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伯南克如何看待金融危機

伯南克如何看待金融危機

發布時間: 2023-05-26 09:44:34

⑴ 本·伯南克的財權雙收

美聯儲2010年7月31日公布的年度財務信息報告顯示,2009伯南克的個人資產增長了31%,達到248萬美元。好事成雙,就在前不久奧巴馬總統簽署的金融監管新法案中,美聯儲的權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充。而讓伯南克喜出望外的是,美聯儲今後在行使對大型金融機構監管權的同時,原肢埋禪有的獨立貨幣政策沒有受到絲毫的削弱和損傷。
現年63歲的伯南克2006年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聯儲主席,並在2010年2月獲得總統提名而開始四年的連任。伯南克在小學六年級時就贏得了州際拼字比賽冠軍,大學入學考試成績離滿分僅差10分而被哈佛大學錄取;在哈佛,伯南克的經濟學學習成績總是排名第一,並於四年之後順利進入麻省理工攻讀博士。不出老師和同學的意料之外,喜歡讀書的伯南克博士畢業之後選擇了留校執教,而且在普林斯頓大學一干就是17年。
在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和經濟學系主任期間,以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史為研究方向的伯南克曾編著《宏觀經濟學原理》和《微觀經濟學原理》等教材,在這些著作中,伯南克主張設定一個明確的通脹目標,即要在一定時期內使通脹率保持在某個特定水平,以引導市場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同時有助於美聯儲提高其價格穩定目標的可信度。與此同時,伯南克主張在宏觀經濟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經濟指標來決定貨幣政策的取向,以便實現更加有效的經濟穩定。這些學術成就不僅造就了伯南克知名宏觀經濟學家的地位,而且贏得了美聯儲的賞識。
在1987年成為美聯儲的訪問學者後,伯南克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金融管理崗位。由於從費城聯邦儲備銀行到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達10年的實際工作經驗積累,加上斐然的學術成就背景,伯南克在2002年被選拔為美聯儲委員會成員,3年之後,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聯儲主席。不過,伯液扮南克並沒有能像前任那樣趕上美國經濟大紅大紫時的幸運,反而在任職不久即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
伯南克掛帥的美聯儲在金融海嘯之中揚起了寬松貨幣政策的檣櫓。短短15個月內,伯南克將聯邦基準利率從5.25%降至0,同時大膽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注入流動性。不僅如此,伯南克力諫國會通過了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救市計劃,並在危機之後力舉強化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使得號稱美國歷史上最嚴厲的金融監管法案塵埃落定。雖然這些激進的政策主張讓伯南歷塵克招來了許多詬病,卻讓美國經濟「避免了另一次大蕭條」(奧巴馬語)。為此,伯南克被美國《時代》周刊推選為2009年度人物,美國國會在2009年也給予了伯南克19.67萬美元的最高獎金。
當然,領過獎之後的伯南克還須面對如今美國經濟的現實。美國經濟形勢異常不明朗。總體經濟會持續復甦,但是復甦步伐卻非常緩慢,即便是在通脹還是通縮的問題上,美聯儲也沒有太明晰的判斷。正因如此,在前不久國會聽證會上,伯南克坦承對下一步的政策難以把握。不過,話雖這么說,伯南克還是要作出對政策方向的明確選擇。

⑵ 本·伯南克的主要著作

《行動的勇氣 》
全面闡釋伯南克直面風險與拯救危局的金物逗拿融哲學
對危機救贖內幕前所未有的披露
對金融政策的深入思考和現實考量
2006年,伯南克被任命為美聯儲主席。從南卡羅來納州的小鎮到聲譽卓著的學術殿堂,再到擔任公職,伯南克個人的職業生涯可謂達到罩搭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巔峰。
他根本無暇慶賀。
2007年,房地產泡沫破裂,全球金融系統的內在缺陷暴露無遺,一度瀕臨崩潰。從投行貝爾斯登的崩潰到對保險業巨頭AIG開展空前救助,伯南克及其團隊殫精竭慮,採取一切可用工具,遏制金融危機蔓延態勢,使得美國乃至世界經濟得以持續運轉。
公眾對華爾街的貪婪義憤填膺。伯南克及其團隊承受了巨大壓力,但他們在兩位總統的積極支持下,終於成功地讓一個搖搖欲墜的金融體系恢復了穩定。一旦美國經濟徹底崩潰,規模與後果將不堪設想,但伯南克等人以非凡的創意和決心力挽狂瀾。他們提出了一系列非傳統的救助工具,幫助了美國經濟的復甦,開創了令其他國家競相效仿的模式。
本書記錄和闡釋了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並以內部人士的視角回顧了華盛頓的應對政策,全面翔實地披露了決策過程的細節,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主要人物的個人形象,同時也梳理了伯南克在專業背景下對金融政策和工具的思考與反思。
《微觀經濟學原理》
本書的一大特色是摒棄了以往教材對數學推導的過度依賴,更多地通過範例給出直觀的經濟學概念和觀點。作者引入了一些核心原理,然後通過大量的事例給予說明,應用為數不多的核心原理解釋絕大部分經濟現象。書中還配有與這些原理相關的問題和練習題,以供學生課後練習使用。正是通過對這些原理近乎不厭其煩的分析與應用,以確保大多數學生在學完這門課程時能夠對它們有深刻的理解並能扎實地掌握,相比之下,傳統的網路全書式教科書使學生陷於眾多復雜繁鎖的細節知識中,以至於學生在結束課程之後,無法做到學以致用。
本書的另一特色是加強了對學生的經濟學應用能力的培養,重視調動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鼓勵讀者用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和解釋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一些實際問題。作為微觀經濟學入門水平的教材,它體現微觀經濟學的現代特徵,並擁有相關網站支持,適合大專院校經濟管理各相關專業使用,也可作為普通讀者了解微觀經濟學的讀物。
《宏觀經濟學原理》
這本教材涵蓋宏觀經濟所有內容,不僅對古典框架和凱恩斯主義框架的宏觀經濟經典理論分別有詳細闡述,而且對宏觀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議題和數據的討論都有描述。這本書和其他宏觀經濟學教材的最大不同在於,它以現代、應用性的視角對經典的理論予以回顧,對整個宏觀經濟領域都有深入淺出的描述。靈活的章節設定可以讓老師們根據課時需要而加以選擇;每個章節後面對概念和框架的小總結,可以幫助學生們梳理思路。另外、課後練習可以讓學生指模們分析些真實數據而增強對宏觀經濟的感覺,這些數據也是實際經濟生活中政策制定者、經濟學家、政府官員們用到的數據。
這本書非常經典、通俗易懂,是一本理解現代宏觀經濟的參考書。了解經濟學的人就會選擇這本書。
《通貨膨脹目標制:國際經驗》
本書由伯南克等人根據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國家的經驗提煉而成。它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對這些國家在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過程中面臨的重大宏觀經濟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對貨幣政策的決策和執行的經驗做了系統的總結。通過這樣一個分析視角, 我們對貨幣政策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 以及如何運作, 就有了具體而微的理解。
《大蕭條 》
伯南克的這本著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對「大蕭條」進行認識的全新視角,不再將研究僅僅局限於美國自身的情況,而是在世界范圍內研究「大蕭條」。通過理論和實證相結合、以實證為主的方法,對「大蕭條」這一經濟史上的重大事件進行了深入研究,體現了伯南克在計量經濟學方面的深厚造詣。在書中,伯南克將總體分析和結構分析、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闡述了解釋大蕭條成因和機制的思路。
學術成就
在2002年之前,伯南克全部職業生涯都是在學術界度過的,學術成果豐碩,其中最有名的是他與合作者在一篇展望格林斯潘之後美聯儲政策的評論文章中,提出要給通貨膨脹設定一個量化的控制目標,在一定時期內使通貨膨脹率保持在特定的水平,以便引導公眾預期。
本-伯南克博士主要著作包括貨幣和宏觀經濟學,他出版過兩本教材。他獲得過Guggenheim和Sloan獎學金。他是美國計量經濟學會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會的會員。本-伯南克博士曾擔任美國經濟研究局貨幣經濟計劃主任,也曾擔任美國經濟研究局商業周期協調委員會成員。2001年7月,他被任命為《美國經濟評論》編輯。此外,他還擔任過一些民間和專業組織的工作,如出任紐約Montgomery 小鎮教育委員會的成員等。

