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多少才能理財
① 專家稱房價把未來幾代人財富都透支了,什麼樣的房價漲幅才正常
我個人認為每年2%~5%的漲幅屬於正常區間,如果房價上漲的速度超過這個橡型區間,這基本上意味著房價上漲的速度太快了。
在我們多數人的理解里,房價的上漲速度應該跟一個地區的居民收入上漲速度保持一致,這樣才可以保證年輕人的基本住房問題。對於年輕人來講,因為年輕人本身並沒有任何資產,當年輕人想要獲得自己的房子的時候,年輕人首先需要看到買房的希望。如果一個地方的房價上漲幅度過快,年輕人可能會因此背負巨大的經濟壓力。
專家表示房價把未來幾代人的財富都透支了。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很多地方的房價已經超過了當地居民購買力的5倍以上,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甚至已經超過了居民購買力的10倍以上。對於多數年輕人來說,很多人一輩子都看不到買房的希望。如果一個人想要買房的話,這個人不僅需要掏空家裡的6個錢包,同時也需要背負20~30年的個人住房貸款。
② 淺談家庭理財中的房子
在上一章中,我們談到了如何保護家人的健康。這一章我們要講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買房。
要不要買房,什麼時候買房,當然是你的決定。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房子不僅僅是住的地方,更是一種「安家」的儀式感和安全感。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有買房的想法,就不要拖了。只要保證日常生活和家人健康,就租陵應該盡早把買房提上日程。
當然,買房是大事。不僅要一口氣投入大量資金,背後還有貸款。房子的價值也可能發生變化,這將直接影響你家庭未來幾十年的財務安排。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踩坑,智能買房呢?怎樣才能在預算之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房子?在本章中,我們將討論這個問題。
想買房,第一步是找中介看房嗎?不,你的第一步是弄清楚:我買這個房子是為了什麼?是自己住還是投資住?
理想的房子,當然是價格低,住著舒服。買了之後價格一直在漲。幾年後,你可以賣掉它,賺很多錢。
但是這樣想就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混淆了房子的兩個功能,「自住」和「投資」。因為找不到完美的房子,所以一直拖著,直到房價一輪又一輪上漲,還是沒有下手。這是家族理財的大忌。
如果你買它是為了自己住,那麼你只需要考慮住的是否舒適,是否能滿足你的需求。房價漲不漲無所謂。
如果買這個房子是為陪型歷了投資,那麼選擇的邏輯就完全不一樣了。最重要的標準是以後能不能更值錢。用好房產這個工具,你的家庭經濟壓力就能減輕。
比如你和你的伴侶想買一套房,打算5-10年後換一套大一點的。那麼,這套房的投資目的就要放在前面,選擇一套能賣的盡可能好的住房。
等孩子上學了,想買第二套房,這次換房可能要很多年。住的舒服,住的方便是第一考慮。
問題又來了。你怎麼知道什麼房子會漲價?
很多人認為買房一定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所以投資房產的時候要勒緊褲腰帶,甚至閉上眼睛。這太不理智了。在我看來,一套房能不能長期上漲,取決於所在城市,甚至所在地段是否有人口凈流入。
想想看,如果一個城市能吸引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人多了,資源就會相對稀缺。房地產作為一種資源,當然是稀缺的。像幾年前的深圳,近幾年的成都,都是這樣。
很多人認為高鐵站和機場周邊的房價一定會漲,其實不一定。
兩年前,一個衡水開發商老闆跟我說:我在高鐵站旁邊拿了一塊地,打算蓋房子。高鐵站建成後,房價肯定會漲。我問他:「這個高鐵站是為了方便本地人出去打工,還是為了讓外地人來衡水打工?」如果方便本地人外出打工,這里房價怎麼漲?
再比如,有些生活在小城市的人,有些閑錢,想買一套房投資。他們第一反應可能是在當地買,因為熟悉當地環境,價格也相對便宜。我會說,當然,你不應該這樣做。你沒買。熟悉當地蘆搜環境有什麼用?
