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金融哪個最大
⑴ 三大金融支柱是什麼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95年後發展為世界貿易組織),就發展成為戰後世界經濟體系的三大支柱和世界市場的三大國際協調組織:
(1)世界銀行。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全稱是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簡稱世行。它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產物。世界銀行於1945年12月宣告成立,並於1946年6月25日開始正式運營,1947年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屬聯合國專門機構,在國際金融領域緊密聯系,相互配合,對穩定各會員國貨幣、促進各國經濟穩定增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簡稱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根據1944年7月布雷頓森林會議擬定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建立的。它於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開始運作,同年11月5日成為聯合國專營國際金融業務的一個專門機構。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在巴黎和日內瓦設有代表處。該基金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金融機構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
(3)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簡稱世貿組織。它的前身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關貿總協定,GATT)。世界貿易組織是根據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於1995年1月1日建立,取代原關貿總協定,並按照烏拉圭回合多邊談判達成的最後文件所形成的一整套協定和協議的條款作為國際法律准則,對各成員之間經濟貿易關系的權利和義務進行監督、管理和履行的正式國際經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的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為了便於工作交接,世貿組織和關貿總協定在1995年曾並行一年。從1996年1月1日開始,世貿組織完全取代了關貿總協定,成為國際多邊貿易體製得以運轉的基礎和法律載體。至2000年初,世界貿易組織共有成員135個。中國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該組織。
⑵ 世界上最好的金融機構是哪個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根據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2. 世界銀行(World Bank),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4年,主要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一道,成為國際經濟體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3. 國際清算銀行,是英、法、德、意、比、日等國的中央銀行與代表美國銀行界利益的摩根銀行、紐約和芝加哥的花旗銀行組成的銀團,根據海牙國際協定於1930年5月共同組建的,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現成員國45個;4. 美洲開發銀行,即泛美開發銀行;總行設在華盛頓,成立於1959年12月30日,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區域性、多邊開發銀行;5. 歐洲投資銀行,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合資經營的金融機構。根據1957年《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羅馬條約》)的規定,於1958年1月1日成立,總行設在盧森堡;6. 非洲開發銀行(ADB)是於1964年成立的地區性國際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是非洲最大的地區性政府間開發金融機構;7. 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行」ADB),致力於促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發展中成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區域性政府間金融開發機構。8. 特別的,還有近來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總部設在北京。
⑶ 世界經濟發展三大支柱是什麼
世界經濟發展三大支柱分別是世貿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
1、世貿組織
世貿組織,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只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
其基本原則是通過實施市場開放、非歧視和公平貿易等原則,來實現世界貿易自由化的目標。其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證充分就業的前提下,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御棗,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鎮梁拆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匯率監督、資金融通、提供國際貨幣合作與協商的場所)
3、世界銀行
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間金融機構之一。一開始的使命是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國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世界銀行集團"則包括IBRD、IDA及三個其它機構。這五個機構分別側重於不同的發展領域,但都運用其各自的比較優勢,協力實現其共同的最終目標,即減輕貧困。其職能是通過向生產性項目提供貸款和對改革計劃提供指導,幫助欠發達成員國實現經濟發展。
(3)wto金融哪個最大擴展閱讀:
世貿組織的宗旨如下:
1、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渣碧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
2、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
