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為什麼要理財又不上當

為什麼要理財又不上當

發布時間: 2023-05-22 23:35:07

① 理財有風險為什麼還要理財

理財是有風險的,但是理財確實是有非常好的收益,而且如果把錢放在銀行里的話,錢會一直貶值,所以不如進行理財,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收入。
很多事情都是有風險的,就像人活著在世上不是很多事情也是會有風險的嗎,不能因噎廢食。
拓展資料
理財就是去進行投資,而投資是存在風險性的,如果投資的理財行情比較好,那麼就可以賺錢,如果投資的理財行情不好,那麼就會虧錢,和做生意是一樣的道理,比如說:開個小店,如果過來買東西的人比較的多,那麼就會賺錢,過來買東西的人少,東西賣不出去了,就會過期,其次房租、水電等等都是開銷,就會虧錢。
雖然說理財是有風險的,但理財的風險也是會有所劃分的,比如說:也會分為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等等,如果不想承受很大的風險,那麼就選擇低風險的理財,收益就會比較的穩定,虧損的可能性也是會比較的小。

② 我們為什麼要理財 理由中找到最本質是什麼

1、理財是為了抵禦通貨膨脹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通貨膨脹數據是5%,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你手裡的100元,到了年底購買力就變成了95塊,而你得用105塊錢才能買到年初100塊州拍錢能買到的東西。
大家辛辛苦苦鍵跡絕賺來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所以需要通過理財來打敗通貨膨脹這頭小怪獸。
2、理財是為了不上當受騙
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掉入理財騙局的人大多數是不懂理財的人。
稿姿因為不懂理財,所以很容易被心懷不軌的人糊弄,面對高息的誘惑總會有把持不住的時候,而一旦被騙了以後,就再也不敢相信任何金融產品,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其實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想要不進入騙子的圈套,就要自己學點理財知識,不為別的只為防身,只為可以好好保住自己的本金。

③ 理財的騙局有很多,為什麼現在還有這么多人在理財

眾所周知,理財是有風險的,尤其是現在市面上的理財公司和理財產品良莠不齊,一個不小心就容易遇到騙子。因為理財被騙到傾家盪產的人有很多,因為理財被騙得背上巨額債務的也有很多。網上每天都有關於理財被騙的新聞,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趨之若鶩的去買理財產品,了解理財項目。因為有人有理財的需求,所以才有那麼多的理財公司和理財產品,可以說兩者是相互作用的一個結果。那麼,理財的騙局有很多,為什麼現在還有這么多人在理財?之所以理財騙局多還有人要去理財,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理財的人都覺得自己不會被騙

有那麼多因為理財被騙的新聞,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關於理財詐騙的科普,但是依然擋不住很多人要買理財的想法。之所以現在還有那麼多的人在理財,是因為這些理財的人都覺得自己不會被騙,覺得自己就是那個例外。

如果大家對理財這個話題感興趣,歡迎積極評論參與我們的話題互動討論。

④ 為什麼要理財

從小學會理財,就是為以後走向社會獲得了生存能力以及獲取財富的技能。只有從小樹立起投資理財的意識與追求財富的觀念,才能在資源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更易更快更早地獲得成功。現代社會是經濟時代,或者叫財富時代,衡量一個人的主流價值標准就是財富,現在社會就是兩極分化,一部分是在站在金字塔尖的有錢人,一部分是生活在底層整天為生活奔波的貧苦百姓。

目前這樣的社會結構已經基本固定,要想太大的變動基本上這幾年是不行了,當然現在短視頻這些紅利風口還在但要想賺大錢就太難了,而且你要橘凱有那個才華,如果沒有那麼我還是勸你趁早理財吧,越早越好,這兩年又因為疫情經濟狀況也不是太好,在現在這個國內環境比較適合理財,理財出一筆資金,等疫情過了,你做什麼也方便,想創業你也有那個本金,所以理財要趁早。


