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凈值型理財產品為什麼虧損

凈值型理財產品為什麼虧損

發布時間: 2023-05-27 07:41:11

Ⅰ 理財產品虧損的原因

6月份,多款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負收益,讓投資者大吃一驚。

對此,央行回答:正常現象。

大家可能都知道,理財產品正在向凈值型產品轉型,凈值型產品會逐漸向非保本型產品轉型。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當理財產品真的出現負收益時,還是超出了部分投資者的預期。畢竟買理財產品,習慣了剛性兌付。

「按理說,市場變化必然導致凈值型產品的波動。目前凈值型產品佔比已經達到60%。如此大規模、階段性的浮虧也是正常現象。」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在上半年金融統計新銀乎聞發布會上說。

阮表示,從央行掌握的數據來看,5月末所有資管產品的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較年初增加約5000億元,因此可以判斷資管產品整體收益為正。

事實上,理財產品的「非保本」從2018年4月資管新規出台後就開始了。根據新規,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支付有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支付。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過去保本做得很好,現在卻不允許承諾保本?其實這是為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以前在實踐中,如果一款產品虧損,銀行可能會從另一款鋒物悉產品「調」資金,以保證這款產品收益的正常分配;如果收益不符合預期,也可以將客戶短期產品的資金投資於更長期的非標准化債權資產,以獲取更高的收益。所有這些行為都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因此新規禁止理財產品承諾保本保收益。

那麼,在資管新規的約束下,目前資管產品的風險狀況如何?

"總體而言,資產管理產品的風險正在進一步趨同."阮說,這體現在四個方面:

二是杠桿率下降,即總資產占募集資金的比例下降。資產管理產品平均杠桿率為107.7%,較年初下降0.9個百分點。

三是凈值型產品佔比持續上升。5月末,凈值型產品募集的基金占資產管理產品募集基金總額的60.3%,比年初提高4.9個百分點。

四是非標准化債權規模持續減少。5月末,資管產品投資的非標准化債權資產規模同比下降7.6%,降幅較年初有所擴大。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表示,資管新規出台以來,資管產品實現平穩有序轉型,整體風險持續收斂。實體經濟的融資並沒有受到存量業務整頓的影響。

但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暫時萎縮,我國經濟也存在一定下行壓力,加大了資產管理業務規范整頓的難度。

按照原監管要求,2020年底將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後期限。但面對疫情等新情況的壓力,有市場聲音建議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

對此,央行也給出了回應。

「因為今年疫情的影響,應該會延期。但也有機構和學者建議,不宜延長太久,延長一年可能更合適。」中國人民銀行發言人周學東說。

孫天琦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堅持新資產管理辦法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密切跟蹤和監督資產管理業務規范的整改情況,按照新規定做好相關工作

相關問答:荷包理財最新回款消息是騙局嗎

本質上是的。現在荷包的形式,在金融法律中並不能認定為金融詐騙,但是它存在利用合同漏洞欺詐投資者的行為,具體會不會被認定為是一種新的欺詐行為螞櫻,還有待官方認證。實際上荷包是採用了一種套路,它把你的投資分成十份,分散給十個借貸人,每個借貸人的借貸期限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按照合同,你需要等到十份全部回款,才能取回投資。而在其中幾分借貸回款的情況下,荷包又根據所謂的合同,不讓你的資金閑置,再次將已回籠的資金放貸,造成十份投資永遠不會同時到期的情況,你的資金就會「合理合法」的留在資金池內,你也沒有辦法和證據告他欺詐。而且荷包的很多信息都沒有公示,其資金去向和投資的形式,都是荷包官方自說自話而已,具體的資金流向成迷。

相關問答:最近理財產品一直跌個不停,本金也虧了!什麼情況?

理財產品本金虧損是什麼情況?

兩個原因:

1、最近受地緣政治,疫情等影響,股票市場下跌幅度較大,有權益類配置的產品收益也就隨著波動,導致跌破凈值。

2、根據國家出台的資管新規,自2023年1月1日起,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不再允許金融機構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轉發一下我之前的回答,

簡單聊聊為什麼會產生理財產品破凈的現象,

以及在資管新規執行後,投資者除了銀行存款還有別的保本產品可以選擇嗎?