3、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各成員方應促進對世界資源的最優利用、保護和維護環境,並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各成員需要的方式,加強採取各種相應的措施。
4、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份額和利益;建立一體化的多邊貿易體制。
5、通過實質性削減關稅等措施,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邊貿易體制。
6、以開放、平等、互惠的原則,逐步調降各會員國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並消除各會員國在國際貿易上的歧視待遇。
7、在處理該組織成員之間的貿易和經濟事業的關系方面,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續增長,擴大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發展商品生產與交換為目的,努力達成互惠互利協議,大幅度削減關稅及其他貿易障礙和政治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貿易組織
⑷ 世界三大組織是什麼
問題一:世界三大金融組織是什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世界的三大金融組織
問題二:世界三大經濟組織是什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
求採納
問題三:世界三大國際經濟協調組織是什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
問題四:世界三大神秘組織是? 美國中情局、德國聯邦調查局、中國有關部門
問題五:世界三大經濟組織是什麼 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 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輪漏慶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搜脊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產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只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現任總幹事是歐盟前貿易委員帕斯卡爾・拉米,2005年9月任職。
世貿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臘握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2005年12月,世貿組織總理事會在香港正式批准太平洋島國湯加加入,其正式成員身份於一個月後生效。這樣,世貿組織正式成員將增加到150個。
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總部
建立世貿組織的設想是在1944年7月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的,當時設想在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時,成立一個國際性貿易組織,從而使它們成為二次大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貨幣-金融-貿易」三位一體的機構。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 *** 》同意成立世貿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貿組織未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啟動後,歐共體和加拿大於1990年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貿組織的議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才正式決定成立世貿組織。
世貿組織的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證充分就業的前提下,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的份額與其經濟需要相稱;保護和維護環境。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界貿易組織管轄的范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游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界貿易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非歧視貿易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條款;可預見的和不斷擴大的市場准入程度,主要是對關稅的規定;促進公平競爭,致力於建立開放、公平、無扭曲競爭的「自由貿易」環境和規則;鼓勵發展與經濟改革。世貿組織的基本職能有: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世貿組撫的多邊及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監督各成員貿易政策,並與其它同制訂全球經濟政策有關的國際機構進行合作。世貿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制。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管轄的范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游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貿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部長級會議是世貿組織的最高決策權力機構,一般兩年舉行一次會議,討論和決定涉及世貿組織職能的所有重要問題,並採取行動。部長級會議的主要職能是:任命世貿組織總幹事並制定有關規則;確定總幹事的權力、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以及秘書處工作人員的職責及任職條件;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多邊貿易協定做出解釋;豁免某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其它多邊貿易協定所承擔的義務;審議其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或多邊貿易協定提出修改的動議;決定是否接納申請加入世貿組織的......>>
問題六:世界三大國際組織是什麼 世界經濟貿易組織。聯合國。紅十字會
問題七:世界網球三大組織是什麼? ATP 國際男子
WTA 國際女子
ITF 國際青少年
說這些應該就夠了吧?呵呵
問題八:國際三大組織除紅十字會之外,另外兩大組織是什麼? 5分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綠色和平是一個非牟利的組織,並在四十個地方設有分部,遍布歐美、亞洲及太平洋等地。
