略
家族辦公室在選擇GP時,通常採取哪些策略?吳書俊總結出了「5P」,即People(團隊),Philosophy(投資理念),Process(投資流程),Performance(投資業績),Protection(對LP的保護)。
1、團隊(People)
家族辦公室在選擇GP時,常常會重點考察GP的股東架構、創始人背景、團隊的穩定性和激勵機制、成功投資案例。
「一把手」的風格和特點是家辦考察GP團隊時的關鍵因素。「一把手的認知能力、勤奮程度、自我迭代能力,決定著整個基金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吳書俊對《家辦新智點》表示。
除此之外,HT Capital在考察綜合性基金時,會格外關注激勵機制和團隊穩定性。過去,許多老牌基金未能及時調整利益分配機制,導致真正在一線的投手紛紛出走,最終導致整個基金走向沒落。因而,良好的激勵機制能夠留住優秀人才,讓基金穩定並持續業績長青。
而GP團隊的投後管理能力也無疑至關重要。因為看項目是一家GP最基本的能力,許多投資人都能看到哪些項目優質,但投資最關鍵的是看到並搶到份額。
「每家GP都能給到優質創業公司資金的支持,那憑什麼他會選擇你?這就看GP是否有強大的投後團隊,能否真正給企業賦能、創造價值。」Jessica稱。
2、投資理念(Philosophy)
不同的基金管理人,風格不同,投資理念也迥異。
而家辦常通過與基金管理人交流,來了解管理人篩選標的的主要投資邏輯。通過對基金專注行業、投資階段、投資案例的交流,來判斷GP的投資風格和投資策略。
「如今,一級市場競爭激烈,許多項目的估值被頭部機構抬得很高,因而其它基金不得不向更早期、向水面下尋找投資標的,並組建和培養早期團隊。我們比較青睞有這種投資理念的GP。」吳書俊告訴《家辦新智點》。
3、投資流程(Process)
家辦在考察GP投資流程的規范性時,主要是為了了解GP的治理結構、執行力,以及投後管理能力,內部信息溝通能力,信息數字化能力等。隨著項目越來越多,一些GP已在內部專門做了信息化工具來進行數據化留存,以提高工作和溝通效率,避免重復勞動。
某一線家族辦公室律師王童(化名)告訴《家辦新智點》,在家辦對GP不了解或無法做詳細盡調時,通常還可以採取一些風控措施,比如,考察該GP前面輪次的LP都是誰;如果是同一批LP,還可以要求拿到其它LP轉賬憑證後再出資。
4、投資業績表現(Performance)
過往業績是家辦選擇GP的關鍵指標之一。通常,家辦會考察GP的業績來源,該基金的高業績取決於大多數高質量的項目,還是僅一兩個明星項目;基金的死亡率如何;基金業績是否可重復、可持續。
「IRR 30%以下的GP,我們基本不看,」吳書俊表示,「不過,IRR是個動態概念,多數時候IRR會隨著時間流失越來越低。因此,在選擇GP時,要打開它的底層資產,將IRR、投資倍數、DPI、TVPI等結合起來考慮,僅看IRR是不夠全面的。」
另外,多位家辦負責人也對《家辦新智點》表示,過往業績並不代表未來,老牌基金更應看投資團隊和投資打法的持續性和成長性。因為同一基金的一期、二期、三期表現不盡相同,甚至相差甚遠。
如今,市場處於快速變化調整中,如果老牌基金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不能及時更新與成長,未來將很難持續。
5、對LP的保護(Protection)
家辦通常還會重點考察GP是否公開透明、樂於分享,是否合法合規,是否有侵佔LP利益的前科,是否履行了對LP全面披露信息的義務等。
除此之外,家辦青睞那些定期與LP交流的GP,因為GP越公開透明,LP越放心,覺得自身風險越小,因而也更願意與GP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更為關鍵的是,在投資項目上,如果GP很開放,那麼家辦會非常樂意與之合作。「如果GP有些項目自己投不完,並且以很低的carry拿出些份額讓LP進行共同投資,我們會很願意與之合作。」吳書俊稱。
03
如何命中黑馬基金?
