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哪些國家金融發展前景比較好
『壹』 請問去北歐讀金融或者金融工程怎麼樣,畢業容易就業么。
瑞典和瑞士都不是移民國家,一是畢業後居留的問題,二是語言問題。
瑞士我不太懂,但是瑞典就業比較難,尤其是不會瑞典語的非技術類專業的外國人就更難了。
只要你會含枯瑞典語,就會多很多希望。只要有公司要你,那你居留就好辦。工作簽證4年吧就可以拿到綠卡。瑞典的金融或經濟方面,最好的學校是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悔老伏但是很不好考上。瑞典的金融行業不發達,所以學金融的話前途不是太光明。最好的就是IT,Computer,畢業就會碧攜有工作,即便不會瑞典語也沒問題。
『貳』 丹麥、瑞典、挪威、芬蘭誰更發達
這四個國家中我個人認為瑞典是最富昌顫散有的,洞察畢竟瑞典的福利政策十分耐氏不錯,他們國家直接給群眾發錢,應該是比較發達的。
『叄』 世界上金融專業最好的是哪個國家
個人感覺:
英國:老牌資本主義強過,倫敦曾經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美國:目前世界的唯一霸權國家,而其強大的經濟基礎才是根本保障,紐約就是現在世界上的金融聖地!
德國:證券市場最早就是出現在法蘭克福,牛與熊的雕像依舊矗立在那裡,而「牛市、熊市」已經成為當前世界證券交易的固定名詞,可見德國在金融領域的世界性影響力。
『肆』 哪些國家的金融業比較發達
英國和美國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他們的金融業應該是比較發達的。
『伍』 北歐國內外發展現狀
北歐是指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冰島等國家,這些國家歷史悠久,文化獨特,經濟發展水平也較高。以下是北歐國家的內外發展現狀的簡要概述:
1. 內部發展
北歐國家擁有較高的人均收入和教育水平,獲得過多次世界幸福指數第一的頭銜。這些國家在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方面投入較多,國民普遍享有免費醫療和教育薯跡、完善的社會保障等福利。此外,北歐國家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也作出了許多努力,採用了多項環保政策,如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等。
2. 外部發展
北歐國家在航空、制葯、通訊、生命科學和創新等領域的企業數孝並具有很高的國際競爭力。這些國家對於國際合作也非慎岩常開放,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歐盟等國際組織,扮演著重要的全球合作夥伴的角色。此外,北歐國家也在很多地區開展了援助和發展合作工作,支持欠發達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總體來說,北歐國家在國內外的發展都較為穩定和可持續,繼續保持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著力量。
『陸』 歐洲金融發達國家和城市有哪些
歐洲金融發達國家和城市有:
英國-倫敦
德國-法蘭克福
瑞士-蘇黎世
比利時-布魯塞爾
這是歐洲四大金融中心
(6)北歐哪些國家金融發展前景比較好擴展閱讀:
一、發達國家主要是按照人類發展指數劃分的。人類發展指數由聯合國的開發計劃署公布於2013年3月14日,實際上是在2012年數據的估計基礎上編制的。列表涵蓋了193個聯合國成員中的185個,以及:香港和巴勒斯坦國。另有8個聯合國成員由於缺乏數據而未列入此表。世界平均數值和一些國家聯合組織的數值列入了此表,以作參考。 這些國家或地區也按照人類發展指數進行了分類:極高、高、中、低。在2013年人類發展指數的報告中,只有在第一組「極高」的國家中才能稱為發達國家,剩下的三組都被稱為發展中國家。
二、其中歐洲的發達國家前十名
排名 國家或地區 人類發展指數 2012年數據 極高人類發展指數
1 挪威 0.955
2 荷蘭 0.921
3 德國 0.920
4 ___ 0.916
5 瑞典 0.916
6 瑞士 0.913
7 冰島 0.906
8 丹麥 0.901
9 比利時 0.897
10 奧地利 0.895
當然,如果按照簡單的人均GNP,GNP規模等數據結果不盡相同
三、在發達國家之中,盧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與第二名的差距繼續拉大 ;愛爾蘭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發達國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躍居世界第5名,是過去20年中經濟最成功的發達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東歐國家在經歷了90年代初轉型期的陣痛之後,在過去10年間紛紛走出低谷,成為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國家。東歐國家中轉型最順利且最靠近歐盟的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而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等國也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預備梯隊中。
『柒』 金融類專業出國讀研哪一個國家較好
金融類專業出國讀研哪一個國家較好?