⑶ 伯南克的個人資料

本.伯南克出生在1953年12月13日。1975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7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在2002年被布希任命為美聯儲理事之前,伯南克主要從事學術工作,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17年,包括擔任該校經濟學系主任。2005年6月,伯南克擔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美國總統布希24日提名其為下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本.伯南克被外界視為接替艾倫.格林斯潘成為美聯儲掌舵人的領先者,但盡管如此,他博得的名聲卻是知識界的煽動者而非政策領袖。
自三年前離開學術界以來,他已違反了許多規則,繼續表現得像個學者而非政侍含凱策制定者。
2002年進入美聯儲時,他不久後就被人視為一個單人創意工廠,他的觀點偶爾會與傳奇式的美聯儲主席格格不入。
布希表示,貝南克是將格林斯潘功績發揚光大的合適人選。
貝南克表示,老雀若他的提名被通過,他的首要工作就是保持格林斯潘時代政策老喚和政策策略的連續性,盡其所能確保美國經濟的持續繁榮和穩定。

⑷ 《金融的本質(伯南克四講美聯儲中英雙語版)(精)》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金融的本質》([美] 本·伯南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fmXsCcr5Hq7quarnr7nCmg

提取碼:b5eg

書名:金融的本質

作者:[美] 本·伯南克

譯者:巴曙松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5

頁數:333

內容簡介:

作為格林斯潘的繼任者,本·伯南克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註定要在美國經濟這個大舞台上扮演三個重要角色,即加息運動的終結者、樓市衰落的減震器以及為美國經濟列車提供安全保障的巡道工。伯南克成功地扮演了上述三個角色,以自己的方式逐漸獲得了市場的信任。

在美聯儲工作期間,伯南克以善於合作、為人坦誠而深受同事的贊賞。他習慣運用其學術背景和對最新數據的縝密分析來解決當下的經濟問題,然後用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的語言讓人們了解他的想法,把復雜的經濟問題講得通俗易懂、直截了當。

《金融的本質》一書,即是伯南克以其擅長的通俗、直接的方式,匯集了伯南克關於美聯儲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採取的諸多政策背後的金融思想,以及他的金融理念。

《金融的本質》主要分為四部分,內容貫穿了美聯儲從1914年成立至此次金融危機期間90餘年的歷史,既是一本簡短的關於美聯儲的中央銀行金融史,也可以說是應對危機的金融政策演變史。

《金融的本質》最部分主要講述美聯儲的起源與使命。第二部分講述了二戰之後直到最近這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美聯儲。《金融的本質》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講述此次金融危機以及美聯儲的應對措施及後續影響。這兩個部分能讓我們充分了解美聯儲相關政策如何出台及其背後的理念。

在金融危機過去5年之後,在中國債務風險越來越嚴重的時局下,我們更應該通過上一次的金融危機,回顧伯南克和美聯儲的措施,看看:

對於金融危機,他如何反思?

對於美聯儲,他如何看待?

對於金融體系的漏洞、風險和監管,他又抱持著哪種理念?

