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創始基金多少
⑴ 誰知道巴菲特管轄的基金的名字,以及它的平均年收益率
公認的股神沃倫•愛德華•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巴菲特的基金是伯克夏-哈薩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他和他的家庭成員擁有該公司38%的股權。
50年來,巴菲特的投資回報率年平均達到了31%
⑵ 股神巴菲特原始炒股資金是多少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經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 給理發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克希爾公司凈資產的年均增長率達21.4%,累計增長361156%;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累計增長幅為6479%。
2007年3月1日,伯克希爾公司A股股價上漲410美元,收於106600美元。去年伯克希爾A股股價上漲了23%,相形之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股價平均漲幅僅為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困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將捐出總價達370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全球首富、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70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據路透社報道,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現年75歲,《福布斯》雜志預計他的身價為620億美元,是全球首富。370億元的善款佔到了巴菲特財產的大約60%。
巴菲特在一封寫給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會的信中說,他將捐出1000萬股伯克希爾公司B股的股票,按照市值計算,等於巴菲特將向蓋茨基金捐贈300億美元。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的決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向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決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向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向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不久前,蓋茨剛剛宣布他將在兩年內逐步移交他在微軟的日常管理職責,以便全身心投入蓋茨基金會的工作。蓋茨基金會的總財產目前已達300億美元。該基金會致力於幫助發展中國家的醫療事業以及發展美國的教育。
2008年3月6日,《福布斯》雜志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富豪榜,巴菲特由於所持股票大漲,身家猛增100億美元至620億美元,問鼎全球首富,墨西哥電信大亨斯利姆以600億美元位居第二,13年蟬聯首富桂冠的微軟主席蓋茨退居第三。
⑶ 巴菲特捐錢捐了多少
巴菲特個人捐款總額達到了215億美元。
參考資料:
本周一(2015年7月6日),沃倫·巴菲特向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以及其它4家家族基金會捐出了價值約為28.4億美元(約合176.3億人民幣)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這也是其為踐行早前承諾的,要捐出一生積蓄的億萬富翁慈善計劃的重要一步。
這其實已經是巴菲特本人的第10次年度捐贈了,也是其有史以來最慷慨的一次。此次,巴菲特共計捐出了2064萬 「B」級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也帶動其個人捐款總額達到了215億美元。
蓋茨基金會致力於在全球范圍內推動教育進步,醫療水平提升和消除貧困。得益於巴菲特的慷慨,蓋茨基金會此次收獲頗豐。