原文如下:

「理財產品」與「負收益」

在很多投資者的印象中,理財產品與負收益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概念。

買基金、買股票出現負收益還能理解,畢竟收益大對應的風險也大。

但買個理財產品還能虧損?三觀被顛覆。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理財產品為什麼會產生負收益,以及未來中低風險產品有哪些選擇。

為什麼會產生負收益?

原因很簡單:因為理財產品本來就會產生負收益!只是以前有人給你兜底罷了。

對,你沒看錯,有人給你兜底!

先說為啥本來就會產生負收益:

你在銀行存個一年期的存款,利息大概在2%左右,但買個一年期的理財收益就能達到4%左右。

這中間差的2%是哪裡來的?

通過額外的風險暴露掙來的!比如債券,比如加杠桿的債券,甚至比如小比例的股票。

而債券這些投資品種,雖然風險不高,但也是會有波動的,極端情況下也會虧的,比如債務人違約不還錢了。

股票就更不用說了,漲跌都是正常的。

所以最終產品的收益不及預期甚至是負的都是有可能的。

再說兜底的問題:

既然有負收益,正常的理財產品運作完後,真實的收益跟產品說明中的收益是有差別的。

比如約定收益為4%,實際收益可能是3.85%也可能是4.2%。

如果是4.2%也就罷了,給客戶4%剩下的0.2%算是盈餘。

但如果是3.85%呢?少的部分怎麼辦?

金融機構給你兜底!

因為金融機構每年要發很多產品,有些有盈餘,有些有虧損,為了保證客戶的體驗,很多時候就直接給你兜底了。

畢竟除非出現極端狀況,大部分時候理財產品還是達得到預期收益的,只有極少數情況才需要兜底。

這樣不管行情怎樣波動,投資者拿到的收益都是當初約定好的收益,體驗良好。

為什麼以前有兜底,現在沒了呢?

那肯定有朋友要問了,以前有人兜底,那為啥現在沒有了呢?

因為國家出台了資管新規(即《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新規中明確規定:「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而這個規定於2023年1月1日正式實施。

所以今年開始很多投資者開始感受到理財產品的收益不穩定了,加上最近的國際形勢復雜,股市下跌幅度較大,就出現了理財產品產生負收益的情況。

肯定有朋友依然有疑問:為啥要出台這樣的規定呢?

金融機構自己願意兌付,客戶體驗也好,國家為啥要叫停呢?

因為剛性兌付掩蓋了金融產品本身的風險,如此累積下去會出現大問題的。

就如我上面所說,額外的收益必然對應了額外的風險,但在以前的環境下,投資者是感受不到額外的風險的。

既然存款和理財產品都是百分百兌付的,那我為啥還要存款?

大家都是這樣的思維,理財產品的規模勢必越滾越大,而風險和收益又不匹配,一旦規模大到一定的程度,再發生一次系統性風險,那影響就會很嚴重。

所以國家會出台這樣的政策,是為了解決收益和風險不匹配的狀況,防止出現更大的問題。

以後怎麼辦?只能存銀行定期了嗎?

連中低風險的投資都有虧損的可能了,那以後要怎麼辦?

1、適應這樣的環境。

2、多學習多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和投資理念。

先說第一點:

適應,是因為在今後的投資中,這是常態。

不再有剛性兌付的資管產品,有的都是凈值型的。

所謂凈值型,就是做到多少是多少,一切按合同來。

再說第二點:

多學習多了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者要對自己的投資品種要有更深刻的了解。

比如最基礎的,目前的金融產品按風險大小分為R1、R2、R3、R4、R5五個等級。

其中只有R1類型的產品是可以保證本金償付的,也就是說保本的。

其他的風險類型都不承諾保本了。

那對於風險偏好低的投資者,除了存銀行還有其他的保本產品選擇嗎?

要保本的話,如上面所說,只能挑選R1類型的產品。

作為證券從業人員,給大家普及一下券商的收益憑證產品。

收益憑證定義如下:

收益憑證,指證券公司以自身信用發行的,約定本金和收益的償付與特定標的相關聯的有價證券。特定標的包括但不限於貨幣利率,基礎商品、證券的價格,或者指數。一種是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固定收益的「固定收益憑證」;另一種是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與特定標的資產表現掛鉤的浮動收益的「浮動收益憑證」。

「固定收益憑證」不多做介紹,顧名思義與銀行存款相似度很高,按存續時間給個固定的利息。

「浮動收益憑證」是比較有特色的產品,但知道的人不一定多,所以簡單做下介紹。

介紹之前先做個聲明:

以下介紹的產品僅為教學講解性質,不作為標的推薦!