這些回顧,能夠讓我們對金融體系漏洞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作者簡介:

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美國猶太裔經濟學家,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2009年《時代》雜志 「年度風雲人物」,連續三年入選福布斯全球人物權勢榜前十(2011~2013年),執掌美聯儲8年,成功帶領美國度過大蕭條以來最惡劣的經濟危機。

生於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其父為葯劑師,其母為小學教師。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7年,曾擔任經濟學系主任。

2002年被美國總統小布希任命為美聯儲理事。2005年6月,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10月被任命為下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接替格林斯潘。

伯南克是知名的宏觀經濟學家,主要研究興趣是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史。他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曾編著《宏觀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原理》等教材。

2014年2月,伯南克加盟布魯金斯學會,參與經濟研究項目,重點關注經濟復甦政策。

⑸ who is 伯南克

本·伯南克(英文:Ben Shalom Bernanke,1953年12月13日-),美國經濟學家,現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

伯南克最感興趣的有兩件事: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和波士頓紅襪棒球隊。同時,伯南克對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濃厚興趣使他潛心思考和研究大蕭條的原因,並開始長期關注通貨緊縮對經濟所構成的威脅。
1983-1985年,他擔任斯坦福大學研究生院經濟學副教授。這期間,他發表了一篇影響深遠的論文,分析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停滯的根源所在。他並不重視美聯儲允許貨幣供應下降而造成的損害,而是將關注重點轉移至前顫美金融系統失靈的問題上。
2002年8月5日,本·伯南克博士進入美聯儲,作為決策委員會的候選成員,並於2003 年11月14日被推選為美聯儲委員會正式委員。
2009年12月16日,美國《時代》周刊宣布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當選2009年 伯南克2009年榮膺《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年度人物。伯南克被認為處理金融危機措施得當,成功避免通貨緊縮。
2002年冬,美國經濟界開始擔憂通貨膨脹的危險,他此時就出面暗示,美聯儲可能採用包括印發更多貨幣等非常規措施,來制止通貨膨脹的出現。
2005年初,世界金融市場再次將注意力投向伯南克的「世界正在遭受儲蓄過剩煎熬」的經濟新理論。他在這一理論中指出,美國的經常性賬目逆差並不是美國人肆意揮霍消費的惡果,而是世界其他地區國家過分節儉的結果。伯南克的這一新理論已經成為了本年度經濟界爭論的一大焦點。 同時,伯南克在美聯儲中也以自己支持設立通貨膨脹目標的堅定立場而出名。

經濟觀點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周四在在亞特蘭大的演講中表示,美國住房市場正在好轉,但其復甦仍面臨阻力,並對這些阻力感到擔憂。並表示聯儲將繼續「盡其所能」支持美國房市復甦。
伯南克稱,Fed最近採取的政策行動旨在壓低長期利率,以降低借貸成本並促進支出。他表示,決策者們希望提高公眾對Fed目標的信心,增加他們投資、招聘和支出的意願。
他表示,Fed的政策使得抵押貸款利率處於歷史低位,這令越來越多的民眾能夠擁有住房,從而為住房市場提供了直接支持。

政策主張
伯南克有一個綽號「印刷報紙的本」,這個綽號基隱悔液於他的一個觀點:如果有需要,就可以通過大量印刷鈔票 的方法來增加流動性。 他主張設定一個明確的通脹目標,即要在一定時期內使通脹率保持在某個特定水平。他認為,這樣做既可以引導市場對通貨膨脹的預期,也有助於美聯儲提高其價格穩定目標的可信度。
2002-2003年,在解決美國的通貨緊縮問題上,他當時極力鼓吹降息,結果導致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下降到1%(45年來的最低點)。
關於美國的「雙赤字」問題,伯南克認為,美國外債膨脹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經常項目的實質性轉變」,這種轉變將這些國家從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借款者變成凈放款者。窮國的錢對美國經常項目赤字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伯南克還有一個理論貢獻,就是主張在宏觀經濟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經濟指標來決定貨幣政策的取向,以便實現更加有效的經濟穩定。
2010年10月15日上午美聯儲主席在表示,因為通脹率仍然過低,同時失業率居高不下,美聯儲准備採取新的行動,以刺激疲軟的經濟,
伯南克明確指出,通貨膨脹低於美聯儲的目標運行,是採取更多的措施刺激經濟的首要原因。

經濟貢獻
2008年1月10號,伯南克發表這一年首次以經濟為主題的演講,暗示他將拿出應對經濟下行的殺手鐧:降息,美國股市全線上揚,一周之後,伯南克又說美國經濟增長將放緩,美國股市又應聲下跌。在股市一揚一跌的表現中,美國金融業也迎來了不平靜的一年,2008年3月,伯南克領導的美聯儲宣布向貝爾斯登注資300億美元,換來摩根大通對貝爾斯登的收購,
2008年9月15號,擁有150年歷史雷曼宣布破產,美國全面金融危機的序幕也由此拉開,此後美國政府推出了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正是伯南克和保爾森灶物為這個計劃忙前忙後。
他說:「假如信貸市場不能正常運轉失業人員將增加,更多房屋所有人會喪失抵押房屋贖回權,GDP增長將放緩,即便再採取其它任何措施,美國經濟也無法以正常的、健康的方式復甦,因此我認為實施這項金融援助計劃是美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
金融危機讓格林斯潘走下了神壇,而如果不是金融危機,伯南克也許還會繼續格林斯潘「自由監管」的政策,但正是危機讓伯南克改變了思路,他和保爾森都這些昔日信奉自由市場觀點的人士,開始確信華爾街運轉糟糕,只有政府才能讓一切變得正常。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2011年4月29日表示,美國經濟整體上延續溫和復甦的勢頭,但與理想的復甦狀態仍有較大差距,房地產市場成為拖累美國經濟復甦的重要因素。
伯南克當天在弗吉尼亞州舉辦的一個社區經濟研討會上發言時指出,美國經濟活動持續擴張,就業市場出現改善跡象,但失業率依舊高企,而且將近一半的失業者為失業時間長達27周以上的長期失業者,止贖房產數量居高不下,這些都給美國的社區經濟發展造成了沖擊。
他指出,要解決美國經濟復甦面臨的挑戰,首先要深入了解這些挑戰,美聯儲已加大了在這方面的調研力度,並鼓勵社區銀行向個人及中小企業提供創業貸款等做法來支持社區經濟振興。

⑹ 讀書筆記之《行動的勇氣》 伯南克

2017年11月份,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的第一任任期即將到期,她未竟的事業是美聯儲正在進行的,退出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努力。市場機構叫這個過程為縮表。歷史上,由於美聯儲主席的特殊地位,本人關於貨幣政策的偏好往往具備非常大的影響力,正如金融危機期間,如果不是伯南克力排眾議,在關鍵時刻和財政部、國會攜手推出各類型救助計劃、資產購買計劃(QE),美國經濟復甦的進行也許將延後3-5年,而普通民眾的痛苦將不止增加3-5倍。目前有意思的是,川普當選後,市場猜測他會極度偏好相對「聽話」的美聯儲主席,從而導致央行的獨立性可能受到損害,比如川普明確表示喜歡「低息的環境」。如果川普的提名得到參議院審議通過,也許會給未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帶來重大方向性擾動,從而帶來一系列交易機會。