盡管中國VC行業已發展20餘年,但時代變革風起雲涌,大變革不斷孕育著新生力量。
國際頂尖投資管理公司Cambridge Associates(康橋匯世)曾在中美兩國的VC市場做過研究,過去10年,在業績排名前十的基金里,新基金(4期以下)平均佔到接近半數。
「而且中國的新基金不輸於美國新基金的相對位置,所以我們花很多時間研究和投資新基金,我也很為我們中國的新基金喝彩。和十年前相比,他們的投資眼光、能力、自信已經和創投發源地的美國非常接近。」康橋匯世董事總經理、中國區業務負責人章亮Judy Zhang 告訴《家辦新智點》。
「錢在哪裡,哪裡就有人充滿動力創立新基金。」王潔麗稱,「當下,消費、醫療健康、半導體、新能源火熱,這些領域可能會涌現出一批黑馬基金。」
而對家族辦公室而言,一旦投中新興的黑馬基金,將創造超額回報,因而命中黑馬是很多家辦的夙願。如何投中黑馬基金?
1、看人
當下,中國VC行業競爭異常激烈,至今仍能「活」下來的基金多具有差異化優勢。而通常情況下,新成立的基金沒有體系化的打法。這時,考察GP創始人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是否深扎某個細分賽道,就顯得尤為關鍵。
從14年開始投資基金至今,中燃投資了大約10家黑馬GP二十多支基金。如醫療健康領域的元生創投、新消費領域的黑蟻資本等。中燃通常會花較長的時間盡調創始團隊的投資方法論、對市場的認知、對自身優勢的判斷、個人性格特點等。
「我們會著重考察基金創始人是否樂於分享,人品是否好;如果他培養的團隊很優秀,或有明晰的培養團隊的方法,我們會很看好。」Daniel告訴《家辦新智點》。
許多家辦還偏好有野心的基金管理人,「有些基金創始人覺得自己能力強,一年投3-5個項目就能實現不錯的回報,於是慢慢投,不搶項目,這種我們很少投,有野心、很拼很努力的人才能賺到超額回報。」某家辦負責人稱。
2、前兩期定律
《家辦新智點》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家族辦公室喜歡從大機構單飛、創立新基金的投資人,且更青睞他們的一期和二期基金。
在很多家族辦公室看來,下定決心自立門戶,必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備,同時他們年紀輕,能力強,精力旺,一定會傾注所有資源和精力做一期基金。此外,由於第一支基金規模通常不大,因而投資回報率能夠得到保證。
而當基金發展到三期以上且管理規模大幅增長時,基金會從「黑馬」成長為「白馬」。如果團隊沒有迭代出合格的投資方法去接住這樣的AUM,回報通常會被攤平。這時對追求財務回報的LP來說就需慎重投資。
「我們希望被投GP的投資能力永遠大於募資能力。單期VC基金AUM超過5億美元,我們會慎投;單期VC基金AUM超過10億美元,不太符合我們目前階段的投資策略。」Daniel表示。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投或不投,還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雖然出身大機構會自帶「光環」,但還應分辨其過往投中的明星項目,更多依靠大機構光環,還是個人能力。
更何況,新基金普遍面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組織化能力不足,新基金是個人化的投資,而非機構化投資。具體來講,過去在大機構,你只需要推薦好項目,老闆拍板決策;自立門戶後,員工每天給你推薦項目,你變成了「開槍的人」——抓住好項目,斃掉差項目。這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除此之外,黑馬基金不同期的業績表現,也可能存在「螺旋上升」狀態:一期表現好,二期超募後表現一般,三期快速調整後表現重新變好。「因此要綜合考慮黑馬基金的變化,再決定投或不投。」吳書俊表示。
3、擇時而投