綠色和平獨立於任何 *** 、組織和個人的影響,並嚴格不接受 *** 、財團或政治團體的資助。
所有費用全賴於熱心市民和獨立基金的直接捐助,以維持獨立性。
世界自然基金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是世界最大的、經驗最豐富的獨立性非 *** 環境保護機構。在全球擁有470萬支持者以及一個在96個國家活躍著的網路。從1961年成立以來,世界自然基金會在6大洲的153個國家發起或完成了12000個環保項目。
績考資料:shi./shi/49024
問題九:世界三大拳擊組織是什麼,具體介紹? 1.世界拳擊協會(The WorldBoxing Association,簡稱WBA)
世界拳擊協會成立於1967年,主席是曼多薩。WBA原是在美國成立的國立拳擊運動協會,以對抗紐約州體育運動委員會。 它主要是一個美國機構,基本控制著整個美國的拳擊比賽。這個組織宣布有他自己的世界拳擊冠軍,經常與世界拳擊理事會發生 沖突抵觸。阿里、弗雷澤、福爾曼被稱為「70年代重量級拳壇 三巨頭」,是當之無愧的拳王,他們的得到的金腰帶都刻有WBA 字樣。
2.世界拳擊理事會(The Word Boxing Council,簡稱 WBC)
世界拳擊理事會成立於1963年,總部設在墨西哥城,主席是蘇萊曼。這個組織由美國大多數民族和國際管理團體組成,並得到了紐約州體育運動委員會的支持,同時,它聯合了歐洲拳 聯、英國拳聯、拉丁美洲拳聯、美國部分州的拳協和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拳聯。它更傾向為一個世界性的、更具包容性的組 織。他們的大部分收人用來促進拳擊運動、保護運動員及改善醫 療設施上。
1979年,WBC進行了重建,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實力最強的職業拳擊組織。
在世界職業拳擊錦標賽上,體重級別增加,結果就產生了更多的較輕級別。在世界職業拳擊錦標賽上具有重大意義的轉變事件發生在1982年,那就是,世界拳擊理事會宣布,本組織所有的賽事,時間最長只能達到12個回合,而不是以前的15個回合。
3.國際拳擊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簡稱 IBF)
國際拳擊聯合會成立於1983年,總部設在美國的新澤西州,主席是羅伯特・李。IBF是一個與WBC對立的組織,這個組織成立的目的在於奪取被美國把持的頒獎權利。這個組織的前身是美 國拳擊協會(USBA,成立於1976年),原來兩個組織並存,現 在又重新合並,稱IBF/USBA,冠軍為兩個組織所共有。
問題十:世界三大金融組織是什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世界的三大金融組織
⑸ 國際金融中心的排名
根據英國Z/Yen咨詢公司發布的報告,201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香港穩居第三,繼續力壓新加坡、東京、首爾,蟬聯亞洲首位。而內地一線城市深圳和上海也位列前20名。香港得分為761分,較去年9月略高2分。2013年,香港首次超越東京,成為全球綜合競爭力前3位的國際金融中心。深圳今年進步顯著,首度打入前20位,較9月大升37分,排名由第27位躍至18位,以2分優勢超越排名第20的上海。因自貿區概念備受關注的上海,排名從9月的第16,降至第24,較2011年3月的第5更大幅倒退。據英國媒體報道,由於所得評分的降幅是上榜的前50座金融中心城市中最大的,倫敦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被紐約超過。英國Z/Yen咨詢公司每年會進行兩次調查,在此次公布的調查結果中,排名前四的城市仍然包括紐約、倫敦、香港和新加坡。自2007年建立排名以來,倫敦一直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於紐約,而兩座亞洲金融中心城市也在逐漸縮小差距。該報告指出,倫敦評分下滑的幅度,為前50個金融中心當中最大(下滑10分),可能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包括歐洲的不明朗因素、倫敦對外國人的吸引力下降,及外界認為倫敦市場受到操控。報告又指,紐約雖擊敗倫敦,但以1000分總分計算,兩者僅差2分,差距其實不大。他認為,香港及新加坡等亞洲金融中心繼續發展,紐約及倫敦的領導地位很容易被動搖。倫敦、紐約、香港和新加坡長期位列該榜前四位,但與蘇黎世、東京和首爾等「追趕集團」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據悉,這是英國Z/Yen咨詢公司自2007年啟動以來進行的第15次調查,共詢問了3246名受訪者。調查結果除了考慮受訪者對各金融中心不斷變化的競爭力的評價外,還要結合基礎設施、人才隊伍規模和國際市場准入度等客觀因素的排名情況。排名城市 得分01紐約786分02倫敦784分03香港761分04新加坡751分05蘇黎世730分06東京722分07首爾718分08波士頓715分09上海713分10三藩市711分
「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14)」11月6日在上海發布,全球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十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座次出爐:老牌國際金融中心紐約和倫敦牢牢占據兩強席位,上海比2013年上升一位與香港並列第五,而北京成長發展速度加快,五年來首次進入前10隊列,位居第九位。
■ 第一紐約
■ 第二倫敦
■ 第三東京
■ 第四新加坡
■ 第五香港上海
■ 第七巴黎
■ 第八法蘭克福
■第九三藩市
■ 第十芝加哥
國際金融中心位次變動呈現規律明顯,歐洲地區金融中心位次仍處於小幅下滑態勢,亞太及北美金融中心位次均有所提升。金磚國家方面,除莫斯科以外,其他國家金融中心均處在穩健或上升通道中。報告認為,綜合對比過去四年排名情況,排名前10位城市發生一定微調,但在全部45個樣本城市排名中依然最為穩定,個別年份相互之間位次有變動。2014年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排名較為穩定的城市增加較多,位次穩定與較為穩定的金融中心為35個,占樣本城市總數的77.78%,高於2013年17.78個百分點。異常波動與波動性較大的金融中心有所減少。
美國紐約
紐約(New York),是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也是美國最大城市。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巨大的全球影響力。紐約的金融區,以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為龍頭,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證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紐約時報廣場位於百老匯劇院區樞紐,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之一。紐約是世界的經濟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另外兩個為倫敦和東京)。據財經日報辛科迪亞斯統計,截至2008年底,紐約控制著全球40%的財政資金,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全球最大上市公司總市值,全球市值為15萬億美元。有超過2800家公司在此上市。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報告,截止到2013年底,紐約市的所有財產總值為879萬億美元。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73家企業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是世界上最大的CBD及摩天大樓集中地,曼哈頓下城是全美第三大的CBD(僅次於芝加哥)。由於在2013年日元兌美元單邊大幅度貶值20%等因素,2013年紐約GDP超越東京,現位居世界第一。人均GDP13.88萬美元,居世界城市第一名。2010年大紐約都會區GDP為27544億美元。在2013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位居世界第一。