總之,我建議選房的標準是:自己住,舒服最重要,投資增值最重要。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房子都是你的投資選擇,這是誇張的說法。
說了這么多,我的意思是,在你買房之前,考慮一下這個房子是干什麼用的,接下來就是選擇合適的房子了。
很多人一選房子,就會陷入各種細節:地段怎麼樣,環境好不好,是兩室一廳還是三室一廳。事實上,這些是
看政策,首先要看你是否有資格在你想買房的城市買房。如果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對戶籍和社保有什麼要求?已婚人士和單身人士在購房方面有什麼區別?如果你現在不合格,過幾年你會合格嗎?買房的資質直接決定了你有沒有資格做。
大部分人都是貸款買房。如果他們合格的話,我們來看看這個城市的首付比例。以北京為例,二套房首付比例高於首套房,公寓首付比例高於普通住宅,等等。
等政策明確了,再來考慮錢的問題。請買一盤現金在你手裡,這直接決定了你能買房的價格上限。
比如小李在二線城市工作,想買房住。他研究了市場和政策,明確了幾件事:第一,買房的資格早就有了。其次,在他看中的區域附近,三成首付可以上車。
接下來小李數了一下能調動的現金,發現差不多有70萬。這個時候他能不能用70萬作為首付,分成30%買230多萬的房子?他不得不更加謹慎,因為買的時候不僅要交首付,還要交稅費、物業費等費用,所以他能出的首付只有60萬。所以小買的房子的上限實際上是200萬。超過這個限度,我不建議小李去看。
可能有人會問,我在大城市工作,想買房,但是既沒有買房資格,也沒有首付。買之前我是不是要努力攢幾年錢?我也不推薦,因為在一線城市,住房供需旺盛,你的收入不一定能趕上房價的增長速度。
這里有一個想法供你參考:如果你暫時買不起目標城市的房子,可以考慮選擇一個房價可以接受,房價漲幅比你所在城市更快的地方。等到條件成熟了,再在你所在的城市購買,完成置換。
我有一個朋友,在北京工作了三年,但是沒有資格在北京買房,而且北京的房價真的很高。他用父母結婚買房的預算,加上自己的積蓄,在杭州西溪買了一套公寓。他直接租出去,用租金覆蓋貸款本息。過了兩年多,我把西西的房子賣了,在北京買了,終於有了自己溫暖的家。
總之,我想明白我為什麼要買它。
,了解了政策,盤好了預算,你再去選具體的房子。這樣選出來的房子,不一定十全十美,但至少不會踩坑。
房子選好了,你准備正式上車,馬上要面對的就是貸款的問題。用多少公積金、多少商業貸款,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但我特別要提醒你,一定要認真做好還貸計劃。
在這里,我有幾個建議供你參考。
還貸計劃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還多久,換句話說就是每個月還多少。
有人一想到每個月要還大幾千,其中還有一大筆錢是利息,心裡就非常抵觸,於是一開始就想辦法縮短還款的時間,本來要還30年,現在20年就想還完。
我非常理解這種心情,畢竟誰都不願意欠債嘛。但是實話實說,這不是很有必要。
前面說過,所有提供貸款的機構中,銀行利息是最低的,房貸是一種普通人可以利用的良性杠桿。我個人的建議是可以在一開始,適當讓交費期長一些。為什麼呢?
每個月還多少比較好呢?我在「負債工具」那一講說了,健康的負債狀態,就是穩定正向現金流,減掉剛性支出和必要的儲蓄,剩下的錢還可以覆蓋每個月要還的本息。
具體到房貸上,一般占每月收入的40%到60%是比較合理的。你看,每個月發了工資,大約一半還房貸,還有一半除了剛性支出和儲蓄,沒准還能看看電影、偶爾約個飯、逛逛街,生活質量還是不錯的。
再來看貸款方式的選擇。最常見的選擇,就是「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銀行會給你列一大堆的公式,很多人看不明白,其實這兩種方式最直接的差別就是,等額本金前面還得多、後面還得少,是先難後易,而等額本息每個月還的數額都一樣。
選哪種呢?一個依據是,你覺得你未來的收入是會樂觀地增加,還是可能減少。
如果是處在事業上升期的家庭,我會建議等額本息,平滑地去還貸。如果一開始掙得少、還得多,可能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如果選擇每月還一樣的數額,隨著你收入不斷增加,壓力其實是遞減的。
當然,如果預計未來收入可能減少,比如貸款還沒還完就面臨退休的家庭,那麼等額本金先多後少的方式就是更合適的。
做貸款計劃的第三個重點,就是要不要提前還貸。
比如到了第5年,你的收入提高了,打算把30年的周期縮短到20年,可不可以呢?當然可以,但不一定劃算。
現在大部分貸款,不管等額本金還是等額本息,都是前期主要還利息,後期主要還本金。你著急去還本金,並不能減少多少利息,還損失了這筆錢的流動性和投資收益。
網上很容易查到一種工具「提前還貸計算器」,你可以用它來計算一下, 看看這筆錢到底是提前還了劃算,還是留在手裡做理財劃算,然後再做決定。
下一講,又是一個重量級話題:大家都說孩子是「四腳吞金獸」,怎麼能在養孩子這件事上把錢安排好呢?咱們下一講見。
相關問答:
③ 手裡面有閑錢是買房好還是理財好
如果你是土豪,買房、理財都能賺不少。關鍵是對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有限的錢想要發揮最大的作用,所以這個問題就值得考慮了。
1 先來幫大家算一筆賬:
假設你現在有100萬用來理財或者買房,長了不說,以5年作為一個結算時間。
(1)理財
拿100萬來理財,投資理財也有收益,假設投資的是風險較低的余額寶4%一年。那麼5年之後的投資收益就是20萬。
也就是說如果,這100萬不買房,首付資金在5年內的佔用成本是20萬。
(2)買房
假設一套房單價是2萬一平的毛坯房(取熱門二線城市較高均價值),總面積100平,總價則是200萬,首付100萬,貸款100萬,外加10萬裝修費,但是房子可以出租,也可以增值。
再來看利息成本,假設貸款30年,等額本息還款,那麼5年的利息是30-40萬元,加上購房成本,算契稅200萬*1.5%=3萬元。總成本加起來是:理財收益+貸款利息+契稅=20萬+40萬+3萬=63萬。
如果要保本,5年後房子的單價必須是263萬元/100平=2.63萬元一平,相當於每平米要漲價6300塊錢,才能保本。
而且5年時間也不算短,各項政策的變化以及通貨膨脹都會讓你的錢發生變化。
如果這套房子是在北上廣深買的話,那麼結果就有點糟糕了。近兩年,北上廣深的房價基本沒有變化。如果想要保本,未來2年內必須每年漲12%左右。
而二三線城市,或許近兩年的行情能夠滿足這個漲幅,但是再漲下去,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幾乎都快趕上一線城市的房價了,但是這樣的機會又有多少呢?
