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冠軍魔咒怎麼破咒
Ⅰ 基金倉位「88魔咒」是什麼 基金倉位魔咒還會靈驗嗎
物極必反,致盈則虧,一個彈簧總是彈到最大限度,壽命便也損耗殆盡了,基金倉位與股票市場存在一個「88魔咒「的說法,意思就是很高時(88%以上),就預示著A股市場將迎來大跌,那麼歷史上這個基金倉位的魔咒究竟有多靈驗,以後還會繼續靈驗嗎?
「88魔咒」還會繼續靈驗嗎?
何謂「88魔咒」,即當股票型基金倉位水平達到88%左右的時候,股市可能會形成階段性的頂部,由此成為股市見頂的一個敏感信號。
實際上,「88魔咒」還是相當靈驗的。每當市場面臨某一重要壓力區域時,「88魔咒」卻開始「顯靈」,隨後的股市多以下跌為主。
2014年下半年,A股市場出現了罕見性的上漲行情,期間累計最大漲幅超過15%。不過,遺憾的是,當市場挑戰2400大關之際,股市「88」魔咒又開始出現。
數據顯示,2014年9月1日至9月5日,樣本內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倉位自上一期的上升個百分點至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較前期上升個百分點,;而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較前期上升個百分點。
除此以外,其他多個機構的基金倉位數據均顯示出濃烈的「88魔咒」色彩。其中,有機構統計,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的平均倉位是較之前的提高了個百分點。毫無疑問,當時的基金倉位數據已經非常接近「88魔咒」的水平。
那麼,「88魔咒」為何屢試不爽呢?
其實,以公募基金為主的基金機構對市場的佔比依然很大。與此同時,基金增倉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暗示著中小股民的操作方向。待市場的做多氛圍大幅提升之際,又將面臨空頭的反撲。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88魔咒」的影響力正逐步削減。
一方面,雖然公募基金的市場影響力依存,但是以私募基金、險資等機構正逐步壯大,並逐步削弱公募基金對市場的影響。另一方面,隨著《公募基金管理辦法》的落實,股票型基金倉位被設置了80%的最低倉位,由此改變了之前公募基金持倉下限60%,上限95%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對公募基金的倉位控制有著嚴格的要求。其中,將股票型基金倉位的下限設置為60%,上限設置為95%。由此一來,為公募基金經理的操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至此,當股票型基金倉位臨近88%的水平時,則預示了基金可增倉的空間將相當有限。相反,因存在60%的倉位設置下限,基金可減倉的空間卻相當巨大。因此,「88魔咒」的影響就無法避免了。
顯然,新規對公募基金的操作空間將更加收窄,不僅考驗著基金經理的操作本領,而且還對市場起到很好的穩定性作用。但是,就而言,仍然有不少公募基金沒有滿足80%的倉位下限規定,其執行效率值得懷疑。
縱觀成熟發達的資本市場,其整體的基金倉位水平長期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以美國市場為例,其國內多樣化的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保持在95%以上,而一般的基金倉位也長期保持在80%以上的水平。
對於當地基金機構而言,因市場長期的運行趨勢保持向上,一旦基金選擇了波段的操作方式,則容易錯失市場的上漲機會,從而降低基金的整體投資回報率。至此,當地更多的基金機構更熱衷於長期持有,而不是波段操作。
反之,在國內市場,因市場長期的運行趨勢不明朗,市場整體的投資回報率偏低。若基金機構採取長期持有的方式,則難以獲取較理想的投資回報率,甚至會錄得虧損。因此,國內的基金機構更熱衷於隨波逐浪,激進投機,其實從國內股票型基金倉位的變化幅度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不可否認,這就是成熟市場與不成熟市場之間的區別。
所以,針對A股市場,因市場制度規則設計的不合理,大機構大資金更容易操縱整個市場。一旦市場發生任何的風吹草動,則基金機構的異動表現也足以讓市場產生大幅波動的行情。因此,作為弱勢一方的散戶,對「88魔咒」的破壞力仍然不能掉以輕心。而隨著中國A股市場的逐步成熟,基金倉位」88魔咒「也會漸少出現。
Ⅱ 新成立的基金能買嗎
新基金最好不買,因為新基金發行存在建倉期,這個期間收益是無法估計的,大多情況下持平,甚至虧損。 一般開放式基金建倉期是1-3個月。新基金募集期結束後驗資,經過驗資後基金合同才正式成立,之後進入基金的建倉期,這個時間封閉1-3個月,具體時間由基金公司控制,看基金建倉進度而定。只要在1-3個月內都屬於正常情況。在此期間內投資者是不能贖回的。但是需要看到基金的股票持倉往往又需要再往後推幾個月,這就對我們投資人來說,非常難判斷基金的具體情況。
所以新基金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第一點是,可能會買在高估期。
