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天津城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怎麼樣

天津城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4-02 09:19:37

1. 購買理財產品一年期利率

3.5%到5%之間。
一年定期理財產品,時間不長不短,預期年化收益在3.5%~5.0%之間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范圍!收益低於蠢型核3.5%以下,並沒有多租羨少投資的價值,而高於5%的收益,本金就會面臨虧損的風險。
據第三方機構(融360)的監測數據顯示,本輪帶掘周期內,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數量為1883隻,其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14%。而對統計數據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地方城商行、農商行所發行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較高,最高可達到4.65%(錦州銀行)。

2. 2020銀行理財收益有多少

隨著大家收入的提高,參加資產管理的人增加差斗悉了.銀行資產管理風險低,收益穩定,關注的人很多,但銀行資產管理的收益狀況不太清楚.那麼,下一虛乎位金投小編介紹2020銀行的資產管理收益是多少

據了解,上周城市商業銀行理財銷敗產品的平均回報率為4.18%,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回報率為3.94%,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回報率為3.93%,國有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回報率為3.65%.從不同期限來看,3個月內資產管理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3.71%,12個月以上資產管理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達到5%.

3. 國內各大銀行理財能力排名

發布者:溥儀標准溥儀宇宙研究院

研究支持: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財務管理研究所

上映日期:2023年4月26日

摘要

2023年第一季度銀行財務能力綜合排名和單項排名結果如下:

綜合理財能力:國內排名前五的金融機構分別是興銀理財、信貸銀行、工銀理財、光大理財、中銀理財。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機構分別是尹素金融、南銀金融、寧銀金融、商銀金融、銀輝金融、印青金融、北京銀行、尹航金融、漢口銀行、天津銀行。排名前十的農村金融機構分別是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成都農村商業銀行、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江蘇蘇州農村商業銀行、東莞農村商業銀行和北京農村商業銀行。

發行能力:全國前五大金融機構分別是興銀理財、信貸銀行、工銀理財、光大理財、建信理財/建設銀行;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機構分別是寧銀金融、尹素金融、南銀金融、商銀金融、尹航金融、北京銀行、銀輝金融、印青金融、漢口銀行、中原銀行。排名前十的農村金融機構分別是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成都農村商業銀行、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東莞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並列第八)、浙江蕭山農村商業銀行。

盈利能力:排名前五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分別是光大理財、華夏理財、渤海銀行、平安理財、中銀理財。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機構分別是南銀金融、長沙銀行、尹素金融、重慶銀行、長安銀行、商銀金融、寧銀金融、天津銀行、華融湘江銀行、廣州銀行。排名前十的農村金融機構分別是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成都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江蘇蘇州農村商業銀行、東莞農村商業銀行和廣州農村商業銀行。

產品研發。d能力:國內排名前五的金融機構分別是信貸銀行、工行、興銀、中行、招行。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機構分別是尹素金融、南銀金融、寧銀金融、尹航金融、銀輝金融、商銀金融、印青金融、中原銀行、華融湘江銀行、長沙銀行。排名前十的農村金融機構分別是廣州農村商業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江蘇蘇州農村商業銀行、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成都農村商業銀行、北京農村商業銀行和東莞農村商業銀行。

管理能力:國內排名前五的金融機構分別是信貸銀行、光大銀行、工銀銀行、華夏銀行、興銀銀行。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機構分別是尹素金融、寧銀金融、南銀金融、印青金融、長安銀行、商銀金融、北京銀行、蘇州銀行、重慶塵拆銀行、重慶三峽銀行。排名前十的農村金融機構分別是廣州農村商業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杭州聯合農村商業銀行、江蘇蘇州農村商業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成都農村商業銀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

信息披露常態化:前五大全國性金融機構分別是華夏理財、光大理財、興銀理財、殷新理財、中銀理財;全市排名前十的金融機構分別是尹素金融、貴州銀行、天津銀行、北京銀行、長安銀行、南銀金融、印青金融、銀輝金融、昆侖銀行、蘇州銀行。排名前十的農村金融機構分別是北京農村商業銀行、江蘇江南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上海農村商塌燃業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

普益標准銀行財務能力排名報告

(2023年第一季度)