在此次巴菲特的捐贈對象中,還包括以巴菲特去世前妻命名的Susan Thompson Buffett 基金會(蘇珊·湯普森·巴菲特基金會)和由巴菲特孩子霍華德,蘇珊和彼特三人共同打理的Howard G. Buffett, Sherwood and NoVo 基金會。
現年84歲的巴菲特如今還擁有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將近19%的股份。本周一,《福布斯》雜志刊文,估算出這筆股份大致可折算成超過640億美元的個人凈財富,這使巴菲特在全球富豪榜中仍能穩穩站住第四位。
而身為微軟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的比爾蓋茨,則以788億美元的身價,位列第一。
巴菲特目前持有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大部分為「A」級股,這保證其佔有伯克希爾公司董事會三分之一的投票權。
巴菲特通常會在每年的7月份進行他的大型慈善捐贈,捐出的股票數以每年少5%的速度逐步減少。雖然股票數量在減少,但得益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近年來股價的持續上漲,但其捐出的股票價值在通常情況下,還是在遞增的。
而得到捐贈的這些慈善機構,他們通常會選擇將股票出售,用得到的資金來支撐他們的慈善活動。而這也是也反映出了巴菲特本人的金錢觀。
除了這幾家大型知名的家族慈善機構以外,巴菲特其實還會向其它大大小小的各類慈善機構進行小額捐助。
⑷ 巴菲特股神起步資金多少啊有了解的人嗎謝謝,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美國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被稱為股神,尊稱為「奧瑪哈的先知」、或「奧瑪哈的聖賢」,目前擁有約620億美元的凈資產,根據《福布斯》雜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他已經超過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和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現在不是)。 ke..com/view/24880.htm?fr=ala0_1_1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美國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被稱為股神,尊稱為「奧瑪哈的先知」、或「奧瑪哈的聖賢」,目前擁有約620億美元的凈資產,根據《福布斯》雜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他已經超過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和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 彈子球游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闆,掙取外快。
[2]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尼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士學位。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
1951年,21周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2年,巴菲特和蘇珊·湯普森結婚,他們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學讀書時,蘇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羅伯塔是住同一間宿舍的舍友。當巴菲特順路拜訪她並向她求婚時,蘇珊離開了就讀的大學和他結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離巴菲特目前的家只有一個半街區的地方長大的。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資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46%,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⑸ 對沖基金大師們的從0到1
被稱為對沖基金大師一般需要幾個條件:業績記錄有十年以上,復合收益率要很漂亮(20%+),賺的錢要以十億為單位,有過幾次經典之戰。
