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帝國負債多少

金融帝國負債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5-31 00:08:40

❶ 金融帝國2利潤總是很少

一開始先做零售業。

如果要做生產加工業,先看看城市的消費水平,需求啥的。最好能壟斷一個領域。

有經濟實力的話,可以考慮把所有的礦產資源都買下來。

廣告和品牌的質量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拼不過電腦,把虧錢的產業都賣了,炒股去……

好久沒玩了,也記不清了,哈哈。

❷ 如果美國大開印刷廠,狂印10萬億美元,把他們的負債給還了,會怎樣

這里就不去證明,不會發生美國印鈔10萬億美元還負債,這種事了。畢竟有很多回答證明了。

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看做一道想像題,就是假設美國印鈔10萬億美元還負債,想像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

很可能會發生這一連串的全球連鎖事件,最終的結果是地球差點毀滅,中國成為世界新秩序的建立者和領導者。

因為美元濫發10萬億,而與美元對應的 社會 總商品並沒有增加10萬億,導致美元急劇貶值、物價飛漲。

這種短時間狂印巨額鈔票,跟持續量化寬松,是兩個不同概念。前者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和打擊面。

而美國國債的主要持有者,各類持有美國國債的基金和機構全部破產,美國人民的財富總計縮水10萬億,從而引發各行各業的生產、消費的混亂。

美國人民奮起反抗,各種暗殺、槍殺、犯罪等大幅度,甚至可能是千萬倍飆升,美國司法、執法體系無法負載,徹底崩潰,美國陷入地獄模式。

在國內民不聊生的同時,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幾個國家損則襪失巨大,比如中國、日本、瑞士、英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冰島、巴西,等等。

美元短時間內大幅度貶值,導致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結算體系難以為繼,嚴重影響各國貿易出口和國際結算,進而各國的生產和經濟發展受到災難性影響,引發全球經濟危機。

而美國解決國內危機自顧不暇,各國紛紛恐懼性拋棄美元,另行尋找新的經濟發展出路,最終導致以美元為核心的全球金融體系崩潰,以美國為主體的國際經濟秩序破產。

面對全球經濟危機,各國對策不一,以美元為核心的全球金融體系崩潰,以美國為主體的國際經濟秩序破產,各國缺乏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彼此不斷產生摩擦。

有的國家孫盯激鋌而走險,類似於一戰、二戰時德國為轉移國內危機,而發動戰爭,悍然發動戰爭。

由此引發多方陣營動盪,陸續有國家和地區加入戰亂,波及范圍越來越大,眼看就要釀成全球性的世界大戰。

唯有中國在此全球危機中,一直保持冷靜,低調解決問題。

美國既然倒了,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一,為此主動提出援助和支持參戰各國發展經濟,前提是各方停火,坐下來談判。

在中國的積極斡旋下,出於中國生產和中國信用的強大實力和支撐,各發達國家為避免全球陷入進一步的危機,響應中國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一起組建新的國際經濟秩序。

最終,中國取代美國,建立以人民幣為核心的世界金融新秩序,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全新秩序,世界回到正常發展軌道。

美國聯邦政府只能發行國債來籌錢,沒有權利去開動印鈔機,因為在聯邦政府之外,還有著一個神秘的機構——美聯儲。

人們可能很難理解,一個國家的政府竟然不能掌管自己國家發行的貨幣。「鹽鐵論」以來,中國的金融制度基本都是政府主導。美國卻在1913年單獨建立了一個美聯儲的機構,賦予了這個機構法律地位,任務是避免通貨膨脹和保障經濟和就業。

(美聯儲標志)

至於美國為什麼要設置這樣一個機構,歸根結底就是擔心聯邦政府會濫用行政權力,大開印鈔機,引發通過膨脹,掠奪國民財富。如果政府沒錢了,就得到民間的公開的債券市場發行債券,向民間借貸。買債券的一方,包括美聯儲,都成為美國聯邦政府的債權人。

這個制度,本意是為了保護人們免於遭受政府掠奪,卻在實際上增強了債權人的信心,因為美國聯邦政府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印鈔票來還債。

同時,由於美國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制度優勢、經濟實力等,使得美國的國債成為「低風險」的投資渠道,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大量持有美國國債。

美國聯邦政府要借錢過日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他們有債務上限。如果快到了債務上限,美國聯邦政府連借錢都不會被允許。美國政府動不動就停擺,就是因為國會上反對黨不願則橘意通過增加上限法案。聯邦政府借不到錢,發不出工資——算了,破罐子破摔,都放假得了。

後來,聯邦政府總是放假也不行,總得有人來做事呀。所以,美國的債務上限一直調高,美聯儲也不斷進行量化寬松,印鈔票來刺激美國經濟(包括借給美國政府)。所以,長遠來看,美國人必然不會讓聯邦政府破產,那麼美聯儲印鈔票還債的可能一直都有。

(特朗普沒錢也不能印鈔票)

那麼,美聯儲會不會一下子印出個10萬億美元來償還債務呢?答案是不會的。

首先,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已經突破了21萬億美元,印10萬億根本不夠。

其次,近幾年來,通過大規模的QE已提前透支了美元信用,此刻的情形是,連美聯儲也無計可施了——美聯儲不能印也不敢再毫無節制的印鈔美元來補快速增長的債務陷阱了。

(美國債務已經突破21萬億)

美聯儲如果再毫無節操只圖著自己的債務寬松,稀釋債權人的資產,會導致美元信用降低。債權人如果拋售美元,美聯儲必然要加息回收,那麼通過膨脹必然發生。

屆時,美國的債務倒是減輕了(能大量負債的都是有錢人),但是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窮人們可能會再發起一場「佔領華爾街運動」。

所以,長期來看,美國肯定會慢慢放水,稀釋掉債權人的美元資產,當年美國針對日本的金融原子彈的「廣場協議」就是這樣的套路,使得日元對美元大幅度升值,美元債務因此大幅度減少。

美國如果突然印發10萬億美元用於還債,雖然可能出於穩定本國的金融秩序(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投入巨資救市),但是客觀上大量的美元進入國際流動市場,不可避免會造成其他國家的通貨膨脹。如此一來,美國的國家信用將會破產,美元霸權將會終結。

(美元量化寬松是趨勢)

實際上,現在美國即使小步快跑的量化寬松政策,已經引發了很多國家的擔憂了,之所以還一直持有美國國債,多是因為缺少其他的替代投資渠道,而且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需要增加對美國的出口來換回就業機會。

但是,其他國家也做了相對應的措施,開始「去美元化」的動作,換回了很多人民幣、歐元、日元的資產,用於防範美元風險的對沖。

未來的國際競爭,主權國家的利益和全球化的金融市場之間,必然存在著深刻的矛盾。美元對人民幣會長期貶值,聯邦政府也會通過縮減福利開支,增加稅收等措施來平衡政府開支,而不是開動印鈔機來一夜暴富(何況,那根本就是紙面財富,還會搭上一個金融帝國的倒塌)。

如果美國大開印刷廠瘋狂印刷鈔票,印上10萬億美元,把債給還了會怎麼樣?

