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好的理財方式嗎
A. 有什麼好的理財方法
目前最好的理財方式:
一、最傳統:儲蓄
儲蓄是最傳統最常見的理財方式,它的優點是安全可靠、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風險,缺點是收益太低,尤其在今天通脹加劇之下,儲蓄收益已經趕不上貨幣貶值的速度了。因此很多人開始選擇其它形式的理財工具。
二、最安全:債券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依據最基本的發行方式,債券主要分為國債、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債券相對於其他理財產品而言,風險相對較低,但頃汪收益比同期銀行存款收益高,尤其是國債,在政治經濟穩定的情況下幾乎沒有投資風險。如果你手上有一筆長期不需動用的閑錢,希望能獲得更多一點的利潤,但又不敢冒太大風險,可以買進一些債券。
三、最保障:保險
人生最大的迷,就是未來。任何人無法預兆一個家庭是否會遇到意外傷害、重病、天災等不確定因素。保險是一把財務保護傘,在發生意外事故後能獲得保障。不要小視保險的保障作用,因為僅僅依靠社保所起到保險作用只是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尤其是在高通脹的情況,適當補充一些商業保險是有很大作用的。同時理財型保險不僅具備保險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夠給投資者帶來不錯的收益,可謂保障與投資雙贏。
一般來說,理財都是有風險的,風險越大的,收益就會越高,所以大家在選擇理財的時候,如果想以簡單、易懂、不用自己操心的理財為主的話,就不要追求風險太大的理財,可以選虛乎罩擇風險比較低,但是能有持續的穩定收益的理財,雖然說賺的收益不會特別多,但慢慢積累,也是一筆不小的收益。
個人小額理財方法三: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的流動性是很好的,基本上是沒有封閉期的,並且門檻也很低,大部分貨幣基金一元就可以起購,比如說:余額寶、零錢通都是屬於貨幣基金的一種。
個人小額理財方法四: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有點和貨幣基金相似,風險比較的小、可隨存隨取的特點,除了不能用裡面的錢直接付款外,就跟余額寶里的貨幣基金差不多了。
適合普通人的理財方法有:
1、12月理財法
這種理財方法是指每個月都拿出一筆錢來購買理財產品,一般來說,如果是不想承擔很大的風險,那麼是可以投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一般收益都是比較可觀的,稍微比銀行定期存款要高點。
可以每個月都購買一筆,然後堅持每個月投資,這樣就會定期都是會有收差鬧入的,這種理財方法是特別適合普通人,屬於比較適用的理財方法。
2、階梯式定期存款法
無論是什麼理財都是有風險的,而銀行定期是受銀行保護制度的保障,50萬以內是保險的,所以相對安全性是比較高的。
舉個例子:假設投資者有10萬元資金,可分為2萬,3萬,5萬三筆。分別做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的定期存款。
當一年後一年期的定期產品到期,將本息取回改存為三年期;兩年後,兩年期的產品到期,再轉存為三年期;這時投資者就有了三筆三年期的定期產品,並且未來每年都有一筆定期收益進賬。
B. 理財有什麼好方法嗎
理財是指通過各種投資和儲蓄方式有效的管理和增值個人財務的行為。以下是一些好的理財方法:
積極儲蓄:穩定的儲蓄和積攢財富是理財的必要步驟。 在支出比收入高的情況下,你需要減少花費來賺更多的錢指拿爛並儲蓄。
多元化投資: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對於理財資產分散投資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可以減少風險,避免資產價值因市場波動而縮水。唯漏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投資方式,如敏芹股票、基金、債券、保險等多種理財產品進行投資。
選擇低風險投資:高風險與高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但如果你計劃保護你的投資和減少風險,選擇一些低風險投資會更好。例如,在銀行儲蓄,購買定期存款和一些固定收益性的產品如債券等。
精明控制開支:合理規劃花費並持續追隨。你可以使用一些理財工具來幫助你做到這一點,例如:預算、記賬、及時付清信用卡賬單以減少利息等。
按計劃執行:一個好的計劃是理財成功的關鍵,執行計劃是確保計劃成功的保障。堅持執行計劃,定期檢查自己的投資規劃和財務狀況,不斷調整自己的理財策略,以實現財務目標。