符合這些條件的投資大師,全世界大概有二三十位吧,都是投資界的傳奇人物。大師們從凈值1美元到幾十美元乃至4萬美元的投資歷程,賺取數十億美元的財富故事,自然能引人入勝,不過我們更感興趣的是他們的從零到一,即開始創業和募集第一隻基金的這一步。大師在成為大師之前,也沒有名氣,沒有歷史業績,團隊就是光桿司令,創業第一步也並不容易,靠的也是一個人緣或機緣。對於大師們自己而言,一生之中有無數大小戰役值得回味,但估計最難忘記的還是第一戰-首募之戰吧,因為多少有點小激動和憧憬,有時還帶點遺憾。
這里擷取五位投資大師吵圓的創業故事,從中既能體會到私募創業之艱難,或許也能找到挑選優秀私募的秘訣吧。
巴菲特
世界上最成功的私募,自然是首富巴菲特(巴菲特持有30.83萬股伯克希爾A類股,每股股價高達23.5萬美元,身家725億美元),巴菲特在做了13年的私募基金(PE)之後才轉戰到伯克希爾·哈撒韋。巴菲特是諸多投資大師裡面出道最早的,投資生涯也是最長的,現在86歲高齡還奮斗在投資第一線。
巴菲特出生於1930年,1947年進入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讀本科,三年就完成了學業,1950年赴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讀研,求學於價值投資教父本·格雷厄姆。1951年畢業後,希望無償為格雷厄姆工作,但是被婉言拒絕了,於是在父親的證券公司當了三年的股票銷售商。這三年期間,巴菲特一邊埋頭研究股票,一邊上了卡內基的演講課,還在奧馬哈大學開課講授投資學原理(教材就是恩師寫的《聰明的投資人》),同時還談戀愛和結婚,22歲就和19歲的蘇茜結了婚,生了一個女兒。1954年,格雷厄姆終於答應巴菲特來自己的公司上班了,巴菲特在那裡幹了兩年的選股,直到格雷厄姆解散自己的公司。這就是巴菲特創業前的經歷,巴菲特此時雖然只有26歲,卻是有著七年股齡的職業投資人。
巴菲特1956年5月帶著老婆和兩個孩子回到家鄉奧馬哈自立門戶,發起了巴菲特合夥基金。這第一隻基金規模是105000美元,合夥成員有7人,分別是巴菲特的姐姐及姐夫、姑媽、前室友及其母親、巴菲特的律師及巴菲特本人。其中巴菲特投入了100美元(按中國人的寫法,《滾雪球》是不是可以叫做《從100美元到700億》陵晌?),實際上巴菲特此時的身家已經有14萬美元了,創業還是有底氣的。巴菲特於當年又成立了兩個合夥基金,到了年底合夥基金凈資產合計就到了303726美元了。這些錢是個什麼概念呢?巴菲特1955年為格雷厄姆工作的年薪是12000美元,1957年在奧馬哈的法拉姆大街買的五居室房子花了31500美元。
此後巴菲特的私募之路是順風順水,收益率一路飄紅,客戶也是越積越多,到了1962年元旦,合夥基金凈資產已經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100萬屬於巴菲特個人),投資人發展到了90人。此時巴菲特才搬出卧室找了一間辦公室,同時招聘了第一名全職員工。
巴菲特的創業是相當成功,一方面要感謝父親和恩師帶來的關系網,但是最重要的是其本人的感染力。巴菲特很早就立了志,早在12歲的時候就宣布要在30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對掙錢有濃厚的的興趣與自信。1968年,量化投資的祖師爺愛德華索普與巴菲特打了幾次橋牌,便斷定此人將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因為其投資理念、分析能力、變通能力都是一流。
巴菲特於1969年秋天結束了巴菲特合夥基金,主要是因為此時價值投資機會太少(後來美股進入了劇烈震盪的70年代)、基金規模又太大(1969年初,基金規模已經增加到1.04億美元了),並且也不想100%的忙於投資,聲稱「我要退休了」(47年過去了,還沒退休!)。巴菲特確實沒有退休,而是轉戰到伯克希爾了,巴菲特花費了此後的畢生精力,把伯克希爾打造成一架掙錢機器,自己也成了世界首富。
巴菲特1957-1969這13年年均復合收益率是23.2%,其中1969年表現最差,基本為零,1957年為其次,收益率為9.3%,中間的11年收益率都是不錯的。伯克希爾的業績從1965年起就開始有尺碰鋒記載了,1965-2015年的這51年,伯克希爾的每股凈值的年均復合收益率是19.2%(自2014年度起,伯克希爾的股價收益率也放入了《致股東的信》,到2015年這一數字是20.8%,與凈值增幅接近,不過收益為負的年份就多了很多,特別是1974年下跌48.7%與2008年下跌31.8%),累計起來就是增長了7989倍!如果加上1957-1964年的巴菲特合夥基金的成績,那麼這總共59年下來,1美元的投入能增長到4萬美元!
巴菲特會不會在2017年股東大會後真正退休呢?屆時他將有60年的業績記錄,這一紀錄在投資史上是空前的,估計也是絕後的。
索羅斯
索羅斯也是生於1930年,與巴菲特同齡,這真是十分的巧合。不過,索羅斯作為一個從匈牙利來到美國的移民,創業之路要艱辛得多,可謂是典型的屌絲逆襲。