金融專業還是美國的金融專業比較的好,
在美國,金融專業問題傾向數字化和量化所以比較適合數學功底好、理工科的同學。在國內很多大學金融屬文科,這點國內外差別比較大。那麼去美國留學金融專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實習經歷有助申請
作為全世界商科教育最強的國家,美國幾乎每一個學校都有金融專業,且都提供非常優良的金融基礎學習。據了解,商學院的錄取要求會比其他學院高一些,專家提醒,考生若想沖刺申請綜合排名前三十的學校,除了考SAT1以外,還要加考SAT2的物理與數學。
在研究生方面,金融專業有一些分支方向,如金融工程、金融數學、金融服務等。據悉,目前美國綜合排名前五十的高中生德國留學條件學校,每年都有大量的競爭者來申請,除了高的標准分數(如GRE/GMAT)、優秀的學業基礎(GPA/論文)以外,還要有過人的實習和工作經驗,所以文書製作也必須要體現出個人在學習、實習工作當中的獨特想法,突出個人特性和未來職業規劃。
如果你數學好,那麼已經是申請金融專業的一大優勢了,至於語言成績,可以參加培訓班進行強化,語言成績提高了,你申請排名前50的美國名校旦老應該不是問題。加油吧,更多關於海外的留學資訊和難題你也可以上全庫網問問老師,方便可看下私信,祝您成功!
金融專業本科畢業出國讀研哪個國家比較好?
讀經研當然是美國了
從你列出的國家中,無疑德國是最好滴
求助,金融類專業是出國讀研好還是國內讀研好
有條件的話出國吧。國內現在崇洋 *** 的習性還沒改變,海龜辯殲還是比土鱉洋氣的。尤其是國內現在研究生考試已經成了第二個高考了,國外有錢就能讀,而且特別鍛煉人的獨立能力(沒人給你安排任何事情,選課、生活,全部要自己搞定,還要過語言關和文化關,能挺過來的,能力絕對沒問題)。
請問金融類專業出國讀研是去美國還是去德國比較好?
我女兒去年去了美國萊斯大學,我可簡單介紹一下大體的情況。如果要在美國和德國之間選擇的話,毫無疑問,選擇美國是最明智的。雖然德國費用低,但世界一流的商學院大多在美國。按照你的學術背景,只要雅思或托福能分別達到7分或100分以上,申到美國前三十的大學應該問題不大。關於費用後問題,如果申請碩士,一年大體在25萬左右,如在校內打打工【一周22小時以內,每小時八美元】,基本的生活費就差不多了。至於你說的三年拿下博士學位,可能性不大,五年能拿到就不錯了。你必須在大三第二學期結束前完成雅思或托福及GMAT的考試【最少650分以上】,大四一開學就要准備學校內部的資料,如前三年中英文成績單、在校證明、專業排名【最好前百分之十】、獲獎證明;並開始網申;在12月31日前把所有資料寄往美國所審院校,並及時注意所申院校資訊。推薦幾所大學,西北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萊斯大學、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如英語還行最好自己申請。
出國讀研,環境科學專業,哪個國家較好?模灶升
目前環境技術方面發展的幾個主流方向一個是新能源,一個是水處理。水處理方面的話法國是不錯的,但是要學習法語,當然國內去法國還是比較方便的,可以通過50名工程師在法國專案,通常在巴黎高科的話去路橋或是礦大是可以拿到獎學金的,他們水處理的公司也比較多,像蘇伊士還有威立雅都是五百強的,樓上說的新加坡是水處理膜技術很不錯的,全新加坡都在用回用水。
說下新能源吧,法國的是核能,他們的電力不用完再賣給義大利,澳大利亞的太陽能很好,國內的尚德太陽能的老闆就是借鑒他們的商業模式加上技術,06年的中國首富。北歐的風能很好。
如果說是既要學知識又要學習business和長見識的話建議去北美,美國或是加拿大都不錯,但是要肯吃苦,給導師做實驗,通常那些都有毒性的。
出國讀研哪個國家比較好?
