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如何賦能圖片

金融如何賦能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4 04:13:20

A. 2021年工商銀行股票怎麼樣工商銀行股票為什麼漲的這么快工商銀行今天買進可以分紅嗎

立足於當前銀行業發展的現狀,增強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的能力,需降低實體行業的融資,重視金融風險防控,是金融業發展的重點。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下銀行業的翹楚——工商銀行。


在開始分析工商銀行前,我整理好的銀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銀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1月1日。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金融市場業務、直銷銀行業務等。經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之列,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連續八年位列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和美國《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榜首、位列美國《財富》500強榜單全球商業銀行首位。


簡單介紹了工商銀行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看下工商銀行有什麼亮點,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打造綜合金融標桿行


公司基本面處於穩定狀態,客戶基礎比較理想,持續推進第一金融銀行戰略部署,城鄉聯動發展協同推進卓有成效。2021年二季末個人金融資產規模達到了16.6萬億元,總量再一次創新高,長期處於領導地位。公司研究制定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深化金融科技賦能,為將公司打造成為綜合金融標桿行積蓄力量。


亮點二:境外業務覆蓋面廣泛


412家機構是工商銀行在4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的,在非洲20個國家都有通過參股標准銀行集團,和143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資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總數達1507家,六大洲和全球重要國際金融中心都覆蓋了服務網路,在"一帶一路"沿線18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創設了127家分支機構。能夠向公司和個人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可以做到。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工商銀行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工商銀行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政策呵護銀行基本面,並且繼續看好財富管理業務,當前我國的一個政策趨勢還是以穩字當頭。今後,會隨著徵信業范規發展,平台經濟反壟斷以及支付互聯網持續的進步,傳統銀行(尤其是具備零售業務優勢的銀行)有希望獲得更好的發展。另外還有考慮到貸款的一個情況,以及信用利差興許會提升,全部生息資產端綜合收益率都會有一點上升,因此資產端或成為推動息差企穩的主要動力。展望未來,國內宏觀經濟增長以及貨幣政策等出現大幅波動的概率不高,銀行業的整體經營環境處於穩定狀態。


總體來說,我認為工商銀行有著很高的實力,預計在行業平穩向好之際,迎來高速的發展。但是文章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後性,假如想更准確地了解工商銀行未來有著怎麼樣的行情,可以直接點開下面的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在診股方面給你提供意見,看下工商銀行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工商銀行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1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B. 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主要應用包括

在金融中,獲客、風控、身份識別、客服等金融行業中的內容都可以利用人工智慧進行改變。

以較容易理解的客服為例,傳統的金融客服都是人工的,而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可以將客戶問題進行分析,通過演算法給出准確的回復,這就大大節省了金融服務的成本。

C. 如何加強金融市場的基礎性作用

金融市場的功能有以下幾點:

1. 聚斂功能。2. 配置功能(資源的配置、財富的再分配、風險再分配)。3.調節功能。4. 反映功能(反映微觀經濟運行狀況、反映國家貨幣供應量的變動、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了解世界經濟發展變化情況)。

金融市場的
作用:1. 有利於提高社會資金使用效率。2. 有利於企業成為自主經營、且負盈虧的商品生產者。3. 有利於市場機制功能的發揮。4. 有利於於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發育。

D. 如何做好金融行業商業化

——原標題:2019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分析:驅動金融智能化變革 未來存在兩大發展風口

1、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首個發展規劃和頂層設計發布

「AI+金融」是剛剛閉幕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熱門議題之一。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不僅吸引了華為、騰訊、微軟、IBM、商湯科技等科技公司,還吸引了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平安、螞蟻金服等金融公司。

金融科技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被熱議,是中國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2019年8月下旬,央行頒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首個發展規劃和頂層設計。

與會的行業人士普遍認為,隨著《規劃》的頒發,中國金融科技將迎來長足的發展,「人工智慧下一個風口是金融科技的2B業務」。

咨詢公司KPMG預測,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融資額,將在2020年超越美國。

2、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據悉,美國金融科技起步較早。原因是金融危機後,次級客群徵信需求、監管科技需求日益受到關注;另外,21世紀以來,AI、大數據的發展讓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智能投研、區塊鏈等技術在美國呈現跨越式發展。