索羅斯在納粹佔領匈牙利時期幸運的活了下來,戰爭結束後於1949年離開匈牙利前往倫敦,就讀於倫敦經濟學院(LSE)。索羅斯於1953年拿到學位,論文導師找的是著名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畢業之後,他在英國做了幾份短工,如手提包銷售之類,最後在SF銀行(Singer & Friedlander)找到一份交易員的工作,做黃金和股票套利交易。
1956年,索羅斯身上帶著5000美金來到了紐約。在倫敦同事的幫助下,索羅斯在F.M.Mayer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先做套利交易員,後成為分析師,1959年轉投Wertheim公司,繼續從事歐洲證券業務。1963年跳槽到阿諾德·萊希羅德公司(Arnold & S.Bleichroeder),1967年升為研究部主管。
生活方面,1961年索羅斯結了婚,同一年也成為美國公民。這一年,索羅斯利用周末時間重新起草十年前寫的《意識的重負》(他自己的評語是:除了標題之外,全文乏善可陳),希望能出版,還將手稿送給導師卡爾·波普爾審閱,1963年至1966年還花了三年的時間修改,但是最終並沒有出版。索羅斯此時仍然想當哲學家,可是生活壓力很大,父親來到美國後過了五六年就得了癌症,索羅斯不得不找一位可以供應免費醫療的外科醫生。索羅斯最後還是暫且按下了當哲學家之心,回到謀生場中。
索羅斯於1967年在公司內部建立了第一個基金-第一老鷹基金,這是一個只做多的股票基金。索羅斯於1969年建立了第二個基金,叫雙鷹基金(幾年後改名為量子基金),屬於對沖基金,投資范圍包括股票、債券、外匯與商品,可以賣空和利用杠桿。雙鷹基金是索羅斯自己投入25萬美元成立的,不久他認識的一些歐洲闊佬注入了450萬美元,這總共475萬美元就是索羅斯起家的資本。
1970年,吉姆羅傑斯加入了索羅斯的團隊,負責研究,而索羅斯則主攻交易,兩人成為黃金搭檔。1973年,索羅斯自立門戶,建立了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辦公室只有三個房間,可以俯瞰紐約中央公園。
從1969年初的475萬美元起,索羅斯通過16年的努力,在1984年底將其增值到4.49億美元。這16年,總的外部資金流入是-1600萬,主要是1981年索羅斯虧損了22.9%,當年客戶撤走了1億美元,其餘年份合計流入8400萬。索羅斯這16年年均復合收益率是30.89%(巴菲特同期是23.41%),雖然有這么好的業績,基金規模卻沒有因此而快速增長,一直靠著內部收益增長,這跟巴菲特真的是沒法比。
1985-1999年索羅斯基金的業績更加的好,將索羅斯基金的年復合收益率推到了32.49%(1969-1999共31年,同期巴菲特是24.93%)。索羅斯基金在規模上也迎來了快速發展,1986年底到了14.6億美元,1991年底達到了53億美元。1992年狙擊英鎊之後,索羅斯名氣大振,在全世界范圍內揚名,1993年年底索羅斯基金規模就發展到了114億美元,1999年底到了210億美元的巔峰。
索羅斯基金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中虧損了15.5%,這也是僅次於1981年的第二次虧損,不過在2001年又扳回來13.8%,此後幾年收益尚可,但是畢竟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如早年。在2007-2009年的次貸危機中,索羅斯再一次力挽狂瀾,分別盈利32%、8%、28%,再一次證明了他最傑出的全球宏觀交易能力。
老虎基金羅伯遜
老虎基金的朱利安·羅伯遜屬於對沖基金界教父級人物,與索羅斯、斯坦哈特並稱對沖基金三巨頭。不過羅伯遜大器晚成,創立老虎基金的時候已經48歲「高齡」了。
羅伯遜生於1932年,比索羅斯只小兩歲,年少時喜愛運動,棒球和橄欖球玩的很溜。1955年在讀完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後,參加了海軍,服役2年期滿時被提拔為中尉。1957年去了紐約,進入基德爾皮博迪公司(Kidder Peabody & Co.)工作,這一呆就是22年。羅伯遜在基德爾皮博迪公司做銷售,將股票和債券推銷給個人與機構投資者,做過很多崗位,最終成為資金管理分公司的主管。相比於銷售,羅伯遜更喜愛資金管理,工作之餘替一些朋友和同事打理個人股票賬戶,成績不錯。羅伯遜採用的是價值投資策略,通過挖掘基本面信息和評估價值來選股票,持有周期比較長。
羅伯遜有一個好友羅伯特·博奇,此人1970年成為了阿爾弗雷德·瓊斯(Alfred Jones)的女婿,瓊斯就是被公認為發明對沖基金的人。瓊斯本是一個記者,在為《Fortune》寫一篇文章時對股市做了點研究,發現股票多空配對可以消除系統性風險,從而在牛市和熊市中都能盈利。靠著這個秘訣,瓊斯建立了一家對沖基金,發了財。羅伯遜和博奇、瓊斯經常交流,也領悟到了對沖的魅力,把多空對沖和價值投資結合,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1978年,羅伯遜帶著全家人去紐西蘭休一個長假,想寫一本小說,講述一個美國南方人如何成功立足於華爾街,可惜的是幾周之後就厭倦寫這本書了。最後,紐西蘭的美景、高爾夫、網球,也無法留住他的心,因為他要創業了!
