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金管理 » 鵬揚300低波動指數基金怎麼樣

鵬揚300低波動指數基金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6-02 09:19:23

『壹』 我想選擇一支滬深300指數基金做定投,選擇哪支好

定投的話推薦你投嘉實滬深300,該基金是一隻指數型基金,從運作的歷史來看,跟蹤誤差較低。所跟蹤的標的指數滬深300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最近一年滬深300指數基金定投業績: 國泰滬深300,14.2002%; 嘉實300,13.9636%; 大成滬深300,13.9022%; 還有許多新滬深300指數型基金,沒有業績可參考,可以多關注。滬深300指數基金非常多在購買的時候我們應如何選擇:
1、看滬深300指數的擬合度:
一般來說,跟蹤誤差越小,精確度越高,預期收益的估值就會越准,投資誤差越小。對於根據滬深300指數的漲幅估算指數基金的漲跌的投資者來說,更方便,更准確。
2、看基金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對於滬深300指數基金來說,跟蹤指數的風險較小,投資標的較安全;所以重要的就是選擇發行公司,越優秀的基金發行公司,其基金經理或是運行機制都會更專業、更成熟。同個基金標的的凈值預期收益也有差異。
3、看凈值差異和定投優勢:由於是定投,大家可以利用定投和指數的優勢,更關注長期獲利能力,所以不一定是高凈值上行的,因為短期價格波動或下降可以有效降低平均成本,而基金定投凈值越低越能分散成本和風險,其獲利的可能就會大一些。
4、看基金費率:投資基金的申購、贖回費一直是投資成本較大的部分。一般來說,不同公司或不同基金的受其費率不同,選擇服務費、管理費、申購費較低的基金可以減少投資成本,加大獲利機會。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一般來說,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滬深300指數基金是指數基金的一種。滬深300指數由滬深證券交易所於2005年4月8日聯合發布的反映滬深300指數編制目標和運行狀況的金融指標,並能夠作為投資業績的評價標准,為指數化投資和指數衍生產品創新提供基礎條件。滬深300是集合了上海和深圳兩個交易所的綜合指數,裡麵包含的股票規模比較大,同時成交比較活躍,基本反應了成熟大盤股票的總體走勢。相對於股票型基金,滬深300指數基金定投不論牛市還是熊市都適合,且它的管理費比較便宜。

『貳』 大家推薦 推薦 收益不錯的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盡量選規模較大的基金較好,規模越大,其對指數的復制能力就越強,風險波動相對就越小,今年國內股市較為慘淡,但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點位越低就越適合定投,所謂低買高賣就是這個道理。根據所跟蹤的指數不同有不同的指數基金,目前最多的一類指數基金是滬深300指數基金,其中嘉實滬深300、華夏滬深300、南方滬深300、鵬華滬深300這些指數基金的歷史業績都比較好,收益率也比較可觀,分紅頗多,此時定投這些指數基金是不錯的選擇。其它指數的基金較多,由於不同的指數有不同的走勢,所以不同類的指數基金是不具備可比性的,按成立至今的漲幅排名1至10位的指數基金為:
1、易方達深證100ETF;
2、銀華道瓊斯88精選;
3、融通深證100;
4、長城久泰中標300;
5、嘉實滬深300;
6、融通巨潮100;
7、華夏中小板ETF;
8、博時滬深300;
9、萬家上證180;
10、華夏上證50ETF。