2 房價會漲多少?
上面給大家算了這么一大筆賬,說到底,理財和買房哪個更賺錢?還是要看房價到底會不會漲!
如果放在10年前,甚至只是5年前,手裡有100萬的話都應該買房,升值三五倍都很正常。但是這是過來人回頭看得出的結論,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沒有這個超前的眼光的,說房價,還是要分不同的地方來看。
(1)一二線城市
如果你在一二線城市,房子動輒幾百萬,這100萬首付都不夠,就算你湊夠了首付,申請下公積金貸款,我估計你的生活基本也沒什麼質量了,這樣做實在得不償失。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再加上房貸利率上升,估計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不太好賣了。
所以房價還會上漲的可能性也縮小了,畢竟再漲,誰還買得起啊!!
(2)三四線城市
三四線城市一般一百萬可以購買一套商品房了。公積金貸款利率是3.25%,如果第一套房已供完,第二套還可以繼續申請公積金貸款。
所以不管是首套還是二套,只要能申請公積金貸款,100萬的首付是可以買下的。
但是大家別忘了,我們的目的是賺的更多,雖說在三四線城市加點杠桿,可以買房,但是在現在的政策下,想房價大漲短期內可能希望不大了。
3 未來,這個選擇可能會更偏向哪個?
總結一下就是:如果有錢,又是剛需,那建議你趕緊買房。
但如果不是剛需,是投資的性質,而且還要貸款,你就要再認真考慮下了,以一年期銀行理財為例,平均收益在5%左右,如果一年前100萬的房子,一年後漲不到105萬以上,那你也沒必要買房子。
而且大家都可以感覺到,房價在政策的調控下可能會越來越穩定,但是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卻是越來越豐富了,大可做一些穩健的理財來讓財富增值。
那就說說,100萬要怎麼理財才收益最大化!
可以從收益屬性上去看,分為浮動收益、固定收益兩種理財產品。
浮動收益產品:比如基金和股票,雖然收益高,但是風險也高;
固定收益產品:比如互聯網金融(穩健的P2P/P2B)、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至少都有4%-10%的收益。
以自個兒為例,從2014年開始投P2B,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我投的平台叫無界,現在投資可得100紅包和500京東卡,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傳送門:100紅包+500京東卡
所以如果房價的漲幅在5%以內的話,顯然理財就更占優勢了。
④ 手上有10萬元存款,如何理財才能不貶值
貶值是相對的,如果只考慮購買生活必需品,只要收益高於通貨膨脹率即可,但是如果考慮房價在內,那不管你怎麼理財都是貶值的。
但是未來的通貨膨脹是不可預測的,我們只能參歷史數據來推斷未來的通貨膨脹水平。
下面是最近十年的CPI增長率
也就說10年時間,深圳的房價足足上漲了6.3倍!年均漲幅63.5%。
如果想跑贏深圳的房價那理財產品至少達到年化收益63.5%以上,而縱觀目前的理財市場,沒有哪個穩定型理財產品能達到這個收益!
除非你碰了狗屎運買中了妖股!或者是湊巧買了比特幣!
所以沒有什麼理財產品是絕對能保證不貶值的,只能盡量做到貶值最小,比如購買收益較高的銀行理財產品,適當的額購買一些股票、基金進行組合。
貶值是相對的,貸款才是王道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理財不貶值是相對的,如果相對普通的生活消費品,投資大部分理財產品都不會貶值,但是相對於房價來說,不管你怎麼投資理財都是虧的。
所以才出現了很奇怪的一個現象,當初貸款買房的人不但沒有虧本,還大賺特賺!而老老實實存銀行的人錢卻越來越不值錢!