許多黑馬基金都選擇深耕於一個垂直賽道進行投資。不過垂直行業都有自身的行業周期,相比於綜合類基金較強的抗周期能力,多數垂直類基金都面臨著一個嚴峻的考驗——如果這個賽道涼了,可能就沒得投了。
比如,當下消費賽道火熱,涌現了一批垂直於消費產業的黑馬基金。假設幾年後消費行業急劇降溫,垂直於消費賽道的基金就很難熬過周期生存下來,就如曾經火熱的文娛基金。相反,一個選定了7個行業的綜合類基金,如果同一時期跑贏了4架馬車,那麼基金會有較強的抗周期能力而生存下來。
對於LP來說,選擇黑馬基金,擇時至關重要。LP如果在行業發展過早期或團隊磨合青澀的時候投入,可能不會有太好的回報,而是需要等待行業和基金成熟到一定苗頭時,迅速出手投入,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許多黑馬基金,你以為它剛成立,但其實它在這個行業已經深耕了5年以上的時間,」張楊說,「作為LP,要選擇恰當時機投進去並堅定持有。」
04
關於《家辦新智點》
《家辦新智點》是家族辦公室領域的智庫和專業服務平台,致力於為家辦行業從業者、超高凈值人群和專業金融機構搭建深度的交流平台。《家辦新智點》的團隊來自創投領域、二級市場以及三方財富行業。我們希望能陪跑家辦行業,成為行業的記錄者、研究者和助力者。
(《家辦新智點》註:文內部分人名為化名。)
(《家辦新智點》提醒: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 3000個賬號封禁!跨境出海「暴賺」和「巨虧」一夜切換
文 | 繆悅編輯 | 何洋
【億邦原創】「黑天鵝」與「灰犀牛」並存的2021年,讓本就充滿各種草莽生長、一夜暴富故事的跨境電商出口行業,有了更多荒誕、離奇的故事可說。
「兩三個人的小團隊年銷1000萬美金」、「倒賣筋膜槍一年賺到兩套深圳灣豪宅」、「19歲的學生妹在國外直播凈賺300萬」……先入局者的成功被口耳相傳後,讓無數後來者感到血脈噴張。「在國內卷不動了,那大家集體走出國門吧。」於是乎,跨境電商出口在過去一兩年裡掀起一輪小高潮。
不過,2021年4月底爆發的亞馬遜大規模封號事件,為這場高歌按下了暫停鍵。此後的200多天時間里,圈裡發生的封店、裁員、破產,上市存疑、追訴要債、變賣資產等超出大家預判的事輪番上演,質疑、惶恐、另尋出路的聲音也在不斷擴散。再加之疫情、國際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讓魔幻事件一出接著一出。
黑五大促「0」出單、「一櫃送一櫃刷一櫃拿來做秒殺」、船公司虧了9年後在這一年全賺回來了......與此同時,一些沉積已久的矛盾也逐漸浮出水面。除了引發亞馬遜封號的直接導火索刷單索評之外,還有同行之間的惡劣競爭、「黑科技」規避平台監管、違規站群賣家逼得建站平台被迫關閉、多個跨境平台接連「暴雷」.......
套用一句2021年的熱詞來形容諸君走過的跨境之路:「真是大離譜啊!」
但好在看遍了行業的大小事件後,更可以窺見新事物的發展面貌。中國的跨境電商出海事業才剛剛邁入全民關注的新時代,還未進入高歌猛進的輝煌時代,需予後進者更多的耐心與方法。或許避開了2021年那些踩過的「雷」,在2022年,跨境人兒才能走得更加從容和穩健。
01
多年多次溝通未果,
亞馬遜集中封殺3000多個中國賬號
「亞馬遜封號潮」從2021年4月底開始發酵,持續數月,絕對算得上是這一年來行業里的頭等大事了。盡管亞馬遜多年來一直在懲治不合規的運營行為,且在每年大促節前後尤甚,但這一次「大封殺」,無論從「規模體量」還是「懲罰力度」來看,都是史無前例的。
或許是迫於輿論的壓力(來自華爾街日報、時代周刊等美國權威媒體對亞馬遜賣家索評、刷單等行為的口誅筆伐),又或是平台生態環境已經到了一個亟需「換血」的階段,一場「大清洗」活動就此開始。
據亞馬遜官方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9月17日,亞馬遜共封殺了600多個中國品牌相關聯的3000多個賬號。被封號的公司輕則停工、裁員、中止IPO,丟掉「半條性命」,重則變賣資產甚至於直接倒閉。對此,亞馬遜官方向外界無奈地表示:「這是與賣家多年來多次溝通未果的結果。」
