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怎麼提高金融思維

怎麼提高金融思維

發布時間: 2023-05-03 10:27:01

㈠ 如何培養綜合金融思維能力

不上經濟學家的當
金融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因此我們需要了解金融的基本知識、了解金融運行的邏輯。了解了這些之後,大家就可以培養金融思維,從而能夠判斷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金融問題與金融現象。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瓊·羅賓遜夫人曾經是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1983 年羅賓遜夫人去世時,第二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保羅·薩繆爾森在悼念文章中說:「羅賓遜夫人是迄今為止,所有偉大經濟學家中唯一的女性。」羅賓遜夫人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學習經濟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經濟學家們的欺騙。」
識破假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包括一些所謂的專家、企業家與媒體,總會有意無意地曲解政府政策,以及經濟與金融問題。有的人甚至以此在公眾中製造焦慮感,並從中牟利。
2019 年 1 月 29 日,《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在微信朋友圈被瘋狂轉發。但是,我很快發現了一個明顯的漏洞。文章說,狀元畢業一年半的時候,公司老闆給他一大筆錢,讓他做假賬,狀元拒絕了。為什麼這是一個明顯的漏洞呢?學過會計的人都知道,做假賬比做真賬還難,就算是「四大」的注冊會計師,做假賬都不一定能做到天衣無縫,畢業一年半的新員工絕對沒這個能力。讓他做假賬,只能說明要麼這個老闆傻到自己找死,要麼這篇文章是編造的。後來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這個事情說明,如果我們具有金融行業的基本常識,就不容易被專門誇大事實甚至編造故事、熬毒雞湯的人所欺騙。
圖片
永續債並不意味著中國版量化寬松
2019 年 1 月底,財政部某官員提出,希望擴大國債在貨幣政策操作中的運用,推動實施國債作為公開市場操作主要工具的貨幣政策機制。2019 年 1 月 24 日晚上,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說,為提高銀行永續債的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銀行發行的永續債從中國人民銀行換入央行票據。

㈡ 如何培養經濟,金融方面的思維

作者:羅文益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7654175/answer/380260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正如我上面所言,一個學科的思維,是超脫於具體的學科的,更有哲學的意味。
經濟學金融學也是如此,它研究的也不過是社會的規律、社會靜態的構成與動態的自我展現;個體與群體的人是如何決策與行動的等等。

培養經濟學金融學的思維,本質上來講,就是培養更好地理解人、理解世界的思維。
其中,在所有主要目的為理解社會的社會與人文學科裡面,經濟學的自有範式只是一種形式,只不過,它的更多的獨有的術語(為了保證精確性)所建立的認知壁壘,比其它的學科更加深。

為什麼汪丁丁在《經濟學思想史講義》裡面,講經濟學講得少,反而講哲學,社會學講得多?甚至於開篇還是從生物演化來講的,最後的落腳點竟然是人的大腦結構?
就是因為:所謂經濟學,金融學,如我上面說的那樣,本質上是在認識人和社會,任何有助於理解人和社會的思維,都可以是經濟學思維。

最後,我的建議是:
(1).多讀好書,打好基礎。如果真的想要深入研究經濟學金融學,那就要多看好書,包括好的國外的教材,大師的作品;
(2).基礎之上,廣泛涉獵。到達一定層次之後,學習經濟學,就不應該只是閱讀經濟學著作來獲得啟示了,還應該包括更廣泛的知識,理論物理都是可以看看的;
(3).讀人讀事,系統思考。詳見如何提升個人經濟學素養?回答的第二點;
(4).追根究底,作元思考。很多道理,學習本學科的人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最後被自我的認知框架束縛住,我建議,在閱讀的時候,還應該及時自我檢視,懷疑自身,追問自身,思考一些「元問題」。

㈢ 金融思維:如何通過杠桿思維,讓自己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杠桿原理其實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驅動力之一,這個原理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從剪刀到起重機,從天平到自行車。

在金融市場上,杠桿更是第一性原理,咱們個人買房也好,企業負債經營也好,都是利用杠桿。所以,金融機構乾的就是提供杠桿的活。

那杠桿到底是什麼呢?