第一錢不夠,美債已經突破21萬億美元了,這10萬億美元,還真不夠。

第二持有美債最多的還是美國的國民,只要美國真敢幹這事兒,信不信分分鍾就出現一群的神經病槍手

第三,要是美國的愚蠢的印刷上數十萬億的美元來,償還美國國債,那麼我國賺大發了。

西三隻要美國人弄這么數十萬億的美元,那麼就等於美國徹底破壞了他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餘威,(這相當於一夜之間,美元貶值百分之四五百)也就證明美國的世界貨幣地位也要沒了。

並且還將導致美國內部發生極為嚴重的通貨膨脹。原來一美元的東西貶值後,估計得漲到十美元了。

並且這樣一來就等於加快資金的快速聚集,打擊有存款的所有人。很明顯美國的人民並沒有什麼存款的習慣,在各種美劇中一旦被辭退就等於一無所有,並且通貨膨脹對於美國這些不喜歡存錢的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畢竟相當於還貸款還的要少很多。

但是對於資本家來說,這可是一個糟糕透頂的消息,資本家們表示誰敢動我的利益,誰就去死。

只不過這一次資本家們估計不會拉出來一個神經病槍手的,畢竟神經病槍手什麼的影響太惡劣了,而且也太做作以及太明目張膽了。

應當會是什麼癌症呀,跳樓呀,自殺呀,被槍擊啊,被車撞呀,等等一系列的意外之一。

作為一個 財經 工作者,我覺得美國不可能狂印10萬億美元,但是題主出於假設,我也就從假定的情況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美國大開印刷廠狂印10萬億美元,把他們借全球各國的債務全部償還干凈,那後果將也是一場災難,無論對美國自己還是全球其他國家。

對美國自己則會導致美元泛濫和貶值,使美元的國際聲譽一落千丈,美元在國際結算上的核心貨幣地位就會動搖,美元體系也就會崩潰,從此之後美國雖然債務償還了,但美國再也無法通過美元向全球進行金融財富剝削,美元有可能成為垃圾貨幣而被全球拋棄,這對美國未來金融和經濟都將是重大打擊,也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對於全球各國而言,由於美元貨值暴跌,即便將債務償還也等於財富的極度縮水,使各國財富的絕大部分比例在無形中被打了水漂;而且最危險的是將開啟新一輪全球貨幣大放水,使各國為了避免被美元掠奪財富而加速印發貨幣,從而導致全球貨幣泛濫,引發全球通貨膨脹和物價飛漲,讓全球民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導致世界經濟和金融動盪不安。也會因此引發全球各國 社會 的混亂。

顯然,這種傻事,美國是不會乾的,美國即便要印發美元,也都是要找到一個適當、合理的借口,在確保美元向幣值基本穩定的前提下考實施量化寬松美元貨幣政策的。一句話,美國政府在是否增發美元的貨幣政策上,不可能胡作非為。

就像有的地攤文章寫的驚悚標題:美國為了不償還欠中國的國債,陰謀發動戰爭,摧毀中國。然後評論區里一群愛國青年義憤填膺的喊:跟他們拼了......

這都什麼呀。

美國欠中國的是國債,是美元。美元只是美國銀行印刷機上面的產品而已。美國想賴賬還用發動戰爭?印刷廠加個班,機器多轉幾圈,這個錢就出來了。多印幾萬億的美元,直接就把債還了。還發動世界大戰,真能鬧。

還有就是只要跟美國有點矛盾,就有人喊拋美國國債。美國國債是商品,不是你想拋就拋的。比方說,我們花1萬億買的美國國債,10年以後到期之後,美國會花1萬2千億美元買回去。在這期間你可以拋售,但前提是得有人買。沒人買,你拋地下?白扔1萬億美國國債?如果你賣,也有人買,這就需要:講價。1萬億的產品,我買,但我就給你8千億,你賣不賣?

你非得要賣,美國政府自己就非常樂意買。我1萬億賣你的,8千億買回來,你平白給我2千億,對不對?你不打折,不打折你也賣不出去。

國債不是你想賣就能賣!

在古代,我拿1兩銀子買1頭牛,這1兩銀子本身的價值就值1頭牛。現在我拿1萬塊錢的紙幣買1頭牛,這1萬塊錢紙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是發行紙幣的銀行用信用擔保:這1萬塊錢的紙幣值1頭牛。

紙幣,是信用貨幣。用銀行和政府的信用做擔保。

你今天幹了1天活,你為這個 社會 付出勞動的價值等於5個饅頭,但你現在不需要5個饅頭,於是你得到了1塊錢,與5個饅頭等值的1塊錢。也就是說你拿著這1塊錢,當你需要5個饅頭的時候,可以隨時去換回你的5個饅頭。可是第2天,當你需要饅頭的時候,你拿著這1塊錢去市場,發現饅頭漲價了,1塊錢只能買4個饅頭。在這個 社會 里,你是不是丟了1個饅頭?本來你付出的勞動值5個饅頭,是不是也應該隨時可以用1塊錢再換回你那5個饅頭?結果物價上漲,你就丟了1個。

饅頭,去哪了?

實際上你這個饅頭就是被銀行通過多印貨幣給賴掉了。

你當初拿的那1塊錢是銀行告訴你,它就值5個饅頭。當你去買饅頭的時候,銀行再告訴你,不好意思,它現在就值4個饅頭。這個行為的本質就是銀行不承認你為 社會 曾經做出過值1個饅頭的工作。這樣這個 社會 也就不需要再還給你1個饅頭。

正常的多印鈔票,物價上漲也是有必要的,這是銀行拿走了你的錢去修橋鋪路了,當然,未經過你的同意。當你夜晚走在燈光明亮、寬敞的馬路上的時候,你要明白,這裡面你是出了錢的。國家大規模基礎建設的錢有很大一部分是這么來的。

所以說適當的多印點兒錢也沒什麼毛病。但像問題所說的那樣「狂印」,那就麻煩了。適當的多印一些,這叫借錢,狂印,這叫搶錢。

錢多印20%,你5個饅頭就丟了1個,多印10倍,你就只能吃饅頭渣了。

狂印,是銀行在搶錢。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擁有錢的人固然倒霉,你原來存10萬塊錢,本來能買一棟房子,銀行那邊印刷機多轉兩天,你就只能買大餅了。但這時候銀行會損失什麼呢?信用。

這樣咱們就能又回到開始說的,你這1塊錢,是銀行拿信用擔保跟你說的,它值5個饅頭。如果銀行耍流氓,多印了好幾倍的鈔票,你最後只能吃饅頭渣。那麼銀行以後再跟你說什麼你還會信嗎?不會了。

過多的印鈔票,就會導致銀行的信用破產,大家都再相信它了。而銀行也是政府的代言人,銀行信用的破產也就是政府的信用破產。

美國狂印美元把欠別人的錢都還了,這在技術上沒有任何難度,但這是搶錢,別人損失的真金白銀,但美國損失的是信用。

你這么干一次,你就沒有信用可言了,誰還會買你的國債?誰還會買美元用來貿易結算?

我們國家的黃金是存在美國的,這個大家不要忘了。我們買那麼多美國的國債,買那麼多的美元,為什麼?這還真的是因為美國的信用是最好的。因為他想搶咱們的錢太容易了,只要印刷機一開動。但他不敢,不是因為他善良,是怕損失信用。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當年的國統區,物價飛漲,老百姓拿著一麻袋的錢去買火柴。貨幣泛濫,就是政府的信用破產,而信用破產的政府,是肯定要被推翻的。世界各國都是如此,但凡老百姓窮的只剩下錢了的時候,抱著一堆錢連一把米都買不起的時候,這個國家肯定不是政府倒台就是混亂不堪了。

如果美國狂印鈔票,直接把欠債還了。那麼拿到鈔票的人就會出去花錢。大家一花錢買東西,尤其是去買美國的商品,甚至買美國的房產,這個錢也會迴流到美國,然後物價飛漲......