1980年5月,羅伯遜和和朋友Thorpe McKenzie一共募集了800萬美元,設立了老虎基金。老虎這個名字是羅伯遜七歲的兒子建議的,之前他們為了取個好聽的名字費盡了心思。羅伯遜是一個愛交際的人(他的名片盒裡有幾千張名片),朋友很多,加上生意關系廣泛,預計能募集到1億美元,結果是大失所望,只實現了8%的募集目標!這其中包括瓊斯的基金,瓊斯的基金在女婿博奇接管後,從自營轉變到了FOF的形式。
好在1980年這個時機很好,恰逢美股20年大牛市的開端。老虎基金當年就實現了54.9%的費後回報,旗開得勝,此後的6年也實現了平均32.7%的高回報。
羅伯遜將價值投資和股票多空策略完美結合,通過招募大量聰明的且具有運動特長的年輕人來深挖基本面,在內部人才培養與管理、外部市場營銷方面都做得不錯,規模得以快速擴大,到了1991年,老虎基金成為第三家管理規模過1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到了1993年底就達到了70億美元,比斯坦哈特還多,僅比索羅斯少一點點(要知道老虎基金起步比索羅斯晚了11年)。基金規模在1998年8月達到了210億美元的巔峰,公司成員也超過了210人。
不過,在規模膨脹到百億美元以後,受制於股市流動性,羅伯遜不得不將投資領域從股票擴大到了債券、外匯與商品等市場,即所謂全球宏觀市場。羅伯遜的價值投資風格,不太適應全球宏觀投資,雖然一開始也賺了很多錢,在債券、外匯、鈀金、銅上面都賺了不少,但是最終於1998年因做空日元兌美元而大虧40多億,基金遭受重創由盛轉衰。
屋漏偏逢連夜雨,90年代末Nasdaq的互聯網股票一路飆漲,價格從高估到更高估,老虎基金的策略是做多傳統價值股而做空互聯網股票,結果是兩頭受挫,基金在1999年下跌19%,與1998年高峰比下跌了43%,而同期標普500則上升了35%。老虎基金在2000年一季度再度下跌13%,贖回潮洶涌不止,羅伯遜已經撐不住了,最終於2000年3月份關掉了老虎系列基金,同時,納斯達克於2000年3月10日見頂隨後崩盤。
雖然最後三年持續下跌,但是老虎基金創立以來的21年復合收益率還是高達23.37%,當初投入的1美元增值到了82.32美元。
老虎基金的結局令人惋惜,一個傳奇就此謝幕。但是,羅伯遜的故事其實並沒有結束,他後來投資與支持了很多小老虎,這些從老虎基金出來創業的年輕基金經理,大約有40多人,合計管理資金規模約占整個對沖基金行業的10%,占股票多空策略基金的20%,成為對沖基金界一個有影響力的群體。羅伯遜之所以在對沖基金大師裡面位居前列,就是因為他培養了一大批小老虎,而這是其他大師們都做不到的,巴菲特也好,索羅斯也好,連找一個滿意的繼承人都困難。
綠光資本愛因霍恩
愛因霍恩是對沖基金業的後起之秀,著名價值投資人與做空者,被一些人稱為「下一個巴菲特」。
愛因霍恩出生於1968年,中學時喜愛數學和辯論,本科就讀於康奈爾大學政府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闡述美國航空業的周期性監管問題,結論是不要投資航空業,用巴菲特的話說就是「投資者本應該將萊特兄弟的飛機從空中擊落」。1991年本科畢業後在DLJ公司做了兩年的投行分析師,每周工作100個小時以上。痛苦不堪的兩年後,愛因霍恩沒有按照常規去商學院讀書,而是去了對沖基金西格爾考勒瑞基金公司做買方分析師,三年下來就把投資與投資研究學得比較到位了。
1996年初,愛因霍恩和同事傑夫一起辭職創業,因為妻子開了綠燈,所以把公司取名為綠光資本基金公司。愛因霍恩和傑夫覺得可以募集1000萬美元,但最終到了5月份只籌到了90萬美元,其中50萬美元還是來自於愛因霍恩的父母,愛因霍恩和合夥人也各投入1萬美元。
綠光資本的策略與老虎基金是一樣的,股票多空結合價值投資,深度的基本面研究,區別在於其多空並不是一一匹配,而是尋找值得做多的多頭和值得做空的空頭,整體頭寸上加以匹配。持有期一般在1年以上,集中持倉,一般把30%-60%的資本投入到最大的5個多頭倉位。基金追求絕對收益目標,即無論市場環境如何,都要努力實現正收益。
募資過程中發生了一件趣事。有一位合夥人介紹來的富人朋友,給愛因霍恩出了一道撲克牌智力測試題,題目是:從一副撲克牌中拿出同一花色的牌,安排牌的順序,好讓人將最上面的一張牌翻開正面朝上,將下一張牌放在最底下,再翻開一張牌正面朝上,將下一張牌放在最底下,如此重復,直到所有的牌按數字依次排列。愛因霍恩答錯了,也錯過了這筆投資。(我也真希望有人也給我出出這種題目!)
綠光資本在5月之後的1996年獲得了37.1%的高收益,沒有一個月出現負收益,管理資產很快達到了1300萬美元。為了慶祝第一年的旗開得勝,愛因霍恩在冬天的一個晚上邀請了包括父母在內的25個投資人吃了一頓義大利美食,順便匯報了一下成績!