研究員:於康鄭韓哲

本季度排名系統採用2023年第一季度上線的《普益標准銀行理財能力排名系統7.0版》。7.0版排名體系緊跟政策變化趨勢,以資產管理機構業務發展為核心,重點關注發行能力、盈利能力、產品研發能力、經營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規范性五項指標。此外,排名體系中的產品評價對象僅為凈值型理財產品,不再考慮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

2023年一季度觀察銀行理財能力排名。觀察期內,我們對各銀行理財機構(包括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進行了統計和評估。同派衫棗時,以測評問卷的形式對各銀行理財機構理財業務的產品研發、投資管理、產品銷售、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分析。本季度上市銀行業金融機構277家,較上期增加9家;其中全國性金融機構18家(國有銀行金融子公司6家,股份制銀行、股份制銀行金融子公司12家),城市商業部門金融機構115家,農村地區金融機構144家。

從發行主體類型來看,2023年一季度,城市商業金融機構凈值型理財產品數量繼續領先,其次是全國性金融機構,最後是農村金融機構。從規模上看,全國性金融機構繼續獨占鰲頭,其次是城市金融機構,最後是農村金融機構。其中,全國性財富管理機構(含全國性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全國性商業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數量為15078款,較2021年四季度增加250款,環比上升1.69%;凈財富管理的現有規模估計為20.34萬億元,環比增長1.45%。全市商業金融機構凈值型理財產品數量為18802款,比2021年四季度減少632款,環比下降3.25%;凈財富管理的現有規模估計為5.28萬億元,環比增長1.58%。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凈理財11666隻,較2021年四季度增加480隻,環比增長4.29%;凈理財現有規模預計為1.32萬億元,環比下降1.38%。

從認購標的來看,2023年第一季度個人凈值理財數量為43隻。

477款,較2021年4季度增加408款,環比上升0.95%;存續規模估計為24.26萬億元。機構和同業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2069款,較2021年4季度減少310款,環比下降13.03%;存續規模估計為2.70萬億元。

2023年1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中,平安理財[2]表現亮眼,收益能力得分位居全國性理財機構第四,發行能力居於第六,優秀的單項實力加之沒有短板使其登上本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理財能力排名的第六位。城商系理財機構中,天津銀行表現不俗,信息披露規范性子項得分位列城商系理財機構第三位,收益能力位列第八,其他各項得分也均居於前列,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城商系理財機構第十位。農村金融理財機構中,成都農商銀行發行能力和收益能力得分均位居農村金融理財機構第五位,運營管理能力得分位列第六,產品研發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得分也名列前茅,綜合理財能力位列農村金融理財機構第五名。

行業動態方面,截至2023年4月21日,目前已有22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其中,國有行理財子6家、股份行理財子8家、城商行理財子7家、農商行理財子1家,另有3家銀行理財子獲准籌建。隨著各大上市銀行的2021年度報告陸續披露,各理財子公司經營業績報告也相繼發布,截至4月21日,在已披露理財子公司業績的18家銀行中,招銀理財以凈利潤32.03億元居於首位;興銀理財緊隨其後,凈利潤達28.06億元;中銀理財、建銀理財分列三、四名,凈利潤分別為26.09億元和20.62億元。

綜合理財能力排名

2023年1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興銀理財、信銀理財、工銀理財、光大理財、中銀理財。

2023年1季度,興銀理財表現突出,發行能力得分位列單項第一,產品研發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得分均位於全國性理財機構第三,收益能力和運營管理能力單項也表現不俗,綜合理財能力位居全國性理財機構第一位;信銀理財產品研發能力和運營管理能力得分均位居全國性理財機構首位,發行能力得分位居第二,助其登上1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理財能力排名的第二位;工銀理財產品研發能力得分位列全國性理財機構第二,發行能力和運營管理能力得分均位列全國性理財機構第三位,其他各項排名也均名列前茅,綜合排名位列全國性理財機構第三。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蘇銀理財、南銀理財、寧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青銀理財、北京銀行、杭銀理財、漢口銀行、天津銀行。

2023年1季度,蘇銀理財在產品研發能力、運營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規范性方面均位列城商系理財機構首位,發行能力和收益能力得分也均位列前三,理財能力綜合得分穩居城商系理財機構第一位;南銀理財收益能力位居城商系理財機構首位,產品研發能力位居第二,發行能力和運營管理能力得分均位列第三,各單項表現均較為突出,綜合得分位居城商系理財機構第二位;寧銀理財發行得分居城商系理財機構第一位,運營管理能力得分位列第二,產品研發能力位列第三,1季度理財能力綜合排名位居城商系理財機構第三位。