『叄』 滬深300指數基金怎麼選

你好!我最近正好在准備投資這個,所以做了點功課,給你參考一下。
我先剔除ETF、指數增強產品,目前可供申購贖回、跟蹤滬深300的標准指數產品有25隻。鑒於A股大多數投資者持有期限都較短,所以我按照4個月的持有期限來預估所有的基金成本。如果投資者持有期限為4個月,那麼廣發滬深300ETF聯接C類份額的成本是最低的,僅有0.33%,其次是天弘滬深300,成本0.35%。如果期限更短的話,持有廣發滬深300ETF聯接C類份額的成本會更低,因為該產品不收申購費、持有7天及以上也不收贖回費,7天之內贖回只收取0.125%的贖回費,在所有銷售服務費模式份額(也就是常說的C類份額)中,懲罰期限是最短的,尤其適合短線交易。當然,如果是打算長期持有,還是普通的前端收費份額(A類)更省錢。再者,僅看管理費與託管費這兩個費率大頭,廣發滬深300ETF聯接二者合計年化0.6%,除極個別產品費率比它低外,其他絕大多數產品費率還是要高不少,同樣的產品,當然是成本越低越好。因此,若持有滬深300指數基金低於4個月,場外選擇廣發滬深30ETF聯接C類最為劃算。
所以主要還是看你想投資多久,再根據時間長度來選擇。

『肆』 購買指數型基金風險大嗎

不大,許多投資者對指數基金不太了解,在所有基金中,指數基金的風險相對較小。畢竟,兩個市場和三個板塊的指標太多了。其流動性、成長性和概念性都很好,因為納入了可以納入指數的股票,風險比其他基金小。對於相應的指數型基金,一般的投資方法是基於成分股的指數權重匹配投資。例如,如果一個上市公司2%的權重,指數基金將投資上市公司的總資本的2%,如果它有5%的權重,將其資本總額的5%投資於上市公司,已經能夠分散風險的風險。
此外,指數基金選擇投資指數成份股,這些成份股已經通過了市場競爭,是優質或相對優質的股票。指數基金的風險很小,即使出現周期性下跌,只要你用對了方法,你就能很好地避開它,享受投資的樂趣,指數基金比股票基金風險小,但回報也小,指數基金在廣義上也是股票基金,但也屬於被動型,股票基金屬於主動型,指數基金其實也分了很多種,長期看投指數基金肯定賺錢。
指數基金的風險主要來源於投資風險和市場風險。投資風險主要來自跟蹤指數的市場變化風險。市場風險來源於政府政策、幣值變化、市場價格波動、基金經理的投資決策等。但是,指數基金相對於其他基金來說,其風險相對較低,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投資。
拓展資料
指數基金是指以一定的指數購買全部或部分證券所包含的指數市場基金的標准,其目的是達到與指數相同的回報水平。指數基金最突出的特點是費用低和稅收延遲,這兩者都可能對基金回報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這一優勢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會更加突出。一個簡化的投資組合也可以使經理們從頻繁接觸經紀人、選擇股票或市場時機中解脫出來。

『伍』 指數型基金可以長期持有嗎

指數型基金,可以長期持有。不過,在長期持有的過程中,是可以優化的,或能更好的降低自身投資的風險。怎麼講?

所謂的指數型基金,是指特定指數成分股為投資對象目標的基金,常見對標的指數有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上證50指數等。也就是說,投資者投資指數型基金,其實是投資了一攬子成分股,投資了一個特定組合。

而特定指數的成分股,並不是隨機挑選的,比如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是滬深兩市流通性最好的300家上市公司,上證50指數是滬市流通性最好的50家上市公司,並且之後按照固定的時間進行更新。這樣類型的指數,是具備成長性的,只要成分股具備不錯的綜合成長性,那麼指數就能很有力的上漲。為什麼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這些年能一直不停的上漲呢?重要的原因是其成分股有著綜合不錯的上漲性。

既然優勢明顯,又有著自我更新能力,自然指數型基金是可以長期持有的。不過,要在此基礎上優化,或能更好的降低投資風險。比如A股市場,滬深300指數是兩市流動性最好的300家公司,但權重佔比還是以大金融為主,是有著不協調的情況的。如果再搭配一些其他指數型基金,效果或要更合適一些,更具備成長性一些。這就要從各指數型基金中查看細分的成分股了。

還有,投資的方式如果是一直持有,如果投資的點位在底部還可以。但要是在頂部,在之後的持有過程中就十分難受了。所以,方式上可以選擇定投,不管在頂部、低部,最終都是趨近於一個平均的價格,投資也會更加穩妥一些。