相比較而言,中國的金融科技起步較晚,但以2013年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為起點,金融科技已經廣泛應用於支付、財富管理、消費金融、保險科技、監控科技等領域。

2019年被業內譽為「金融科技的變革之年」,這一年,依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從「數字化」、「智能化金融」、「網路化」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態,助力金融行業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推動金融行業轉型升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行業發展景氣高,行業投資規模顯著提升。具體來看,在投資規模上,2013-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行業投資規模波動上升。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金額創下歷史紀錄,投資金額達1118億美元,是2013年的近6倍。

2013-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金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第一財經總經理陳思劼表示,在金融和商業領域一場深刻的變革已經在發生。一批新型的金融機構從一開始就依靠技術革新、金融科技來開辟市場,而傳統的金融機構也開始意識到必須要積極地布局智能金融的業務,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才能擁有自己的未來。新技術不斷催生金融科技新物種、新模式、新產業。可預見的是更富有獲利效率的金融科技新生態正在形成。

政策的支持也為行業的新一輪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2019年8月下旬,央行頒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這是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首個發展規劃和頂層設計,對金融科技推動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也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根據《規劃》目標,未來的三年將成為金融科技發展的關鍵期。度小滿金融CEO朱光此前表示,未來3至5年中國金融科技將進入最好的時代,同時趕上人工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期,人工智慧落地的場景非常多。

度小滿金融副總裁許冬亮在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呈現爆發性的上升態勢,按照這個趨勢的發展,3年之後我們在這個層面有機會超越美國。中國有非常強的優勢,第一,巨大的人口基數以及爆發的消費需求孕育大量的發展機會;第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給金融科技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3、中國金融科技快速發展驅動金融智能化變革

中國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驅動金融智能化變革。「事實上,人工智慧應用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產業的數字化和數據化,目前在金融、互聯網等領域,人工智慧應用較為深入,根本原因是這兩個產業的數字化進程最為徹底。」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偉東表示。

許冬亮認為,金融科技將在獲客、風控及服務三方面對金融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在智能獲客方面,許冬亮認為平台需要三個重要的能力,第一是用戶的多維度實時觸達能力;第二是用戶畫像構建能力,「光觸達用戶不夠,還要了解用戶」;第三是演算法,「能夠把(用戶)需求及時匹配」。

在風控及服務方面,許冬亮表示,度小滿金融在金融雲、金融大腦的「技術底座」的基礎上,利用反欺詐、多頭防控、信用風控等技術,幫機構有效應對風險;依託智能經營、智能投研、智能機器人(14.650,
0.24, 1.67%)客服等技術,幫助機構降本提效。

上海新顏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CEO黃向前重點介紹了人工智慧技術在風控方面對金融的改造。黃向前表示,「從我們掌握的數據情況來看,目前在國內智能金融應用投融資市場裡面,智能風控佔比約三分之一。從整個應用的效果來看,智能風控最活躍、市場規模佔比最大。」

黃向前指出,人工智慧助力打破傳統金融風控技術壁壘,「人工智慧技術賦能風控後,能夠通過大量數據運算之後進行風險定價,從獲客到信貸的授信、放款、催收,能夠實現全流程化的處理。人工智慧技術在提高效率、放貸的精準度、降低風險這一塊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此外,黃向前認為,隨著計算機視覺大規模的使用,圖像的處理、檢索、重構都能極大地提高整個智能風控的效率、效果。「在支付過程中,已經開始大規模地通過人臉識別實時地做一些風險的控制。此外,利用虹膜和聲紋等生物特徵進行風控的嘗試,也能提升反欺詐的效果。」

「未來,隨著區塊鏈技術、5G技術大規模應用,新一代的人工智慧技術將使整個金融行業的業務運營、風控、貸後相關的管理發生革命性的變化。」黃向前稱。

4、未來中國金融科技風口在哪?