我現在北京,認識很多龜,英國最多,還有荷蘭、德國、日本、韓國、澳洲的,還沒美國的,不過我一同學現在美國讀。
對於回國就業,大家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差別,國內HR不知道你在國外讀的大學,除非你讀世界響當當的一提起很多人都知道的大學。
如果打算在國外讀,那就另當別論了。
另外,最好去英系國家,除了學好專業課,要做到精通英語,這對你以後就業是個很大的優勢。^^
建築學專業,出國讀研。去哪個國家讀比較好?
建築學-香港兩年,港大,科技,中文都有,一年學費也就10萬港幣。
美國如南加建築學院,但是費用很高,一年要3-4萬美元。
建築學的碩士大致都要兩年。
加拿大會比美國便宜,
德國的工業設計很牛。
環境工程專業出國讀研哪個國家比較好?
你可以把你這些GPA、專業等資訊輸入到留學志願參考系統:liuxue315.e./StudyAssess/?ozs=44254-2709
去,系統會自動從資料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了哪些院校和專業,這樣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請到什麼層次的院校和專業了,對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
為了能匹配更多相似案例,我的經驗是不要輸入雅思等語言成績,這樣子可以匹配出更多來。專業的話寫模糊的,比如音樂管理直接輸入「音樂」即可,因為每個學校專業的叫法不同,但只要包含音樂肯定就是音樂相關專業的。
如果你想知道在這個系統的案例中,去香港的學生比如去香港中文大學,大概語言成績考了多少,平均水平如何,就可以按照「按留學目標來查詢」,只要在目標院校輸入香港中文大學即可查出,其他學校也是如此.
『捌』 請介紹一下北歐四國的政局和經濟!
1瑞典: 政治: 現行憲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訂)、王位繼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訂)和新聞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個基本法組成,此外還有議會組織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訂)。憲法規定瑞典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作為國家象徵僅履行代表性或禮儀性職責,不能幹預議會和政府工作。議會是國家唯一的立法機構,由普選產生。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國王的最年長子女是法定王位繼承人。議會為一院制。
經濟: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木材、鐵礦、水力資源的國家,瑞典著重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經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瑞典工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瑞典加大科研與發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交通、通訊、醫葯保健、信息、環保領域在世界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一度作為瑞典主要出口部門的鋼鐵,木材加工業已逐漸被機械製造,電子精密儀器和汽車等工業部門所代替。造船、紡織等工業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資金進行補貼,改組或收歸國有。 金屬加工和機器製造業是瑞典最重要的工業部門。瑞典的機械產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藝水平高的特點 。滾珠軸承、冷凍設備等傳統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鋼鐵工業是歷史悠久的工業部門之一。 化學工業是瑞典主要工業部門之一。在化學工業內部,尤以石油化學,石油精煉最為突出,塑料、化纖、葯品和化肥也有較大發展。汽車工業戰後發展迅速,除生產小汽車外,還生產各種卡車。小汽車產量的三分之一銷往美國。能源工業在瑞典經濟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業發達,能源密集企業居多,加上冬季漫長和交通線很長,是一個能源高消費國家,僅電力消耗每人年均達1.3萬度左右。瑞典的農業和服務業也較為發達。瑞典經濟主要依賴對外貿易,主張市場開放和自由貿易。 瑞典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運輸設備、機械和儀器、電子產品、兆納木漿紙張、醫葯化工和鋼鐵及金屬製品。瑞典進口貨物的60%以上為製造業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電子產品、機械虧衫和儀器、汽車和運輸設備、食品、紡織品和鞋類等。