我先說一下我的觀點,在我看來指數基金是非常適合長期持有的,而且長期持有賺錢也是大概率事件,對於「長期」的定義,我認為是3-5年的時間。


因為從過往業績表現來看,指數投資長期來說是優於主動管理型投資的,而從 歷史 業績平均業績來看,指數基金的長期表現也是超過主動管理型基金的。

給大家講個著名的公案,股神巴菲特和對沖基金的十年賭約:


2005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說到由於高額的管理費用,主動基金的長期總體表現不如低成本的被動型指數基金,這個想法遭到了華爾街基金經理的質疑,於是立了50萬美金的賭約,從2008年1月1日起,十年期限之內,以標普500指數基金PK任何對沖基金,結果只有一人應戰,挑選了五支母基金其中這五支母基金擁有超過200隻對沖基金的權益,可以說,覆蓋面已經很廣了。巴菲特在2017年的致股東的信中,提到了這次賭約的結果,標普500指數基金收益率為125.8%,而表現最好的對沖基金組合收益率為87.7%,表現最差的只有2.8%。

再給大家一個數據,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提供的數據,從2007到2017年的第三季度,中證500指數的收益率是282%,而同期所有主動管理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是177.37%。

所以,從國內國外的數據來看,指數型基金的長期業績表現是優於主動管理型基金的。指數型基金是值得長期持有的。

我建議可以採取定投的方式入場,長期定投指數基金,特別是對於小白投資者來說,可以逐步建立對於市場的認知,為下一步的進階投資打好基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你的觀點!

指數基金是可以長期持有的,但是這個長期的范圍是指一輪牛熊周期。

熊市大多數指數基金都被低估,是一個買入的好時機。

牛市大多數指數基金都被高估,是一個賣出的好時機。

如果你是這么操作的話相信年均收益率可以達到10%,如果你在跌的越多的時候買入越多,那麼你的收益率會更高。

如果你是從買入開始,不論牛熊市都持有,堅持到一定的時間後是有收益的,但是收益率會很低。因為指數基金無論是精力牛市還是熊市他從根本上都是緩慢增長的。

如果購買指數基金是為了財產的增值保值那為什麼不選擇熊市買入牛市賣出?

中國的行情並不適合一直持有,否則你的收益率會很低。

指數基金投資的核心思想就是低估買入,不斷積累便宜的好的資產,到高估時賣出獲得收益。

接著下一輪的牛熊市。用獲得的這筆收益以及本金再加入的投資資本在熊市購買低估的指數基金,牛市賣出。

那麼你將會獲得一個很可觀的收益,因為,利潤再投入也就是一個利滾利的過程,時間越長收益越可觀。

最後附上一張上證50的 歷史 走勢圖

我定投的第一個基金就是上證50指數。就是個指數型的基金。

2007年,我在銀行辦事。當時銀行的工作人員給我講了基金定投。並為我選擇兩個基金。其中一個就是上證50指數。

但是由於我定投的時間正是當時的牛市轉熊市,而這基金我是從1.5元開始定投的最低跌到了6毛。慶幸我那個時候堅持下來了,一直到現在。這么多年一直都是熊市播種牛市收割。

今年這個基金創了 歷史 新高,而我也止盈了不少。但是定投一直繼續沒有停止。所以指數型的基金適合定投。但是一定是長期行為。價值投資做時間的朋友。止盈不止損。

從我的角度來講,指數型基金不宜長期持有。

投資指數型基金需要從宏觀層面判斷牛熊市,並據此做出買進和賣出操作。這也就是說,投資指數型基金也不可以與她廝守終生。

指數型基金分為行業指數基金和寬基指數基金。

對於行業指數基金,由於股市總是存在板塊輪動、行業輪動,市場會有不同的熱點切換,導致行業指數基金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有不同的漲跌表現。這就需要投資者大致正確地把握風向,在低谷時買入、在高峰時賣出,從而獲得價差收益。