1997年,綠光資本獲利57.9%,年底管理資產就達到了7500萬美元。1998年,綠光資本業績一般,只有10%,但規模增加到了1.65億美元。1999年,基金實現了39.7%的收益率,管理資產增長到了2.5億美元。2000年是第五個年頭,基金收益率為13.6%,而納斯達克指數則暴跌39%,基金規模增長到了4.4億美元。2001年,納斯達克又暴跌了20%,而綠光資本則獲得31.6%的收益率,管理資產達到了8.25億美元。
90年代美股扶搖直上,大量資金也不斷湧入對沖基金行業,愛因霍恩藝高人膽大,與同樣投資風格的老虎基金相比幸運得多,業績好的出奇,享受了幾年美好的時光。
愛因霍恩的成名之作,是在2008年做空雷曼兄弟,從中大賺超過10億美金。現在,他仍然活躍在一線,在市場上具有很大影響力。
Michael Bury
邁克爾·伯利從規模上和從業時間上來看都算不得大鱷,但是他的故事比較勵志,成名之戰也頗為驚心動魄,而且他運營對沖基金的方式在中國得到發揚光大,所以我們也來看一看他的故事。
伯利出生於1971年,2歲的時候左眼球就因為視網膜神經膠質瘤而被移除,裝了一顆玻璃做的假眼球。伯利在小學的時候IQ測試出奇的高,但是朋友很少。5年級的時候父母離婚了,伯利與弟弟跟著父親住,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時間,在父親工作的IBM實驗室做一份小工,賺的錢拿來投資共同基金。高中的時候,父母復婚,伯利的信心越來越足,成績越來越好,但是畢業時因為英文老師的疏忽而被自己中意的哈佛大學拒之門外,去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醫學專業讀預科班。伯利與周圍人的關系都不好,後來被診斷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這是一種自閉症,患上了會出現社交困難。很自然的,伯利又把興趣放到了股票上。1991年,伯利被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錄取,讀到第3年父親就過世了。
1996年,伯利開辦了一家談論股票的個人網站valuestocks.net,每周發表幾篇長文。大概是因為當時互聯網上的網站太少,幾個月後MSN的主管就瀏覽到了伯利的網站,邀請他成為MSN專欄作家,每字1美元。伯利欣然同意,起了個筆名,叫「價值博士」(The Value Doc),開始MSN上談股票,很快有了不少的讀者。
1997年伯利醫學院畢業,欠下了15萬美元的助學貸款,在斯坦福大學醫院找到了一份病理研究的住院醫師工作。當年秋天,他在徵婚網站Match.com發布了徵婚啟事(第一代網民啊!咋不投身於互聯網啊!),與一位華裔女性黎德英閃電戀愛,3周後就訂婚了。做醫生很辛苦,伯利為了做好股票還得經常挑燈夜戰,利用晚上時間來發表文章更新自己的網站。
2000年6月,伯利29歲,在斯坦福大學醫院的工作結束,再也不想從醫了,他覺得應該學巴菲特專業做投資。在老婆和家人的支持下,他在美國銀行開了一個賬戶,從此開始了他的對沖基金生涯。伯利野心勃勃,把投資者的最低凈值要求設定在1500萬美元,基本上把認識的所有人都排除在外了。
運氣還真好,幾周後,暢銷書《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的作者兼對沖基金經理格林布雷特找過來,花了100萬美元買了伯利公司22.5%的股份,格林布雷特也是伯利的粉絲,一直在等著他離開醫療行業。伯利用這筆錢還了助學貸款,將公司命名為子孫資本(Scion Capital),在蘋果電腦總部之外幾個街區的地方租了一間小辦公室,這間辦公室從前的主人就是蘋果的聯合創始人沃茲(Steve Wozniak)。
伯利的私募之路還挺順利。2001年,標普500指數下跌11.88%,子孫資本的凈值上漲了55%。2002年,標普再次下跌22.1%,伯利盈利了16%。2003年股市反彈,伯利的組合大漲50%。2003年,伯利管理的資產就達到了2.5億美元,到了2004年底達到了6億美元,就不再接受新的投資了。
2003年,伯利年收入超過了500萬美元,於是花了380萬美元在加州薩拉托加(Saratoga)買了一套6居室的房子,供一家四口住。
買房的同時,伯利覺得房價有點泡沫了,於是對住房市場和MBS(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做了深入研究,結論很驚人,他覺得房產危機遲早要爆發,認定做空MBS是一個大機會,是他的「Soros Trade」。他的這一發現比大空頭保爾森還早一年,比Soros本人更是早了好幾年。於是2003年至2006年連續四年運行他的「Soros Trade」,做空一些金融股,不斷買入CDS合約,而這四年CDS頭寸一直是浮虧的。
盡管壓力巨大,伯利依然對自己的判斷懷有信心,不過投資人卻逐漸失去了信心,即使伯利5年來為投資人賺了242%,投資人還是對伯利的「Soros Trade」非常反對。伯利發起新基金大幹一場的努力失敗了,而且與客戶的關系還鬧得很僵,到了2006年10月,連最初賞識自己的格林布雷特也受不了,飛來聖何塞,兩人吵了一架不歡而散。這一年客戶撤資1.5億美元,伯利不得不忍著虧損賣掉了一半的CDS倉位。