基金頻發的時候通常是市場行情比較火熱的時候。基金公司需要賺錢,熊市發行,沒人購買就虧掉了,所以基金公司都會在牛市扎堆吸金,於是乎,買在高處的時候就容易出道即巔峰。
除了這個時間點,還有一個時間點也是基金公司吸金的好時候,就是打造出來一位明星基金經理之後,用他的知名度吸引客戶。
第二點是,新基金沒有歷史數據作參考。
無論是在市場火熱的時候發行新基金,還是冠軍基金經理發行新基金,這個時候都是最容易吸引客戶的。但是,市場是多變的,基金成立之後的表現還需要觀察。老基金有歷史數據可參考,雖說過去不能代表未來,但過去畢竟可以看出來這只基金的投資風格、選股方式、市場偏好。新基金沒有歷史數據可以參考,未知風險比較大,你甚至都不知道這只新基金的經理穩不穩定。
第三點是,基金的冠軍魔咒。
基金行業有個冠軍魔咒,就是前一年的冠軍,接下來的一年甚至幾年的業績都會一直下滑。一般知名度有了,資金就會追進來。有的基金經理,原本就只管著幾個億十幾億的基金,突然紅了發行的基金都是上百億,有的甚至發行了好幾只上百億的基金。手裡管的錢突然就變多了,他能不謹慎嗎?以前可以闖,現在只想守。大部分規模超百億的基金,都會逐漸轉向大盤股,因為大盤股的輪動沒有那麼快,所以基金的表現會越來越穩健,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就比較小。
Ⅲ 聽聽股市的幾個出了名的魔咒,萬一是真的呢
最近這幾天,A股出現了不小的調整。很多人把這個下跌的原因都歸咎於各種魔咒,比如「419魔咒」、「88公募魔咒」。
對於這個「419魔咒」,可能大家從字面意思就可以感受出來,它說的是每年4月19日當天股市的下跌的概率很大。當然上周五(也就是4月19日),「419魔咒」並沒有奏效,而是大漲。
而「88公募魔咒」,它是指每當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倉位達到88%的時候,股市就很容易出現大跌。這個魔咒背後的邏輯很簡單,因為當倉位達到88%或以上時,股市可能因為缺乏增量資金,所以後面就只能賣了,進而就會導致下跌。
根據最新公募基金的一季報數據顯示,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持股倉位已經達到了88.67%。所以市場對此很擔憂。
其實在三思君看來,這些魔咒只是事後的總結,它並不能預測未來。
這里就說這個「88公募魔咒」吧。
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因為基金沒有錢買了,所以後面就只能換倉或賣出,進而就會導致市場出現調整。
其實,基金的倉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比如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由於會吸引大量跟風的投資者去申購基金,所以盡管此前公募基金的倉位已經很高了,但是因為有新流入的資金,所以基金還是有錢去加倉的。
還有在市場行情比較差的時候,由於很多風險承受能力有限的投資者可能會選擇贖回基金,所以盡管先前基金的股票倉位很低,貌似有錢加倉,但是因為有投資者贖回了,所以說不定還會減倉。
第二,現在88%的股票倉位並不代表高倉位。
因為根據2015年8月8日頒布的新規,股票型基金的倉位不能低於80%。所以現在88%的股票持倉只能是中等倉位。
而按照之前的邏輯來看,60%到75%的股票倉位是低倉位,75%到85%是中等倉位,85%以上的股票倉位才是高倉位。
所以現在股票型基金的股票持倉達到88%以上,是常有的事,跟歷史沒有太多的可比性。
第三,與10多年相比,目前公募基金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從前了。
從過去10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規模變化來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具體數據為,從2008年1月的2.9萬億,到2019年3月的2.6萬億。
而與此同時,A股的流通市值卻從2008年1月的8.4萬億,增加到2019年3月的45.6萬億。換一句話說,公募基金對A股的影響力從34.5%(用2.9萬億/8.4萬億),降低達到了5.7%(用2.6萬億/45.6萬億)。
所以隨著公募基金影響力的下降,未來這個「88公募魔咒」是否繼續有效就不一定了。
最後從2013年到2015年的那輪大牛市的數據來看,盡管當時股票型基金的倉位也達到了88%,但是市場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所以大家在投資基金的過程中,真的不用過度去擔心A股市場上的這些魔咒。
Ⅳ 剛開始接觸基金的新手,買基金要注意避開哪些坑
者老很多朋友還沒有復工,有很多朋友在家理財卻輕輕鬆鬆地賺了不少錢,在課堂的社區有很多小夥伴也學起了投資基金,但是在這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其實在投資過程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今天大財師兄就來和大家講一下,要注意避開哪些坑?