愛立信公司1876年成立於斯德哥爾摩的愛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是瑞典最大的一家從事電子、通信等業務的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電信生產企業,其固定和移動通信網、行動電話及信息通信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在國際電信業中居領先地位。愛立信的業務體系包括:通信網路系統,專業電信服務,技術授權,企業系統和移動終端業務(擁有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公司50%的股份)。截至1999年7月,擁有職工約10萬銷猜腔多,分布在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愛立信公司同中國在電子和通訊領域進行了長期的友好合作。它在中國的業務集中在3個領域:公共網路的程式控制交換機、行動電話系統和辦公交換系統。1985年,愛立信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辦事處。1994年4月,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成立,它完全歸屬瑞典愛立信公司,是愛立信的中國協調人,總部在北京。截至2000年底,愛立信公司在華已擁有4000多名員工,24家辦事處和10家合資企業。
沃爾沃集團(AB volvo,又譯「富豪集團」)創建於1927年的是世界最大的卡車、客車及建築設備的生產商之一,在海洋及工業能源系統方面和飛機發動機元件領域佔有領先地位。該集團是北歐最大的企業,也是世界60家大公司之一。其業務包括沃爾沃卡車、邁克卡車、雷諾卡車、沃爾沃客車、沃爾沃建築設備、沃爾沃發動機、沃爾沃航天航空和沃爾沃金融服務。此外,還有多個商業機構在工程、研發、IT、零部件和物流等領域提供全集團范圍內的支持。集團總部設在哥德堡,在全球25個國家擁有生產基地,產品銷往130多個市場。約有員工共7.6萬人。沃爾沃集團2003年的凈銷售額達191.51億歐元。集團的下屬公司有:沃爾沃轎車公司 (volvo cars)、沃爾沃卡車公司 (volvo truck corp.)、沃爾沃大客車公司 (volvo bus croup)、沃爾沃施工設備公司、沃爾沃發動機製造公司 (volvo penta)、沃爾沃飛機(航天)發動機製造公司等。
2挪威:政治:現行憲法於1814年5月17日通過,後經多次修訂。憲法規定,挪威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為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並提名首相人選,但無權解散議會。議會分上下兩院,除制定法律先由下院後由上院討論外,其他問題均由兩院合並討論。
經濟:挪威是擁有現代化工業的發達國家。現有可開采原油蘊藏量為42.8億立方米,天然氣4萬多億立方米。其他礦產資源有:煤2-5億噸,鐵0.3億噸,鈦0.18億噸。水力資源豐富,可開發的水電資源約1870億度,已開發63%。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漁場。農業面積10463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329平方公里。副食基本可自給,糧食主要靠進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傳統工業部門有機械、水電、冶金、化工、造紙、木材加工、魚產品加工和造船。西歐最大的鋁生產國和出口國,鎂的產量居世界第二,硅鐵合金產品大部分供出口。70年代興起的近海石油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為西歐最大產油國、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主要旅遊點有奧斯陸、卑爾根、勒羅斯、北角等地。
新聞出版:1999年全國出版各種日報65種,日平均發行量229萬份。另有其他報刊約110種。主要報紙有《晚郵報》、《世界之路報》、《日報》、《卑爾根時報》等,其中發行量最大的《世界之路報》。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RK)1933年建立,分廣播、電視兩部分,隸屬文化部。
挪威通訊社 (Norwegian News Agency) (Norsk Telegrambyra -- NTB) 創建於1867年9月1日,是挪威唯一的通訊社,總社設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屬於挪威報紙聯合股份公司性質。最高決策機構是報業代表大會及其常設委員會。經理和主編由委員會任命,領導日常工作。挪通社在經濟上依靠全國115家報紙付給的電訊稿和圖片訂費。挪通社在國內無分社,只在卑爾根和特隆漢姆兩大城市派有常駐記者。國內新聞主要通過各地報紙指定的報道員提供。挪通社在議會中專門派有報道組。國際新聞主要依靠轉發路透社、法新社和合眾國際社以及北歐各國通訊社的電訊。挪通社與德新社和塔斯社等許多通訊社都訂有交換電訊合同,同北歐各國通迅社保持密切合作,同他們在北京、華盛頓、莫斯科和波恩聯合派有常駐記者。有時,還聯合派出記者到外國采訪報道。挪通社1974年和新華社就曾相互交換新聞換文。
3芬蘭; 政治:憲法規定,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共和國總統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6年選舉一次。1999年芬議會通過新憲法,名稱由《政府組織法》改為《憲法》。新憲法加強了議會和政府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減了總統部分權力。議會為一院制,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由選民直接選舉的2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主要職能是立法、監督政府、監督財政。最高司法機關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長和19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長和20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政府機構和省、市(縣)機構的行政案件。起訴機關是各級檢察院。另設有國家法律監察官,有權出席內閣會議,監督總統、內閣和政府各部門的決定是否符合憲法規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長、法官以及最高檢察長均由總統任命。