狂印鈔票是兩敗俱傷的愚蠢辦法。

所以就我國而言,不是拋售美國國債,不是不買美國國債,而是要穩定長期的買。你守信用,我掙點利息。你不守信用,搞敵對,那咱們就拼吧。美國耍賴,我們會損失錢,但這是斗爭的成本,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我損失錢,你會信用破產。你耍一次賴,大家以後都不敢買你的國債了,都不敢用你的美元了,你的金融霸權也就崩塌了。

這是死穴!

美國的傳統製造業一直在萎縮,它是靠高 科技 、互聯網+美元在全世界抽血。如果美元信用破產,就等於斷了美國的根,無法再吸取營養,經濟、軍事都會受到致命打擊。

總結一下: 如果美國狂印美元,就是在搶錢,就會喪失信用。然後其他國家會拿回存儲在美國的黃金儲備,不敢再購買美國國債,不敢再購買美元做為外匯結算。多印出來的美元也會迴流到美國 社會 ,導致通貨膨脹。對內對外都是信用破產。沒有人再敢借錢給他,他也不會再通過賣美元來賺差價,美國人民也就無法再通過各種金融產品來維持美好生活,只能重新去碼頭扛沙包。

美元貶值,由於沒有相應的10萬億美元價值的商品產出導致一連套的金融反應。

所以美國這樣做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這10萬億價值商品,會有人或者可能有人解決。不然美國根本不會做這種讓美國人的錢貶值的事兒。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她要是找上門來,或許還有點辦法。

不過,這都是瞎說的。

畢竟,10萬億美元的貨物,交給中國可能幾年的時間,同時,這還得算成是美國製造的。

明顯很滑稽。

也就是讓別國給美國免費地打工。

當時,這只是想像。

和本問答一樣,想像中的想像。

而實際上,美聯儲,世界銀行那幫子人,通過「看」(一聲)著世界金融,印著錢。

因為世界上其他國家產品產出,要想百分百知道什麼時候出產什麼價值產品,是不可能的,有時差,因為時差,他們統計的時候就應該有一個范圍。然後為了維持世界金融秩序,該印多少錢等等,還是會有差的。

要不然美國怎麼老是想著貶值,做著貶值的事兒。

所以,各國也得有一定控制本國貨幣升值和貶值的能力才能保證自己國家經濟發展。不然美國就真的完全操控世界金融了。

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美國憑空印刷10萬億美元,依舊還不清它的負債,因為目前美國全球債務已經達到20萬億美元,10萬億的印刷數,只夠還一半。

欠10萬億,與欠20萬億有什麼區別?反正都是欠,欠多的才是大爺。

其次,每一張貨幣背後,都要有實體商品或者服務掛鉤。

每增加一張貨幣,都要有相應新的經濟增量。這才是貨幣的發行的真實價值所在。早期貨幣是與黃金掛鉤的,後來美元是與石油掛鉤的。

如果沒有實際增長的財富背書,意味著多發一張貨幣, 社會 總商品的價格就增加,換句話說就是通貨膨脹了這么一張從天而降的貨幣面值。所以,一個國家對居民最大的財富掠奪方式,不是稅收,而是貨幣超發。不但效果最好,而且最隱蔽。

再次,貨幣是國家信用的體現。

美元能夠成為世界貨幣,就是美國政府作為美元的信用背書,才得到廣泛的、共同的認可。如果美國隨意超發貨幣,意味著美國政府信用的破產,美元將從世界貨幣,退回成為美國的國內貨幣。美國直接從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成為一個二流國家。

第四,美國大開印刷廠,美元不是伴隨美國經濟增長、供應數量劇增,就是美元開始大幅貶值。 這樣,擁有大量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將損失慘重,比如中國、日本、沙特等。但受害最嚴重的,卻是美國居民。因為美國國際債務只佔其全部債務的30%;而70%的美國債務,是由美國國內居民持有,包括美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等,這樣美國國內將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居民生活質量將急劇降低,甚至引發極大的 社會 動亂。

最後,美國政府不能決定,美國能不能多印刷一些美元;也不能決定,美國每一年印刷多少美元。 因為美元的發行是由美聯儲決定的,而美聯儲是獨立於美國政府之外,它只是接受美國政府的監督與制衡,而不受美國政府領導。美國政府只能向美聯儲借錢,而不能要求美聯儲印錢,更不能要求美聯儲印多少。

好,假設問題真的實現,美聯儲接受美國政府的請求,大開印刷廠,憑空印刷10萬億美元,那麼美國從唯一的超一流國家,墮落成二流國家,因為國家行用破產;然後美國國內物價飛漲,居民財富急劇縮水,生活質量急劇下降,美國國內會發生極大的騷亂,甚至動亂;然後為了轉移國內危機,美國必然發動對外戰爭。

這道題各位專家和網友朋友答的已經很專業了。筆者願意補充、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不妥之處,請多指正。

目前,美國聯邦債務總額約21.5萬億美元,超過GDP的105%。這個水平任何國家可是很被動,但美國除外。美國擁有美元霸權,美元是世界最重要的儲備貨幣,佔比超60%。歐元無統一財政政策,日元經濟長期低迷,二者佔比都很有限。美元主導的國際秩序已經持續了70-80年,無人可以挑戰。所以,若美國債務崩盤了,美元也完了,全球經濟就徹底崩潰了。美國債務綁架了世界,它才不怕真的崩潰還不上錢呢。大不了大家一起「玩完」,但債權國受不了,肯定繼續為美國債務融資,維持美國不要崩潰。

假設按提問者的思路,美國「印鈔」還錢了,實則是美國擴大貨幣基礎,不一定真「印錢」。而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膨脹,貨幣發行基礎大增。對美國經濟至少有三重影響:

第一,貨幣政策受影響。 當前美聯儲正值逐步收緊貨幣政策,加息、縮表同步進行,那麼擴大貨幣發行基礎,意味著擴大資產負債表,釋放流動性。與美國貨幣政策相悖,抵消了美國未來進一步應對危機的貨幣政策空間。

第二,經濟不利影響。 通脹加劇,大量貨幣貶值,意味著美國長期較為穩定的通脹會高企,影響居民財富和購買力,生活陷入困境,導致貧富差距進一步增大等等。

第三,資本市場沖擊。 流動性過剩,必將催生股票等資本市場繁榮,在加之特朗普政府放鬆金融監管,必將埋下下一輪大危機的禍根。

鑒於「印鈔」撒錢對美國經濟頗為不利,美國不會出此下策。如果真的日本等美債主要持有國,上門逼債、拋售美元資產。美國肯定會採取措施,讓債務一筆勾銷。

有兩個途徑,一個是「文攻」, 認定拋售行為是惡意做空,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依據《1917與敵人貿易法》、《1977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然後凍結相關國家在美一切資產。這樣債務就不用「還」了。

另一個是「武攻」, 直接發生地緣政治甚至是軍事摩擦,兩國打起來,債也就不用還了。都是敵對國了,講什麼債務和信用。

所以,當前美國獨大的國際貨幣體系蘊藏了太多的風險。是時候主要新興大國聯合起來,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多極化發展了。不然國家金融風險巨大,且難以有效防範。

7月9日,國際金融協會(IIF)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未償債務總額的新數字,與以往類似,債務規模再創 歷史 新高。其中,美國政府債務與GDP的比飆升至101%。更可怕的是, 美國總統特朗普財政刺激計劃將導致政府的赤字開支繼續激增,當下的資金需求量已經佔到GDP的25%。