從某種程度上看,封號行動也是亞馬遜的一種「刮骨療毒」,除去「毒害」的同時自身也受到傷害。譬如,不少賣家在受到處罰,又或感受到亞馬遜的鐵面無情後,轉頭就倒向了另外的新電商渠道。
而對亞馬遜而言,既然新的時代已經到來,未來必將加快爭取更多的大品牌入駐。「亞馬遜未來更希望品牌型賣家入駐,在政策上也會給予一定的扶持,比如亞馬遜發明家、透明計劃、品牌加速器、流量優先導入等。品牌賣家在亞馬遜平台上,會帶來更多的傭金,也會投放更多的廣告,而廣告是平台非常看重的一塊收入。」一位跨境服務商表示。
02
從「暴賺」到「巨虧」,
跨境賣家自嘲「吳三櫃」
「一櫃送、一櫃刷、一櫃做秒殺」,簡稱「吳三櫃」。這是2021年跨境電商賣家圈廣為流傳的一句自嘲,卻也道出了如今大環境下的荊棘叢生與競爭壓力。
直白解釋就是說,賣家手裡的貨一部分拿來做贈送、一部分拿來刷單,還有一部分拿來做秒殺活動。
從2020年開始,跨境電商強大的「鈔能力」傳遍了國內的電商圈,不少商家將跨境電商視作新時代的流量紅利,大批跟風湧入這一賽道。但電商平台Listing的坑位排名有限,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這批新玩家開始了瘋狂的低價路線。比如,支付著昂貴的運費超額發貨、送產品給買家以獲取評論、頻繁操作「1元秒殺」等搶購活動。
這種「自殺式」降價的方法迫使其他同行也不得不加入戰局。畢竟在沒有明顯的品牌壁壘和產品優勢的情況下,消費者的選擇方式簡單粗暴:誰家便宜去誰家。
再加之疫情的影響,以亞馬遜為代表的主流平台收緊了倉庫庫容。「5萬多的庫容瞬間降到2萬多,如果貨品滯留倉庫,就會被收取高昂的倉儲費用。」有賣家向億邦動力解釋道,為了回籠資金,賣家們無奈,只能虧本、跑量來清理堆積的庫存。
行業內卷、物流周期放緩、倉庫爆倉的多重壓力下,「行業價格戰」徹底打響。跨境電商出口這門生意,從「暴賺」到「巨虧」,彷彿一夜之間。
03
旺季不旺,黑五大促也「啞火」
讓人頗感心酸的是,即便已經做好了低價促銷的准備,現實往往比想像中的還要無情。
正常來看,每年9月之後是跨境電商最忙的季節,像是萬聖節、感恩節、黑色星期五、聖誕節等消費力旺盛的歐美節假日,都集中在了10月至12月期間。可以說,對於主營歐美市場的跨境賣家來說,一年的收入如何,關鍵就看這三四個月,其重要性不亞於國內的「雙十一狂歡」。
但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今年的旺季大促期間。多數的賣家都反應,今年「黑五網一」相比往年可謂一落千丈。有的賣家一晚上能做到單條鏈接售出「3000單」,也有的賣家顆粒未收,兩眼乾瞪著後台「0」出單的凋敝情景,直到次日清晨來臨。
這些業績慘淡的商家不禁在朋友圈發文調侃道:
「黑五已經開始了嗎?我是不是記錯日期了。」
「爆單了!昨天猛出6單!和前天的1單相比,呈7倍數增長!」
「F5都按爛了!還沒看到出單!」
「一頓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只有5!」
……
盡管每年的黑五大促,從商家側的單量反饋來看,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但在2021年,大量跨境賣家確實感受到了比往年更「魔幻」的情形。一方面,部分國家的通貨膨脹、原材料短缺,以及物流成本大漲等原因加深了行業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在整個跨境電商鏈條上,從生產到銷售的長周期下,不知哪個環節還會出現怎樣的變故。
「大促前不備貨會有損失,但一備貨可能損失更大。」有跨境賣家表示。
如同2021年國內雙11進入「啞火」的階段,跨境賣家對待旺季大促的心態也更「佛」了。
04
船公司虧了9年後,這一年全賺回來了
船運公司可能是在這一年笑得最開心的人兒了。
2021年,海運市場迎來最強盈利周期,不斷上漲的運費讓全球航運巨頭賺得盆滿缽滿,部分航運公司一年時間就賺到了過去十年都沒賺到的錢。