在貸款界一直流行這樣一種說法,貸款才是抗通貨的有效手段,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⑤ 房價越調越高,物價是越控越漲,面對通貨膨脹,我們如何理財
保證營養,注重健康,身體是一切的本錢;
投資頭腦,注重學模首習,好的孫扮工作是金錢積累的必要條件;
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投資方式:比如:貨幣則碼灶式基金、儲蓄、黃金等。
⑥ 一線城市大概要多少現金才可以靠理財生活
大約羅列一下一線城市的生活費用:
房租每月8000元;物業費、水電煤氣費、網路費每月1000元。
交通費,每月300~500元,僅限地鐵、公交。如果是自己有車,車輛保險、汽油費、停車費一月1000元都不止。
一日三餐,單身貴族花費肯定不便宜,早餐15元,午餐35元,晚餐20元,這樣一天70元,一個月算2000元。
朋友之間相互吃請、 娛樂 ,每月預算1000元。
醫療衛生保健及其他個人服務,比如理理發等等,每月預算500元。
服裝費,一年四季換幾套衣服鞋襪,平均每月1000元。
人情往來,每月分攤1000元。
簡單點兒來說 ,如果房子是自己的,一月7500元(一年9萬元),如果房子不是自己的一月1.55萬元(一年18.6萬元)。
這屬於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的生活了 。難怪有人說,如果你35歲在一線城市你月薪還低於3萬,根本就沒有可能在一線城市紮根的。
如果靠投資理財收益生活,結果真的令人意想不到 。如果我們可以投資信託、私募基金等高收益產品,收益率能達到8%~10%的話, 只需要100萬的原始資金 ,就能夠解決在一線城市有房戶的生活問題,無房戶 則需要200萬 而已。
現實情況中,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可能會有風險,收益得不到保障,本金也不一定安全。如果考慮 保本保收益的投資理財產品 ,比如銀行大額存單、儲蓄國債,利率都能達到4%上下。三年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利率4%、五年期4.27%,這種儲蓄國債的利息發放,還是每年發放到個人賬戶中。按照4%利率計算, 無房戶需要有積蓄225萬元,有房戶需要465萬元 。
都抵不過北京一套房子的,所以一線城市房子的性價比非常低,但是畢竟是一線城市大家都削尖了腦袋想進去。未來幾十年線城市房價仍然會有很大的支撐。
關鍵點在於你有沒有房產、有沒有負債。如果有房無貸,那麼每月5000元能夠滿足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開支。以目前年化5%的靠譜理財來計算,你想要實現每年6萬收益就得有至少120萬的本金。
當然這僅僅是從當下開支來考慮,如果按目前的開銷增速比預測,到2030年時生活成本至少也要翻一番。因此靠理財生活就需要做好十年內完成本金翻番的准備。如果沒有這樣的辦法,那就需要現在准備好至少200萬,並且把每月花不完的利息繼續滾存。
不過利息也是在長期變化中,記得余額寶剛盛行那兩年,保本年化8%的理財產品都有很多,五年期大額存單的利息都在6%以上。而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低迷,為了促進資本流動,利息已經持續走低。因此未來回報率上升或者下降的概率都存在。如果僅以十年內的生活保障來說,本金150-200萬之間相對穩妥。如果需要租房,那這個數字得翻番;如果要還房貸,而且房子是這兩年剛買的,那就准備好500萬的本金吧。
證明你是一個正常的懶人
針對題主說的一線城市大概要多少現金才可以靠理財生活?的問題,能這么問,確實能證明你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一樣的,都是一個懶人。
理財誤區
在曾經一段時間內,我也和你一樣的想法。想著自己知道錢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靠著利息就可以活得很滋潤。其實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利息的可持續性和通脹,當我們的利息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確實可以趕上年收入。但是一旦你取出來,那麼下一年看似你的本金不變,利息不變,但是通脹變了。你的錢在縮水,這樣要不了十幾年,你就發現你的錢已經沒法支撐你的不工作的開銷了。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對理財的誤區,站在一個點上看待一個線上的問題。
真正的財務自由
其實通過我不斷地看書和觀察總結,真正的財務自由,是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讓你的理財收益和資金流入達到了平衡,才能有條件可能實現財務自由。如果資金收入大於流出,你的財務自由才慢慢建立起來,至於你的盈餘多少,決定了你的自由程度。到底是菜場自由、還是買車自由、還是買房自由到了最後的財務自由。
最後總結:
對於普通工薪階層,想通過上班理財實現財務自由,不能說不可能,只能說希望比較渺茫。真正能實現財務自由的要麼是經商做買賣的,要麼就是達官顯貴能行。而你覺得你屬於哪一種,沒法對號入座的,那就證明你還不夠優秀,你需要繼續努力,為了自己也是為你的理想努力。
本人上海工作,公司同事經常在加班加到凌晨時,討論到底要有多少錢,才能靠利息,即不上班,還可保證現在生活質量不下降!
最直接的演算法,至少要銀行存款的無風險收益,即固守類理財或定存收益,與目前的工資收入相當,才能達到上述要求!
假如按稅前工資1.5萬元計算,年終獎按1個月工資計,則全年工資收入總計19.5萬元;
1.5萬×13=19.5萬元;
另不工作社保等各類保險仍按工作的標准掛靠繳納,每月大致為5730元;
該部分支出全年總計為6.87萬元;5730×12=68760元;
實際上大部分公司還會為與員工額外繳納各種商業保險,上述僅按社保計算。
則全年工資收入+五險一金總計為:26.37萬元!按上海1.5萬的工資標准,想要不上班還不使生活質量下降,每年的利息等無風險收益至少要達到26.37萬元,才能做到!
