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金融學里的財政政策是什麼意思

金融學里的財政政策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3-26 13:31:17

❶ 貨幣政策、金融政策、財政政策三者有什麼區別只要區別~~謝謝

1、概念不同

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金融政策是政府或中央銀行所採取的貨幣與信用政策的統稱。就狹義的觀點而言,中央銀行所實行的金融政策與調節貨幣供給量的貨幣政策有重要的關系,這是因為中央銀行是直接擔任發行貨幣的金融機構,它向社會發行銀行券,而在所有的貨幣中,其流通量最多的為存款貨幣,存款貨幣的多寡又決定於銀行券發行額的多少。

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准則。它是客觀存在的財政分配關系在國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又是國家干預經濟,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工具。


2、內容不同

凡是有關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政策,如稅收的變動,發行國庫券,國家規定按較高的保護價收購糧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與勞務的投資的多少等都屬於財政而和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調整則屬於貨幣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財政政策是由國家制定的,必須經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而貨幣政策是由中央銀行直接制定的。

❷ 金融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區別

1、概念不同: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准則。金融政策是政府或中央銀行所採取的貨幣與信用政策的統稱。

2、政策不同:財政政策是一切剝削階級國家的財政政策都是為著維護其超經濟的剝削關系。金融政策必須考慮財政需要,以求創造有效需求,穩定物價,保持充分就業。

3、分類不同: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政策:即貨幣政策、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財政政策分為自動穩定財政政策和相機抉擇財政政策,是根據財政政策調節經濟周期的作用來劃分的。

(2)金融學里的財政政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財政政策注意事項:

1、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有政策滯後問題。所謂政策滯後是對經濟運行採取的財政政策發揮作用的時間對這一運行狀態的滯後。

2、對經濟形勢的判斷需要時間,研究和制定對策需要時間,政策實施需要時間,政策發揮作用又需要時間。由於這種時滯的存在,針對某一經濟形勢制定的經濟政策措施到發揮作用時經濟形勢已經改變,甚至相反,因而限制了財政政策的效果。

3、由於增加政府投資可能導致財政赤字,如果用發行公債的方式彌補赤字,結果可能因公眾投資轉向公債而減少私人投資,所以增加政府投資所增加的國民收入可能因為私人投資減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政政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政策

❸ 什麼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什麼財政

財政政殲判蔽策是指為促進就業水平提高,減輕經濟波動,防止通貨膨脹,實現穩定增長而對政府財沖薯政支出、稅收和借債水平所進行的選擇,或對政府財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決策。或者說,財政政策是指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
貨幣政策狹義:

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或信用量的方針和措施的總稱,包括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和外匯政策。
貨幣政策廣義:
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氏州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

❹ 什麼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什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可以用來調節經濟

財政政策是國家財政部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的變動來影響和調節總需求,貨幣政策是央行主要通過 1.控制貨幣發行 2.調整利率 3.調整存款准備金率 4.調整再貼現率 來調整貨幣供給 。當經濟過熱或者出現通貨膨脹時採用緊縮性財政政策(也就是減少支出或者增加稅收、減少貨幣供給)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發行、提高存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再貼現率);當經濟蕭條或者通貨緊縮則相反,採用寬松財政、貨幣政策。

❺ 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分別是什麼意思

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國人脊悔民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櫻檔正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

財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財政預算案,透過稅收以及政府用於消費和投資的公共開支達到某些宏觀經濟目標的方法。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政府控制與管理經濟的最重要的兩個宏觀經濟調控工具:財政政策藉助政府財政開蠢余支、稅收、債務融資方面的變化來刺激或減緩經濟增長;貨幣政策則側重對經濟體中貨幣發行量的調節。財政政策一般分為自動財政政策(automaticfiscalpolicy)和衡量式財政政策(discretionaryfiscalpolicy)。

經濟手段是國家為了實現經濟政策目標所採取的方法,它包括發展經濟的工具和方法兩個方面。最高層次的經濟手段可以劃分為:財政手段、金融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經濟法制手段和制度約束。

❻ 什麼是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的內容包括: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分配政策、預算收支政策、稅收政策、財政投資政策、財政補貼政策、國債政策、預算外資金收支政策等。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財政政備州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准則。它是客觀存在的財政分配關系在國家意志上的反映。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隱猛政策又是國家干預經濟,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工具。一切剝削階級國家的財政政策都是為著維護其超經濟的剝削關系。

當其統治者處於上升時期時,往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採取較為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財政政策。但隨著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財政政策會變得越來越不仿攜蔽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從而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6)金融學里的財政政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財政政策需主動適應「逆周期調節」的要求,通過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找准「加力提效」的發力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更好應對風險挑戰。

一是實施增加總需求的財政政策。在擴大最終消費方面,要加大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力度,更好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公共服務,並有效解決教育、育幼、養生、醫療、文化、旅遊等產業所遇到的發展瓶頸;要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落實好專項附加扣除的各項標准,增強消費者的消費能力。

在引導中間產品的消費、擴大投資等方面,要推進企業所得稅改革,創新和試點投資抵稅機制,推動機器設備采購等生產性投資;

實施推廣「支持製造業企業依法按程序進行廠房加層、廠區改造、內部用地整理及擴建生產、倉儲場所,提升集約化用地水平,不再增收地價款」的政策,推動工業企業廠房改造等固定資產投資;

