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銀行和保險哪個好
① 保險公司和銀行,哪個更安全
銀行是大家公認的靠譜,特別是活期和定期存款,在廣大群眾的心中,就是安全之神,雖然利率不高,但就是穩。
當然在保險業務員口中,也經常能聽到,保險是最靠譜的,保險公司就算破產了,保單也會正常履行,也是安全得不行。
那麼肯定會有人想,保險公司和銀行誰更靠譜?這里我們來分析一下。
銀行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銀行常見產品形式為活、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
存款是客戶和銀行發生借貸關系,銀行欠客戶錢。銀行需要交一定存款准備金到央行,其餘的錢進行放貸賺取差價,並支付客戶一定利息。
理財是客戶把錢委託給銀行讓銀行拿出去投資,銀行根據投資情況給予客戶一定收益。
以前的銀行理財產品,有很多產品銀行是承諾保本保收益的。但《資管新規》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不再保本保收益。
那麼,銀行存款呢?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險條例》的實施 ,正式宣告國家不再為儲戶在商業銀行存款兜底,充分進行市場化,由存款保險機構賠償,限額50萬。
簡單理解: 如果商業銀行破產,50萬以內的個人儲戶存款是可以得到全額賠付的,而超過50萬元的部分從該存款銀行清算財產中受償,理論上是有可能拿不回來。
那麼銀行能破產嗎?
答案是:法律上也是可以的。
商業銀行法第七十一條: 商業銀行不能支付到期債務,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同意,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其破產。商業銀行被宣告破產的,由人民法院組織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
由此可見,把錢放入銀行雖然很安全,但也不是一點風險沒有,把錢放入一些小銀行,破產清算也不是沒發生過。接下來看看新中國成立至今,有幾家破產重組的銀行。
首先是海南發展銀行。這家銀行成立於1995年8月,總部設在海南海口,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以16多億注冊成立的海南發行成立之初要多風光有多風光,但好景不長,由於經營不善,短短三年時間就宣告破產。
第二個是汕頭商業銀行。其實這家銀行的破產因素和海南發展銀行差不多。由於存款利率高、挪用資金、帳外貸款等原因,2001年央行要求暫停營業,到2011年時才重組,還改了名字。
第三個是河南省肅寧縣尚村信用社。大多數信用社都存在於農村,為村裡的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一般來說,一個運行良好的信用社是很難出現問題的。然而,由於經營不善,該信用社最終宣布破產。
第四家是包商銀行。2019年因信用風險,包商銀行被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保監會聯合接管。2020年8月6日,包商銀行因資不抵債正式申請破產。很多人可能不熟悉這家銀行,以為是一家小商業銀行,但其實包商銀行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位列亞洲500強銀行前10名。
當然,雖然有上述先例,但是只要政府在,國家信用在,在我國銀行破產也不容易,首先是國家的監管措施越來越規范科學,想不知不覺突破到了風險底線不太可能發生,其次是如果真的已經運轉不下去,只要國家能承受,肯定會想辦法平息,避免銀行破產引發的 社會 連鎖反應。
但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自2022年1月1日起,不再保證保本,很多產品是存在虧損本金的風險。
保險
保險在我國文字里字面意思就等同於安全,如果保險都不保險,那就別叫保險,個人是這么認為的,當然國家也是這么想的,所以在保險的監管上,監管部門會通過各種手段盡可能保障保險的安全。但凡是都有萬一,如果萬一保險公司破產了怎麼辦。
保險法第九十二條 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准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險公司達成轉讓協議的,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接受轉讓。
轉讓或者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接受轉讓前款規定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准備金的,應當維護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通過這條法律可以看出,保險公司和銀行一樣,是可以破產的,但是破產後人壽保單必須轉讓給其他保險公司或國家指定保險公司來接收,完成保單的履行。所以對於保單持有人,即使保險公司發生了危機,也不用過於擔心。
那建國以來,國內有過保險公司破產的案例嗎?