金融智能化變革成為趨勢,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李偉東堅定地認為,人工智慧下一個風口是金融科技的2B業務。

德意志銀行環球金融交易業務部中國創新及金融科技產品主管祝一也認為發展方向是2B的業務。「其實外資銀行大部分在中國國內都不是以網點取勝,我們關注的主要業務還是2B的業務」。

「我們是希望把客戶和我們的金融科技合作夥伴打包在一個圈上發揮更大的作用,讓銀行不再像傳統銀行,金融科技公司也不是傳統的金融科技公司,客戶也會變得更加數字化和智能化。」祝一表示。

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周軍則認為,金融風口在銀行業務,將銀行的理財產品植入民眾生活各個場景里去,讓金融和民眾生活場景密不可分,這是金融企業應該做的事情。

1)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看來,金融科技發揮作用可以從兩個角度衡量:

一個是金融科技的角色,激活了傳統金融科技里的活力;

第二個是在科技金融融合的過程當中,科技本身慢慢獨立化,獨立的解決方案對外輸出和賦能,科技開始成為金融業的生產要素。

2)薛洪言認為,未來金融科技的風口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金融業內部從C端到B端的轉移帶來整個金融科技進一步的發展風口。

二是從金融到產業的拓展。其實金融科技不僅可以用於金融行業,還可以運用到產業領域、智慧城市的建設等,這也是未來一個大的風口。從場景的拓展來看,整個金融科技未來的風口在於場景不斷地深化和拓展。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E. 目前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金融科技公司,可以推薦一下

1、平安財富理財管理有限公司

平安財富理財管理有限公司於2011年3月16日在自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張要輝,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投資管理,資產管理,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等。

2、蘇寧金融

蘇寧金融是中國金融O2O先行者。憑借蘇寧線上線下海量的用戶群體、特有的O2O零售模式和從采購到物流的全價值鏈經營模式,建立支付賬戶、投資理財、消費金融、企業貸款、商業保理、眾籌、保險、預付卡等業務模塊;

打造了蘇寧易付寶、蘇寧理財、任性付、供應鏈融資、電器延保等一系列知名產品,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多場景的金融服務體驗。

3、螞蟻金服

螞蟻金服旗下有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網商銀行、螞蟻花唄、芝麻信用等子業務板塊。

4、宜信

宜信公司創建於2006年,總部位於北京,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從事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事業的金融科技企業 。在支付、網貸、眾籌、機器人投顧、智能保險、區塊鏈等前沿領域積極布局,通過業務孵化和產業投資參與全球金融科技創新。

5、京東金融

京東金融是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旗下專注於金融科技服務的重要業務板塊。它誕生於京東集團內部,2013年10月獨立運營。

京東金融始終基於強大的數字科技能力,致力於為讓消費者享受專業、安全的數字金融服務,旗下包含個人和企業兩大服務體系。

F. 工商銀行歷史最高工商銀行行業個股行情工商銀行的股票怎麼漲不上去

從當前銀行業發展的現狀出發,加強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的能力,減少對實體行業的融資,投入更多精力用於金融風險防控,是金融業發展的要點。現在就跟各位一起聊一下關於銀行業的佼佼者企業--工商銀行!


在開始分析工商銀行前,我整理好的銀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銀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1月1日。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金融市場業務、直銷銀行業務等。經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之列,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連續八年位列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和美國《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榜首、位列美國《財富》500強榜單全球商業銀行首位。


簡單介紹了工商銀行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看下工商銀行有什麼亮點,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打造綜合金融標桿行


公司基本面處於穩定狀態,客戶基礎蠻出色的,持續促進第一金融銀行戰略合作,城鄉統籌發展協同促使大有成效。就在2021年二季末個人金融資產規模達到16.6萬億元,總量再一次創新高,長期處於領導地位。繼續推行數字化轉型,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全力打造成為綜合金融界的標桿。