回到這本600頁的《行動的勇氣》。全書伯南克從自己的童年開始,詳細介紹了自己是如何從一個學者一步步執掌全球最大的央行的過程,並且在這期間經歷了自1930年代以來,美國甚至全球最嚴重的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帶領團隊如何同財政部、國會兩院、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等其他監管機構等博弈的過程。總體來講,伯南克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圍繞著「避免陷入通縮」這一主題,從調整聯邦基金利率、銀行及證券一級交易商再貼現窗口等常規貨幣政策手段到後來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久期延長計劃、資產購買計劃等,竭盡全力避免經濟出現:失業率居高不下,通貨膨脹極低,甚至通縮的情況。總體來講,從全球主要經濟體在2007年以來的表現來看,在發達經濟體中,美國雖然是次貸危機的發源地,但整體復甦的進程也領先歐洲、英國、日本等,這一方面是與伯南克等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鑒於全書內容豐富,有一定專業性,可以學習的點有很多,先抓幾個印象深刻的點:

第一,伯南克認為自己留給美聯儲的最大遺產就是通脹目標制和貨幣政策透明化。早在格林斯潘時代,通脹目標制的設想就從象牙塔走進美聯儲理事會的議程上,但格林斯潘認為數字化的通脹目標將會限制央行實施貨幣政策的靈活性,一直沒有得到重視。伯南剋期間,隨著市場恐慌的加深,一直沿用的「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低利率政策」的說法不足以讓市場相信美聯儲抗擊通縮的決心,市場需要相信,央行有堅持到底的決心,並且會履行他的承諾。這期間,伯南克發現了公眾預期管理的重要性,舉例來看,在質押式回購市場和貨幣基金市場面臨擠兌的時候,如果美聯儲承諾給市場提供接近無限的信貸額度(美聯儲仍需要合格抵押品,不過抵押品的范圍可以修改擴大),那麼,市場機構就無需因為遭到贖回擠兌,流動性緊缺而進行緊急甩賣,從而進一步壓低資產價格,帶來更大范圍的firesale。而到最後,如果市場認可央行維護市場穩定的覺心,那麼繼續擠兌就是不理性的,從而可能真正使用不了多少信貸額度(盡管美聯儲宣稱無限大)。有意思的是,伯南克也是在當選主席後逐漸意識到與市場謹慎溝通的好處,從開始的小心謹慎,不喜歡公開演講到後面積極抓住任何演講機會向市場傳遞貨幣政策意圖,在市場理解錯的時候還會捶足頓胸,很有意思。這給投資的啟示是,通過觀察央行官員的發言和舉動,可以推測出貨幣政策的意圖,從而避免下注下錯方向。

第二,即便貴為美聯儲主席,面臨的來自國會、其他監管機構的壓力也非常大,保持獨立客觀非常不容易。這從兩個側面可以找到例證:在AIG需要緊急救助和保爾森推出TARP的時候,美聯儲一方面要向參眾兩院解釋政策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要從財政部、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那裡爭取對方的政策配合,協調時間非常短,面臨的政治風險、聲譽風險都非常復雜;還有一個例子是《多德弗蘭克》法案出台後,美國金融監管體系重新劃分范圍,本來屬於美聯儲的消費者保障監管許可權卻要被拿走,給美聯儲員工造成了很大的不理解,士氣一度低落。作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花了很大時間與國會、財政部和其他機構溝通,包括美聯儲體系內是理事會和聯邦公開市場操作成員和儲備銀行行長們。這些千頭萬緒的工作一定比在大學做研究來得累,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想必很難推進自己認為,有利於全美國的政策。這也是為啥這本書叫《行動的勇氣》的原因吧。

第三,除了傳統的針對短期利率的貨幣政策手段,在基準利率接近0的重要時刻,美聯儲創造出了新的非常規貨幣政策直接壓力長期利率。3輪QE是其中一個典型。美聯儲直接在10年期國債、30年期住房抵押支持證券市場出手購買,認為壓低長期利率,減輕購房者壓力和企業融資成本,帶來的副作用是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大至危機前的幾倍。在傳統經濟周期里,如果經濟上行,商業銀行會主動擴張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從而拉動投資,促進消費。但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美國的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資本金不足,對未來經濟預期悲觀等情況,存在惜貸行為,從而造成信貸的極度萎縮,對就業等造成傷害。美聯儲別出一格,在這個時候用膨脹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方式降低長期限利率,從而希望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支持房地產市場,從而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關於這些措施的逐步退出,早從2012年開始已經逐步在全球各大經濟論壇里討論,退不退?如何退?怎麼退?退完之後這些政策是放入武器庫還是被當做央行常備武器,都引發了很多討論。現在,美國已經明確了自己的態度,縮表+加息已經正式開始,但退出這一政策時的全球同步性問題需要關注,很有可能帶來宏觀機會。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精彩內容,例如推出救助計劃時,國會對美聯儲道德風險的批評。當時到底是個別政客為了作秀而故意橫加指摘,還是因為真的因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後面這一餘波釀成了佔領華爾街,一步步激發了美國的民粹主義,是不是對川普的上台有幫助?不過,一分為二看的話,伯南克和蓋特那都在自己的書里做了解釋,到底有沒有救助的成分,誰也不知道,說不清吧。