隨著美國公共債務的不斷擴大,不僅給美國經濟增長帶來不確定性,同時也將限制美國未來的預算政策。長期來看, 除非債務利率走高,否則投資者不願意借錢給美國政府,這樣一來將降低國民儲蓄與收入水平; 同時,增加政府的利息成本,給預算的其他部分帶來更多壓力;還會限制國會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加財政危機發生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近來全球經濟增長逐漸失去動力,而且經貿分歧越來越大,經濟放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美國的舉措給全球經濟增長蒙上了一層陰影——自2015年12月以來,美聯儲已經升息七次,而且承諾未來還會加息。 在債務增速加快的不利背景下,加息將進一步抬升借貸成本,有可能導致債務違約激增。

顯然,這一自私行為是想拉上世界各國為美國的債務一起分擔風險。為此,美聯儲前任主席伯南克和「新債王」岡拉克都認為美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間將產生沖突。按現在來看,美國仍會「一意孤行」。到底是什麼給了美國那麼大的勇氣,讓美國不懼債務的風險。 根據以往美國的經濟發展史,很有可能是超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就是俗稱的「印鈔票」。 最近的一次,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世界各國替美國分擔了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的風險。

一旦美國債務出現違約,引發系統性經濟危機,美聯儲仍會照搬老路,開啟「塵封已久」的印鈔機。 不過,現在倒不會選擇這么做,瘋狂印鈔的結果只會造成美元的國際信用下降,從而美元「走弱」,最後出現普遍性市場恐慌,不利於美國經濟發展。換言之,不到美國經濟崩盤這種萬不得已的時候,美國才不會選擇大量印鈔,畢竟「美元霸權」才是生存之道。

這種事情,在我國的漢武帝時期就發生過,當時中央用於征伐匈奴的費用已經失控了,入不敷出,漢武帝突發奇想,用上林苑獲得的白色鹿皮,剪成30厘米見方的方塊,讓皇後衛子夫用特製的絲織品鑲上邊,寫上「當錢四十萬」!用來搜刮錢財,沒過半年,就成了垃圾。擾亂了長安城財貨市場,這是全世界第一次可考的 貨幣濫發 ,到了後來的董卓亂政、宋朝交子時期,都有過濫發貨幣的情況。

特朗普雖然狂躁,有時候很無厘頭,說話不著調,可是不傻,他知道你在挖糞坑讓他跳,會讓他被釘在 歷史 恥辱柱上3000年。

正因為美國欠全世界數十萬億美金,美國才萬分安全(至少在特定時期內),誰都怕它突然倒下,債務玩完。一旦所欠債務都交割完成了,這個世界還會有人理會它么?對於一個習慣性借債不還的老賴,想要再次舉債,你會借給它一分錢么?到那個時候,它只有靠搶了。這會把美國小老百姓納入到死亡倒計時……,你說特朗普是不是想立即弄死你呢?

雖然美國債務已經超過全年GDP,可是好歹也有這國家信用擔保,也就是大家心裡的良好預期,每天還五分錢利息,足見它有歸還願望,至於歸還能力嘛,再議。

這就是維持世界金融秩序最重要的所謂「大而不能倒的」美利堅流氓原理。

❸ 金融帝國2怎麼總是在虧啊

這就復雜了,主要看下面的介紹。
1你開發電腦要資金吧?你銷售電腦的收入還沒達到你投入的資金所以暫時是虧損狀態。
2你所繳納的稅收高過你銷售的收入。所以你一個商店要多賣幾樣商品才行,買地的時候也要看下地價你是否能承擔(包括稅收)
3你自給有餘的商品要賣給電腦。別擠壓在廠房內。
4銷量你是否看準了,看下商店商品庫存的情況,如果你商店積嫌桐毀壓的商品一直都是達到上限或者積壓過多的的情況,雖然貌似銷量不錯,但是你肯定在這個商品上賠本了。
5看下你股票的價格是否下降了,看準了買。
6有的商品分季節的,有的季節銷售好,有的季節銷售差。過季商品你要及時下架。
7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不贊成者勿罵,提出高見,虛心接受。

其實這游戲蠻復雜的,虧損不好控制,注意你自己芹備去輪銷細心體會。忠告別作弊或者修改,這樣你很快會失去對這游戲的興趣。

❹ 金融帝國2產品綜合報表顏色是什麼意思,有黃色,深綠,紅色,淺黃,都啥意思啊沒學過金融啊,懂的告訴

市場佔有率!開始游戲之前你可以設置自己公司的顏色(如:藍色),你生產產品(如:草莓)並且在商場銷售。那麼在綜合報表你就能夠看到你的草莓的市場佔有率,即藍色在餅圖中的面積。也可以看到系統玩家在草莓市場上的市場佔有率,以其他顏色表示(如:紅,黃綠,……)。當然,如果你的草莓市場佔有率很小(如:1%),那麼在餅圖裡面幾乎看不到啦色區域了。相反,如果你在草莓市場的佔有率很大(如:97%),那麼餅圖裡面幾乎都是你的公司的顏色(藍色),其他競爭對手的顏色就幾乎看不到了!如果你能保持很高的市場佔有率的話,那是相當好啦,尤其是你的股票表現。加油哦!我很喜歡玩!
看來你也比較喜歡經營類游戲啊!推薦《大航海家3》,很經典!我從白手起家、負債累累,到現在擁有上億資產,來至不易啊!這個游戲的錢就是一塊一塊的掙到的了!而《金融帝國2》里都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❺ 金融帝國2-三城市開局玩法圖文心得


流程要點歸納
1.這是一個三城市的開局,立馬打開地價圖,銷售網路布點先賣港口的貨. 4X4的大商店保證主城6個以上,次級城4個,百貨開兩倍(沒錢就貸款,貸不動就讓利潤先跑上來就能貸了)
2.每個城兩個大農,一個是3肉類的預設,一個是雞肉雞蛋的預設.銷售跟上
3.(利潤應該又翻一翻,繼續貸款)每城一個冰激凌加餅干;可樂加口香糖的中工(考慮到買地的成本,先節約一下)
4.(沒事不要發行股份,萬一現金掉下來的時候發行在"冷卻"就只能結束游戲了)這一局我先攻衣物,港口有棉和羊毛,一個小工紡織品,中工牛仔老肢褲,汗衫,運動外套,襪子
5.利潤能侍孝世刷到1千萬了,貸款打個油井(為什麼不是傳媒;不屑於玩傳媒刷錢),中工塑料
6.補上科研(可以打開科技頁面,點最下面的正在生產來決定要建多少科研中心).我X9的有30%吧,X6的50%,X3的20%(多建幾家開慎逗發新產品)
7.補上之前產品的專賣店,開建皮具店
8.大農皮革,中工三大皮具(包箱夾)(開廠選擇預設不要選多種產出的,原料盡量為基礎原料)
跟班也上榜了
負債表
壟斷情況
品牌價值
建築數量
小圖表
公司各項排行
產品價值
各類建築的收支