通過政府的相關支持基金,更好與金融機構協作,開展倉單質押業務,支持和促進存貨投資,便利企業資金流轉。

二是實施提升收益率的財政政策。對生產領域實施全面減稅,全面提升企業的經營主動性、效率性。生產領域的全面減稅既包括減少生產環節的稅收,也包括減少與生產活動相關聯的收入性稅收。

可考慮將增值稅作為直接的生產性稅收繼續按照「三檔稅率變兩檔、多層稅負相趨同」的方向進行改革,繼續降低稅率;

企業所得稅改革應堅持「實際受益、市場公平」的原則不斷深化減稅安排,在總體保持現行稅率水平的情況下,以鼓勵創新、加大生產性投資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大幅度增加稅前扣除的內容,並針對中小企業繼續探索降低稅率水平的條件和范圍;

個人所得稅改革應在取得現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向家庭綜合徵收、按功能屬性細分管理收入種類的方向推進。與此同時,需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特別是要著力開展相關政策應用於財政資源配置和政府采購管理的實踐。

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制度的安排,更好融合政府采購市場與普通商品市場;提升政府購買服務的效率和能力,充分藉助市場力量、堅持公平競爭,形成政府購買服務融合和參與現行市場體系的態勢。

三是實施提升信用水平的財政政策。保持市場融資環境的基本穩定,需要增加信用水平,財政政策就是提升信用水平、開展風險轉換的主體力量。

需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為載體,通過擔保「總對總」、再擔保「國對省」和投資「上對下」的業務安排,有效推動基金的商業金融機構股東、地方政府的再擔保公司和地方所屬的擔保機構積極開展業務,

為實體經濟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增信服務,並堅持低擔保費用水平的保本微利經營原則;

以風險補償和降低風險貼水為方向,通過設立政府補貼、開展政府貼息或組建政府風險補償基金的方法,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適當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和風險貼水水平。

四是實施優化資源配置的財政政策。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做好有效出清「僵屍企業」和低效存量、擴大優質和高效增量的財政政策安排。具體包括:

推動有效出清存量,在「去產能」進入穩定期後,以優化資產配置和轉移職工就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後期工作,可考慮建立「去產能」後期扶持資金;

促進有序擴大優質增量,針對相關市場領域,在堅持競爭的基礎上,對其中高效、優質的符合政策導向的主體,實施財政獎補安排(後補助)。

五是實施提升有效供給能力的財政政策。總體包括支持企業創新和完善市場組織兩個方向,即:提升科研條件的共享能力,優化國家創新體系的布局和結構,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

加大市場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高市場的組織性、效率性和可識別性,為市場差異化競爭和政府綜合性監管提供服務。以此為基礎,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在堅持現行機制和做法的同時,立足於社會資本方增量分享和風險自擔的原則,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新型關系和組織模式。

還要看到,相關財政改革和政策設計還需符合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方向和要求。從可持續的角度看,務必要精準把握財政宏觀調控的「度」,借力市場、補位市場,同時做好對公共服務的可持續性保障。

從成體系的角度看,在做好生產性全面減稅安排的同時,亦應建立相關有效平衡機制,保障財政安全,既能滿足政策目標,又能保障減稅的長期性和規范性。從有效率的角度看,要堅持財政改革和宏觀調控政策間的統一性、協調性和有序性,避免不必要的政策內耗和效力抵消。

從防風險的角度看,既要推進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的擴大專項債券發行,又要規范政府舉債機制,強調政府債券是政府舉借債務的唯一形式,強調隱性債務全面納入監控管理,在風險和收益相平衡的基礎上擴大政府債券發行,推進債券的質押流轉。

❼ 什麼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什麼

財政政策是指根據穩定經濟的需要,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制中的外生變數,改變游戲規則,如硬性限制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它由國家制定,代表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並受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相應的經濟關系制約。

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同其他經濟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系。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要有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雙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是指稅收和政府支出的使用。

政府支出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政府購買,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勞務上的花費——購買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轉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體(如老人或失業者)的收入。稅收是財政政策的另一種形式,它通過兩種途徑影響整體經濟。首先,稅收影響人們的收入。此外,稅收還能影響物品和生產要素,因而也能影響激勵機制和行為方式。
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制中的外生變數,改變游戲規則,如硬性限制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雙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通過政府對國家的貨幣、信貸及銀行體制的管理來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系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一國政府擁有多種政策工具可用來實現其宏觀經濟目標。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

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和緊縮性的兩種。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採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較合適。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而採取的政策手段。

貨幣政策是涉及經濟全局的宏觀政策,與財政政策、投資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資政策等關系十分密切,必須實施綜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幣值穩定。

熱點內容
股票溢價是指漲停嗎 發布:2025-02-09 09:19:42 瀏覽:477
什麼會導致貨幣乘數變大 發布:2025-02-09 09:00:59 瀏覽:570
諾安成長基金什麼時候進場 發布:2025-02-09 08:53:55 瀏覽:856
如何量化自己的炒股方案 發布:2025-02-09 08:52:20 瀏覽:612
徐州新沂有多少家金融機構 發布:2025-02-09 08:25:28 瀏覽:95
為什麼股票軟體會顯示方塊 發布:2025-02-09 08:19:44 瀏覽:798
數字貨幣dgd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9 08:17:18 瀏覽:432
定投和期貨有什麼不同 發布:2025-02-09 08:02:02 瀏覽:182
什麼是蘇寧金融合作商 發布:2025-02-09 07:52:23 瀏覽:29
股票軟體哪個手續費低 發布:2025-02-09 07:43:02 瀏覽:967