以台灣長榮海運為例。據當地媒體稱,長榮海運在2021年年末豪氣地發放了40個月的年終獎。各種對船公司的調侃此起彼伏:「一輩子都看不到那麼多錢」、「擇偶就找長榮海運」、「上半年開的是五菱宏光、下半年開的是賓利、勞斯萊斯」。
這一切的發生還得從疫情說起。在特殊時期,許多行業都倒地不起,但航運業是個例外。因為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出現斷裂的問題,因此市場上對集裝箱和貨運的需求飆升,導致船運行業的平均運費大漲,再加上港口和碼頭的延誤現象,各大集裝箱和航運公司即使在等待期間也在持續收取費用。
據國際航運研究及咨詢機構德路里的數據,2021年集裝箱航運業的利潤預計將達到1500億美元(約9564億元人民幣),而在2020年,這一行業的總體利潤僅為254億美元。
億邦動力了解到,過去二三十年,海運干線一直是供大於求的甲方市場,很多小規模的船運公司也一直處在虧本的階段,但情況從2020年10月開始出現逆轉。「由於疫情使得很多箱子回不來,再加上運力、人力的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是肯定的。」有跨境物流服務商向億邦動力指出,更有甚者,直接把船公司給到的「簽約價」放到市場上轉手,導致已居高位的運價最終再次翻番。
變數叢生的2021年,似乎船運公司才是亂局中的少數贏家。
05
「學費」高昂!
15000多個中國賣家商標被強制注銷
就在2021年年末,跨境圈再度爆出大雷。這一次,中招的是知識產權代理公司。
億邦動力了解到,去年12月份,深圳某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手裡的15801個美國商標,全部被美國商標專利局強制撤銷,涉及到的作廢商標名錄長達179頁。
美國商標專利局USPTO在對該公司的裁決通知中指出,發現後者存在著一系列不合規的行為,包括非法代理、代簽申請、共享申請賬戶等。同時,美國專利商標局還認為,該機構涉嫌虛構律師資質,盜用律師信息,提供虛構或欺詐信息進行商標申請。
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國內知識產權公司在美國代理相關業務中收到的最大的一張罰單。而本次案件也被美國商標專利局列入了相同類型案件的先例,被記錄在冊。
毫無疑問,類似事件到頭來最受傷害的還是跨境賣家們。注冊費用的損失尚在其次,更要命的是,當中有不少老商標已使用了10年以上,但就在一夜之間,這些商標全部失效。
失效商標在未來是否會招致「品牌備案異常」?又是否在日後會成為平台封禁不合規賣家的把柄?賣家圈的憤怒和恐慌不斷蔓延。
億邦動力了解到,由於很多賣家在初期對知識產權的研究不夠,認為商標只是一個簡單的代理,所以一味地尋求低價,這就給了一些不良公司混水摸魚的機會。在跨境電商野蠻生長的過程中,這又是一次高昂的學費。
06
站群賣家太猖獗!
「逼」得獨立站建站平台關停
「每周新出一個建站工具!」一位跨境賣家如是形容當下獨立站行業的火熱。
2021年,跨境賣家對「獨立站」這一出海渠道已然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市場漸漸培育起來。據億邦動力不完全統計,去年活躍的獨立站建站SaaS服務商不下10餘家,比如國際巨頭Shopify、BigCommerce;再比如國內服務商加碼海外業務的有贊Allvalue、微盟ShopExpress;以及原生於跨境電商行業的店匠Shoplazza、Shopline、Ueeshop、Shopyy、Meshop、FunPinPin、ShopPlus等。
然而,逐漸白熱化的跨境電商獨立站建站賽道,有人擲金入場,有人卻在急流勇退。2021年4月,剛成立500天的Shoptago突發永久關停公告,引發業內咋舌。
Shoptago在公告中指出,「平台雖持續進行風控措施,但依然未能有效遏制不合規的站群賣家湧入,且這個比例在持續增長」,「回顧創立初心,是為了服務行業內跨境電商賣家品牌出海」。一紙公告,流露出遺憾的同時,也把矛頭指向了源源不斷的不合規站群玩家。