這些方法都是理財中比較常見的方法,但是每個人的情況和需求都是不一樣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風險偏好來制定自己的理財計劃。同時,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情況進行及時調整來實現財富增長和保值。
C. 如何理財比較好的簡單的方法
相對來說,簡單並且好的理財方式有:
1、銀行理財產品
目前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收益在2%-7%左右。
2、購買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
比如現在流行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1-24個月的投資期限,1000元資金起投,年化收益率5%-12%,即投入10萬一年後期滿本息收益超過11萬。固定收益類理財本身門檻不高,風險也小,比較適合大多數人進行投資。
3、購買股票
炒股是最大眾化的投資工具,不用特別介紹了。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炒股不單只是講究如何選股,也講究如何將資金進行科學的配置。另外,注意不要在大方向上選擇錯誤,比如選擇了「夕陽」行業,即使您再有選股眼光,行業整體是一個走下坡路的趨勢的話,您也不會賺到什麼錢。
4、進行債券的投資
債券的投資是比較的保險的投資。如國債,收益穩定,但是缺點是收益低。比如2014年發行的某3年期國債,年利率5%,而同期3年期的銀行定期為4.25%。只比同期的銀行定期存款略高一些。如何購買,其實通過網上的電子銀行一般就可以進行認購了。
5、外匯、黃金
外匯和黃金是比較老牌的投資工具。理財師提醒投資者,這兩種投資產品有一定的做空機制,因此,不確定也很大。
6、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2p,p2p投資理財,優點在於,起投門檻低,現在很多p2p平台都是100塊起投,門檻非常低;收益相對銀行理財高,目前,銀行理財的收益普遍在4%-5%,但p2p能夠達到10%-13%;靈活,p2p的短期投資有1個月期,3個月期,相比起銀行理財以年計期要靈活得多。所以成為了現在很多朋友的理財新寵。
(3)有什麼好的理財方式嗎擴展閱讀:
理財的好處
1、理財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理財」之所以被稱之為理財,本質上就是打理或管理家庭財產的意思。
有誰能夠准確的知道自己有多少資產、多少負債?又有誰能夠准確的知道自己一年能賺多少錢,花了多少錢,存下了多少錢?對於一個從來不記賬的人來說,肯定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所以,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記賬,只有通過記賬才能准確的了解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
2、理財讓我們更有安全感
一個人有手有腳可以找到工作賺錢,但是他仍然會擔心,擔心什麼?他擔心自己會因為失業而中斷收入;他擔心自己或家人生病,自己無法負擔高額的醫葯費;他擔心自己存不夠日益增長的孩子的教育金;他還擔心自己年老體衰不能賺錢的時候,沒有存下足夠的養老金。
而通過理財,我們能夠在收入豐厚的時候,為這些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做好充足的准備。即使風險真的到來,我們也能夠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同時,在我們退休的時候,也能夠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3、理財是為了抵禦通貨膨脹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通貨膨脹數據是5%,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你手裡的100元,到了年底購買力就變成了95塊,而你得用105塊錢才能買到年初100塊錢能買到的東西。
大家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所以需要通過理財來打敗通貨膨脹這頭小怪獸。
4、理財是為了不上當受騙
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掉入理財騙局的人大多數是不懂理財的人。
因為不懂理財,所以很容易被心懷不軌的人糊弄,面對高息的誘惑總會有把持不住的時候,而一旦被騙了以後,就再也不敢相信任何金融產品,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其實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想要不進入騙子的圈套,就要自己學點理財知識,不為別的只為防身,只為可以好好保住自己的本金。