亮點二:境外業務覆蓋面廣泛


工商銀行在42個國家和地區中存在412家機構,在非洲20個國家都有通過參股標准銀行集團,有代理行關系的外資銀行總共有1507家,遍布143個國家和地區,服務網路覆蓋六大洲和全球重要國際金融中心,在"一帶一路"沿線18個國家和地區共分布著127家分支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工商銀行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工商銀行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銀行基本面得到了政策等呵護,接下來看好財富管理業務,但目前看來我國政策還是以"穩字起頭"。在今後的時間里,隨著徵信業范規發展,平台經濟反壟斷以及支付互聯網持續的推進,傳統銀行(尤其是具備零售業務優勢的銀行)發展空間非常大。還有考慮到目前的一個貸款供需情況,以及未來信用利差有可能會上升,全部生息資產端綜合收益率都會有一點上升,因而資產端或將成為帶動息差企穩的重要推手。從未來的趨勢來看,國內宏觀經濟增長以及貨幣政策等出現大幅度波動的幾率還是比較小的,銀行業的整體經營環境趨勢還是很穩定。


這么看來,我認為工商銀行實力強勁,預計在行業平穩向好之際,迎來發展機遇。但是文章稍微會有一些滯後性,假設想更准確地了解工商銀行未來是否有好的行情,可以直接點擊下面的鏈接閱讀,有專業的投顧在診股方面給你提供意見,看下工商銀行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工商銀行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G. 交通銀行:線上金融服務助力穩經濟惠民生,線上服務有多便利

6月1日起,上海市進入全面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過去的兩個月,受疫情影響,上海市銀行網點暫停對外營業。在此期間,交通銀行(以下簡稱交行)通過科技賦能,全力提升線上金融服務質效,通過手機銀行、雲上交行、95559等線上渠道,確保疫情期間金融服務不間斷,為市民提供便捷、有溫度的金融支持,陪伴上海渡過疫情難關。

「以往老年客戶群體有較為明顯的線下辦理金融業務的偏好,近兩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老年客戶開始通過線上辦理業務,這與交行在提升手機銀行適老化體驗方面的持續努力密切相關。」宋恆介紹說。交行圍繞長者用戶線上服務需求及體驗痛點打造了手機銀行APP「關愛版」。該版本聚焦長者用戶的高頻交易和服務場景,實現了關鍵信息易讀、主要功能易找、操作步驟易懂,大幅提升了用戶使用體驗,方便長者用戶足不出戶在線辦理業務。「關愛版」還設置了「專屬人工客服」功能,一鍵接入客服熱線95559,熱線通過自動識別客戶年齡,為長者用戶實現優先轉接、服務和處理。

解決新問題,企業線上金融服務與市場主體共克時艱。「本次上海疫情打亂了不少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節奏,我們也相應地針對一些具體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根據交行網路金融部副高級經理張奇介紹,在本次上海疫情中,不少企業財務人員U盾面臨到期,無法來銀行進行更新,或是因封控產生「人盾分離」,導致為員工發放工資、還貸、支付款項等操作受阻。針對這一棘手難題,交行迅速建立應急方案,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處理方式,解決疫情期間U盾使用的「難點」「痛點」。

客戶經理藉助線上渠道,利用遠程等方式核實客戶身份、掌握資金交易意願及真實性,採用遠程審核、疫情後補資料的方式,切實解決客戶在特殊情景下「無盾」支付的資金結算需求。同時,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針對疫情期間u盾即將過期的情況,在線電子渠道為客戶提供了在線更新、自動延期功能,將疫情對客戶的影響降到最低。

「如果說傳統的企業融資是『面對面服務模式』,通過我們的線上化創新後,就升級為了『無接觸模式』。」張奇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很多供應鏈上游的小微企業在本輪疫情中都面臨資金周轉壓力,交行基於其應收賬款可以提供全流程線上辦理的快易付保理融資業務。企業通過交行網銀選擇「應收賬款」提交融資申請,極速變現。簽署合同、提交申請材料都搬到了線上,實現融資款項自動秒級到賬,解企業燃眉之急。