以下介紹的產品僅為教學講解性質,不作為標的推薦!

以下介紹的產品僅為教學講解性質,不作為標的推薦!

好了,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圖片中產品信息僅供教學演示,不作為產品推薦

圖片中產品信息僅供教學演示,不作為產品推薦

首先,從第二張圖中可以看到該產品為R1風險等級。

然後再看第一張圖,你會發現該產品有三種收益率:0.1%,4%,6%。

收益率的大小取決於掛鉤標的的漲跌幅。

簡單來講如果掛鉤標的漲了,那麼年化收益為6%。

如果跌了,但跌幅小於12%,那麼年化收益為4%。

如果跌了,且跌幅大於12%,那麼年化收益為0.1%。

也就是在最差的情況下,給你0.1%的收益,說白了就是保個本而已。

當然,具體收益規則會略微復雜一點,涉及到敲入敲出事件,具體要看產品合同,但大致就是這么個意思。

這就是所謂的浮動收益憑證,它的收益隨標的的變化而變化,但至少是保本的。

可以簡單理解為,在保本的基礎上,給大家一個可能的高收益。

當然浮動型收益憑證是五花八門的,簡單再拿幾個品種供大家參考學習:

圖片中產品信息僅供教學演示,不作為產品推薦

看漲型的品種,基礎收益2%,如果標的漲了,對應的收益也會相應增加。

圖片中產品信息僅供教學演示,不作為產品推薦

看跌型品種,基礎收益年化1%,如果標的跌了,對應的收益也會相應增加。

圖片中產品信息僅供教學演示,不作為產品推薦

看波動型的品種,基礎收益1%年化,標的漲了或者跌了都更賺錢。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浮動型收益憑證的種類繁多。

首先標的很多:有對標中證500的,有對標滬深300的,還有對標黃金、原油等商品價格的。

其次方向很多:有看漲的,有看跌的,也有漲跌都行的。

但不管多麼五花八門,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保本,哪怕這個本只是可憐的0.1%。

所以如果有保本的需求,但又不甘心只拿一點點收益,願意博一下的,可以考慮券商的收益憑證。

當然,購買前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或者產品合同,把風險和收益理清楚。

不光是買收益憑證,買任何理財產品,都不能只聽銷售講,要好好看下產品合同。

了解清楚什麼情況下會賺錢,賺多少?什麼情況下會虧錢,虧多少?

然後再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慎重選擇。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

再次提醒,上述所有產品均為教學演示,不作為產品推薦!

我是申萬宏源證券投資顧問小沈。

每天分享金融理財知識,有投資需求的朋友記得點贊、收藏、加關注喲!

有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盡量為大家解答。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會成為我我前進的動力!

【免責聲明】

沈卓絕 申萬宏源投資顧問 執業證書編號:S0900615040014。

本文所載信息及表述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所涉及的標的不做推薦。

本人不對所引發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須對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Ⅱ 12月這幾天凈值理財怎麼一直在虧

12月這幾天凈值判虧理財一直在虧是資金不足。
根據國家財政局資料,除了利好消息需要一掘檔神定的時間消化外,蠢咐市場資金不足,整體供應量不足以應對需求量的增加導致凈值理財一直在虧。
凈值型產品投資范圍更加廣泛,收益率和投資風險比傳統的理財產品也要高。

Ⅲ 凈值型理財產品會虧嗎

會的。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差老畝非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最大區別就是不保本也不保息,產品風險由投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的收益,銀行也不會承諾收益,因此其可能存在一定虧損的可能性,但相對其收益也就更高一些,一般而言只要持有的時間足夠長,那麼凈值型的理財產品出現虧損的情況是非常低的。

由於資管新規的頒布,這類凈值型理財產品才得以出現,而現在對於許多銀行而言,凈值型理財產品由於失去保本的承諾收益的事項,回含閉歸到代人理財,而盈虧都將交由投資者自負。因此該類理財產品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凈值型產品投資范圍更加廣泛,掛鉤不同的市場,特別是一些高風險的市場,收益率和投資風險也比傳統理財產品高,在市場行情比較好時,收益會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但行情不好時也可能虧損。