按照物理學的解釋,在力的作用下,能夠繞著固定點轉動的這么一個機械,比如說硬棒,那就是杠桿。那人類為什麼要使用這種裝置呢?按照最古老的杠桿原理的論述,也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阿基米德的話,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杠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世界。所以說,對於人類社會來說,杠桿的本質就是放大效用,你去用小的力量撬動大的大量。

那在金融領域,就是用少量資金撬動大量資金。

企業貸款、個人房貸,都是利用這樣的放大效用,使用這種金融工具,我們就獲得了用小資金撬動大項目,獲得了更快速度和更大幅度增長的機會。金融這個行業就是杠桿的行業,就是資金使用的放大器。

那你要注意一點的是,這種放大效應是有兩個特徵的:

第一,它是不分方向的,你的收益可以放大,損失也可以被放大。杠桿用得越激進,這種放大效應就越強烈。第二,放大效應的最終結果,取決於資金使用的地方 。

如果你的資金是被配置在一個低效的,或者是錯誤的地方,那麼,這種放大效應就更容易形成泡沫。那如果有大規模的配置錯誤,甚至就可能造成全局性的崩盤。更重要的是,杠桿的這些基本邏輯並不只適用於金融市場,就像我說的,杠桿原理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驅動力,因為它包含著兩種特別重要的思維模式。

一種,我把它稱為借力思維,另一種叫硬核思維。

1.借力思維

以小力撬動大力,這就是杠桿的核心。人發展的根源在哪?就在於我們能找到各種杠桿,以更少的能量創造更大的能量。換句話說,杠桿思維是借力的思維,因為給定生物的天然或者天生的稟賦差異,它並不是那麼巨大。誰要能拿到最優的、最長的那根杠桿,最成功地借力,誰就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這樣的道理在人類社會關系、個人的成長中是非常適用的。為什麼你要進入更好的學校學習,到更好的企業工作?因為學校也好,企業也好,都是杠桿。同樣的專業,985大學的畢業生就能夠得到更多的面試機會,同樣的創業項目, BAT 出來的創業者就會得到更多 VC 的關注,更容易拿到啟動資金。

同樣的,你周邊的人際關系網路也是你的杠桿,一個能夠擁有密集和高能社交網路的人,就會讓人感到能量巨大,其實本質上就是他們能夠以更低的能耗,更高效地完成事情,去創造新價值。

所以說,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它的發展過程中,找到合適的杠桿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合適,就是平時說的,適合自己,也就是能力杠桿。那更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適合某個時間節點,也就是時間杠桿。

如果你弄錯時間的杠桿,你就沒有辦法借到時代的力,這是很難成功的。所以,找到正確的杠桿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2.硬核思維

你會發現,除了借力之外,杠桿原理中還有一個核心詞是什麼呢?支點。沒錯,如果你沒有支點的話,多長的杠桿都是白做工,如果支點不是實實在在,而是虛的,那就更麻煩,因為它會導致短期內一個虛幻的放大效應。

換句話說,杠桿效應要在正確的方向上起作用,硬核是一個必要的條件。這個在金融市場上非常好理解。企業負債經營,如果是個優秀項目,杠桿經營就是放大收益,反之呢,很有可能就拖累企業破產,那如果整個市場的金融杠桿是缺乏實體經濟和項目的內核的話,那就是所謂的資金空轉,杠桿的線路越長,導致的虛幻的收益泡沫就越大,然後市場就會陷入一個擊鼓傳花的惡性循環裡面,最後崩塌。

這幾十年來的金融危機,像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次貸危機,本質上都是債務危機,就是因為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持,杠桿被無限度地放大而導致的。這也就是諾獎得主羅伯特.希勒先生說的,好金融,壞金融,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就是金融的杠桿效用是不是有好的項目、好的實體經濟、好的核心的支持。

所以,為什麼中國政府一直強調,不允許資金空轉,金融要服務實體,也就是說金融杠桿要有硬核作為支持。這個道理其實在人類成長上就更顯著了,這個杠桿的支點是什麼呢?就是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人,就是缺乏核心資產的金融產品。這種產品的杠桿沒用,即使短期有用,也是泡沫。

給你舉個特別有意思的例子,社會上有一類人,各種飯局、應酬不斷,張三、李四、王五麻子全都認識,你就會覺得他能量很足。但是,你發現他真正辦個事兒的時候,這些應酬的關系根本沒用。所以,他這種所謂的杠桿,因為沒有支點,都是白費力氣。而一個具有硬核的人,你就會發現,借力周邊就變得非常容易。只要你有內核在,杠桿是容易得到的。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杠桿是創造的而不是碰到的。,

好啦,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

周二了

祝,開心~

㈣ 金融思維是否能在職場快速超車,你怎麼看

金融思維有很多,能用於職場快速超車的,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運用誠實守信原則,在職場安身立命。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運轉有賴於良好的社會信譽,所以,信用是金融,特別是銀行的生存之本。要像銀行經營負債業務那樣有誠信,別人才會把最值錢的東西存放在你那裡,知恩圖報付利息,別人才會把錢存的更多,時間放得更久。因此,作為個人,一定要以誠信為本,言必行,行必果,履約守信,誠實做人,方可在職場上站得住,走得穩,不斷積聚能量,實現快速超車。