保險公司因經營出現問題,被監管部門接管得很多,比如新華保險、中國聯合保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都因為經營問題被接管過,但接管是國家的提前介入,防止破產的手段,有很多保險公司通過接管最終又復活過來。所以最終真正破產的不多,目前就三家。 第一家倒閉的是東方人壽,這家公司在2001年成立,在經營1年半之後被中國保監會勒令停業。它倒閉的原因是因為大股東德隆集團私自挪用資金來抵禦集團的債務危機,所挪用資金超過7億元。並且集團巨大的資金黑洞嚴重影響到了東方人壽,在這種情況之下,東方人壽宣布破產。
第二家倒閉的是國信人壽,本來這家公司的實力是很強大的,前期注冊資金也有5個億,知名度也很高。但是沒多久就被保監會發現其注冊資金有問題,在2005年6月份就倒閉了,看成立時間,這家公司僅存在了4個月。
第三家倒閉的是安邦保險。相對於上兩家公司,安邦保險的成立年限算是比較久的了,足有17年,還曾入選過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就連上汽集團都對它進行過投資。在這樣強大的資金支持下,安邦的前途一片光明,巔峰時期的總資產可超過20000億!其破產根本原因就是集團負責人為了利益非法洗錢,並且欺詐消費者非法集資、侵佔。如此的違法行為,最終也讓安邦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但盡管三家保險公司破產,並未影響其保單的履行,其保險業務均轉移給其公司,繼續由其他保險公司承保。
所以說:
從破產角度看, 銀行和保險公司均有破產的風險,但概率都較低,只要國家在,都會盡最大可能避免此事的發生。
從法律最壞結果看 ,如果真的發生破產,對於銀行,存款50萬以內的個人儲戶存款是可以得到全額賠付的,而超過50萬元的部分從該存款銀行清算財產中受償;銀行理財,自2022年1月1日起,不再保證保本,虧損本金屬於正常。對於保險,保單會由其他保險公司接管繼續履行。
上述分析完了,銀行和保險誰更靠譜,你們覺得呢?
② 保險,證券和銀行,究竟哪個崗位的發展前景更好
銀行、保險和證券行業,我個人更看好證券行業,未來的資本市場是充滿機遇的,中國的股市和美國200多年的股市來比還太年輕,而且疫情也看出來了,中國已經強大到成為避險市場,人民幣的堅挺程度僅次於美元,所以我個人覺得投行是非常有前景的。
銀行
可能比銀行還慘,首先智能投顧和程序化交易,可能會搶了基金經理和交易員的飯碗,而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也可以投資股票了,基金公司為數不多的優勢也沒了,銀行理財產品可以投資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可以說銀行理財產品就是基金。
③ 金融行業中保險,證券和銀行,哪個崗位的發展前景更好
保險、證券和銀行都屬於金融行業,對於哪個行業的崗位發展前景好,我個人認為各有優勢,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了幫助大家充分認識各個崗位的優劣,我會結合個人的個性特徵、行業發展趨勢以及收入情況來展開分析,幫助大家不斷加深認識。
從個性特徵來分析,性格內向的在銀行可能會有好的發展前景。
保險、證券和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側重點各有不同,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的業務更加註重營銷,而銀行能夠提供各種崗位,無論性格內向與外向,在銀行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性格外向的人其實在哪個工作崗位都能做好,但是對於性格內向的人就有所不同,偏重於營銷的崗位他們很難適應。而銀行由於提供的崗位眾多,如果性格偏內向可以選擇干櫃員工作,同時銀行還有很多工作都可以選擇。
以上就是我對保險、證券和銀行等金融企業提供崗位發展前景的認識,當然了,這只是我的認識並不一定對,但是我相信可以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是學金融專業的,相關工作都接觸過,也有一定的行業經驗。無論具體從事哪方面的工作,自己都要有不怕困難迎接挑戰的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在相關領域獲得更好的發展。
④ 銀行和保險哪個未來的發展前景好
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少新興的行業得以發展,甚至還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勢頭迅猛,直接沖擊了其他的行業。銀行和保險都是金融行業 ,前些年,大家更喜歡將錢存到銀行,安全又可以獲得一些利息,但是隨著保險行業的興起,銀行有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雖然兩個都是屬於金融行業,但是銀行和保險未來的發展必然是不一樣的,在我看來,保險在未來的發展會更大。
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一財有限制,銀行賺錢不再容易。
以前銀行躺著都可以賺錢,輕輕就能夠獲得業績,客戶自動送上門,但是如今資管新規進一步規范了銀行的業務,這也讓銀行理財產品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銀行的借貸利息差大大被縮小,這就影響了銀行的業績發展。但是保險行業正處於發展階段,甚至還出不少的理財產品,大受群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