2023年1季度,農村金融理財機構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渝農商理財、上海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成都農商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

從數據統計來看,2023年1季度參與排名的農村金融理財機構為144家,較2021年4季度增加9家。整體來看,各農村金融理財機構在理財業務方面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多數規模較小的農村信用社、農合行等已退出理財產品發行市場,而渝農商理財、上海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等排名靠前的農村金融理財機構在凈值型理財規模、收益表現、產品體系建設、投資者服務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果,與排名靠後的農村金融理財機構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

整體來看,全方位均衡發展,各單項測度指標表現亮眼的同時沒有弱項是在本季度理財綜合能力排名中位次靠前的重要原因。頭部機構在各自所屬的機構類型中具備凈值型理財規模較大、營銷渠道完善、運營管理效率較高、理財業務風控制度體系健全、產品線較為多樣、信息披露制度完備、重視投資者服務等特點。

表1:銀行理財能力綜合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國性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

農村金融理財機構:

分類指標測度

1

發行能力排名

在7.0版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指標體系中,對發行能力的計算主要考慮了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總量、凈值產品發行能力(包括個人凈值產品存續規模及佔比、凈值產品存續規模增速和增長規模),以及營銷渠道建設情況。相較於上一版指標體系,新版指標體系中不再考慮預期收益型理財的規模。

在全國性理財機構中,2023年1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興銀理財、信銀理財、工銀理財、光大理財、建信理財/中國建設銀行。

根據普益標准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1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15078款,存續規模約為20.34萬億元。其中,國有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款數為6315款,存續規模約為9.45萬億元;股份制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款數為8763款,存續規模約為10.89萬億元。

2023年1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發行能力表現良好,平均分為18.44分。在該項指標排名前十的機構中,國有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與股份制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比例為4:6,兩類機構發行實力相對均衡。凈值型產品發行能力方面,多數機構實現規模增長,18家理財機構累計規模增量逾2500億元,且超10家機構個人凈值型產品存續規模佔比高於90%。

在城商系理財機構中,2023年1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寧銀理財、蘇銀理財、南銀理財、上銀理財、杭銀理財、北京銀行、徽銀理財、青銀理財、漢口銀行、中原銀行。

根據普益標准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18802款,存續規模約為5.28萬億元。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發行能力平均分為11.37分,與全國性理財機構之間差距明顯。凈值型產品發行能力方面,115家理財機構凈值型產品存續規模累計增量不足1000億元,與全國性理財機構差距較大。

在農村金融理財機構中,2023年1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上海農商銀行、渝農商理財、廣州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成都農商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江蘇常熟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並列第八)、浙江蕭山農商銀行。

根據普益標准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1季度農村金融理財機構(包括農商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農合行及農信社)的產品存續數量為11666款,存續規模約為1.32萬億元。

2023年1季度,農村金融理財機構發行能力平均分為8.76分,較城商系理財機構低2.61分。凈值型產品發行能力方面,144家農村金融理財機構凈值型產品累計存續規模出現小幅下滑,然而,與全國性理財機構和城商系理財機構不同,多數農村金融理財機構僅存續個人凈值型理財產品。

綜合來看,頭部機構的理財規模在各自所屬銀行類型中名列前茅,且普遍處於持續上升階段。總體來說,位於前列的各類型理財機構在不斷擴大凈值型理財產品規模、加速推進凈值型產品發行的同時能夠兼顧營銷渠道建設,持續拓寬理財業務覆蓋范圍。

表2:發行能力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國性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

農村金融理財機構:

2

收益能力排名

全國性理財機構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光大理財、華夏理財、渤海銀行、平安理財和中銀理財。

2023年1季度收益能力排名中,全國性理財機構總體收益得分均值為20.45分,排名前五家全國性理財機構總體收益得分均值為21.02分,頭部機構存有一定競爭優勢。總體來看,收益排名靠前的理財機構,不同類型產品收益得分均相對靠前,星級產品數量也相對較多,綜合收益表現優異。

城商系理財機構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南銀理財、長沙銀行、蘇銀理財、重慶銀行、長安銀行、上銀理財、寧銀理財、天津銀行、華融湘江銀行和廣州銀行。