目前各銀行定存利率計算,即使5年期,最高的也僅為4.125%。
按上表最高利率計算,則至少需要銀行存款達到 639萬元,每年利息收入才能達到26.37萬元!上述計算,僅是考慮到明面上的收入。其實一般公司條件稍好,還會有一年一次的 旅遊 或 旅遊 費,節假日的各種禮品或過節費,以及公司額外為員工業務提高支付的培訓費等等。總計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此外還要考慮每年的加薪因素,按中檔績效,每年加薪6%-7%計算,則在639萬的基礎上,每年存款還要加上44萬。
通常經過上述計算,在認識到殘酷的現實後,不論加班到多晚,大家還是老老實實的繼續上班!
這個問題有點抽象哈,你所期待的生活品質想達到哪個自由呢,不一樣的品質要求的現金差距太大了[笑哭]
個人認為,即使理財真的已經到夠你所期盼的生活的階段,還是要找點事情做做,有點追求,物質上充裕了,就找點精神上的嘛~
在不違反原則問題上,調整個舒適的狀態,正面積極向上~
注意,是舒適,不是放任哦~[大金牙]
沒有個10萬存款,你很難活下去,想要達到理財的水平的話,你還需要更加的努力
就假設兩夫妻或者情侶,沒有孩子,兩個人經濟小康的生活月消費大概1w-1w5吧,那麼一年平均就算15w,不能說過的很好,但是愜意還是可以的;那麼相當於你一年的理財要15萬左右,能夠靠理財吃飯;然後各種理財高低風險平均年5%
,也就是說要300萬現金
理財有贏有虧,靠銀行利息才穩鍵,有房有車有社保,兩千萬定期取息應該可以生活!否則還是來雲南呈貢租房、自己種菜吧!
⑦ 家庭存款有70萬,應該怎麼理財
70萬存款不是一筆小數目,在二線城市以下, 算是不小的財富。以趣評所在的新一線城市為例,70萬可以在新區不錯的地段購買一套兩小室的房子。關於70萬家庭存款,從趣評自身的角度,給您3點建議。第一,如果您所在的城市房價還有升值空間,購買一套房子是最有保障的投資手段;第二,如果所在地房地產沒有了升值的空間,對70萬進行分散理財,定期存款、余額寶、理財產品與基金,都需要按照比例購買;第三,不要投資互聯網金融產品與股票。
最後,保險還是理財的一種,建議至少要為自己的家人購買大病險,避免因病返品!
⑧ 在通貨緊縮環境下,普通人該如何理財呢
在大蕭條中,普通人很難過好,關鍵是怎麼渡過蕭條。
1、趁著真正的蕭條還沒來,千寬悄萬不要試圖去撈所謂康波的底,保存現金,當然得是穩定或者有前景的現金,人民幣和美元都不錯。
2、保存些現金,有什麼掙錢的工作,掙點錢,充實現金,給自己和家庭一個還算體面的生活。
3、在這個期間,如果沒有掙錢機會,千萬不要氣餒,也不好自暴自棄,去學習。只要不是世界大戰,蕭條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你學的知識,蕭條結束之後能派得上用處。
4、慎裂渣鍛煉身體,延長壽命。普通人最大的財富其實就是自己, 健康 是對抗通縮的基礎,身體 健康 也屬於對自己的一種投資,司馬懿的成功很大部分的功勞要歸功於他的身體,所以,我們在創造價值財富的同時,要好好鍛煉自己,保持 健康 的生活作息。
通貨緊縮的後果:
一、導致 社會 總投資減少,一方面,通貨緊縮會使實際利率提高, 社會 投資的實際成本上升,會導致投資下降。另一方面,由於預期價格下降,投資預期收益的減少,也會使企業投資意願下降;
二、減少消費需求,在通貨緊縮過程中,物價下跌使貨幣實際購買力不斷提高,人們會盡可能地推遲支付,導致消費支出的延遲和消費規模的減小;
三、影響 社會 收入再分配,通貨緊縮會使政府的收人向企業和個人轉移,主要是通過降低所得稅實現的;會使企業在價格下降中受到損失;會使工人的實際工資增加;會形成有利於債權人而不利於債務人的資金再分配。
通俗一點就是:通貨緊縮意味著,人們對於未來有悲觀的預期,於是減少自己的消費。而消費的減少,導致生產的相對過剩,於是企業開始減產,開始縮小投資規源念模,開始裁員,這將導致 社會 總產出的減小,GDP縮水。
對於普通人怎麼應對通貨緊縮?
一、努力賺錢,因為通貨緊縮,大家會延遲消費導致消費力不足,企業裁員,賺錢會比之前更困難,但因為錢越來越值錢。所以我們要努力賺錢。既使不能賺到比前更多的錢也應該保證不失業。
二、購買優質資產,就是所謂的抄底。商品價格會越來越便宜,甚至會跌到它的價值之下。很多公司、個人會破產。如果你有一定的現金,可以擇機抄一些便宜的資產,比如你房子。
三、如果你沒有本事努力賺錢,又沒有多少存款。那麼你可以做的就是鍛煉身體,多多學習,熬過寒冬,尋找機會。
借用權力的 游戲 的一句話:
Winter is coming, but no one cares. If you care, you win.
