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監管哪些基金
Ⅰ 公募基金受銀保監會監管嗎
公募基金受銀保監會監管。
中國證監會是我國基金市場的監管主體,依法對基金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作為自律性組織,對基金業實施行業自律管理。
證券交易所負責組織和監督基金的上市交易,並對上市交易基金的信息披露進行監督管理。
基金管理公司是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設立的對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額的申購和贖回、基金財產的投資、收益分配等基金運作活動進行管理的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的依法募集由基金管理人承擔。
基金管理人一般由依法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擔任。擔任基金管理人應當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基金管理公司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違反《證券法》《基金法》行為的發生。
拓展資料:
公募基金投資運作主要涉及基金份額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及其他服務機構。
基金份額持有人,即基金投資者,是基金的出資人、基金資產的所有者和基金投資回報的受益人。
基金管理人在基金運作中具有核心作用,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按照基金合同的約定,負責基金資產的投資運作,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為基金投資者爭取最耐激大的投資收益。在我國,基金管理人一般由依法設立的拆散基金管理公司擔任,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旅畝氏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等機構也可擔任基金管理人。
基金託管人,根據法律規定,基金資產必須由獨立於管理人的託管人保管。託管人的職責主要體現在基金資產保管、基金資金清算、會計復核以及對基金投資運作的監督等方面。在我國,託管人只能由依法設立並取得基金託管資格的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擔任。
其他服務機構,主要包括基金銷售機構、銷售支付機構、份額登記機構、估值核算機構、投資顧問機構、評價機構、信息技術系統服務機構以及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
Ⅱ 金融監管機構有哪些各監管哪些方面
只有以下這四個: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拓展資料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從事金融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
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同時亦指有關放貸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客戶在財務上進行周轉的公司,而且他們的利息相對也較銀行為高,但較方便客戶借貸,因為不需繁復的文件進行證明。
按照不同的標准,金融機構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1、按地位和功能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財務公司、第三方理財公司等。
第四類,在中國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2、按照金融機構的管理地位,可劃分為金融監管機構與接受監管的金融企業。例如,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是代表國家行使金融監管權力的機構,其他的所有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都必須接受其監督和管理。
3、按照是否能夠接受公眾存款,可劃分為存款性金融機構與非存款性金融機構。存款性金融機構主要通過存款形式向公眾舉債而獲得其資金來源,如商業銀行、儲蓄貸款協會、合作儲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等,非存款性金融機構則不得吸收公眾的儲蓄存款,如保險公司、信託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以及各類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等。
4、按照是否擔負國家政策性融資任務,可劃分為政策性金融機構和非政策性金融機構。
由政府投資創辦、按照政府意圖與計劃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非政策性金融機構則不承擔國家的政策性融資任務。
5、按照是否屬於銀行系統,可劃分為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按照出資的國別屬性,又可劃分為內資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和合資金融機構;按照所屬的國家,還可劃分為本國金融機構、外國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機構。
Ⅲ 金融機構哪些屬於保監會、銀監會、證監會分別管轄
保監會屬於保險業的監督機構
銀監會屬於銀行業的監督機構
證監會屬於證券業的監督機構
Ⅳ 金融機構哪些屬於保監會、銀監會、證監會分別管轄
保監會、遲橋襪銀監會和證監會是中國的金融監管機構,負責監管消敗不同領域的金融機構:
1. 保監會:全稱為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是中國負責監管保險業的機構,主要監管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
2. 銀監會:全稱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是中國負責監管銀行業的機構,主要監管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農村信用社等機構。
3. 證監會:全稱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是中國負責監管證券市場的機構,主要監管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等機構。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發展,金融機構之間的交叉經營越來越普遍,有些機構可能同時受到多個監管機構的監管。例如,銀行也可以經營保險業務或證券業務,這些業務也需要接受保監會和證監會的監管。但是,不同的業務碼激領域和金融機構仍然受到不同監管機構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