很多人覺得理財沒必要,那麼我們打個比方,你5年前買房子才幾十萬就可買到了,5年後你現在去買房子卻是幾一兩百萬,試問你幾年前的價格和現在的價格對等嗎?你幾年前就開始理財,幾年前的經濟是高速發展期,基本上理財產品是穩賺的,你5年前投資了1000快,到現在那1000塊變成了3000塊,這其中的兩千塊就是你的回報,這兩年由於疫情很多人投資理財產品都虧損了。但不要緊現在只是暫時的,等疫情過了以後一切都會好了,理財講究方式方法它不像買股票,買了虧了就沒辦法,理財產品買了它始終是會賺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我們知道了時間的神奇後,也就了解了同樣的資金在5年前的投資和5年後的投資的回報將會不同。所以越早投資也就越快獲得財富。就算從今天開始投資,或你感覺晚了,也會比明天才開始投資要好!這就是趁早投資理財的理由。由時間來給你創造財富!現在你理的一塊錢它經過理財投資它將會變成十塊百塊,所以我們學習要趁早,理財投資也要趁早,早做總比晚做好。
說到理財,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會想到的是買理財產品。
其實理財不僅僅只是買理財產品,而是一個系統的圍繞家庭財富管理的過程。
但投資理財又是整個家庭財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為只有學會理財並持續去堅持做,你會發現生活的品質感會不斷的提高並收獲理財帶給生活的驚喜。
其實在生活中,會發現那些愛理財的家庭或者個人,他們的很多思維是跟普通人不一樣的。
首先是思維方式不一樣,把理財當成一項日常生活事項的人,會發現他們眼界更寬,對周遭事物也更為熟知,就好像沒有什麼事是他們不知道的一樣,當然這也為他們的生活拓寬了「財路」。
但為什麼同樣是理財,理財的結果差距往往很大呢?
有些人進行投資理財了好多年仍在原地打轉,而有些人卻在幾年內迅速提升,獲得了豐厚的理財回報,真正用理財這門技術幫助自己解決了財務自由。
其實導致這兩種結果,是沒有明白理財的原理。今天就圍繞理財,給大家講一講理財中的4個「黃金公式」。
支出=收入-利潤
給自己每月制定一個「利潤」目標。
結合實際能完成的情況,比如每月「利潤」實現1000元或每年利潤不低於1.5萬元。這樣每月的工資先扣除掉利潤,才是我們可以用來支配的錢,這樣會使自己避免很多的盲目消費。
很多財富規劃意識強的理財人,每月領到薪水後,會根據自己的目標把部分工資存入銀行或者購買定期理財(比如和信譽各方面不錯的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告伍哪合作,認購財富管理公司推介的理財產品),等這部分襪碼投資到期或者把利息(或盈利部分)取出來劃化生活。
又或者把利息(或盈利部分)作為新的投資本金再次認購財富管理公司推介的產品中,進行持續不間斷理財獲得更多的收益。
這個過程,既積攢了理財儲蓄又讓投資產生了新的收益,為我們接下來投資更多元化的產品,儲存了「第一桶金」。
只有理財 才能跑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大家都知道,這也是驅使我們不得不去投資理財的動力。
假如一個工薪家庭現在一年的生活費用是5萬元,每年的通貨膨脹率為3%,那麼,30年後這個家庭若要保持現在的生活品質,一年的生活費用就會變成12.14萬元。
不要忘了,通貨膨脹是疊加的,通脹的水平很可能會加速而不是勻速。而且,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即使沒有通貨膨脹,今天的錢也比明天貴。
所以你犧牲了今天的貨幣使用權而存起來,銀行要給你利息,這是對你「犧牲」享受的回報。
為什麼說買房如果按揭一定選30年,買保險的繳費方式一定有多久選多久了,因為現在的錢最珍貴的,不要在乎那點利息,10年後你會覺得都是浮雲。
復利三因子:起投資金、收益率、投資期限
這三點,投資期限是最最重要的。假設你從30歲開始每月拿1000元投資,每年按收益率9%計算,連續存30年到60歲,收益是178萬。
但如果40歲才開始投資,每月投2000元,投資20年,收益是僅134萬!
僅僅只是推遲10年投資,即便你每月多投1000元,收入還是減少了44萬!
所以,復利效果好,時間不能少。
同樣,每月投資1000元,如果從40歲開始投資,要想實現60歲時178萬的本息收入,每年的收益率必須超過16.8%才行!
但現實中實現平均每年16%以上的收益率非常困難(而且風險也更高),而每年9%的收益則相對容易達到。
風險承受度=100-當前年齡
即風險承受力與年齡是負相關的。
風險承受力的直接應用就是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
年齡越大,股票類資產在家庭投資中所佔的比例應該越低,建議把理財的本金權重劃分到穩健型的理財產品中。
而30歲的年輕人,可以有30年的時間來平抑股票類資產的高波動,只要總體上股票類資產收益是向上走的,那麼不管期間漲跌有多劇烈,20年、30年的時間都足以平抑,長期看風險很小。
同樣道理,越老留給你理財的時間越少,想要達到同樣的效果就需要選擇更高收益率的投資產品,我們知道,收益越高風險就越高。
所以,理財真的需要趁早進行。

熱點內容
外國人怎麼看中國金融 發布:2025-02-05 22:32:49 瀏覽:825
廣義貨幣量如何增加 發布:2025-02-05 22:24:42 瀏覽:671
為什麼期貨夜盤不可交易 發布:2025-02-05 21:52:07 瀏覽:285
股市和賭有什麼區別 發布:2025-02-05 21:37:49 瀏覽:203
全企金融和眾鑫控股是什麼關系 發布:2025-02-05 21:37:08 瀏覽:14
股票價格低會退市嗎 發布:2025-02-05 21:31:47 瀏覽:984
股指期貨加權指數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5 21:31:44 瀏覽:653
找一下炒股票軟體下載一下 發布:2025-02-05 21:25:20 瀏覽:820
股票封住漲停板了還能買進嗎 發布:2025-02-05 21:11:59 瀏覽:541
金融一線人員如何做好自我約束 發布:2025-02-05 20:45:16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