寒冬將至,如果你做好的准備,你就贏了。
通俗理解的話,通縮最大的危害就是經濟下行,人們收入降低,因此不敢花錢消費和投資,那麼萬一通縮來臨,普通人當如何應對?
通貨緊縮並不可怕!
真正出現通縮的話,CPI會變成負值,這樣一來,百姓的思路就要跟現在有所變化
通脹下,銀行存款利率再高,若CPI高居不下,也可能存款變成負利率,而通縮下,銀行存款利率再低,若CPI為負,存款也依然在增值。
簡而言之,通脹下人們的感覺是「錢不值錢」,通縮下是反過來,「錢更值錢」,不過由於通縮伴隨著經濟下行,人們的收入也可能降低,因為百姓會更加不敢花錢消費和投資,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是保證存量資產的安全性,首先保值,不要一開始就想升值
「坦率的講,若真正通縮來臨的話,經濟下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因此,萬一通縮來臨,投資者在觀念上要首選安全保值,那是最好的理財方式或許是創業,投資自己,除此以外銀行理財相對安全。
過去十幾年的房價上漲過程中,有一定的原因就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必定伴隨著通貨膨脹,而房價上漲也是通貨膨脹的產物,普通人想要應對通貨膨脹首先要跟蹤和把握通貨膨脹率,一般來說可以用居民消費指數的漲幅大小來近似當做通貨膨脹率,也就是CPI數據。
從2020年1月份的CPI數據來看,CPI指數同比增長5.4%,也就是說物價相對於去年上漲了5.4%。可以把這個指標當做通貨膨脹率。
我們普通人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工作技能,好好工作,努力賺錢。因為無論是通過緊嗦還是通脹,跟我們都沒太大關系,影響大的是那些百萬以上身家的人!
最近,經濟大蕭條成為一個越來越火的 社會 話題,過多的糾結於會不會發生經濟大蕭條、或者如何宏觀上應對經濟大蕭條,對我們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多意義。
無論發生什麼,世界終將繼續前行,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更多的是要考慮個人和家庭的風險,如果發生經濟大蕭條,我們該怎麼辦。
市場周期,大漲之後必有大跌,大跌之後必有大漲。股市如海,永遠都是潮起又潮落。
所以,我們可以明白一點,就是經濟大蕭條總會過去,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在這段時間里,撐過去。
等待,不該是白白的等待,就像我在一些文章里看到的 ——「我感覺自己這兩月什麼都沒做,就過去了。」 這就是白白的等待,被動的等待,它產生不了任何的價值。
等待,應該是主動的等待,它應該是能夠幫你積攢能量的。 只有這樣,當一切都回歸正常後,你才能夠厚積薄發。
一旦發生大蕭條,一定要保住工作,哪怕是再平常再辛苦的工作,有工作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希望。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我認為說通貨緊縮日益嚴峻是不太正確的,當前 社會 通脹其實是一直並且持續存在的。 如果說通貨緊縮,大概縮的只有我們的錢包了。。。尤其是當下因為疫情的影響,後疫情時代,普通人更難熬一些。作為普通人,我們如何應對當下的經濟危機呢?給出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輕易加杠桿。 因為經濟似乎越來越艱難,現在各種消費貸層出不窮,利息也都低的讓人忍不住蠢蠢欲動。但是一定要記著不要輕易加杠桿,包括信用卡、花唄、借唄等等一切促使人超前花費的,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在進行消費。加杠桿投資風險更高的項目,更是不可取,
第二:有能力的情況就配置硬資產,以抵禦風險。 比如一線城市或者重點城市的房產,依然是目前最能抵禦風險的資產。可以適當購買黃金已經黃金ETF等,也能在經濟衰退時獲得不錯的收益,至少可以保值資產。其他的比如定投滬深300,做龍頭企業的股東,也是能夠抵禦風險的一個方法。
第三: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在當下的情況下,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你就能勝過絕大多數人,如果這份工作還能有所提升,那你就是鳳毛麟角的優秀人才。愛工作可能是疫情教會我們最重要的事情,好好地對待工作,工作必將同樣的結果回報與你。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學習提升個人的能力,能力才是個人最好的資產,也是能夠持續帶來高收益的資產,千萬不要停止提升自己!
對於普通人而言,做好我們眼下能做的事,腳踏實地,不要眼高手低,有房住,有飯吃,身體 健康 ,家庭和諧,就能應對所有困難。與君共勉!
首先 ,多准備一些流動性資金,這個資金可以用來購買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等流動性強的理財產品。 其次 ,利用一些時間,多多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找兩份副業,狡兔三窟。 再其次 ,生活上,不用太在意,該怎麼過怎麼過,活著不易,基礎的消費還是要大方點的,要多想怎麼賺錢。 最後 ,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有方式方法應對目前的經濟環境,我們的祖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甚至更加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些都不叫事,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強大的,放心!