英國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倫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倫敦是和紐約齊名的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業人員約325,000 (2007年)。倫敦城(City of London)或稱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是倫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英國百強公司和100多個歐洲500強企業均在倫敦設有總部。倫敦擁有全球最大的OTC金融衍生品市場,占據全球交易份額49%,日均交易量2.72萬億美元。全球大約4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倫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他每年的外匯成交總額可以達到三萬億英鎊,全球大約4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城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收入成交額有時一天可達500多億美元,佔全世界歐洲美元成交額的1/3以上。倫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中心,共有保險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國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倫敦保險業中,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信譽最高的是勞埃德保險行
日本東京
東京(Tokyo),位於日本本州島東部,是日本首都及最大城市,亞洲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經濟高度發達,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巴黎並稱為世界四大國際大都市。東京也是世界5大金融中心之一。東京還擁有全球最復雜、最密集且運輸流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客運量達10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一位。東京也是日本的經濟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這里。它們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區、中央區和港區等地。東京同它南面的橫濱和東面的千葉地區共同構成了聞名日本的京濱葉工業區。主要工業有鋼鐵、造船、機器製造、化工、電子、皮革、電機、纖維、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儀器等。東京金融業和商業發達,對內對外商務活動頻繁。素有「東京心臟」之稱的銀座,是當地最繁華的商業區。
新加坡
新加坡(Singapore),全稱新加坡共和國,舊稱為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以新柔長堤與第二通道等橋梁相連與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是繼紐約、倫敦、東京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2]。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擁有裕廊工業區,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新加坡在綠化和保潔方面的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的美稱
中國香港
香港(Hong Kong),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國際大都市。1840年之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1842至1997年間,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二戰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是一個奉行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經濟的重點在於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國傳統基金會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費沙爾學會1996年起發表的自由經濟體系報告,一直將香港評定為全球第一位。香港的外匯市場發展完善,買賣活躍,在全球外匯市場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於香港與海外其他外匯市場均有聯系,因此香港可全日24小時與世界各地進行外匯買賣。根據國際結算銀行在2004年進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調查,香港外匯市場的成交額在世界排行第六位。
中國上海
上海(Shanghai),簡稱「滬」。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擁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經濟實力,人口規模,GDP總量均居中國城市之首。截至2014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數量已突破2500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個良好的濱江濱海國際性港口。上海正致力於在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共同構成「長三角經濟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是中國上海的主要金融中心區之一,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金融機構,必須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設辦事處,包括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等。