整體上,很喜歡這本書,是由伯南克是記者寫的,記錄了好多小細節,是最有意思的部分,整體不失嚴謹和教學作用,是關於危機的8分書籍。

⑺ 本·伯南克的經濟貢獻

如果美國經濟真的已經走向復甦,有幾個人必定會記入歷史的,除了保爾森,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如今伯南克被廣泛認為是美國擺脫經濟低迷最大的功臣,在保爾森早已離開美國的政治舞台,伯南克還在為美國進一步擺脫低迷走向復甦發揮他的作用。
縱觀這場影響深遠的美國金融危機,保爾森和伯南克聯手上演了拯救大兵美國的一幕經常可以看到,2008年1月10號,伯南克發表這一年首次以經濟為主題的演講,暗示他將拿出應對經濟下行的殺手鐧:降息,美國股市全線上揚,一周之後,伯南克又說美國經濟增長將放緩,美國股市又應聲下跌。在股市一揚一跌的表現中,美國金融業也迎來了不平靜的一年,2008年3月,伯南克領導的美聯儲宣布向貝爾斯登注資300億美元,換來摩根大通對貝爾斯登的收購,但貝爾斯登的命運沒能讓伯南克意識到,美國的全面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即將到來。
在被問及「是否相信美國陷入衰退」的問題時,伯南克說:「我不知道,並且我不知道是否如此,實際上我非常確信,那些將正式對此作出決斷的人,實際上也不清楚。我還是認為,我不宜在這個技術性術語上做太多糾纏。我認為很清楚的是,經濟增長已經放緩,勞動力市場已經減弱,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條件變得艱難。」
2008年9月15號,擁有150年歷史雷曼宣布破產,美國全面金融危機的序幕也由此拉開,此後美國政府推出了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正是伯南克和保爾森為這個計劃忙前忙後。
他說:「假如信貸市場不能正常運轉失業人員將增加,更多房屋所有人會喪失抵押房屋贖回權,GDP增長將放緩,即便再採取其它任何措施,美國經濟也無法以正常的、健康的方式復甦,因此我認為實施這項金融援助計劃是美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
雷曼倒下了,隨後美國銀行宣布收購美林,避免了另一個雷曼悲劇的上演,之後伯南克又多次宣布注資美國國際集團AIG,幫助這家保險巨頭度過危機,但美國經濟的整體狀況依舊不見起色,這一年,伯南克作為美聯儲主席,為對抗美國經濟衰退而忙碌,但他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發揮了多大的作用,2008年沒有答案,不過沒能預見美國經濟衰退、放任雷曼破產、向美國銀行施壓收購美林等針對他和保爾森的批評聲卻延續到了2009年,2009年6月25號,伯南克走進國會,就他在美國銀行收購美林的交易中的角色問題接受質詢。「我認為美聯儲在美國銀行收購美林公司的整個談判過程中保持了最高的公正性 我沒有威脅會採取任何行動 美聯儲也沒有關於這次收購與政府援助掛鉤的任何承諾。」他說。
「如果我的提名獲得通過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維持格林斯潘任內建立的政策的延續性 。」在2005年10月24號,伯南克被任命為美聯儲新一任主席所說的話,那麼他要延續的格林斯潘的政策到底是什麼?從1987年8月到2006年1月擔任美聯儲主席期間,格林斯潘一直被視為華爾街自由市場經濟領袖,他反對政府加強金融監管,認為金融市場的自我監管比政府監管更為有效。但就像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所說的那樣,不被監管的「自由」會付出巨大代價,事實證明的確如此,金融危機讓格林斯潘走下了神壇,而如果不是金融危機,伯南克也許還會繼續格林斯潘「自由監管」的政策,但正是危機讓伯南克改變了思路,他和保爾森都這些昔日信奉自由市場觀點的人士,開始確信華爾街運轉糟糕,只有政府才能讓一切變得正常。這也正是在各種批評聲不絕於耳的情況下,奧巴馬和大多數市場人士都支持他留任美聯儲主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奧巴馬:伯南克是一個對經濟大蕭條起因有著深入研究的專家,我敢肯定他本人此前也從未想過,他在有生之年還會遇到第二次蕭條,並且還是作為決策者的一員來應對這樣的危機,伯南克擁有深厚的專業背景、過人的勇氣和創造力,有能力來完成作為美聯儲主席的使命,我認為他是擔任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最佳人選。
不出意外,未來四年伯南克還要呆在美聯儲主席的位子上,繼續為美國經濟掌舵,但他可能不會成為像前任那樣「一打噴嚏,全球就得下雨」的美聯儲主席,而是一個「他一打噴嚏,美國經濟會有問題」的角色,也許人們還會擔憂,過去一年多美聯儲應對市場的行動會造成流動性泛濫,為日後可能的通貨膨脹埋下隱憂。但美國人會更希望從他的口中聽到更多對市場的樂觀表白。
伯南克:從技術角度看美國經濟衰退很可能已經結束,盡管眼下的經濟形勢看上去依然疲弱,因為很多人發現自己的工作保障或是就業狀況並非盡如人意。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2011年4月29日表示,美國經濟整體上延續溫和復甦的勢頭,但與理想的復甦狀態仍有較大差距,房地產市場成為拖累美國經濟復甦的重要因素。
伯南克當天在弗吉尼亞州舉辦的一個社區經濟研討會上發言時指出,美國經濟活動持續擴張,就業市場出現改善跡象,但失業率依舊高企,而且將近一半的失業者為失業時間長達27周以上的長期失業者,止贖房產數量居高不下,這些都給美國的社區經濟發展造成了沖擊。
伯南克說,在美國很多社區,高企的止贖房產數量造成了房價下跌以及家庭財富縮水,僅在2007年至2009年間,美國就有超過五分之三的家庭出現大面積財富縮水,成為制約美國稅源增加、經濟復甦和社區經濟發展的風險。
他指出,要解決美國經濟復甦面臨的挑戰,首先要深入了解這些挑戰,美聯儲已加大了在這方面的調研力度,並鼓勵社區銀行向個人及中小企業提供創業貸款等做法來支持社區經濟振興。
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2011年3月美國失業率為8.8%。美聯儲預計,2012年美國失業率將位於8.4%至8.7%之間,依舊是金融危機前的將近兩倍。美聯儲理事丹尼爾·塔魯洛2010年12月在美國會作證時預測,2011年美國新增止贖房產數量將達到250萬套,2012年新增止贖房產數量將達到240萬套。

⑻ 《金融的本質伯南克四講美聯儲》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金融的本質》([美] 伯南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aaEymYYLFi6fabszI9kk5g

密碼:gxoe

書名:金融的本質

作者:[美] 伯南克

譯者:巴曙松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4

頁數:260

內容簡介:

2009年《時代》雜志 「年度風雲人物」

連續三年入選福布斯全球人物權勢榜前十(2011~2013年)

執掌美聯儲8年,成功帶領美國度過大蕭條以來最惡劣的經濟危機

危機之後5年,看一個風雲人物的金融思考

一次席捲全球危機的事後反思

債務風險暗流涌動的中國當下,我們需要伯南克這樣的思考!