長期以來,通貨緊縮的危害往往被人們輕視,並認為它遠遠小於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威脅。然而,通貨緊縮的 歷史 教訓和全球性通貨緊縮的嚴峻現實迫使人們認識到,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一樣,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危害。而且,政策制定者很難防止通貨緊縮的發生,或使通貨緊縮趨勢逆轉。
1.加速經濟衰退通貨緊縮導致的經濟衰退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物價的持續、普遍下9跌使得企業產品價格下跌,企業利潤減少甚至虧損,這將嚴重打擊生產者的積極性,使生產者減少生產甚至停產,結果 社會 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
二是物價的持續、普遍下跌使實際利率升高,這將有利於債權人而損害債務人的利益。而 社會 上的債務人大多是生產者和投資者,債務負擔的加重無疑會影響他們的生產與投資活動,從而對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三是物價下跌引起的企業利潤減少和生產積極性降低,將使失業率上升,實際就業率低於充分就業率,實際經濟增長低於自然增長。
2.導致 社會 財富縮水
3.分配負面效應顯現
4.可能引發銀行危機 與通貨膨脹相反,通貨緊縮有利於債權人而有損於債務人。通貨緊縮使貨幣越來越昂貴,這實際上加重了借款人的債務負擔,使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從而導致銀行形成大量不良資產,甚至使銀行倒閉,金融體系崩潰。因此,許多經濟學家指出:「貨幣升值是引起一個國家所有經濟問題的共同原因。」
勤勞節儉,忍待時機,積累才學,逢時而發。
⑨ 南京買房:算算你的房子漲到多貴才能保本
如今,南京房價漲幅驚人拆拆。買房人生怕買不到房,買漲不買跌;賣房人更是隨行就市,漲聲喋喋。
不僅新房市場像打了雞血般高漲,二手房更是勝過一籌。
近日,南京市華僑路、中央路、大光路房地產交易登記中心開始實行實名製取號辦理業務,取號窗口早早排起了長龍,交易大廳比前一工作日更為火爆。
但是,高價入市後,你算過你買的房未來要漲到多少,你才能保本嗎?
1、均價:區域內在售樓盤的價格情況(暫無房在售的區域,則參考了放風價,保守估計了下批的開盤價)具體以售樓處報價為准;
2、房源面積:偏改善的區域,用120平米計算,偏剛需的區域,用100平米計算;
3、還款總額:用首付30%,純商貸30年,最新利率4.9%計算;
4、簡單粗暴計算房價,數據不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
河西中部
作為南京樓市房價的天花板區域,區域內豪宅林立,目前僅有宏圖上水雲錦、金隅紫京府和漣城三家樓盤在售,此外還有北辰旭輝•鉑悅金陵、海玥名都、華新城二期、東原河西中部軍用地塊、保利G39地塊、上海建工G68地塊等純新項目。
其中宏圖和金隅一期房源都全部售罄,今年都將加推的二期房源均價將沖上4.2-4.5萬;純新盤海玥名都,對外放風價高達45000元/平米。
在我們就按放風價的最低標准,4.2萬元/平、面積120平米計算:
總價:4.2萬*120平=504萬
首付:504萬*0.3=151.2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675萬
購房總成本≈826萬
房價漲到6.9萬/平才保本
江心洲
隨著銀城、保利相繼收官後,升龍公園道以及仁恆綠洲新島也由去年的2萬多直奔三萬大幾而去,升龍公園道更是達到3.8萬。此外,升龍旗下另一江心洲項目桃花園著將在今年上市,放風價格6萬起步。
均價3.6萬
總價3.6萬*120平=432萬
首付:432萬*0.3=129.6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578萬
購房總成本≈708萬
房價漲到5.9萬/平才保本
河西南
如果要數南京發展最快、房企最為集中的一個板塊,那麼這非河西南部莫屬,世茂、五礦、升龍、正榮、招商、朗詩、魯能、佳兆業、華僑城等大牌房企入駐,從一枝獨秀到如今的百花齊放,房價更是成功破3萬。
均價:3.2萬
總價:3.2萬*120平=384萬
首付:384萬*0.3=115.2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514萬
購房總成本≈630萬
房價漲到5.25萬/平才保本
仙林湖
縱觀整個區域,目前在售的項目有萬達茂、高科榮境、新城香悅瀾山、金地湖城藝境、星葉楓情水岸。
3月各家都有加推意向,不少樓盤近日都在放風漲價,少的漲個三五百,多則上千。新城香悅瀾山放風價23000元/平,萬達茂表示今春價格要超過2萬元/平。
均價:2萬
總價:2萬*120平=240萬
首付:240萬*0.3=72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321萬
購房總成本≈393萬
房價漲到3.3萬/平才保本
城東
城東板塊內房價分化較大,紫金山一帶作為高端改善區,房價已經突破3萬+;而仙鶴門金、馬路附近,新盤較多,新城地產去年更是以19529元/平的樓面悶御並地價,拿下金馬路G41商住地,未來房價高企可想而知,也讓鄰居盤借勢價量齊升。
均價:3萬
總價:3萬*120平=360萬
首付:360萬*0.3=108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482萬
購房總成本≈590萬
房價漲到4.92萬/平才保本
鼓樓濱江