❻ 羅斯柴爾德是干什麼的到底有多少錢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號稱歐洲「第六帝國」。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1744年2月23日—1812年9月19日):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創始人,國際金融之父,歐洲銀行巨擘,創建了全球第一家跨國公司,首創國際金融業務。 老羅斯柴爾德的第一桶金 羅斯柴爾德家族(又稱洛希爾家族)是一個發源於法蘭克福的金融世家。這個家族在金融界非常出名,但在外卻鮮為人知。羅斯柴爾德家族究竟擁有多少財富?這是一個世界之謎。據估計,1850年左右,羅斯柴爾德家族總共積累了相當於60億美元的財富。如果羅斯柴爾德家族後來沒有衰落的話,以6%的回報率計算,在150多年後的今天,他們家族的資產至少超過了50萬億美元。如果那樣他們的財富在今天即使身家500億美元蟬聯世界首富之首的比爾·蓋茨也無法比擬。 老羅斯柴爾德,1744年2月23日,出生在法蘭克福的猶太人聚居區。他的父親摩西是一個流浪的金匠和放貸人,常年在東歐一帶謀生。梅耶自幼就展示了驚人的智商,父親對他也傾注了大量心血,悉心調教,系統的教授他關於金錢和借貸的商業知識。幾年後,摩西去世了,年僅13歲的梅耶在親戚的鼓勵下,來到漢諾威的歐本海默家族銀行當銀行學徒。 幾年以後,年輕的梅耶回到法蘭克福,繼續他父親的放貸生意。他還將自己的姓氏改為羅斯柴爾德(Rothscild,Ror是德文的紅色,Schild是德文中盾的意思)。工於心計的梅耶很快和宮廷的重要人物熟稔起來。經馮·伊斯托弗將軍引見,認識了威廉王子。在威廉王子的幫助下,1769年9月21日,成了威廉王子指定的代理人。梅耶在自己的招牌上鑲上皇室盾徽,旁邊用金字寫上:「M·A·羅斯柴爾德,威廉王子殿下指定代理人」。一時間,梅耶的信譽大漲,生意越來越紅火。 投身於威廉王子帳下後,梅耶盡心竭力地把每件差事都辦得盡善盡美,因此深得王子信任。不久法國的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當革命的矛頭指向神聖羅馬帝國的時候,德國與英國的貿易中斷了,進口貨的價格飛漲,從英國販運商品到德國販賣使梅耶狠賺了一筆。 到1800年時,羅斯柴爾德家族已成為法蘭克福最富有的猶太家族之一。拿破崙當政以後,威廉王子倉皇逃竄到丹麥,出逃前,將一筆價值300萬美元的現金交給梅耶保管。就是這300萬美元的現金為梅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權力和財富,成為梅耶鑄成金融帝國的第一桶金。 梅耶有比建立一個英格蘭銀行要大得多的雄心壯志!當他得到威廉王子這筆巨款的時候,他就開始調兵遣將了。他的五個兒子像五支利箭射向歐洲的五個心臟地區。老大阿姆斯洛鎮守法蘭克福總部,老二所羅門到維也納開辟新戰場,老三內森被派往英國主持大局,老四卡爾奔赴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根據地,並作為兄弟之間的信使往來穿梭,老五詹姆斯執掌巴黎業務。 一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金融帝國揭開了帷幕! 羅斯柴爾德第三個兒子內森征服大英帝國 內森是老羅斯柴爾德的第三個兒子,也是五兄弟中最具膽識的一個。1798年。他被父親從法蘭克福派到英國開 三子內森·羅斯柴爾德 拓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銀行業務。內森是一個城府極深、行事果斷的銀行家,從沒有人真正了解他的內心世界。憑著驚人的金融天賦和神鬼莫測的手段,到1815年,他已成為倫敦首屈一指的銀行寡頭。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近郊展開的滑鐵盧戰役,不僅是拿破崙和威靈頓兩支大軍之間的生死決斗,也是成千上萬投資者的巨大賭博,贏家將獲得空前的財富,輸家將損失慘重。倫敦股票交易市場的空氣緊張倒了極點,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滑鐵盧戰役的最終結果。如果英國敗了,英國公債(Sonsols)的價格將跌進深淵;如果英國勝了,英國公債將沖上雲霄。 正當兩支狹路相逢的大軍進行著殊死戰斗時,羅斯柴爾德的間諜們也在緊張地從兩軍內部收集著盡可能准確的各種戰況進展情況。一個名叫羅斯伍茲的羅斯柴爾德快信傳遞員親眼目睹了戰況,看到拿破崙的敗局已定,連夜乘船渡過英吉利海峽。內森親自等候在岸邊,從羅斯伍茲手中接過信,快速打開信封,瀏覽了戰報標題,然後策馬直奔倫敦的股票交易所。 內森快步走進股票交易所時,正在等待戰報的焦急而激動的人群立刻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注視著內森那張毫無表情、高深莫測的臉。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富貴榮辱寄託在內森的眼神上。內森故意沖著身邊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交易員們遞了一個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聲不響的沖向交易台,開始拋售英國公債。隨之公債價格開始下滑,然後更大的拋單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債的價格開始崩潰。 內森在英國的成功,鼓勵了老羅斯柴爾德。為了方便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金融和貿易往來,他又在1811年把最小的兒子詹姆斯派到法國,在巴黎站穩了腳跟。幾年後,老二所羅門、老四卡爾又分別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和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了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的分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由老梅耶·羅斯柴爾德與大兒子阿姆歇爾坐鎮老家法蘭克福,其他幾個兒子分布在倫敦、巴黎、維也納和那不勒斯的金融和商業帝國。 羅斯柴爾德兄弟經營技巧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利用他們分布在歐洲各國的分支獲取政治、經濟情報,迅速互相溝通。這樣,他們往往能迅速了解各地的政治經濟動向,推選採取行動,出奇制勝。 例如,當1814年拿破崙與歐洲聯軍對抗時,戰局變化無常,英國的證券交易因此很不景氣。後來,戰事發生逆轉,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倫敦的內森在英國政府得知這一消息之前便預先得到情報。他乘倫敦債券價格尚未上漲之際,大批吃進,結果大大地賺了一筆。一個世紀之後,倫敦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又比日本駐英國的使館早兩天獲得日本海軍全殲俄國艦隊的消息。由於羅氏家庭消息靈通,被人們稱為「無所不知的羅斯柴爾德」。 為了保密,他們有自己專門的信使,彼此用密碼進行聯系。例如,老羅斯柴爾德的代號是「阿諾迪」,稱威廉伯爵為「戈德斯坦」,把在英國的投資稱為「鱈魚干」。數年之後,當羅斯柴爾德家族擴展到美洲後,他們仍用這種方法保持歐美之間的聯系。當美國內戰即將結束時,倫敦的列昂內爾(內森之子,1808~1879年)收到他的代理人從美洲發來的一份電報,內稱:「夏勒姆先生將至」。夏勒姆(Sholem)是意第緒語「和平」的譯音。羅斯柴爾德家族內部的信息傳遞系統迅速又可靠,以至於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有時也寧願用羅家的信使來傳遞她的信件,而不用英國的外交郵袋。 到19世紀中葉,一個龐大的羅斯柴爾德金融帝國在歐洲形成。每當有戰爭,他們便向各國政府提供軍事貸款,戰後又為戰敗國提供賠款。他們在各地開辦銀行,從事證券,股票交易和保險業務投資工商業、鐵路和通訊業,後又發展到鋼鐵、煤炭、石油等行業,其影響滲透到歐美及殖民地經濟生活的各個角落。 羅斯柴爾德家族對歐洲歷史的影響,從它幫助英國政府購買蘇伊士運河一事中便可見一斑。1875年一個星期天的晚上,列昂內爾在他倫敦的宅邸中宴請英國首相狄斯累利(他也是猶太人出身)。席間,列昂內爾突然收到一份來自法國羅斯柴爾德分行的電報,說埃及國王因缺少資金,打算把他掌握的17.7萬股蘇伊士運河股票買給法國政府,但對法國提出的價格不滿意,表示願以4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其他國家。狄斯累利第二天立即召開內閣會議,大家一致同意英國買下這批股票。然而,當時由於國會休會,無法籌集這筆資金。於是,列昂內爾果斷地作出決定,由羅斯柴爾德銀行倫敦分行向英國政府提供400萬英鎊,搶先買下了這批股票。此舉使英國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帶來了巨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列昂內爾·羅斯柴爾德也因此一夜之間成為舉國上下敬仰的英雄。 