作為格林斯潘的繼任者,本•伯南克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註定要在美國經濟這個大舞台上扮演三個重要角色,即加息運動的終結者、樓市衰落的減震器以及為美國經濟列車提供安全保障的巡道工。伯南克成功地扮演了上述三個角色,以自己的方式逐漸獲得了市場的信任。

在美聯儲工作期間,伯南克以善於合作、為人坦誠而深受同事的贊賞。他習慣運用其學術背景和對最新數據的縝密分析來解決當下的經濟問題,然後用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的語言讓人們了解他的想法,把復雜的經濟問題講得通俗易懂、直截了當。

《金融的本質》一書,即是伯南克以其擅長的通俗、直接的方式,匯集了伯南克關於美聯儲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採取的諸多政策背後的金融思想,以及他的金融理念。

該書主要分為四部分,內容貫穿了美聯儲從1914年成立至此次金融危機期間90餘年的歷史,既是一本簡短的關於美聯儲的中央銀行金融史,也可以說是應對危機的金融政策演變史。

第一部分主要講述美聯儲的起源與使命。第二部分講述了二戰之後直到最近這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美聯儲。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講述此次金融危機以及美聯儲的應對措施及後續影響。這兩個部分能讓我們充分了解美聯儲相關政策如何出台及其背後的理念。

在金融危機過去5年之後,在中國債務風險越來越嚴重的時局下,我們更應該通過上一次的金融危機,回顧伯南克和美聯儲的措施,看看:

對於金融危機,他如何反思?

對於美聯儲,他如何看待?

對於金融體系的漏洞、風險和監管,他又抱持著哪種理念?

這些回顧,能夠讓我們,對金融體系漏洞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如果沒有伯南克,情況還會更糟!……伯南克不只是吸取歷史教訓,他自己譜寫了歷史。 ——《時代》雜志

伯南克是一個對經濟大蕭條起因有著深入研究的專家……擁有深厚的專業背景、過人的勇氣和創造力,有能力來完成作為美聯儲主席的使命。

——奧巴馬

這些文章通俗易懂,智慧有趣。你很難再找到更好的講述是哪一步出了問題,以及美聯儲和國庫是如何防止事情進一步惡化的短小精悍、技術性不強的文章了。 ——羅伯特•索洛 《新共和》

在這本結構嚴謹、條理清楚的書中,伯南克講述了美聯儲從剛成立到遭遇最近的金融危機這段時間的歷史,他的講述和解釋是連貫和富有說服力的。

——巴里•艾肯格林 著名經濟學家

一位美聯儲主席親身回顧和解釋美聯儲的行動方案是非常罕見的。在這本珍貴的書中,伯南克有力地說明,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的決定與中央銀行長期以來的做法是一致的。他的解釋是歷史記錄的重要組成部分。

——艾倫•布林德 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

書里的文章,以及伯南克對學生提問的問答,博學而又精煉簡明。可能,書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它提供了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中央銀行家對相關美聯儲政策思維與動機的富有洞察力的思考。

——塞爾•溫康沃爾《經濟記錄》

作者簡介:

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

美國猶太裔經濟學家,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2009年《時代》雜志 「年度風雲人物」,連續三年入選福布斯全球人物權勢榜前十(2011~2013年),執掌美聯儲8年,成功帶領美國度過大蕭條以來最惡劣的經濟危機。

生於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其父為葯劑師,其母為小學教師。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7年,曾擔任經濟學系主任。

2002年被美國總統小布希任命為美聯儲理事。2005年6月,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10月被任命為下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接替格林斯潘。

伯南克是知名的宏觀經濟學家,主要研究興趣是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史。他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曾編著《宏觀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原理》等教材。

