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電信金融合約是什麼
『壹』 什麼是金融合約賬單
金融遠期合約
金融遠期合約(Forward Contracts)是指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一確定時間,按確定的價格買賣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資產的合約。在合約中規定在將來買入標的物的一方稱為多頭方,在未來賣出標的物的一方稱為空頭方。合約中規定的未來買賣標的物的價格稱為交割價格。
遠期合約是一個特別簡單的衍生工具。它是在一個確定的將來時間按確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某項資產的協議。遠期合約不是標准化的,最終客戶可「定製」遠期合同以滿足非常特殊的要求,這使遠期合同能較好地適合於某些特殊目的。在所有的遠期市場中,貨幣遠期市場是耿發達。這些市場由大銀行,特別是全球性的大銀行組成。這些市場的大多數遠期交易在銀行同業間進行,但銀行能夠代表非銀行客戶開展有效的交易。
遠期合約是適應規避現貨交易風險的需要而產生的,是在金融機構之間或金融機構與客戶之間通過談判後簽署的非標准化合約。遠期合約在簽署之前,雙方可以就交割地點、交割時間、交割價格、合約規模、標的物的品質等細節進行談判,以便晝滿足雙方的需要。因此遠期合約的靈活性相對較大。
但遠期合約也有明顯的缺點:首先,由於遠期合約沒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場所,不得信息交流和傳遞,不利於形成統一的市場價格,市場效率較低。其次,由於每份遠期合約千差萬別,這就給遠期合約的流通千百萬較大不便,因此遠期合約的流動性較差。最後,遠期合約的履約沒有保證,當價格變動對一方有利時,對方有可能無力可無誠意履行合約,因此遠期合約的違約風險較高。
『貳』 什麼是合約
一、合約又叫合同。指的是當事人雙方基於自身意願成立的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它是私法自治的主要表現。合約一般指的是私法法律行為,人們常見的合約有身份合同、債權合同等。同時在公法上也是可能存在合同關系的,在民法里合同是債務發生的原因之一。
二、股票合約的意思是投資者在股票投資時的一種協議,該協議能夠反映某隻股票或者是股指的價格變化,並且會實際反映投資者的收入及損失。在使用合約交易時,投資者通常只需要繳納一部分保證金即可進行交易,實際上並不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是指數。通常合約里都會明確合約的標的、合約的到期時間以及交易時間等。
三、期貨合約期貨合約引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訂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實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標准化合約。
四、合約交易代碼包含合約標的、合約類型、到期月份、行權價格等要素。例「510050C1503M02300」,「510050」代表合約標的的證券代碼,「C」代表認購期權,「1503」代表合約的到期時間為2015年3月,「M」代表合約未發生過除權除息的調整,「02300」代表合約的行權價格為2.30元,即這一交易代碼代表的是上證50ETF在2015年3月到期、行權價格為2.30元的認購期權合約。
五、合約簡稱與合約交易代碼相對應,是對期權合約要素的簡要說明。例如「50ETF購3月2300」,「50ETF」代表合約標的的證券簡稱,「購」代表認購期權,「3月」代表合約的到期時間為2015年3月份,「2300」代表合約的行權價格為2.30元,即這一合約簡稱代表的是上證50ETF在2015年3月到期、行權價格為2.30元的認購期權合約。
通俗來講合約就是可以買幣價上漲或者下跌來賺取其中的差價利潤,全年24小時無限制交易。
『叄』 金融衍生產品是什麼
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指一種金融合約,其價值取決於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合約的基本種類包括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金融衍生品還包括具有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多種特徵的混合金融工具。 [1]
這種合約可以是標准化的,也可以是非標准化的。標准化合約是指其標的物(基礎資產)的交易價格、交易時間、資產特徵、交易方式等都是事先標准化的,因此此類合約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貨。非標准化合約是指以上各項由交易的雙方自行約定,因此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比如遠期協議。
金融衍生產品是與金融相關的派生物,通常是指從原生資產(英文為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來的金融工具。其共同特徵是保證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進行全額交易,不需實際上的本金轉移,合約的了結一般也採用現金差價結算的方式進行,只有在滿期日以實物交割方式履約的合約才需要買方交足貸款。因此,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杠桿效應。保證金越低,杠桿效應越大,風險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