2023年1季度收益能力排名中,城商系理財機構總體收益得分均值為20.03分,排名前十家城商系理財機構總體收益得分均值為21.14分,整體城商系理財機構收益能力不及全國性理財機構,但頭部機構對比中,城商系理財機構綜合收益表現優於全國性理財機構。

農村金融理財機構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為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渝農商理財、成都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天津濱海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和廣州農商銀行。

2023年1季度收益能力排名中,農村金融理財機構總體收益得分均值為19.72分,排名前十的理財機構總體收益得分均值為20.73分,無論是總體對比還是頭部機構對比,農村金融理財機構收益能力與全國性理財機構、城商系理財機構均存有一定差距,農村金融理財機構需持續提升投研能力,提高產品收益獲取能力。

整體來看,收益能力排名靠前的理財機構,其不同類型產品收益表現均較強,沒有明顯短板。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後,理財產品投資收益狀況在產品凈值中得以真實呈現,各理財機構應強化產品風險管理,降低產品凈值波動,在獲取穩健收益的同時,盡可能博取高收益,提高產品競爭力。

表3:收益能力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國性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

農村金融理財機構:

3

產品研發能力排名

2023年1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中,產品研發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信銀理財、工銀理財、興銀理財、中銀理財、招銀理財。

從1季度產品研發能力情況來看,全國性理財機構產品研發能力較強,平均分為13.99分。在該項指標排名前十的機構中,國有行及其理財子公司與股份行及其理財子公司比例為3:7,股份行及其理財子公司表現更為亮眼。隨著投資者理財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銀行理財機構也在逐步推進理財業務轉型升級,不斷豐富產品類型、拓寬產品風險等級及投資周期覆蓋面,並開發面向高凈值客戶的專屬理財產品。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中,產品研發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蘇銀理財、南銀理財、寧銀理財、杭銀理財、徽銀理財、上銀理財、青銀理財、中原銀行、華融湘江銀行、長沙銀行。

1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產品研發能力平均得分為7.53分,而排名前十的城商系理財機構平均得分為11.10分,相比較全國性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理財機構得分為15.02分),城商系理財機構產品研發能力在產品豐富性及產品供應量等方面,都與全國性理財機構存有差距;另一方面,在產品創新能力,城商系理財機構創新動力仍有不足,後續需進一步改善。

2023年1季度,農村金融理財機構中,產品研發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廣州農商銀行、渝農商理財、青島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成都農商業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

1季度,農村金融理財機構產品研發能力平均得分為5.82分,比全國性理財機構、城商系理財機構分別低8.17分和1.71分;排名前十位機構對比中,農村金融理財機構平均得分為9.24分,比排名前十的全國性理財機構、城商系理財機構分別低5.78分和1.86分。受限於客戶的整體風險承受能力,加之在人才儲備、產品開發、投研能力等方面的劣勢,農村金融理財機構的產品類型、投資周期、風險等級等均相對單一。

總的來看,產品研發能力領先的機構一是具有豐富的產品線,覆蓋多種產品類型、多種流動性需求及風險等級等;二是產品創新能力強,出於客戶需求或增強產品競爭力因素,加快了產品創新研發;三是頭部機構也在持續改善增值服務,開發針對高凈值客戶的專屬產品。

表4:產品研發能力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國性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

農村金融理財機構:

4

運營管理能力排名

運營管理能力從理財業務條線架構、人才體系建設、科技系統建設、風險控制措施、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考察理財機構理財業務的運營管理能力,並對理財業務合規性進行跟蹤考察。

2023年1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中,運營管理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信銀理財、光大理財、工銀理財、華夏理財和興銀理財。

從1季度運營管理能力情況來看,全國性理財機構運營能力較強。當前絕大部分全國性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開業,理財子公司理財業務條線架構完善,團隊人員數量和投資經理數量也具有相對優勢,並且在科技人員投入和系統建設方面占據領先,總體運營管理能力較強。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中,運營管理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蘇銀理財、寧銀理財、南銀理財、青銀理財、長安銀行、上銀理財、北京銀行、蘇州銀行、重慶銀行和重慶三峽銀行。

1季度,整體來看,城商系理財機構運營能力不及全國性理財機構,但頭部城商系理財機構運營管理能力表現亮眼,與全國性理財機構相當。整體上,與全國性理財機構相比,城商系理財機構人才儲備相對薄弱、金融科技投入力度相對較小,後續城商系理財機構應盡快完善管理團隊,進一步優化業務條線架構,嚴加風險管理,提高綜合化運營管理能力。