2014年2月,伯南克加盟布魯金斯學會,參與經濟研究項目,重點關注經濟復甦政策。

⑼ 本·伯南克的貨幣政策

伯南克講話導致白銀上漲
2013年1月14日,倫敦銀出現大幅上漲,最高價觸及31.16,最低價下探至30.36,收報於31.02,較上一交易日上漲0.58,漲幅達到1.91%。期銀【1306】在低開之後出現小幅上漲,最高價為6492,最低價為6409,最終收報於6479,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0,漲幅為0.15%,持倉量為219878。
北京時間1月15日凌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密歇根大學傑拉德福特公共政策學院發表講話。可以說,作為美聯儲12月會議紀要公布後的首次露面,伯老此次講話在事先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從其講話內容看,伯南克依然相對傾向於繼續維系現今的寬松政策,而這其實與市場此前的預期出入不大。受此影響美指出現小幅下滑,白銀大幅上行。
美國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在2014年1月14日表示,美聯儲(FED)於2012年決定將貨幣政策與具體經濟狀況掛鉤,應該能夠在不讓通脹抬頭的情況下幫助提振經濟復甦。而隨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發表的言論也更加傾向於「鴿派」的言論,希望維持現有的貨幣寬松政策。這對後市金銀的上漲將會起到一個不小的推動作用。
在白銀周線圖上顯示,白銀在經過連續三周震盪運行後,在本周(2013.1.14—2013.1.20)第一個交易日出現大幅上漲,並一舉突破135日線在31.00處的重要壓力位,並且MACD綠色動能柱略有縮短,KDJ在低位出現背離,周線築底完成。同時,我們在白銀小時圖上也可以看到,白銀正運行於一個短線的上行通道當中,並且白銀在觸及31.20附近的高點時,觸阻小幅回落,同時MACD紅色動能柱繼續縮短,白銀短期可能面臨一波上漲之後的回調。
伯南克表態震動市場 美股大跌黃金創一個月新低。
北京時間2013年6月20日凌晨消息,美聯儲發布聲明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稱美聯儲可能會從2013年晚些時候開始逐漸減少量化寬松(QE)規模,並在2014年年中的時候完全結束QE。伯南克的講話讓市場經歷了劇烈波動: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美股大跌,三大股指均跌逾1.1%,金價創一個月新低,美元大漲,日元下跌,日經指數期貨在激增後大幅回落,美國信貸市場普遍大幅跳水。
美國國債市場收益率飆升,以5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急漲最為明顯,激增至2011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1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2.32%:標普500指數波動中大幅下跌,三大股指均跌逾1.1%;金價大跌,觸及每盎司1348.50美元,創一個月新低。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北京時間周四(2013年6月20日)凌晨公布了貨幣政策聲明。隨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發表了講話。而令市場感到意外的是,此次無論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聲明還是伯南克講話,都一改以往模凌兩可的風格,基調變得極為清晰,即只要經濟條件滿足美聯儲制定的目標,最早在2013年就有可能退出QE,看來美聯儲已經意識到了此前由於退出政策的模糊不清造成了金融市場的動盪最終會對美國經濟的復甦進程產生影響,因此在市場的「逼宮行動」之下,美聯儲此次迫不得已一改往日的風格,明確給出了未來可能的退出時間。
在此次會議上,FOMC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不變,符合市場廣泛預期;同時繼續預計FOMC很可能至少在失業率仍舊維持在6.5%上方、通脹率在未來一兩年時間里較FOMC的2%長期目標高出不超過0.5個百分點、以及長期通脹預期仍舊十分穩定的條件下維持極低利率。FOMC同時決定維持資產購買計劃的規模不變,並表示將在就業市場或通脹前景發生變化時提高或降低資產購買計劃的步速,以維持合適的政策融通性。
美聯儲清晰表述飽含深意
而此前美聯儲之所以故意模糊退出政策的表述,可能是因為退出成本十分的高昂,美聯儲為將來順利退出轉嫁退出成本的重要手段。周四在貨幣政策清晰表述後,美國國債收益率和短期利率市場的大幅飆升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這也表明美聯儲在和金融市場的博弈當中,最終敗下陣來。未來美聯儲退出策略看來絕對不是一番風順的,必將歷經波折。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或許也說明了美聯儲的未來經濟復甦前景是抱有一定信心的,尤其是在完成關鍵目標上,即降低失業率和控制通脹水平上。這在只有未來美國經濟全面復甦,2013美國國債市場的異動才會自動修正,國債收益率才能回歸至正常水平,才不會令美聯儲未來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
但是就目前來看,美國經濟的整體狀況只能用弱勢復甦來形容,周四(2013年6月20日)公布的房市、製造業等數據好於預期,但美國勞工部(DOL)最新公布的上周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增長超過預期,這表明就業數據依舊沒有擺脫反復狀態。而另一大美聯儲關鍵標尺通脹水平也遠離既定目標。
所以必須認識到的是,不管其他經濟指標表現如何強勁,失業率和通脹沒能到達美聯儲既定目標之前,美聯儲是不會採取實質性的退出動作的。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執行官MohamedEl-Erian日前撰文稱,隔夜金融市場反應重演了首次提到退出政策的情形。
El-Erian在文中寫道,固定收益品種、股票和商品市場幾乎集體迎來投資者的拋售潮。一些市場的流動性蒸發還導致更凌亂的價格震盪。市場激烈的反應彰顯投資者對於美聯儲要減少經濟支持力度的憂慮。隔夜市場表現基本上重演了幾周前美聯儲首次提到放緩QE的一幕。很多人會因此推測,美聯儲如果拒絕回頭,堅持此前的言論,就是在承擔預計到的風險。
El-Erian認為美聯儲官員當前最需要做的是要有序地消除正在走高的過剩風險。
El-Erian預計,市場要調整適應新的三重夾擊:流動性、風險和期限價差。更高的波動性也會加重避險情緒,包括降低經紀商累積庫存和大范圍投資者迴流本國的興趣。El-Erian預計,日後市場的波動會更大,流動性錯配也會越發嚴重。
未來金融市場波動可能更大
同時美聯儲在發布會議決議的同時也發布了未來三年間的經濟狀況預估報告。報告內容喜憂兼有。美聯儲下調了2013年度經濟增速前景預期,原因可能是因而短期的經濟受到了美國政府財政緊縮措施的沖擊,但中長期前景仍然看好。
因此從經濟基本面角度上看,這降低了2013年啟動退出的可能性,反而選擇2014年退出對於美聯儲來說可能是一個更加好的時機。而在政策聲明中提到的2013年9月份退出,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美聯儲急於終結當前金融市場的混亂情況,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的退出進行的提前預演,觀察一下在退出預期之下金融市場的表現。為真正的退出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即以最小的代價實現平穩退出。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市場和美聯儲更依賴持續顯示實體經濟真正穩步好轉的跡象。這些跡象包括此後實際及預期名義GDP增長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關注焦點將轉移到將要公布的6月非農就業數據,市場對於數據的反應會較以往更為敏感,再鑒於未來一段時間美國金融市場可能因海外熱錢迴流而產生的流動性過剩的狀況來看,未來金融市場波動可能交以往更為頻繁、波幅可能更大。