5、為未來生活提供保障
通過理財進行資金的合理計劃和分配,留足一定的流動資金,投資賺取更多錢,按個人需要購買保險,都能夠為未來生活提供保障。
6、理財是為了更好的規劃未來
理財不能讓我們一夜暴富,但絕對不會讓我們一貧如洗。
理財要趁早,假如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做好理財規劃,不管收入多少,都拿出收入的30%來強制儲蓄,並且做好子女教育金規劃、養老規劃。給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配置好相應的保險。
等到3-5年以後再回頭看時,你會驚喜的發現自己比那些每個月掙多少花多的人還要富有,而那些沒有理財規劃的人說不定現在還是月月光,甚至負債累累,當意外風險來臨時,連抵禦風險的能力都沒有。
7、實現資產的保值升值
被大家熟知的好處,就是可以錢生錢,通過合理配置手中資產來賺取額外收益,實現資產的保值升值。比如用手中的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通過這一舉動賺取理財收益,是屬於用資產在賺錢。
D. 怎樣理財比較好
1、銀行理財
現階段,雖然銀行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但最常見和被人們接受的還是定期儲蓄。銀行理財投資門檻較低,只要存錢便可進行理財,另一方面,安全系數也相對較高,不用擔心本金受到影響,屬於一種比較穩妥的投資方式。
2、保險理財
保險的主要功能在於保障,也就是在意外發生之時可以通過保險減輕家庭負擔。在高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部分保險合同中的分紅條款可以有效避免通脹功能,給投保人一定的保障,讓本金有所增值。
3、基金理財
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4、黃金投資
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被許多職場人所選擇。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被人們大量購入。從過去40多年的數據來看,黃金漲了五倍,年化收益率也就只有4.9%,基本上就是通脹的水平。
5、股票投資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投資便是通過股票的買賣活動進行投資理財的過程。對於基金、保險、銀行投資而言,股票投資風險系數相對較高,但是收益也較高。
E. 如何理財比較好的簡單的方法
1、金融類理財方式,如基金,特別是指數基金;2、購買保險,保險不僅可以保障投資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可以通過定期分紅和返還保費來獲得資金流保障3、銀行存款,保本付息;4、購買合適實物或固定資產,如黃金,商業地產等;5、選擇購買理財產品:通過銀行對理財產品的評級,選擇合適的產品;6、購買信託類資產。以上就是對於新手來說比較簡單有效的幾種理財方式。 銀行會對每一種理財產品進行評級,通過對收益性,風險性,流動性三方面的綜合考量,將理財產品劃分為R1-R5五個等級,風險越大,收益可能越高,而風險較小的收益一般也較小。其中,保本金的理財產品投資內容大多是存款、國債等低風險的產品,如果投資人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弱,可以選擇購買R3以下的理財產品,利率大約在3.5-4之間。 第一種:銀行,最好下載手機銀行:銀行卡是大家用的比較多的,但近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在2個點左右,所以個人不建議在銀行存以年為單位的定期,可以考慮手機銀行推出的短期零活寶,類似於支付寶,利率相比支付寶能低一些,但取現沒有手續費。第二種:支付寶針對各種寶寶類產品,支付寶還是蠻不錯的選擇,非常靈活,和銀行卡直接的超高效對接,寶寶類產品就選擇支付寶。第三種:P2P網路平台
如果希望高利率回報的話,可以選擇P2P網路平台,陸金所類的大型平台非常靠譜,只是利率稍低,最高能到8個點,當然安全性很高;其他知名度稍弱些的利率基本在10個點。第四種:股票
年輕人由於資金少承受風險能力低,可能相對接觸股票的要少一點,
個人建議投資股票要作為一個工作之餘的投資理財工具來使用,投資方法最好是選擇長期投資,買入個人比較了解的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等待它的成長。
F. 目前最好的理財方式是什麼
最好的理財方式是什麼?儲蓄,股票,期貨,保險,理財產品,炒房,投資……哪一種更適合你回報率更高?