熬到了2007年8月,伯利才開始迎來勝利,這一年底公司盈利150%,進賬7億美元,伯利個人進賬7000萬美元。伯利准備在2008年繼續前進,但是客戶卻不斷撤資,2008年下半年管理的資金只有4.5億美元,比2005年初管理的6.5億美元縮水了很多,伯利終於再也受不了了,於2009年初關掉了自己的公司。
Michael Bury的私募基金(PE)創業之路,在十年後的中國有無數效仿者,中國有大量民間操盤手,就是靠著在論壇、博客寫文章而獲得粉絲,或者通過展示交易成績、參加炒股大賽或期貨大賽來露臉。總的來說,這類草根式的基金創業之路十分艱難,規模上與公募等投資機構出身的基金經理比完全無法抗衡,最終業績也是良莠不齊。
從0到1
以上大師們都是比較成功的案例,從零到一,再到傳奇。但是也有眾多失敗的案例,很多10億級別起步的對沖基金多以失敗而告終,1就是巔峰,例如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
當然,這不是必然的規律,通過私募基金(PE)的首募,很難預測到基金經理的未來之路。預測是很難的,尤其是預測未來,這一點對金融投資來說,對挑選基金經理來說,都是成立的。
⑹ 巴菲特的初始資金是怎麼來的
巴菲特的初始資金是怎麼來的?
巴菲特與股市的公開的信息如下: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從此以後,巴飛(菲)特真的飛(菲)了起來,資產迅速擴大,到1994年底伯克希爾已發展成價值230億美元巨無霸。
2008年,巴菲特身家猛增100億美元至620億美元。
希望能幫到你。
⑺ 巴菲特是靠多少錢起家的
100美元起家。
沃倫·巴菲特是世界公認的股神,被喻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者和最優秀、最富有的證券投資家,他以獨到的眼光和獨特的投資策略,為自己也為其投資人創造了巨額財富。他贏得勝利的秘訣,是在這個容易讓人大腦發熱的證券世界中,始終保持著清醒的理智,這也正是他的非凡之處。
巴菲特說:「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個投票機,而從長期來看,市場是一個稱重計。」
巴菲特的智慧結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凈資產從1964年的2288.7萬美元,增長到2001年底的1620億美元;股價從每股7美元一度上漲到9萬美元。現在,伯克希爾集團已發展成為集銀行、基金、保險業、新聞傳媒;大型控股經營公司集團及由證券投資參股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吉列、迪斯尼、時代·華納、所羅門公司等大型企業和各種債券組合投資三大產業,躋身《財富》全球500強的知名企業行列。在全球100家資金最雄厚100家公司的第13位。
⑻ 巴菲特基金名稱
巴菲特基金(Buffett Fund)是價值投資大師沃侖·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只管理唯一的一隻基金,它就是沃侖·巴菲特投資團隊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拓展資料
巴菲特基金英文名稱是Buffett Fund,主要講述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為長期價值投資。
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財富》2016年世界500強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排名第11位。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經營范圍包括保險業、糖果業、媒體、多種經營、非銀行性金融、投資、巴菲特持有的伯克希爾旗下眾多的投資標的公司股份,主要涉及的行業有保險、再保險、金融服務業、石油公司、電力、新能源、建築、運輸、食品飲料、報業、電視廣播等行業。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為長期價值投資。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公司長期投資收益來源於良好的內部管理和外部投資。巴菲特主要投資於高市值、高價值比、高盈利質量、低Beta,低動量(不追漲殺跌)的大公司。截止2016年12月31日,基金持倉情況如下,主要包括美國運通、可口可樂、蘋果、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IBM等。
基金,英文是fund,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