為在疫情期間更好指導企業客戶進行線上操作,交行還提供了95559對公專職線上服務客服和「交通銀行公司金融」微信號智能客服,通過電話語音、webchat等方式全程指導客戶進行網銀、手機銀行操作,隨時支撐客戶線上服務需要。用好新渠道,雲端銀行為客戶送去暖心服務。對很多客戶來說,客戶經理提供的金融服務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如何保障在疫情影響下,尤其是網點暫停對外營業期間客戶經理持續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是一個重要課題。交行持續加強線上經營工具的應用,充分運用雲端銀行保障客戶服務質量。

「雲端銀行通過科技為交行的客戶經理賦能,最終目的是為客戶提供更有溫度、個性化的優質金融服務。」交行網路金融部副高級經理丁林對記者表示。雲端銀行是交行2019年正式推出的線上經營工具,通過整合對客微信溝通能力和行內系統業務處理能力,形成覆蓋「對客溝通、管戶服務、內部管理」的一體化服務平台。客戶經理居家辦公期間通過「客戶篩選」找到所需服務的客戶,主動向客戶發送問候消息、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信息、受理客戶的咨詢等;同時通過系統提供的「產品到期提醒」等提示,及時通知客戶做好後續的投資安排,實現「續接服務」,為客戶提供不間斷的資產管理服務。

此外,客戶經理也可以運用雲端銀行「查詢服務記錄」等功能了解每日工作情況,做好客戶服務安排,既提升居家辦公效率,也能確保對客戶服務全面覆蓋不遺漏。上海靜安支行客戶經理倪燕琳根據雲端銀行中每天的「客戶服務」提醒,第一時間向當天生日的客戶送去祝福,向理財即將到期的客戶發出提醒。「我居家期間每天通過雲端銀行與客戶做好溝通,每天保持聯系50個客戶。」倪燕琳說。據了解,3、4月交行上海市分行客戶經理通過雲端銀行對客服務總量較1、2月增長了1.8倍。

下一步,交行將持續推進「數字化新交行」建設,秉持「以客戶為中心,以科技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的理念,為廣大用戶帶去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H. 金融如何賦能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在4月11日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由新華網思客、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新華網海南分公司承辦的思客會在海南博鰲舉辦。其間,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圍繞實體經濟發展與金融力量展開了一場妙語頻發、思想交鋒不斷的深度探討。

「我們金融體系太單薄,現在銀行吸納現金的量非常大,大量的貸款是經過銀行出去的。銀行是一個渠道,我們人為強迫很多貸款必須通過銀行走,只要不通過銀行,就好像你是歪門邪道,就是影子銀行。從這個方面看,我們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打開渠道。」李稻葵強調,這里有一個誤區,很多企業家總覺得上市是唯一的成功標志。坦率地講,不一定所有的企業

都適合上市,上市是美國市場經濟的玩法,其他市場經濟,比如德國,有大量的非上市企業長期都是家族或者投資者控制的,非常穩健,比如輪胎行業做得最好的是米其林,但是它不上市。所以企業應該把大量的資金用來搞研發,才能靠科技領先,變成全球品牌。

長期以來,中國金融業處在一種脫實向虛的局面,吳曉求認為不要把金融業態的創新視為金融脫虛向實的表現,業態的創新是金融創新的必然趨勢,是為了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需求。

金融有它自己的規則,當企業所在的領域信用非常差的時候,一定會出現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因為資金的價格和信用是相匹配的。除非是基於大數據平台之後,發現雖然是小微企業但是信用也很好,那它融資貴的問題也能解決,

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不僅僅是提供融資,最重要的是財富管理,又被稱之為風險管理。吳曉求表示金融還要為實體經濟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這需要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才能實現。現在人們的眼睛一直盯著金融要為企業提供投融資,而忽視了金融服務這個重要的環節。

