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跑贏哪個指數
① 哪只基金今年跑贏大盤
不知你所指的大盤是哪個指數,是上證綜指,上證50,中證100,還是滬深300指數呢?那我們以最具滬、深兩地市場代表性的滬深300指數為基準比較吧:
今天5月22日,截止今日,滬深300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了50.78%(來源同花順軟體)。截止今日,今年以來漲幅超越滬深300指數的基金有(來源天天基金網):
590001中郵核心優選59.84%
159901易方達深證100指數56.09%
162102金鷹中小盤52.87%
630002華商盛世成長52.20%
161604融通深證100指數52.08%
519089新世紀成長51.75%
跑贏滬深300的就是這幾支了。
易方達和融通是兩支跟蹤深證100成份指數的指數基金,易方達漲得多一點,但憑這也不能完全證明易基就比融基好,因為易基是上市交易型指數基金,採取完全復制指數;而融基是只是開放型指數基金,指數跟蹤率95%,另5%要作為現金類資產以應對贖回,管理費和託管費比易基高。這支指數相比滬深300彈性更大,但波動也會更大。
金鷹中小盤是一支混合混合型基金,股票占資產比例最高只是80%,可見經理龍蘇雲配置資產靈活水平相當高, 註定換手率也高。
中郵核心優選和華商盛世成長是股票60%-95%的標準的股票型開放式基金,兩家公司今年業績都非常突出,不過中郵全部暫停申購。
就說這些吧,其他的你可以在基金公司網站或相關的基金門戶網站如www.1234567.com.cn天天基金網和www.cn.morningstar.com晨星基金網去看看。
最後,祝你投資理財財源廣進。
② 怎麼看基金有沒有跑贏滬深300
你去網路這個基金的代碼或者名字,一般第一行就是這個基金在天天基金網的鏈接了,點進去往下拖,大概中間有個大圖,是這個基金和滬深300的對比圖,藍線是該基金的走勢,灰線是滬深300,紅線是同類型平均,藍線在灰線上就是跑贏了。。。
③ 原來他們才是公募基金的佼佼者:年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基金
滬深300指數是國內最出名的指數之一,它由300隻來自滬深兩市的代表性好,流動性高,交易活躍的樣本股組成,是反映滬深兩市整體走勢的「晴雨表」,能夠反映市場主流投資的收益情況。
根據東財數據,全市場6269隻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有3306隻基金的業績基準是由滬深300指數構成的。
可是你知道嗎?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滬深300指數,年年跑贏它的幾乎寥寥無幾!
我們先看滬深300指數最近10年的漲幅:
其中2014年收益最高,51.66%!
連續10年跑贏滬深指數的基金有嗎?很可惜,沒有!
那我們把標准放低點,最近連續五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六千多隻基金,你猜有多少只呢?僅有21隻!
唔,21隻也不少了,那再增加點時間?最近連續六年從2014年-2020年跑贏滬深300的基金有多少只呢?就2隻!
好吧,肯定是滬深300指數在2014年開掛了,超常發揮了。我們把2014年剔除,2013年-2020年(不含2014年)果然,跑贏滬深300的增加到18隻:
當然,這個結果你會發現有一個問題,即有些基金經理早就變更了,根本不完全是自己任期內的收益。
況且,15年以前的優秀基金經理確實很少。
所以,如果再加一個條件,在基金經理任期內,年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呢?
基金經理16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7年-2020年年,這四年都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一共有53隻。
而這四年每一年業績都在同類排名1/4 的只有3隻偏股型的基金:
註:收益標紅標明高於平均值。
如果把標准稍稍放寬點, 四年當中有三年的業績都在同類排名前1/4 的,一共10隻,分別是兩類:
股票型:
靈活配置型 :
基金經理15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6年-2020年這五年都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一共有40隻。
五年每一年業績都在同類排名前1/4 的只有1隻偏股型的基金:
標准稍稍放寬, 五年有四年業績排名同類前1/4 的只有4隻:
股票型:
偏股型:
平衡型:
基金經理14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5年-2020年,這六年年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一共有 7隻。六年都排在同類前1/4的沒有。
六年有五年在同類排名1/4 ,有且只有1隻:
基金經理13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4年-2020年,七年每年跑贏滬深指數的沒有,去掉2014年,則有3隻 :
而這七年間排名同類前1/4的僅有其中兩年,不再單獨列出。
基金經理在12年年內任職,所管理的基金在2013年-2020年,這八年都跑贏滬深指數的基金的,沒有,去掉2014年則有2隻:
最近大名鼎鼎的張坤和蕭楠毅然在列。
其這幾年的同類排名情況如下:
繼續往下看:
基金經理在11年任職, 所管理的基金在2012年-2020年,連續九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基金沒有,去掉2014年則有一隻 :
排名情況:
基金經理在2010年年內任職, 所管理的基金在2011年-2020年,連續十年跑贏滬深指數的基金沒有,去除2014年則有一隻:
排名情況:
估計到這里,肯定有小夥伴會說,既然都跑不贏滬深300指數,那我直接買滬深300指數,豈不是最佳?
迦南只能說,這也是一種投資的辦法。但是你會發現時間越往前,基金經理越少,連任至今的就更少,這是導致樣本無法科學地評估基金原因之一。
另外,由於每一年能跑贏滬深300指數基金的主動型基金不在少數,我們要做的是去爭取選出這一批優質的基金,而不是滿足於獲得一個滬深300的平均回報。
最後,從15年開始,有不少優秀的新生代經理開始任職,比如交銀的王崇、楊浩,工銀的袁芳,中歐的周應波等等。至少目前他們還是能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的。
這個另類的選基方法,有沒有讓你耳目一新,思路豁然開朗呢?這種方法是不是又選出來一批優秀的基金和基金經理呢?
是的話,來個贊!
④ 怎麼叫基金跑贏大盤
基金跑贏大盤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基金業績勝過股市平均水平。
首先,大盤是一個很籠統而模糊的概念,可以把大盤理解為「股市整體」
其次,人為的認定股市整體表現是市場平均表現
然後,基金跑贏大盤,就是該基金業績比市場平均表現要好。
其實這種說法無法准確,因為很多基金的投資方向都是特定的,與股市整體水平相比較並沒有很好的可比性。比如有些小盤股風格的基金,比較適合用特定的指數做對比,比如中證500指數;比如一些基金就是投資於藍籌股,則滬深300是不錯的比較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