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如何看待金融創新的驅動力

如何看待金融創新的驅動力

發布時間: 2023-04-09 01:31:24

⑴ 金融創新是如何推動金融工程發展的

金融工程,包括創新型金融工具與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與實施,以及對金融問題給予創造性的解決。
金融工程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金融工程主要是指利用先進的數學及通訊工具,在各種現有基本金融產品的基礎上,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分解,以設計出符合客戶需要並具有特定P/L性的新的金融產品。而廣義的金融工程則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來解決金融問題的技術開發,它不僅包括金融產品設計,還包括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
金融創新貫穿於金融業發展的全過程 ,其根本動力來源於金融業逐利避險的追求
1.一旦金融創新與現代科技結合起來 ,金融與產業結合起來 ,金融工程便應運而生。
2.適應金融發展、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產品的不斷涌現 ,對於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金融資源 ,保證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3.金融工程是20世紀90年代初西方國家出現的一門新興金融學科。它運用工程技術的方法設計、開發和實施新型金融產品,創造性地解決金融問題。金融工程屬於現代金融,相對於傳統金融來說,它是金融創新,需要創造性思維。它在金融創新之外又叫金融工程,是因為金融工程是金融創新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為規避風險而引發的金融創新是金融工程產生的重要動因之一。

⑵ 金融創新有何意義

(一)金融創新的積極作用
1.提高了金融市場的運作效率
首先提高了市場價格對信息反應的靈敏度。金融創新通過提高市場組織與設備的現代化程度,使國際金融市場的價格能夠對所有可得到的信息作出迅速靈敏的反應,提高了金融市場價格變動的靈敏度,使價格快速及時對所獲信息作出反應,從而提高價格的合理性和價格機制的作用力。其次,增加了可供選擇的金融商品種類。現代創新中大量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現,使金融市場所能提供的金融商品種類繁多,投資者選擇性增大。面對各具特色的眾多金融商品,各類投資者很容易實現他們自己滿意的效率組合。第三,增強了剔除個別風險的能力。金融創新通過提供大量的新型金融工具的融資方式、交易技術,增強了剔除個別風險的能力。投資者能進行多元化的資產組合,還能夠及時調整其組合,在保持效率組合的過程中,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散或轉移法,把個別風險減到較小程度。第四,降低交易成本,使投資收益相對上升,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和籌資者進入市場,提高交易的活躍程度。
2.提高了金融機構的運作效率
首先,金融創新通過大量提供具有特定內涵與特性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務、交易方式或融資技術等成果,從數量和質量兩方面同時提高需求者的滿足程度,增加了金融商品和服務的效用,從而增強了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提高了金融機構的運作效率。其次,提高了支付清算能力和速度。把計算機引入支付清算系統後,使金融機構的支付清算能力和效率上了一個新台階,提高了資金周轉速度和使用效率,節約大量流通費用。第三,大幅度增加金融機構的資產和盈利率。現代金融創新涌現出來的大量新工具、新技術、新交易、新服務,使金融機構積聚資金的能力大大增強,信用創造的功能得到發揮,使金融機構擁有的資金流量的資產存量急速增長,提高了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的規模報酬,降低成本,加之經營管理上的創新,金融機構的盈利能力增強。
3.金融作用力大為加強
金融作用力主要是指金融對於整體經濟運作的經濟發展的作用能力,一般是通過對總體經濟活動和經濟總量的影響及其作用程度體現出來的。第一,提高了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再配置效率。現代金融創新使發達國家從經濟貨幣化推進到金融化的高級階段和大幅度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貨幣化程度,導致金融總量的快速增長,擴大了金融資源的可利用程度並優化了配置資源效果;第二,社會融資和投資的滿足度及便利度上升。主要表現為:一是融資成本降低,有力地促進了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二是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能夠提供更多更靈活的投資和融資安排,從總體上滿足不同的投資者的籌資者的各種需求,使全社會的資金融通更為便利;三是各種投資與融資的限制逐漸被消除,金融創新後各類投資融資者實際上都進入市場參與活動,金融業對社會投資和融資需求的滿足力大為增強;第三,金融業產值的迅速增長,直接增加了經濟總量,加大了金融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第四,增加了貨幣作用效率。創新後用較少的貨幣就可以實現較多的經濟總量,意味著貨幣作用對經濟的推動力增大。
(二)金融創新的負面影響
金融創新推動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對金融和經濟的發展產生諸多不良影響。
1.金融創新使貨幣供求機制、總量和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影響了金融運作和宏觀調控
在貨幣需求方面引起的一個明顯變化是貨幣需求的減弱,並由此引起貨幣結構改變,降低了貨幣需求的穩定性。在貨幣供給方面,金融機構創造存款貨幣的功能增強,增加了貨幣供給的主體。同時由於通貨—存款比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超額存款准備金率下降,增強了貨幣供應的內生性,削弱了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的控制能力與效果,易導致貨幣政策失效和金融監管困難。
2.金融風險有增無減,金融業的穩定性下降
現代金融創新在提高金融微觀和宏觀效率的同時,增加了金融業的系統風險。一是創新加大了原有的系統風險(利率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購買力風險等),如授信范圍的擴大與條件的降低無疑會增加信用風險;二是創新中產生了新的金融風險,如大規模的金融電子化創新所產生的電子風險、金融業務管理創新中出現的夥伴風險、與金融國際化相隨的國際風險等。各種金融機構的業務創新和管理創新在帶來高收益和高效率的同時也產生了高風險,導致了金融業的穩定性下降。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機構的虧損、破產、兼並、重組等事件頻繁發生。
3.金融市場出現過度投機和泡沫膨脹的不良傾向
現代金融創新中,金融市場上出現了許多高收益和高風險並存的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尤其是從虛擬資本中衍生出的新奇的種類,如股票指數期貨交易、股票指數期權交易等。一些避險性金融創新本身又成了高風險的載體,如外匯掉期、利率或貨幣掉期等等,這些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以其高利率誘導和冒險刺激,吸引了大批的投資者和大量的資金。在交易量放大的過程中,價格被推到不切實際的程度,拉大了與其真實價值的差距,表現為其市場價大大超過其凈值,虛擬資本急劇膨脹,由此吹出了大量的泡沫,產生過度投機,極易發生金融危機。