資者自行承擔,銀行不會兜底兌付。凈值型理財產品不再承諾預期預期收益率,但會向投資者公布產品單位凈值,投資者的實際預期收益也由單位凈值決定。支付寶的定期理財有「七日年化」,產品預期收益每天看得見,未到期不能提前贖回。而基金類產品每天只展示一個基金凈值,凈值漲了今天就賺錢,凈值跌了今天就虧錢,而且基金支持隨時贖回。從這一點來看,短期持有凈值型理財,可能會因為凈值波動而產生虧損。正因為這一點,很多人覺得凈值型理財的風險更高。

其實,理財產品「凈值化」並沒有改變它的風險,而是通過凈值的形式,更准確、真實、及時地反應了資產的價值。拿銀行理財來說,以前預期收益型的銀行理財,銀行給一個固定的預期收益率,真實的投資預期收益與用戶無關,賺多了銀行拿著,虧損了銀行墊著。而對於凈值型理財,銀行只收取部分管理費,真實的盈虧由投資者承擔,產品本身風險沒有改變,投資人還有獲得更高預期收益的可能。總的來說,凈值型理財的風險性並沒有增加。

不過,如果「快進快出」,投資人可能因為凈值波動而承擔虧損,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長期持有。購買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注意事項1、凈值型理財產品的資金流動性較強,在產品封閉期結束後,投資者即可根據產品凈值的變化靈活選擇虛森申購或贖回。2、凈值只是一種計算方式,凈值型理財產品也並不等同於高風險產品。實際上,銀行考慮到目標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所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也以中低風險產品為主。

Ⅳ 2022年12月信銀理財凈值型虧損原因

原因是資本市場不太平。根據查詢相關公開租漏信息顯示,12月資本市場不太平,證券基金市場在虧,信銀凈值型理財本身收益小,收入不穩定,導致信銀理財凈值型虧損。信銀理財是中信銀行全資成立的弊世爛一個理財子公司,其注冊資本有50個億,是全國第一批首家落戶上海的股返乎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

Ⅳ 我買了一個凈值型的理財產品為什麼剛存一個月錢就少了一萬多

那是因為你買入之後凈值減少的緣故,直白點講,就是你買在高位,站在了山崗上。 舉個例子:假設你在凈值1.0元的時候買入10w元,那麼你手裡的份額就是10w,每份價值1.0元。一個月後凈值發生變動,變為每份凈值0.9元,那麼你手裡10w份額的價值就是0.9*10w=9w元,相比於你購買時的10w本金減少了1w。只有當每份凈值>1.0元的時候,你才是賺的,不然就是賠的。
另外凈值型理財產品,指按照份額發行並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的理財產品。適合有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追求更高收益的人群。它是按照買入賣出時的凈值差計算收益的。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高收益高風險。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是不確定的,具體以凈值的形式來表現。產品凈值的漲跌就代表了產品預期收益的漲跌,例如當日凈值漲了,就代表當天產品是盈利的,當日凈值下跌則代表虧損。理財產品的具體收益以產品到期後實際收益為准。
拓展資料:
1.投資者用自己的資金買入理財產品之後,個人投入的資金是會直接在理財產品裡面轉變為理財產品的持有份額的。理財產品的持有份額是根據投資者投入的本金和理財產品的單位凈值來決定的。一般是本金除以理財產品的單位凈值,就會轉變為理財產品的持有份額。這樣一來就會出現理財產品持有份額和投資者的本金不對等的問題。
2.並且在對理財產品進行贖回的時候,是會按照理財產品的持有份額來進行贖回的,等到理財產品交易日收盤當天凈值出來之後,才會計算出理財產品的贖回資金。因此在贖回理財產品的時候,實際的到賬金額就會和申請贖回的份額不一樣的。