1:基本分為固定支出、浮動支出、固定存入三部分;
2、 合理利用資金杠桿:這里「合理」兩個字要劃重點,杠桿用於有圓謹價值的投資,而不是超前消費;同樣的,信用卡也不是讓你超前消費的,聰明人可以用來賺取資金的時間價值,補充日常現金流;
3、謹腔襲 配置基本保險:保險分為財產險和人身險兩大類,保險的主要價值在於保障,而不是收益,消費型保險優於返還型保險;
4、 把握投資機會:要始終謹記,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投資歸根結底在於風險管理祥兄,風險管理核心在於風險分散,俗稱「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5、 樹立健康的消費觀,拒絕超前消費:這個看起來最簡單,其實是基礎。
G. 理財方式有哪些
常用的理財方式有六種:
1、存款: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會選擇的理財方式,將自己的資金存入銀行,根據存入的本金多少按時間獲得一定的利息,從而實現錢生錢,但是所獲得的利息可能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存款的最大優勢就是安全,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也是專門為了保護我們儲戶的存款而制定的,每個銀行最高保障本息50萬,也再次說明了存款的優越性。
2、銀行理財:最近幾年銀行理財可以說是非常火,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加入到了理財的行列當中,將其視為避風港。盡管資管新規後,理財產品取消了剛性兌付,但大家購買理財產品的熱度卻絲毫沒有減弱,保本保收益成為過去,但是經常買理財產品已經對其有了很多經驗的人就能發現,雖說理財產品已經不再保證收益,但是最後到手的收益也是與購買時預期相差無幾。
3、股票:雖然我們當中很多人並不了解金融,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大多數人購買股票。盡管這幾年股市勢頭很好一直在漲,從不退縮。但是股市確實波動比較大,不過選對了依然就掙到錢了,所以股票是通過風險賺收益。
4、基金:很多人都買了基金,基金風險要小於股市,收益也不低。最近基金都上微博熱搜了,因為股市的影響,基金上漲速度很快,好多人吃到了甜頭。基金也有很多種,如果我們是穩健型的可以買貨幣型基金,債券基金,風險低收益低。如果是風險偏好型的,可以買一些混合基金,收益高風險高。
5、樓市:這幾年通過炒房賺翻的人可不在少數,雖然從去年開始,全國大多數樓市遇冷,房價有所下滑,但是通過看各種政策,長期穩房價才是根本目的,促進樓市健康發展將是主要方向。我覺得樓市長期看漲,至少資產保值是沒問題的,而且在我國買房置地是一個傳統,房子是固定資產,租出去還能賺房租,以租養貸,將來還可以留給我們子孫後代,是個不錯的選擇。
6、保險:提到保險,就不得不說如今許多騙子正是通過保險騙錢,也正是這幾年的保險亂象,保險業一直不被看好。但是保險確實有它的好處,我們要正確看待。他的最基本的左右就是能夠在危急關頭保障我們的利益,現在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還沒完全解決,一旦發現大病,真的可能讓我們傾家盪產,所以我們應該買一些重疾險,大病險,兒童險等來抵禦未知的風險。
(7)有什麼好的理財方式嗎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風險:
任何一種理財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虧損風險。
而銀行理財產品具體可以分為5個風險等級,分別是R1、R2、R3、R4和R5,其中R1風險等級最低,R5風險等級最高。
R1等級的屬於謹慎型產品,R2等級的屬於穩健型產品,R3等級的屬於平衡型產品,R4等級的屬於進取型產品,R5等級的屬於激進型產品。而風險等級越高,虧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然,風險越高,收益也就會越高。
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就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產品。像如果是追求穩健的話,那選擇R1、R2等級的理財產品就可以了,比如說國債、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等;而如果追求的是高收益的話,那就可以去投資R3、R4乃至R5等級的理財產品,比如說指數基金、混合基金、信託、黃金等等。
基金理財:
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平常我們所說的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理財也就是基金投資,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
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份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共擔投資風險、分享預期收益。
通俗地說,什麼是基金理財?無非就是投資者通過認購一定份額的基金,由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證券,以實現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種投資方式。
基金理財風險:
其實任何一項理財都是存在風險的,只是其風險受所投資的產品的性質特點還有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而大小不一。一般可將基金理財的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類。
系統風險主要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政策風險等,這類風險比較不可控,但是一般遭遇到的幾率不高。而非系統性風險常指的是由於經營管理,運作技術等方面引起的風險。
總體而言,基金理財的風險比銀行理財稍微高一些,但是和其他投資產品比如股票、期貨等來說,風險還是比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