總之,美聯儲的退出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接下來的問題是退出時機和方式的問題了。
評論: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打算
市場正在等一句痛快話,但很顯然,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並不想滿足這個願望。
2013年27月18日伯南克向美國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發表了一份事先准備好的證詞。伯南克稱,美聯儲絕不會預先設定每月850億美元債券購買計劃的縮減進程,如果就業形勢惡化、通貨膨脹率無法回到美聯儲設定的2%的目標水平、抑或金融市場形勢過緊,美聯儲可能維持現有購債計劃不變,甚至會擴大購買規模。
《華爾街日報》稱這是迄今為止貝南克發表的觀點最為清晰的講話。
這份證詞隨後被迅速公開傳播,並且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個版本。路透社的報道稱伯南克正准備削減債券購買的規模,這是因為在證詞里伯南克的確語調一轉,稱如果經濟形勢好於美聯儲的預期,央行(美聯儲)可能會加速收縮購債計劃。
實際上,伯南克發揮了他一貫的特色,那便是對他自己不那麼喜歡的事情保持模稜兩可的態度。伯南克在此前一直堅持以量化寬松的方式來幫助美國盡快尋求經濟復甦。
這是美聯儲實施的第四輪量化寬松。與前三次量化寬松最大的不同是,2012年12月開始的這一輪沒有結束的時間表,也沒有資產購買的限額配置。伯南克不設立時間表的原因在於如果境況不好,他不需要為是否再次開啟下一輪量化寬松而召開一次次無休無止的美聯儲聽證會。
此輪量化寬松即將結束的消息開始於2013年5月5日,當天凌晨美元飛漲,其他高息貨幣在這天兌美元急挫。澳幣在5日之前可以兌換1.2元以上的美元,但在這天之後,澳幣兌美元降到了1元以下,時至今日,這些高息貨幣兌美元也都沒有走出頹勢。
市場上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正反映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投資者。那些將風險資產轉化成美元的人顯然希望量化寬松越早結束越好。這樣美元就會一直保有一種升值預期;而那些並未及時兌換美元,或者又重新換回風險資產的投資者顯然則希望量化寬松越晚結束越好。
量化寬松是一種在利率工具不太能發揮作用時的控制流動性的工具。它讓央行得以印鈔注入市場,但又因為這些鈔票買入了特定的資產而可以將央行的賬目表做平。
也正是因為美國多次使用這個工具,給全世界的央行樹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榜樣。在此之後,日本、英國以及歐盟都加入了央行干預經濟的隊列中去。但實際上,央行是貨幣的守護者,貨幣是自由的,央行是不應該屈從於政府的旨意的。
量化寬松很容易造成資產價格的飛漲,人們會購買更為長期兌現的資產來獲得其他的收益。這便是在量化寬松後,原材料的價格都會飛漲的原因。
英國已經明確將結束量化寬松,日本還一點跡象也沒有。中國表示不會有大規模的刺激政策推出。此前正是因為美聯儲無限量的注入流動性計劃讓日元兌美元升高到了一個極為可怕和危險的境地。
從長期來看,即便量化寬松結束,美元也不會變得強勢。美聯儲購買的資產會有一批陸續到期,這些資產的規模也比較龐大,以美國政府的實力是沒有可能買回這些資產的。屆時美元不可能提高利率。
量化寬松本來不應該開始,它不可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只會讓政府的業績看起來不那麼糟糕而已。但比一種本來不應該開始的政策更糟糕的事情是讓這個政策在不應該結束的時候結束。本輪量化寬松沒有解決失業率的問題,之所以數據表現的更好是他們將更多的沒有工作的人計入了無意願工作的行列(也就是勞動參與率),無意願工作就不能被統計進失業率的數據—對此伯南克其實是心知肚明的。
路透調查:伯南克任內表現獲較高評分
路透調查中,受訪分析師對他任期內的整體表現給出了頗高的評價。
伯南克曾引領美國經濟走出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多年不遇的經濟衰退。在伯南克的執掌下,美聯儲進行了一些重大改革,包括引入定期的記者會制度。以前美聯儲一度像一座堡壘,甚至都不宣布政策改變。
根據該調查,伯南克獲得的分析師給分平均為8分,滿分為10分,盡管他因未能預先發現隱患而受到指責。
Manulife資產管理的首席分析師Bill Cheney表示,伯南克在金融危機前後的表現都基本正確,沒有給10分的原因是,他事先未能採取防範措施,比如抵押貸款的監管措施。Cheney是53位打分的分析師中給分較高者之一。
Naroff Economic Advisors的Joel Naroff評價伯南克為「優秀的危機管理者,但卻未能預見危機。」Naroff稱,因為這個原因,他對房市和金融市場崩潰要承擔部分責任。
盡管美國經濟數年前已經走出衰退,但股市在飆升至紀錄高位的同時卻並未帶動經濟增長率上升,也未能惠及數以百萬計的失業人口;而美國房市終於開始復甦,但坐擁大量現金的企業卻並沒有進行投資。
伯南克動真格,美聯儲宣布縮減QE
伯南克可能終於讓投資者相信,量化寬松(QE)縮減並非「狼來了」。在他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最後一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貨幣政策例會上,伯南克及其團隊決定開始逐漸縮減其資產購買規模,但對利率保持嚴格控制。
伯南克在例會結束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闡述美聯儲此次決定時指出:「即使經過此番縮減之後,我們還會繼續快速擴充我們持有的證券規模。」他數次強調,開始縮減QE並不等同於收緊貨幣政策。
周三,FOMC宣布將其每月債券購買規模減少100億美元,至750億美元。具體而言,美聯儲將把每月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BS)的購買規模從400億美元縮減至350億美元,同時把每月美國國債的購買規模從450億美元縮減至400億美元。
在新聞發布會期間,伯南克重申了進一步縮減QE的失業率閾值為6.5%,但達到該閾值並不會自動觸發QE縮減。他預計美聯儲未來將以小步快走的方式逐步縮減QE規模,而利率環境保持寬松狀況的時間將會「遠遠超過」失業率達到閾值的時間,尤其是如果通脹率保持在2%下方。他說,委員會「決心避免通脹率過高或過低。」他表示,因此美聯儲未來採取的行動將會取決於經濟數據,這使得美聯儲未來加大QE縮減力度甚至再度提高QE規模都有可能。

熱點內容
002910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5 14:35:44 瀏覽:717
橫琴保險公司有什麼理財險 發布:2025-02-05 14:27:26 瀏覽:894
正業科技的股票價格 發布:2025-02-05 14:27:24 瀏覽:389
貨幣基金倉位使用率怎麼算 發布:2025-02-05 14:22:58 瀏覽:871
漲停競價股票嗎 發布:2025-02-05 14:15:25 瀏覽:586
新光圓成股票歷史交易 發布:2025-02-05 14:12:03 瀏覽:164
基金公司如何了解一家企業 發布:2025-02-05 14:09:37 瀏覽:909
金融學國際金融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9:18 瀏覽:457
穩健型基金如何操作 發布:2025-02-05 13:55:20 瀏覽:963
內蒙古有股票交易所嗎 發布:2025-02-05 13:50:02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