Ⅵ 為什麼最近凈值型理財都是虧

因為凈資產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不確定,以凈資產的形式表示。產品凈值的漲落代表產品預期收益的漲落。例如,如果當天的凈值上升,意味著該產品是盈利的,而如果當天的凈值下降,則意味著該產品是虧損的。以基金產品為例,當日凈值低於上一個工作日凈值,則表示該基金當日虧損。需要注意的是,一天的凈價值下降並不等於投資損失,最終的預期投資回報是由購買時的產品凈值和銷售時的產品凈值決定的。例如,當一個投資者投資10萬元購買一個凈值產品時,其凈值為1。在持有期間,凈值不斷下降,但產品凈值最終逐漸上升。最後,投資者賣出的產品當凈值為1.1,所以投資者也是有利可圖的。
拓展資料
1.自從中國銀行在上海推出專門針對個人投資者的「黃金寶」業務之後,炒金一直是個人理財市場的熱點,備受投資者們的關注和認可。特別是近兩年,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可以預見,隨著國內黃金投資領域的逐步開放,未來黃金需求的增長潛力是巨大的。
2.特別是在2004年以後,國內黃金飾品的標價方式將逐漸由價費合一改為價費分離,黃金飾品5%的消費稅也有望取消,這些都將大大地推動黃金投資量的提升,炒金業務也必將成為個人理財領域的一大亮點,真正步入投資理財的黃金時期。一種新型黃金投資也是備受廣大中小投資者歡迎,就是黃金定投。
3.自1997年首批封閉式基金成功發行以來,基金一直備受國內個人投資者的推崇,2012年基金已經明顯超過存款,成為投資理財眾多看點中的重中之重。據有關資料,2013年國內基金凈值已近2000億元,佔到A股股票流通水平的10%以上。許多投資者們依然十分看好基金的收益穩定、風險較小等優勢和特點,希望能夠通過基金的投資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Ⅶ 凈值型理財產品會虧嗎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與產品的凈值有關鍵伏。它沒有預期收益,也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間是可以隨時申購、贖回的。那麼,凈值型理財產品會虧嗎?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存在虧損的情況的,因為它的收益是看凈值的,所以凈值漲了就有收益,凈值跌了就會虧錢。因此,如果你是短期持有的話,那就可能會因為凈值波動而產生虧損。但若

是長期持有的話,那虧損的概率並不大。它的風險不是特別高,長期持有是不太可能會虧損本金的。

所以大家可以放稿前攜心地去投資凈值型理財產品,它是很悔絕安全的,而且流動性也很強,很適合那些對資金流動性有要求的朋友。而大家在購買的時候,只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就行了。而因為凈值型理財產品持有的時間越長,虧損的概率就越低,所以也建議大家最好長期持有。

Ⅷ 封閉凈值型理財為啥一買就虧

封閉式凈值理財盈虧由投資標的決定,投資標的獲得收益,那麼封閉式凈值理財就能獲得收益,投資標的產生虧損,那麼封閉式凈值理財就會產生虧損,不一定買入就會虧,封閉式凈值理財不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有虧損的可能,虧損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封閉式凈值型理財是理財產品中的一種類型,屬於非保本型浮動收益,產品主要投資存款、債券等資產,固定時間開放一次。

Ⅸ 我買的中國銀行穩固封閉式理財,為什麼每天看都是在虧本呢

中國銀行穩固封閉式理財也是有一定幾率出現虧損的,屬於正常的情況。

中國銀行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有可能虧損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非保本、浮動型收益的理財產品。投資機構不承諾保本,也不保證最低收益,產品凈值的變動決定著投資者收益的正負。

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由投資者來承擔,所以需要根據風險承受能力的高低來選擇產品。此外也有一些低風險的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其風險性與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是一樣的。中銀理財穩富封閉式不是保本型的理財產品。

(9)凈值型理財產品為什麼虧損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穩固封閉式理財介紹如下:

中國銀行穩固封閉式理財屬於非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投資標的主要是股票、債券等,風險等級為R2級,風險測評C2及以上的客戶才能購買這款產品;

投資往往都是高風險伴隨高收益,所以個人投資者要匹配好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多對比一些理財產品,選擇適合自己產品或者投資方式。由商業銀行或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

熱點內容
恆指期貨杠桿是多少 發布:2025-02-05 11:46:51 瀏覽:657
股票一天漲停跌停 發布:2025-02-05 11:32:51 瀏覽:205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怎麼搞 發布:2025-02-05 11:22:58 瀏覽:445
512693是什麼基金 發布:2025-02-05 11:00:07 瀏覽:733
時間變成貨幣未來怎麼樣 發布:2025-02-05 10:37:36 瀏覽:265
股票快速拉漲停掉下來了 發布:2025-02-05 10:24:55 瀏覽:579
張家界旅遊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2-05 10:20:27 瀏覽:574
銀河期貨一手動力煤多少手續費 發布:2025-02-05 10:03:53 瀏覽:881
如何理財利息10 發布:2025-02-05 10:03:48 瀏覽:151
拓中股份股票歷史 發布:2025-02-05 10:03:48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