法國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法國最大城市,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巴黎是法國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在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時尚、藝術、娛樂、傳媒等領域對世界都有重要影響力。巴黎還同紐約、倫敦和東京一起被公認為世界四大都市之一。巴黎的紡織、電器、汽車、飛機等工業都非常發達,時裝和化妝品工業更是舉世聞名。巴黎設有許多世界性的大銀行、大公司、大交易所,它們以巴黎為基地,積極開展國際性業務,構成了一個國際性營業網。巴黎也是國際活動的重要場
所,各種類型的國際會議在這里召開。今天的巴黎,不僅是西歐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一座旅遊勝地,每天吸引無數來自各大洲的賓客與遊人。
德國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Frankfurt),正式全名為: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 am Main),以便與位於德國東部的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德語:Frankfurt an der Oder)相區別。它是德國第五大城市,是德國乃至歐洲重要工商業、金融和交通中心,位於德國西部的黑森州境內,處在萊茵河中部支流美因河的下游。法蘭克福是德國乃至歐洲重要的工商業、金融服務業和交通中心,全城擁有超過324家銀行,經營著德國85%的股票交易、歐洲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車展。法蘭克福不僅是世界的一個金融中心,同時它又是一個具有800年歷史傳統的著名的博覽會城市。每年要舉辦約15次大型國際博覽會,如每年春夏兩季舉行的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兩年一度的國際「衛生、取暖、空調」專業博覽會;國際服裝紡織品專業博覽會;汽車展覽會;圖書展覽會;烹飪技術展覽會。每逢展覽季節,法蘭克福都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色,市區街道更顯得生氣勃勃。參加博覽會的人數平均每年超過100萬,博覽會已成為人們了解世界及世界了解德國的一個重要窗口
中國北京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全國經濟、金融的決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同時也是中國陸空交通的總樞紐和最重要的國內國際交往中心。
全球只有極少數城市像北京一樣長時間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不列顛網路全書》將北京形容為One of the world's great cities,而且斷言,「這座城市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過去的八個世紀里,不論歷史是否悠久,幾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築都擁有著不可磨滅的民族和歷史意義」。故宮、天壇、頤和園、北海等等數不勝數的古跡也為這座城市添加了更絢爛的色彩。
今日的北京,更已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世界五百強總部數量全球第一;金融街、北京商務中心區等商務區更是北京對外開放和經濟實力的象徵。此外,中國國家大劇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鳥巢」等建築也成為了北京的現代符號。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時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超過1億4700萬的旅客。另外,北京已經成功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
美國芝加哥
芝加哥(Chicago)是位於美國中西部,屬於伊利諾伊州,東臨密歇根湖,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國際化大都市,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為美國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國重要的金融、文化、製造業、期貨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逐漸成為具有在世界重大影響力的都市之一芝加哥是美國GDP第3高的大都會區(僅次於紐約和洛杉磯),2010年GDP高達5320億美元。同時該都市區也被評為美國發展最均衡的經濟體。它被萬事達卡全球貿易中心指數(MasterCard Worldwide Centers of Commerce Index)評為全球最重要的商業中心的第四名。此外,芝加哥都市區新增的企業數在2001年到2008年這七年有六年一直位居美國第一位。而且該市的科技創新力也名列美國第三。在2009年,該市被瑞銀集團評為全球最富的城市的第九位。
(2)根據金融交易發生與否,可將國際金融中心劃分為功能型和記賬型兩類。如果金融機構在當地金融市場為客戶提供服務或從事實質性金融交易,並創造就業和收入機會,那麼該地區就是功能型的國際金融中心,如東京、新加坡等;如果不發生實質性的業務活動,只是為發生在其他地區的金融交易提供合法的登記場所,則稱其為記賬型國際金融中心。
(3)根據地理空間的不同,可將國際金融中心劃分為全球型和地區型兩類。前者如紐約、倫敦、香港;後者如東京、法蘭克福、巴黎。 (1)作為國際金融市場的樞紐,國際金融中心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也給當地經濟帶來顯著地收益。 國際金融中心之間表現出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由於國際金融中心可以為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利益,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歷來有之。歷史上倫敦和紐約為了競爭主導全球的金融中心地位曾有「凱恩斯計劃」和「懷特計劃」之爭,最後美國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是「懷特計劃」最終勝出,美元成為戰後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貨幣,紐約也取代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領頭羊。
當然國際金融中心之間並不完全表現為競爭關系,共同的利益導向也會誘發相互合作的需要。由於各個金融中心的稟賦能力有限,在業務內容上可能各有側重,輻射區域也有所差別,基於業務分工和區域分工的優勢互補能夠產生外部經濟性,在合作過程中提高各自的競爭力。例如在歐洲內部,盡管歐盟內部各個金融中心的競爭日趨激烈,但是各國並未就此忽視合作的重要性,而是通過協調金融稅收制度、組建泛歐金融市場、開展金融業務交流等途徑,加強相互間多層次的緊密合作,在各自發展的基礎上形成了互有分工、相互合作和有序競爭的基本格局。 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建立在多種資源條件的綜合優勢之上的,是在一系列供給和需求因素的推動下形成和鞏固的。