經濟:芬蘭森林資源極其豐富,66.7%的國土被鬱郁蔥蔥的森林覆蓋,使芬蘭的森林覆蓋率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人均森林佔有量達3.89公頃。豐富的森林資源使芬蘭擁有 「綠色金庫」的美稱。芬蘭的木材加工、造紙和林業機械等行業成為其經濟支柱,並具有世界領先水平。芬蘭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芬蘭國家雖小,卻很有特色。二戰以後,芬蘭依靠森林工業和金屬工業走上強國之路。為適應國際經濟的發展,芬蘭及時調整本國經濟與科技發展戰略,使其在能源、電信、生物和環保等領域的技術及設備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芬蘭信息產業發達,不僅以最發達信息社會聞名於世,而且在全球國際競爭力排名榜上名列前茅。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397億歐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68萬歐元。2004年芬蘭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2004/2005年度「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國家」。
芬蘭兒童在微型活動桑拿浴車中洗桑拿。芬蘭人酷愛桑拿浴,在這個只有520萬人口的國家共有近200萬個大大小小的桑拿浴室,每個芬蘭人幾乎從嬰兒時期就開始接受桑拿浴的熏蒸和洗禮。
軍事:總統為軍隊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是最高咨詢機構。總理負責領導民政方面的國防活動。國防軍總司令負責軍事方面的國防活動。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8至11個月。
4丹麥:政治:現行憲法於1915年制定,1920年、1953年兩度修改。憲法規定,丹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與議會共同擁有立法權,國王通過由其任命的內閣部長行使行政權。國王即國家元首,議會為一院制,共179個議席,議員經普選產生,任期四年。經議會5/6多數通過,政府可將一定范圍內的主權交給某種「國際機構」。丹麥的君主制是1660年建立的,1849年改為君主立憲制。瑪格麗特出世時還無權繼承王位,因為當時的丹麥憲法規定,只有男性才有繼承權。1953年6月,丹麥根據斐特烈九世沒有兒子的情況通過了新憲法。規定女性也有王位繼承權。在丹麥的歷史上還有過一位女君主,她就是14世紀下半葉統治丹麥的瑪格麗特一世,但她是以獨生子奧拉夫的名義執政的。為了表示對500年前這位傑出的女王敬意,瑪格麗特即位時將稱號定為"瑪格麗特二世"。 丹麥王儲與平民女子喜結連理
經濟:丹麥是發達的西方工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長年居世界前列。自然資源較貧乏。除石油和天然氣外,其他礦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進口。北海大陸架石油蘊藏量估計為2.9億噸,天然氣蘊藏量約2000億立方米。1972年起開採石油,為歐洲第3大石油輸出國。探明褐煤儲量90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面積43.6萬公頃,覆蓋率10%。農牧漁業及食品加工業高度發達,農牧業特點是農牧結合,以牧為主。有耕地267.6萬公頃,農場5.35萬個,90%左右的農場都是個人所有的家庭農場。農業科技水平和生產效率居世界先進國家之列,農畜產品除滿足國內市場外,65%供出口,占出口總額的10.6%,豬肉、乳酪和黃油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產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企業以中小型為主。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石油開采、造船、水泥、電子、化工、冶金、醫葯、紡織、傢具、造紙和印刷設備等,產品61.7%供出口,占出口總額的75%。船用主機、水泥設備、助聽器、酶制劑和人造胰島素等產品享譽世界。丹麥第三產業發達,包括中央政府和市政的公共及私營服務、金融、保險及其他服務,產值占年國民生產總值的70%以上。對外貿易是丹麥的經濟命脈,主要原料靠進口,產品銷售依賴國際市場。政府主張貿易立國和自由貿易,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產品出口。進口產品主要有運輸設備、電信產品、紙張、原油、煤炭、鋼鐵、機械和飼料等,出口產品主要有乳製品、肉、魚、傢具、醫葯、電子產品、儀表、船舶、紡織品和服裝等。丹麥是個畜牧業加工生產相當發達的國家,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66%,有大量肉類、奶品、禽蛋出口,其製冷技術以及食品的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等方面都很發達。丹麥是歐盟最大漁業國,捕魚量約占歐盟捕魚總量的36%,北海和波羅的海為近海重要漁場。主要有鱈魚、比目魚、鯖魚、鰻魚和蝦等,主要用於生產魚油和魚肉。旅遊業是丹麥服務行業中的第一大產業。年均外國遊客約200萬人。主要旅遊點有哥本哈根、安徒生故鄉-歐登塞、樂高積木城及日德蘭半島西海岸和最北角斯卡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