我們需要按生活所需購買適合自己的基金,讓它的預期收益率發揮到最大,基金的首或升投資方式多種多樣,在實際的購買當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技巧。
隨意購買基金、大進大出
基金就是買一堆股票,只不過這些股票是幫你挑的罷了。雖然基金比股票穩健且風險小,但也不是隨便投資就可以的。想掙錢一定要選一隻好基金,但偏偏很多人在購買基金時,只是匆匆看過歷史業績、業績突出等片面的信息,然後就冒然買進。
隨意買進,就意味著持有者不了解自己的基金,也不會相信這只基金,然後一旦遇到大幅波動,就會手忙腳亂,追高殺跌。
這樣一來,除了凈值下跌帶來的虧損外,還多給了很多申購、贖回費用。
面對這樣的坑,大財師兄建議大家要:
慎重選基金,全方位掌握信息。看3-5年業績、經理人能力、基金公司情況、基金規模、基金倉位分布與市場行情趨勢,選擇後就要相信基金,不能頻繁操作。
只追求過於便宜的基金
基金凈值高低與其未來盈利能力沒有必然聯系,大家常說高拋低吸並不說便宜的就是低點,因為差的基金大概率會更便宜,好的基金可以慢慢漲,而而有,雖然禁止便宜,但是業績維護,而且後面的局勢十分不明朗。
所以我們在買基金的時候要盡量從各方面考慮,不要單純的只考慮價格。
喜歡買冠軍基金
我們在買基金的。應用上我們都會看到多平台或者銀行都會介紹往年績效冠軍的基金,很多人會因此被迷惑,在基金投資市場一年的預期收益率其實代表不了什麼。
而且基金是有冠軍魔咒的,今年的基金冠軍,如果到明年,很有可能連前十都排不上。所以大家在選擇基金的時候最好打開時間線,更多的去分析基金經理,看過去五年或者十年基金的預期收益情況。
盲目崇拜專業人士,追逐熱門主題基金
很多投資小白在投資的過程中,為了能夠盡快的獲取更多的預期收益,這妄想能夠得到一些內幕消息,或者找一些專業的人士幫忙介紹一些主題基金,確實,在一些領域會比我們研究的更多,但是市場上並不是每個都很厲害,而且我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所謂的,只不過是券商的銷售員。
家的能力和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看到或者大機構介紹熱點基金時,我們不能夠盲目聽從。
大財師兄有位朋友就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去年國慶的時候,大漲的軍工,當時軍工已經開始上漲了,團畢有人說,軍工後期還會上漲,他就立刻買了幾萬塊錢的軍工基金,可是事實卻是曇花一現,軍工又趴下去了。
基金投資新手,除了在選擇基金的時候容易踏坑,很多時候是在買賣的過程中自己挖了坑。
很多投資新手在基金投資的過程中,容易受情緒的影響,頻繁的進出,或者是貪多求全,從而造成了自己的預期收益,很難跑過大盤,甚至出現虧損,而這些往往是要在然後基金投資的過程中不斷修正的,這樣才能夠獲取到更多的預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