對於寬基指數基金,它們一般會隨著大盤走勢而動,表現為熊市下跌、牛市上漲,而且過程當中波動起伏頻繁。因此,投資寬基指數基金需要投資者把握好市場總體走勢,在熊市階段以及牛市早期進行布局,在牛市中後期止盈出局,獲得理想的投資收益。



總而言之,指數基金凈值有波動,而且呈現一定的周期規律,需要投資者低買高賣進行擇時操作,才能獲得較好的盈利。而如果一直持有不止盈的話,隨著基金凈值波動,就會出現坐電梯現象,讓盈利重又化為烏有。

當然,投資者不可能做到精準擇時,而正確的做法是:結合對市場行情的判斷通過定投進行布局,按照明確的止盈標准分批止盈。

國內的指數基金多數其實不適合長期持有。因為指數編制方法和美國指數不一樣。美國市場編制股市指數,相當於進行了一輪嚴格的選股,入選成分股基本都是沒有缺陷的公司的股票。所以,美國的指數基金,只要是完全復制指數建倉的,會比一般的個人或者投資基金收益好。比如道瓊斯工業指數,選30家大工業公司,這30家都是頂尖的公司,所以道瓊斯工業指數漲的好,完全跟蹤道瓊斯工業指數的基金也漲的好。

國內的指數不同。國內最有代表性的指數上證50以及滬深300,即使是這兩個最有代表性,這兩個指數的成分股,我個人認為,並不如道瓊斯工業指數成分股選的好。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中,有一些公司不行,平庸,長期會拉低整個指數的收益,所以建倉完全復制這兩個指數的基金也不行。其他指數就更難了。

但有些行業基金還是可以。消費行業的基金,這類基金,仔細篩選,找那些真正專注並擅長投資消費領域的基金經理,可長期投。

先說結論:

指數基金可以長期投資,但並不是任何一支指數基金,都適合長期持有

先說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指數基金可以長期投資?

1、風險可控

社會 經濟在不斷進步, 社會 財富也在不斷累積,我們回過頭去看前10年、20年、30年,人類的生活水平整體也是在不斷前進的。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水平整體向上,股市必然整體向上。

但具體到具體到股票而言,其漲跌的不確定性較大,也存在個體的不確定風險,如果只買一隻股票,萬一其出現經營狀況導致長期虧損,甚至退市,那損失可就大了。

「股票指數」則不同,它代表著經過篩選的、一系列股票的平均價格。 比如A股的滬深300指數,由滬深兩市最具代表性的、規模最大的300家上市公司組成,而且定期做動態調整,誰不符合入選標准,就被剔除——這就保證了滬深300指數的足夠優秀。

如果說「股票指數」本身做到了風險的分散,那麼「股票指數基金」則利用專業化的分析手段,將股票指數的風險再次做了分散,並將收益做了優化。

2、收益可觀

股神巴菲特是全球公認的投資大師,過去20年資產做到了近萬倍的回報。

很多人都詢問巴菲特的投資秘訣,但巴菲特在公開場合,只推薦了唯一一個品種,那就是股票指數基金。

巴菲特的這一觀點,在我國也是適用的。

曾有專業機構統計,2004年~2017年,我國經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國內指數基金的整體收益,甚至高出美國等成熟資本市場的指數基金1~2倍之多。

指數基金雖好,但並非任何一支指數基金,都適合長期持有

1、非潛力與景氣行業的基金,不適宜長期持有

具體的指數,可以按照行業、規模、概念、地區、經營狀況等等分類,這就衍生出眾多的股票指數。僅我國A股的相關股票指數就有上百種之多,而摩根斯坦利公司MSCI指數甚至有數千種之多。

指數型基金跟蹤的具體指數,決定了其能否長期持有。

每個行業都是有景氣周期的。比如重工業,在20~30年前可能正處於高速發展期,但現在「去產能」的影響下,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如果持有相關行業指數基金,長期而言收益不會太高;