根據歷史經驗和相關研究成果,可將這些條件概括如下:
(1)強大繁榮的經濟基礎。
(2)安定和平的政治環境。
(3)高效健全的金融制度。
(4)分布集中的金融機構。
(5)鼓勵扶持的政策取向。
(6)低廉合理的稅費成本。
(7)完備齊全的基礎設施。 1、自然演進的發展路徑:經濟貿易發展-金融服務需求-自發形成國內金融中心-自然演進為國際金融中心,典型代表為紐約、倫敦。
2、政府推動的發展路徑:政府推動金融中心建設-政策措施引導-金融機構聚集-迅速成長為國際金融中心,典型代表為東京、新加坡。 香港(Hong Kong),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國際大都市,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
香港地處中國華南,珠江口東側,瀕臨南中國海。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包括大嶼山及230餘個大小島嶼)組成。北隔深圳河與廣東深圳相接;西與澳門隔海相望,相距僅60公里左右。
1840年之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1842至1997年間,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香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國際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樞紐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經濟自由度指數位居世界首位。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擁有裕廊工業區,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新加坡在綠化和保潔方面的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的美稱。[1]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10個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⑹ 三大金融業是什麼
三大金融業是什麼
銀行行業、保險行業、證券行業
1.銀行是經營貨幣和信用業務的金融機構,通過發行信用貨幣、管理貨幣流通、調劑資金供求、辦理貨幣存貸與結算,充當信用的中介人。銀行是現代金融業的主體,是國民經濟運轉的樞紐。
2.保險行業是指將通過契約形式集中起來的資金,用以補償被保險人的經濟利益業務的行業。保險市場是買賣保險即雙方簽訂保險合同的場所。它可以是集中的有形市場,也可以是分散的無形市場。按照保險標的的不同,保險可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銀爛櫻險兩大類。
3.證券業指從事證券發行和交易服務的專門行業,是證券市場的基本組成要素之一,主要由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協會及金融機構組成。並為雙方證券交易提供服務,促使證券發行與流通高效地進行,並維持證券市場的運轉秩序。
三大金融支柱是什麼?
世貿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並稱為當今世界經濟體制的「三大支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ary Fund),根據1944年7月44個國家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達成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6年3月正式成立。其職能為匯率監督、資金融通、提供國際貨幣合作與協商的場所。
世貿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 ,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其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證充分就業的前提下,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的份額與其經濟需要相稱;保護和維護環境。
世界銀行,1946年6月25日開始營業,1947年11月5日起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 *** 間金融機構之一。其職能是通過向生產性專案提供貸款和對改革計劃提供指導,幫助欠發達成員國實現經濟發展。
金融業是什麼?
金融業指的是銀行與相關資金合作社,還有保險業,除了工業性的經濟行為外,其他的與經濟相關的都是金融業。包含銀行,證券,保險。
現在大多數人看來,銀行是一種頗為特殊的企業,不同於一般的商店或公司。這種觀念是金融業能夠長期維持其壟斷地位的原因之一。特殊的行業,自然應該執行特殊的政策。實際上,銀行和其他商業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區別僅僅歷脊在於銀行經營的商品不是服裝、食品、家用電器等等,而是資金。資金雖然有其特殊性,但當然仍是一種商品。所以,銀行不過也是一種買進賣出的生意而已。
而中國現在的現狀就是,一方面,主要的銀行都是全國范圍的大銀行,他們的比較優勢在於大中型的信貸業務。可是因為實行壟斷經營,於是,這些銀行不得不同時承擔中小儲戶的金融服務。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資源都耗費在幾百元、幾千元的存進取出的細小業務上。這些銀行自然不太情願做這些事,但迫於 *** 的監管又不能不做,於是,增加收費、服務水平低下也就成為很自然的結果。這就好像要求五星級飯店一定要開辦社群早點,出售幾毛錢一根的油條一樣,很難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一方面是資源的浪費,同時卻還是供給不足。
合理的局面是放開市場,允許那些小本經營者去開辦社群早點,給大家提供幾毛錢一根的油條。假如金融業實現全面的對內對外開放,就會有新一代的陳光甫出現,無微不至地給中小儲戶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並且價格低廉。同時,那些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也可以從這些地區性的中小銀行那裡得到滿足。幾千元、幾萬元的貸款,所創造的利潤,對於大銀行來說,可能連一級級的審批程式所需的辦公費用都不能彌補,而對於熟悉當地情況的地區性小銀行來說,這可能正是贏利的主要產品。
中國現存銀行太大、太重要,以至於人們認為所有的銀行都是這樣。於是,任何涉及到銀行的變革都十分困難。但事情本來是不必如此沉重的。銀行的作用就是加速資金的流轉,使資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這一點,對於尚處於不發達狀態、資金不足的中國鋒叢尤其重要。這樣重要的事情,不應該僅僅是由少數人以有限的方式來做,而是應該允許所有願意做這件事的人以盡可能豐富的方式來做,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結果。
啟發:金融業的本質:物資-資產-貨幣-證券
貨幣本質也是商品,其價值是以使用價值為基礎的,價格由供求決定,在交換中體現,是相對的。匯率是由各自貨幣代表的購買力、投資價值和供求決定的,證券的本質也是如此,由其代表的資產的價值決定。
金融資產和人力、土地等要素一樣,是生產和流通環節的重要資源。