⑶ 現在如何看待金融創新

廣義的金融創新是指發生在金融領域的一切形式的創新活動,包括金融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機構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狹義的金融創新主要指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務等業務創新。通常所說的創新主要是指狹義的金融創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確立,金融發展將主要依靠社會經濟機體的內部力量——金融創新來推動。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各種新型理財品種的推出,深圳中小企業板塊的建立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金融體系的完善。

(3)如何看待金融創新的驅動力擴展閱讀:

中國金融體系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並從金融創新角度提出了多項政策建議。從2017年的「金融開放」、2018年的「金融改革」到2019年的「金融創新」。

《徑山報告》項目的主題設置及時反映了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迫切任務——近年來我國低成本優勢喪失、人口老齡化加劇,加之全球化趨勢停頓甚至逆轉,我國經濟增長模式面臨嚴峻挑戰。如何通過金融創新支持經濟創新、實現可持續增長這一關鍵問題亟待回答。

⑷ 為什麼要進行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具有如下的積極作用:
①金融創新促進了金融的自由化和一體化。金融交易電子化使金融業日益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由於金融功能的不斷增加和完善,使金融業的成本大大降低,服務效率大大提高。由於金融支付手段和融資工具的創新,不僅使國內各金融機構聯系在一起,而且不同國家的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往來日益一體化。資金流動和轉移可在幾秒鍾內完成,形成了全球范圍的融資格局,提高了融資效率,促進了經濟發展。金融創新導致利率日趨自由化,並已成為一國金融業和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手段。②金融創新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金融創新的一個重要成果是使金融功能不只局限在傳統的信用中介和創造功能范圍內,而是向多樣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有更多的金融產品提供給市場進行交易,加速了金融產品的流動性,提高了融資效率,推動了資源合理配置,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③創新給投資者選擇金融產品開辟了廣闊的空間。金融創新的一個積極效應給投資者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多種金融產品,使選擇機會增多和空間擴大。有利於資金流動的加快和資金利用率提高。④金融創新促進了金融業表外業務迅速發展。金融創新的興起和發展,使得金融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貸款質量普遍下降,銀行收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增加收益和遵守金融監管,是金融業面對的重要問題。正是由於金融創新的出現,大多數金融機構發現從事表外業務不僅逃避了金融監管,而且獲得了巨額利潤。

⑸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金融創新的意義何在同時帶來了什麼問題

1、實業興則金融興,支持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脫離實體經濟,金融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小微企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活躍市場、解決就業、發展經濟、促進結構調整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長久以來,小微一直是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與其在實體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極不匹配。

3、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用「水」和「樹」妙喻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也道出了金融改革和發展的本質要求。

(5)如何看待金融創新的驅動力擴展閱讀:

創投市場的火熱,需歸功於股票市場的回暖和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完善。全國中小企業交易系統(簡稱「新三板」)企業掛牌火熱,被統稱為「四板市場」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規劃也日益清晰,為創投資金提供了多元化的退出渠道,直接帶動了民間資本的投資熱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行業雖然代表了中國經濟轉型的未來方向,但現階段很難取代傳統製造業成為就業的主力軍。依賴間接金融渠道生存的製造業企業,仍需要宏觀調控的扶持來創造更為寬松的融資環境。

參考資料:人民網-習近平囑托「金融進入實體經濟」有何深意?

熱點內容
農業銀行買基金的費率怎麼看 發布:2025-02-08 14:24:32 瀏覽:230
股票漲停板顏色設置 發布:2025-02-08 14:06:34 瀏覽:958
期貨版塊怎麼登錄 發布:2025-02-08 14:05:46 瀏覽:483
異丙醇漲停受益股票 發布:2025-02-08 13:45:08 瀏覽:588
金融獵頭網站哪個比較好 發布:2025-02-08 13:44:19 瀏覽:113
大城金融律師多少錢 發布:2025-02-08 13:18:19 瀏覽:918
信誠鼎利基金是什麼股票 發布:2025-02-08 13:13:10 瀏覽:476
創業股權分裂是什麼 發布:2025-02-08 13:09:20 瀏覽:187
虎虎科技股票 發布:2025-02-08 13:09:19 瀏覽:569
人死了買的基金怎麼處理 發布:2025-02-08 13:07:48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