而大 健康 、互聯網、人工智慧、養老等行業,則是典型的潛力與景氣行業,長期持有相關行業指數基金,取得可觀盈利的概率也相對較大。

2、當指數價值被高估時,伺機賣出,待回落後接回

股市的運行,長期來看實際上是一種鍾擺運動,當運行到頂峰時,必然回調。

基於這個原理,當股市持續上漲,甚至瘋漲,手裡持有的指數基金會被過度高估,這時候應考慮暫時賣出,落袋為安,待市場冷卻,回調之後在低位投資。

總之,指數基金是一種不錯的長期投資標的,但傻傻的只買不賣、長期持有也並非投資之道。我們可以採取定投的方式,不斷攤低成本,在市場相對高位擇機賣出,這樣長期下來,收益才能最大化。

除貨幣基金之外,投資所有基金都應長期持有,包括指數型基金,因為短期操作風險較大的同時,相關收率較高。

雖然基金申購費率往往打一折,徘徊在0.1-0.15之間(不同的基金申購費率有所不同),其他的基金管理費和託管費可以按年收費,可攤余到每一天,但是贖回費用以持有的期限不同收費不同。

通常情況下,基金持有期限在1年以內贖回費率為0.5%,在1年-2年之間贖回費率為0.25%,在2年以上可免贖回費率。甚至在7天或1個月內進行贖回,有些基金贖回費率高達1.5%,比如支付寶螞蟻財富中黃金對接的兩只黃金ETF基金,7天內贖回費率高達1.5%。

那麼為什麼基金持有期限越長贖回費用越低呢?這就是 希望投資基金的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 基金本身是分散式投資,比如股票型基金持有的股票個數必須在20隻以上,總體上漲百分之一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而如果是短期操作,比如上漲2%賣出,那麼可能只賺1%,甚至更少。如果虧損也短期操作,那麼跌2%,可能就要虧損3%及以上了。

指數型基金從投資標的上分類屬於股票基金,因為絕大部分資金跟蹤特定指數,即買入特定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因其投資標的為高風險的股票,那麼指數基金通常就是高風險基金,並不適合保守型和謹慎型投資者。

指數型基金與其他股票基金主要區別在於,指數型基金可以有效的規避人為因素,比如基金經理的操作策略,走勢跟隨市場行情,即對應指數漲則漲,跌則跌。

如果要進一步規避人為因素(操作的不確定因素),比如投資者自身的操作策略,那麼最好選擇定投指數型基金。

選擇定投指數型基金,在不同的點位進行買入,可以有效的分散市場行情風險。

而 長期定投指數型基金,比如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往往能獲得較為豐厚的收益 ,好於一次性或定投購買其他股票基金,因為指數對應的企業總是要盈利,市值要不斷增大。

但是如上所述,指數型基金屬於高風險基金,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如果是2015年6月份一次性買入,那麼持到現在三年過去,依舊要虧損35%上下。

也因此, 如要投資指數型基金,建議進行定投,然後長期持有,分散市場風險,包括不管虧損多少都依舊進行定投。

當然,如果有相應的投資經驗,制定相應的目標和操作策略那就更好了,比如盈利20%進行減倉操作,避免快速回調;而虧損20%進行另外加倉等操作策略。

而如果沒有相應的投資經驗,不能判斷市場行情的走勢,那麼堅持定投就可以了,待老了或急需用錢時取出,比如美國股市連續九年走牛,如果判斷失誤第一年進行清倉那就「虧」大了。

這個問題,小招邀請了招商銀行App社區頻道的理財達人來回答。


首先需要給買基金的朋友分享個觀念:買基金需要長期持有才能獲取較好的收益。看過很多人用操作股票「快進快出」的方式投資基金,看著就很難受啊。


無論是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均適合長期持有而非頻繁交易,指數基金雖然隨股市漲跌,但不適合頻繁交易,原因有:


一是買賣費率高;


二是贖回時間長,浪費機會和收益;