金融業主要的三大塊業務是保險和什麼
你好,主要是投資,銀行,保險這三大塊,中國平安是一家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希望能夠幫到你
世界三大金融指數是什麼 各指什麼
道·瓊斯股票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它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其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採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其計算公式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自1897年起,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開始分成工業與運輸業兩大類,其中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12種股票,運輸業平均指數則包括20種股票,並且開始在道·瓊斯公司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上公布。在1929年,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又增加了公用事業類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達到65種,並一直延續至今。
國家指定三大金融機構是什麼
1)貨幣當局,又稱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2)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又分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合作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 (3)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合作社及農村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中心,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公司,財務公司,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
⑺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
紐約,倫敦,香港
發達國家CBD國際金融業發展的啟示
介紹的第一方面就是發展模式。
從國際經驗看,CBD國際金融業發展大致存在兩種模式。
第一,自然形成模式主要代表是紐約曼哈頓金融中心,倫敦金融城等。形成過程是:經濟發展—地區金融中心—全國金融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呈漸進式發展。軌跡是:首先,隨著貿易和經濟的發展,在某一城市或地區形成一個區域性的金融中心,然後逐步成長為全國性的金融中心。隨著對外經濟貿易聯系和交往的廣泛發展,那些能夠在國際層面上為各種金融業務活動最大便利的國內金融市場就逐漸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我還要介紹發展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前提和條件,要想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無論上海、北京、天津我可以說大家積極性都非常高。但是,經濟的發展離既定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政府主導模式。主要代表是香港金融中心、新加坡金融中心。形成過程是:政府主導設計—金融業國際化—帶動國內金融業的發展—功能性金融中心。還有企業的發展模式。這是新的經濟模式,是大型企業憑借自身的經濟實力來建一個城市的CBD。
這兩種模式對我國建設CBD都有借鑒意義。從發達國家CBD發展歷程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是從國際金融中心的設立地點看,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是在本國的大都市最繁華地段開發一條「金融街」把各主要金融機構的網點、各類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功能引入其中,使人們進入這條街就能及時得到各類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並切實感受到作為金融中心的濃烈氣氛。
二是從國際金融中心的類型看。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按性質可以分為功能中心(或稱融資型中心)和名義中心兩類。絕大多數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如倫敦、紐約和東京都屬於功能中心。這類國際金融中心憑借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悠久的金融業發展史,吸引包括本地區客戶在內的全球客戶。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並發展成為外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聚集地。
三是從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階段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金融市場經歷了重大的演變和發展過程。大體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紐約、蘇黎世的崛起並與倫敦並成為世界三大國際金融市場。由於戰後英國經濟的衰退,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金供應者,美元成為各國儲備貨幣和重要的國際結算貨幣。國際資本的信貸和籌措大多集中在紐約。
第二階段,歐洲貨幣市場的產生和擴展。60年代以後,美國國際收支出現了持續的巨額逆差。美元信用動搖,結果歐洲美元、亞洲美元市場相繼出現並且迅速發展起來。其中倫敦成為規模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並實現了信貸交易的國際化,為金融中心國際化擴散創造了重要條件。此後國際金融市場廣泛擴散到巴黎、法蘭克福、等等。
第三階段,發展中國家金融中心建立,並且向國際金融市場方向發展。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正在逐步發展成為國際性金融市場。這就告訴我們,我國CBD金融業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第四個啟示是,縱觀這些經驗,我們全國各地都在講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現在無論是上海、北京和其他城市都不能稱為國際金融中心。如果現在誰說我是國際金融中心我覺得有點不現實。