盡管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巨大的財富,並躋身歐美上流社會,但他們始終堅持著猶太人的傳統、維護猶太人利益看得比做生意和賺錢更重要。羅氏家庭大多數人堅持族內通婚,這個家族下屬的公司企業都按猶太教安息日的規矩,在星期六估算,不做任何生意。1820年,內森宣布不同任何一個拒絕給猶太人公民權的德國城市做生意。1850年,當卡爾借錢給羅馬教皇時,向梵蒂岡提出要求拆除羅馬的猶太隔都。19世紀倫敦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宣布不向俄國沙皇貸款,因為沙皇政府迫害和虐待俄國猶太人。 列昂內爾1858年成為英國下議院議員。他不願以基督教徒的方式,而要求猶太教方式用手按《希伯來聖經》,頭上戴猶太帽子舉行宣誓。上議院的貴族開始表示反對,但後來同意了,這在以基督教為國教的英國實在是不同尋常的,是長期受歧視的猶太人的一個勝利。27年後,列昂內爾的兒子內森尼爾成為英國第一位猶裔貴族和上議院議員,他同樣也是用他父親的猶太方式宣誓的。 羅氏家庭還積極參加猶太人的各種活動,向猶太社團捐助了多筆慈善金。這個家族與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也有不解之緣。它在法國的成員愛德蒙男爵(1845~ 1934年)20世紀初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猶太移民提供了約600萬美元的資金,幫助移民們購買土地和生產設備,定居生存。倫敦的沃爾特(1868~1937年)曾任英國猶太復國主義主席。正是他,與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魏茲曼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積極活動,終於使英國政府以外交大臣貝爾福致沃爾特·羅斯柴爾德勛爵一封信的形式,發表了著名的《貝爾福宣言》,最後導致了以色列國的建立。 總之,羅氏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猶太家族周圍。利奧波德·列昂內爾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概可以反映和代表這個家族所有成員的思想:「我有兩大榮譽:第一,我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員;第二,我是一個猶太人」。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國際舞台上活躍了二百多年,對歐洲和世界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個家族的名聲之大,大概只有20世紀美國的肯尼迪家族能夠與之相比。人們對這個家族的成功活動也有種種評說,有人把它看作是猶太人智慧、財富、影響以及慈善事業的象徵,也有人把它作為猶太人企業用金錢征服世界的一個活樣板。 羅斯柴爾德家族靠做古錢幣生意和發戰爭財而暴發,後主要投資於金融行業。羅斯柴爾德家族有五個兒子,分別控制了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法蘭克福、紐約和柏林,他們成為歐洲金融市場呼風喚雨和左右政局的最大力量。倫敦的羅斯柴爾德在1833年不列顛帝國廢除奴隸制以後,曾拿出2000萬英鎊用以補償奴隸主的損失;1854年,他們還為英國在克里米亞同俄國的戰爭提供了1600萬英鎊的貸款;1871年,他們又拿出了一億英鎊為法國向普魯士支付普法戰爭的賠款;他們還控制了整個歐洲的鐵路,所有法國給俄國的貸款,都是由該家族提供的;在美國內戰期間,他們已成為聯邦財政的主要財源。 他們以獨特的猶太行為處世方式,在異國的大地上大放光彩,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嚴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鍾表一般精確的協調,永遠早於市場的信息獲取,徹頭徹尾的冷酷理智,永無止境的金權慾望,以及基於這一切的對金錢和財富的深刻洞察和天才的預見力,使得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兩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戰爭的殘酷旋渦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個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的金融帝國。 據估計,1850年左右,羅斯柴爾德家族總共積累了相當於60億美元的財富。如果羅斯柴爾德家族後來沒有衰落的話,以6%的回報率計算,在150多年後的今天,他們家族的資產至少超過了50萬億美元。到20世紀初,羅斯柴爾德家族所控制的財富估計達到了當時世界總財富的一半。 羅斯柴爾德家族銀行遍及歐洲主要城市,他們擁有自己的情報收集和快速傳遞系統,甚至歐洲國家的王室和貴族在需要迅速和秘密地傳遞各種信息時,都是通過他們的系統進行。他們還首創了國際金融清算系統,利用其對世界黃金市場的控制,他們在家族銀行體系中首先建立起不用實物黃金運輸的賬目清算系統。 在這個世界上,只怕沒有其他人比羅斯柴爾德家族更能深刻理解黃金的真正意義。當2004年羅斯柴爾德家族宣布退出倫敦黃金定價系統時,他們正在悄悄地遠離未來世界空前的金融風暴的中心,撇清他們與黃金價格之間的關系。負債累累的美元經濟和危機四伏的世界法定貨幣體系,以及世界外匯儲備體系很有可能將面臨一場清算,只擁有微不足道的黃金儲備的亞洲國家積累多年的財富,將被「重新分配」給未來的贏家。對沖基金將再次發動攻擊,只不過這一次的對象將不再是英鎊和亞洲貨幣,而是世界經濟的支柱—美元。 對於銀行家而言,戰爭是天大的喜訊。因為和平時期緩慢折舊的各種昂貴設施和物品,會在戰爭中頃刻之間灰飛煙滅,交戰各方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取得勝利,到戰爭結束時,政府無論輸贏都將深深地陷入銀行的債務陷阱之中。在英格蘭銀行成立到拿破崙戰爭結束的121年時間里(1694~1815),英國有56年處於戰爭之中,剩下的一半時間在准備下一場戰爭。策動和資助戰爭符合銀行家的根本利益,羅斯柴爾德家族也不例外,從法國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幾乎所有近代戰爭的背後,幾乎都閃動著他們的影子。羅斯柴爾德家族是當今主要西方發達國家最大的債權人。老羅斯柴爾德的夫人(Gutle Schnaper)在去世之前說道:「如果我的兒子們不希望發生戰爭,那就不會有人熱愛戰爭了。」 到19世紀中葉,英、法、德、奧、意等歐洲主要工業國的貨幣發行大權均落入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控制之中,「神聖的君權被神聖的金權所取代」。此時,大西洋彼岸美麗繁榮富庶的美利堅大陸早已落入了他們的視野。 遺囑 老羅斯柴爾德在1812年去世之前,立下了森嚴的遺囑: (1)所有的家族銀行中的要職必須由家族內部人員擔任,絕不用外人。只有男性家族人員能夠參與家族商業活動。 (2)家族通婚只能在表親之間進行,防止財富稀釋和外流。(這一規定在前期被嚴格執行,後來放寬到可以與其他猶太銀行家族通婚。) (3)絕對不準對外公布財產情況。 (4)在財產繼承上,絕對不準律師介入。 (5)每家的長子作為各家首領,只有家族一致同意,才能另選次子接班。 任何違反遺囑的人,將失去一切財產繼承權[29]。 編輯本段羅斯柴爾德財富家族 二戰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令羅斯柴爾德家族面臨新的挑戰。得益於對環境的強勁適應能力,這個古老的家族並未被時代所遺棄,而是通過革新與傳統的完美結合,始終如一地維護著自身的地位和尊嚴,令羅斯柴爾德金融帝國的傳奇得以延續。 像變形蟲般適應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意味著冷戰的開始。此時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已經傳到第六代,其金融王朝的建立也有200多年。經歷了無數次驚濤駭浪,每當時代變遷的時候,羅斯柴爾德家族總能依靠強勁的適應能力而得以生存、壯大。 冷戰帶給羅斯柴爾德家族最大的損失是,他們在中東歐的產業都被隔絕在「鐵幕」的另一邊,而後被當地政府國有化。因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這些國家擁有的都是鐵路、煉鋼廠等能產生穩定利潤的大型基礎產業,這一次打擊不可謂不沉重。隨著奧地利羅斯柴爾德家族淡出歐洲,遷往美國,二戰後還在運行的只剩下英國與法國兩個羅斯柴爾德銀行。 新科技革命時代的商業特徵是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工業化生產和企業控制,商界精英已從紳士時代寡頭式的「雄獅」,轉變成電子時代的「群狼」。一言以蔽之,現在打天下要靠大家協同作戰,再有力的個體也難孤身抵擋龐大的企業集團。