2023年1季度,農村金融理財機構中,運營管理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廣州農商銀行、渝農商理財、杭州聯合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商銀行、成都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和江蘇張家港農商銀行。

與全國性理財機構、城商系理財機構相比,農村金融理財機構運營管理能力仍有較大差距。就頭部機構而言,1季度排名前十的農村金融理財機構運營管理能力平均分為15.86分,較排名前十的全國性理財機構、城商系理財機構分別低2.04分和0.87分。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後,銀行理財業務運行逐步規范,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對於多數中小銀行而言,想要致力於發展理財業務,需加快優化理財業務架構,加大人員和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團隊建設、科技建設、風險控制等能力建設。

總的來說,運營管理能力較強的理財機構,理財業務條線架構清晰,運營管理團隊建設完善,人才儲備充足,再者金融科技投入建設力度大、風險管控能力較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和相關部門建設完備,理財業務綜合運營能力強。

表5:運營管理能力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國性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

農村金融理財機構:

5

信息披露規范性排名

信息披露規范性從客戶更為關切的角度出發進行評價,強調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更強調信息披露的准確性,同時也全方面的考察理財產品各要素信息披露情況,綜合反映理財機構理財業務相關信息披露情況。

2023年1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中,信息披露規范性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華夏理財、光大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和中銀理財。

1季度全國性理財機構信息披露總體平均分為13.72分,全國性理財機構理財產品數量相對較多,信披難度較大,部分理財機構產品凈值披露時效性較差,理財產品說明書和投資運作報告也存在披露不及時和缺失的情況,整體信息披露規范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2023年1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中,信息披露規范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蘇銀理財、貴州銀行、天津銀行、北京銀行、長安銀行、南銀理財、青銀理財、徽銀理財、昆侖銀行和蘇州銀行。

相比較全國性理財機構,頭部城商系理財機構信披質量相對較好。具體來看,排名前十的城商系理財機構信息披露平均分為14.14分,優於全國性理財機構。整體來看,城商系理財機構信披平均分為12.88分,信息披露存在一定分化現象。

2023年1季度,農村金融理財機構中,信息披露規范性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為北京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渝農商理財、武漢農商銀行、成都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

農村金融理財機構產品信息披露質量兩極分化更為明顯,整體信息披露平均分為11.50分,排名前十的銀行信息披露平均分為13.97分,不同理財機構間差異比較明顯。部分農村金融理財機構信息披露渠道不清晰,缺少信息查詢入口,產品的凈值信息、產品說明書、產品投資報告等信息披露規范性亟需提升。

表6:信息披露規范性排行榜(2023年1季度)

全國性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

農村金融理財機構:

評估問卷測度

2023年1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的評估問卷分數,得分如下:

表7:評估問卷得分(2023年1季度)

全國性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

農村金融理財機構:

註:

[1] 產品數量與存續規模按普益標准統計口徑,與其他理財研究機構統計口徑略有差異。

[2] 對於已開業理財子公司,同時母行資管部暫時保留,且母行資管部實際自主參與理財產品管理的,將理財子公司機構名稱和母行機構名稱同時展示,其他已開業理財子公司僅展示理財子公司名稱,下同。

相關問答:理財最好的銀行排名

理財最好的銀行排名: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一,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渤海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浙商銀行和華夏銀行。據銀保監會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末,銀行保本和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合計32萬億元,同比增長8.5%。普益標准最新發布的《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2018年度)》(以下稱《報告》)顯示,2018年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報告》指出,2018年度,在嚴監管環境下,興業銀行保持了以往穩健經營的作風,各考核單項表現優秀,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轉型過渡期,中信銀行積極響應監管號召,適時調整產品線,對各方面能力進行加強鞏固,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位;中國光大銀行產品線進一步豐富,行內風險管理能力表現優秀,理財能力綜合得分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三位。「全國性銀行綜合排名前十強中,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的比例為7∶3,與2017年相比,新增2家國有銀行。」二,隨著5家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相繼獲批,預計未來國有大行在全國性銀行中的理財綜合能力表現或將更加亮眼。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積極引導行業轉型的號召下,面對嚴峻的內外環境,國有銀行憑借出眾的人才儲備、資產配置能力、系統建設、客戶資源等優勢,加速推進理財業務轉型,並取得一定成效,行業資源進一步向頭部集中。《報告》顯示,2018年度,城市商業銀行