起量快、成本低、利潤高的獨立站站群模式,曾讓一眾跨境電商賣家趨之若鶩。它指的是賣家通過建站工具快速建立批量網站,每個網站只售賣少量產品,每款產品用額定預算的Facebook廣告或谷歌GMC來測品。一旦判斷產品有機會成為爆品,再加大預算投入。通常一天可以測幾十個產品,基本一周可以跑出一個爆品。如果兩三周下來數據表現還不佳,就直接關店、換賬號,然後接著再測。這種方式就像賭博,看押中的幾率。
問題在於,在這種模式下,賣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把貨賣出去,往往忽略了產品的質量和用戶體驗。此外,隨之而來的就是一些「黑心賣家」混雜其中,這些賣家根本不會考慮貨源、成本是否合理,以及利潤如何,直接把市場上好的產品圖片拷貝到自己的網站,再投放Facebook廣告,並將產品價格盡可能放低,只為了往自己的網站引流,因此出現很多「收了錢不發貨」、「貨不對板」等違規操作。
Shoptago認為,這是一種短期的利益,自己並不想為行業的虛假泡沫而服務,因此選擇了關停來和這些不合規的站群賣家劃清界限。
從獨立站生態來看,不合規的站群行為會擾亂整個跨境市場的發展秩序和正當的競爭環境,也拉低了海外合作夥伴對中國賣家的群體印象;從賣家角度而言,如若站群賣家測品的廣告投入力度過於兇猛,也會拉高整個行業的流量成本,拉低凈利潤。在平台決定自斷臂膀以求得長期主義的同時,還在鼓吹野蠻玩法的賣家們又能走多遠呢?
07
多個跨境電商平台接連倒下
2021年,被淘汰的還有一些曾經風雲一時的跨境電商平台。
執御,原本是中東跨境電商絕對的獨角獸企業。創始團隊很有前瞻性,當SHEIN在北美重金投入的時候,執御弊其鋒芒,布局中東,並很快建立了自身的相對優勢。然而,2021年,其深陷於供應商欠款、裁員風波、法律糾紛、創始團隊出走等一系列困境,不免讓人唏噓。而就在2022年年初,執御旗下購物平台JollyChic的網站、App、賣家中心等登陸頁面均無法打開,疑似已關閉,該品牌在幾個社交媒體上的官方賬號的更新日期也都停在了2021年7月31日。
另一家中東跨境電商平台Ajmall,也在2021年年末黯然出局——向賣家發出通知稱因平台業務調整而關停。該平台於2018年8月20日正式上線,曾先後獲得XVC、真格基金、源碼資本、亦聯資本和歡聚時代三輪共5000多萬美元投資。2019年時,AjMall在沙特App Store購物應用下載榜中連續一個月排名保持在前三。但AjMall的Facebook官方賬號,其最後的更新日期是2021年10月29日。
VOVA,曾在相關招商宣傳中標榜自己為「國際版拼多多」,收到很多賣家的擁戴。但就在2021年9月,平台毫無徵兆地關停了大批店鋪,招商經理也「集體離職」,留下一眾不明真相的群眾傻了眼。緊接著,VOVA的PC端網站無法訪問,登錄商家中心則被提示該網站「存在安全隱患」。更荒誕的是,在抱團討說法的商家群里,大家以表單形式匯總了受害商家的信息,但最後,追責、討債沒有成功,表單卻落入了其它平台的招商經理手中,試圖挨個打電話拉業務.......
平台關停往往是諸多因素交織在一起的結果,除了自身經營問題之外,也可能是競爭壓力大、模式單一、上下游鏈條做得太重、急於給資本講故事以及變幻莫測的疫情等等,很難用當中的任一原因草下結論。但不可否認的是,野蠻生長後遺症、資金鏈斷裂,這些最顯見的因素似乎加快了這些平台的生命終結。
而由此引發的另一個思考是:平台模式的終極宿命難道只有第一或者死亡?
當下,除去「內憂」,垂直平台或者中腰部平台所面臨的「外患」是雙面夾擊。一方面,全球化電商平台的亞馬遜,一如既往的穩健發展、一家獨大,做跨境電商,沒人能繞過他;另一面,Shopify所推動的去中心化的獨立站勢力,如雨後春筍般在全球蔓延,是個獨立品牌都要考究他。「大」,有亞馬遜;「小」,有獨立站。其他平台,又該憑何打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