僅6個月不到的時間,鼓樓濱江的地價從2字頭,漲到如今的近3萬,未來房價或將站上5萬。而區域內目前在售的項目也都處於無房可售的狀態,即便如此,龍湖春江紫宸、證螞跡大大拇指廣場、深業濱江半島和世茂外灘新城,均表示下期加推將破3萬。在其他項目正准備突破3萬大關之際,純新盤中冶盛世濱江則「跨3奔4」,放風價突破4萬元/平。
均價:3萬
總價:3萬*120平=360萬
首付:360萬*0.3=108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482萬
購房總成本≈590萬
房價漲到4.92萬/平才保本
燕子磯新城
燕子磯新城的房價已不聲不響的突破2萬/平,今年區域內會迎來金浦紫御東方、弘陽燕子磯G17地塊、中航燕子磯G26地塊的入市。2016年1月融創燕子磯G69地塊,樓面價高達17945元/平,成為燕子磯新一任地王。業內人士分析,該區域隨著文教、環境、配套的大幅提升,5年內燕子磯房價漲幅將領銜城北。
均價2.2萬
總價:2.2萬*100平=220萬
首付:220萬*0.3=66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294萬
購房總成本≈360萬
房價漲到3.6萬/平才保本
浦口
整個江浦片區房價都是大幅度增長,保利西江月最新一次加推均價已達2.1萬。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江浦板塊的幾大熱盤,包括緯三路隧道的明發世茂榮里、華潤國際社區以及緯七路隧道的正榮潤江城、雅居樂濱江國際和保利西江月等多個樓盤均無房源在售。隨著金三銀四開發商的集中加推,江浦板塊勢必將迎來新一輪上漲,區域內熱盤捅破2.2萬元/平。
均價:2.2萬
總價:2.2萬*120平=264萬
首付:264*0.3=79.2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353萬
購房總成本≈432.2萬
房價漲到3.6萬/平才保本
橋北
橋北在售樓盤中,漲幅最為明顯的當屬大華錦綉華城,從去年初的10200元/平到2月份均價14500元/平,漲幅達到了42%。其他幾家樓盤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均價:1.35萬
總價:1.35*100平米=135萬
首付:135萬*0.3=40.5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180萬
購房總成本≈220.5萬
房價漲到2.2萬/平才保本
高新區
高新區域在售的朗詩未來街區、招商蘭溪谷、弘陽時光里、亞泰山語湖、新城花漾紫郡和綠地悅峰公館,目前區域內均無房在售,各盤放風價均超1.4萬/平。
均價:1.4萬
總價:1.4*100平=140萬
首付:140萬*0.3=42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188萬
購房總成本≈230萬
房價漲到2.3萬/平才保本
九龍湖
江寧九龍湖板塊目前僅有6家樓盤在售,分別是保利中央公園、新城玖瓏湖、翠屏誠園、藏龍御景、萬科翡翠公園和駿景華庭。截止到目前,區域整體形勢為「一房難求」,現僅新城玖瓏湖和藏龍御景有少量大戶型的尾房在售。預計從3月底開始,九龍湖板塊或將迎來新一輪的上市潮,區域4家樓盤將會加推近千套房源。
均價:2萬
總價:2萬*120平=240萬
首付:240萬*0.3=72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321萬
購房總成本≈230萬
房價漲到3.3萬/平才保本
城南
短短一年的時間,城南板塊增加了諸如禹洲吉慶里、中南錦苑、金浦翡翠谷等新盤,個別樓盤房價突破了3萬,甚至有樓盤放風價要賣3.5萬。
均價:2.7萬
總價:2.7萬*120平=324萬
首付:324萬*0.3=97.2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434萬
購房總成本≈531萬
房價漲到4.43萬/平才保本
麒麟
麒麟科創園在利好的逐漸復甦下,房價也有所體現,如今已上升到了1萬5+;老麒麟區域,作為剛需穩定器,房價一直處在區域低谷。其中,中南世紀雅苑3月推新均價高達1.8萬;中海國際社區洋房1.85萬。
均價:1.6萬
總價:1.6萬*100平=160萬
首付:160萬*0.3=48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214萬
購房總成本≈262
房價漲到2.62萬/平才保本
板橋
板橋因為地鐵久不兌現,導致區域房價上漲緩慢,成為目前主城區的「最剛需」。不過,隨著明發、弘陽的進駐,以及藍光、和昌地王等利好,終於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房價稍微有所上漲。
均價:1.4萬
總價:1.4*100平=140萬
首付:140萬*0.3=42萬
商貸30年(利率4.9%)還款總額≈188萬
購房總成本≈230萬
房價漲到2.3萬/平才保本
房價上漲的今天,購房者買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防範於未然,簽購房合同補充協議很重要
購房者簽訂的購房合同都是由開發商提供的格式合同,購房者往往對該條款無法做修改,此時,合同中的補充協議部分就顯得尤為重要。
2.驗收資料不齊的時候,購房者可拒絕收房
如果開發商無法出示房屋竣工驗收合格證、消防驗收合格證明、房屋驗收備案表等證件及資料,購房者可以拒絕收房。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3-2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