只剩兩個銀行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相形之下就變成了「孤獨的雄獅」,這也令家族的新一代認識到,只有改變自身才能在新時代中生存。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每當時代發生重大轉折的時候,媒體總是對羅斯柴爾德家族冷嘲熱諷,認為這個古老的家族很快就會像恐龍一樣走下歷史舞台,但每次都會猜錯。這正是因為它們低估了羅斯柴爾德家族變形蟲般適應環境的能力。憑借著「彈性」和「英勇」這兩件世傳的精神武器,家族很快融入了戰後的時代潮流,繼續在商海中如魚得水。 長盛不衰的秘訣 1961年,羅斯柴爾德家族英國分支的掌門人安瑟尼去世。接替他的是兄長查爾斯的大兒子利奧波德。擔任合夥人的還有安瑟尼29歲的小兒子伊夫林。70年代初,年輕有為的伊夫林又把堂兄、第四代羅斯柴爾德勛爵雅各布拉進了銀行。思想更為開明的雅各布的加盟,終於促使英國羅斯柴爾德銀行脫胎換骨,以嶄新的形象出現在國際金融圈。 雅各布一上任,就帶領銀行向現代金融業的最高級領域——企業並購發起進軍。他親手創建了羅斯柴爾德銀行的並購部並自任經理。並購部成立才一年,就做成了好幾單大生意,還幫助家族直屬的皇家太陽保險公司並購了30多家歐洲其他國家的同行,使公司的市值增加到10億英鎊。隨著並購部業績的急升,其員工人數也從成立時的1人增加到108人,業務多得要由10位經理來管理。 羅斯柴爾德銀行最擅長做的老生意——融資,在雅各布手裡也煥發了青春。銀行安排的融資總額以每年10億英鎊的速度增長。客戶名單上有殼牌石油公司、英美煙草公司和飛利浦公司,英國政府也是常客。當著名的勞斯萊斯公司因經營不善破產時,其破產經紀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請羅斯柴爾德銀行為公司最賺錢的轎車部門尋找買主。 幾乎與此同時,法國羅斯柴爾德銀行也進行著大刀闊斧的改革。1956年,該銀行設立了一個名為PLM的全資子公司,專門經營連鎖旅館,由家族中富有闖勁的埃里出任董事長。埃里苦心經營十年,將公司建成了投資連鎖旅館、汽車旅館和連鎖餐廳的巨子。第一家PLM所屬的高級飯店是聖雅克大酒店,它擁有812個房間,於1972年開業。 埃里的妻子莉莉安,以追求完美的勁頭負責酒店的室內裝修。在開業前一個月,她親率幾十位銀行職員住進酒店,對每個房間的床鋪、枕頭、鏡子、水龍頭、衛生間以及酒店餐廳和前台、洗衣房等後勤保障的質量進行了嚴格的測試。莉莉安對細節的追求到了苛刻的地步,要求客房的熱水龍頭必須在兩分鍾內就能放滿一浴缸,下水管過水時發出的聲音必須小到不能被人耳聽到,早餐供應的牛角麵包必須熱、脆、可口,等等。 埃里夫婦以真正的貴族標准來經營酒店,使聖雅克在開業後就成了歐洲、美國及日本富豪在法國的首選居所,它的房間必須提前三個月才能預訂到。經過多年的發展,PLM成了一個旅遊集團公司,在法國的高速公路邊開設了大量的汽車旅館,同時還在瑞士、德國、義大利經營著專為高端顧客服務的豪華酒店和賭場,日進斗金。 比起祖先來也毫不遜色 當今的羅斯柴爾德們,比起那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祖先來也毫不遜色。就拿屬於第八代羅斯柴爾德傳人的戴維德來說,他是位名副其實的紳士,溫文爾雅,臉上總是掛著略帶譏誚的微笑。然而,為了鞏固自己的金融帝國,戴維德不惜挖競爭對手的牆腳,把他們手下能乾的員工都招至自己麾下。因此,法國羅斯柴爾德銀行的550名員工都是精兵強將,即使與人馬過萬的摩根-斯坦利和高盛競爭,照樣能夠應對自如。與所有成功的金融家一樣,戴維德不僅僅是個商人,更是個心理學家。他常說:「要想招賢納士,就得想辦法讓他們感到幸福,他們覺得幸福了,你又得想法督促他們拚命幹活,賺取利潤。」 法國羅斯柴爾德家族中另一位極其富有的成員是以色列創建者愛德蒙的孫子阿道夫。二戰剛一結束,20歲的他就決定投身商業,並憑借祖傳的敏銳嗅覺,將投資重心放在了利潤最高的新興行業——大眾旅遊業上。為此,他買下了美國洲際飯店的大量股權,控制了這家最賺錢的國際連鎖酒店。此外,還在西班牙東部的旅遊勝地馬略卡島蓋度假別墅,在以色列擁有一家豪華的療養院,參與巴黎的高檔別墅區建設,並投資開發了西印度洋上的熱帶旅遊勝地瓜德羅普島和馬提尼克島…… 在瑞士,阿道夫投資建設了世界最高的滑雪場——梅傑夫滑雪場。它坐落在海拔5000英尺的雪山上,配套的豪華旅館內有蓋著玻璃頂棚的溫水游泳池,還有一個用來起降直升機的大露台,可將滑雪者直接帶到山頂的滑雪場。1963年,梅傑夫滑雪場開張,阿道夫包了兩架專機,從巴黎與紐約邀請120名顯貴出席開業典禮,還特別為這些貴賓的女眷所佩戴的珠寶買了800萬美元的保險。梅傑夫滑雪場開業後,在全世界的滑雪愛好者中牢牢占據了「聖地」的地位,007系列電影《鐵金剛勇破雪山堡》就是在這里拍攝的。 事實上,阿道夫的商業帝國遍及歐洲、美洲和中東。除經營旅遊業外,他還在巴黎與日內瓦各擁有一家私人銀行,同時還控制著法國最大的玩具公司和冷凍食品公司。此外,阿道夫還兼任比利時蘭伯特銀行和南非德比爾士集團的董事;在以色列,則通過其擁有的伊斯特普投資公司間接控制著該國的中央銀行。 將和「中投」正面交鋒 2007年7月,國際媒體廣泛報道,繼黑石之後,旗下資產高達數千億美元的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中投」)可能以參股的形式加入必和必拓(BHP)。然而沒有多少人知道,必和必拓的股權同樣和羅斯柴爾德家族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 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製造商、第三大銅生產商和第二大煤炭出口商,必和必拓旗下的澳大利亞奧林匹克大壩,其鈾儲量佔到世界的40%。2005年末,公司市值已高達883億美元。眾所周知,對全球資源類產品的儲備公司進行有計劃的收購,是迅速擁有資源市場話語權的最好辦法。中國針對那些能夠控制全球資源儲備和銷售的國際資源巨鱷的股權進行收購,比單純地購買資源要有效、合算得多。 以往一到每年春天,必和必拓就會讓中國的鋼鐵生產企業緊張一次,鐵礦石談判的心理陰影難以消弭。但現在,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給了他們希望。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羅斯柴爾德與中國這個新興經濟體,必將通過某些紐帶發生越來越緊密的關系。在中國與羅斯柴爾德這個百年財富家族直接對陣的商戰談判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低調行事,卻無所不在 經過250多年的變遷,羅斯柴爾德家族表面上看是變小了,實際上卻變得更大了。與張揚的美國資本主義不同,羅斯柴爾德家族行事低調,一般人現在只是在讀歷史書的時候才能碰見它。但實際情況是,它無所不在。 直到現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銀行都拒絕上市,這意味著它根本不用公布年報。二百多年來,他們一共在地球上投資了多少生意,賺了多少錢,只有家族核心成員才清楚。它在世界經濟界的影響,也只有極少數細心的專業人士才能發現——試想,一般人哪能從幾年前的鐵礦石價格暴漲中看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影子?同樣,對於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羅斯柴爾德家族到底參與多深,也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發覺蛛絲馬跡。實際上,2004年為英國政府的移動通訊3G牌照拍賣充當融資顧問的,便是羅斯柴爾德家族——不過這條消息在《華爾街日報》上絕對看不到。 正如福特是美國汽車業的代名詞一樣,羅斯柴爾德家族早已成為金融業的象徵,經歷了250年的風雨變遷,這個家族依然興旺發達,和財富為伴,與權貴為伍。物換星移並沒有令它的成功之道發生絲毫改變。對此,德國詩人海涅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金錢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上帝,而羅斯柴爾德則是它的先知 補充 紅盾家族與猶太復國主義有著重大聯系。在20世紀初,曾向遷往巴勒斯坦的早期猶太移民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幫助他們購買土地和生產設備,安居樂業;也積極參與猶太重新建國。英國政府頒布的《貝爾福宣言》,宣稱要使巴勒斯坦成為「猶太民族之家」,成為後來以色列建國的藍圖,這個著名的歷史性文件,是以英國外交部致羅斯切爾德家族英國支脈的納坦尼爾·梅耶·羅斯柴爾德()勛爵的名義發表的。 紅盾家族的猶太家世及與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聯系,自然而然成為歷次反猶主義的沖擊對象。在納粹統治德國的時代,羅斯柴爾德家族德國支脈的許多成員遇難。此外,種種基於反猶主義的以紅盾家族為故事主角的陰謀論也大行其道,滿足了一部分人對這個家族隱秘的財富和行為的想像。《TheMoneyMasters》及其在中國的翻版《貨幣戰爭》,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❼ 金融帝國2游戲里個人資產怎麼整