就金融界人士而言,除了學會資產配置,熟悉股票、債券等各個金融資產的風險和收益特性,還要熟悉金融周期,熟悉金融市場的春夏秋冬。只有那些與周期共舞過的人才能坦然面對一切。沒經歷過周期的人,在市場暴跌時,眼裡只有恐懼,沒有未來。但凡是經歷過周期的人都知道,「當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當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因為金融是一場逆人性的游戲,平衡消費和投資之間的關系,才是金融思維的最終要求。以此類推,在職場,只有熟悉、運用游戲和工作規則,有效平衡與領導和同事之間的關系,才會快速超車,立於不敗之地。

㈤ 如何培養經濟、金融方面的思維

建議你網上試試聽聽金融的公開課,如果你不喜歡的話,很苦的念。我看過不少因為這樣輟學的

㈥ 如何培養金融的思維

如何培養經濟、金融方面的思維 實話實說,我不知道經濟、金融思維具體指什麼,存不存在這個東西。 個人感覺而言,米塞斯、費雪、張五常、錢穎一、林毅夫、陳志武的思維都有一個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就是:觀察和追問真實的世界,事實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關於這一點,張五常說的極好: 不要相信名校的博士,連張五常也不要相信。不是要懂經濟學的管經濟,鄧小平學過經濟嗎?朱鎔基學過經濟嗎?沒有。這是感受問題。有的人絕頂聰明,經濟學全部考第一也沒有用的。 經濟學重視科學方法的原因,是作為一門實證科學,經濟學的實驗室是真實的世界。自然科學的從事者天天坐在實驗室操作。原則上,經濟學者應該天天到真實世界的街頭巷尾跑。 我也在努力培養自己的這種思維,與大家分享。 像題主說的經濟,金融的整體思維,不僅僅是大部分非經濟大類的專業學生沒有,即使是經濟大類的學生也不到一半有這種思維。即便是投行的分析師也沒幾個能把這種思維純熟地運用。 思維又是邏輯,其中邏輯就是了解事物的信息再加上思辨的過程得到結論。 1、了解 首先像題主說的看書那是基礎功,西方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宏觀,微觀,國際投資,國際金融,經濟法等等,如果你不僅要看懂宏觀經濟,想專注於某一方面,如股票,期貨,期權等,你還要讀相關的書籍。拿股票來說,你要看證券投資分析、技術分析、投資心理學、纏論→_→等等。最好還要了解它的發展史和各種主體的利害關系。 這是最基礎的東西,算是讓你培育經濟思維的啟蒙,讓你知道可以從哪些地方入手。 2、跟蹤 你想要看懂財經新聞你就要每天跟蹤。要及時知道各種宏觀數據CPI、GDP、采購指數、匯率、進出口額、利率等等。了解在不同的時間點各國的政府下發什麼條例,央行做了什麼公開操作。當然你還要知道地球發生的各種大事,哪裡發現了油田,金礦,或者突然有一天有科學家研究到了點水成油,那你應該要看空盧布啊!!! 3、思考 看別的券商的研報,讀懂他們的邏輯,是什麼,為什麼,憑什麼。有些研報會很扯的,當你有一定的基礎,你看到都會發笑。聽專家的評論,保持批判性思維,獨立的思考。千萬不要被復雜的術語和數據迷惑,要看到最基礎的東西,利空還是利好,記住是什麼,為什麼,憑什麼。 一定要堅持獨立的思考,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

熱點內容
建行代銷理財的產品費用怎麼算 發布:2025-02-07 14:29:18 瀏覽:926
股市潛規則為什麼管漲不管跌 發布:2025-02-07 14:25:08 瀏覽:186
股市04年茅台酒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4:22:45 瀏覽:258
健凱科技股票目標價 發布:2025-02-07 14:19:35 瀏覽:302
財投道理財怎麼樣 發布:2025-02-07 13:56:07 瀏覽:130
行為金融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發布:2025-02-07 13:55:19 瀏覽:608
期貨復盤指數怎麼算 發布:2025-02-07 13:53:41 瀏覽:598
三人行傳媒股票估計有幾個漲停 發布:2025-02-07 13:47:04 瀏覽:345
股市交易制度是什麼 發布:2025-02-07 13:45:30 瀏覽:148
維密股權現狀如何 發布:2025-02-07 13:44:49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