作為一個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一般應具備以下5個基本條件:1.擁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和實行本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一般是國際貿易和國際清算的中心。2.擁有完備的金融機構和高度發達的國內金融市場。能從事大規模的國際資金交易活動。3.擁有一個有著廣泛國際聯系的自由外匯市場。有利於國際資金的自由流動。4.擁有靈活而富有彈性的金融貨幣政策。5.除了適宜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外,還要擁有良好的通訊設施和發達的配套服務業。因此在我國CBD金融業的建設發展中要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條件的創造與完善。
參考資料:http://tj.focus.cn/news/2005-03-26/96199.html
⑻ 世界三大經濟組織是什麼
世界三大經濟組織主要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集團、世界貿易組織【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組織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這些世界性國際經濟組織為促進國際貿易合作;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促進和保持高水平的就業和實際收入;促進匯價的穩定,在各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率安排;
協助建立成員國之間經濟性交易的多邊支付制度,幫助消除阻礙世界貿易發展壁壘起了決定性作用。
拓展資料:
一、世界銀行集團
世界銀行(World 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通稱。是聯合國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專門機構,同時也是聯合國的一個下屬機構。
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5年,1946年6月開始營業。
世界銀行集團的宗旨:通過提供資金、經濟和技術咨詢、鼓勵國際投資等方式,幫助成員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高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改善和提高人銷拆民生活水平。
世界銀行集團作用: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主要對成員國政府、政府機構或政府所擔保的私人企業發放用於生產目的的長期貸款,派遣調查團到借款國調查以及提供技術援助等;
國際金融公司在不需要政府擔保的情況下,專對成員國的私人企業發放貸款,並與私人投資者聯合向成員國的私人生產企業投資;國際開發協會則只對最貧困成員國的公共工程和發展提供長期貸款。
二、世界貿易組織
從1947年《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到1994年《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其宗旨相對於關貿總協定增加了三個新因素:涉及服務貿易產品;塌斗悶表述了可持續發展,「尋求保護和維護環境」;承認需要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團彎能獲得與它們國際貿易額增長需要相適應的經濟發展。
世貿組織的成員資格:創始成員和納入成員。中國是總協定的創始成員之一,1950年非法佔據中國席位的台灣當局宣布退出總協定。2001年12月11日,中國以主權國家資格加入世貿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作用:各締約國本著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大量穩定增長,充分利用世界資源,擴大商品生產和交換,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來處理它們在貿易和經濟發展方面的相互關系;彼此減讓關稅,取消各種貿易壁壘和歧視性待遇,實現貿易自由化。
三、國際貨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1944年7月1日至22日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1947年3月1日開業,同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
結構方面的法律規范:成員資格;組織機構(理事會和執行董事會);投票權與表決;法律人格(有完全的法人權利,特別是有權簽訂七月、取得和處置動產和不動產以及進行法律訴訟。
其享有的豁免和特權包括財產和資產享有司法豁免,除非因起訴或履行契約而自動聲明放棄此項權利;財產和資產免受搜查、徵用、沒收以及其他行政或立法行為的任何形式的扣押;財產和資產免受各種限制、管制、統制以及任何性質的延期付款;檔案不受侵犯)。
⑼ 世界三大金融組織是什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世界的三大金融組織。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於1946年3月正式成立,總部設在華盛頓。1947年3月1日開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經營上有其獨立性,與世界銀行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希臘未能在2015年6月30日格林尼治標准時間22點最後期限到達之前償還所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16億歐元貸款,出現債務違約,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未能按時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償還債務的發達國家。2015年8月4日,IMF提議將人民幣納入SDR的評估時間延長9個月。
2、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集團(英語:World Bank Group,縮寫WBG),俗稱世界銀行(World Bank),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和國際開發協會(IDA)等機構組成,該機構向全世界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息貸款、無息信貸和贈款。 它是一個國際組織,其一開始的使命是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國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LOG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經合組織(OECD),是由30多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旨在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戰,並把握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成立於1961年,目前成員國總數34個,總部設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