你好,98%的可能性屬於初次玩這個游戲。因為你的問題本身就不好回答。
建議查查你的公司報表,可以清晰地看到你的資產與負債、收入與支出,以及現金流狀況等相關信息。但就上述問題,試做解釋:

(1)關於資產問題需要解釋。《金Ⅱ》中,資產概念劃分為個人資產與公司資產兩大類。個人資產不等同於公司資產,因而比較的前提必須是同類比較。所以,請確認你的比較,不是拿個人資產與別人的公司資產相比。

(2)《金Ⅱ》中的公司資產概念包括、但不限於股票資產,影響資產增長的還有你的工廠、房地產、商店,及其營業狀況。而且,地價也是影響資產的重要因素。舉例來說,同樣的工廠,建在高地價的地方與建設在低地價的地方,其資產價值是絕對不同的。所以,所有能夠產生正現金流的營業單元都可視為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你的報表上寫得清清楚楚,要認真分析。

(3)關於個人資產的問題。個人資產主要以現金(CEO工資)+持股市值來體現。如果整體系經營系統正常,個人資產與公司股價成正比。但是請注意:公司持股一般情況下分兩種:社會公眾持股+公司自身持股。因此,需要明確,公司的股東結構應該是:你個人持股77%+社會公眾(也可能會是其它公司)與你公司持股23%。如果是公司77%+公眾23%+你個人持股0%,即使股價飛上天,也跟你沒有任何關系。
因此,最好的股權結構應該是100%個人持股+0%公眾持股。這一點可在個人擁有一定股份之後,通過回購股票實現(前提是需要大量的現金,按現在這個股價,回購所需要的公司現金接近天文數字,嘿嘿,不是嚇唬你)。

(4)關於公司資產變成個人資產的問題。有兩種辦法實現:①通過增加CEO個人工資,以增加你的現金流,這樣可以投資股市(購買自己公司或優質公司的股票),以增加個人資產,成為巴菲特。②100%控股自己的公司,然後老實經營成為李嘉誠。

不知道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

另外,贈送建議:你的電視台、報社、電台這類新聞媒體太多了,肯定會發生虧損。市場並不是無限大的蛋糕,同類媒過多隻能造成內部競爭。每樣媒體只保留1個即可。

關於補充問題的回答:

① 樓主顯然沒有完全看完我的文字,至少沒有認真地看。

② 關於新聞媒體的問題我已做了建議。每座城市保留1家不同類媒體的做法是正確的。

③ 關於你對別家公司的完全控投(或兼並)的問題我同樣做了回答。

原文如下:
「關於公司資產變成個人資產的問題。有兩種辦法實現:①通過增加CEO個人工資,以增加你的現金流,這樣可以投資股市(購買自己公司或優質公司的股票),以增加個人資產,成為巴菲特。」

這一思路與你的做法基本一致,即分享對手的經營業績(包括分紅與股票增值),為何說對你沒啥用?

③ 你說收自己股票跟收對手股票我賠老了都是3倍價回收的。我記得我曾告訴過你:

「最好的股權結構應該是100%個人持股+0%公眾持股。這一點可在個人擁有一定股份之後,通過回購股票實現(前提是需要大量的現金,按現在這個股價,回購所需要的公司現金接近天文數字,嘿嘿,不是嚇唬你)。 」

另外,我要聲明:這些文字是偶寫的,不是網上找的。你可以在網路上試試

❽ 金融帝國游戲怎麼玩

http://et.21cn.com/games/guide/pcgames/2002-08-12/741348.html

[PC]金融帝國2 全攻略

熱點內容
用一筆創業基金如何實現夢想 發布:2025-02-05 02:52:52 瀏覽:386
魏晉的貨幣制度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02:44:22 瀏覽:140
2019年7月15日漲停板股票 發布:2025-02-05 02:42:56 瀏覽:922
中國上證股市裡大概有多少資產 發布:2025-02-05 02:42:21 瀏覽:324
北大科技股票三板 發布:2025-02-05 02:42:13 瀏覽:384
如何在理財中賺錢 發布:2025-02-05 02:29:53 瀏覽:706
和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2025-02-05 01:59:53 瀏覽:620
股票一般幾點漲停 發布:2025-02-05 01:41:39 瀏覽:710
股票軟體下方的量是什麼原因 發布:2025-02-05 01:30:44 瀏覽:272
基金配售比例多少合適 發布:2025-02-05 01:17:22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