三是基金短時間持有收益一般不理想;

目前市場的指數基金越來越多,選擇指數基金的難度越來越大。故投資者在選擇指數基金時需要重視兩點:


1、選擇跟蹤成長性較好的指數,找到這樣的指數,難度不亞於選股票;


2、選擇投資跟蹤誤差較小的指數基金。基金的跟蹤誤差越小,表明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越強,投資者更能實現獲得指數收益率的目標。


此外,長期持有指數基金還需選擇好的行業板塊。而目前眾多市場人士與機構看好的行業領域主要集中在消費、 科技 、金融、醫療4個板塊。


科技 是基礎,消費是保障,醫療是安心,金融是翅膀。這4個領域或將推動產業升級,讓實體經濟持續發展,相應的上市公司也會得到一定的發展契機。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指數基金當然可以長期持有,最好的策略是堅持定投,長期持有,做時間的朋友。

從成熟市場的發展 歷史 看,能夠長期跑贏大盤指數的主動管理型基金鳳毛麟角,所以巴菲特都建議普通投資者直接購買指數基金長期持有即可。


美股熊短牛長,非常適合購買指數基金。國內股市還處在發展階段,指數波動比較大,但是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漸開放和相關政策法規的逐漸完善,A股已經具備了走出慢牛長牛的基礎。因此購買指數基金並長期持有是可行的,而且還可以通過定投來降低波動風險,從而實現長遠的穩定收益。
買指數基金其實就是在買股市指數的成分公司,只要看好經濟前景和國家發展,完全可以長期定投,畢竟未來只會更好。

『陸』 滬深300指數基金哪個最好呢

1、選擇與滬深300指數的擬合度高的基金。一般來說,跟蹤誤差越小,精確度越高,預期收益的估值就會越准,投資誤差越小。對於根據滬深300指數的漲幅估算指數基金的漲跌的投資者來說,更方便,更准確。
2、指數基金費率低的基金。投資基金的申購、贖回費一直是投資成本較大的原因,一般來說,不同公司或不同基金的受其費率不同,選擇服務費、管理費、申購費較低的基金可以減少投資成本,加大獲利機會。
3、基金管理人能力較強的基金。對於上證50指數基金來說,跟蹤指數的風險較小,投資標的較安全;所以重要的就是選擇發行公司,越優秀的基金發行公司,其基金經理或是運行機制都會更專業、更成熟。可以有效的降低信用風險,財務風險等。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柒』 開年就見17隻基金巨贖,更有產品日內凈值暴漲逾55%,背後究竟何原因


2023年以來發布提高基金份額凈值精度公告的基金

「總的來說,迷你基金遭受的清盤風險、巨額贖回風險都相對較大,管理成本也比較高,是很多基金公司頭疼的問題。」另一家華南公募市場人士指出。

他補充道,2022年四季度以來,債券市場市場震盪起伏,讓不少持有基金份額的機構投資者在投資層面更為謹慎。「不過,隨著未來市場以及產品收益的調整,以及機構資金配置方向的變化,公募基金的贖回壓力也會相應有所調整。」

熱點內容
易安理財是什麼公司 發布:2025-02-04 23:58:58 瀏覽:273
新上市的是誰在控制股票漲停 發布:2025-02-04 23:56:20 瀏覽:918
襄陽金融怎麼樣 發布:2025-02-04 23:54:54 瀏覽:214
漲了40億市值實際掙多少錢 發布:2025-02-04 23:29:53 瀏覽:142
如果買的股票退市了該怎麼辦 發布:2025-02-04 23:08:07 瀏覽:724
潔特生物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4 23:07:11 瀏覽:704
黃金期貨多少美金一個窗口 發布:2025-02-04 23:02:10 瀏覽:559
浙大天才市值多少億 發布:2025-02-04 23:01:09 瀏覽:823
金融專業可以做哪些副業 發布:2025-02-04 22:53:59 瀏覽:719
延安必康歷史股票走勢 發布:2025-02-04 22:45:03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