4. 理財10萬利率3.4一個月收益是多少

理財10萬利率3.4一個月收益是283.33元。
理財10萬一年利率為3.4%。所以一年利息為:100000×3.4%=3400元。則一個月利息為3400÷12=283.33元。
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同時利息計算公式主要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第一,計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儲蓄存款利息計算的基本公式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第二,利率的換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換算關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除此之外,使用利率要注意與存期相一致;
第三,利息計算公式中的計息起點問題:
1、儲蓄存款的計息起點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計付利息;
2、利息金額算至厘位,實際支付時將厘位四捨五入至分位;
3、除活期儲蓄年度結算可將利息轉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種儲蓄存款不論存期如何,一律於支取時利隨本清,不計復息。
第四,利息計算公式中存期的計算問題:
1、計算存期採取算頭不算尾的辦法;
2、不論大月、小月、平月、閏月,每月均按30天計算,全年按360天計算;
3、各種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對年對月對日計算,如遇開戶日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則以到期月的末日為到期日。
拓展資料:
利息是指貨幣持有者 (債權人) 因貸出貨幣或貨幣資本而從借款人 (債務人) 手中獲得的報酬。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和各種債券發生的利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利息的實質是剩餘價值的一種特殊的轉化形式,是利潤的一部分。
銀行利息的分類
根據銀行業務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銀行應收利息和銀行應付利息兩種。
應收利息是指銀行將資金借給借款者,而從借款者手中獲得的報酬;它是借貸者使用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也是銀行利潤的一部分。
應付利息是指銀行向存款者吸收存款,而支付給存款者的報酬;它是銀行吸收存款必須支付的代價,也是銀行成本的一部分。

5. 天津銀行理財為什麼高

原因是利息高。天津銀行屬於城市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通常高於國有大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城商行中收益一般。天津銀行的理財產品發行量不算太多,但利息高。

6. 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從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來分析

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破7了,理財愛好者的熱情又有所上升,認為現在是進行銀行理財的好時機。不過提醒大家,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還是要看產品類別,本篇我們就通過安全性、流動性和預期收益三個層面來教大家怎麼分析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

1、安全性
銀行理財產品類別中的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安全性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不過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你也不知道是不是銀行自家的,好比早前民生銀行的假存款案,流程、文件等都模仿的很逼真,加上還有行長介紹,以假亂真的程度很高,要辨別真假當真不容易。
當然,方法還是有的,不過這方法比較傻瓜式,雖然信息較為詳細,嫌麻煩的朋友可以直接上銀行官網或者手機銀行投資理財版塊查看產品怎麼樣,如果是自家的產品,官網上是可以看得到的,如果查不到的話就要小心了。
2、流動性
要判斷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怎麼樣,銀行理財一般是定期的,少則數個月,多則五年、十年,流動性很差。期間要是把錢取出來,就會損失利息。所以銀行理財產品怎麼選擇,還是要根據自身資金的實際情況來做決定。
3、預期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怎麼樣呢?正常的預期收益在4-5%之間,一般城商行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會相對的高一些,但安全性也會低一點,畢竟小銀行沒有大銀行站的穩。
這大半年來銀行缺錢,為了從市場吸納資金,逐步提升了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保本固收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集中在和貨幣基金相比差不了多少。
綜合以上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的安全性、流動性和預期收益率可以判斷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認為相對保守的投資者還是選擇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比較合適。

7. 天津銀行理財產品靠譜嗎

銀行的理財產品一定要分清楚是代銷還是自己的,如果是代銷的則跟銀行沒有任何關系,如果是自己的理財池,相對來說還好,盡管合同上寫著非保本浮動收益,但畢竟銀行要顧及聲譽風險,所以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

8. 目前買哪家銀行的什麼理財產品好

發展銀行,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較好。
現在各大銀行紛紛推出理財產品,各有各的特色,不知你的意願偏重於哪方面,有短期類的,長期類的,總的來說風險大的收益率就高,有些注重穩,有些想炒股一樣炒進一點,所以說我只能提供幾個銀行,麻煩你自己找他們的理財顧問,(這些銀行專門設有理財顧問,針對你的資金情況,給你設計一套最穩,收益相對高的理財方案)
不知你所在的城市有沒有廣東發展銀行,光大銀行。