I. 金融科技未來五大發展趨勢有哪些

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金融服務與用戶場景緊密結合
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規模
2017全年,以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為背景,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指數(GFI)屢創新高,在11月達到了全年最高值193,並在12月收於次高點192。網路搜索指數更是一路大漲到405,較基準值漲幅達305%。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649筆融資事件,同比增加8%;涉及資金總額約1397億元,同比增加19%。其中,中國有328筆融資事件,美國和印度各有101筆和63筆。最高融資金額97億元由中國互聯網保險平台眾安在線獲得。
網貸和支付的熱度貫穿全年,前者有134筆融資,總額在344億元左右;後者93筆融資,總額約265億元。汽車金融熱度攀升,全年雖僅有23筆融資,但涉及資金總額達到217億元。 
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分析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為4213.8億元,同比增長了42.0%。到了2017年我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達到惹6541.4億元,同比增長55.2%。預計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到9645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2.26%,預計到2022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到29513億元。
中國網路資管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網路資管領域,2016年網路資管市場規模增速超過50%。中國網路資管規模超過2.7萬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網路資管將超過6萬億元。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分析
1、金融科技順應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2016年以來,我國網民數量增速趨緩,互聯網行業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互聯網金融依賴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進入尾聲。而當互聯網金融企業從一味追求用戶數量到重新尋找行業發展的促進要素時,科技的重要性被更多的金融從業者發現。並且,隨著金融科技對我國金融改造的深入,我國傳統金融機構的生產體系正從一個封閉的體系走向一個開放的體系,金融的邊界被不斷拓寬,於是許多的金融科技企業,以其專業化、垂直性及對客戶和市場的了解,開始介入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體系,成為金融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2、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的完善,促進線上信貸從只以互聯網為獲客手段的1.0階段上升為互聯網全流程管理的2.0階段。這些基礎設施包括:一是支付,移動支付的普及和發展將金融服務滲透到各個消費場景中,並且安全便捷地實現線上放款;二是徵信,多年來大數據的積累和反欺詐模型的不斷迭代使得線上大數據風控精準度提高;三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有助於打破數據孤島,使不同金融機構的數據信息共通;四是生物識別,生物識別技術的成熟與發展使得線上用戶識別得以實現。
3、促進金融服務與用戶場景緊密結合
金融科技就其本質而言是新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它以前沿信息技術的巨大進步為前提,使得金融服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金融功能更具場景化,大幅降低了金融服務的交易成本,彌補了傳統金融體系中包容水平不足的弱勢。
隨著金融鏈條的打通,金融科技會將鏈條的各個環節納入其優化的范圍,所以不可避免地會向非金融領域衍生,如電商金融、醫美分期等場景。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下,金融與消費的界限逐漸模糊。金融科技企業通過生物識別、雲計算等技術將金融服務與用戶生活場景緊密結合起來,並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消費產生的行為數據來不斷優化自身的金融產品,促進消費。
4、金融科技的用戶群體廣闊
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所服務的目標客群中,電子支付用戶滲透率最高,其次是網路資管,二者滲透率都在60%以上。由於網路信貸的門檻問題,使得目前網路信貸網民滲透率只有22.8%。但實際上,滲透率指標僅統計真實發生過網路借貸行為的用戶。除此之外還存在大量准網路信貸用戶,各大網路金融巨頭均會對旗下所有用戶做提前授信的工作,所以這部分准信貸用戶也是金融科技在服務網路信貸行業時的目標客群,甚至於說,電子支付和網路資管用在很多層面上都是金融科技在網路信貸領域的用戶。綜上所述,不同於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的行業地位更加靠前,所以它能夠覆蓋的用戶客群更加廣闊。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均線和boll同時 發布:2025-02-06 21:09:49 瀏覽:468
黑科技龍頭股票 發布:2025-02-06 21:04:44 瀏覽:503
伊利股份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2-06 20:58:42 瀏覽:251
一萬塊買基金一年收益多少 發布:2025-02-06 20:47:37 瀏覽:528
股票軟體上套利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6 20:37:43 瀏覽:550
月餅相關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2-06 20:32:56 瀏覽:207
奮達科技股票解禁後現在如何 發布:2025-02-06 20:32:02 瀏覽:924
9萬基金多少手續費 發布:2025-02-06 20:24:58 瀏覽:184
近日股市大跌怎麼辦 發布:2025-02-06 20:10:23 瀏覽:298
理財中簽率是多少 發布:2025-02-06 20:04:04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