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好?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
一、光大銀行
比如投資股票、基金的類基金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比較有優勢。早些年光大證券跟光大銀行在理財業務方面曾合作較多,奠定了光大銀行研發類基金產品的基礎。近幾年光大銀行跟其他機構合作開始增多,總體而言,光大銀行開發類基金理財產品方面花了不少心血,也產生了一些效果。比如2009年,光大銀行發行陽光資產配置計劃時,聘請了兩家大型基金公司擔任投資顧問。
在類基金產品創新方面,光大銀行在行業內比較超前。只是近兩年股市低迷,類基金理財產品的關注度顯著降低,其他銀行也不太愛發行此類產品。本來中信銀行在發行類基金產品方面也有集團背景的優勢,但中信銀行的類基金產品的投資風格相對保守。

二、中信銀行
如果門檻降低還不能作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對抗」貨幣市場基金的利器的話,那麼目前中信銀行的3個月理財產品,第一個解決了以往人民幣理財產品流動性差的毛病,其收益比同期儲蓄稅後收益要多出許多,可以迎合儲戶短期資金的投資需求。招商銀行推出的產品則讓客戶擁有提前終止的權利,也解決了流動性的問題。

三、工商銀行
工行是另一家花了較大力氣研發投資於資本市場理財產品的銀行。它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較有特色,這可能跟工行較早成立金融市場部,以及近年在海外擴張步伐加快有關。了解海外市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工行發行了較多的在香港H股市場打新的理財產品。工銀亞洲多年來經營香港市場的經驗,為工行推出此類產品提供了支持。

四、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在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雖然有的城商行也有高收益的開放式理財產品,但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水平在股份制銀行中算比較高。能做到保持4%左右的收益、並提供每個工作日開放的高流動性—這可能跟興業銀行擅長同業業務有關。

五、民生銀行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沒有別的,主要是收益率高。民生銀行花了很大精力研發了一些高收益理財產品,比如通過投資債權、股票收益權等方式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以前為了推出高收益產品,民生銀行還推出了一些投資藝術品以及直接投資黃金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非常可觀,但風險也相對較大。

六、招商銀行
如果投資理財時追求的是相對穩健收益的話,招行的產品往往是不錯的選擇。近兩年,招行對發行類基金產品非常謹慎,前兩年推了一款投資陽光私募基金的理財產品還是保本的。現在推出的跟股票相關的產品主要是結構化證券投資類產品,設置的預警線和止損線也比一般銀行的相應產品高。總之,招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風格比較穩健,不過,穩健的同時也意味著獲取高收益的可能性下降。

在四大行中,工行、建行偶爾會推出一些比較有特色的產品,而農行和中行的產品則相對四平八穩。但總的來說,四大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較低,原因是四大行最不缺存款—不需要通過發行理財產品來曲線攬儲。
有人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低總結為:城商行的產品最高,股份制銀行的產品其次,國有大行最低。不過,該規律主要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而且比較籠統。事實上,不同銀行有各自擅長的理財類型。因此,投者購買理財產品時,可選擇擅長相應類型理財領域的銀行。
由於新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通常具有老的理財產品所不具有的特點,因此很多投資人認為: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越到最後購買越劃算。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經過對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就會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些銀行新近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與先前的相比,收益率都有所下降。盡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樣的下降幅度是不明顯的,幾乎看不到,但這依然還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所以,銀行理財也需要看其背後投資的是什麼標的。

9. 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靠譜嗎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沒什麼問題。注意觀察,有的銀行喜歡忽悠人,將保險列入理財產品。

熱點內容
經營股票交易所的公司 發布:2025-02-08 22:22:27 瀏覽:737
通達信怎麼看今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8 22:20:49 瀏覽:404
重慶天璣科技股票 發布:2025-02-08 22:09:31 瀏覽:7
基金最高紀錄漲多少 發布:2025-02-08 22:08:48 瀏覽:852
金融性貸款利率是多少 發布:2025-02-08 21:54:08 瀏覽:329
基金的分位排名怎麼查 發布:2025-02-08 21:42:35 瀏覽:392
如何更有效的發展保險基金業務 發布:2025-02-08 21:17:25 瀏覽:527
五糧液股票歷史最高 發布:2025-02-08 21:15:30 瀏覽:550
基金贖回標志怎麼選 發布:2025-02-08 21:08:52 瀏覽:979
士蘭微股票歷史查詢 發布:2025-02-08 21:02:14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